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肥市滨湖新区地貌类型划分及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运怀 管后春 包海玲 《安徽地质》 2009年第1期17-20,共4页
通过对合肥市滨湖新区实地调查及遥感解译,在参考国内外城市地貌分类系统的基础上,依据自然地貌强调形态—成因、人工地貌强调生态—形态分类原则,对滨湖新区地貌类型进行了划分、对其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制作出了滨湖新区地貌图,为... 通过对合肥市滨湖新区实地调查及遥感解译,在参考国内外城市地貌分类系统的基础上,依据自然地貌强调形态—成因、人工地貌强调生态—形态分类原则,对滨湖新区地貌类型进行了划分、对其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制作出了滨湖新区地貌图,为合肥市滨湖新区规划和建设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自然地貌 城市人工地貌 滨湖新区
下载PDF
桐城市地质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运怀 彭苗枝 杨潘 《城市地质》 2021年第3期241-247,共7页
桐城作为合肥经济圈成员之一、长江经济协作区腹地,地质资源丰富,地质环境复杂,城市地质资源与城市地质环境统筹协调发展是城市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查明桐城市地质资源、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结合... 桐城作为合肥经济圈成员之一、长江经济协作区腹地,地质资源丰富,地质环境复杂,城市地质资源与城市地质环境统筹协调发展是城市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查明桐城市地质资源、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结合地方发展建设需求,按照均衡桐城市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综合统筹桐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思路,将桐城市划分生态保护区、特色农业区和工程建设区,并提出地质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生态保护区以保护为主,建议发展桐城小花等特色农业,合理开发地质遗迹与矿产资源;特色农业区以农业生产为主,对湿地资源开展保护;工程建设区是桐城市城镇和工程建设最适宜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资源 环境地质问题 协调发展 对策建议 桐城市
下载PDF
基于AHP及Mapgis岩溶和温泉发育区建筑适宜性评价——以巢湖半汤国际温泉度假区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运怀 管后春 彭苗枝 《安徽地质》 2015年第4期301-307,312,共8页
巢湖半汤国际温泉度假区温泉资源丰富,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契机,而复杂的地质条件,岩溶、断层发育及对温泉的保护等又制约着城市建筑适宜性。本文在综合考虑自然地理条件、区域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环境地质条件等因素... 巢湖半汤国际温泉度假区温泉资源丰富,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契机,而复杂的地质条件,岩溶、断层发育及对温泉的保护等又制约着城市建筑适宜性。本文在综合考虑自然地理条件、区域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环境地质条件等因素基础上,选择了地形坡度、地基承载力、地质灾害(崩塌、滑坡、岩溶塌陷)及建筑对泉影响程度等评价因子,建立建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影响因子的权重;借助Mapgis空间分析功能,采用综合指数模型计算了适宜性指数,通过量化了的建筑适宜性指数进行分级评价,从而为当地政府进行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审批等决策提供了地学依据,同时对岩溶发育、温泉资源丰富地区建筑适宜性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MAPGIS 岩溶 温泉 建筑适宜性评价
下载PDF
桐城水芹适宜种植区评价
4
作者 李运怀 秦先燕 +2 位作者 沈华 岳运华 马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23期101-107,共7页
桐城水芹是安徽省著名的特产蔬菜。为了扩大种植范围,在生态地质环境和水芹现状种植区调查,以及样品采集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水芹适宜生长要素,评价水芹适宜种植区。结果表明,水芹现状种植区适宜生长要素主要有地形地貌、土壤母质与土壤... 桐城水芹是安徽省著名的特产蔬菜。为了扩大种植范围,在生态地质环境和水芹现状种植区调查,以及样品采集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水芹适宜生长要素,评价水芹适宜种植区。结果表明,水芹现状种植区适宜生长要素主要有地形地貌、土壤母质与土壤类型、灌溉水源与水质、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基于单要素评价结果,多要素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水芹适宜种植区主要沿着龙眠河和挂车河分布,面积合计约107 km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芹 种植 安徽 特产 蔬菜
下载PDF
合肥市滨湖新区早-中更新世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意义
5
作者 李运怀 管后春 +2 位作者 包海玲 刘道彬 刘正茹 《安徽地质》 2010年第2期95-99,共5页
对合肥市滨湖新区大量第四纪钻孔作了岩性组合特征描述、粒度分析,对代表性钻孔ZK9A01进行了沉积体系域划分并绘制出滚子河组体系域图,据此探讨了该沉积区早—中更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并编制湖泊扩展期、凝缩期和萎缩期岩相古地理图。... 对合肥市滨湖新区大量第四纪钻孔作了岩性组合特征描述、粒度分析,对代表性钻孔ZK9A01进行了沉积体系域划分并绘制出滚子河组体系域图,据此探讨了该沉积区早—中更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并编制湖泊扩展期、凝缩期和萎缩期岩相古地理图。研究表明:滨湖新区早—中更新世为湖相沉积,经历了湖泊扩展—最大湖泛-湖泊萎缩的演化过程,湖泊中心位于滨湖新区东南方向,滨湖新区以东及西南地区为调查早—中更新世含水岩组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中更新世 岩相古地理 体系域 沉积环境 滨湖新区
下载PDF
城市建设对温泉的影响评价——以巢湖半汤为例
6
作者 李运怀 彭苗枝 秦先燕 《安徽地质》 2014年第4期285-290,共6页
城市建设必然对地质环境产生影响,但城市建设对温泉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评价研究极少。本文以巢湖半汤为例,在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将温泉组成划分为补给区、径流通道和排泄区。分析了城市建设对温泉的影响因素,并分别评价了这些因素对温泉... 城市建设必然对地质环境产生影响,但城市建设对温泉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评价研究极少。本文以巢湖半汤为例,在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将温泉组成划分为补给区、径流通道和排泄区。分析了城市建设对温泉的影响因素,并分别评价了这些因素对温泉各组成部分的影响。评价结果表明巢湖半汤规划区城市建设总体上对温泉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区 建筑物 水文地质 地下水
下载PDF
洛扎县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被引量:23
7
作者 钟华明 夏军 +3 位作者 童劲松 鲁如魁 李运怀 徐生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51-457,共7页
在拉康组中发现了早白垩世小型特化类型菊石生物群,为确定该组时代和喜马拉雅地层区划提供了依据。分析结果显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亚(钙)碱性拉斑玄武岩系列火山岩和辉绿玢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大陆边缘裂谷型拉斑玄武岩相似,... 在拉康组中发现了早白垩世小型特化类型菊石生物群,为确定该组时代和喜马拉雅地层区划提供了依据。分析结果显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亚(钙)碱性拉斑玄武岩系列火山岩和辉绿玢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大陆边缘裂谷型拉斑玄武岩相似,表明新特提斯洋在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处于扩张阶段。初步确定晚白垩世宗卓组与下伏地层为不整合接触关系,为研究特提斯沉积盆地由被动陆缘盆地转变为“远缘前陆盆地”提供了依据,即沉积盆地性质转化的时间代表了新特提斯洋的闭合时代。在洛扎一带分布着以库拉抗日巨大岩基为代表的大量SP花岗岩,这些花岗岩是在喜马拉雅造山后碰撞作用阶段地壳快速隆升和大规模伸展拆离背景下地壳熔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白垩统拉康组 特提斯生物群 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 裂谷型拉斑玄武岩 角度不整合 盆-山转换 sP花岗岩 造山后碰撞作用 喜马拉雅
下载PDF
藏南洛扎地区基性岩墙群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40
8
作者 童劲松 刘俊 +3 位作者 钟华明 夏军 鲁如魁 李运怀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654-1664,共11页
藏南洛扎地区广泛分布有近东西向产出的基性岩墙群,主要侵位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及其以前的地层中,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成岩年龄138.0Ma±3.5Ma。基性岩墙可以划分为2种主要类型:一类低K(K2O=0.06%~0.54%),稀土元素总量和轻、... 藏南洛扎地区广泛分布有近东西向产出的基性岩墙群,主要侵位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及其以前的地层中,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成岩年龄138.0Ma±3.5Ma。基性岩墙可以划分为2种主要类型:一类低K(K2O=0.06%~0.54%),稀土元素总量和轻、重稀土元素分异程度低[∑REE=58.95×10-6~115.5×10-6,(La/Yb)N=0.23~2.94],亏损LILE;另一类富K(K2O=1.22%~1.67%),稀土元素总量和轻、重稀土元素分异程度较高[∑REE=199.97×10-6~381.47×10-6,(La/Yb)N=6.57~11.5],富集LILE而亏损HFSE。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基性岩墙为具大陆拉斑玄武岩特征的大陆板内岩浆侵入体,可能分别源于亏损的软流圈地幔和富集的岩石圈地幔。基性岩墙群是新特提斯洋晚期大规模扩张的产物,标志着喜马拉雅被动大陆边缘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处于强烈的拉张、裂离和岩石圈伸展减薄、软流圈上涌的构造环境与动力学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岩墙群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特征 藏南洛扎地区
下载PDF
黄山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41
9
作者 管后春 李运怀 +1 位作者 彭苗枝 刘道彬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949-1958,共10页
以黄山市城区(屯溪区、徽州区、经济开发区)和城郊的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区内表层土壤重金属(As、Cd、Cr、Cu、Hg、Ni、Pb、Zn)污染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应用SPSS处理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 以黄山市城区(屯溪区、徽州区、经济开发区)和城郊的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区内表层土壤重金属(As、Cd、Cr、Cu、Hg、Ni、Pb、Zn)污染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应用SPSS处理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总体处于0-2级.8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由强至弱依次为:Hg〉Cd〉Cu〉As〉Zn〉Cr〉Pb〉Ni;各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由强至弱依次为:Hg〉Cd〉As〉Cu〉Pb〉Ni〉Cr〉Zn;潜在生态危害综合指数平均值为211.80,表明黄山市土壤总体处于中等危害程度,其中Hg对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值的贡献最突出,其次是Cd;总体上讲,黄山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危害主要是由城镇区域和耕地区域内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所致。如农业施肥、污水灌溉、工厂排污、生活垃圾局部泛滥、燃煤排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表层土壤 地积累指数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因子分析
下载PDF
合肥盆地下蜀黄土年龄及物源探讨 被引量:8
10
作者 管后春 李运怀 +2 位作者 刘道彬 朱诚 汪雅菲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64-675,共12页
OSL测龄结果表明合肥盆地下蜀黄土(下蜀组)在中更新世晚期已开始沉积;将主量化学元素和粒度分析与西北黄土、镇江下蜀黄土、巫山黄土和宣城黄土进行对比,研究了合肥盆地下蜀黄土物源。研究结果表明,地球化学、粒度及沉积速率等均显示合... OSL测龄结果表明合肥盆地下蜀黄土(下蜀组)在中更新世晚期已开始沉积;将主量化学元素和粒度分析与西北黄土、镇江下蜀黄土、巫山黄土和宣城黄土进行对比,研究了合肥盆地下蜀黄土物源。研究结果表明,地球化学、粒度及沉积速率等均显示合肥下蜀黄土物源有别于镇江黄土及西北黄土;并从岩相古地理及古气候特征探讨了淮河沿岸及淮北地区河流相、湖相及湖沼相细粒沉积物或许是其潜在的物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蜀黄土 地球化学特征 粒度 物源 合肥盆地
下载PDF
西藏洛扎地区拆离断层构造变形特征 被引量:10
11
作者 鲁如魁 钟华明 +2 位作者 童劲松 夏军 李运怀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9-197,共9页
西藏洛扎地区发育的拆离断层叠加在先期逆冲推覆构造之上,并被以脆性变形为特征的高角度北倾正断层改造,各阶段变形结构面交切关系清楚。拆离活动表现为韧性-韧脆性层间剪切,拆离体依次向北西(北北西)近水平左行滑断。与韧性拆离断层具... 西藏洛扎地区发育的拆离断层叠加在先期逆冲推覆构造之上,并被以脆性变形为特征的高角度北倾正断层改造,各阶段变形结构面交切关系清楚。拆离活动表现为韧性-韧脆性层间剪切,拆离体依次向北西(北北西)近水平左行滑断。与韧性拆离断层具有成生关系的淡色花岗岩产状特征及年代学研究表明,拆离断层变形时代为中新世中晚期。本文着重阐述拆离断层几何学及运动学特征,并根据地球物理场资料所反映的青藏高原深部结构特征讨论其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拆离断层 洛扎地区 构造变形
下载PDF
基于GIS的环巢湖地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被引量:11
12
作者 秦先燕 彭苗枝 +2 位作者 焦团理 李玉明 李运怀 《地质与资源》 CAS 2020年第2期180-186,共7页
为了了解地质环境条件及其与社会经济的匹配程度,开展了环巢湖地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在分析地质环境特征的基础上,从本底和状态两个角度建立了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打分法分别确定各个评... 为了了解地质环境条件及其与社会经济的匹配程度,开展了环巢湖地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在分析地质环境特征的基础上,从本底和状态两个角度建立了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打分法分别确定各个评价指标权重,并基于GIS软件对各指标层加权叠加,最后获得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结果.结果表明,环巢湖地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本底状况较好,中-高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3.52%;承载状态主要为盈余-均衡区,超载区面积仅占总面积的0.33%,零星分布在银屏山、刘家墩和雾顶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 承载能力 评价 GIS 层次分析法 巢湖 安徽省
下载PDF
河北平泉下营坊不对称褶曲的厘定及控岩控矿意义 被引量:9
13
作者 雷世和 李运怀 胡军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5年第4期459-466,共8页
着重介绍了河北平泉下营坊一带主干构造格架──NE向S状不对称褶曲的几何特征、形成机制、变形环境及控岩控矿作用。区域应力场分析及岩组分析揭示了该区在NE向左行斜冲剪切机制下,夹持在块状太古代变质基底及侏罗系火山岩间的元... 着重介绍了河北平泉下营坊一带主干构造格架──NE向S状不对称褶曲的几何特征、形成机制、变形环境及控岩控矿作用。区域应力场分析及岩组分析揭示了该区在NE向左行斜冲剪切机制下,夹持在块状太古代变质基底及侏罗系火山岩间的元古界层状岩层,因上、下界面的滑脱剪切所造成的变形效应以及所处的中温、低压变形环境。不对称褶曲翼部地层的顺层滑脱和转折端部位的虚脱为本区中酸性岩浆活动提供了侵位通道和空间。向SWW倾伏的不对称褶曲的背斜转折端与EW向及NNE向断裂的复合构造是控制下营坊南梁斑岩体及斑岩型铜矿的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褶曲 滑脱构造 下营坊 河北 控岩 控矿
下载PDF
影响合肥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地质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彭苗枝 李运怀 +1 位作者 管后春 何苗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96-401,共6页
为查明合肥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地质环境制约因素及地下空间开发中需注意的地质问题,以野外地质调查、钻探、室内测试等手段获得的原始数据为基础,研究合肥市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活动断裂等地质因素的发育分布特征及其... 为查明合肥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地质环境制约因素及地下空间开发中需注意的地质问题,以野外地质调查、钻探、室内测试等手段获得的原始数据为基础,研究合肥市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活动断裂等地质因素的发育分布特征及其对地下空间开发可能造成的影响,并提出合肥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对策与建议。结果表明: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活动断裂是影响合肥市地下空间开发的主要地质因素;合肥市总体地质条件较好,利于地下空间开发,部分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需注意地形坡度、膨胀土、软土、承压含水层、活动断裂等因素的影响。为政府部门编制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提供地质依据,为实现合肥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地质因素 合肥市
下载PDF
基于地层结构组合的第四纪地质单元划分研究——以皖江经济带沿江丘陵平原区为例 被引量:7
15
作者 苏晶文 龚建师 +9 位作者 李运怀 李云峰 王毅 董长春 杨洋 叶永红 魏峰 朱春芳 王睿 蔡磊 《中国地质调查》 2019年第5期28-35,共8页
为支撑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研究,在皖江经济带沿江丘陵平原区通过系统分析第四纪地层的岩性、结构、构造等组合,以地貌以及第四系成因、沉积相和沉积物物源为指标,结合已有区域第四纪研究成果以及年代... 为支撑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研究,在皖江经济带沿江丘陵平原区通过系统分析第四纪地层的岩性、结构、构造等组合,以地貌以及第四系成因、沉积相和沉积物物源为指标,结合已有区域第四纪研究成果以及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划分标准,进行皖江沿江丘陵平原区“第四纪地质单元”划分,共划分出冲积-湖积平原地质单元、洪积-坡积岗地地质单元和残积-剥蚀丘陵地质单元3个一级地质单元,总结了7种类型第四纪地层结构组合及其特征,为区域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调查与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江经济带 地质单元 环境地质 地层结构 第四纪
下载PDF
大别山两期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特征及成因讨论 被引量:5
16
作者 钱存超 路玉林 +1 位作者 刘丽利 李运怀 《火山地质与矿产》 2001年第4期269-277,共9页
根据近期 1:5万区调和科研成果 ,认为大别山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可划分两期 :一期为前寒武纪变质镁铁质—超镁铁质岩 ,另一期为中生代未变质镁铁质—超镁铁质岩 ,前者由橄榄岩、橄辉岩、辉橄岩、榴辉岩、角闪石岩、斜长角闪岩等组成 ,原... 根据近期 1:5万区调和科研成果 ,认为大别山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可划分两期 :一期为前寒武纪变质镁铁质—超镁铁质岩 ,另一期为中生代未变质镁铁质—超镁铁质岩 ,前者由橄榄岩、橄辉岩、辉橄岩、榴辉岩、角闪石岩、斜长角闪岩等组成 ,原岩是由基性 -超基性侵入岩或火山岩经过构造就位的 ;后者由辉石岩、辉闪岩、辉长岩、闪长岩组成 ,属于燕山期基性 -超基性侵入岩 ,具有同源岩浆演化序列。通过对其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等详细研究表明 ,大别山目前还不存在蛇绿岩套 ,北大别榴辉岩及燕山期基性 -超基性侵入岩的确定 ,为认识大别造山带的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基性岩 榴辉石 蛇绿岩磁 大别山 岩石化学 中生代 火山岩 地球化学
下载PDF
合肥市滨湖新区全新世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管后春 李运怀 刘正茹 《安徽地质》 2009年第2期91-95,共5页
对合肥市滨湖新区大量第四纪钻孔作了地层描述、粒度分析,对代表性钻孔ZK1303采集的样品平均粒径、分选系数、偏度及峰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绘制出样品的频率曲线和概率累积曲线,以及据地层描述绘制出岩性基本层序图,据此探讨了该沉积区... 对合肥市滨湖新区大量第四纪钻孔作了地层描述、粒度分析,对代表性钻孔ZK1303采集的样品平均粒径、分选系数、偏度及峰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绘制出样品的频率曲线和概率累积曲线,以及据地层描述绘制出岩性基本层序图,据此探讨了该沉积区全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结果表明,此钻孔全新世地层自下而上至少存在3个大的沉积旋回,各沉积旋回底层基本以含砾砂土为主,向上变为细砂、粉砂、砂质粉土、粉质粘土、粘土;3个大的沉积旋回中又至少发育了11个次级正向粒序沉积旋回。综合各统计参数在垂向上的分布特征、频率曲线、概率累积曲线特征和研究区地理位置特征,初步判定5、10及21号样品对应的地层为河床滞留沉积;初步判定该区全新世以来至少经历11次湖泊进退更替,其中有3次巨大的湖退;对应于每个沉积旋回,沉积环境有各沉积旋回底层河流相向上过渡到河湖相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粒度分析 沉积环境 滨湖新区 合肥
下载PDF
藏南洛扎地区晚侏罗世乃乡组的建立及日当组中Cyclesthriopsis的发现 被引量:2
18
作者 夏军 钟华明 +4 位作者 童劲松 李运怀 徐生发 鲁如魁 邱军强 《安徽地质》 2001年第1期27-29,共3页
在藏南的洛扎—江孜一带新发现了一套晚侏罗世碎屑岩地层,与西侧的维美组及东北部的卡东组、桑秀组为同期异相,岩性差异较大,延伸稳定,命名为乃乡组。在中侏罗世日当组中新发现似圆叶肢介化石。
关键词 乃乡组 晚侏罗世 似圆叶肢介 洛扎 藏南
下载PDF
山核桃适宜种植区的划分及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家富 李运怀 路玉林 《安徽林业》 2008年第1期41-41,共1页
宁国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山核桃之乡”。山核桃树生长慢,进入产果期在10年之后,盛产期在15年之后,因此对宁国市山核桃适宜种植区的地质背景、气候环境、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等因素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分析研究,为发展名优山核桃种植... 宁国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山核桃之乡”。山核桃树生长慢,进入产果期在10年之后,盛产期在15年之后,因此对宁国市山核桃适宜种植区的地质背景、气候环境、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等因素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分析研究,为发展名优山核桃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适宜种植区 山核桃 土壤 国家林业局 地质背景 气候环境 野外调查
下载PDF
2.5Ma以来古气候环境演变代用指标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管后春 李运怀 杨西飞 《安徽地质》 2008年第1期47-53,共7页
简要回顾了国内外有关2.5Ma以来古气候环境演变代用指标的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成果,对磁化率、孢粉、δ13C、粒度、地球化学及分形等气候环境代用指标作了重点评述,并对古土壤磁化率增强的物理机制和δ13C恢复古环境的理论基础作了初步分析... 简要回顾了国内外有关2.5Ma以来古气候环境演变代用指标的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成果,对磁化率、孢粉、δ13C、粒度、地球化学及分形等气候环境代用指标作了重点评述,并对古土壤磁化率增强的物理机制和δ13C恢复古环境的理论基础作了初步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气候环境 磁化率 孢粉 Δ^13C 粒度 地球化学 分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