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宗族组织的制度性空间与法理性基础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远行 朱士群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3-117,共5页
本文通过对中国转型社会中农村宗族组织建构的制度性空间和法理性基础的剖析,揭示了农村宗族组织的实际结构、功能及运作效果,并试图描述出宗族组织是如何作为社会成员去获取社会资本,以融合于当代中国社会的组织体系之中的。
关键词 宗族 制度 法理 场域
下载PDF
从社区走向组织:中国乡村秩序重构的结构基础 被引量:25
2
作者 李远行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共8页
社区是构成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基本单元,是形成传统社会秩序的载体。始于民国初的国家政权建设于人民公社制度建立时达到顶点——形成大一统的国家秩序。改革开放后,人民公社制度终结,市场化导致乡村崩解,再度失序。后国家政权建设时期... 社区是构成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基本单元,是形成传统社会秩序的载体。始于民国初的国家政权建设于人民公社制度建立时达到顶点——形成大一统的国家秩序。改革开放后,人民公社制度终结,市场化导致乡村崩解,再度失序。后国家政权建设时期的乡村秩序重构,有赖于基于利益整合和集体行动载体的现代组织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现代组织 乡村秩序 基层治理
下载PDF
集市中心空间位移与集市社区发展——以广西府城镇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远行 韦杏霖 王如敏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76-83,共8页
集市社区是城乡连续统中的过渡性和中介性的社区,是联结城乡社区的节点。作为连接城市和农村的桥梁,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功能。集市社区的基本功能包括经济功能、政治与行政功能、社会文化功能等。集市社区中心空间位... 集市社区是城乡连续统中的过渡性和中介性的社区,是联结城乡社区的节点。作为连接城市和农村的桥梁,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功能。集市社区的基本功能包括经济功能、政治与行政功能、社会文化功能等。集市社区中心空间位移是对市场化和集市社区发展的回应。本文通过对广西府城镇新、旧集市经济、行政和社会文化等社区功能的描述,阐释集市中心空间位移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当下流行的城镇化理论进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市社区 空间位移 城乡连续统 城镇化
下载PDF
农民工贫困心理与城市融入的心理适应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远行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20,共7页
新一轮扶贫政策,尤其是精准扶贫策略的实施,对于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是,精准扶贫主要是解决农村存量人口的贫困问题,而如何巩固脱贫成果,以防脱贫与返贫周期性上演,就需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因此,如何使农民工有序融... 新一轮扶贫政策,尤其是精准扶贫策略的实施,对于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是,精准扶贫主要是解决农村存量人口的贫困问题,而如何巩固脱贫成果,以防脱贫与返贫周期性上演,就需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因此,如何使农民工有序融入城市是农村扶贫政策顶层设计中的关键环节。研究选取500个在京农民工家庭为样本,对在京农民工城市融入过程中的心理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民工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底层心态,过客心态,边缘心态和保守心态,是贫困心理表现。在此基础上,分析产生贫困心理的原因,提出通过调整社会结构和重塑社会行动重构农民工社会心理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贫困心理 城市融入 心理适应
下载PDF
传统复兴?现代化?──现代化理论研究的主体视角与功能主义批判 被引量:6
5
作者 李远行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2期78-82,共5页
本文针对当前的现代化理论研究中的传统复兴议题提出如下两点质疑:一,现代化理论研究的主体不同造成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双重视角,主体不同,视角迥异,因而对传统因素的价值评估也不同;二,当前流行的“传统——现代”二元理论模式本... 本文针对当前的现代化理论研究中的传统复兴议题提出如下两点质疑:一,现代化理论研究的主体不同造成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双重视角,主体不同,视角迥异,因而对传统因素的价值评估也不同;二,当前流行的“传统——现代”二元理论模式本质上只是现代性普遍主义的产物,它导致对传统的功能性解释从而无法解决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多元性问题。笔者认为,传统复兴不应该仅仅从功能的角度加以诠释,而应置入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融合以及对现代性的反思和修正的历史境遇中加以检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现代性 文化传统 全球化 多元化 社会理论研究
下载PDF
“造神”?抑或“请神”?——关于中国农村基层组织性质的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李远行 《学术界》 CSSCI 2004年第2期58-65,共8页
“大共同体本位”和“小共同体本位”是当前概括中国农村基层组织性质的两大基本观点。然而在解释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组织建构时都陷入了困境之中。研究农村基层组织必须关注国家与地方相互关系的变化 (互构与博弈 )。这样有利于研究村落... “大共同体本位”和“小共同体本位”是当前概括中国农村基层组织性质的两大基本观点。然而在解释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组织建构时都陷入了困境之中。研究农村基层组织必须关注国家与地方相互关系的变化 (互构与博弈 )。这样有利于研究村落外部国家政权对村落社会组织结构的影响 ,同时从家与村的结合原理研究村落内部农民生活价值秩序和村落内发发展的动力机制 ,最终达至寻求影响乡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基本动因的规范性解释和当代中国农村组织建构的合理性原则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村基层组织 性质 农村结构 大共同体本位 小共同体本位 生活价值秩序 动力机制 国家政权
下载PDF
大共同体本位?小共同体本位?——中国农村基层组织性质探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李远行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1期70-75,共6页
“大共同体本位”和“小共同体本位”是当前概括中国农村基层组织性质的两大基本观点。然而在解释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组织建构时都陷入了困境之中。研究农村基层组织必须关注国家与地方相互关系的变化 (互构与博弈 )。这样有利于研究村落... “大共同体本位”和“小共同体本位”是当前概括中国农村基层组织性质的两大基本观点。然而在解释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组织建构时都陷入了困境之中。研究农村基层组织必须关注国家与地方相互关系的变化 (互构与博弈 )。这样有利于研究村落外部国家政权对村落社会组织结构的影响 ,同时从家与村的结合原理研究村落内部农民生活价值秩序和村落内发发展的动力机制 ,最终达至寻求影响乡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基本动因的规范性解释和当代中国农村组织建构的合理性原则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层组织 大共同体本位 小共同体本位 互构 博弈
下载PDF
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与基本路径 被引量:8
8
作者 李远行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6年第2期32-35,共4页
本文以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揭示壮大县域经济与城乡统筹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对现有理论的反思,提出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县域经济 发展 互动
下载PDF
重新认识乡土中国——基于社会结构变迁的视角 被引量:6
9
作者 李远行 慈航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39,共9页
乡土中国概念是基于南宋至1840年期间中国社会结构特征的表述。乡土中国的基本结构单元是村落社区,其本质特征是社区性。乡土中国在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层面主要体现为小农经济、村落社区、家国政治和儒家文化。村落社区作为中国传... 乡土中国概念是基于南宋至1840年期间中国社会结构特征的表述。乡土中国的基本结构单元是村落社区,其本质特征是社区性。乡土中国在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层面主要体现为小农经济、村落社区、家国政治和儒家文化。村落社区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结构单元深刻形塑了中国社会转型的样态与路径。原子化、强制经济、国家政权建设等是村落社区解体后的社会结构状态和因应策略。改革开放以来则体现在再原子化、市场经济以及后国家政权建设等方面。当下乡村面临的急迫问题是欠发展问题,而欠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原子化,即乡村失序。因此,必须另辟蹊径促进乡村可持续性发展--以社区重构建构中国乡村社会秩序。乡土重建本质上就是社区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中国 社区 城乡连续统
下载PDF
乡村社区重建与善治的传统资源——以徽州村庄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远行 《学习与实践》 2008年第7期133-137,共5页
本文从徽州村庄颇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延续方式和地方社会变迁轨迹入手,得出一些关于自洽性村庄的基本判断、基本命题,并将之运用于当代中国乡村社区重建和乡村善治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进而推及中国乡村复兴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分析。
关键词 自洽性 社区化 善治 和谐社会
原文传递
渎神与悼亡——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探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远行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49-52,共4页
西方后现代主义(或称后设理论)在我国学术界着实热闹了一阵,但研究者大多从其某一观点出发作出各种评价,缺乏对其理论内在逻辑的把握,从而导致后现代主义向其他社会学科渗透时的片面性理解。本文认为,后现代主义对理性、主体、启... 西方后现代主义(或称后设理论)在我国学术界着实热闹了一阵,但研究者大多从其某一观点出发作出各种评价,缺乏对其理论内在逻辑的把握,从而导致后现代主义向其他社会学科渗透时的片面性理解。本文认为,后现代主义对理性、主体、启蒙意义的消解,实际上是一个去神性(即渎神)的过程。渎神是他们的主要解物策略,也是例子们建立游戏规则的前提。这一过程具有内在一致性。试图廓清后现代主义的内在逻辑并简要分析其理论得失及兴衰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渎神 理性 主体 启蒙 文本 能指 所指
下载PDF
康德“物自体”概念涵义辨析──兼论其对现当代西方哲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远行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6期112-115,共4页
康德“物自体”概念涵义辨析兼论其对现当代西方哲学的影响李远行(安徽大学哲学系合肥230039)关键词康德物自体主体创世论渎神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物自体”概念是康德批判哲学中较复杂的一个概念,它和批判哲学展开过程有着内在... 康德“物自体”概念涵义辨析兼论其对现当代西方哲学的影响李远行(安徽大学哲学系合肥230039)关键词康德物自体主体创世论渎神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物自体”概念是康德批判哲学中较复杂的一个概念,它和批判哲学展开过程有着内在联系。具体分析“物自体”概念涵义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物自体 主体创世论 渎神 科学主义 人文主义
下载PDF
论中国农村基层组织的性质与建构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远行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9-115,共7页
当前流行的有关中国农村基层组织性质的观点主要有“大共同体本位”和“小共同体本位”两种,然而在解释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组织建构时都陷入了困境之中。研究农村基层组织必须关注国家与地方相互关系的变化(互构与博弈),这样有利于研究村... 当前流行的有关中国农村基层组织性质的观点主要有“大共同体本位”和“小共同体本位”两种,然而在解释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组织建构时都陷入了困境之中。研究农村基层组织必须关注国家与地方相互关系的变化(互构与博弈),这样有利于研究村落外部国家政权对村落社会组织结构的影响,同时从家与村的结合原理研究村落内部农民生活价值秩序和村落内发展的动力机制,最终达到寻求影响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基本动因的规范性解释和当代中国农村组织建构的合理性原则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层组织 大共同体本位 小共同体本位 互构与博弈
下载PDF
对后税费改革时期乡村治理的沉思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远行 《小城镇建设》 2006年第4期61-63,共3页
关键词 税费改革 20世纪80年代 治理 乡村 乡镇企业 小城镇建设 农村地区 机构精简 政府机构 农民收入
下载PDF
历史变局与农民合作之困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远行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1年第8期27-29,共3页
中国市场社会这一独特进路具体到农民行动场域,出自西方现代语境的组织成为中国近代以来的关键词,合作更是在各种实践和语境中滥觞。善分不善合,自主合作与被动合作,自愿合作与强制合作……为组织而组织,虽视角不同,却殊途同归——组织... 中国市场社会这一独特进路具体到农民行动场域,出自西方现代语境的组织成为中国近代以来的关键词,合作更是在各种实践和语境中滥觞。善分不善合,自主合作与被动合作,自愿合作与强制合作……为组织而组织,虽视角不同,却殊途同归——组织是应对市场社会之道,而最大的共识则是合作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性 现代语境 村落社会 市场资本 组织能力 自然村落 国民经济基础 家庭承包制 人民公社制度 生产热情
下载PDF
对中国城乡分割政策的道德审视——与早期华人在美国社会境遇的比较
16
作者 李远行 董颖鑫 《学术界》 2001年第3期189-195,共7页
本文主要目的是 :通过对中国城乡分割政策因道德维度的缺失所招致的消极结果的批评和分析 ,以求对一些政策制订者和部分社会理论者的道德意识弱化现象给予警示。文中主要提出三个论点 :第一 ,城乡分割政策是造成中国社会和经济二元结构... 本文主要目的是 :通过对中国城乡分割政策因道德维度的缺失所招致的消极结果的批评和分析 ,以求对一些政策制订者和部分社会理论者的道德意识弱化现象给予警示。文中主要提出三个论点 :第一 ,城乡分割政策是造成中国社会和经济二元结构的基本原因 ;第二 ,中国社会结构分析研究应从城市阶层和农民阶层的基本分野入手 ,否则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第三 ,社会理论的后现代论者的道德意识弱化是他们形成看似激进 ,实则保守的观点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分割 政策 中国城 二元结构 基本原因 经济 弱化 道德意识 论点 观点
下载PDF
哈贝马斯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与超越
17
作者 李远行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2000年第2期36-41,共6页
形而上学批判是形而上学之后现代思潮的中心任务,也是哈贝马斯建立交往行为理论的基本前提之一。哈贝马斯在厘定形而上学概念的基础上,并试图以一种新的哲学理论对之加以超越。本文认为,形而上学和后形而上学以及交往行为理论为不同... 形而上学批判是形而上学之后现代思潮的中心任务,也是哈贝马斯建立交往行为理论的基本前提之一。哈贝马斯在厘定形而上学概念的基础上,并试图以一种新的哲学理论对之加以超越。本文认为,形而上学和后形而上学以及交往行为理论为不同的哲学范式,形而上学向后形而上学的演变过程是一种范式转换,两者之间存在断裂性。哈贝马斯的新的哲学范式──交往行为理论,正是在同一性和差异性之间寻求一种由沟通行为获取的新的统一性,给从形而上学中发轫而在后形而上学中又倍受质疑的现代性思想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形而上学 批判 超越 后现代思潮
下载PDF
哈贝马斯的理性批判与现代性问题的方法论重建
18
作者 李远行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z1期5-11,共7页
现代性问题一直是哈贝马斯批判理论关注的焦点。从黑格尔到德里达 ,现代性问题由确立到受质疑以至被解构 ,其根本原因在于 ,理性批判只是主体自我的反思性批判。这种批判不能真正实现对中心化主体的突破和超越。为了克服这一错误 ,哈贝... 现代性问题一直是哈贝马斯批判理论关注的焦点。从黑格尔到德里达 ,现代性问题由确立到受质疑以至被解构 ,其根本原因在于 ,理性批判只是主体自我的反思性批判。这种批判不能真正实现对中心化主体的突破和超越。为了克服这一错误 ,哈贝马斯把主体中心化的理性转换为交互主体性的沟通理性。主体中心化的理性是以个体自我认同为基础的 ,在这个基础上实现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认同是不可能的 ;而沟通理性是以主体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接受为基础的 ,就主体自我的存在而言 ,主体间的要互理解既是必要的 ,也是可能的。哈贝马斯把理性重建在生活世界和交往行为的统一活动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话语 理性精神 生活世界 交往行为 范式
下载PDF
经济危机下的中国农村
19
作者 李远行 《农村农业农民》 2009年第4期32-33,共2页
农历新年前,又一个中央一号文件已出台。与往年相比,多了一块内容,就是强调刺激农民消费。无论是“家电下乡”还是农机补贴,总之一句话——消费才是硬道理。纵观近期政策导向,这也是应对经济危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措施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 经济危机 中国农村 农民消费 农机补贴 组成部分 扩大内需
下载PDF
农村治理基础的转型与农民再组织化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俊峰 李远行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0-134,共5页
当代中国农村治理基础正经历着深刻的转型。建国后实行了很长时间的集体化,使国家的治理深入农村基层,是农民利益与国家利益绑缚一体的结果;改革开放后尚有农业税费将农民与国家联系在一起,收农民的税就得为他们提供保护;免税后,则是国... 当代中国农村治理基础正经历着深刻的转型。建国后实行了很长时间的集体化,使国家的治理深入农村基层,是农民利益与国家利益绑缚一体的结果;改革开放后尚有农业税费将农民与国家联系在一起,收农民的税就得为他们提供保护;免税后,则是国家对农村的扶持(主要是财政投入)义务和农民自组织(社会团体)共同维持治理的合法性。农民再组织化既是对农村治理基础转型的回应,也是对市场化进程的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转型 再组织化 社会团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