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降雨条件下调蓄池对城市面源污染削减的模拟
1
作者 赵绪峰 陈莉 +3 位作者 杨乐 李连文 薛振洲 刘加强 《供水技术》 2024年第1期28-33,共6页
目前我国水环境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点源污染问题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而城市面源污染的问题日益成为水环境治理的难点。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以徐州经开区三八河流域为研究区,构建了雨水调蓄池面源污染控制的SWMM模型。通过在Cont... 目前我国水环境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点源污染问题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而城市面源污染的问题日益成为水环境治理的难点。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以徐州经开区三八河流域为研究区,构建了雨水调蓄池面源污染控制的SWMM模型。通过在Control编辑模块中编辑水泵启闭的控制语言以控制调蓄池的自动排水,通过水泵曲线TYPE1类型对水泵流量大小进行设置以控制排空时间,分析了连续多年实测降雨情况下末端调蓄池的调节次数与污染物削减率。结果表明,调蓄池的调节次数和污染物削减率受其排空时间的影响相对较大,而受其运行规则的影响相对较小。在相同运行规则下,调蓄池24 h排空比48 h排空,可使调节次数的平均值分别增加11.8次(降雨24 h开泵)和12.9次(降雨48 h开泵),并可使COD和TN削减率的平均值分别提高2.28%~2.92%(降雨24 h开泵)和2.2%~2.59%(降雨48 h开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调蓄池 排空时间 污染物削减率
下载PDF
82份苹果属资源SFB基因克隆及不同生态居群基因频率分析
2
作者 刘昭 高源 +6 位作者 王昆 冯建荣 孙思邈 路翔 李青山 李连文 王大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5-225,共11页
为了明确不同苹果属资源的SFB基因及在各居群中SFB基因的类型和分布频率,本研究以奎花等栽培苹果及新疆野苹果等野生资源共82份为试验材料,利用3对苹果属SFB基因特异性引物,以叶片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特异扩增结果显示:所有试材中均... 为了明确不同苹果属资源的SFB基因及在各居群中SFB基因的类型和分布频率,本研究以奎花等栽培苹果及新疆野苹果等野生资源共82份为试验材料,利用3对苹果属SFB基因特异性引物,以叶片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特异扩增结果显示:所有试材中均只鉴定出单一的SFB基因片段。经GenBank同源性比较分析,发现这些片段分属5种不同的SFB等位基因,分别为SFB1、SFB2、SFB3、SFB7、SFB9。同时对不同生态种群中SFB基因的分布频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SFB基因出现的频率不同,SFB3出现的频率最高为43.90%,其次为SFB1(39.00%),而相同的SFB基因在不同苹果种间及种内出现的频率亦不同。此外,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新疆野苹果与土库曼苹果及栽培苹果的驯化起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属 种质资源 SFB基因 克隆 频率
原文传递
宽尾墩-跌坎底流消能工试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连文 王丽杰 程丽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79-81,共3页
针对某水电工程泄洪量大、单宽流量大、佛氏数低且河床易冲刷的特点,采用水工模型试验的方法对底流消能工、宽尾墩底流消能工、跌坎底流消能工及宽尾墩-跌坎底流消能工4个方案的消能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宽尾墩-跌坎底流消能... 针对某水电工程泄洪量大、单宽流量大、佛氏数低且河床易冲刷的特点,采用水工模型试验的方法对底流消能工、宽尾墩底流消能工、跌坎底流消能工及宽尾墩-跌坎底流消能工4个方案的消能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宽尾墩-跌坎底流消能工方案在典型工况下消能充分,出池水流衔接平顺,对下游河床冲刷较轻。详细介绍了4个消能方案的布置形式和试验过程,可为同类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消能工 宽尾墩 跌坎 泄洪消能
下载PDF
脆肉梨果实成熟过程中质地性状的变化 被引量:30
4
作者 王斐 姜淑苓 +5 位作者 陈秋菊 欧春青 张文江 郝宁宁 马力 李连文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50-958,共9页
【目的】探讨脆肉梨成熟过程中不同时期、果实不同部位质地性状的差异和变化规律。【方法】以脆肉梨品种‘华酥’和‘圆黄’为试材,采用食品物性分析仪质地多面分析法(TPA)和穿刺试验,测定果肉脆度、硬度、黏着性、弹性、胶黏性、咀嚼... 【目的】探讨脆肉梨成熟过程中不同时期、果实不同部位质地性状的差异和变化规律。【方法】以脆肉梨品种‘华酥’和‘圆黄’为试材,采用食品物性分析仪质地多面分析法(TPA)和穿刺试验,测定果肉脆度、硬度、黏着性、弹性、胶黏性、咀嚼性和果皮硬度等7个质地性状。【结果】各质地性状在梨果实成熟过程中均发生显著变化,而且果实萼部、中部和梗部3个部位的质地性状均存在差异;除黏着性与其他参数间的相关性较差之外,果肉脆度、果肉硬度、弹性、胶黏性、咀嚼性和果皮硬度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首次明确了在梨果实成熟过程中各部位质地性状的变化规律,可以为梨适宜采收成熟度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地性状 质地多面分析 穿刺
下载PDF
施用氨基酸硒肥对梨体内硒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7
5
作者 王斐 姜淑苓 +4 位作者 欧春青 毋永龙 王海波 李连文 马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77-1582,共6页
【目的】以华酥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施用氨基酸硒肥对梨体内硒含量的影响,以期为氨基酸硒肥的合理施用及富硒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设置叶面喷施和土壤施入两种施肥方式,每种施肥方式设置4个处理,其中土壤施入设每... 【目的】以华酥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施用氨基酸硒肥对梨体内硒含量的影响,以期为氨基酸硒肥的合理施用及富硒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设置叶面喷施和土壤施入两种施肥方式,每种施肥方式设置4个处理,其中土壤施入设每株施入30 m L(900 mg/plant)、60 m L(1800 mg/plant)、90 m L(2700 mg/plant)和120m L(3600 mg/plant),叶面喷施设每株喷施300倍(150.0 mg/plant)、400倍(112.5 mg/plant)、600倍(75.0mg/plant)和1000倍(45.0 mg/plant)。叶面喷施从盛花期开始,每隔15天喷施一次,直至果实成熟前15天左右停止,共喷施7次。土壤施入前将氨基酸硒肥兑清水,均匀浇于施肥坑中,于盛花期一次性施入。分别于花后15 d、30 d、45 d、60 d、75 d、90 d取果实和叶片,并将果实解析为果皮、果肉和果心3个部分,分别测定硒含量。【结果】1)两种施肥方式均可极显著提高梨果实和叶片中的硒含量。2)喷施氨基酸硒肥后梨果实和叶片中硒含量在发育初期最高,不同部位硒含量的变化趋势不同,而土施氨基酸硒肥后梨果实和叶片中硒含量均呈现逐步升高的趋势,并在采收时达到最高。3)施肥后单果硒吸收量呈现上升的趋势,花后30 45 d为果实吸收硒的关键期。4)梨叶片的硒含量高于果肉,而且含量高低顺序不受施肥的影响,但果皮、果肉和果心3个部位硒含量的高低顺序与施肥方式有关,喷施氨基酸硒肥可以改变硒在果实各部位含量的高低顺序,而土施氨基酸硒肥对其没有影响。5)施肥量较小时,果肉和叶片中硒含量与施肥量呈正相关,但当施肥时有效硒含量超过2700 mg/plant时,硒含量反而会下降。【结论】施用氨基酸硒肥影响着梨树体内硒含量。与土施相比,喷施处理后梨对硒的吸收快、吸收和积累效率高、硒利用率高,因此,喷施氨基酸硒肥是富硒梨生产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施肥量以有效硒含量不超过2700mg/plant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硒肥 硒含量 单果硒吸收量
下载PDF
7个来源地区山荆子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高源 王昆 +6 位作者 王大江 赵继荣 张彩霞 丛佩华 刘立军 李连文 朴继成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3766-3777,共12页
【目的】利用荧光SSR分子标记,对新收集的7个来源地区的山荆子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明确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和结构,为苹果属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种的遗传进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筛选19对多态性好的SS... 【目的】利用荧光SSR分子标记,对新收集的7个来源地区的山荆子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明确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和结构,为苹果属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种的遗传进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筛选19对多态性好的SSR引物检测7个来源地区山荆子的多态性,利用GenAlEx 6.501计算遗传多样性指标、分析群体间的分子变异(AMOVA),利用GenepopV4和Fstat293分析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基于Nei遗传距离DA,利用POPULATION 1.2构建269份材料的Neighbour-Joining(NJ)进化树,使用STRUCTURE2.3.4进行贝叶斯聚类并分析群体的遗传结构。【结果】19对SSR引物共检测出392个多态性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20.6,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9.070,观察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628和0.855,香农多样性指数为2.392。按照来源地区划分群体,以黑龙江群体的观测等位基因数最多为15.684,俄罗斯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低,河北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两两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19—0.111,河北与多个地域的群体基因交流频繁,甘肃群体是7个群体中最为稳定的,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和基因交流与地理位置远近不完全相关。基于Nei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0.7444处将269份材料可以分成7个类群,多数类群与地理位置不相关。其中类群Ⅰ和Ⅱ与其他类群遗传距离较远,类群Ⅱ和Ⅲ的聚类比较混杂,类群Ⅵ的材料来源最为复杂,类群Ⅳ和Ⅴ相对比较单纯,类群Ⅶ中99%为黑龙江山荆子。群体结构分析将269份材料划分成了3个类群,具有3个可能的基因来源,不同来源地的材料在各群体中均有分布,与地理位置没有十分明确的相关性。只有黑龙江、山西和甘肃群体以及部分俄罗斯和河北材料的类群归属相对单一,与聚类有相似的结果。269份材料中Q≥0.6有232份,大部分山荆子的血缘相对单一。【结论】19对SSR引物具有高度的多态性,可以作为有效的标记用于山荆子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评价。7个来源地区山荆子遗传多样性均较高,以河北地区的遗传多样性最高,遗传变异和分化主要发生在群体内和个体内部;群体间有基因交流,以河北与其他地区的交流最频繁;抵制基因漂变而导致的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和基因交流水平与地理位置远近不完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荆子 荧光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下载PDF
梨新品种及其亲本的AFLP分析 被引量:25
7
作者 王斐 林盛华 +1 位作者 方成泉 李连文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47-852,共6页
利用荧光AFLP技术,对20个梨新品种及其23个亲本(共43个品种)进行研究。从64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7对用于扩增,共获得784条带,其中多态性带699条,多态性为89.2%。扩增结果显示,7对引物组合在29个品种中扩增出特征带,每对引物组合均能将所... 利用荧光AFLP技术,对20个梨新品种及其23个亲本(共43个品种)进行研究。从64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7对用于扩增,共获得784条带,其中多态性带699条,多态性为89.2%。扩增结果显示,7对引物组合在29个品种中扩增出特征带,每对引物组合均能将所有品种鉴别开,表明荧光AFLP技术用于梨品种鉴定的效率很高。通过聚类,从分子水平对梨新品种及其亲本的遗传关系进行分析,并对20个梨新品种进行分类,为梨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鉴定 荧光AFLP 指纹图谱
下载PDF
我国苹果属资源现代分布调查初报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大江 王昆 +4 位作者 高源 赵继荣 刘立军 龚欣 李连文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16-1124,共9页
种质资源是农业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苹果属植物的起源演化中心之一,加强我国苹果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可以丰富我国苹果资源保存的多样性。国家果树种质苹果圃于2005-2016年开展了我国西北、华北、西南、东北和华东苹果属植... 种质资源是农业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苹果属植物的起源演化中心之一,加强我国苹果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可以丰富我国苹果资源保存的多样性。国家果树种质苹果圃于2005-2016年开展了我国西北、华北、西南、东北和华东苹果属植物集中分布地区的调查和收集,旨在进一步摸清家底,扩展我国苹果属种质资源的保存类型和数量,为保护利用及科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苹果属种质资源类型多样,分布广泛,新收集资源621份,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的苹果野生种资源丰富,地方品种少量分布;华北地区以地方品种为主,野生种类型较少。目前野生资源集中分布面积逐年减少,由先前的大范围散落分布逐渐转变为小面积集中分布;地方品种面临的问题较多,砍伐频发,流失严重。以连续11年的苹果属种质资源调查为依据,提出苹果资源收集保存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属 资源 调查 收集 保存
原文传递
梨内根-贝壳杉烯合酶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程飞飞 欧春青 +3 位作者 姜淑苓 王斐 马力 李连文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77-682,共6页
中矮1号(Pyrus communis)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选育的梨优良矮化砧木,为研究其矮化机理,应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中矮1号叶片总RNA中克隆赤霉素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内根-贝壳杉烯合酶(KS)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并对该基因在不同梨... 中矮1号(Pyrus communis)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选育的梨优良矮化砧木,为研究其矮化机理,应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中矮1号叶片总RNA中克隆赤霉素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内根-贝壳杉烯合酶(KS)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并对该基因在不同梨品种中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苹果基因组序列设计的特异引物从中矮1号的总RNA中扩增出了1个编码框全长为2214 bp的cDNA序列,其编码737个氨基酸残基,推断分子量为83.63 kD,等电点为5.37。其氨基酸序列与报道的其他植物KS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为53.61%~72.63%,其中,与板栗(AEF32083.1)的相似性最高,其氨基酸序列中包含植物KS基因所共有的YDTAWVAWVP和DDXXD保守结构域,因此,将分离到的基因命名为PcKS。早酥、锦香和中矮1号等不同梨品种的PcKS基因的cDNA序列仅有个别碱基差异,但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品种间不存在结构差异。RT-PCR表达分析结果表明,PcKS基因在早酥中的表达量低于同时期的锦香和中矮1号,与植株高度相反,初步表明该基因的表达有与梨植株生长势呈负相关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根-贝壳杉烯合酶 赤霉素 矮化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梨矮化中间砧新品种‘中矮4号’的选育 被引量:12
10
作者 姜淑苓 欧春青 +4 位作者 王斐 马力 李连文 郝宁宁 贾敬贤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3-636,共4页
‘中矮4号’是从‘锦香’梨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梨矮化砧木新品种。树体矮化紧凑,1 a生株高仅29.5 cm,相当于乔化型‘早酥’梨的22.1%;枝条萌芽率高,发枝力中,轻度短截每剪口下平均抽生3.5个壮枝;枝条扦插难以生根,宜作中间砧使用;枝条较... ‘中矮4号’是从‘锦香’梨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梨矮化砧木新品种。树体矮化紧凑,1 a生株高仅29.5 cm,相当于乔化型‘早酥’梨的22.1%;枝条萌芽率高,发枝力中,轻度短截每剪口下平均抽生3.5个壮枝;枝条扦插难以生根,宜作中间砧使用;枝条较短,作接穗繁殖系数一般。与基砧和接穗嫁接亲和性好,接口光滑,无大小脚现象;矮化性好,砧段长度为20 cm,嫁接‘早酥’‘华酥’‘早金香’‘南果梨’等品种的平均矮化程度为60.1%;早果性及早期丰产性明显高于对照;对嫁接品种果实品质无明显影响。较抗梨枝干轮纹病和梨干腐病;抗寒性较强,在辽宁兴城地区无冻害。适于在辽宁中南部梨栽培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 '中矮4号’ 矮化砧木
下载PDF
新疆野苹果叶绿体DNA变异与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高源 王大江 +4 位作者 王昆 丛佩华 张彩霞 李连文 朴继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79-587,共9页
利用4对叶绿体DNA引物对来源于新疆巩留、霍城和新源3个地区的242份新疆野苹果种质资源的4个非编码区trnH-psbA、trnS-trnG spacer+intron、trnT-5′trnL和5′trnL-trnF进行了扩增,基于4个叶绿体基因间区的序列变异,从母系遗传的角度评... 利用4对叶绿体DNA引物对来源于新疆巩留、霍城和新源3个地区的242份新疆野苹果种质资源的4个非编码区trnH-psbA、trnS-trnG spacer+intron、trnT-5′trnL和5′trnL-trnF进行了扩增,基于4个叶绿体基因间区的序列变异,从母系遗传的角度评价了遗传变异和不同居群的遗传进化关系。结果表明:4个叶绿体DNA非编码区经测序、拼接、比对和合并之后的片段长度为3812 bp,共有171个多态性变异位点,其中包含6个单一突变位点、16个简约信息位点和149个插入-缺失位点。在242份新疆野苹果种质中,trnH-psbA、trnS-trnG spacer+intron、trnT-5′trnL和5′trnL-trnF区域的变异位点的数量分别为68个、25个、77个和1个,单倍型数量分别为36个、6个、6个和2个,合并之后的叶绿体DNA片段的单倍型为52个。核苷酸多样性和单倍型多样性最高的区域均为trnH-psbA(Hd=0.773,Pi=0.01982),最低的为5′trnL-trnF(Hd=0.025,Pi=0.00002)。242份新疆野苹果种质4个叶绿体DNA区域合并后的遗传多样性较高(Hd=0.806,Pi=0.00291)。Tajima′s D检验中,4个cpDNA区域合并后片段在P<0.05水平上显著,4个cpDNA区域整体不遵循中性进化模型,自然选择的压力是新疆野苹果遗传进化的主要动力。新疆野苹果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部,新疆巩留和新源居群间的遗传距离较近,与霍城居群间遗传距离相对较远,居群间的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相关。3个地区的新疆野苹果各自经历着遗传分化但又存在频繁的基因交流,有向新疆新源的新疆野苹果演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野苹果 叶绿体DNA 遗传变异 遗传进化
原文传递
基于叶绿体DNA变异的山荆子种质遗传多样性和系统演化 被引量:8
12
作者 高源 王大江 +4 位作者 王昆 丛佩华 张彩霞 李连文 朴继成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00-611,共12页
【目的】山荆子是中国原产苹果属植物中分布最广泛的种,母系遗传的叶绿体基因组的非编码区适用于较低的分类阶元(如科、属)的系统研究。对野外考察新收集的山荆子种质的叶绿体DNA(cpDNA)非编码区进行测序,解析其序列遗传变异,从母系遗... 【目的】山荆子是中国原产苹果属植物中分布最广泛的种,母系遗传的叶绿体基因组的非编码区适用于较低的分类阶元(如科、属)的系统研究。对野外考察新收集的山荆子种质的叶绿体DNA(cpDNA)非编码区进行测序,解析其序列遗传变异,从母系遗传基因的角度探究山荆子不同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演化关系,为我国山荆子种质资源的起源演化以及收集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4对叶绿体DNA引物扩增新收集的215份山荆子种质资源的4个非编码区trnH-psb A、trnS-trnG spacer+intron、trnT-5’trnL和5’trnL-trnF,对每个基因间区正反向测序获得的序列进行人工校对后,使用MEGA 7.0进行序列拼接和比对,并构建山荆子不同居群间基于遗传距离的Neighbour-Joining系统发育树;使用DnaSP ver5.10.01计算叶绿体DNA的遗传多样性参数,计算不同居群间的基因流和基因分化;利用Arlequin v3.5分析标准分子变异(AMOVA);运用NetWork ver4.6.1.2构建种内居群间的叶绿体DNA单倍型邻接网络关联图。【结果】4个叶绿体DNA非编码区经测序、拼接、比对和合并之后的片段长度为3 777 bp,共有171个多态性变异位点,其中包含150个插入-缺失位点、20个简约信息位点和1个单一突变位点。在215份山荆子种质中,trnH-psb A、trnS-trnG spacer+intron、trnT-5’trnL和5’trnL-trnF区域的变异位点数量分别为26、32、103和10个,单倍型数量分别为8、8、6和4个,合并之后的叶绿体DNA片段的单倍型为24个。核苷酸多样性最高的区域为trnT-5’trnL(Pi=0.01174),单倍型(基因)多样性最高的为trnS-trnG spacer+intron(Hd=0.599),最低的为5’trnL-trnF(Hd=0.228)。215份山荆子种质叶绿体DNA多样性较高(Hd=0.727,Pi=0.00577)。Tajima’s D检验中,4个cpDNA区域在各检验水平上均不显著,检测的4个cpDNA区域在进化上遵循中性模型。AMOVA分析表明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部。【结论】供试4个叶绿体DNA非编码区适合苹果属山荆子种质遗传多样性和系统演化分析。在叶绿体DNA水平导致山荆子群体进化的原因不是自然选择,而是突变压力和遗传漂变。群体间遗传分化与其地理距离不完全相关。山荆子可能为多点起源,推测黑龙江和吉林,内蒙古,甘肃和山西为3个可能的起源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荆子 叶绿体DNA 非编码区 遗传多样性 系统演化
下载PDF
不同时期和不同方式施用氨基酸硒肥对梨树的影响 被引量:19
13
作者 王斐 姜淑苓 +5 位作者 欧春青 颜金荣 李连文 马力 王海波 汤常永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9-91,共3页
以16年生"华酥"梨为试材,分别于盛花期和果实发育期,采用叶面喷施和土施两种方式施用氨基酸硒肥。结果表明:氨基酸硒肥可以改善梨果实品质,极显著提高果肉中硒元素的含量(是对照的8.8~16.3倍)、降低石细胞的含量(比对照降低3... 以16年生"华酥"梨为试材,分别于盛花期和果实发育期,采用叶面喷施和土施两种方式施用氨基酸硒肥。结果表明:氨基酸硒肥可以改善梨果实品质,极显著提高果肉中硒元素的含量(是对照的8.8~16.3倍)、降低石细胞的含量(比对照降低39.9%~50.2%),喷施氨基酸硒肥还可以改善叶片质量。综合考虑施肥效果和硒的利用率,盛花期喷施氨基酸硒肥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酥 富硒 氨基酸硒 石细胞
下载PDF
梨优异种质早酥及利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姜淑苓 王斐 +4 位作者 欧春青 王志刚 马力 李连文 汤常永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2-185,共4页
早酥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以苹果梨为母本,身不知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手段创制的早熟、早果、优质、适应性极强的优异梨种质,该种质在生产中作为早熟梨在多个地方推广栽培,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对早酥梨的生产应用、遗传特... 早酥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以苹果梨为母本,身不知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手段创制的早熟、早果、优质、适应性极强的优异梨种质,该种质在生产中作为早熟梨在多个地方推广栽培,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对早酥梨的生产应用、遗传特性及育种价值进行了综述,为该种质的推广和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酥 种质创新 利用
原文传递
氨基酸硒叶面肥在梨树上的应用试验 被引量:17
15
作者 王斐 姜淑苓 +4 位作者 李铁凤 欧春青 李连文 马力 王海波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1-43,共3页
以15年生的华酥、华金和五九香梨为试材,在不同生长期分别喷施300倍、500倍和700倍的氨基酸硒叶面肥。结果表明,氨基酸硒叶面肥可以极显著地提高梨果实中硒元素的含量,提高果实中钾、镁、钙等矿质元素的含量,提高华酥梨果实中铁的含量... 以15年生的华酥、华金和五九香梨为试材,在不同生长期分别喷施300倍、500倍和700倍的氨基酸硒叶面肥。结果表明,氨基酸硒叶面肥可以极显著地提高梨果实中硒元素的含量,提高果实中钾、镁、钙等矿质元素的含量,提高华酥梨果实中铁的含量。氨基酸硒叶面肥可以改善梨的叶片质量,增加梨的平均单果重。综合考虑喷施效果和经济成本,700倍为适宜的喷施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华酥 华金 五九香 富硒 氨基酸硒叶面肥
原文传递
苹果种质资源火疫病抗性鉴定评价与筛选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大江 高源 +7 位作者 张玉刚 张校立 孙思邈 路翔 郭绍霞 Khurshid STurakulov 李连文 王昆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82-1695,共14页
以488份苹果种质资源为试材,利用嫩叶和嫩枝离体接种方法鉴定评价苹果属栽培品种、野生种和古老栽培品种的火疫病抗性。结果表明,嫩叶和嫩枝接种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嫩枝接种的抗性资源明显多于嫩叶接种。不同种、不同来源、不同系谱的苹... 以488份苹果种质资源为试材,利用嫩叶和嫩枝离体接种方法鉴定评价苹果属栽培品种、野生种和古老栽培品种的火疫病抗性。结果表明,嫩叶和嫩枝接种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嫩枝接种的抗性资源明显多于嫩叶接种。不同种、不同来源、不同系谱的苹果资源火疫病抗性均存在较大差异。嫩叶接种显示苹果栽培品种和野生种的抗病资源比例均高于古老栽培品种;旭系和金冠系抗性资源比例较高;不同来源的189份塞威士苹果评价结果显示,高抗资源主要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新疆新源。嫩枝接种显示栽培品种的抗性表现与嫩叶接种相似;塞威士苹果则存在差异,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新疆巩留的抗性类型比例较高。嫩叶和嫩枝接种结果一致的187份资源分析,发现苹果栽培品种抗性资源比例较高;旭系品种的抗性较强;抗病的塞威士苹果主要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新疆新源。筛选高抗资源8份,苹果栽培品种6份和塞威士苹果2份。6份苹果栽培品种可作为鲜食种质创制和品种选育亲本,2份塞威士苹果既可作为鲜食也可用作砧木品种选育的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种质资源 火疫病 离体 接种 评价 筛选
原文传递
我国梨生产现状及主要对策 被引量:32
17
作者 方成泉 林盛华 +1 位作者 李连文 马志强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产量 生产现状 对策
下载PDF
基于荧光SSR分析中国原产苹果属植物17个种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被引量:6
18
作者 高源 王大江 +3 位作者 王昆 丛佩华 李连文 朴继成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11-1622,共12页
【目的】为探讨中国原产苹果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以及种群间和种群内的遗传分化程度,利用荧光SSR分子标记,对新收集的中国原产苹果属植物17个种798份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方法】筛选19对多态性好的SSR引物检... 【目的】为探讨中国原产苹果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以及种群间和种群内的遗传分化程度,利用荧光SSR分子标记,对新收集的中国原产苹果属植物17个种798份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方法】筛选19对多态性好的SSR引物检测苹果属植物17个种的多态性,利用GenAlEx 6.501计算遗传多样性指标、分析种群间的分子变异(AMOVA),利用GenepopV4和Fstat293分析种群间的遗传分化,使用STRUCTURE 2.3.4进行贝叶斯聚类并分析种群的遗传结构。【结果】19对SSR引物共检测出500个多态性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6.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0.309,观察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681和0.886,香农多样性指数为2.545。山荆子的观测等位基因数最多,为19.947;中国苹果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和香农多样性指数最高,分别为9.585和2.418;13个种群内遗传变异占93%,而种群间的遗传变异仅占7%,遗传变异不显著(p>0.001)。楸子和中国苹果间的遗传分化系数最低,为0.006;变叶海棠和湖北海棠间的遗传分化系数最高,为0.253。【结论】17种苹果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前人对苹果属植物野生种的研究。遗传分化主要存在于种群内,各种群间有基因交流,但同时又抵制了由于基因漂变而导致的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新疆野苹果和山荆子可能参与了部分中国苹果的演化过程,除此之外,八棱海棠也可能参与了部分中国苹果的起源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属 中国原产 荧光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下载PDF
基于高密度SNP标记的苹果属15种植物资源的亲缘关系与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高源 王大江 +3 位作者 王昆 丛佩华 李连文 朴继成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3333-3343,共11页
【目的】基于高通量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在全基因组开发的SNP标记,对中国原产苹果属植物种内和种间的亲缘关系和群体遗传结构解析,为苹果属植物的起源演化以及系统分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27份15种中国原产苹果属植物种质资源进行... 【目的】基于高通量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在全基因组开发的SNP标记,对中国原产苹果属植物种内和种间的亲缘关系和群体遗传结构解析,为苹果属植物的起源演化以及系统分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27份15种中国原产苹果属植物种质资源进行高通量简化基因组测序(SLAF-seq),基于获得的SLAF标签,利用BWA软件将其通过比对定位到参考基因组上并获得多态性SLAF标签;利用GATK和SAMtools两种方法在多态性SLAF中开发多态性单核苷酸(SNP),筛选两种方法共同得到的SNP作为开发的SNP标记数据集。根据完整度>0.94、次要等位基因频率(MAF)>0.05过滤筛选获得多态性的SNP。基于筛选多态性SNP,使用MEGA7的NJ(neighbor-joining)算法,构建苹果属不同种的系统进化树。利用Admixture软件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假设样品的分群数(K)为1—15进行聚类,根据交叉验证错误率确定最佳K值,解析苹果属不同种间和种内的遗传结构。【结果】通过SLAF-seq技术对427份苹果属植物种质进行测序,最终获得586454个SLAF标签,其中多态性SLAF标签463612个。经过序列比对分析和筛选得到46460个SNP位点,基于这些SNP位点构建苹果属植物不同种的系统发生树并分析群体结构。系统发育分析将15种苹果属植物分成4个类群,群体遗传结构在K=5和K=14为两个分群关键点。综合两种分析方法的结果,15种苹果属植物可分为4个基本的类群,分别为山荆子类群,新疆野苹果和少数中国苹果类群,变叶海棠、花叶海棠、陇东海棠、山楂海棠、滇池海棠和沧江海棠类群,4个苹果属植物栽培种中国苹果、八棱海棠、花红和楸子类群。中国苹果的部分种质中有新疆野苹果和山荆子的基因背景,但其中还有一部分种质可以独立代表类群基因库,其基因库中并没有新疆野苹果的参与,而与山荆子、花红、楸子和八棱海棠密切相关。【结论】利用SLAF技术快速发掘覆盖全基因组的46460个多态性SNP标记可有效地对中国原产苹果属植物种内和种间的亲缘关系及遗传结构进行研究,为苹果属植物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遗传多样性、系统分类和起源演化提供参考。15种苹果属植物分为4个基本类群,苹果属植物野生种和栽培种分类群明显,中国苹果与其他栽培种的亲缘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属 SNP 亲缘关系 遗传结构
下载PDF
苹果属栽培种楸子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高源 王昆 +5 位作者 王大江 张彩霞 丛佩华 刘立军 李连文 朴继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9-89,共11页
利用荧光SSR分子标记,对新收集的苹果属栽培种楸子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明确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和结构,为苹果属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砧木育种亲本选择提供参考。利用荧光SSR构建研究材料的指纹数据,主... 利用荧光SSR分子标记,对新收集的苹果属栽培种楸子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明确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和结构,为苹果属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砧木育种亲本选择提供参考。利用荧光SSR构建研究材料的指纹数据,主要利用GenAlEx 6.501软件分析遗传多样性,利用POPULATION 1.2软件基于Nei遗传距离构建Neighbour-Joining(NJ)树,并利用STRUCTURE 2.3.4软件进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9对SSR引物共检测出390个多态性等位变异,平均多态性等位基因数为20.526,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9.399,观察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706和0.868,香农多样性指数为2.446,高于以往研究的苹果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基于Nei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0.9167处155份材料可以分成3个类群,3个类群间的遗传距离较近,并没有完全按来源地划分为相应的类群。群体结构分析将155份材料划分成了2个稳定的群体,群体结构分组与NJ聚类有相似的结果,其中150份材料的Q值均大于0.6,血缘相对单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属 楸子 荧光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