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体燃料船舶船员培训平台设计与应用
1
作者 潘志翔 蔡玉琴 +1 位作者 朱思巍 李迟 《中国水运》 2024年第4期49-51,共3页
LNG作为推动绿色航运低碳发展的重要船舶动力燃料之一,针对目前LNG动力船舶船员技能培训内容规范性及培训平台专业性等方面的不足,本文依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海船船员培训大纲(2021版)》和中国船级社发布的《船舶应用天然气燃料规范202... LNG作为推动绿色航运低碳发展的重要船舶动力燃料之一,针对目前LNG动力船舶船员技能培训内容规范性及培训平台专业性等方面的不足,本文依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海船船员培训大纲(2021版)》和中国船级社发布的《船舶应用天然气燃料规范2021》要求,设计了一套用于气体燃料船舶船员培训平台,将提升船员岗位适任能力,进一步提高气体燃料船舶营运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 船员培训 培训内容
下载PDF
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剂治疗烧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迟 于东宁 +2 位作者 覃凤均 陈忠 孙永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52-353,共2页
目的 观察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剂治疗浅Ⅱ度、深Ⅱ度 烧伤创面、残余创面抗感染和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 治疗组清 创 后应用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剂涂于创面的表面,对照组应用1%磺胺嘧啶银霜覆盖创面,共治 疗119例烧伤患者(即222个创... 目的 观察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剂治疗浅Ⅱ度、深Ⅱ度 烧伤创面、残余创面抗感染和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 治疗组清 创 后应用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剂涂于创面的表面,对照组应用1%磺胺嘧啶银霜覆盖创面,共治 疗119例烧伤患者(即222个创面),包括浅Ⅱ度烧伤、深Ⅱ度烧伤、残余小创面及供皮区创面 ,并观察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创面表面细菌培养用药前与用药中的情况以及复方磺胺嘧啶锌 涂膜剂对全身情况的影响。结果 浅Ⅱ度烧伤创面治疗组(10.25±1 .6 9)天完全愈合,对照组(13.15±2.03)天愈合;深Ⅱ度创面治疗组(18.10±2.72)天愈合 ,对照组(21.2±3.64)天愈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用药前细 菌培养阳性率是38.8%,治疗中降至9.0%;对照组用药前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2.7%,治疗 中降至25.4%;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未出现疼痛、过敏反应 和其它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剂治疗烧伤创面可促进上 皮 化、加速创面愈合、有效地防治创面感染,该药应用简便、适用于社区、基层常见的中、小 面积浅度烧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用药 烧伤 感染 药物治疗 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剂
下载PDF
冷却疗法治疗烧伤的止痛作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迟 陈忠 +1 位作者 覃凤均 孙永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19-220,共2页
目的 :研究局部冷却疗法对人体 2度烧伤的止痛作用。方法 :应用皮温计和视觉模拟量表 ,测定冷却疗法治疗人体 2度烧伤创面产生疼痛缓解作用的临界温度及冷却治疗 2度烧伤的止痛疗效。结果 :人体 2度烧伤创面局部疼痛缓解的平均温度在 2 ... 目的 :研究局部冷却疗法对人体 2度烧伤的止痛作用。方法 :应用皮温计和视觉模拟量表 ,测定冷却疗法治疗人体 2度烧伤创面产生疼痛缓解作用的临界温度及冷却治疗 2度烧伤的止痛疗效。结果 :人体 2度烧伤创面局部疼痛缓解的平均温度在 2 5~ 2 6℃左右 ,疼痛评分降到轻度范围内 (0~ 3.5 )的临界温度为 2 8℃。冷疗前疼痛评分是 5 .7± 2 .1(n =2 2 ) ,冷疗后降至 1.2± 1.1(n =2 2 ) ,包扎治疗组治疗前疼痛评分是 5 .6± 2 .3(n =2 2 ) ,治疗后降至 3.9± 2 .6(n =2 0 )。结论 :2度烧伤早期采用适当的冷却疗法可以有效地减轻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疼痛 冷却疗法 止痛
下载PDF
烧伤创面应用生皮素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迟 于东宁 +2 位作者 覃凤均 陈忠 孙永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观察生皮素(EGF)促进浅度烧伤,刃厚供皮区,残余创面的愈合作用及生皮素对磺胺嘧啶银的抗感染作用影响。方法:治疗组生皮素采用局部喷涂给药的方法,再以1%磺胺嘧啶银霜覆盖创面。对照组应用1%磺胺嘧啶银霜覆盖创面。... 目的:观察生皮素(EGF)促进浅度烧伤,刃厚供皮区,残余创面的愈合作用及生皮素对磺胺嘧啶银的抗感染作用影响。方法:治疗组生皮素采用局部喷涂给药的方法,再以1%磺胺嘧啶银霜覆盖创面。对照组应用1%磺胺嘧啶银霜覆盖创面。共治疗289例烧伤伤员,516个创面,包括浅2度烧伤、深2度烧伤、残余小创面及供皮区创面。肉眼观察创面出现上皮组织时间,浅2度创面用药后8d、深2度创面用药16d创面愈合率比较,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比较,创面表面细菌培养结果对比及生皮素对全身情况的影响。结果:浅2度烧伤和刃厚供皮区创面,应用生皮素创面完全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提前2~3d。深2度创面创面愈合时间,用药组比对照组提前2~3d。对残余小创面的愈合比较,用药组比对照组提前3~4d。细菌学调查结果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间抗菌作用无显著性的差异。用药伤员未出现疼痛、皮疹、过敏反应和其它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皮素 烧伤 治疗 创面愈合
下载PDF
烧伤面积和深度的诊断 被引量:7
5
作者 李迟 于东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62-264,共3页
关键词 烧伤 面积 深度 诊断
下载PDF
水溶性脱乙酰甲壳质治疗烧伤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迟 覃凤均 +1 位作者 孙永华 张澄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68-269,共2页
目的 观察低分子水溶性脱乙酰甲壳质粉对烧伤的疗效。方法 对深 2度烧伤动物模型和人体浅 2度、深 2度烧伤创面应用脱乙酰甲壳质粉治疗 ,以磺胺嘧啶银霜作对比 ;采用自体对照的方法 ,观测创面 7天、14天的相对愈合率和创面完全愈合时... 目的 观察低分子水溶性脱乙酰甲壳质粉对烧伤的疗效。方法 对深 2度烧伤动物模型和人体浅 2度、深 2度烧伤创面应用脱乙酰甲壳质粉治疗 ,以磺胺嘧啶银霜作对比 ;采用自体对照的方法 ,观测创面 7天、14天的相对愈合率和创面完全愈合时间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应用脱乙酰甲壳质粉治疗组动物深 2度烧伤创面 14天的相对愈合率为 5 3 % ,动物深 2度创面完全愈合需要的时间为 19 6天 ;应用磺胺嘧啶银霜治疗组的创面 14天相对愈合率是 5 0 6 % ,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为 2 1 4天 ;临床观察应用脱乙酰甲壳质粉治疗浅 2度和深 2度烧伤创面完全愈合需要的时间分别是 9 37天和 18 85天 ,应用磺胺嘧啶银霜治疗组是 11 7天和 2 2 1天愈合 ,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组织学观察显示 ,经脱乙酰甲壳质粉治疗的创面上皮化时间早 ,纤维细胞聚集数量少。结论 低分子水溶性脱乙酰甲壳质粉治疗浅度烧伤创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创面愈合时间早且瘢痕增生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水溶性脱乙酰甲壳质 烧伤 疗效 治疗
下载PDF
浅析研究型学习的构建 被引量:6
7
作者 李迟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00-102,共3页
研究型学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和全新的教育理念,其核心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互动,是知识螺旋增加和进化的过程。在现实中,研究型学习存在着研究与学习背离、结果与过程背离等误区。文章提出在了解研究型学习内涵的基础上,建立高效... 研究型学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和全新的教育理念,其核心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互动,是知识螺旋增加和进化的过程。在现实中,研究型学习存在着研究与学习背离、结果与过程背离等误区。文章提出在了解研究型学习内涵的基础上,建立高效、科学的知识螺旋,强调过程目标、自主探究和开拓创新,整体学习和发展的全面提升,建立一个完善的研究型学习架构,促进高校研究型学习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学习 误区 知识螺旋 知识创新
下载PDF
冷却疗法在烧伤治疗方面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迟 孙永华 《中级医刊》 1992年第9期35-37,共3页
局部冷却疗法是一种传统的治疗烧伤方法。早在公元前,冰岛民间就已采用。有文字记载的可以追溯到公元129年。作为一种急救措施,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作用机理也逐渐被阐明。冷却疗法简便易行,对小面积浅度烧伤疗效最... 局部冷却疗法是一种传统的治疗烧伤方法。早在公元前,冰岛民间就已采用。有文字记载的可以追溯到公元129年。作为一种急救措施,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作用机理也逐渐被阐明。冷却疗法简便易行,对小面积浅度烧伤疗效最为显著。可以迅速减轻疼痛,减少局部和周围的水肿,改善局部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冷却疗法
原文传递
《追忆》中宇文所安对中国古代诗歌的阐释策略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迟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0年第6期143-144,共2页
美国学者宇文所安在其著作《追忆》中,善于将中国古代文本置放到一中叙事结构中进行讨论,这种结构将古文从高度凝练的静态画面语言转换为具有叙事效果的电影语言。宇文所安的这种阐释策略与美国学者安东尼.阿皮亚所提出的"深度翻译... 美国学者宇文所安在其著作《追忆》中,善于将中国古代文本置放到一中叙事结构中进行讨论,这种结构将古文从高度凝练的静态画面语言转换为具有叙事效果的电影语言。宇文所安的这种阐释策略与美国学者安东尼.阿皮亚所提出的"深度翻译"理论有一定程度上的契合,本文即针对两者间的微妙的关系,讨论《追忆》在对中国古代诗歌的阐释中所取得的特殊说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翻译 《追忆》 叙事
下载PDF
PVDF/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迟 崔玉祥 +1 位作者 孙树林 田洪源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5-88,共4页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有机化改性蒙脱土(OMMT)及未改性的蒙脱土(MMT)分别与聚偏氟乙烯(PVDF)熔融共混制备PVDF/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示差扫描量热仪以及拉伸测试研究了蒙脱土对PVDF结晶结构及拉伸...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有机化改性蒙脱土(OMMT)及未改性的蒙脱土(MMT)分别与聚偏氟乙烯(PVDF)熔融共混制备PVDF/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示差扫描量热仪以及拉伸测试研究了蒙脱土对PVDF结晶结构及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化蒙脱土(OMMT)促进了PVDF晶型由α型到γ型的转变,同时材料的断裂伸长率显著增加,韧性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蒙脱土 聚偏氟乙烯 纳米复合材料
下载PDF
胶原蛋白海绵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覃凤均 陈旭 李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994-1996,共3页
目的探讨胶原蛋白海绵对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4月—2008年10月,烧伤面积<30%的住院患者进行同体、同部位(包括对称部位)、同深度创面的临床观察,观察创面应用胶原蛋白海绵,对照创面应用1%磺胺... 目的探讨胶原蛋白海绵对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4月—2008年10月,烧伤面积<30%的住院患者进行同体、同部位(包括对称部位)、同深度创面的临床观察,观察创面应用胶原蛋白海绵,对照创面应用1%磺胺嘧啶银油纱布。结果共观察烧伤患者52例,男37例,女15例,年龄16~64岁,平均(30±12)岁,烧伤面积1%~30%,平均(14.31±10.20)%。浅Ⅱ度观察创面和对照创面各24例,创面7 d愈合率分别为(76.07±9.84)%和(66.79±11.87)%,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分别为(9.07±1.56)d和(11.93±1.64)d。深Ⅱ度观察创面和对照创面各28例,创面14 d愈合率分别为(69.44±9.06)%和(60.00±8.57)%,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分别为(18.33±1.57)d和(21.39±1.65)d,观察创面与对照创面间上述创面愈合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缘红肿、分泌物及细菌培养阳性率观察创面与对照创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用药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未见异常改变,治疗过程中未见全身及局部过敏反应。结论胶原蛋白海绵对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应用过程中未见全身及局部过敏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创面覆盖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海绵 烧伤 创面
下载PDF
湿布取样法测量组织扩张后皮肤表面积 被引量:10
12
作者 于东宁 李健宁 +2 位作者 张国安 李迟 张普柱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3期95-97,i0004,共4页
目的:湿布取样结合数码图像测量软件,探讨一种组织扩张后皮肤表面积的测量方法。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1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科和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整形科完成。①在扩张器周围,描记待测轮廓。②使用湿润样布紧密贴附于待测轮... 目的:湿布取样结合数码图像测量软件,探讨一种组织扩张后皮肤表面积的测量方法。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1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科和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整形科完成。①在扩张器周围,描记待测轮廓。②使用湿润样布紧密贴附于待测轮廓皮肤表面取样,多余部分直接剪去或折叠后描记折叠线。③数码相机采集平面样布及预制的标准参照卡片数据后,传输至电脑。④图像测量软件测量、计算面积。⑤标准4kg铅球,分别以软尺测量其大圆周长及湿布取样法测量其表面积;评估湿布取样法的测量误差。⑥额外皮肤扩张面积测量:在待测轮廓周围,描记规则的矩形或梯形,测量其边长和高,计算其面积作为扩张器置入前局部皮肤表面积;重复步骤②~④,湿布法测量实际面积;计算两者的差值记为皮肤额外扩张面积。⑦试计算不同部位扩张器注水量和″额外″扩张面积之比。结果:①采用湿布取样法重复测量的扩张器表面皮肤面积和铅球表面积,其变异系数均小于2%。②与软尺测量大圆周长计算的铅球表面积比较,湿布取样法的测量误差为1.53%。③测量的5个不同部位和容量的扩张器注水量(mL)和“额外”扩张面积(cm2)之比为1.53~5.44。结论:湿布取样法测量组织扩张后皮肤表面积,方法简便、准确、可靠,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扩张器 组织扩展 体表面积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1透皮乳膏局部用药扩血管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流 田文 +4 位作者 田光磊 李迟 梁德江 赵雨辰 刘建龙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742-746,共5页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1 (PGE1 )透皮乳膏剂局部应用的扩血管效果 ,为临床开发理想的局部扩血管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新西兰成年兔 60只 ,分为 6组 (每组 10只 ) :实验 1组 (含透皮剂的 0 .1%PGE1 乳膏组 ) ,实验 2组 (含透皮剂的 0 ....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1 (PGE1 )透皮乳膏剂局部应用的扩血管效果 ,为临床开发理想的局部扩血管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新西兰成年兔 60只 ,分为 6组 (每组 10只 ) :实验 1组 (含透皮剂的 0 .1%PGE1 乳膏组 ) ,实验 2组 (含透皮剂的 0 .2 %PGE1 乳膏组 ) ,实验 3组 (含透皮剂的 0 .4%PGE1 乳膏组 ) ,实验 4组 (含透皮剂的 0 .8%PGE1 乳膏组 ) ,不含透皮剂的 0 .4%PGE1 乳膏的药物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全麻后 ,用 0 .1%盐酸肾上腺素注射于兔耳部制成血管痉挛模型 ,出现典型血管痉挛后于每只兔耳皮肤表面抹药。测量注射肾上腺素前、痉挛后 10min时及用药后 10 ,15 ,3 0 ,60 ,90和12 0min各时间点血管管径及血液灌流量的变化。结果 同一组内各时间段血管管径与血液灌流量成正比关系。实验 3 ,4组在用药 10min起血管管径及血液流量均已恢复注射肾素前的水平 ,且在各时间段的结果与实验 1,2组、药物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第 3 ,4组间各时间段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PGE1 在透皮剂作用下可透过皮肤有效缓解肾上腺素所致的血管痉挛 ,其扩血管效果与药物浓度成依赖关系。该药作为局部扩血管药物具有适应证广 ,显效快 ,副作用小 ,作用持久等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脉素El/投药和剂量 乳剂 血管/药物作用 前列腺素El/药理学 投药 局部
下载PDF
英语听力学习的障碍、疲劳及消除策略
14
作者 李迟 《科教文汇》 2009年第27期163-164,共2页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在由过去的以阅读理解为主的教学目标向培养英语综合实用能力转变中,大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将显得更加重要。而英语实践中,听、说为最为直接的表现方式。虽然新的教学理念、手段和设备越来...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在由过去的以阅读理解为主的教学目标向培养英语综合实用能力转变中,大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将显得更加重要。而英语实践中,听、说为最为直接的表现方式。虽然新的教学理念、手段和设备越来越多,学生在自主听力学习中仍存在障碍。本文中就大学生的英语听力学习障碍,以及障碍所引起的疲劳及如何消除作一些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障碍 疲劳 消除策略
下载PDF
鉴定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中共同的免疫相关基因
15
作者 李迟 吴成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5期8267-8281,共15页
目的:筛选出UC和CD患者的共有的表达异常的免疫相关基因,并比较UC和CD患者的免疫浸润的异同;方法:从GEO获取2个肠粘膜基因表达矩阵GSE87473和GSE102133,对其进行差异分析,以及WGCNA获取关键基因,并对获得的基因进行GO和KEGG分析,最后用C... 目的:筛选出UC和CD患者的共有的表达异常的免疫相关基因,并比较UC和CD患者的免疫浸润的异同;方法:从GEO获取2个肠粘膜基因表达矩阵GSE87473和GSE102133,对其进行差异分析,以及WGCNA获取关键基因,并对获得的基因进行GO和KEGG分析,最后用CIBERSORT获取UC和CD患者的免疫浸润情况,并分析免疫相关基因与免疫细胞的相关性。结果:UC和CD患者中共有8个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共同基因,分别是:DUOX2,LCN2,PI3,CXCL1,IDO1,STAT1,CXCL2和PLAUR。UC和CD患者具有相似的免疫细胞浸润结果和轻微的免疫细胞浸润差异。识别的免疫相关共同基因或多或少与同时失调的免疫细胞显著相关。结论: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8个UC和CD患者共有的表达异常的免疫相关基因,为深入研究IBD患者的发病机制、诊断以及靶向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免疫基因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基于WWHW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模式构建——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
16
作者 李迟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年第3期46-49,共4页
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英语教学实践,构建了基于WWHW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以网络自主学习平... 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英语教学实践,构建了基于WWHW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以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为依托,建立了完善的网络教学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WWHW 网络教学模式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1乳膏局部用药治疗难愈性褥疮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流 田文 +4 位作者 田光磊 李迟 梁德江 刘建龙 赵雨辰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876-877,共2页
对所收治的 4例褥疮患者采用 0 .4 %前列腺素E1 (PGE1 )乳膏剂局部用药进行治疗 ,定期观察创面肉芽及上皮生长情况。结果示局部用药后 1~ 2d褥疮内出现新鲜肉芽组织 ,3~ 4d时出现上皮的迅速生长 ,所有褥疮在 1 0d内愈合。提示PGE1 乳... 对所收治的 4例褥疮患者采用 0 .4 %前列腺素E1 (PGE1 )乳膏剂局部用药进行治疗 ,定期观察创面肉芽及上皮生长情况。结果示局部用药后 1~ 2d褥疮内出现新鲜肉芽组织 ,3~ 4d时出现上皮的迅速生长 ,所有褥疮在 1 0d内愈合。提示PGE1 乳膏剂局部应用可有效的改善褥疮处的微循环障碍 ,促进愈合 ,为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褥疮/药物疗法 前列腺素E1/治疗应用 乳剂
下载PDF
严重烧伤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覃凤均 李迟 张普柱 《北京医学》 CAS 2007年第3期179-179,187,共2页
我们对2000年1月至2005年4月收治的153例烧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明确防治方法,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严重烧伤患者 并发 相关危险因素 发生率 肺栓塞
原文传递
烧伤患者早期急性疼痛持续时间及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于东宁 陈忠 +1 位作者 李迟 张国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7-139,共3页
目的:对烧伤患者早期急性疼痛持续时间及其治疗进行临床观察。方法:烧伤科就诊患者,分为冷疗止痛组(非住院患者,组1,n=36)、曲马多缓释片止痛组(住院患者,组2,n=20)和曲马多注射液(住院患者,组3,n=20)三组。分别观察VAS疼痛评分,无需止... 目的:对烧伤患者早期急性疼痛持续时间及其治疗进行临床观察。方法:烧伤科就诊患者,分为冷疗止痛组(非住院患者,组1,n=36)、曲马多缓释片止痛组(住院患者,组2,n=20)和曲马多注射液(住院患者,组3,n=20)三组。分别观察VAS疼痛评分,无需止痛治疗距受伤时间和止痛药物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间隔;并进行分析。结果:组1急性疼痛持续时间为伤后7.1±2.3小时。组2平均给药剂量:200.0±62.9 mg;平均给药次数:2.2±0.8次;平均给药间隔11.2±2.3小时。组3平均给药剂量:295.0±76.0 mg;平均给药次数:3.2±0.9次,平均给药间隔:6.9±1.3小时。各组患者止痛治疗前VAS疼痛评分的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烧伤患者早期急性疼痛的持续时间大多在伤后36小时之内;对治疗而言,伤后10小时之内可能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急性疼痛 持续时间 治疗
下载PDF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以教学中英语俚语的应用学习为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拓欣 李迟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1-83,共3页
英语俚语是源于英语国家亚文化群体的语言变体,是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英语俚语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语言文化特征,旨在教学中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 英语俚语 语言特征 英语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