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洪生“固本清源”理论指导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学术经验
1
作者 毛启远 尹炳驿 +7 位作者 刘艺 黎雪 蔡瑞娟 原苏芮 张楚楚 李道睿 林洪生 王学谦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2,46,共5页
林洪生教授在继承“扶正培本”理论的基础上,广纳各家肿瘤治疗之所长,结合四十多年临床诊疗经验,凝练并提出了“固本清源”理论,丰富了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学术体系。通过阐述“固本清源”理论的源流以及科学内涵,将基于“固本清源”理... 林洪生教授在继承“扶正培本”理论的基础上,广纳各家肿瘤治疗之所长,结合四十多年临床诊疗经验,凝练并提出了“固本清源”理论,丰富了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学术体系。通过阐述“固本清源”理论的源流以及科学内涵,将基于“固本清源”理论指导下的中医药应用于现代医学治疗肿瘤的各个阶段,较大程度上提高了临床疗效,丰富了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的理论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洪生 固本清源 中西医结合 恶性肿瘤 中医理论 治疗方法 经验思想
下载PDF
消化类肿瘤患者不同炎症状态下的糖代谢变化及其与血红蛋白的关系
2
作者 刘辉 刘明 +3 位作者 陈信义 李道睿 金璿 段慧君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讨消化类肿瘤患者不同炎症状态下的糖代谢变化及其与血红蛋白(Hb)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80例消化类肿瘤患者,应用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对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进行检... 目的探讨消化类肿瘤患者不同炎症状态下的糖代谢变化及其与血红蛋白(Hb)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80例消化类肿瘤患者,应用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对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进行检验,葡萄糖氧化酶法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检验,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进行检验,常规方法对血红蛋白(Hb)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根据CRP正常水平参考值将患者分为CRP水平正常组(A组)26例、CRP水平轻中度上升组(B组)42例及CRP水平重度上升组(C组)12例;根据WHO标准中HbA1c>6.5%为糖尿病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正常组41例、偏高组21例及确诊糖尿病组18例;根据不同CRP水平将患者分为A组、B组、C组,3组患者的CRP出现逐步升高现象(P<0.05),A组、B组空腹血糖(FPG)出现逐步升高现象,C组FPG呈现下降趋势(P>0.05),A组、B组、C组患者伴随CRP升高出现Hb下降(P<0.05);HbA1c水平正常组、偏高组、确诊糖尿病组患者均FPG水平表现为逐步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无意义(P>0.05),Hb水平均表现为逐步下降(P<0.05),CRP水平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RP与Hb水平呈负相关(r=-0.315,P<0.01),FPG与Hb、HbA1c均呈正相关(r=0.0.524、0.4025,P<0.01),Hb与HbA1c呈负相关(r=-0.824,P<0.001)。结论大部分消化类肿瘤患者会出现糖代谢异常现象,炎症反应与Hb下降会随着糖代谢异常出现显著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炎症 血糖 血红蛋白类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中医药通过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提高免疫治疗疗效的研究现状
3
作者 毛启远 樊慧婷 +4 位作者 王学谦 蒋伶俐 张鹏 李道睿 林洪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958-962,共5页
虽然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的免疫治疗为部分恶性肿瘤患者带来了生存获益,但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免疫治疗的低应答率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肠道菌群越来越被认为是免疫治疗疗效的重要预测性生物标志物之一,对肿瘤免疫微... 虽然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的免疫治疗为部分恶性肿瘤患者带来了生存获益,但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免疫治疗的低应答率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肠道菌群越来越被认为是免疫治疗疗效的重要预测性生物标志物之一,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调节是其重要的作用机制。中医药是我国补充医学的代表,口服中药对肠道菌群具有调节作用,其对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改善和免疫治疗疗效的提高也被肿瘤学界高度关注。本文将基于肠道菌群总结并探讨中医药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而提高免疫治疗疗效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中医药与免疫治疗协同增效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中医药 肿瘤免疫微环境 免疫治疗 研究现状
下载PDF
213例中医药辅助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病例回顾性分析
4
作者 张葛 胡佳奇 +4 位作者 秦晓艳 李道睿 刘浩 李丛煌 花宝金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9期155-161,共7页
目的观察晚期结直肠癌中医干预后的流行病学趋势与相关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中医药辅助治疗的213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通过对既往治疗的总结与随访,观察中医药辅助治疗对晚期... 目的观察晚期结直肠癌中医干预后的流行病学趋势与相关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中医药辅助治疗的213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通过对既往治疗的总结与随访,观察中医药辅助治疗对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与作用,并在既往研究基础上对影响中晚期结直肠癌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筛选出有利因素及不利因素,探索结直肠癌中医病机的发展规律。结果COX回归分析显示,肝转移为预后不良因素,有肝转移的患者死亡风险为无肝转移患者的1.473倍(HR=1.473)。中西医结合组进展风险低于中医组,进展风险为中医组的40.7%。结论本研究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病例基本符合当时国际流行病学变化趋势,脾肾阳虚为最为常见的辨证类型,经COX回归分析,肝转移是总生存期不利的预后因素,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降低疾病进展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中医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 肝转移 脾肾阳虚 回顾性分析 预后不良因素
下载PDF
中西医融合促进肿瘤症状学发展的思考
5
作者 王学谦 李道睿 +3 位作者 刘硕 郑琦 林洪生 张英 《北京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343-346,共4页
症状是影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目前肿瘤症状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症状评测、机制探索和治疗三个方面,西医在症状管理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发展相对缓慢,存在一定的瓶颈问题。中医药在肿瘤症状干预方面具有较完善的... 症状是影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目前肿瘤症状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症状评测、机制探索和治疗三个方面,西医在症状管理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发展相对缓慢,存在一定的瓶颈问题。中医药在肿瘤症状干预方面具有较完善的理论体系,但在症状的评测和分子机制的微观解释方面存在显著不足。中医和西医在症状学研究方面均有优势和不足,充分认识并发挥两者的优势特点,实现互补融合,是促进肿瘤症状学发展的关键。现从肿瘤症状学研究现状、中西医融合推动肿瘤症状学发展的关键点出发,对中西医融合促进肿瘤症状学发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症状学 中西医融合
原文传递
基于肿瘤干细胞诱导多核型髓源抑制性细胞形成介导免疫逃逸探讨中医扶正解毒法防治肿瘤转移的可能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毛启远 张英 +4 位作者 李道睿 郑琦 赵志正 林洪生 王学谦 《北京中医药》 2023年第7期782-785,共4页
多核型髓源抑制性细胞(PMN-MDSCs)在肿瘤的免疫逃逸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体现在逃逸T淋巴细胞免疫监视方面。肿瘤干细胞具有病理性活化中性粒细胞(PMNs)诱导PMN-MDSCs形成的能力,进而在PMN-MDSCs的帮助下实现免疫逃逸发生转移。中医扶正... 多核型髓源抑制性细胞(PMN-MDSCs)在肿瘤的免疫逃逸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体现在逃逸T淋巴细胞免疫监视方面。肿瘤干细胞具有病理性活化中性粒细胞(PMNs)诱导PMN-MDSCs形成的能力,进而在PMN-MDSCs的帮助下实现免疫逃逸发生转移。中医扶正解毒法对PMN-MDSCs的活化形成及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均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这可能为中医药防治肿瘤转移提供了新的依据。基于肿瘤干细胞诱导PMN-MDSCs形成而逃避免疫监视,探讨中医扶正解毒法干预肿瘤转移的可能机制,以期为中医药防治肿瘤转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干细胞 多核型髓源抑制性细胞 免疫逃逸 肿瘤转移 中医 扶正解毒
原文传递
无血清悬浮球状培养方法在人源前列腺癌干细胞富集纯化中的应用
7
作者 毛启远 李道睿 +3 位作者 郑琦 陈茂宽 林洪生 王学谦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949-2956,共8页
目的:通过无血清悬浮球状培养方法富集纯化人源前列腺癌干细胞并进行小鼠体内外实验验证。方法:采用前列腺癌DU145细胞系,通过无血清悬浮球状培养的方法分离富集、培养纯化出肿瘤干细胞微球(Tumor spheres)。通过流式细胞仪鉴定干细胞表... 目的:通过无血清悬浮球状培养方法富集纯化人源前列腺癌干细胞并进行小鼠体内外实验验证。方法:采用前列腺癌DU145细胞系,通过无血清悬浮球状培养的方法分离富集、培养纯化出肿瘤干细胞微球(Tumor spheres)。通过流式细胞仪鉴定干细胞表型,并采用动物成瘤实验,将不同数量级的DU145细胞和Tumor spheres细胞接种到NOD/SCID小鼠双侧腋下,观察成瘤率和成瘤速度。对分离富集、培养纯化的Tumor spheres进行诱导分化、增殖水平、活性氧簇、细胞周期检测。为进一步明确Tumor spheres的肿瘤干细胞特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特异性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相关mRNA表达。结果:采用无血清悬浮球状培养的方法可使对数生长期DU145细胞分离富集形成Tumor spheres,培养3代可达到纯化的目的,流式细胞技术鉴定其表达前列腺癌干细胞表型CD44(+)CD24(-/low)比例为(63±1)%,明显高于DU145细胞[(33±4)%](P<0.05)。动物成瘤实验显示,接种Tumor spheres侧肿瘤成瘤速度和成瘤率均高于接种DU145细胞侧。Tumor spheres具有更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潜能,细胞周期检测发现Tumor spheres中(81.67±0.68)%处于细胞周期的G_(0)/G_(1)期(P<0.05),同时Tumor spheres具有更低水平的活性氧簇ROS水平(P<0.05)。Tumor spheres高表达肿瘤干细胞HES1蛋白(P<0.05),Tumor spheres高表达肿瘤干细胞相关Notch1、HES1、HIF-1α、Sox2、Jagged1的mRNA(P<0.05)。结论:无血清悬浮球培养分离纯化DU145肿瘤干细胞的方法简便易行、获取量大、成瘤率高,Tumor spheres具有明确的肿瘤干细胞特性,可作为前列腺癌肿瘤干细胞研究的良好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血清悬浮球状培养 前列腺癌 肿瘤干细胞 DU145细胞 肿瘤干细胞微球 实验模型
下载PDF
220例肺癌患者胸部放疗结束时的症状负担和症状群研究
8
作者 宋丽君 刘杰 +3 位作者 任似梦 马雪娇 原苏芮 李道睿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40-2146,共7页
目的调查在胸部放疗结束时肺癌患者的症状负担特征,提取症状群。方法2017年11月—2017年9月期间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等国内20家三甲医院收集了接受胸部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MDASI-TCM量表评估放疗结束时的患者症状,描述性统计及... 目的调查在胸部放疗结束时肺癌患者的症状负担特征,提取症状群。方法2017年11月—2017年9月期间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等国内20家三甲医院收集了接受胸部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MDASI-TCM量表评估放疗结束时的患者症状,描述性统计及探索性因子分析探讨症状负担及症状群分布。结果放疗结束时,45.1%患者报告了两种及以上中度至重度症状,疲劳是最普遍和最严重的症状;中重度症状发生率从高到低前5位依次为疲劳(31.4%)、咳嗽(30.9%)、咳痰(24.1%)、苦恼(23.2%)和气短(20.9%),中重度症状干扰发生率最高的是生活乐趣(36.4%)。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3个症状群,分别命名为热盛阴伤-脾胃不和相关症状群、心脾两虚相关症状群和肺气不利相关症状群,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0.1%。结论接受胸部放疗的肺癌患者在放疗结束时存在一定的症状负担,对症状负担和症状群特征的识别有利于促进中医辨证标准化,为今后制定合理有效的中医药干预措施奠定前期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放射疗法 肺癌 症状负担 症状群
下载PDF
林洪生“固本清源”理论指导下的“五治”治疗经验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
9
作者 毛启远 刘兰椿 +3 位作者 蔡瑞娟 原苏芮 李道睿 林洪生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1723-1726,共4页
林洪生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40余年,在临床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固本清源”为指导,“五治五养”为方法的治疗体系。现总结分析林洪生教授在“固本清源”理论指导下,运用“五治”治疗经验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理论阐述与临床疗效... 林洪生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40余年,在临床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固本清源”为指导,“五治五养”为方法的治疗体系。现总结分析林洪生教授在“固本清源”理论指导下,运用“五治”治疗经验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理论阐述与临床疗效,为中医药在结直肠癌分阶段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依据,为传承林洪生教授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洪生 固本清源 “五治” 结直肠癌 经验
下载PDF
通络活血虫类药对乏氧环境下肺癌血管生成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道睿 王苗苗 +10 位作者 于明薇 林飞 张颖 李蒙 樊慧婷 郑琦 祁鑫 裴迎霞 张培彤 侯炜 林洪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9期39-42,共4页
目的观察通络活血虫类药(全蝎、蜈蚣、守宫)对乏氧环境下肺癌血管生成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低氧工作站体外模拟肿瘤乏氧微环境培养A549肺癌细胞,加入不同浓度全蝎、蜈蚣、守宫药物血清,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筛选最佳药物浓度及作... 目的观察通络活血虫类药(全蝎、蜈蚣、守宫)对乏氧环境下肺癌血管生成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低氧工作站体外模拟肿瘤乏氧微环境培养A549肺癌细胞,加入不同浓度全蝎、蜈蚣、守宫药物血清,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筛选最佳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A549肺癌细胞经3种药物血清处理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ELISA检测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的含量。结果 3种药物血清对常氧及乏氧培养的A549肺癌细胞增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最终筛选7.5%浓度药物血清、作用24 h进行后续实验。3种药物血清较对照组A549细胞VEGF、TGF-β1、b FGF含量均降低(P<0.05,P<0.01)。结论 3种虫类药在常氧和乏氧状态下均有抑制癌细胞和对血管生成相关细胞因子调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活血 虫类药 肺癌 乏氧
下载PDF
林洪生辨治肿瘤学术思想初探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李道睿 崔太荣 +1 位作者 吴皓 林洪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86-87,共2页
林洪生教授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肿瘤重点学科带头人、全国中医肿瘤医疗中心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肿瘤重点研究室主任、中医肿瘤三级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以及国家“十一五”攻关课题等多项... 林洪生教授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肿瘤重点学科带头人、全国中医肿瘤医疗中心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肿瘤重点研究室主任、中医肿瘤三级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以及国家“十一五”攻关课题等多项国家级课题的组长。林教授学识渊博,医术精深,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工作30余年,精于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治疗。笔者有幸师从林教授学习,亲眼目睹其高尚的医德医风及精湛的医术,现不揣粗陋,将林教授辨治肿瘤学术思想初步概括如下,与同道共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洪生 肿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经方在中医肿瘤临床的运用
12
作者 刘娅宁 董倩 +2 位作者 林洪生 张英 李道睿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0103-0105,共3页
1.整理、评述中医在抗癌方面的经典方剂运用及学术思想。2.相关研究人员运用经典方剂治疗肿瘤的经验,整理和分析经典方剂的代表性病例。3.为中药治疗癌症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中医药治疗各类癌症的相关文献... 1.整理、评述中医在抗癌方面的经典方剂运用及学术思想。2.相关研究人员运用经典方剂治疗肿瘤的经验,整理和分析经典方剂的代表性病例。3.为中药治疗癌症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中医药治疗各类癌症的相关文献,并结合我国古代临床常用的经典方剂及治法理念,进行归纳总结。对运用中医治疗癌症的方法进行整理、评价。结果:经方在癌症的临床上被广泛使用,它既能在与手术、放化疗等疗法相结合中达到减毒增效的效果,又能充分发挥中医整体辨治、扶正抗癌的治疗优势,能有效地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方 典型案例 临床治验
下载PDF
榄香烯对人肺癌细胞表面所表达与侵袭转移相关黏附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道睿 祁鑫 +3 位作者 于明薇 裴迎霞 张培彤 林洪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10期2170-2172,共3页
目的:观察榄香烯对肺癌细胞系表面所表达与侵袭、转移相关的黏附蛋白的影响。方法: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高转移人巨细胞肺癌细胞PG和低转移人肺腺癌细胞PAa表达的血小板免疫相关抗原CD42a、TSP、CD9的表达情况;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目的:观察榄香烯对肺癌细胞系表面所表达与侵袭、转移相关的黏附蛋白的影响。方法: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高转移人巨细胞肺癌细胞PG和低转移人肺腺癌细胞PAa表达的血小板免疫相关抗原CD42a、TSP、CD9的表达情况;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的高转移人巨细胞肺癌细胞PG和低转移人肺腺癌细胞PAa表达的血小板免疫相关抗原CD42a、TSP、CD9的表达情况及二种癌细胞与高、中、低浓度的榄香烯注射液共同孵育后CD42a、TSP、CD9的表达改变。结果:利用激光扫描可见CD9、CD42a、TSP均匀的表达于细胞表面。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PG细胞表达的CD9阳性细胞数目和平均荧光强度低于PAa细胞,而PG细胞表达的CD42a、TSP阳性细胞数目和平均荧光强度均高于PAa细胞,从总的趋势来看,榄香烯注射液增高PG和PAa细胞CD9的表达,降低其CD42a、TSP的表达。结论:PG细胞系的转移能力高于PAa细胞系;对肺癌细胞表面所表达与侵袭、转移相关的粘附蛋白的影响,可能是榄香烯注射液抗肺癌转移的分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血小板 流式细胞术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下载PDF
300例中晚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血瘀证分布规律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道睿 张培彤 +3 位作者 胡晓梅 杨宗艳 于明薇 林洪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9-21,共3页
目的对中晚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血瘀证分布规律进行调查研究。方法为Ⅲ与Ⅳ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填写《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证型规律调查表》,观察血瘀证在中晚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的分布规律。结果随着中晚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理类型... 目的对中晚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血瘀证分布规律进行调查研究。方法为Ⅲ与Ⅳ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填写《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证型规律调查表》,观察血瘀证在中晚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的分布规律。结果随着中晚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理类型恶性程度增高,分化程度减低,肝转移、对侧肺转移、骨转移、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等的发生,血瘀证构成比有增高的趋势。结论肺癌血瘀证有其独特的特点,对肿瘤专科甚至肺癌专病都应建立能反映其疾病本身特点的血瘀证诊断标准,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疗效评价以及中药新药的临床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血瘀证 分布规律
下载PDF
中晚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与正常人血小板表面粘附蛋白的表达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道睿 祁鑫 +3 位作者 于明薇 裴迎霞 张培彤 林洪生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21-224,共4页
目的:观察正常健康志愿者及中晚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Ⅲ、Ⅳ期肺癌患者血小板的激活的不同状态。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正常健康志愿者及中晚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Ⅲ、Ⅳ期肺癌患者之间血小板表面粘附蛋白CD36、TSP、CD63、CD62... 目的:观察正常健康志愿者及中晚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Ⅲ、Ⅳ期肺癌患者血小板的激活的不同状态。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正常健康志愿者及中晚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Ⅲ、Ⅳ期肺癌患者之间血小板表面粘附蛋白CD36、TSP、CD63、CD62的表达状况的不同,以观察其血小板的激活的不同状态。结果:肺癌患者CD36+TSP+、CD36+TSP-、CD63+CD62+、CD63-CD62+、CD63+CD62-血小板的数目高于正常人的表达。同时肺癌患者CD36+TSP+血小板CD36表达的平均荧光道数及CD62+CD63+血小板CD63表达的平均荧光道数也高于正常人的表达。Ⅳ期肺癌患者CD36+TSP-、CD63-CD62+、CD63+CD62+血小板的数目高于Ⅲ期患者。CD62+CD63+血小板CD62及CD63表达的平均荧光道数Ⅳ期肺癌患者高于Ⅲ期患者。结论:中晚期肺癌患者血小板呈广泛激活状态,与正常人比较有极显著的差异,且中晚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血小板激活状态和肿瘤的分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 支气管肺癌 血小板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肺癌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道睿 张培彤 《中国肿瘤》 CAS 2003年第9期508-511,共4页
综述国内外有关肺癌中医辨证分型与肺癌国际TNM分期、病理分型、近远期疗效及蛋白质和多肽、免疫学、血液流变学、微量元素等的关系。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肺肿瘤 中医 辨证分型
下载PDF
基于信息挖掘技术总结林洪生辨治肺癌的临床用药规律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道睿 吴皓 +6 位作者 刘浩 张英 刘杰 樊惠婷 张润顺 王映辉 林洪生 《中医药导报》 2017年第23期30-34,共5页
目的:对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林洪生主任医师辨治肺癌的临床用药规律进行总结。方法:利用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建立林洪生临床诊疗信息采集模块,采集林洪生临床中诊疗肺癌的信息并形成数据库,通过此数据库分析和挖掘研究林洪... 目的:对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林洪生主任医师辨治肺癌的临床用药规律进行总结。方法:利用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建立林洪生临床诊疗信息采集模块,采集林洪生临床中诊疗肺癌的信息并形成数据库,通过此数据库分析和挖掘研究林洪生临床诊治肺癌的思维模式、诊疗规律和经验。结果:共采集录入林洪生临床诊治肺积(肺癌)门诊病例141例,总诊次177次,整理总结了林洪生分阶段辨期论治肺癌临床用药经验。结论:总结了林洪生提倡分阶段规范化治疗肿瘤、临床用药遵"王道"而慎"霸道"、遣方用药平和且时时顾及脾胃的用药基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数据挖掘 中医药
下载PDF
人肺癌细胞PG、PAa对重组基底膜侵袭及榄香烯、PDGF-AB、TGF-β_1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道睿 吴皓 +3 位作者 于明薇 裴迎霞 张培彤 林洪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61-462,480,共3页
关键词 肺癌 血瘀证 榄香烯
下载PDF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西医疗效评价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52
19
作者 张培彤 于明薇 +3 位作者 杨宗艳 李道睿 刘永衡 林洪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02-705,共4页
目的比较中医及西医两种疗效评价方法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中的差异和特点。方法3个分中心共纳入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00例,分为2组:中药组104例采用中药注射剂联合辨证论治汤剂治疗,化疗组96例采用国际通用的化疗方案治疗,疗程... 目的比较中医及西医两种疗效评价方法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中的差异和特点。方法3个分中心共纳入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00例,分为2组:中药组104例采用中药注射剂联合辨证论治汤剂治疗,化疗组96例采用国际通用的化疗方案治疗,疗程均为6周。以包含临床症状、瘤体、卡式评分、体重、免疫功能评价的"中医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临床受益(疗效)评定标准"和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同步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按照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化疗组疗效明显优于中药组(P<0.01);按照"中医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临床受益(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中药组优于化疗组,二组比较显示出有出现统计学意义的趋势(P=0.05);上述两种评价方法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结论"中医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临床受益(疗效)评定标准"与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相比更能反映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特色与优势,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评价 非小细胞肺癌 中医药
下载PDF
苏木、苏木+黄芪对荷瘤小鼠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及相关调控分子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5
20
作者 于明薇 孙桂芝 +3 位作者 祁鑫 李道睿 张培彤 吴洁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4-386,共3页
目的:观察苏木、苏木+黄芪对荷瘤小鼠脾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及相关调控分子的干预作用。方法:复制C57BL/6小鼠Lewis肺癌动物模型,动态观察苏木、苏木+黄芪抑瘤率、肺转移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CD4+CD25+Treg表达,免疫... 目的:观察苏木、苏木+黄芪对荷瘤小鼠脾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及相关调控分子的干预作用。方法:复制C57BL/6小鼠Lewis肺癌动物模型,动态观察苏木、苏木+黄芪抑瘤率、肺转移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CD4+CD25+Treg表达,免疫磁珠分选小鼠脾CD4+CD25+细胞,RT-PCR检测小鼠脾CD4+CD25+细胞和瘤组织Foxp3、CTLA-4mRNA表达。结果:苏木组6d、苏木+黄芪组10d瘤重低于荷瘤对照组(P<0.05);苏木+黄芪组20d肺转移抑制率为77.75%;15d苏木+黄芪组小鼠脾CD4+CD25+细胞表达低于荷瘤对照组(P<0.05);苏木+黄芪组荷瘤小鼠瘤组织CTLA-4、Foxp3mRNA表达及脾CD4+CD25+分选后细胞Foxp3 mRNA表达低于荷瘤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组方苏木+黄芪可调节荷瘤小鼠脾Treg及相关调控分子表达,并且在淋巴组织和肿瘤微环境中都表现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中药 肿瘤 免疫耐受 免疫磁珠分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