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动疗法对痉挛性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邦惠 任永平 蔡方成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8期3582-3583,共2页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痉挛性脑性瘫痪的疗效以及不同类型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4个月~5岁各年龄组痉挛性脑性瘫痪患儿74例,采取Vojta法、Bobath法和上田法相结合应用,疗程为2个月,在治疗前、后及随访分别进行量化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痉挛性脑性瘫痪的疗效以及不同类型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4个月~5岁各年龄组痉挛性脑性瘫痪患儿74例,采取Vojta法、Bobath法和上田法相结合应用,疗程为2个月,在治疗前、后及随访分别进行量化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脑瘫患儿治疗后运动发育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96,P<0.01);其中单瘫、偏瘫、双重瘫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q<1.18,P>0.05),而与四肢瘫差异有显著性(q≥4.41,P<0.01);随访中90%以上患儿完成翻身、坐和爬行功能,72%患儿获独立行走能力。结论:运动疗法对痉挛性各型脑性瘫痪的运动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其中单瘫、偏瘫、双重瘫疗效较好,四肢瘫疗效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运动疗法 治疗结果
下载PDF
神经肌肉激活技术对脑瘫患儿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邦惠 陈玉霞 贾光素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3-495,共3页
目的:探索神经肌肉激活(neuromuscular activation,NEURAC)技术对提高脑瘫患儿治疗效果的研究,为脑瘫治疗提供合理、规范、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方法:将步态异常、步行能力差、能执行一定指令的脑瘫患儿,在治疗前进行三维步态分... 目的:探索神经肌肉激活(neuromuscular activation,NEURAC)技术对提高脑瘫患儿治疗效果的研究,为脑瘫治疗提供合理、规范、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方法:将步态异常、步行能力差、能执行一定指令的脑瘫患儿,在治疗前进行三维步态分析检查和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评估,确定引起异常步态的肌肉问题,设计训练方案,治疗1~2个月后再进行评估检查。结果:(1)治疗后步长较治疗前增大(t=-2.352,P=0.033),步宽较治疗前缩小(t=2.726,P=-0.001);(2)总支撑时间治疗前为(55.15±19.30)ms,治疗后(60.19±7.79)ms(t=-1.031,P=0.319)、双支撑时间治疗后为(20.42±17.12)%较治疗前(14.55±7.28)%增加(t=-1.496,P=-0.155);(3)摆动相和单支撑时间,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4)GMFM80分值较治疗前明显提高(t=4.99,P=-0.001)。结论:NEURAC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改善脑瘫患儿的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激活技术 痉挛性脑瘫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综合康复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邦惠 冉茂群 任永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75-276,共2页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39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按治疗方法分为单一推拿组和综合治疗组(推拿、经络导平、高压氧),对照组仅用药物治疗。采用徒手肌力试验...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39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按治疗方法分为单一推拿组和综合治疗组(推拿、经络导平、高压氧),对照组仅用药物治疗。采用徒手肌力试验肌力分级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肌力明显增加(P<0.05),且综合治疗较单一治疗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复治疗均有效,综合康复治疗明显优于单一的推拿按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 经络导平 治疗
下载PDF
超声中频治疗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肌力恢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邦惠 冉茂群 任永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21期3244-3244,共1页
关键词 超声中频治疗 格林巴利综合征 肌力恢复 疗效观察 儿童
下载PDF
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脑瘫患儿康复治疗护理 被引量:7
5
作者 李邦惠 冉茂群 余文玉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第24期3778-3779,共2页
目的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脑瘫患儿康复治疗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树立"以家庭为中心"的脑瘫患儿康复治疗护理理念,营造家庭化住院环境,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入院的康复治疗护理、出院康复... 目的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脑瘫患儿康复治疗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树立"以家庭为中心"的脑瘫患儿康复治疗护理理念,营造家庭化住院环境,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入院的康复治疗护理、出院康复指导及随访。结果 85.00%以上的父母角色适应、喂养技能掌握、康复训练、生活护理技能掌握、家庭参与各方面感觉良好。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脑瘫患儿康复治疗护理是满足家长需求的高质量护理,同时,提升了医务人员的职业形象、认识和住院环境,患儿家庭支持是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康复治疗护理不可缺少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护理(非专业) 脑性瘫痪 家庭 游戏疗法 以家庭为中心 康复护理
下载PDF
高压氧综合康复治疗瑞氏综合征1例报告
6
作者 李邦惠 冉茂群 《护理与康复》 2004年第3期212-213,共2页
关键词 高压氧 康复治疗 瑞氏综合征 RS 脑细胞 病毒感染
下载PDF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康复护理
7
作者 李邦惠 杨定萍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 2002年第10期918-919,共2页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护理 GBS 心理护理 并发症
下载PDF
脑损伤患儿恢复期的饮食管理
8
作者 李邦惠 侯雪勤 孔麟 《现代医药卫生》 2011年第17期2633-2634,共2页
目的:探讨系统的饮食管理对脑损伤患儿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30例脑损伤恢复期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由饮食管理小组进行个性化的饮食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指导,比较两组患儿体质量的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 目的:探讨系统的饮食管理对脑损伤患儿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30例脑损伤恢复期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由饮食管理小组进行个性化的饮食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指导,比较两组患儿体质量的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体质量在较短时间内有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性,P<0.05。结论:脑损伤患儿经过专人的个性化饮食管理能较快的改善营养状况,有利于疾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饮食管理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三维步态评价脑性瘫痪儿童的肌力及骨盆控制能力 被引量:5
9
作者 冉茂群 肖农 +3 位作者 任永平 李邦惠 刘玲 陈玉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9期7279-7282,共4页
背景:脑性瘫痪儿童骨盆控制能力差,目前治疗时间较长且效果不明显。目的:观察三维步态监控下针对性肌力训练对改善骨盆控制能力的疗效。方法:60例(≥2岁)痉挛型脑性瘫痪儿分为2组,治疗组在三维步态监控下骨盆肌肉针对性肌力训练结合手... 背景:脑性瘫痪儿童骨盆控制能力差,目前治疗时间较长且效果不明显。目的:观察三维步态监控下针对性肌力训练对改善骨盆控制能力的疗效。方法:60例(≥2岁)痉挛型脑性瘫痪儿分为2组,治疗组在三维步态监控下骨盆肌肉针对性肌力训练结合手法治疗;对照组手法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Berg平衡评分、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结果与结论:摄像显示治疗组治疗后步态改善明显,运动能力明显提高,好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Berg平衡评分、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及粗大运动功能分级分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Berg平衡评分、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粗大运动功能分级分值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治疗后Berg平衡评分、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结果证实,三维步态监控下骨盆肌肉针对性肌力训练,结合手法治疗能有效改善患儿骨盆控制能力,从而提高脑性瘫痪儿童的步态及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步态 脑性瘫痪 肌力 骨盆控制能力 粗大运动评分 Berg平衡评分 运动功能分级
下载PDF
氦-氖激光针治疗周围神经性瘫痪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周江堡 蔡方成 +6 位作者 徐春蓉 王莉 任永平 魏玲 李邦惠 张萍 杨定萍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2-73,共2页
氦- 氖(He- Ne) 激光作为一种临床疾病治疗的新技术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对周围神经性瘫痪治疗尚鲜有报道。作者对40 例临床确诊为周围神经性瘫痪病儿随机分为He- Ne 激光治疗组(16 例) ;针灸理疗组(15)... 氦- 氖(He- Ne) 激光作为一种临床疾病治疗的新技术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对周围神经性瘫痪治疗尚鲜有报道。作者对40 例临床确诊为周围神经性瘫痪病儿随机分为He- Ne 激光治疗组(16 例) ;针灸理疗组(15) 组;对照人组(9 例) 进行对照治疗研究。三组间年龄、性别、病种及瘫痪程度均无明显差别,激光组采用波长632-8nm He- Ne 激光针,输出功率10m W,根据瘫痪部位选穴位,每穴照射10 分钟,一日二次,7 天一疗程;针灸组除用针灸取代激光针外余均同激光组;对照组仅给维生素B6 ,呋喃硫胺治疗。结果发现:激光组治疗2 个疗程总有效率达87-6 % ,对照组仅22 %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X2 = 8 .01 ,P< 0-01) 。尽管针灸组总有效率73-3 % ,与激光组无显著差异,但在第一疗程中激光组有效率明显示优于针灸组,有效率分别为11/16(68-7 % ) ;3/15(20 % ) ,统计学处理(X2= 4 .95  P< 0-02) 有显著性差异。神经传导速度的对照研究也提示He -Ne 激光产生的即刻效应可使神经传导速度平均增快10 % 左右,综上所述,He- Ne 激光针穴位治疗周围神经性瘫痪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氖激光 周围神经性瘫痪 激光针穴位治疗
下载PDF
脑瘫儿童的气质特征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余文玉 肖农 +3 位作者 杨玉亭 张际 张轶 李邦惠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26-628,共3页
目的:探讨脑瘫儿童的气质特征,为脑瘫患儿的临床治疗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修订的carey儿童气质问卷中文电子软件版,对84例脑瘫儿童和168例正常儿童进行测试。结果:脑瘫组儿童与正常组儿童气质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目的:探讨脑瘫儿童的气质特征,为脑瘫患儿的临床治疗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修订的carey儿童气质问卷中文电子软件版,对84例脑瘫儿童和168例正常儿童进行测试。结果:脑瘫组儿童与正常组儿童气质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瘫组中,麻烦型、中间偏烦型和发动缓慢型等气质类型比较较高。脑瘫组儿童在趋避性、适应性、心境和持久性等气质维度上得分与正常组儿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瘫儿童的气质比正常儿童消极,脑瘫不利于儿童正常气质养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气质 儿童
下载PDF
儿童康复临床实习中使用ICF-CY指导下CBL+PBL双轨教学模式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玉霞 贾光素 +2 位作者 黄琴蓉 肖农 李邦惠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2期172-174,共3页
目的:比较《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children and youth version,ICF-CY)框架指导下的以案例为基础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教学方法+... 目的:比较《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children and youth version,ICF-CY)框架指导下的以案例为基础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在儿童康复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实习同学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按照计划进行教学,实习结束进行闭卷考试进行教学效果比较,同时结合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新教学模式的适应性。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对新教学模式呈现良好的适应性,有利于学生对儿童康复专科知识的掌握。结论:在儿童康复科临床实习中运用ICF-CY下CBL+PBL方法进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意识及对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的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以案例为基础学习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 儿童康复医学
下载PDF
激光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肌力恢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定萍 李邦惠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4期214-214,共1页
为探讨激光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肢体肌力恢复的效果 ,对 38例患儿的右侧肢体采用激光穴位照射 ,左侧肢体行针灸疗法 ,进行自身效果对照。结果两侧肢体肌力恢复效果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 ;两种方法治疗前后比较 ,差异... 为探讨激光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肢体肌力恢复的效果 ,对 38例患儿的右侧肢体采用激光穴位照射 ,左侧肢体行针灸疗法 ,进行自身效果对照。结果两侧肢体肌力恢复效果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 ;两种方法治疗前后比较 ,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 (均 P<0 .0 1) ,治疗后肌力均明显提高。而激光治疗有安全、无痛、无交叉感染和晕针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症 激光治疗 针灸疗法 肌力恢复 儿童
下载PDF
学生参与式小讲课在儿童康复治疗临床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冉茂群 张红运 李邦惠 《现代医药卫生》 2014年第11期1741-1742,共2页
目的探讨在传统教学法基础上辅以学生参与式小讲课的临床带教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2级在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康复科实习的康复治疗专业学生56名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8例。对照组全部采用带教教师授课,试验组在传... 目的探讨在传统教学法基础上辅以学生参与式小讲课的临床带教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2级在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康复科实习的康复治疗专业学生56名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8例。对照组全部采用带教教师授课,试验组在传统教学法基础上增加学生参与式小讲课。实习结束后通过理论和操作成绩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理论和操作成绩[(83.22±1.29)、(87.36±1.03)分]均高于对照组[(79.61±2.20)、(83.46±1.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带教教师授课的同时辅以学生参与式小讲课能有效提高儿童康复治疗临床带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学生 专业 医学 康复治疗学 临床教学 小讲课
下载PDF
家庭康复对脑瘫儿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冉茂群 李邦惠 肖农 《现代医药卫生》 2011年第21期3325-3326,共2页
近年来,我院康复中心在对脑瘫患儿采取综合康复治疗的同时,注重家庭康复指导训练,收到较为明显的效果,减轻了患儿及家长的痛苦,提高了患儿的生存质量,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10月-2011年2月于康复中心接... 近年来,我院康复中心在对脑瘫患儿采取综合康复治疗的同时,注重家庭康复指导训练,收到较为明显的效果,减轻了患儿及家长的痛苦,提高了患儿的生存质量,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10月-2011年2月于康复中心接受治疗30例患儿,男18例,女12例,年龄4个月-5岁,均符合脑性瘫痪诊断标准lll。其中痉挛型15例,徐动型9例,低张力型6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康复指导 运动能力 脑瘫儿 综合康复治疗 脑瘫患儿 康复中心 生存质量 诊断标准
下载PDF
脑瘫患儿父母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余文玉 任永平 李邦惠 《中国临床护理》 2010年第5期445-448,共4页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父母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方法,对2009年3~7月住院的165例脑瘫患儿父母进行调查。结果患儿父母的疾病知识比较欠缺;父母在患儿健康促进中对自身价值认识不够,知行未合一;对解决实际问题的健康...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父母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方法,对2009年3~7月住院的165例脑瘫患儿父母进行调查。结果患儿父母的疾病知识比较欠缺;父母在患儿健康促进中对自身价值认识不够,知行未合一;对解决实际问题的健康教育需求较多,最愿意接受的是听同种病儿康复后的经验介绍,教育方法需求大多选择医护讲解和演示,听录音及电话,保健咨询。结论健康教育是医院的重要职能,应重视健康教育内容和形式,以满足患儿父母对健康促进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健康教育 问卷调查
下载PDF
儿童康复治疗临床实习的教学模式探索
17
作者 冉茂群 张红运 李邦惠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9期8-8,共1页
为探索儿童康复治疗临床实习教学模式;从建立和完善临床教学制度,加强临床带教教师队伍建设,以及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时机,树立学生正确的康复理念观来提高临床带教水平和带教质量。
关键词 儿童康复治疗 实习生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18
作者 李邦惠 《益寿宝典》 2020年第14期0044-0044,共1页
目的:探明妊娠期糖尿病女性通过采用循证护理后,其血糖值和最终妊娠结果会由此发生哪些具体变化。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共计116位妊娠糖尿病患者纳入样本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8人。对照组开... 目的:探明妊娠期糖尿病女性通过采用循证护理后,其血糖值和最终妊娠结果会由此发生哪些具体变化。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共计116位妊娠糖尿病患者纳入样本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8人。对照组开始采用传统模式护理,而将循证护理应用到观察组,观察两组对比实验结果。结果:经过循证护理的患者各项指标优于未经循证护理的护理组。结论:循证护理可以帮助妊娠期糖尿病女性较好的控制血糖,对完成妊娠活动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结局 血糖控制 影响分析
下载PDF
育龄期女性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19
作者 李邦惠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第4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究育龄期女性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期间在重庆市南岸区妇幼保健院接受诊治的130例育龄期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至两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究育龄期女性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期间在重庆市南岸区妇幼保健院接受诊治的130例育龄期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至两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方案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护理后症状表现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数据经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症状发生率,数据经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育龄期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积极实施方案化护理干预,对缓解患者症状有积极作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期 白色念珠菌 阴道炎
下载PDF
对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评价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邦惠 王绮 +5 位作者 罗晓曦 张丽君 唐秋菊 任永平 肖农 侯雪勤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51-753,共3页
目的 比较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4级评分制与3级评分制评定儿童精细运动功能的灵敏性,以及量化法评价小儿精细运动功能的可行性和敏感性.方法 采用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同时以3级评分法和4级评分法对864名1~60个月正常儿童的精... 目的 比较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4级评分制与3级评分制评定儿童精细运动功能的灵敏性,以及量化法评价小儿精细运动功能的可行性和敏感性.方法 采用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同时以3级评分法和4级评分法对864名1~60个月正常儿童的精细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用月平均分描述发育速 率,并对两种评分方式结果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两种评分法进行比较,4~9月龄儿童月平均分明显高于其余月龄组,尤其是24月龄后,年龄越大月平均分越低;每个年龄段各个功能区的得分比较,均存在4级评分制得分低于3级评分制得分,该差异随年龄增长而增大,但无统计学意义;采用3级评分制,9月龄后实际得分即等于总分,而采用4级评分制,18月龄后实际得分才等于总分;3级评分制评分和4级评分制评分呈高度相关(r=0.914~0.992,P=0.000).结论 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采用4级评分制及月平均分量化法评价儿童精细运动功能是可靠、直观的,较3级评分制更为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 评价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