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踝肱指数诊断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
作者 李际敏 谢翠华 +6 位作者 薛耀明 沈洁 魏民 胡晓静 符霞军 曹瑛 苏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601-2602,2604,共3页
目的探讨踝肱动脉血压指数(ABI)在诊断2型糖尿病(T2DM)下肢动脉病变(PAD)的意义及临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普勒超声血流仪对107例糖尿病患者进行ABI检测,按照ABI值分为两组,ABI<0.9为PAD组,ABI≥0.9为非PAD组,比较分析两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踝肱动脉血压指数(ABI)在诊断2型糖尿病(T2DM)下肢动脉病变(PAD)的意义及临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普勒超声血流仪对107例糖尿病患者进行ABI检测,按照ABI值分为两组,ABI<0.9为PAD组,ABI≥0.9为非PAD组,比较分析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ABI异常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结果 PAD组与非PAD组比较,年龄、病程、收缩压、脉压差、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酸、吸烟率以及合并溃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HbA1C、餐后血糖、高TG、收缩压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独立因素。结论 ABI检测是临床方便、无创的诊断下肢动脉病变的指标。年龄、病程、高TG、血糖及血压控制差是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动脉病变 踝肱指数
下载PDF
长效奥曲肽治疗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的注射操作
2
作者 李际敏 谢翠华 +5 位作者 罗祥蓉 蒋娅 周琳 曹瑛 张倩 孟敏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4期569-572,共4页
长效奥曲肽是治疗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的有效治疗药物,因其药理作用、药物制剂以及药品价格的特殊性,在注射操作长效奥曲肽与一般的药物注射有很大的区别。本文从2012年3月起开始使用长效奥曲肽(善龙)治疗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总结了一套... 长效奥曲肽是治疗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的有效治疗药物,因其药理作用、药物制剂以及药品价格的特殊性,在注射操作长效奥曲肽与一般的药物注射有很大的区别。本文从2012年3月起开始使用长效奥曲肽(善龙)治疗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总结了一套长效奥曲肽注射操作方法,从用药前、中、后3个环节做好护理工作,结果显示确保了药物的疗效,本体会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肢端肥大症 奥曲肽 注射
下载PDF
α-硫辛酸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7
3
作者 韩亚娟 高方 +2 位作者 薛耀明 李际敏 孟敏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464-2466,共3页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3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均静脉滴注α-硫辛酸注射液600 mg,1次/d,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1次/d,连续用药2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TCSS...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3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均静脉滴注α-硫辛酸注射液600 mg,1次/d,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1次/d,连续用药2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TCSS评分、TSS评分及阳性症状VAS评分,并进行足部10 g尼龙丝压力觉、温度觉、振动感觉阈值检查,抽血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治疗后TCSS评分、T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疼痛、烧灼、麻木、感觉减退症状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压力觉检查异常点数、温度觉及腱反射检查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振动感觉阈值检查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MDA较治疗前显著下降,SOD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硫辛酸 前列地尔
下载PDF
广州城郊社区居民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的流行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曹瑛 薛耀明 +7 位作者 李晨钟 张蔓丽 高方 谢翠华 曾慧妍 罗祥蓉 李际敏 付霞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22-2124,共3页
目的了解广州城郊社区18岁以上居民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的流行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城郊6个社区18岁以上,居住5年及5年以上的居民共1532人进行糖尿病患病率及糖调节受损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完成调... 目的了解广州城郊社区18岁以上居民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的流行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城郊6个社区18岁以上,居住5年及5年以上的居民共1532人进行糖尿病患病率及糖调节受损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完成调查1532人,广州城郊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8.48%,糖调节异常患病率为6.59%;年龄、体质量指数、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高血脂、高血压和吸烟均为糖尿病和糖调节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广州城郊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及糖调节异常流行状况严峻,防治糖尿病的关键在于对40岁以上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家族史人群在肥胖、高血压及脂代谢紊乱等危险因素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城郊 社区 糖尿病 糖调节受损 流行病学
下载PDF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疼痛程度与血糖波动的相关性 被引量:20
5
作者 曹瑛 薛耀明 +4 位作者 沈洁 高方 罗祥蓉 付霞军 李际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104-2106,共3页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与痛性神经病变患者痛域及疼痛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6例痛性神经病变患者采用McGill疼痛评分分为轻中度病变组和重度病变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痛阈测定并行动态血糖监测,计算24h平均血糖水平、血糖标准差、血糖波动最大幅...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与痛性神经病变患者痛域及疼痛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6例痛性神经病变患者采用McGill疼痛评分分为轻中度病变组和重度病变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痛阈测定并行动态血糖监测,计算24h平均血糖水平、血糖标准差、血糖波动最大幅度、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并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重度病变组血糖标准差、血糖波动最大幅度、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均显著高于轻中度病变组(P<0.05),且与疼痛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两组间平均血糖水平、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糖波动与痛性神经病变疼痛程度有关,积极控制血糖波动有助于对痛性神经病变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痛性神经病变 血糖波动 疼痛评分
下载PDF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种简易感觉检查方法的评价 被引量:23
6
作者 韩亚娟 朱波 +4 位作者 高方 薛耀明 曾艳梅 李际敏 孟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667-3670,共4页
目的:评价多种简易感觉检查方法(EST)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真实性、可靠性。方法:对185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NCV)及EST检查,包括10g尼龙丝压力觉、40g针头刺痛觉、温度觉、振动感觉阈值检查。以NCV检查作为&qu... 目的:评价多种简易感觉检查方法(EST)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真实性、可靠性。方法:对185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NCV)及EST检查,包括10g尼龙丝压力觉、40g针头刺痛觉、温度觉、振动感觉阈值检查。以NCV检查作为"金标准",分别比较各检查方法诊断DPN的约登指数及κ值。结果:各检查方法与NCV检查均呈正相关(P=0.000)。压力觉检查约登指数、κ值分别为44.67%、0.465;针头刺痛觉检查分别为40.66%、0.399;温度觉检查分别为26.13%、0.278;振动感觉阈值检查分别为19.29%、0.208;压力觉联合痛觉检查分别为47.76%、0.461;压力觉联合温度觉检查分别为54.70%、0.555;压力觉联合振动觉检查分别为46.89%、0.482;痛觉联合温度觉检查分别为41.16%、0.402;温度觉联合振动觉检查分别为30.48%、0.323;痛觉联合振动觉检查分别为38.72%、0.379。结论:10g尼龙丝压力觉联合温度觉检查真实性、可靠性最好,推荐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筛查DPN的常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速度
下载PDF
泌汗功能检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沈洁 曹瑛 +4 位作者 韩亚娟 罗祥容 谢翠华 李际敏 薛耀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10-1212,共3页
目的评估汗印法检测周围自主神经泌汗功能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积分(DNS)将98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有周围神经病变组(DN组)和无周围神经病变组(DC组),40例健康人志愿者为对照组... 目的评估汗印法检测周围自主神经泌汗功能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积分(DNS)将98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有周围神经病变组(DN组)和无周围神经病变组(DC组),40例健康人志愿者为对照组(NC组)。采用汗印法诊断膏贴(欧米诺,德国Miro VerbaDNStoffe GmbH公司)对3组进行周围自主神经泌汗功能评估,观察3组膏贴变色时间,计算汗印法相对于DNS检测结果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及变色时间与DN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NC、DC、DN组平均变色时间(min)分别为4.0±0.6、4.3±1.2和23.0±6.1,3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使用汗印法诊断膏贴DPN检出率为62.2%,高于DNS测得的57.1%(P>0.05)。相对于DNS评分法,汗印法诊断DPN的灵敏度为92.8%,特异度为78.5%,阳性预告值为93.2%,阴性预告值78.6%,诊断符合率达86.7%。DNS评分与汗印法诊断膏贴变色时间呈显著正相关(r=0.46,P<0.05)。结论汗印法是一种客观、简易、可靠的检测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足部泌汗功能的检测有助于预测和早期发现DPN;汗印膏贴的量化特点可能用于评估DPN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印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泌汗异常 糖尿病足
下载PDF
葡萄糖耐量试验期间对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精确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志 沈洁 +3 位作者 徐玲玲 符霞军 李际敏 马媛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56-1258,共3页
目的分析葡萄糖耐量试验期间(OGTT)动态血糖值和静脉血糖值的一致性,评价在快速变化的血糖应激状态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精确性。方法对49例空腹血糖3.9~11.0mmol/L的门诊志愿者,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连续3d的血糖监测,并在第... 目的分析葡萄糖耐量试验期间(OGTT)动态血糖值和静脉血糖值的一致性,评价在快速变化的血糖应激状态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精确性。方法对49例空腹血糖3.9~11.0mmol/L的门诊志愿者,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连续3d的血糖监测,并在第3天行OGTT,检测0、30、60、90、120min静脉血糖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Clarke误差表格分析(EGA)分别评价整个OGTT期间及各血糖状态下CGMS的精确性。结果 CGMS测定值和静脉血糖值在整个OGTT期间、血糖稳定阶段、血糖急升阶段和血糖急降阶段时的r分别为0.928、0.901、0.924和0.902(P值均<0.001),EGA显示均有95%以上的结果落在A区和B区。结论 OGTT期间的CGMS测定值和静脉血糖值相关性良好,EGA结果在可接受范围内,CGMS可较精确性地反映OGTT期间快速血糖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 葡萄糖耐量试验 糖尿病
下载PDF
基于三级预防的糖尿病足全程管理模式构建 被引量:8
9
作者 蒋娅 谢翠华 +5 位作者 罗祥蓉 雷满霞 李际敏 邹梦晨 曹瑛 高方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1年第2期68-73,共6页
目的构建基于三级预防的糖尿病足全程管理模式。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开展课题研究型品管圈活动。结果构建了基于三级预防的糖尿病足全程管理模式,使Wagner 3级以上糖尿病足患者大截肢率由4%下降为1.76%,Wagner 3级以上患者平均住院日由2... 目的构建基于三级预防的糖尿病足全程管理模式。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开展课题研究型品管圈活动。结果构建了基于三级预防的糖尿病足全程管理模式,使Wagner 3级以上糖尿病足患者大截肢率由4%下降为1.76%,Wagner 3级以上患者平均住院日由25.3 d缩短为15.7 d,平均住院费用由22580元降低为16780元,糖尿病高危足早期筛查率由68%提升为90%,患者满意度由56%提升为85%,糖尿病足MDT年会诊量由112人次提升为268人次。结论基于三级预防的糖尿病足全程管理模式改善了糖尿病足预后,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课题研究型品管圈 糖尿病足 全程管理模式 三级预防
下载PDF
欧米诺汗印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意义初探 被引量:2
10
作者 沈洁 曹瑛 +4 位作者 薛耀明 高方 谢翠华 李际敏 关美萍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64-366,共3页
目的评估泌汗神经功能检测在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DNS评分法和欧米诺汗印法(新型诊断膏贴,Neuropad)对218例T2DM患者进行外周神经病变评估及泌汗神经功能检测,计算欧米诺汗印法、10g单纤丝、... 目的评估泌汗神经功能检测在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DNS评分法和欧米诺汗印法(新型诊断膏贴,Neuropad)对218例T2DM患者进行外周神经病变评估及泌汗神经功能检测,计算欧米诺汗印法、10g单纤丝、振动觉、温度觉及针刺痛觉的单项检查相对于DNS评分法对周围神经病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欧米诺汗印法变色时间为19·1±8·1min,显著高于糖尿病无神经病变组的8·3±1·8min和对照组的3·9±0·8min(P<0·01);欧米诺汗印法测得的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为61·9%略高于DNS测得的57·8%。相对于DNS评分法,欧米诺汗印法诊断周围神经病变的敏感度为92·8%,特异度为82·2%阳性预告值82·6%;单项的10g单纤丝、振动觉、足背部温度觉及痛觉测试的灵敏度分别为69·0%、33·3%、67·4%和57·1%,特异度分别为81·5%、90·2%、80·4%和84·8%。欧米诺汗印法变色时间与DN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46,P<0·01),优于其他4种单项检查。结论欧米诺汗印法是一种简易、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检测方法,其对糖尿病患者足部泌汗功能的检测有助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足 欧米诺
下载PDF
顽固性糖尿病压力性足溃疡患者的个性化减压护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1
作者 罗祥蓉 谢翠华 +6 位作者 蒋娅 李际敏 李景香 黄莺 曹瑛 高方 李文霞 《护理学报》 2016年第7期57-59,共3页
目的观察个性化减压措施及护理对顽固性糖尿病压力性足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5月在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的11例顽固性糖尿病压力性足溃疡患者,进行个性化、分阶段减压护理后,追踪观察创面愈合效果... 目的观察个性化减压措施及护理对顽固性糖尿病压力性足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5月在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的11例顽固性糖尿病压力性足溃疡患者,进行个性化、分阶段减压护理后,追踪观察创面愈合效果。顽固性溃疡为:创面存在时间≥6个月,创面愈合面积仍小于50%或无愈合倾向,或半年内复发≥2次。结果 11例患者均完全愈合,有效率100%,患者愈合3个月后足底压力较愈合当天下降(P<0.05),患者对减压护理满意度高。结论个性化减压护理可促进顽固性糖尿病压力性足溃疡的愈合,阶段性调整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压力性溃疡 顽固性 个性化减压
下载PDF
MRI定量指标用于评定甲状腺相关眼病活动分期的可行性探讨——附84例报告 被引量:3
12
作者 范艳飞 沈洁 +4 位作者 李际敏 刘仕群 戈荧 李云倩 陈志 《新医学》 2010年第3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讨MRI定量指标用于评定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活动分期的可行性。方法:84例双眼受累的TAO患者(TAO组)根据临床活动评分分为活动期组(68例)、稳定期组(16例),另选择25名正常人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者行MRI眼眶扫描,检测眼球突出... 目的:探讨MRI定量指标用于评定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活动分期的可行性。方法:84例双眼受累的TAO患者(TAO组)根据临床活动评分分为活动期组(68例)、稳定期组(16例),另选择25名正常人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者行MRI眼眶扫描,检测眼球突出值、眼外肌短径及长径,计算眼外肌短长径比值。对TAO活动期组及稳定期组患者加测眼外肌T2弛豫时间、眼外肌及同侧颞肌相对T2信号,计算T2信号强度比值。结果:TAO组眼球突出值及各眼外肌短长径比值均明显大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TAO活动期组的T2弛豫时间、眼外肌信号强度比值与稳定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的眼球突出值、眼外肌短长径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MRI定量指标中的T2弛豫时间、T2信号强度比值可显示TAO患者的临床活动情况,可考虑作为TAO活动分期的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磁共振成像 定量指标 活动分期 临床活动评分
下载PDF
医学生作为标准化病人的利弊分析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许文伟 李际敏 +1 位作者 谢翠华 薛耀明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8年第1期56-57,共2页
医学生作为标准化病人是一种新的医学教学组织方式,然而目前这一教学方式仍然存在争议。通过对医学生标准化病人利弊及可能解决方式的探讨,以提升医学生标准化病人的医学模拟教育水平。
关键词 医学生 标准化病人 医学教育
下载PDF
动态血糖监测在中晚期糖尿病孕妇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4
14
作者 谢翠华 沈洁 +3 位作者 符霞军 李际敏 郑勇婷 邓凌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07年第2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血糖 监测 妊娠糖尿病 护理
下载PDF
短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门诊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桂琼 刘仕群 李际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416-1418,共3页
目的:观察短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门诊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7年7-9月我院糖尿病专科门诊患者中初次诊断的2型糖尿病且空腹血糖≥13.9mmol/L患者共47例,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经过8~12周的治疗,... 目的:观察短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门诊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7年7-9月我院糖尿病专科门诊患者中初次诊断的2型糖尿病且空腹血糖≥13.9mmol/L患者共47例,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经过8~12周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差异,同时观察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常规、肝肾功能的变化及药物副作用。结果:治疗8~12周后所有患者血糖及HbA1c均下降明显,副作用主要以胃肠道反应为主,占12.76%,期间无一例出现低血糖反应。随诊2周后,45例患者FBG及PBG仍控制良好。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门诊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内能使血糖下降理想,且安全,副作用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 阿卡波糖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住院前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其随访情况 被引量:1
16
作者 关美萍 谢翠华 +3 位作者 薛耀明 符霞军 罗祥蓉 李际敏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618-619,共2页
目的了解住院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出院后随访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情况。方法对内分泌专科住院的所有糖尿病患者的HbA1c水平进行调查,并对其出院后6个月内的HbA1c进行随访,分析HbA1c的变化情况。结果调查人数共791人,接受随访67... 目的了解住院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出院后随访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情况。方法对内分泌专科住院的所有糖尿病患者的HbA1c水平进行调查,并对其出院后6个月内的HbA1c进行随访,分析HbA1c的变化情况。结果调查人数共791人,接受随访67人,入院时HbA1c控制较差为(8.74±2.77)%,<7.0%者占33.2%,<6.5%者占25.0%,出院后参加随访者的HbA1c水平较入院时显著降低为7.09±1.73(P<0.01),其中<7.0%者占56.3%(vs 36.2%,P<0.05),<6.5%者占47.5%(vs 31.9%,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住院接受常规治疗及糖尿病教育可显著降低HbA1c水平,但遵嘱定期随访者较少,今后仍需不断加强糖尿病教育,提高随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流行病学研究
下载PDF
MRI对甲状腺相关眼病球后放射治疗疗效的预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范艳飞 沈洁 +2 位作者 刘帅 唐杰龙 李际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777-1779,共3页
目的:探讨MRI对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球后放射治疗疗效预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行球后放射治疗的TAO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治疗前已行MRI检查,并且为新发、未行皮质激素治疗、TAO病程≤1年... 目的:探讨MRI对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球后放射治疗疗效预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行球后放射治疗的TAO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治疗前已行MRI检查,并且为新发、未行皮质激素治疗、TAO病程≤1年、临床活动评分(CAS)≥4分者。随访12个月进行疗效评价,分为有效组、无效组。分析两组TAO患者MRI影像资料与疗效的关系。结果:有效组50例,MRI提示眼外肌均受累,无效组14例,其中MRI提示眼外肌受累10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有效组的受累眼外肌T2信号强度比值明显高于无效组(P<0.001);受累眼外肌组内不同的T2信号强度分级间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信号强度比值愈高,疗效愈好。结论:MRI可以作为TAO球后照射治疗疗效预测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夫斯病 MRI 球后放射治疗
下载PDF
中年男性糖尿病患者更年期综合征症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翠华 蒋娅 +5 位作者 孟敏 何飞英 方素真 李际敏 刘荣珍 雷满霞 《护理学报》 2015年第18期32-35,共4页
目的对中年男性糖尿病患者进行更年期综合征症状调查,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单纯随机抽样原则,对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的104例中年男性糖尿病患者采用中老年男性症状问卷(the Aging Males Symptoms Scale,AMS)... 目的对中年男性糖尿病患者进行更年期综合征症状调查,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单纯随机抽样原则,对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的104例中年男性糖尿病患者采用中老年男性症状问卷(the Aging Males Symptoms Scale,AMS)进行更年期综合征症状调查,采用SPSS 16.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得分为17~60(35.00±11.13)分,表现为轻度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经济收入、文化程度高低、病程长短、近3个月是否发生特殊生活事件、周围神经病变程度、腓肠神经是否损伤和糖尿病是否合并多个并发症与中年男性糖尿病患者更年期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P〈0.05),校正后R2=36.6%。结论糖尿病对中年男性患者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的负性影响主要体现在病程及糖尿病并发症;病程越长,合并并发症越多,症状越明显;文化程度高者更年期综合征症状优于文化程度较低者;近3个月发生特殊生活事件可明显提高中年男性糖尿病患者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的发生;经济收入越低,更年期症状也越明显,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结合以上各因素采取针对性对策,积极防治中年男性糖尿病患者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中年男性 更年期综合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对2型糖尿病合并超重/肥胖患者不同部位脂肪分布及肌肉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0
19
作者 张雨丹 刘仕群 +5 位作者 范存霞 曾艳梅 李际敏 谢翠华 薛耀明 关美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0-455,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超重/肥胖患者使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s)治疗对不同部位的脂肪分布及肌肉含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2014年12月~2015年9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内分泌代谢科诊断为T2DM且体质量指数(BMI...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超重/肥胖患者使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s)治疗对不同部位的脂肪分布及肌肉含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2014年12月~2015年9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内分泌代谢科诊断为T2DM且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的76例患者,按BMI分为超重组(BMI 24~27.9 kg/m2)14例、肥胖组(BMI 28~31.9 kg/m2)35例及严重肥胖组(BMI≥32 kg/m2)27例,予GLP-1RA治疗3.0~29.0周(平均8.9周),比较各组治疗前后体质量、BMI、腰臀比、内脏脂肪指数、身体脂肪率及四肢肌肉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各组的性别、年龄、身高、糖脂代谢指标、其他降糖药使用等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各组体质量均明显降低,但仅超重组和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BMI和内脏脂肪指数均较前明显降低(P<0.05);超重组腰臀比较前明显降低(P<0.05);肥胖组与严重肥胖组的身体脂肪率及各部位脂肪率均明显下降且肌肉率明显增加(P<0.05)。与超重组相比,肥胖组身体脂肪率和内脏脂肪指数下降更明显(P<0.05),肥胖组与严重肥胖组的肢体皮下脂肪率降低及肌肉率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 GLP-1RAs可显著改善T2DM合并超重/肥胖患者各部位的脂肪沉积,且BMI指数越高的患者体质构成的改善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超重 肥胖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体脂分布
下载PDF
欧米诺汗印法对糖尿病足溃疡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覃艳 曹瑛 +4 位作者 高方 罗祥蓉 李际敏 符霞军 薛耀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0-562,共3页
目的探讨欧米诺汗印法对糖尿病足溃疡(DFU)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以振动觉阈值(VPT)作为评估DFU发生风险的标准将725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DFU高危组和非高危组。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欧米诺汗印法与10 g尼龙单丝(10 ... 目的探讨欧米诺汗印法对糖尿病足溃疡(DFU)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以振动觉阈值(VPT)作为评估DFU发生风险的标准将725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DFU高危组和非高危组。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欧米诺汗印法与10 g尼龙单丝(10 g SWMF)检查对DFU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 725例T2DM患者中DFU高危组占6.1%,该组患者的年龄、DM病程、欧米诺颜色完全变化(CCC)时间及10 g SWMF异常率均高于非高危组(P<0.01)。ROC曲线提示欧米诺CCC时间对DFU发生风险的预测作用优于10 g SWMF,前者ROC曲线下面积约0.8,最佳切点为22.25 min。结论欧米诺汗印法能有效预测DFU发生风险,在预防DFU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米诺 泌汗功能 糖尿病足溃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