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模拟飞行训练科目飞行员心率和心率变异性的变化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鸣皋 张佳丽 +1 位作者 蒙果 李靖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比较特情处置模拟飞行训练与起落航线飞行过程中心率及心率变异性的变化,探讨模拟飞行训练过程中飞行员心理应激水平的变化特点。方法随机选取参加飞行模拟训练训练的飞行员20名,连续动态记录心电信号,对其在安静时及起落航线飞行... 目的比较特情处置模拟飞行训练与起落航线飞行过程中心率及心率变异性的变化,探讨模拟飞行训练过程中飞行员心理应激水平的变化特点。方法随机选取参加飞行模拟训练训练的飞行员20名,连续动态记录心电信号,对其在安静时及起落航线飞行、特情处置飞行2种科目模拟飞行前、中、后的心率及短时程心率变异性时域及频域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1)飞行前6 min,HR、RMSSD、LFnu及LF/HF升高,SDNN、HRVI降低(P<0.05);飞行前特情飞行与起落飞行相比,RMSSD较低,LF/HF较高(P<0.01)。2)飞行过程中HR和HRV各指标均出现升高(P<0.05),各指标在2种科目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飞行后,各项指标均有所恢复,但未至安静时水平(P<0.05)。特情处置飞行恢复较起落飞行更慢(P<0.01)。结论飞行前发生应激反应并伴有较轻的心理疲劳,特情处置飞行前应激反应明显高于起落航线飞行;飞行中出现较高的心理反应及心理疲劳,但2科目间无明显差异;飞行后应激水平有所恢复,但特情处置飞行的恢复速度较起落飞行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员 模拟飞行 心率变异性 心理应激
原文传递
血管紧张素-Ⅱ对急性缺氧时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的影响及金钠多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鸣皋 马贵喜 +5 位作者 孙运峰 韩磊 刘玉 李靖 蒙果 刘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9期1575-1577,1581,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缺氧条件下,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的影响及金钠多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分为7个组:对照组、单纯缺氧组、单纯血管紧张素-Ⅱ组、缺氧加血管紧张素-Ⅱ组、缺氧加血管紧张素-Ⅱ加高浓度金钠... 目的观察急性缺氧条件下,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的影响及金钠多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分为7个组:对照组、单纯缺氧组、单纯血管紧张素-Ⅱ组、缺氧加血管紧张素-Ⅱ组、缺氧加血管紧张素-Ⅱ加高浓度金钠多组、缺氧加血管紧张素-Ⅱ加中浓度金钠多组和缺氧加血管紧张素-Ⅱ加低浓度金钠多组。除对照组和单纯血管紧张素-Ⅱ组外,其他各组置于低压舱内上升至5000m高度、停留30min,对培养的各组血管内皮细胞进行缺氧。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缺氧及血管紧张素-Ⅱ和金钠多作用前、作用后0·5h、6·0h、24·0h各组细胞培养液中的内皮素含量。结果(1)急性缺氧和单纯血管紧张素-Ⅱ均可明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P<0·01),在急性缺氧和血管紧张素-Ⅱ双重因素作用下促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的作用高于单纯缺氧组和单纯血管紧张素-Ⅱ组(P<0·01)。(2)金钠多能显著降低缺氧加血管紧张素-Ⅱ促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的作用,在缺氧加血管紧张素-Ⅱ作用后0·5h,高浓度金钠多的保护作用要优于中、低浓度金钠多,而在缺氧加血管紧张素-Ⅱ作用后6·0h和24·0h,则中浓度和低浓度金钠多的作用要优于高浓度组。结论在急性缺氧条件下,血管紧张素-Ⅱ可显著增加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的功能,金钠多能显著抑制缺氧条件下血管紧张素-Ⅱ促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的作用,且中、低浓度的金钠多的保护作用要明显强于高浓度金钠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内皮素 缺氧 血管紧张素-Ⅱ 金钠多
下载PDF
特技飞行对血清胰岛素、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和胃泌素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李鸣皋 马贵喜 +2 位作者 秦世贞 徐兰庚 张欣华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87-190,共4页
为观察特技飞行对胰岛素、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和胃泌素等激素的影响。20名健康男性飞行员(年龄24~30岁),复杂特技飞行时最大加速度为+6.0Gz,分别在飞行前2h,飞行后即刻、6h及飞行后24h采血。用放射免疫法测... 为观察特技飞行对胰岛素、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和胃泌素等激素的影响。20名健康男性飞行员(年龄24~30岁),复杂特技飞行时最大加速度为+6.0Gz,分别在飞行前2h,飞行后即刻、6h及飞行后24h采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上述激素。结果发现,飞行后即刻血清胰岛素含量(26.4±3.68μIU/ml)较飞行前(13.1±0.48μIU/ml)有明显升高(P<0.01),飞行后24h胰岛素含量(17.2±1.37μIU/ml)明显下降,与飞行后即刻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飞行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飞行后即刻6h血清胃泌素明显升高(96.4±22.0,110.7±28。7pg/ml)与飞行前(35.3±15,0pg/ml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飞行后24h血清胃泌素明显下降,与飞行后即刻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飞行前后血清皮质醇和血管紧张素Ⅱ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飞行后即刻胰岛素及胃泌素含量均明显高于飞行后24h,二者同为上午10时抽取的标本,说明其升高不是正常日节律所致,与饮食亦无明显关系。有研究发现,特技飞行后即刻血液中胃动素含量明显升高,胃动素能促进胰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技飞行 飞行应激 胰岛素 皮质醇 胃泌素
下载PDF
核潜艇长航对艇员T淋巴细胞凋亡及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2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李鸣皋 孙海文 +1 位作者 吕晓宁 马贵喜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3年第5期495-497,共3页
目的了解核潜艇长航前后艇员T淋巴细胞凋亡率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ɑ、白细胞介素(IL)-8和IL-2含量的变化,探讨核潜艇长航对艇员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采集核潜艇艇员出航前后外周血标本,分离T淋巴细胞,经细胞凋亡分析仪检测比... 目的了解核潜艇长航前后艇员T淋巴细胞凋亡率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ɑ、白细胞介素(IL)-8和IL-2含量的变化,探讨核潜艇长航对艇员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采集核潜艇艇员出航前后外周血标本,分离T淋巴细胞,经细胞凋亡分析仪检测比较长航前后T淋巴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应用专用放身免疫试剂盒检测并比较长航前后艇员血液内TNF-α、IL-2、IL-8含量的变化。结果①长航后,核潜艇艇员外周血T淋巴细胞凋亡率增高(P<0.01);②长航后血液内细胞因子TNF-α、IL-8含量降低(P<0.05),IL-2含量则升高(P<0.05)。结论核潜艇长航后艇员外周血T淋巴细胞寿命缩短,凋亡率升高;机体内细胞因子的含量也受影响,舱室复杂环境因素可影响艇员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ɑ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8 核潜艇 长航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金钠多对体外缺氧致人大动脉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鸣皋 马贵喜 +4 位作者 韩磊 刘玉 李靖 蒙果 刘昕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87-48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金钠多对由缺氧所致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缺氧组、缺氧加高浓度金钠多组、缺氧加中浓度金钠多组和缺氧加低浓度金钠多组.采用低压舱上升至5000m高度...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金钠多对由缺氧所致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缺氧组、缺氧加高浓度金钠多组、缺氧加中浓度金钠多组和缺氧加低浓度金钠多组.采用低压舱上升至5000m高度、停留30min,对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进行缺氧.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缺氧前和缺氧后0.5,6,24h各组细胞培养液中内皮素含量.结果①急性缺氧可显著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缺氧后0.5h内皮素含量即显著升高,于缺氧后6h分泌内皮素含量最高.②金钠多能明显抑制缺氧促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的作用,在缺氧后0.5h表现出高浓度金钠多强于中浓度和低浓度金钠多组,在缺氧后6和24h则中浓度金钠多的作用要强于高浓度和低浓度组.结论金钠多能显著抑制缺氧促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的作用,且中浓度金钠多较高浓度和低浓度金钠多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 血管/细胞学 内皮缩血管肽类 金钠多 缺氧
下载PDF
拦阻着舰过程中不同百分位人体运动幅度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鸣皋 柳松杨 +1 位作者 柯鹏 赵鑫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06-410,共5页
目的拦阻着舰会产生较大的持续性载荷,给飞行员的生理健康和操控工效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人体各部位的运动有可能导致它们与座舱及其内置设备碰撞,有必要评估其中的安全隐患。方法使用已建立的包含刚性座椅模型第5,50,95共3种百分位,Hybri... 目的拦阻着舰会产生较大的持续性载荷,给飞行员的生理健康和操控工效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人体各部位的运动有可能导致它们与座舱及其内置设备碰撞,有必要评估其中的安全隐患。方法使用已建立的包含刚性座椅模型第5,50,95共3种百分位,HybridⅢ假人有限元模型以及六点式背带约束系统的多刚体-有限元混合人椅背带系统动力学模型开展动力学仿真,评估人体头部和四肢在典型拦阻着舰过程中的运动范围。结果采用文献中公开的典型拦阻着舰过程飞机座椅底部加速度曲线作为输入条件,获得典型拦阻着舰过程中3种不同百分位假人头部、手部和足部的位移数据。结论本文仿真数据可以为改进飞行员背带约束系统和优化座舱仪表布布局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机 拦阻着舰 人椅背带系统 碰撞 安全性
原文传递
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内皮细胞内[Ca^(2+)]i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及辛伐他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鸣皋 韩磊 刘昕 《转化医学杂志》 2012年第3期135-138,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内[Ca2+]i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及辛伐他汀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血管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仅给予细胞培养液)、单纯AngⅡ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AngⅡ,使其终浓度为10-7mol/L)、...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内[Ca2+]i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及辛伐他汀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血管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仅给予细胞培养液)、单纯AngⅡ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AngⅡ,使其终浓度为10-7mol/L)、AngⅡ+小剂量辛伐他汀组(在单纯AngⅡ组的基础上加入辛伐他汀,使辛伐他汀的终浓度为0.2μmol/L)、AngⅡ+大剂量辛伐他汀组(在单纯AngⅡ组的基础上加入辛伐他汀,使辛伐他汀的终浓度为2μmol/L),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各组细胞的[Ca2+]i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结果①AngⅡ组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AngⅡ+辛伐他汀组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高于AngⅡ组(P<0.01);AngⅡ+大剂量辛伐他汀组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高于AngⅡ+小剂量辛伐他汀组(P<0.05)。②AngⅡ组的[Ca2+]i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AngⅡ+辛伐他汀组的[Ca2+]i显著低于AngⅡ组(P<0.01);AngⅡ+大剂量辛伐他汀组的[Ca2+]i低于AngⅡ+小剂量辛伐他汀组(P<0.05)。结论AngⅡ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内[Ca2+]i的显著增高及线粒体膜电位的显著降低,而辛伐他汀可逆转AngⅡ的这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内皮细胞 线粒体膜电位 辛伐他汀 游离钙离子浓度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素分泌功能与茶多酚及血管紧张素Ⅱ的相关性(英文)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玉 孙运峰 +5 位作者 马贵喜 李靖 蒙果 韩磊 刘昕 李鸣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81-384,共4页
背景:内皮素是一种强效血管收缩物质,血管紧张素Ⅱ可以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通过检测血液或细胞培养液中的内皮素含量,可以间接反映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及损伤情况,因此,增强血管内皮细胞对损伤因素的抵抗作用意义重大。茶多酚是... 背景:内皮素是一种强效血管收缩物质,血管紧张素Ⅱ可以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通过检测血液或细胞培养液中的内皮素含量,可以间接反映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及损伤情况,因此,增强血管内皮细胞对损伤因素的抵抗作用意义重大。茶多酚是茶叶药效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对抗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目的:通过建立血管紧张素Ⅱ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观察了血管紧张素Ⅱ作用不同时间后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含量的变化以及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对这种变化的影响,以探讨茶多酚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设计:观察性实验。单位:解放军海军总医院航空潜水医学中心。材料:实验于2005-03/09在解放军海军总医院航空潜水医学中心实验室完成。主要材料:血管紧张素Ⅱ(Sigma公司);茶多酚(浙江大学茶学系);血管内皮细胞(美国CBI公司的人大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体系)。方法:将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分为4个组:①对照组:不加特殊试剂,加入等体积的细胞培养液,分别在加液前和加液后0.5,6,24h提取上清液100μL。②血管紧张素Ⅱ组: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血管紧张素Ⅱ,使培养液中血管紧张素Ⅱ的终浓度为10-7mol/L,余同对照组。③高浓度茶多酚+血管紧张素Ⅱ组:将茶多酚加入细胞培养液中,使培养液中茶多酚终浓度为50mg/L,余同血管紧张素Ⅱ组。④低浓度茶多酚+血管紧张素Ⅱ组:加入茶多酚,使培养液中茶多酚终浓度为25mg/L,余同血管紧张素Ⅱ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管紧张素Ⅱ及茶多酚作用前及作用后0.5,6,24h各组细胞培养上清中的内皮素含量。主要观察指标:内皮素含量。结果:①血管紧张素Ⅱ组培养上清的内皮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高浓度茶多酚在作用6h和24h后,内皮素含量较血管紧张素Ⅱ组显著下降(P<0.01);而低浓度茶多酚在各作用时间点均较高浓度茶多酚组及血管紧张素Ⅱ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茶多酚对血管紧张素Ⅱ所致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的功能具有抑制作用,提示茶多酚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且低浓度茶多酚的保护作用要强于高浓度茶多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内皮细胞 内皮素
下载PDF
基于Hough变换的瞳孔识别方法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宏薇 王仕洋 +7 位作者 李宪龙 马海涛 崔继承 朱继伟 李鸣皋 高原 韩磊 周必业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21-625,共5页
研究了一种改进的基于Hough变换圆检测的瞳孔识别方法。直接利用Hough变换圆检测进行瞳孔识别准确度低、运算量大,为此,本文提出了改进的识别方法。在实现Canny边缘检测的基础上,利用Hough变换进行求解时,限定检测的半径范围,在此范围内... 研究了一种改进的基于Hough变换圆检测的瞳孔识别方法。直接利用Hough变换圆检测进行瞳孔识别准确度低、运算量大,为此,本文提出了改进的识别方法。在实现Canny边缘检测的基础上,利用Hough变换进行求解时,限定检测的半径范围,在此范围内,根据参数空间圆的方程,求出对应的圆心坐标,得到最佳拟合圆,最终实现瞳孔识别以及中心点定位。在vc++6.0开发平台下,对150幅图像进行瞳孔识别检测实验,结果显示,直接利用Hough变换检测方法的准确率为70.7%,平均速度为1s;本方法的准确率为94%,平均速度为0.45s,可见相较于直接利用Hough变换进行瞳孔识别,本文方法在识别准确率和识别速度方面均有显著提高。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进行瞳孔识别以及中心点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夫变换 圆的检测 瞳孔识别 中心点定位
下载PDF
高温和噪声环境对飞行员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的损害 被引量:6
10
作者 郝唯蔚 秦世贞 +3 位作者 俞启福 李鸣皋 马贵喜 赵红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2000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高温和噪声等飞行环境对飞行员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24 名飞行员,飞行前( 早晨6 时) 、飞行后即刻( 中午12 时) 以及飞行后8 h( 晚上20 时) 的红细胞膜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 目的探讨高温和噪声等飞行环境对飞行员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24 名飞行员,飞行前( 早晨6 时) 、飞行后即刻( 中午12 时) 以及飞行后8 h( 晚上20 时) 的红细胞膜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及丙二醛( MDA) 的含量,并与对照组(21 名地面普通人员) 进行比较。结果飞行后即刻红细胞膜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飞行后即刻和飞行后8 h 的丙二醛含量明显高于普通地面人员。结论高温和噪声等飞行环境可导致飞行员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和抗氧化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环境 噪声 飞行员 红细胞膜 过氧化脂质
下载PDF
缺氧对血管内皮细胞内Ca^(2+)的影响以及合贝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贵喜 李鸣皋 +4 位作者 韩磊 刘玉 李靖 蒙果 黄友章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8-19,共2页
目的观察缺氧对人大血管内皮细胞内Ca2+水平的影响以及合贝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缺氧组和治疗组(加入合贝爽再缺氧),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各组内皮细胞内Ca2+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及治疗组比较,缺氧组... 目的观察缺氧对人大血管内皮细胞内Ca2+水平的影响以及合贝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缺氧组和治疗组(加入合贝爽再缺氧),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各组内皮细胞内Ca2+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及治疗组比较,缺氧组细胞内Ca2+水平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缺氧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内钙超载,合贝爽对其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内皮细胞 血管 合贝爽
下载PDF
茶多酚对血管紧张素Ⅱ所致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玉 孙运峰 +5 位作者 马贵喜 李靖 蒙果 韩磊 刘昕 李鸣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08-1410,共3页
目的:观察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在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对由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所致的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endothelin,ET)功能的影响,探讨TP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分为4个... 目的:观察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在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对由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所致的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endothelin,ET)功能的影响,探讨TP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分为4个组:空白对照组、AngⅡ(10-7mol/L)组、高浓度(50 mg/L)TP+AngⅡ组、低浓度(25 mg/L)TP+AngⅡ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ngⅡ及TP作用前及作用后0.5、6、24 h各组细胞培养上清中的ET含量。结果:(1)AngⅡ组培养上清的E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高浓度TP在作用6 h和24 h后,ET含量较AngⅡ组显著下降(P<0.01);而低浓度TP在各作用时间点均较高浓度TP组及AngⅡ显著下降(P<0.01)。结论:TP对AngⅡ所致血管内皮细胞分泌ET的功能具有抑制作用,提示TP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且低浓度TP的保护作用要强于高浓度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内皮细胞 内皮素
下载PDF
远红外线生物学效应及其在组织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8
13
作者 吕晓宁 李鸣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6期9147-9150,共4页
红外线位于光谱的可见光红光以外,波长范围为0.76~1000.00μm,临床将红外线分为近红外线(0.76~1.5μm)和远红外线(1.5~400μm),其中波长为6~14μm的远红外线对人类生存和健康有重要意义。远红外线具有扩张微细血管、增加组织血流量... 红外线位于光谱的可见光红光以外,波长范围为0.76~1000.00μm,临床将红外线分为近红外线(0.76~1.5μm)和远红外线(1.5~400μm),其中波长为6~14μm的远红外线对人类生存和健康有重要意义。远红外线具有扩张微细血管、增加组织血流量、增强代谢修复、调节机体失衡等多种生物学作用。远红外线对人体产生生物学作用主要是细胞活化作用,使细胞发生一系列积极的生物化学及组织化学改变,从而使人体处于良好健康状态。目前主要应用于辅助诊断、消炎止痛、组织修复、消毒灭菌、抑制肿瘤、低温复温等领域。远红外线通过热效应对人体产生积极作用。目前远红外线在部分领域已经得到开发和利用,有关远红外线效应的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及其更广阔的应用空间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红外线 生物学效应 临床应用 综述文献
下载PDF
拦阻着舰过程中不同百分位人体颈部损伤风险的差异对比 被引量:6
14
作者 柯鹏 诸斌 +2 位作者 柳松杨 李鸣皋 赵鑫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83-389,共7页
目的对比拦阻着舰过程中不同百分位人体颈部损伤风险的差异。方法利用已建立的人椅背带系统动力学模型和头颈部力学模型,采用文献中典型拦阻着舰过程座椅底部的加速度曲线作为输入条件,开展数值仿真,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并得到假人颈部各... 目的对比拦阻着舰过程中不同百分位人体颈部损伤风险的差异。方法利用已建立的人椅背带系统动力学模型和头颈部力学模型,采用文献中典型拦阻着舰过程座椅底部的加速度曲线作为输入条件,开展数值仿真,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并得到假人颈部各关节的轴向力、剪切力和弯矩等力学参数。结果第95百分位假人的剪切损伤Nkm指数高于第5百分位假人。假人上、下部颈椎的Nij指数小于0. 2,Nkm指数约为0. 65。结论在拦阻着舰过程中,人体颈部更容易产生由于关节剪切力导致的损伤。研究结果可为评估不同百分位人体在典型拦阻着舰过程中的颈部损伤风险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损伤 飞行员 拦阻着舰
原文传递
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内皮细胞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及阿托伐他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韩磊 李鸣皋 叶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1-512,共2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VEC)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及阿托伐他汀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血管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仅给予细胞培养液)、Ang-Ⅱ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Ang-Ⅱ,使其终浓度为10-7mol/L)、Ang-Ⅱ...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VEC)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及阿托伐他汀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血管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仅给予细胞培养液)、Ang-Ⅱ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Ang-Ⅱ,使其终浓度为10-7mol/L)、Ang-Ⅱ+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在单纯Ang-Ⅱ组的基础上加入阿托伐他汀,使阿托伐他汀的终浓度为0.1μmol/L)、Ang-Ⅱ+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在单纯Ang-Ⅱ组的基础上加入阿托伐他汀,使阿托伐他汀的终浓度为1μmol/L)。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各组细胞的[Ca2+]i。结果:(1)Ang-Ⅱ组的[Ca2+]i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2)Ang-Ⅱ+阿托伐他汀组的[Ca2+]i显著低于Ang-Ⅱ组(P<0.01)。(3)Ang-Ⅱ+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的[Ca2+]i低于Ang-Ⅱ+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P<0.05)。结论:Ang-Ⅱ可引起细胞内[Ca2+]i的显著增加,阿托伐他汀对Ang-Ⅱ所致的[Ca2+]i增加具有保护作用,且这一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内皮细胞 CA2+ 阿托伐他汀
下载PDF
不同复温方法对体温过低兔的复温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靖 吕晓宁 +4 位作者 孙海文 陈宇亮 刘丽丽 刘浩 李鸣皋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观察3种不同复温方法对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兔的复温效果。方法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经(21.0±0.5)℃人工模拟海水浸泡兔至肛温30℃,分别采用自然、水浴、复合碳纤维远红外线3种方法复温至肛温35℃,记录各组所用复... 目的观察3种不同复温方法对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兔的复温效果。方法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经(21.0±0.5)℃人工模拟海水浸泡兔至肛温30℃,分别采用自然、水浴、复合碳纤维远红外线3种方法复温至肛温35℃,记录各组所用复温时间及复温以后体温下降度数。分别于浸泡前、复温前及复温3 h后静脉采血,测定血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含量。结果水浴组和远红外线组复温时间明显快于自然组(P<0.01);远红外线组复温后体温后降幅度最小(P<0.01);复温3 h后远红外线组血浆SOD活性明显高于水浴组和自然组,MDA含量明显低于水浴组和自然组(P<0.01)。结论复合碳纤维远红外线装置用于救治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兔,其复温速度快、体温后降幅度小;对机体有明显的保护性生物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温过低 远红外线 复温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原文传递
高温、噪声及复合因素对大鼠脑线粒体Ca^(2+)、Mg^(2+)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秦世贞 向求鲁 +4 位作者 俞启福 李庆棣 马贵喜 李鸣皋 郝唯蔚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06-108,共3页
为研究高温、噪声对大鼠脑皮层线粒体Ca2+、Mg2+含量的影响,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结果发现:(1)高温组脑线粒体Ca2+明显升高,与对照组、噪声组及复合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2)复合组脑... 为研究高温、噪声对大鼠脑皮层线粒体Ca2+、Mg2+含量的影响,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结果发现:(1)高温组脑线粒体Ca2+明显升高,与对照组、噪声组及复合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2)复合组脑线粒体Ca2+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高温组、噪声组及复合组与对照组比较,脑线粒体Mg2+无显著变化,但复合组Mg2+明显高于噪声组(P<0.05)。高温组脑线粒体Ca2+升高可能与Ca2+-ATPase活性增加、胞浆Ca2+转运入线粒体等因素有关。复合组脑线粒体Ca2+减少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复合因素使脑细胞缺血缺氧、酸中毒,致使Ca2+泵失活,线粒体储存Ca2+作用降低所致。复合组Mg2+升高是否为机体的保护性反应,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环境 噪声 大脑皮质 线粒体 大鼠
下载PDF
舰载与陆基直升机飞行员健康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浩 张佳丽 李鸣皋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4-7,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舰载与陆基直升机飞行员的健康影响因素,指导航海航空保障策略。方法依据健康调查问卷,对31名舰载直升机飞行员(舰载飞行员组)及557名陆基直升机飞行员(陆基飞行员组)的体重指数(body massive index,BMI)、饮食情况、体能... 目的分析比较舰载与陆基直升机飞行员的健康影响因素,指导航海航空保障策略。方法依据健康调查问卷,对31名舰载直升机飞行员(舰载飞行员组)及557名陆基直升机飞行员(陆基飞行员组)的体重指数(body massive index,BMI)、饮食情况、体能锻炼、睡眠、飞行错觉发生情况、晕动症发生情况、飞行信心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陆基飞行员组比较,舰载飞行员组睡眠质量较差、锻炼较少(P<0.05),晕动症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飞行信心明显降低(P<0.01),而BMI、饮食情况、飞行错觉发生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锻炼、飞行信心是舰载机飞行员健康的影响因素,且严重影响飞行能力,应加强这一特殊群体的睡眠、体能管理及心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军人员 舰载直升机 健康调查 卫勤保障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钙离子浓度与缺氧及血管紧张素Ⅱ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玉 李鸣皋 +3 位作者 胡建林 马贵喜 韩磊 黄友章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2340-2341,共2页
目的观察缺氧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VEC)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建立VEC缺氧损伤模型;实验设为对照组、缺氧组、AngⅡ作用组、缺氧+AngⅡ作用组共4组。各组细胞经过Fluo-3/AM负载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VEC内Fluo-... 目的观察缺氧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VEC)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建立VEC缺氧损伤模型;实验设为对照组、缺氧组、AngⅡ作用组、缺氧+AngⅡ作用组共4组。各组细胞经过Fluo-3/AM负载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VEC内Fluo-3的荧光强度代表钙离子浓度。结果VEC分别经过缺氧及AngⅡ损伤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P<0.01);缺氧条件下AngⅡ可引起VEC钙离子浓度进一步升高(P<0.05)。结论缺氧及AngⅡ可引起VEC内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造成VEC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血管紧张素Ⅱ 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2对血管内皮细胞[Ca^(2+)]i的影响及合贝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韩磊 李鸣皋 +4 位作者 马贵喜 刘玉 李靖 蒙果 刘昕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8年第3期325-327,共3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2(Ang-2)对血管内皮细胞[Ca2+]i的影响及合贝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血管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Ang-2组、Ang-2+合贝爽组。Ang-2组加入10-7mol/L Ang-2,Ang-2组+合贝爽组加入10-7mol/LAng-2和1 mg/L合贝爽。各组...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2(Ang-2)对血管内皮细胞[Ca2+]i的影响及合贝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血管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Ang-2组、Ang-2+合贝爽组。Ang-2组加入10-7mol/L Ang-2,Ang-2组+合贝爽组加入10-7mol/LAng-2和1 mg/L合贝爽。各组在药物作用60 min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各组细胞的[Ca2+]i。结果:①Ang-2组的细胞内[Ca2+]i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②Ang-2+合贝爽组的细胞内[Ca2+]i显著低于Ang-2组(P<0.01)。结论:Ang-2可引起细胞内[Ca2+]i的显著增加,而合贝爽对Ang-2所致的[Ca2+]i增加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ANG-2 CA^2+ 合贝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