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剖性肺亚段和联合亚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少 朱潇 +3 位作者 杏福宝 王伟 唐震 张雷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9-83,共5页
肺癌是死亡率最高和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随着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普及和大众体检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毛玻璃结节被检出。研究表明,对于直径≤2 cm,毛玻璃成分≥50%的结节患者,在保证切缘的情况下... 肺癌是死亡率最高和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随着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普及和大众体检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毛玻璃结节被检出。研究表明,对于直径≤2 cm,毛玻璃成分≥50%的结节患者,在保证切缘的情况下,胸腔镜亚肺叶或者肺段亚肺段切除术能更加有效地保留患者肺功能,逐渐成为被推荐的手术方式。近年来,胸腔镜外科手术技术不断提高,胸腔镜亚段和联合亚段切除术逐渐开展。相对于肺叶肺段切除术,在保证安全切缘的前提下,亚段切除可以保留更多的正常肺组织,肺功能损失更少。但是胸腔镜亚段切除术对于术者的手术技术和解剖知识要求更高,在相关文献中报道较少,因此本文对于解剖性肺亚段和联合亚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性肺亚段切除术 联合亚段切除术 肺结节 早期肺癌 段间平面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视域下模拟操作在胸心外科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
2
作者 张雷 王安生 +4 位作者 刘戈 宋超 王伟 杏福宝 朱潇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965-968,973,共5页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视域下模拟操作在培养胸心外科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胸心外科规范化培训基地轮转的64名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观察组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视域下模拟操作在培养胸心外科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胸心外科规范化培训基地轮转的64名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观察组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人工智能视域下模拟操作的混合式教学。比较2组学生教学成绩和教学满意度。结果:2组学生出科时理论考核和现场提问成绩均明显高于入科时(P<0.01),观察组学生出科时电脑模拟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入科时(P<0.01);观察组学生在出科时理论考核、现场提问及电脑模拟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学生学习主动性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专科知识理解程度、临床思维能力提升、师生教学互动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智能视域下模拟操作能够提高胸心外科研究生的教学效率和效果,进一步优化胸心外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人工智能 胸心外科
下载PDF
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杏福宝 张雷 +4 位作者 唐震 李小军 贡会源 王彪 胡雁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6-150,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腔镜微创组(41例)和传统(三切口)开放手术组(40例)。两组患者分别于术...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腔镜微创组(41例)和传统(三切口)开放手术组(40例)。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1天和术后第1、4、7天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免疫学指标:CD3+、CD4+、CD8+、CD4+/CD8+比值以了解两种术式后机体免疫状况改变情况;并使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7天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及皮质醇(Cor)变化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7天的β-内啡肽(β-EP)水平;并测定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7天的白细胞计数(WBC)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收集以上所有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死亡。两组患者术后第4天和第7天胸腹腔镜组患者CD3+、CD4+、CD8+、CD4+/CD8+比值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1、7天所测定的Cor、β-EP、WBC、CRP以及IL-6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间组间相比:传统组除了术后第7天IL-6水平较腔镜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外,其余以上各项指标均高于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能降低术后患者体内促炎因子的分泌,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发生,促进机体术后免疫功能恢复,加速患者的康复。且手术操作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三维重建技术在胸腔镜肺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小军 张雷 +5 位作者 唐震 朱潇 贡会源 王彪 杏福宝 高雄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0期1363-1366,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支气管、肺血管和肿瘤技术进行术前手术规划及术中实时导航对胸腔镜肺切除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非小细胞肺癌行胸腔镜肺叶根治性切除和肺结节行肺段切除术各2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术前均行胸部...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支气管、肺血管和肿瘤技术进行术前手术规划及术中实时导航对胸腔镜肺切除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非小细胞肺癌行胸腔镜肺叶根治性切除和肺结节行肺段切除术各2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术前均行胸部薄层CT扫描,应用DeepInsight软件对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进行重建,同时对肺部结节、肿瘤或者肿大淋巴结进行重建;通过术前重建三维图像进行精准的术前规划,特别是肺支气管及血管的变异情况,肿瘤、肿大淋巴结与肺血管的关系,肺结节在肺段中的精准定位等。对照术前三维重建,术中实时导航进行精准手术;记录术中有无中转开胸、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住院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及总引流量,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部病人清晰重建支气管及肺血管解剖结构及变异情况,对中央型肿瘤及肿大淋巴结与血管的关系重建满意,明确定位肺结节在肺段中的位置及精确的进行术前规划。全部病人进行术中实时导航,按照术前规划实施精准手术,手术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胸及术中意外出血情况,手术时间(147.60±37.77)min,术中出血量(33.82±22.17)mL,术后住院时间(7.02±1.78)d,引流管拔除时间(4.68±1.60)d,术后总引流量(221.00±135.03)mL;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应用胸部薄层CT数据进行术前三维重建及术中实时导航技术,能够精准、高效、安全方便的实施胸腔镜肺叶和肺段切除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三维重建技术 肺叶切除术 肺段切除术
下载PDF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对食管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杏福宝 张雷 +4 位作者 唐震 李小军 贡会源 王彪 朱潇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31期67-69,共3页
目的探究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对食管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81例食道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41例,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和B组(40例,传统三切... 目的探究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对食管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81例食道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41例,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和B组(40例,传统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术前1 d及术后1、4、7 d的血清白蛋白(ALB)和前白蛋白(PA)水平及住院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均无死亡病例及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术后4、7 d,A组的血清ALB和PA水平高于B组(P<0.05)。A组的术中失血量少于B组,术后胸引管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住院总费用高于B组(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开放手术,虽然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住院费用多、手术时间长,但其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胸引管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更优,且有利于术后患者机体营养状态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胸腹腔镜 食管癌切除术
下载PDF
敲低galectin-1可抑制肺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促进其凋亡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文邦 朱潇 +4 位作者 周少 杏福宝 唐震 李小军 张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28-1637,共10页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对肺腺癌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收集并比较肺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galectin-1的表达水平。qRT-PCR法检测肺腺癌细胞系A549、H1299与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细胞BEAS-2b中galectin-1的表达差异。通过...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对肺腺癌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收集并比较肺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galectin-1的表达水平。qRT-PCR法检测肺腺癌细胞系A549、H1299与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细胞BEAS-2b中galectin-1的表达差异。通过si-RNA敲低galectin-1,分为对照组和si-RNA组,对照组转染同剂量NC-siRNA片段。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galectin-1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CCK8、Transwell实验、划痕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敲低galectin-1后对肺腺癌细胞增殖能力、侵袭和迁移能力和细胞凋亡的情况。Western blot检测敲低galectin-1后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等蛋白和AKT、ERK二条通路蛋白的相对表达情况。结果galectin-1的mRNA在肺癌组织和肺腺癌细胞株中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抑制galectin-1表达后,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等下降,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在抑制galectin-1表达后,ERK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galectin-1具有抑制肺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促进其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ERK通路的磷酸化激活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GALECTIN-1 增殖 侵袭 迁移 凋亡 ERK信号通路
下载PDF
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干预对胸部术后患者的影响
7
作者 黄亚文 张丽萍 +1 位作者 王琳 杏福宝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146-148,共3页
为了观察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干预对胸部术后患者并发症、呼吸功能及肺功能的影响,选取于2020年3月-2022年3月接收的胸部术后患者60例。根据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将其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常规组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研... 为了观察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干预对胸部术后患者并发症、呼吸功能及肺功能的影响,选取于2020年3月-2022年3月接收的胸部术后患者60例。根据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将其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常规组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组行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干预,对比两组肺功能情况、血气指标水平、并发症、6 min步行距离情况。对比发现,护理后研究组FVC、FEV1、FEV1/FVC及MVV、PaO_(2),6 min步行距离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PaCO_(2)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可见,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干预对胸部术后患者护理的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呼吸功能训练 胸部术后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动脉流域分析定位法在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中的应用
8
作者 周少 朱潇 +5 位作者 杏福宝 王伟 宋超 李小军 唐震 张雷 《中华全科医学》 2024年第1期26-29,69,共5页
目的 探讨在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中应用动脉流域分析定位法定位肺磨玻璃结节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7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收治的146例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 目的 探讨在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中应用动脉流域分析定位法定位肺磨玻璃结节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7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收治的146例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73例,传统CT扫描弹簧圈定位)和观察组(73例,动脉流域分析定位),比较2组患者的定位效果。结果 对照组中有5例患者因结节位置特殊经安全评估后不宜行CT扫描定位,转入观察组行动脉流域分析定位。观察组的住院费用[(24 808.66±1 762.28)元]低于对照组[(25 776.73±1 723.93)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0,P<0.05);观察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7.69%(6/7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47%(18/68),χ^(2)=9.326,P<0.05];观察组首次切除成功率[94.87%(74/78)]高于对照组[83.82%(57/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0,P<0.05)。2组的定位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拔管时间及病理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脉流域分析定位法是一种有潜力的新型肺结节定位方法,可以有效保证安全手术切缘,提高结节首次切除成功率,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且定位简单,尤其适用于特殊位置的肺结节,便于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流域分析定位法 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 肺磨玻璃结节 定位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中模块化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贡会源 杏福宝 +3 位作者 李晨 李小军 耿阳 陈鹏飞 《中华全科医学》 2023年第9期1482-1486,共5页
目的 探索在单孔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中如何对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流程进行优化,并评估其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行单孔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的100例患者为研... 目的 探索在单孔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中如何对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流程进行优化,并评估其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行单孔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不同的淋巴结清扫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术中采用模块化流程进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对照组术中采用常规流程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评估指标包括纵隔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胸引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对比2种淋巴结清扫流程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纵隔淋巴结清扫数目[(7.6±0.9)个]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7.2±1.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103.8±9.9)min]明显短于对照组[(121.4±9..3)min],术中出血量[(77.5±9.2)mL]、术后引流量[(268.1±16.4)mL]、胸引管留置时间[(3.4±0.9)d]及术后住院时间[(4.0±1.0)d]均少于对照组[(84.9±11.8) mL、(304.9±18.3)mL、(4.8±1.1)d、(5.4±1.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单孔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中采用模块化流程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引流量及胸引管留置时间,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复,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清扫 单孔胸腔镜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三维重建及3D打印在微创肺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10
作者 李小军 朱潇 +2 位作者 杏福宝 高雄 张雷 《中华全科医学》 2020年第7期1190-1194,共5页
随着肺癌发病率升高以及低剂量螺旋CT扫描检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肺结节患者被及时诊断。对于此类患者胸腔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其优势在于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不降低远期疗效。精准外科理念的普及,在肺外科... 随着肺癌发病率升高以及低剂量螺旋CT扫描检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肺结节患者被及时诊断。对于此类患者胸腔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其优势在于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不降低远期疗效。精准外科理念的普及,在肺外科主要体现为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术,已成为肺外科手术治疗的发展趋势。但由于肺段血管、支气管均包埋于肺组织内,且解剖结构比较复杂,解剖变异具有明显的个体化差异。术中对肺段支气管、肺血管等解剖结构判断错误,将造成气管损伤、咯血、肺不张等并发症。传统的肺部手术计划以及手术方案的确定,建立在胸部CT等影像资料和术者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之上,术者依靠其解剖学知识和空间想象力在大脑中构建肺的三维结构,但普通CT是二维图像,对于精准定位、判断支气管及血管解剖变异、特殊走行等细节问题较为困难。针对这种情况,近年来基于医学影像学和数字医学的三维重建及3D打印技术发展迅速,具有能直观反映肺部病灶的解剖结构、形状大小以及与毗邻组织器官的关系的作用,并能进行术前规划和术中导航等优势,在解剖结构复杂且具有个体化差异的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三维重建及3D打印技术在医患沟通、解释病情、临床教学等方面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3D打印 微创肺外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