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LISA间接法用于猪瘟免疫监测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杜伟贤 郑锦兰 +1 位作者 黄忠 郑泽权 《畜牧兽医科技》 1991年第4期2-6,共5页
本文介绍以猪瘟兔化弱毒犊睾细胞苗为材料提取猪瘟病毒抗原,以羊抗猪IgG—HRP结合物为免疫试剂,建立快速ELISA检测猪瘟抗体的方法,同时用血清中和试验进行比较,和ELISA抑制试验,证明该法特异,敏感,快速,准确,是进行猪瘟抗体监测的好方法。
关键词 猪瘟 免疫 监测 ELISA
下载PDF
猪瘟不同顺序零天免疫的免疫效果比较 被引量:17
2
作者 丘惠深 麦志均 +7 位作者 梁健尧 李伟军 李博 杨傲冰 陈裕瑞 王少英 杜伟贤 王在时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5-127,共3页
以猪瘟兔化弱毒细胞苗分别免疫 3组初生仔猪 ,每头 1.5头剂。第 1组 2 0头先免疫 ,1小时后吸初乳。第 2组 15头 ,吸初乳后 1小时免疫。第 3组 13头 ,吸初乳后半小时免疫。 75日龄 ,以猪瘟弱毒单抗酶联方法测定 3组动物的平均抗体(OD值 ... 以猪瘟兔化弱毒细胞苗分别免疫 3组初生仔猪 ,每头 1.5头剂。第 1组 2 0头先免疫 ,1小时后吸初乳。第 2组 15头 ,吸初乳后 1小时免疫。第 3组 13头 ,吸初乳后半小时免疫。 75日龄 ,以猪瘟弱毒单抗酶联方法测定 3组动物的平均抗体(OD值 )分别为 0 .2 5、0 .2 3及 0 .2 1。 80日龄 ,每组各随机抽出 4头猪 ,连同非免疫对照猪 6头以猪瘟石门系强毒攻击后 ,对照猪全死 ,第 1组 10 0 %保护 ,第 2组 75 %保护 ,第 3组 5 0 %保护。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零天免疫 免疫效果 仔猪
下载PDF
5种免疫增强剂对猪PBMC增殖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谢明权 宋长绪 +3 位作者 黄忠 张春红 杨傲冰 杜伟贤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85-486,共2页
采用胸腺素、黄芪多糖、人胎盘组织液、人重组白细胞介素 2 ( r IL-2 )及左旋咪唑 ,以不同浓度刺激体外培养不同时间的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PBMC) ,结果证明这几种佐剂均对猪 PBMC有明显刺激作用 ,且与浓度有依赖关系 ,浓度过高时对其... 采用胸腺素、黄芪多糖、人胎盘组织液、人重组白细胞介素 2 ( r IL-2 )及左旋咪唑 ,以不同浓度刺激体外培养不同时间的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PBMC) ,结果证明这几种佐剂均对猪 PBMC有明显刺激作用 ,且与浓度有依赖关系 ,浓度过高时对其有抑制作用 ,适宜的浓度为 1 0 4倍稀释度。时间因素的影响较小 ,但培养 36h加入各种佐剂后 PBMC增殖反应未见增强。 PBMC代表机体总的细胞免疫水平 ,通过佐剂对体外培养的PBMC增殖反应水平影响的测定 ,为动物用免疫佐剂和免疫增强剂的筛选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增殖反应 免疫增强剂
下载PDF
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反应影响条件的探讨 被引量:11
4
作者 宋长绪 谢明权 +3 位作者 杜伟贤 张春红 黄忠 杨傲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89-290,共2页
应用 L16 (45) 正交试验, 对影响猪 P B M C 增殖反应的几个因素, 包括培养时间、 P H A 浓度、细胞浓度等三个因素四个水平进行了比较和探索。试验表明几个因素对 P B M C 的增殖反应均有显著的影响( P< 0... 应用 L16 (45) 正交试验, 对影响猪 P B M C 增殖反应的几个因素, 包括培养时间、 P H A 浓度、细胞浓度等三个因素四个水平进行了比较和探索。试验表明几个因素对 P B M C 的增殖反应均有显著的影响( P< 005) , P B M C 增殖反应的 M T T 比色法的最佳反应条件组合为 P B M C 浓度为1 ×106/ml, 植物血凝素 P H A 的浓度为125μg/ ml, 细胞培养时间为24 小时; 影响增殖反应的先后顺序为 P B M C 浓度、 P H Ap 浓度及细胞培养时间。同时确定了最有利于 P B M C 增殖的犊牛血清浓度为1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反应 MTT比色分析 外周血 单个核细胞
下载PDF
RT-PCR快速检测口蹄疫病毒 被引量:12
5
作者 娄高明 杜伟贤 +3 位作者 杨傲冰 周秀蓉 张春红 谢明权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8-311,共4页
根据口蹄疫病毒VP1基因的序列 ,设计了 1对引物 ,建立了检测口蹄疫病毒的RT -PCR方法。对FMDV各毒株检测 ,结果均为阳性 ,而对猪病毒性疾病相关病毒进行检测 ,结果均为阴性 ;检测 19份已知阳性样品 ,检出率 10 0 % ;与动物接种试验比较 ... 根据口蹄疫病毒VP1基因的序列 ,设计了 1对引物 ,建立了检测口蹄疫病毒的RT -PCR方法。对FMDV各毒株检测 ,结果均为阳性 ,而对猪病毒性疾病相关病毒进行检测 ,结果均为阴性 ;检测 19份已知阳性样品 ,检出率 10 0 % ;与动物接种试验比较 ,符合率 10 0 % ,证明该方法特异。与经典方法动物接种试验比较 ,其灵敏度提高10 0倍左右 ;对O3I3株的细胞毒进行检测 ,其敏感度达 10个TCID50 。初步结果表明所建立的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PCR 快速检测 口蹄疫病毒
下载PDF
PCR检测伪狂犬病病毒DNA 被引量:14
6
作者 娄高明 杜伟贤 +1 位作者 廖筱萍 谢明权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19-523,共5页
根据伪狂犬病病毒 (PRV)gB基因的序列 ,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 ,以闽A株细胞培养毒为模板 ,筛选最佳反应条件 ,建立了检测PRV的PCR方法 应用该方法对Fb、Bartha、BJ、GD、V2F4、S、S3、SR、Buk、Shope、Norden、MinkⅢ、HB、F8、F9、F1... 根据伪狂犬病病毒 (PRV)gB基因的序列 ,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 ,以闽A株细胞培养毒为模板 ,筛选最佳反应条件 ,建立了检测PRV的PCR方法 应用该方法对Fb、Bartha、BJ、GD、V2F4、S、S3、SR、Buk、Shope、Norden、MinkⅢ、HB、F8、F9、F12等毒株的细胞培养液进行基因扩增 ,均获得了分子量为 2 81bp的特异性目的DNA片段 ,而对Vero细胞与FMDV、SVDV、HCV、PRRSV、JEV、PPV等病毒进行检测 ,结果均为阴性 ,没有出现交叉反应 对PRV毒株扩增的产物测序 ,结果序列与文献报道一致 ,证明PCR扩增产物和方法的特异性 对 1994~ 2 0 0 0年期间送检的临床样品和保存的PRV毒种 ,用病毒分离、双抗体夹心ELISA和PCR等 3种方法进行检测 ,结果前 2种方法检测为阳性的 ,PCR检测均为阳性 ;PCR检测为阴性 ,前 2种方法检测也为阴性 ;可是 ,前 2种方法检测为阴性的 ,PCR却检测出部分阳性 ;经x2 检验 ,证明PCR检出率明显高于前 2种方法的检出率 对PRV闽A株细胞毒提取物DNA进行检测 ,其最低检出量为 15 8pg 对 1999~ 2 0 0 0年期间广东、福建、海南等省的 31个大中型猪场送检的 191份病料进行检测 .结果病料阳性率为 2 6 2 % ( 50 191) ,猪场阳性率为 71% ( 2 2 31) 实验结果表明 ,所建立的PCR技术可用于伪狂犬病的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DNA检测 PCR
下载PDF
应用ELISA检测鸭抗多杀性巴氏杆菌抗体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7
7
作者 黄忠 黄引贤 +3 位作者 杜伟贤 赵心贤 伍惠卿 张春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7年第5期40-41,共2页
应用ELISA间接法检测鸭抗多杀性巴氏杆菌抗体,具有快速及特异的优点。鸭免疫禽霍乱疫苗1周后,抗体滴度开始上升,4周后达到高峰。用巴氏杆菌C48-1攻击不同抗体滴度的鸭只,抗体滴度为1:400时,保护率为90%,抗体... 应用ELISA间接法检测鸭抗多杀性巴氏杆菌抗体,具有快速及特异的优点。鸭免疫禽霍乱疫苗1周后,抗体滴度开始上升,4周后达到高峰。用巴氏杆菌C48-1攻击不同抗体滴度的鸭只,抗体滴度为1:400时,保护率为90%,抗体滴度下降时,攻毒保护率也随即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SA 巴氏杆菌 抗体 鸭病
下载PDF
猪O型口蹄疫病毒强弱毒株VP_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娄高明 杜伟贤 +5 位作者 魏平华 宋长绪 杨傲冰 周秀蓉 张春红 谢明权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77-381,共5页
本研究根据口蹄疫病毒 (FMDV)VP1基因的序列 ,设计并合成了 1对用于扩增整个VP1基因的引物 (5P、P6 )。从细胞培养液或组织中提取总RNA ,通过PT_PCR扩增 ,从F2 9株、O3I3株和T5 0 9株中均获得了 1条约 740bp的DNA电泳带。将PCR产物双酶... 本研究根据口蹄疫病毒 (FMDV)VP1基因的序列 ,设计并合成了 1对用于扩增整个VP1基因的引物 (5P、P6 )。从细胞培养液或组织中提取总RNA ,通过PT_PCR扩增 ,从F2 9株、O3I3株和T5 0 9株中均获得了 1条约 740bp的DNA电泳带。将PCR产物双酶切后电泳回收 ,插入到相应双酶切的pUC18质粒中 ,获得了重组质粒。通过PCR鉴定 ,证明重组质粒pUCVP1/F2 9、pUCVP1/O313、pUCVP1/T5 0 9均插入了VP1基因。对上述 3个重组质粒进行测序后分析 ,F2 9强毒株与O3I3、T5 0 9弱毒株相比 ,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 98.75 %和 99.0 6 % ;因F2 9株核苷酸发生 3个碱基缺失与 1个碱基替换 ,故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仅为 44 .13%和 41.32 % ;而T5 0 9株与O3I3株相比 ,其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 99.37%和 95 .31%。通过序列分析发现 ,本研究的 3个毒株与国内大多数毒株 (包括 1997年台湾暴发FMDV所分离的毒株 ,除O/A/ 5 8株外 )均属于同一基因型 ,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 85 %~ 94% ;而与国外毒株相比 ,属不同的基因型 ,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仅为 81%~ 82 %。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 ,除F2 9株与O/HK/ 93株及 1997年台湾暴发FMDV分离的少数毒株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仅为 45 %~ 6 3%外 ,本研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型口蹄疫病毒 VP1基因 基因克隆 序列测定 强毒株 弱毒株
下载PDF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调查及诊治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傲冰 梁昭平 +2 位作者 周秀蓉 杜伟贤 娄高明 《中国兽医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流行特点 症状 病理变化 诊断 治疗 附红细胞体病
下载PDF
伪狂犬病病毒闽A株gE基因表位抗原编码区的克隆与序列测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敖敬群 娄高明 +4 位作者 杨林 杜伟贤 龙綮新 王珣章 谢明权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92-495,共4页
用PCR方法以伪狂犬病病毒闽A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到了gE基因表位抗原决定域的编码区段。PCR产物连接到 pMD18-T载体后 ,转化大肠杆菌XL 1-blue菌株。重组质粒经测序并与GenBank中已登录的gE基因序列比较 ,确证含有PRV闽A株 gE基因... 用PCR方法以伪狂犬病病毒闽A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到了gE基因表位抗原决定域的编码区段。PCR产物连接到 pMD18-T载体后 ,转化大肠杆菌XL 1-blue菌株。重组质粒经测序并与GenBank中已登录的gE基因序列比较 ,确证含有PRV闽A株 gE基因的表位抗原编码区。此区段与PRVRice株相应区段的DNA序列同源性为 97 3% ,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 94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gE基因表位抗原编码区 序列测定 PCR扩增 基因克隆
下载PDF
伪狂犬病流行概况及猪场防制策略 被引量:38
11
作者 娄高明 杜伟贤 《中国动物检疫》 CAS 1999年第5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伪狂犬病 流行病学 猪场 防制策略
下载PDF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猪蛔虫和猪鞭虫混合感染 被引量:3
12
作者 娄高明 杜伟贤 +1 位作者 杨傲冰 周秀蓉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繁殖 呼吸 综合征 猪蛔虫 猪鞭虫 混合感染
下载PDF
应用ELISA检测鸭瘟抗体 被引量:10
13
作者 黄忠 黄引贤 +2 位作者 杜伟贤 赵心贤 伍惠卿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8年第2期100-101,共2页
应用ELISA间接法检测鸭瘟抗体,具有简单、快捷、特异的优点。小鸭免疫鸭瘟弱毒疫苗2周后抗体水平明显上升,4周达最高峰。用1000个致死量鸭瘟强毒攻击,结果,抗体效价与免疫保护无明显的相关性。
关键词 ELISA 鸭瘟 抗体 鸭病
原文传递
抗鸡IgG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春红 伍惠卿 +3 位作者 杜伟贤 黄忠 赵心贤 林惠婵 《广东农业科学》 CSCD 1996年第1期39-41,共3页
利用纯化鸡血清IgG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用ELISA间接法和夹心法作阳性抗体检测,经有限稀释法克隆,结果筛选出1株可持续分泌抗鸡lgG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3E3... 利用纯化鸡血清IgG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用ELISA间接法和夹心法作阳性抗体检测,经有限稀释法克隆,结果筛选出1株可持续分泌抗鸡lgG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3E3,其培养上清和诱生Balb/c小鼠腹水的McAb效价分别为1:4x102—1.28x104和1:8x105—1x1010,经染色体分析可见到两种形态的染色体,该细胞株经体外连续培养6个月以上仍能稳定地分泌特异性抗体,在液氮中冻存1年之后仍保持分泌抗体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 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细胞 免疫球蛋白G 鸡病
下载PDF
孕早期检验β-HCG、PGF及血脂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研究
15
作者 杜伟贤 刘翠娴 +1 位作者 梁丽仪 温海鹏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年第15期99-101,共3页
目的分析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胎盘生长因子(PGF)及血脂预测孕早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50例正常产检孕妇作为参照组。比较两组β-HCG、PGF及血脂指标[总胆固... 目的分析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胎盘生长因子(PGF)及血脂预测孕早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50例正常产检孕妇作为参照组。比较两组β-HCG、PGF及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结果试验组血清β-HCG指标高于参照组,PGF指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TC、TG、LDL-C指标明显高于参照组,HDL-C指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poA1、ApoB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β-HCG、PGF、TC、TG、HDL-C、LDL-C因素均是影响孕早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β-HCG、PGF、TC、TG、HDL-C、LDL-C均是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重要因素,联合应用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预测的理想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孕早期 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胎盘生长因子
下载PDF
伪狂犬病病毒闽A株gE基因去信号肽片段的克隆与序列测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娄高明 敖敬群 +2 位作者 杨林 杜伟贤 王珣章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68-570,共3页
根据已经发表的伪狂犬病病毒 (PRV) Rice株的 g E基因序列 ,设计并合成了 1对引物 ,通过 PCR方法扩增到了PRV闽 A株糖蛋白 g E基因除信号肽以外的全部编码区段 ,并克隆到 p MD18- T载体中 ,转化大肠杆菌 XL1- blue菌株。重组质粒 p MD18... 根据已经发表的伪狂犬病病毒 (PRV) Rice株的 g E基因序列 ,设计并合成了 1对引物 ,通过 PCR方法扩增到了PRV闽 A株糖蛋白 g E基因除信号肽以外的全部编码区段 ,并克隆到 p MD18- T载体中 ,转化大肠杆菌 XL1- blue菌株。重组质粒 p MD18- T- FL经酶切和 PCR鉴定证实后 ,进行了序列测定。结果表明 ,重组质粒 p MD18- T- FL含有PRV闽 A株糖蛋白 g E基因除信号肽以外的全部编码区段 ,长 16 74bp。序列比较分析表明 ,此区段与 PRV Rice株相应区段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 97.5 % ,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 9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GE基因 去信号肽片段 基因克隆 序列测定 PCR
下载PDF
抗鸡IgG、抗鸭IgG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春红 伍惠卿 +1 位作者 杜伟贤 黄忠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7-8,共2页
抗鸡IgG、抗鸭IgG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稳定性研究张春红伍惠卿杜伟贤黄忠(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广州510640)自1975年Kohler和Milstein首次利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生产单克隆抗体(Mc... 抗鸡IgG、抗鸭IgG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稳定性研究张春红伍惠卿杜伟贤黄忠(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广州510640)自1975年Kohler和Milstein首次利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生产单克隆抗体(McAb)以来,为所有需要制备和使用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G 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细胞株 稳定性
下载PDF
卡介苗对断乳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镇明 蓝天 +4 位作者 罗满林 谢明权 周秀蓉 杨傲冰 杜伟贤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78-80,共3页
为了避免个体差异 ,在 2窝仔猪中各选择 6头 ,共 1 2头仔猪随机分成对照组 (6头 )和试验组 (6头 ) ,在 40日龄时分别肌注卡介苗 (试验组 )和等量生理盐水 (对照组 ) ,于接种前 (0d)和接种后 3、7、1 0、1 4d采血检测 ,研究结果表明 ,卡... 为了避免个体差异 ,在 2窝仔猪中各选择 6头 ,共 1 2头仔猪随机分成对照组 (6头 )和试验组 (6头 ) ,在 40日龄时分别肌注卡介苗 (试验组 )和等量生理盐水 (对照组 ) ,于接种前 (0d)和接种后 3、7、1 0、1 4d采血检测 ,研究结果表明 ,卡介苗能在 3d内提高断乳仔猪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血清杀菌能力 ,分别在第 7d和第 3d达到高峰 ,此后 ,于第 1 0d和第 7d开始迅速降低 ,而对白细胞总数和活性T淋巴细胞则无显著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卡介苗能显著增强断乳仔猪的细胞免疫水平和机体的抗病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介苗 免疫功能 断乳仔猪 抗病力 免疫增强剂
下载PDF
抗鸭IgG单克隆抗体的研究及其酶结合物的制备 被引量:2
19
作者 伍惠卿 杜伟贤 +1 位作者 赵心贤 黄忠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3年第1期41-43,共3页
本研究筛选出1株分泌抗大丰鸭 IgG 单克隆抗体(McAb)淋巴细胞杂交瘤5H,经4次克隆,其细胞培养上清液和诱发的 Balb/c 小鼠腹水,经 ELISA 间接法测定,McAb 效价分别为1∶10~2—1∶4×10~3和1∶10~6以上。腹水经正辛酸—饱和硫酸铵沉... 本研究筛选出1株分泌抗大丰鸭 IgG 单克隆抗体(McAb)淋巴细胞杂交瘤5H,经4次克隆,其细胞培养上清液和诱发的 Balb/c 小鼠腹水,经 ELISA 间接法测定,McAb 效价分别为1∶10~2—1∶4×10~3和1∶10~6以上。腹水经正辛酸—饱和硫酸铵沉淀二步法提纯,获得纯度高的抗大丰鸭IgGMcAb,用过碘酸钠氧化法与辣根过氧化物酶进行交联,获得一种抗鸭 IgG McAb 酶结合物免疫学试剂。经测定,该试剂对鸭 IgG 具有专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鸭IgG 制备 疫苗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和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混合感染的诊治 被引量:2
20
作者 娄高明 杜伟贤 +1 位作者 杨傲冰 周秀蓉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2000年第4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PR PRRS 混合感染 症状 诊断 综合防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