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35例临床分析
1
作者 李远方 殷楚云 +5 位作者 姚强华 杜伟闯 李碧云 王玮琳 路娜丹 王叨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22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5例T-LBL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性别、有无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的全身症状(B症状)、有无胸腔积液、乳酸脱氢酶(L... 目的探讨儿童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22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5例T-LBL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性别、有无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的全身症状(B症状)、有无胸腔积液、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临床分期、是否复发进行分组,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事件生存(EFS)率和总生存(OS)率,应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间生存差异。结果35例T-LBL患儿中男24例(68.6%),女11例(31.4%),诊断时中位年龄9(7,11)岁,骨髓受累7例(20.0%),中枢神经系统浸润2例(5.7%),Ⅱ、Ⅲ、Ⅳ期患儿分别为1例(2.9%)、25例(71.4%)、9例(25.7%)。TdT、CD99、CD3、CD7阳性率分别为91.4%、100.0%、94.2%、100.0%,不同程度表达CD20、CD34、CD10、CD21、CD30。35例患儿3年OS率、EFS率分别为85.6%和74.4%。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LDH水平、复发是3年OS率的影响因素(P<0.05)。7例复发患儿的复发中位时间为10.9(5.0,28.0)个月,复发患儿3年OS率为38.1%。结论T-LBL是一种侵袭性高、预后差的恶性肿瘤,女性患儿、高LDH、复发可能提示患儿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儿童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及青少年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碧云 韩亚辉 +3 位作者 殷楚云 杜伟闯 李远方 王颖超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59,共9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在儿童及青少年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中应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疗效与安全性,为更加合理地应用利妥昔单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rials.gov、Web of Science...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在儿童及青少年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中应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疗效与安全性,为更加合理地应用利妥昔单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rials.gov、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的文献,共筛选出从建库至2022年6月公开发表的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及青少年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0篇文献,共计886例患儿。以3年无事件生存率、3年总生存率、完全缓解率、病死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结局指标,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与单纯化疗组相比,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组3年无事件生存率显著提高(HR=0.38,95%CI:0.25~0.59,P<0.001),3年总生存率显著提高(HR=0.29,95%CI:0.14~0.61,P=0.001),完全缓解率显著提高(OR=3.72,95%CI:1.89~7.33,P<0.001),病死率显著降低(OR=0.31,95%CI:0.17~0.57,P<0.001)。而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8,95%CI:0.85~1.92,P=0.24)。结论在儿童及青少年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方案中添加利妥昔单抗可带来明显的生存益处,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利妥昔单抗 化疗 META分析 儿童 青少年
下载PDF
艾曲泊帕联合免疫抑制治疗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碧云 韩亚辉 +3 位作者 殷楚云 杜伟闯 李远方 王叨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891-1898,共8页
目的 系统评价艾曲泊帕联合免疫抑制治疗(IST)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SAA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rials.gov、维普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 目的 系统评价艾曲泊帕联合免疫抑制治疗(IST)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SAA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rials.gov、维普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5月。收集艾曲泊帕联合IST(试验组)对比单纯IST(对照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队列研究,对纳入研究进行资料提取、质量评价(Cochrane手册5.1.0)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 共纳入12项研究,共计1 344例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3个月时的客观缓解率(ORR)(RR=1.34,95%CI为1.06~1.69,P=0.01)及完全缓解率(CRR)(RR=1.88,95%CI为1.31~2.71,P=0.000 6)、6个月时的ORR(RR=1.33,95%CI为1.23~1.43,P<0.000 01)及CRR(RR=1.88,95%CI为1.57~2.25,P<0.000 01)均显著升高;而2组患者12个月时的ORR(RR=0.99,95%CI为0.82~1.18,P=0.88)、12个月时的CRR(RR=1.02,95%CI为0.78~1.34,P=0.87)、2年总生存率(HR=0.61,95%CI为0.31~1.22,P=0.17)、2年无事件生存率(HR=0.81,95%CI为0.61~1.07,P=0.14)、克隆进化率(RR=1.01,95%CI为0.51~2.00,P=0.98)和肝/肾功能不全、皮疹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RCT和队列研究亚组中,试验组患者6个月时的ORR、6个月时的CR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试验组患者的2年总生存率、2年无事件生存率、克隆进化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所得结果基本稳定且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结论 在SAA的IST方案中添加艾曲泊帕可以提高患者早期血液学缓解率,对短期生存无明显影响,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和克隆进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艾曲泊帕 免疫抑制治疗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儿童伯基特淋巴瘤62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王颖超 杜伟闯 +2 位作者 殷楚云 宫雪 李远方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1-565,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BL)的临床特点、化疗疗效,以及利妥昔单抗治疗对BL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62例BL患儿的临床资料,对BL患儿的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BL患儿预后不... 目的分析儿童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BL)的临床特点、化疗疗效,以及利妥昔单抗治疗对BL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62例BL患儿的临床资料,对BL患儿的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BL患儿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根据是否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将晚期(Ⅲ/Ⅳ期)BL患儿分为化疗联合利妥昔单抗组和单纯化疗组,比较两组预后情况。结果62例患儿发病时中位年龄5(范围1~14)岁,男58例(94%),女4例(6%)。原发部位为腹腔者41例(66%),头颈部者16例(26%)。Ⅰ、Ⅱ、Ⅲ、Ⅳ期患儿分别为1例(2%)、8例(13%)、33例(53%)、20例(32%)。中位随访时间29个月,进展/复发患儿15例(24%),3年总生存率、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82.8%±5.2%、77.3%±5.8%。Ⅲ/Ⅳ期患儿中,化疗联合利妥昔单抗组(n=16)与单纯化疗组(n=30)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3%±6.4%、65.6%±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3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86.2%±9.1%、61.8%±1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枢神经系统侵犯、乳酸脱氢酶水平>1000 U/L、早期未完全缓解为BL患儿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化疗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能改善Ⅲ、Ⅳ期BL患儿预后;中枢神经系统侵犯、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早期未完全缓解可能提示BL患儿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基特淋巴瘤 利妥昔单抗 预后 儿童
下载PDF
儿童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颖超 宫雪 +2 位作者 殷楚云 杜伟闯 李远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7期1211-1214,共4页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横纹肌肉瘤(RMS)的临床特征,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RMS的4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28例,女19例,发病年龄3-152个月,中位发病...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横纹肌肉瘤(RMS)的临床特征,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RMS的4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28例,女19例,发病年龄3-152个月,中位发病年龄为61个月。肿瘤原发部位为头颈部24例(51.1%)、躯干15例(31.9%)、泌尿生殖系统5例(10.6%)、四肢3例(6.4%)。组织学显示胚胎型44例(93.6%)、腺泡型3例(6.4%)。根据危险度分层分为低危组15例、中危组17例、高危组8例和中枢侵犯组7例。有27例手术联合化疗,13例手术联合放化疗,单纯化疗4例,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3例。共28例患儿应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RS-2009方案,19例患儿应用CCCG-RMS-2016方案。12例死亡,其中2例低危者均为复发后死亡,中危组2例,高危组3例,中枢侵犯组5例。17例复发,失访6例,5例为复发后失访。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危险度分层是影响RMS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头颈部为RMS最常见的原发部位。危险度分层是RMS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上海儿童医学中心RS-2009方案与CCCG-RMS-2016方案对RMS预后影响的差异不大。综合治疗可提高RMS患儿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肉瘤 儿童 化疗
下载PDF
儿童恶性实体瘤继发白血病临床分析
6
作者 殷楚云 王颖超 +2 位作者 杜伟闯 王叨 刘玉峰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3年第6期403-409,共7页
目的探讨恶性实体瘤继发白血病患儿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案及预后。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275例15岁以下恶性实体瘤患儿中,随访至2022年8月1日,确诊为继发性白血病的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 目的探讨恶性实体瘤继发白血病患儿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案及预后。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275例15岁以下恶性实体瘤患儿中,随访至2022年8月1日,确诊为继发性白血病的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1)共收治恶性实体瘤患儿2275例,男1369例,女906例;有6例患儿治疗后继发白血病,发生率0.26%,其中男4例,女2例;实体瘤发病年龄5.5(2.8,9.7)岁,继发白血病时年龄(9.1±3.9)岁,二者间隔时间(26.2±17.3)个月。(2)原发恶性实体瘤类型:按继发白血病时间依次为臀部恶性横纹肌样瘤1例、颅内髓母细胞瘤2例、颅内和盆腔恶性生殖细胞瘤各1例、胰母细胞瘤1例。1例患儿行神经内镜下脑室病损活检术,余5例均手术切除肿瘤;3例颅内肿瘤术后行局部瘤床+全脑全脊髓放疗;6例患儿均接受化疗,化疗药物主要有阿霉素、长春新碱、环磷酰胺、铂类、异环磷酰胺、依托泊苷、博来霉素、替莫唑胺等。3例获得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例疾病稳定,1例疾病进展。(3)继发白血病类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M53例、M1和M2各1例、急性B细胞白血病(acute B-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1例。3例检测到融合基因阳性、基因突变及染色体核型异常。6例均拒行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1例B-ALL接受羟基脲及地塞米松治疗后放弃治疗,5例AML按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AML-2006方案化疗。2例早期死亡,4例在化疗1~2个疗程后获得完全缓解,其中2例因化疗过程中合并肺部感染、深部真菌病、骨髓炎等,3个疗程后未再继续治疗,后复发死亡;随访截止时,存活并继续治疗2例,其中1例复发。确诊继发性白血病后,6例患儿1年总生存率为(33±26)%。结论儿童恶性实体瘤继发白血病极少见,多为年长儿,发病与化疗或放疗暴露造成的遗传毒性损伤有关,预后欠佳,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后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最佳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恶性实体瘤 继发白血病
原文传递
儿童恶性横纹肌样瘤18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殷楚云 王颖超 +1 位作者 杜伟闯 刘玉峰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08-914,共7页
目的探讨儿童恶性横纹肌样瘤(MRT)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21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18例MRT患儿的临床资料, 根据年龄、性别、肿瘤分型、临床分期等因素分组, 采用Kaplan... 目的探讨儿童恶性横纹肌样瘤(MRT)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21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18例MRT患儿的临床资料, 根据年龄、性别、肿瘤分型、临床分期等因素分组, 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进展生存率(PFS)和总生存率(OS), 应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间患儿的生存率差异, 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因素。结果 18例MRT患儿中男5例、女13例, 发病年龄30.5(12.0, 75.0)月龄, 肿瘤直径(80±29)mm, 免疫组织化学均不表达整合酶相互作用因子1(INI-1)。肾脏恶性横纹肌样瘤(MRTK)7例、中枢神经系统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ATRT)6例、肾外非中枢神经系统横纹肌样瘤(EERT)5例, 确诊时12例临床分期为Ⅲ~Ⅳ期, 11例有局部或远处转移, 4例在治疗中发生转移。首选手术切除, 3例术前行穿刺活检, 13例完全切除, 4例部分切除, 1例未能手术。13例参照肾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及横纹肌肉瘤国内常用方案化疗, 5例采用国际通用方案;9例接受放疗, 其中MRTK 1例, ATRT和EERT各4例。截至2022年1月, 存活7例, 死亡11例。3年的PFS、OS分别为(8±8)%和(14±12)%, 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5年OS, 结果示EERT组高于ATRT和MRTK组(χ^(2)=16.31, P<0.001), 肿瘤直径<80 mm组高于≥80 mm组(χ^(2)=4.49, P=0.034), 接受放疗组高于未放疗组(χ^(2)=3.97, P=0.046),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将肿瘤分型、年龄、肿瘤直径、放射治疗、化疗方案纳入Cox回归模型分析发现, 以上因素对OS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rank检验分析3年PFS, EERT组高于ATRT和MRTK组(χ^(2)=11.14, P=0.004), >3岁组高于≤3岁(χ^(2)=10.10, P=0.001),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将肿瘤分型、临床分期、肿瘤直径、年龄、肿瘤破裂、放射治疗纳入Cox回归模型分析示:临床分期(HR=0.49, 95%CI 0.26~0.94, P=0.031)、肿瘤直径(HR=8.67, 95%CI 1.84~40.89, P=0.006)、年龄(HR=0.01, 95%CI 0.00~0.15, P=0.001)对PFS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T多发生于儿童早期, 侵袭性和致命性强, 尚无标准治疗方案, 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和年龄是影响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预后 恶性横纹肌样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