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X射线荧光光谱的温稠密物质离化分布实验方法研究
1
作者 张志宇 赵阳 +18 位作者 青波 张继彦 林成亮 杨国洪 韦敏习 熊刚 吕敏 黄成武 朱托 宋天明 赵妍 张玉雪 张璐 李丽灵 杜华冰 车兴森 黎宇坤 詹夏宇 杨家敏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1-247,共7页
受温度及密度等环境效应影响,温稠密物质的电子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其理论描述非常复杂,精密实验测量亦极其困难.本文发展了基于X射线荧光光谱研究温稠密物质离化分布的实验方法,结合理论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温稠密物质的电子结构变化.在... 受温度及密度等环境效应影响,温稠密物质的电子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其理论描述非常复杂,精密实验测量亦极其困难.本文发展了基于X射线荧光光谱研究温稠密物质离化分布的实验方法,结合理论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温稠密物质的电子结构变化.在万焦耳激光装置上,设计特殊构型黑腔复合加载产生数十eV、近固体密度的稠密Ti物质,利用激光辐照V产生的热发射线泵浦Ti的荧光,并采用晶体谱仪诊断样品的X射线荧光光谱.实验中获得冷样品和加载样品的荧光光谱,观测到加载样品K_(α)及K_(β)荧光谱线相对于冷样品光谱在高能侧的显著变化,结合理论计算解释了加载样品荧光谱线的变化主要来源于其温度上升后离化分布的改变,建立了基于X射线荧光光谱的温稠密物质离化分布实验研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稠密物质 电子结构 离化分布 X射线荧光光谱
下载PDF
基于X射线荧光光谱的温稠密物质电子结构密度效应研究
2
作者 张志宇 赵阳 +19 位作者 青波 张继彦 马建毅 林成亮 杨国洪 韦敏习 熊刚 吕敏 黄成武 朱托 宋天明 赵妍 张玉雪 张璐 李丽灵 杜华冰 车兴森 黎宇坤 詹夏宇 杨家敏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89-195,共7页
受密度及温度等环境效应影响,温稠密物质的电子结构显著变化,其理论描述非常复杂,精密实验数据亦非常缺乏.本文通过发展主动探测的X射线荧光光谱方法,从实验上定量研究了密度效应对温稠密物质电子结构的影响,有助于深入理解温稠密物质... 受密度及温度等环境效应影响,温稠密物质的电子结构显著变化,其理论描述非常复杂,精密实验数据亦非常缺乏.本文通过发展主动探测的X射线荧光光谱方法,从实验上定量研究了密度效应对温稠密物质电子结构的影响,有助于深入理解温稠密物质的电子结构变化,并为相关理论模型提供实验验证.在万焦耳激光装置上,设计特殊构型黑腔加载约2倍固体密度、2 eV的Ti样品.利用激光辐照V产生的热发射线泵浦Ti的荧光,并采用高效高分辨的晶体谱仪诊断样品的X射线荧光光谱.实验结果显示,2倍固体密度Ti样品荧光谱线K_(β)与K_(α)的能量差(△EK_(β)-K_(α))相对于冷样品红移约2 eV.理论上采用两种方法进行计算并与实验结果比较,其中有限温度相对论密度泛函方法高估了密度效应对谱线移动的影响,而“two-step Hartree-Fock-Slater”方法低估了密度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稠密物质 电子结构 密度效应 X射线荧光光谱
下载PDF
腔靶金M带辐射角分布测量
3
作者 杜华冰 郭亮 +4 位作者 李三伟 杨冬 李志超 宋天明 杨家敏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887-2890,共4页
在黑腔实验中使用了一种滤片选通的平响应X光探测器,探测器基于Al阴极X射线二极管构成,并结合了一种特殊结构的复合滤片,实现了在金M带能区的带通平响应特性,探测器响应曲线的平整度好于10%。应用这种新型探测器,从不同方向测量了金等... 在黑腔实验中使用了一种滤片选通的平响应X光探测器,探测器基于Al阴极X射线二极管构成,并结合了一种特殊结构的复合滤片,实现了在金M带能区的带通平响应特性,探测器响应曲线的平整度好于10%。应用这种新型探测器,从不同方向测量了金等离子体在M带能区的腔外绝对辐射量和角分布。由实验发现,随着探测器与腔轴之间角度的增加,探测器透过激光注入口的观测视场减小,同时观测区域等离子体温度下降,从而导致探测器测量到的M带能量变小;输运腔在激光注入过程中存在等离子体堵腔效应,输运腔的M带能量份额比大腔的份额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M带 角分布 带通滤片 平响应 X射线二极管
下载PDF
整形脉冲信号处理方法及低温辐射流偏差
4
作者 杜华冰 孙奥 +4 位作者 尚万里 侯立飞 车兴森 杨轶濛 杨国洪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48-255,共8页
平响应X射线二极管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在国内外大型激光装置,用于角分布X射线辐射流的测量。在实际实验中,平响应X射线二极管会对整形脉冲驱动辐射源产生台阶变化的辐射流图像进行测量。为了保证信噪比良好,单一信号会接入示波器多通道,... 平响应X射线二极管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在国内外大型激光装置,用于角分布X射线辐射流的测量。在实际实验中,平响应X射线二极管会对整形脉冲驱动辐射源产生台阶变化的辐射流图像进行测量。为了保证信噪比良好,单一信号会接入示波器多通道,然后对不同通道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并且拼接得到最后信噪比很好的图像。该研究主要对这种数据处理方式进行了介绍,并给出了理论计算,同时对低温辐射流还原计算中的一种偏差做了理论近似和数值模拟,得到了偏差的相对不确定度。耦合所有因素的不确定度,得到了平响应X射线二极管的整体不确定度随辐射温度的变化曲线,实现了精密化诊断,完成了实验对于诊断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整形脉冲 平响应X光二极管 信号拼接 低温辐射流
原文传递
多种腔靶中的金M带辐射测量
5
作者 杜华冰 李三伟 +3 位作者 刘慎业 李朝光 何小安 于瑞珍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34-838,共5页
利用2009年神光Ⅱ黑腔实验的数据,比较了不同腔靶中的金M带X光能量及发射时间过程。在实验中使用滤片选通的X光探测器在激光注入口方向测量到金M带时间过程,通过时间定标获得了可与激光时间过程相关联的金M带X光的发射时间行为。根据实... 利用2009年神光Ⅱ黑腔实验的数据,比较了不同腔靶中的金M带X光能量及发射时间过程。在实验中使用滤片选通的X光探测器在激光注入口方向测量到金M带时间过程,通过时间定标获得了可与激光时间过程相关联的金M带X光的发射时间行为。根据实验结果计算了辐射能量,结果表明:随着腔体尺寸的减小,激光能量转换到M带能量的份额也越多;随着激光能量的有限增加,对于大尺寸腔靶,Au的M带辐射量比较稳定,而对于标准腔靶和小尺寸靶,M带的能量会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M带 X射线二极管 黑腔 转换效率
下载PDF
高时间分辨辐射温度测量技术 被引量:8
6
作者 易荣清 李三伟 +4 位作者 江少恩 杜华冰 崔延莉 孙可煦 何小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65-968,共4页
通过对影响测量辐射温度时间分辨因素的研究,得出影响测量时间分辨的主要因素是系统的偏压、电缆的长度与带宽、衰减头的带宽和示波器的带宽与采样率。通过提高系统的偏压(3 kV)、缩短电缆的长度(2 m)、使用高带宽的衰减头(18 GHz)和高... 通过对影响测量辐射温度时间分辨因素的研究,得出影响测量时间分辨的主要因素是系统的偏压、电缆的长度与带宽、衰减头的带宽和示波器的带宽与采样率。通过提高系统的偏压(3 kV)、缩短电缆的长度(2 m)、使用高带宽的衰减头(18 GHz)和高带宽(6 GHz)和2×1010/s采样率的示波器,在Silex-Ⅰ激光装置上进行系统的时间分辨测量,系统的上升时间为130 ps,时间分辨为215 ps。利用该系统,在上海神光Ⅱ装置开展的实验中,时间分辨好于215 ps,观测到了激光脉冲调整后辐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温度 时间分辨 Silex-Ⅰ 神光Ⅱ激光装置 脉冲整型
下载PDF
激光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内爆物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蒲昱东 陈伯伦 +18 位作者 黄天晅 缪文勇 陈家斌 张继彦 杨国洪 易荣清 韦敏习 杜华冰 彭晓世 余波 蒋炜 晏骥 景龙飞 唐琦 宋仔峰 江少恩 杨家敏 刘慎业 丁永坤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9-140,共12页
激光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利用辐射烧蚀驱动靶丸球形内爆,在减速阶段将内爆动能转化成热斑内能,同时压缩燃料,达到点火条件,实现聚变点火。根据目前认识,影响内爆压缩过程的主要因素包括内爆对称性、燃料熵增因子、内爆速度和混合。内... 激光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利用辐射烧蚀驱动靶丸球形内爆,在减速阶段将内爆动能转化成热斑内能,同时压缩燃料,达到点火条件,实现聚变点火。根据目前认识,影响内爆压缩过程的主要因素包括内爆对称性、燃料熵增因子、内爆速度和混合。内爆物理实验研究的目的是发展对上述影响因素的实验表征方法,获取这些影响因素随靶设计参数的变化规律,建立相应的实验调控能力,最终达到不断提升内爆性能的目的。为此,在内爆对称性方面,开展了Bi球自发光实验,用于研究点火脉冲前2ns驱动不对称性;在内爆速度方面,开展了球面弯晶单能流线实验,测量得到内爆速度和剩余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在混合方面,开展了内壳层示踪涂层内爆混合实验,测量得到环形发光图像。为考察综合内爆性能,在神光Ⅱ和神光Ⅲ原型装置上开展了DT内爆实验,获得了中子产额随初始靶参数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内爆 内爆对称性 流体力学不稳定性
下载PDF
激光等离子体脉冲软X光标定源 被引量:6
8
作者 侯立飞 易荣清 +5 位作者 刘慎业 周琴琴 廖强 杜华冰 王传珂 赵宗清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9-82,共4页
利用神光Ⅱ上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得到的软X光,建立了基于多层镜的四通道软X光单色器系统。研究了光源的性能,测量了光源强度、单色器系统稳定性、相应通道的一致性。研究表明,采用多层镜作为脉冲光源的分光元件,可以得到具有较好单... 利用神光Ⅱ上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得到的软X光,建立了基于多层镜的四通道软X光单色器系统。研究了光源的性能,测量了光源强度、单色器系统稳定性、相应通道的一致性。研究表明,采用多层镜作为脉冲光源的分光元件,可以得到具有较好单色性的强脉冲软X光标定源。光源的光子能量为253 eV和820 eV,两能道的光源强度分别为1.8×1019photon/(s.cm2)和3.2×1019photon/(s.cm2)。在该标定源上可以实现XRD、平面镜、多层镜、透射光栅和滤片的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X光 标定光源 多层镜 光强 一致性
下载PDF
神光Ⅱ装置靶丸内爆过程X射线背光照相实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慎业 杨国洪 +8 位作者 张继彦 李军 黄翼翔 胡昕 易荣清 杜华冰 曹柱荣 张海鹰 丁永坤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333-3337,共5页
在神光Ⅱ装置上,8路激光注入金柱腔靶产生X射线驱动位于柱腔中心的DD靶丸内爆,第9路激光辐照Pd背光靶产生的L线X射线透视内爆靶丸,用针孔成像方式获得靶丸的透视图像,高速X射线条纹相机记录靶丸透视图像,建立了间接驱动内爆靶丸背光照... 在神光Ⅱ装置上,8路激光注入金柱腔靶产生X射线驱动位于柱腔中心的DD靶丸内爆,第9路激光辐照Pd背光靶产生的L线X射线透视内爆靶丸,用针孔成像方式获得靶丸的透视图像,高速X射线条纹相机记录靶丸透视图像,建立了间接驱动内爆靶丸背光照相的实验方法,清晰地观测到了靶丸内爆的过程,对透视图像分析获得了内爆靶丸壳层运动轨迹和速度的实验数据,所获实验结果可用于间接驱动靶丸优化设计,还可用于内爆动力学数值模拟建模和计算结果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背光照相 内爆 X射线
下载PDF
同步辐射标定闪烁体探测器灵敏度 被引量:4
10
作者 何小安 杜华冰 +2 位作者 李朝光 易荣清 肖体乔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575-1578,共4页
利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BL13W1光束线开展了闪烁体探测器的灵敏度标定方法的研究。对光源的高次谐波以及闪烁体探测器的工作线性动态范围进行了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同步辐射标定闪烁体探测器灵敏度的方法。通过对实验结果... 利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BL13W1光束线开展了闪烁体探测器的灵敏度标定方法的研究。对光源的高次谐波以及闪烁体探测器的工作线性动态范围进行了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同步辐射标定闪烁体探测器灵敏度的方法。通过对实验结果的理论拟合,得到与放射源方法相符合的灵敏度数据,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提高了标定数据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 闪烁体探测器 灵敏度 等离子体
下载PDF
Silex-I飞秒激光装置X射线探测系统时间特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易荣清 何小安 +3 位作者 黎航 杜华冰 张海鹰 曹柱荣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111-3114,共4页
在Silex-Ⅰ飞秒激光装置上,利用32fs、800nm的激光辐照平面金靶,产生小于1ps的X射线脉冲,作为δ脉冲X射线源,研究XRD探测器的时间响应特性,并且探索X射线条纹相机时间分辨和分幅相机曝光时间的X射线标定方法。实验给出了XRD探测器的时... 在Silex-Ⅰ飞秒激光装置上,利用32fs、800nm的激光辐照平面金靶,产生小于1ps的X射线脉冲,作为δ脉冲X射线源,研究XRD探测器的时间响应特性,并且探索X射线条纹相机时间分辨和分幅相机曝光时间的X射线标定方法。实验给出了XRD探测器的时间响应特性。解决了条纹相机和分幅相机触发晃动问题,给出了条纹相机时间分辨和分幅相机曝光时间的X射线标定方法,初步给出条纹相机时间分辨和分幅相机曝光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RD 条纹相机 分幅相机 时间特性 时间分辨 曝光时间
下载PDF
神光Ⅱ升级装置软X光能谱仪研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侯立飞 李军 +10 位作者 杜华冰 崔延莉 宋天明 韦敏习 杨轶囉 李三伟 易荣清 易涛 杨国洪 刘慎业 江少恩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139-3144,共6页
软X光能谱仪(SXS)是惯性约束聚变黑腔辐射流、辐射温度测量的主要诊断设备。根据神光Ⅱ升级装置实验需求,完成软X光谱仪系统研制,并开展了性能研究。谱仪采用环形透镜成像准直方法保证瞄准精度,通过固定角度平面镜安装机构来减少... 软X光能谱仪(SXS)是惯性约束聚变黑腔辐射流、辐射温度测量的主要诊断设备。根据神光Ⅱ升级装置实验需求,完成软X光谱仪系统研制,并开展了性能研究。谱仪采用环形透镜成像准直方法保证瞄准精度,通过固定角度平面镜安装机构来减少角度偏差。利用滤片、平面镜以及X光二极管(XRD)探测器的标定实验结果,得到谱仪测量能区为0.05~4.97keV。在短脉冲激光装置上开展通道时间响应性能研究,确定系统时间分辨力为99.22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X光能谱仪 神光Ⅱ升级装置 测量能区 时间分辨
下载PDF
长脉冲keV X射线源的辐射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广月 刘慎业 +7 位作者 张继彦 杨家敏 丁永坤 胡昕 黄翼祥 杜华冰 易容清 郑坚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71-776,共6页
利用神光Ⅱ第九路2 ns长脉冲激光束作用厚钛固体靶,研究了产生的keV X射线源的辐射区域和总辐射功率的时间行为。结果表明:在长脉冲激光作用厚固体靶时,硬X射线线辐射功率的时间行为以及辐射体积的时间行为与激光脉冲波形一致;长脉冲时... 利用神光Ⅱ第九路2 ns长脉冲激光束作用厚钛固体靶,研究了产生的keV X射线源的辐射区域和总辐射功率的时间行为。结果表明:在长脉冲激光作用厚固体靶时,硬X射线线辐射功率的时间行为以及辐射体积的时间行为与激光脉冲波形一致;长脉冲时,等离子体2维膨胀效应非常显著,keV X射线线辐射的径向辐射区域在激光焦斑尺寸附近达到饱和,导致X射线线辐射功率出现饱和,且keV X射线线辐射的辐射体积正比于焦斑尺寸的3次方。从理论和实验角度研究了在同样入射激光能量下,辐射功率随激光焦斑尺寸的变化关系,发现keV X射线线辐射的饱和辐射功率正比于焦斑尺寸的5/3次方,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并讨论了相同基频输出激光能量下,keV X射线辐射总功率随激光波长的变化关系,发现即使考虑了倍频效率的影响,短波长激光仍然有利于keV X射线的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源 长脉冲 2维膨胀效应 辐射区域 焦斑尺寸 激光波长
下载PDF
软X光多层镜反射率在同步辐射源上的标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侯立飞 易荣清 +4 位作者 杜华冰 刘慎业 朱京涛 赵屹东 崔明启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043-2046,共4页
软X光多层镜反射率标定实验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上进行,利用BSRF-3W1B束线及其反射率计靶室(主靶室)标定不同材料的多层镜样品的反射率。多层镜的标定采用波长扫描法,以得到样品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曲线。给出了21°B4C/Si,21&#... 软X光多层镜反射率标定实验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上进行,利用BSRF-3W1B束线及其反射率计靶室(主靶室)标定不同材料的多层镜样品的反射率。多层镜的标定采用波长扫描法,以得到样品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曲线。给出了21°B4C/Si,21°-B4C/Mo,10°-Cr/Ti,15°-B4C/w,10°-B4C/W以及6.86°-B4C/W等6块多层镜在50~1500 eV能段上的反射率标定曲线,并将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标定曲线与理论曲线很好地符合。影响标定结果的总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是光子能量不确定度,其次是角度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X光 多层镜 反射率 高次衍射 不确定度
下载PDF
透射式阴极X光二极管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侯立飞 杜华冰 +8 位作者 车兴森 李志超 谢旭飞 袁永腾 韦敏习 杨轶濛 杨国洪 刘慎业 杨家敏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1-55,共5页
基于透射式阴极发射模型和平响应XRD原理,设计了透射式阴极,并制作550nm CH+50nm Au的阴极,并在神光Ⅲ原型装置上开展了初步验证实验。首先利用反射式XRD施加负偏压的实验开展直穿光影响评估,施加偏压为-1500V时,没有观测到探测信号,表... 基于透射式阴极发射模型和平响应XRD原理,设计了透射式阴极,并制作550nm CH+50nm Au的阴极,并在神光Ⅲ原型装置上开展了初步验证实验。首先利用反射式XRD施加负偏压的实验开展直穿光影响评估,施加偏压为-1500V时,没有观测到探测信号,表明直穿光产生光电子得到了有效抑制。利用原型主激光与第九路激光打靶实验,施加负偏压的透射式XRD获得探测信号显示第二个峰值信号延后第一个信号3.01ns,该结果与第九路激光延迟时间一致,时间分辨能力满足实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光二极管 时间分辨 透射阴极 负偏压 辐射流
下载PDF
小灵敏面X光二极管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侯立飞 杜华冰 +6 位作者 李晋 任宽 杨轶濛 崔延莉 窦延娟 杨国洪 刘慎业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040-4044,共5页
X光二极管(XRD)小型化有助于优化软X光能谱仪,也可实现与其他X光诊断设备的集成应用。完成了小灵敏面X光二极管机构设计,储能电容更合理,体积更小。开展了微波仿真与模拟计算,在0-20 GHz的带宽范围内其反射很小,微波传输特性满足实验... X光二极管(XRD)小型化有助于优化软X光能谱仪,也可实现与其他X光诊断设备的集成应用。完成了小灵敏面X光二极管机构设计,储能电容更合理,体积更小。开展了微波仿真与模拟计算,在0-20 GHz的带宽范围内其反射很小,微波传输特性满足实验要求。另外,在短脉冲激光装置上开展了探测器性能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探测器时间分辨能力提升20%左右。小灵敏面X光二极管研究有助于探测器在辐射流监测的方面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光二极管 储能电容 灵敏面 时间分辨
原文传递
X光二极管脉冲偏压施加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侯立飞 杜华冰 +10 位作者 崔延莉 杨轶濛 韦敏习 易涛 袁铮 陈韬 窦延娟 杨国洪 刘慎业 杨家敏 江少恩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6-169,共4页
为了满足充气腔实验对探测器安全性能的要求,开展了X光二极管的脉冲偏压施加技术的初步研究。在8ps激光装置上,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信号发生器的同步方法,完成了X光二极管脉冲偏压加载工作方式的技术验证。脉冲偏压与直流偏压条件下,探... 为了满足充气腔实验对探测器安全性能的要求,开展了X光二极管的脉冲偏压施加技术的初步研究。在8ps激光装置上,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信号发生器的同步方法,完成了X光二极管脉冲偏压加载工作方式的技术验证。脉冲偏压与直流偏压条件下,探测器上升时间与半高宽变化值不超过10%。脉冲偏压源主要指标确定为脉宽110μs,激光打靶零后2.11ms完成偏压卸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光二极管 脉冲偏压 时间同步 时间特性
下载PDF
用于平响应X光探测器的复合滤片参数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车兴森 侯立飞 +3 位作者 杨轶濛 杜华冰 杨国洪 韦敏习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10-214,共5页
在间接驱动的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实验中,激光辐照产生的X射线能流的测量非常重要,它可以推测出黑腔的辐射温度和激光腔靶的耦合效率,一般通过平响应X射线探测器得到不同角分布的辐射流数据。通过对平响应复合滤片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 在间接驱动的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实验中,激光辐照产生的X射线能流的测量非常重要,它可以推测出黑腔的辐射温度和激光腔靶的耦合效率,一般通过平响应X射线探测器得到不同角分布的辐射流数据。通过对平响应复合滤片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提高了平响应X射线探测器的测量精度。研究了复合滤片中薄金层、厚金层和孔面积比等结构参数对X射线探测器响应平整度的影响规律。从实验结果中可以得出:滤片和金阴极的标定数据和理论结果基本一致,并且薄金层的厚度对探测器整体响应的平整度起到主要作用,厚金层厚度和孔面积比影响较小,优化后探测器的平响应度达到5%,与理论设计相一致,此时的薄金层厚度、厚金层厚度和孔面积比分别为50 nm、380 nm和1: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平响应滤片 响应平整度 辐射流
原文传递
软X光多层镜反射率的标定与修正
19
作者 侯立飞 易荣清 +7 位作者 杜华冰 李朝光 何小安 黎航 刘慎业 朱京涛 赵屹东 崔明启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27-831,共5页
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上,利用3W1B束线得到了21°-B4C/Si,21°-B4C/Mo,10°-Cr/Ti,15°-B4C/W,10°-B4C/W以及6.86°-B4C/W等多层镜在50~1500eV能段上的反射率标定曲线.分析了标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计算得到多层... 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上,利用3W1B束线得到了21°-B4C/Si,21°-B4C/Mo,10°-Cr/Ti,15°-B4C/W,10°-B4C/W以及6.86°-B4C/W等多层镜在50~1500eV能段上的反射率标定曲线.分析了标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计算得到多层镜的积分衍射效率,并修正了标定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镜 反射率 标定 同步辐射 修正
下载PDF
单端驱动银球腔的激光能量耦合和分配
20
作者 余波 尹传盛 +15 位作者 孙传奎 侯立飞 宋天明 杜华冰 关赞洋 张文海 袁铮 李朝光 董云松 蒋炜 黄天晅 蒲昱东 晏骥 陈忠靖 杨家敏 江少恩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17-223,共7页
将高功率激光注入单孔球形银黑腔,产生的高温辐射源能够驱动超声速冲击波,在实验室模拟各种天体物理现象.利用神光Ⅲ原型装置上四路3.2 kJ激光,聚焦注入F800μm、注入口F650μm的球形银腔,可以产生峰值温度为240 eV的高温辐射源,驱动剩... 将高功率激光注入单孔球形银黑腔,产生的高温辐射源能够驱动超声速冲击波,在实验室模拟各种天体物理现象.利用神光Ⅲ原型装置上四路3.2 kJ激光,聚焦注入F800μm、注入口F650μm的球形银腔,可以产生峰值温度为240 eV的高温辐射源,驱动剩余球壳在气体区产生超声速冲击波.实验结果显示,银腔的激光-X光转换效率为0.68,银反照率为0.83.散射光份额约为15%,超热电子份额小于1%,从注入口漏失的辐射流约占总能量的30%,从厚度5.6μm的Ag和10μm的CH球壳漏失的辐射流约占总能量的9%,约45%的能量转换为剩余球壳的动能和内能.黑腔等离子体约在950 ps开始聚心,基本不会影响1 ns脉宽激光注入.在神光Ⅲ原型装置开展的银球腔激光能量耦合和分配实验,为后续超声速冲击波实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黑腔 辐射流 激光能量耦合 激光能量分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