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农科背景下动物福祉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1
作者 杜华华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0期43-46,共4页
动物福祉学课程立足畜牧产业,从科学、伦理、应用、评估和保护等角度探讨如何善待农场动物,具有比较鲜明的农科特色和应用需求。通过挖掘该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从动物与人类和谐共处角度,融入人文、生态、发展、创新和实践等思维方式,... 动物福祉学课程立足畜牧产业,从科学、伦理、应用、评估和保护等角度探讨如何善待农场动物,具有比较鲜明的农科特色和应用需求。通过挖掘该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从动物与人类和谐共处角度,融入人文、生态、发展、创新和实践等思维方式,将课程与思政元素有机结合,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科学思维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有机统一,为培养具有优秀德性品质、良好人文素养、深厚的“三农”情怀的新农科畜牧业人才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福利 课程思政 教学探索 畜牧业 新农科
下载PDF
茶多酚的生物学活性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8
2
作者 杜华华 许梓荣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6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茶多酚 生物学活性 结构 性质 作用机理 饲料添加剂
下载PDF
谷氨酰胺对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杜华华 许梓荣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2年第5期4-6,共3页
谷氨酰胺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具有特殊营养作用的条件性必需氨基酸。肠道是消耗谷氨酰胺的主要器官。在应激或病理条件下,补充外源性谷氨酰胺能有效地维持肠道正常的免疫功能。本文综述了谷氨酰胺在肠道的代谢以及对肠道的免疫调节作用。
关键词 免疫功能 谷氨酰胺 肠道 化学结构 生理作用 代谢 免疫调节
下载PDF
饲料铅暴露对罗非鱼肝胰脏抗氧化防御系统及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戴伟 金成官 +2 位作者 傅玲琳 杜华华 许梓荣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0-354,共5页
将罗非鱼暴露于不同水平(0、100、400和800μg·g-1)饲料铅60d后,对肝胰脏中丙二醛(MDA)含量和抗氧化防御系统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并观察其肝胰脏显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饲料铅暴露剂量的增加,罗非鱼肝胰脏中MDA含量呈上升趋势,... 将罗非鱼暴露于不同水平(0、100、400和800μg·g-1)饲料铅60d后,对肝胰脏中丙二醛(MDA)含量和抗氧化防御系统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并观察其肝胰脏显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饲料铅暴露剂量的增加,罗非鱼肝胰脏中MDA含量呈上升趋势,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甘肽(GSH)水平呈下降趋势,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被铅诱导升高;随着铅暴露剂量增加,罗非鱼肝胰脏病理损伤逐渐加剧.以上研究结果揭示饲料铅可能通过诱导罗非鱼肝胰脏发生氧化损伤而发挥毒性作用,损害其结构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饲料铅 肝胰脏 氧化损伤 显微结构
下载PDF
不同水平饲料铅对罗非鱼生长性能及组织中铅残留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戴伟 杜华华 +2 位作者 傅玲琳 金成官 许梓荣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5-349,共5页
将480尾罗非鱼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添加0、100、400和800μgPb?g-1的基础日粮,研究不同水平饲料铅暴露对罗非鱼生长性能及组织中铅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45d养殖试验,铅暴露组罗非鱼的终末重、日增重和饵料系数与对照组罗非鱼相比... 将480尾罗非鱼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添加0、100、400和800μgPb?g-1的基础日粮,研究不同水平饲料铅暴露对罗非鱼生长性能及组织中铅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45d养殖试验,铅暴露组罗非鱼的终末重、日增重和饵料系数与对照组罗非鱼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饲料铅暴露剂量的增加及暴露时间的延长,罗非鱼组织中铅残留量均呈上升趋势.铅在罗非鱼体内的蓄积分布具有不同的组织亲和性,在不同组织中的残留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肠>中肾>骨>胃>肝脏>鳃>脾脏>精巢>背肌>脑.以上研究结果揭示,罗非鱼对饲料铅具有较大的耐受性;中肾和骨等铅残留量高的组织能够敏感地反映环境中铅胁迫情况,而胃、肠组织中铅残留量可作为食料铅污染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铅 罗非鱼 生长性能 残留
下载PDF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许雅香 许梓荣 +2 位作者 朱玉芳 杜华华 魏克强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63-66,共4页
关键词 白斑综合症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 WSSV 对虾养殖业 病原 中国台湾地区 分子生物学研究 亚洲 中部 世界
下载PDF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VP19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许雅香 许梓荣 +1 位作者 杜华华 沈卫德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73-476,共4页
以东海宁波海区收集的甲壳内侧出现白斑为特征的发病中国对虾为材料,从中分离出一株病毒(ZJ2001),经电镜和动物试验鉴定为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用煮沸法一步获得病毒基因组DNA,以此基因组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病毒囊膜蛋白VP19的基因... 以东海宁波海区收集的甲壳内侧出现白斑为特征的发病中国对虾为材料,从中分离出一株病毒(ZJ2001),经电镜和动物试验鉴定为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用煮沸法一步获得病毒基因组DNA,以此基因组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病毒囊膜蛋白VP19的基因,将扩增得到的基因克隆并测序.用DNATools软件对测得的序列分析表明:VP19基因序列与GeneBank中的比较(AF309029),其核苷酸同源性为99%,氨基酸同源性为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保护学 白斑综合征病毒 纯化 VPl9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高温抑制对虾白斑综合征的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吴晓果 熊海涛 杜华华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68-572,共5页
对虾白斑综合征是影响我国对虾养殖业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它具有发病快、流行性强、死亡率高等烈性传染病的特点,感染后3~10d,累计死亡率可达100%。此病感染宿主相当广泛,对虾、沼虾、龙虾、蟹等甲壳类动物及一些水生昆虫等都是其... 对虾白斑综合征是影响我国对虾养殖业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它具有发病快、流行性强、死亡率高等烈性传染病的特点,感染后3~10d,累计死亡率可达100%。此病感染宿主相当广泛,对虾、沼虾、龙虾、蟹等甲壳类动物及一些水生昆虫等都是其感染对象或传播媒介,目前仍无有效的防治措施。对虾白斑综合征的爆发与水温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对虾白斑综合征 对虾白斑病综合征病毒 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细胞凋亡 热休克蛋白70
下载PDF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VP28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许雅香 朱玉芳 +2 位作者 许梓荣 沈卫德 杜华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31-33,共3页
在已构建重组质粒pGEM-vp28的基础上,通过NcoⅠ,HindⅢ双酶切质粒pGEM-vp28和表达载体质粒pET-30a,分别获得携带限制性内切酶粘性末端的vp28基因片段和表达载体质粒片段,两片段经T4DNA连接酶连接获得了重组表达质粒pET30a-vp28,将此重... 在已构建重组质粒pGEM-vp28的基础上,通过NcoⅠ,HindⅢ双酶切质粒pGEM-vp28和表达载体质粒pET-30a,分别获得携带限制性内切酶粘性末端的vp28基因片段和表达载体质粒片段,两片段经T4DNA连接酶连接获得了重组表达质粒pET30a-vp28,将此重组质粒导入表达宿主菌EscherichiacoliBL21中,用IFID诱导表达4h后,其表达产物在SDS-PAGE和Westernblot中的显示的特异性条带大小约27ku,与预期的大小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综合征病毒 VP28基因 表达
下载PDF
寄生曲霉的花生粕固体培养及其AFB1的ELISA定量检测
10
作者 冯建蕾 许梓荣 +1 位作者 杜华华 王淑彩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花生粕 曲霉菌 固体培养 AFB1 ELISA试剂盒 定量检测 黄曲霉毒素
下载PDF
三种对虾病毒在浙江省凡纳滨对虾中的流行性调查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林开 侯崇林 +2 位作者 谢荣辉 吴晓果 杜华华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1-164,共4页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桃拉综合症病毒及传染性皮下与造血组织坏死病病毒是目前威胁对虾养殖业较为严重的3种病毒。分别从浙江省6个凡纳滨对虾的主养殖区随机采样对虾699尾,通过PCR检测对虾的病毒携带情况。检测结果显示,6个养殖地区传...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桃拉综合症病毒及传染性皮下与造血组织坏死病病毒是目前威胁对虾养殖业较为严重的3种病毒。分别从浙江省6个凡纳滨对虾的主养殖区随机采样对虾699尾,通过PCR检测对虾的病毒携带情况。检测结果显示,6个养殖地区传染性皮下造血组织坏死病病毒检测结果均呈阳性,总阳性率达100%;萧山、舟山、象山养殖场的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检测结果有阳性,总阳性率为5.58%;6个养殖场均未检测出桃拉综合症病毒。表明浙江省凡纳滨对虾养殖区域的桃拉综合症病毒得到了有效控制,传染性皮下造血组织坏死病病毒和对虾白班综合症病毒有较高的感染率,而且存在混合感染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 桃拉综合症病毒 传染性皮下与造血组织坏死病病毒 凡纳滨对虾
下载PDF
铁饱和度对乳铁蛋白抑菌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振杰 张康 +2 位作者 梁莉 熊晴晴 杜华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7-382,共6页
本试验通过制备不同铁饱和度的猪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探讨其对细菌生长的影响。根据铁饱和度将试验分为3组,对照组(不添加任何Lf)、铁不饱和乳铁蛋白处理组(Apo-Lf,铁饱和度为6.9%)和铁饱和乳铁蛋白处理组(Holo-Lf,铁饱和度为100.... 本试验通过制备不同铁饱和度的猪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探讨其对细菌生长的影响。根据铁饱和度将试验分为3组,对照组(不添加任何Lf)、铁不饱和乳铁蛋白处理组(Apo-Lf,铁饱和度为6.9%)和铁饱和乳铁蛋白处理组(Holo-Lf,铁饱和度为100.0%),分别处理大肠埃希菌K88、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鼠伤寒沙门菌。结果表明:(1)天然Lf和Apo-Lf能显著抑制大肠埃希菌K88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而Holo-Lf没有表现出抑菌活性。(2)补铁可以消除Apo-Lf对大肠埃希菌K88的抑制作用,说明Apo-Lf是通过螯合铁发挥抑菌功能的。(3)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Apo-Lf破坏了大肠埃希菌K88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菌膜结构,但Holo-Lf对所有被测细菌都没有影响。(4)三维结构预测结果提示,Apo-pLf和Holo-pLf的三维结构开放程度明显不同,Apo-pLf的活性位点可能更容易与细菌直接作用。综上所述,猪乳铁蛋白的抑菌活性依赖于其铁饱和度,Apo-Lf既可以通过螯合铁的方式抑制细菌生长,也可以通过破坏细菌膜结构方式抑制大肠埃希菌K88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铁蛋白 抑菌 铁饱和度 铁不饱和乳铁蛋白 铁饱和乳铁蛋白
下载PDF
“动物福祉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华华 王凤芹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43期225-227,共3页
为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动物福祉学”进行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探索,采用以任务驱动为主,结合个人展示、课堂辩论、小组讨论、问题探究、案例分析、基地评估为辅的教学方法,优化设计任务问题和讨论主题,实现了有效空间拓展化... 为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动物福祉学”进行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探索,采用以任务驱动为主,结合个人展示、课堂辩论、小组讨论、问题探究、案例分析、基地评估为辅的教学方法,优化设计任务问题和讨论主题,实现了有效空间拓展化、学习方式多样化、抽象知识生动化、工作效率放大化和学生学习主动化,极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为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和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福祉学》 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 协作学习 实践
下载PDF
猪健康养殖的饲用抗生素替代关键技术及应用
14
作者 汪以真 冯杰 +8 位作者 江青艳 杨彩梅 胡彩虹 邓近平 李浙烽 刘雪连 杜华华 路则庆 《中国畜牧业》 2020年第4期28-28,共1页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汪以真带领团队凭借“猪健康养殖的饲用抗生素替代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主要针对生猪养殖饲用抗生素过量使用和滥用引起的细菌耐药、抗生素残留、肉品质下降及土壤水...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汪以真带领团队凭借“猪健康养殖的饲用抗生素替代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主要针对生猪养殖饲用抗生素过量使用和滥用引起的细菌耐药、抗生素残留、肉品质下降及土壤水体污染风险等严重威胁我国养猪业和饲料产业的问题,在新型饲用氨基酸创制、内源氨基酸合成激活与氮高效利用、新型低蛋白质饲料制备等核心技术方面实现了创新突破,形成了猪健康养殖的饲用抗生素替代的营养技术体系。目前,该项目共避免了近万吨抗生素向环境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抗生素 饲料产业 抗生素残留 动物科学学院 生猪养殖 养猪业 环境排放 水体污染
下载PDF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食品中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晓峰 方维焕 +1 位作者 江玲丽 杜华华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9-201,共3页
关键词 食品检验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聚合酶链反应 检测
原文传递
极化过程影响巨噬细胞的铁代谢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云琴 梁莉 +2 位作者 甘振顺 汤学友 杜华华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4-252,共9页
本文旨在研究巨噬细胞极化过程对自身铁代谢调节的影响。用20 ng/mLγ干扰素(interferon gamma,IFN-γ)刺激猪肺泡巨噬细胞(3D4/2细胞)24 h,诱导其为M1型巨噬细胞,另外用10 ng/mL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联合10 ng/mL巨噬细胞... 本文旨在研究巨噬细胞极化过程对自身铁代谢调节的影响。用20 ng/mLγ干扰素(interferon gamma,IFN-γ)刺激猪肺泡巨噬细胞(3D4/2细胞)24 h,诱导其为M1型巨噬细胞,另外用10 ng/mL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联合10 ng/mL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共同刺激3D4/2细胞24 h,诱导其为M2型巨噬细胞,用实时定量PCR、免疫荧光染色法和Western bolt检测巨噬细胞炎症因子和铁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收集M1/M2型巨噬细胞培养液上清液与猪肠上皮IPEC-J2细胞共培养,用CCK-8法检测IPEC-J2的增殖能力。给M1/M2型巨噬细胞外源添加柠檬酸铁铵(ammonium ferric citrate,FAC),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葡聚糖(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dextran,FITC-dextran)及流式细胞术检测3D4/2细胞吞噬能力。结果显示,和对照组相比,M1型巨噬细胞铁调素、铁蛋白重链、轻链和脂质运载蛋白-2 mRNA表达水平上调,胞内铁含量增加,显示出铁保留的表型,并且铁可增强M1型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M2型巨噬细胞上述基因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而铁转运蛋白和转铁蛋白受体mRNA表达水平上调,胞内铁含量减少,显示出铁释放的表型,并且其培养液上清液能促进IPEC-J2细胞增殖。上述结果提示,M1型巨噬细胞倾向于将铁保留在细胞内,减少胞外铁含量,从而抑制胞外菌的增殖;而M2型巨噬细胞倾向于释放铁,有助于周围细胞的增殖,从而促进组织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代谢 M1/M2型巨噬细胞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