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的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杜建宇 张珈敏 +2 位作者 郭海涛 张晓东 胡远扬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1年第4期350-354,共5页
通过对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殖、纯化 ,获得一株单一类型的质型多角体病毒。提纯的病毒粒子经SDS-酚抽提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基因组dsRNDA ,回收纯化第十片段S10。S10经DMSO变性 ,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 ,PCR扩增后 ,克隆在pGE... 通过对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殖、纯化 ,获得一株单一类型的质型多角体病毒。提纯的病毒粒子经SDS-酚抽提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基因组dsRNDA ,回收纯化第十片段S10。S10经DMSO变性 ,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 ,PCR扩增后 ,克隆在pGEM T载体上。对重组子进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及序列测定 ,结果表明 ,克隆片段全长 76 3bp ,起始密码AUG位于 3~ 5残基 ,终止密码UGA位于 74 7~ 74 9残基。推测DpCPV多角体蛋白基因编码 2 4 8个氨基酸的多肽 ,分子量 2 8kD。和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 (BmCPV)多角体蛋白基因相比较 ,核苷酸和编码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 89.3%和 97.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质型多角体病毒 多角体蛋白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基于反向平衡聚合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TDMA调度算法 被引量:2
2
作者 杜建宇 张林 +1 位作者 山秀明 王耀希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899-3901,3910,共4页
讨论了已有的TDMA算法在端到端延时上的弊端,在优化时隙数的基础上引入链路的使用顺序与数据流向的相关性,提出了分布式TDMA调度算法,利用反向平衡聚合树的生成过程分配时隙,通过控制链路染色顺序分布式优化延时与避免冲突。仿真结果验... 讨论了已有的TDMA算法在端到端延时上的弊端,在优化时隙数的基础上引入链路的使用顺序与数据流向的相关性,提出了分布式TDMA调度算法,利用反向平衡聚合树的生成过程分配时隙,通过控制链路染色顺序分布式优化延时与避免冲突。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在端到端延迟和通信开销上的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时分复用 数据聚合 反向平衡树 分布式算法
下载PDF
基于金刚石的先进热管理技术研究进展
3
作者 杜建宇 唐睿 +10 位作者 张晓宇 杨宇驰 张铁宾 吕佩珏 郑德印 杨宇东 张驰 姬峰 余怀强 张锦文 王玮 《电子与封装》 2023年第3期63-76,共14页
以GaN为代表的新一代半导体材料具有宽禁带、高电子饱和速率、高击穿场强等优异的电学性能,使得射频、电力电子器件有了具备更高功率能力的可能,目前限制器件功率提升的主要瓶颈是缺少与之匹配的散热手段。具有极高热导率的金刚石已成... 以GaN为代表的新一代半导体材料具有宽禁带、高电子饱和速率、高击穿场强等优异的电学性能,使得射频、电力电子器件有了具备更高功率能力的可能,目前限制器件功率提升的主要瓶颈是缺少与之匹配的散热手段。具有极高热导率的金刚石已成为提升器件散热能力的重要材料,学术界针对金刚石与功率器件集成的先进热管理技术已经开展了大量有益的研究与探索,但是由于金刚石具有极强的化学惰性和超高的硬度,在实际集成和工艺加工过程中,金刚石-GaN界面容易出现热性能和可靠性问题,甚至会导致器件失效。对金刚石热管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未来主要工作方向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理 功率器件 金刚石 嵌入式冷却
下载PDF
基因芯片用于SARS早期诊断和病毒载量时相监测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肖白 王辰 +20 位作者 吕月平 谭淑珍 闫梅 丁洁 王臻 刘敬忠 周一鸣 王栋 高华方 陶生策 杜建宇 李泽 蒋迪 张琼 范肖冬 张川 程京 任丽丽 杨仁全 洪涛 王健伟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4年第3期200-202,205,共4页
目的: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进行病毒载量时相监测,为SARS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指标。方法:4例确诊非重症SARS患者,在病程的3~30d中,间隔2~6d共7次连续采样。检测标本种类为血液和呼吸道分泌物(痰或鼻、咽拭子)... 目的: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进行病毒载量时相监测,为SARS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指标。方法:4例确诊非重症SARS患者,在病程的3~30d中,间隔2~6d共7次连续采样。检测标本种类为血液和呼吸道分泌物(痰或鼻、咽拭子)。血标本26份,呼吸道分泌物标本24份,共计50份。对SARS鄄CoV复制酶(replicase)1A、刺蛋白(spikeglycoprotein)和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protein)的编码序列区域进行检测和杂交。基因芯片有严格的反应内控体系和防止污染手段。结果:4例SARS患者在病程第4天第1次采样时,2例患儿呼吸道标本阳性,在病程9~18d第2、3次采样时,4例患者的所有标本检测均为强阳性或中等程度阳性。在病程18~23d,第4、5次采样时,所有标本均表现为阳性程度减弱或转为阴性。到病程的22~30d第6、7次采样检测时,4例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和血标本已全部无病毒核酸检出。结论:基因芯片技术为SARS早期诊断和病毒载量时相监测提供了有参考意义的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病毒 基因芯片 病毒载量时相监测 诊断 RT-PCR
下载PDF
大面积处理芯片嵌入式微流体冷却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宇驰 吕佩珏 +7 位作者 杜建宇 李沫潼 杨宇东 潘鹏辉 郑德印 张驰 吴道伟 王玮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3年第1期105-123,共19页
随着集成电胳制程趋于极限,登纳德缩放定律逐步失效,芯片的功率密度逐渐提升,尤其是在5G、物联网以及高性能计算快速发展的驱动下,单芯片面积也在增大,热耗散问题日趋严重,传统的冷却方式已无法保证芯片的可靠工作.将热沉制备在芯片内... 随着集成电胳制程趋于极限,登纳德缩放定律逐步失效,芯片的功率密度逐渐提升,尤其是在5G、物联网以及高性能计算快速发展的驱动下,单芯片面积也在增大,热耗散问题日趋严重,传统的冷却方式已无法保证芯片的可靠工作.将热沉制备在芯片内部可以避免封装材料的导热热阻和多层界面热阻,提升冷却性能和冷却效率.学术界针对芯片的嵌入式微流体冷却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和探索,不断提出新型通道结构设计方案,包括平行长直通道、歧管通道、射流通道等.旨在于优化泵功和热阻,在小压降下实现高效冷却.然而,随着芯片面积的增大,在限域空间实现高效冷却将更加困难,工艺难度和制造成本限制了嵌入式液冷的大规模商业化使用,目前在实际IC芯片内演示的冷却方案验证了嵌入式冷却的性能,但复杂度高,兼容性差,冷却性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在3D封装架构下,需要提出兼容小型化、高密度封装的通道结构,通过协同设计,在保证电学互连的前提下实现层间冷却.在优化通道结构设计的同时,还需要简化工艺,降低成本,提升嵌入式微流体冷却的工艺可靠性和长期工作可靠性,才能推进嵌入式微流体冷却技术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液冷 微流体冷却 大面积芯片 嵌入式冷却可靠性
下载PDF
同种异体BMMSCs对去势山羊体内BMMSCs生物学行为影响的研究
6
作者 杜建宇 廖立 +5 位作者 时炳正 王艳丽 张立超 安玉林 金岩 李德超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88-693,共6页
目的:观察去势山羊接受静脉注射同源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后,其体内BMMSCs增殖及分化功能的改变。方法:取3—6岁关中雌性山羊15只,随机分为双侧卵巢切除组(OVX)、双侧卵巢切除24h... 目的:观察去势山羊接受静脉注射同源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后,其体内BMMSCs增殖及分化功能的改变。方法:取3—6岁关中雌性山羊15只,随机分为双侧卵巢切除组(OVX)、双侧卵巢切除24h后静脉注射同源异体BMMSCs组(OVX+injection)和假手术对照(sham)组(n=5),并进行相应处理。1年后分离各组山羊的BMMSCs,MTT法检测其增殖能力;成骨、成脂诱导培养后,采用茜素红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其多向分化能力。结果:去势1年后,OVX组与Sham组相比,BMMSCs的增殖能力和成骨分化能力均明显下降,而成脂分化能力明显增强(P〈0.05);OVX+injection组BMMSCs的增殖和成骨分化能力均较OVX组明显提高,而成脂分化能力明显下降(P〈0.05)。结论:静脉注射同种异体BMMSCS可逆转去势后BMMSCs的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切除 山羊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移植
下载PDF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构建及其特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安玉林 那思家 +4 位作者 韦蔚 陈哲 王国轩 杜建宇 金岩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3-278,共6页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构建和基本生物学特性。方法:从GFP-SD荧光大鼠体内提取原代骨髓并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鉴定后用于体外构建BMMSCs细胞膜片,用荧光显微镜、倒置显微镜和HE染色对膜片进行形态学检测,并提...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构建和基本生物学特性。方法:从GFP-SD荧光大鼠体内提取原代骨髓并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鉴定后用于体外构建BMMSCs细胞膜片,用荧光显微镜、倒置显微镜和HE染色对膜片进行形态学检测,并提取膜片RNA用于RT-PCR实验,检测相关促愈合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BMMSCs成功分离、培养和鉴定。体外诱导培养2周后获得白色膜状细胞膜片,并可用机械力刮下。显微观察显示细胞呈长梭形重叠生长,染色显示细胞间紧密连接并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ECM)。RT-PCR结果显示,膜片细胞与正常培养的BMMSCs相比,高表达TGF-β、FGF、VEGF和ColⅠ等细胞因子和蛋白,但在诱导1周和2周时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结论:本方法能够较为稳定的在体外构建BMMSCs膜片,该膜片显著高表达TGF-β等促愈合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膜片 细胞因子 愈合
下载PDF
DNA酶Ⅰ抑制细胞聚集降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注射发生急性肺栓塞的风险 被引量:1
8
作者 时炳正 徐志媛 +5 位作者 晓岩 杜建宇 范龙坤 毕焕京 廖立 金岩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11-116,共6页
目的:探索DNA酶Ⅰ处理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降低急性肺栓塞的发生。方法:体外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57小鼠分PBS注射组、10U/mL DNaseⅠ-PBS注射组、正常BMSCs注射组、DNaseⅠ处理后BMSCs注射组。PBS注射组与正常BMSCs注射组尾静脉... 目的:探索DNA酶Ⅰ处理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降低急性肺栓塞的发生。方法:体外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57小鼠分PBS注射组、10U/mL DNaseⅠ-PBS注射组、正常BMSCs注射组、DNaseⅠ处理后BMSCs注射组。PBS注射组与正常BMSCs注射组尾静脉注射PBS或临界致死剂量的BMSCs,脏器组织学检测,PBS注射组对照,观察急性死亡率;比较正常BMSCs与DNaseⅠ处理后BMSCs体外增殖、分化能力和悬液中细胞聚集状态;DNaseⅠ处理后BMSCs注射组注射DNaseⅠ处理后3×106个BMSCs 5ml/kg观察急性死亡率。结果:PBS注射组相比正常BMSCs注射组急性死亡率为60%、心肺异常、肺血管内异染物质,急性肺栓塞;DNaseⅠ预处理不影响BMSCs体外增殖分化能力;DNaseⅠ处理BMSCs较正常BMSCs聚集成团细胞比例显著下降。DNaseⅠ处理后BMSCs注射组的急性死亡率为23.3%,与正常BMSCs注射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DNaseⅠ预处理不影响BM-SCs的生物学特性并能抑制单细胞聚集降低静脉注射BMSCs所导致的急性肺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鉴定 DNASE 注射风险
下载PDF
基于Cyt b基因全序列鼩鼱属分子系统学分析——我国东北地区鼩鼱属物种的系统发生地位 被引量:3
9
作者 张隽晟 刘铸 +3 位作者 董明 杜建宇 杨茜 金志民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2-69,共8页
利用mtD NA的Cyt b基因全序列对39个鼩鼱属物种的系统分化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我国东北地区具有的9个鼩鼱属物种。计算了遗传距离和构建了系统进化树。分子系统学分析支持鼩鼱属应该分为主要分布于古北区的亚属和主要分布于新北区的亚属。... 利用mtD NA的Cyt b基因全序列对39个鼩鼱属物种的系统分化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我国东北地区具有的9个鼩鼱属物种。计算了遗传距离和构建了系统进化树。分子系统学分析支持鼩鼱属应该分为主要分布于古北区的亚属和主要分布于新北区的亚属。Sorex亚属包括分布在古北区的鼩鼱属物种和分布在全北区的苔原鼩鼱和姬鼩鼱,以及分布在新北区的北极鼩鼱。Otisorex亚属包括分布在新北区的鼩鼱属物种和分布在古北区的堪察加鼩鼱和弗兰格尔鼩鼱。特氏鼩鼱-索绪尔鼩鼱类群高度特化,支持其与Otisorex亚属具有更近的系统进化关系。本文探讨了我国东北地区具有的9个鼩鼱属物种的系统分化和分类学问题,进而明确了其在鼩鼱属的系统发生地位。支持姬鼩鼱为全北区物种。扁颅鼩鼱在系统发生地位上较为特化。支持栗齿鼩鼱属于XY_1Y_2性染色体复杂种组。大鼩鼱是东北分布的鼩鼱属物种中最特化的一个物种。我国东北分布和日本北海道分布的细鼩鼱属于不同亚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鼩鼱科 鼩鼱属 分子系统学
下载PDF
压电微泵一体化自闭环微系统热管理技术研究
10
作者 余怀强 杜建宇 +4 位作者 刘雨陇 陈星 邓立科 张磊 王玮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76-679,共4页
近年来,以嵌入式微流体液冷散热技术为代表的主动热管理因其优异的散热性能而被广泛研究。然而,嵌入式微流体液冷散热技术常使用体积较大的外置泵、阀等构成流体回路,以致该技术难以应用于现有的射频微系统。该文提出了一种集成压电微... 近年来,以嵌入式微流体液冷散热技术为代表的主动热管理因其优异的散热性能而被广泛研究。然而,嵌入式微流体液冷散热技术常使用体积较大的外置泵、阀等构成流体回路,以致该技术难以应用于现有的射频微系统。该文提出了一种集成压电微泵阵列的一体化自闭环微系统热管理方法,并完成了该微系统样机的设计与研制。在常温、高温与低温环境下分别对该微系统样机供液流量及散热性能进行了测试。常温测试结果表明,在芯片热流密度为250.9 W/cm^(2)时,芯片表面温升能控制在56℃以下,而集成的2×2压电微泵阵列实现了高达57 mL/min的供液流量。该技术可用于解决高功率射频微系统的高效一体化热管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理 微系统 压电微泵 热流密度 内嵌微通道
下载PDF
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杜建宇 谷永忠 +2 位作者 周扬 马保 花春霞 《当代化工研究》 2018年第7期166-167,共2页
金属络合物是催化不对称氧化的一类重要催化剂。本文综述主要介绍各类金属络合物在不对称环氧化中的有关机理、应用及其特点。
关键词 金属络合物 不对称环氧化 对映选择性
下载PDF
自动代客泊车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恒凯 杜建宇 +2 位作者 厉健峰 李佳骏 吴岗岗 《汽车文摘》 2022年第1期52-56,共5页
自动代客泊车被认为将是最先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L4级自动驾驶系统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逐渐成为行业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重点分析了自动代客泊车的市场需求、政策环境、技术环境、技术演进过程、系统方案,对其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并对... 自动代客泊车被认为将是最先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L4级自动驾驶系统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逐渐成为行业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重点分析了自动代客泊车的市场需求、政策环境、技术环境、技术演进过程、系统方案,对其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并对未来代客泊车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客泊车AVP 自动泊车 协同控制
下载PDF
昆明市广告产业园发展方向与对策研究
13
作者 刘泽世 杜建宇 许亚梅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第29期21-23,共3页
昆明市地理位置优越,高校众多,在构建广告产业园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大力发展昆明产业园能大力促进昆明、云南乃至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但昆明广告产业园发展过程中存在产业载体拓展空间小、入园企业税务... 昆明市地理位置优越,高校众多,在构建广告产业园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大力发展昆明产业园能大力促进昆明、云南乃至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但昆明广告产业园发展过程中存在产业载体拓展空间小、入园企业税务关系梳理困难等问题,为此要加快产业升级、注重建设平台载体、增加社会资本参与、提高园区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产业园 昆明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公路工程不均匀沉降段的施工技术探讨
14
作者 白菊 杜建宇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2年第16期0081-0083,共3页
分析了公路工程不均匀沉降的破坏机理和形式,形成的质量问题和产生的原因,通过具体的施工路段,从平整度、强度、稳定性等方面提出了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技术。
下载PDF
SARS冠状病毒基因芯片的制作与初步临床样本验证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陶生策 杨仁全 +25 位作者 李泽 张治位 周一鸣 张琼 朱沛轩 杜建宇 赵传赞 马清梅 任丽丽 王璨 蒋迪 刘彦华 杨华卫 荣利 安爽 李喆 王健伟 程云 刘欧 郑重 左焕琮 闪全忠 阮力 吕占秀 洪涛 程京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15-720,共6页
为了实现对非典(SARS)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早期诊断,构建了一套以基因芯片为基础的SARS冠状病毒基因分析检测系统。首先从患者痰、血样本中快速分离出SARS冠状病毒的RNA,然后通过巢式RT-PCR对分离的RNA进行扩增获得特定的DNA片段,最后让... 为了实现对非典(SARS)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早期诊断,构建了一套以基因芯片为基础的SARS冠状病毒基因分析检测系统。首先从患者痰、血样本中快速分离出SARS冠状病毒的RNA,然后通过巢式RT-PCR对分离的RNA进行扩增获得特定的DNA片段,最后让固定在基因芯片上的DNA探针与扩增产物进行杂交以检验扩增产物的序列匹配性,达到最终确认SARS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目的。对首期两例患者痰样本和两例全血样本的分析结果表明,这4例患者样本中均存在SARS冠状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冠状病毒 基因芯片 制作 患者样本 临床验证
原文传递
利用微波辅助[3+3]环化反应合成稠合吡啶衍生物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亚男 杜建宇 +1 位作者 郝文娟 姜波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63-1571,共9页
报道了一类新型的微波辅助对甲基苯磺酸促进的[3+3]环化反应.利用烯胺酮或烯胺内酯可作为1,3-双亲核试剂及炔丙醇可作为1,3-双亲电试剂的特性,使其在微波辐射及对甲苯磺酸促进条件下于冰醋酸中在70℃反应,实现了[3+3]环化反应,分别区域... 报道了一类新型的微波辅助对甲基苯磺酸促进的[3+3]环化反应.利用烯胺酮或烯胺内酯可作为1,3-双亲核试剂及炔丙醇可作为1,3-双亲电试剂的特性,使其在微波辐射及对甲苯磺酸促进条件下于冰醋酸中在70℃反应,实现了[3+3]环化反应,分别区域选择性地合成了2,2-二芳基取代四氢喹啉-5(1H)-酮衍生物和2,2-二芳基取代二氢呋喃并[3,4-b]吡啶-5-酮衍生物,产率良好.该反应利用微波合成技术促使反应,在短时间内完成(30 min),唯一副产物为水.此外,该方法具有原料简单易得、操作简单及底物普适性广等优点,从而为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稠合吡啶骨架的构建提供了一种绿色、经济且高效的合成策略,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合成 [3+3]环化 喹啉-5(1H)-酮衍生物 呋喃并[3 4-b]吡啶-5-酮衍生物 绿色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