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脉络丛癌12例临床特征及生存分析
1
作者 李苗 杜淑旭 +11 位作者 王淑梅 龚小军 任思其 张金 张臻 孙华颖 孙艳玲 邱晓光 刘巍 李春德 武万水 孙黎明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4-128,共5页
背景儿童脉络丛癌(CPC)临床罕见,国内报道较少。目的 探讨儿童CPC的临床特征、治疗及结局。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儿科于2017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手术后病理确诊的CPC患儿,随访截至2022... 背景儿童脉络丛癌(CPC)临床罕见,国内报道较少。目的 探讨儿童CPC的临床特征、治疗及结局。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儿科于2017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手术后病理确诊的CPC患儿,随访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截取患儿性别、诊断年龄、临床表现、治疗和随访情况,生存数据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主要结局指标总体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12例CPC患儿纳入分析,男4例,女8例;中位诊断年龄29.7(5.8~119.6)个月,起病年龄<3岁8例;肿瘤直径≥5 cm 8例,<5 cm 4例;肿瘤位于幕上9例,幕下3例;肿瘤位于脑室系统6例,脑室外累及脑实质6例;起病时发现播散转移2例,无转移10例。12例均接受肿瘤切除手术,全切8例,近全切4例。术后仅行化疗5例(42%),联合放射治疗及化疗7例(58%)。截至末次随访,8例出现肿瘤复发或进展,其中4例因肿瘤进展后死亡。平均OS(56.7±8.8)个月,1、3、5年OS率分别为(83.3±10.8)%、(66.7±13.6)%和(66.7±13.6)%。平均PFS(24.3±7.2)个月,1、3年PFS率分别为(41.7±14.2)%和(33.3±13.6)%。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位于幕下3年OS低于幕上(χ^(2)=8.562,P=0.003);单纯化疗3年OS低于放化疗联合治疗(χ^(2)=8.488,P=0.004);不同性别、起病年龄(<3岁与3~18岁)、肿瘤直径(≥5 cm与<5 cm)、切除程度、有无转移、是否放化疗对3年PFS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儿童CPC临床罕见,预后差,肿瘤位于幕下及单纯化疗为影响OS的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丛癌 儿童 治疗
下载PDF
G4型髓母细胞瘤患儿预后影响因素及生存状况分析
2
作者 武跃芳 孙艳玲 +3 位作者 武万水 杜淑旭 李苗 孙黎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86-691,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G 4型髓母细胞瘤(MB)患者的生存状况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0年8月儿科收治的G4型MB患儿(随访至2022年8月)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体生存(OS)率和无进展生存(PFS)率,采用Log-rank检... 目的探讨儿童G 4型髓母细胞瘤(MB)患者的生存状况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0年8月儿科收治的G4型MB患儿(随访至2022年8月)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体生存(OS)率和无进展生存(PFS)率,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率差异,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纳入145例G4型MB患儿,男106例、女39例,中位确诊年龄7.5(5.7~9.6)岁。M0期91例,M+期54例(M1期1例、M2期12例、M3期41例);病理分型为经典型127例、促纤维增生/结节型(DN)8例、大细胞/间变型(LC/A)8例、广泛结节型(EN)1例、未分型1例。中位随访时间为47.9(36.5~59.3)月,复发37例。患儿5年OS率和PFS率分别为(80.8±3.4)%和(55.4±4.7)%。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M+期、MYCN扩增、Chr12 p+变异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期、MYCN扩增的G4型MB患儿预后相对较差。Chr12 p+可能与患儿预后相关,但仍有待更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进行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4型髓母细胞瘤 预后 影响因素 儿童
下载PDF
儿童原发颅内生殖细胞肿瘤延迟诊断的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万露露 孙黎明 +4 位作者 武万水 杜淑旭 孙艳玲 李苗 任思其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82-387,共6页
背景目前对儿童颅内生殖细胞肿瘤(ICGCTs)的及时诊断仍面临困难。目的 分析ICGCTs患儿延迟诊断的影响因素。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纳入2011年10月至2021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就诊的ICGCTs患儿,发病至诊断时间≥6个... 背景目前对儿童颅内生殖细胞肿瘤(ICGCTs)的及时诊断仍面临困难。目的 分析ICGCTs患儿延迟诊断的影响因素。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纳入2011年10月至2021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就诊的ICGCTs患儿,发病至诊断时间≥6个月为延迟诊断组,反之为无延迟诊断组。根据导致延迟诊断的原因将延迟诊断组进一步分为疾病原因亚组、家庭原因亚组和诊断原因亚组。截取患儿的一般信息、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临床资料,在两组间单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的基础上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主要结局指标ICGCTs延迟诊断的影响因素。结果 158例ICGCTs患儿纳入分析,男114例,女44例。无延迟诊断组88例,延迟诊断组70例,其中疾病原因亚组15例,家庭原因亚组23例,诊断原因亚组32例。起病症状:无延迟诊断组以高颅压三主征多见,疾病原因亚组和家庭原因亚组以内分泌症状多见,诊断原因亚组以神经精神症状和内分泌症状多见。诊断原因亚组以肿瘤多病灶为主,其余各组以单病灶为主。无延迟诊断组病理分型为非生殖细胞性的生殖细胞瘤(NGGCTs)、肿瘤最大直径≥3 cm、发生脑积水、需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三脑室底造瘘术的患儿较多,β-HCG≥5 mIU·mL^(-1)在发病≥6个月出现的患儿较少。进一步分析导致延迟诊断的危险因素后发现,内分泌症状是家庭原因亚组患儿延迟诊断的危险因素;诊断原因亚组中高颅压三主征、肿瘤最大直径≥3 cm是患儿延迟诊断的保护因素,β-HCG≥5 mIU·mL^(-1)在发病≥6个月出现是延迟诊断的危险因素。结论 ICGCTs的延迟诊断与疾病自身特征、患儿家庭认知和医院诊疗水平相关,需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 延迟诊断 危险因素 预后 儿童
下载PDF
二氧化硫衍生物舒张大鼠离体主动脉血管环的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杜淑旭 张春雨 +2 位作者 金红芳 杜军保 唐朝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81-585,共5页
目的:探讨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SO2)及其衍生物的舒张血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离体大鼠主动脉环灌流,应用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预收缩主动脉环后,观察其对SO2供体——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混合液(Na2SO3/NaH... 目的:探讨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SO2)及其衍生物的舒张血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离体大鼠主动脉环灌流,应用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预收缩主动脉环后,观察其对SO2供体——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混合液(Na2SO3/NaHSO3,3:1物质的量比)的舒张反应;观察应用KATP通道阻断剂格列本脲和钙通道阻断剂尼卡地平对Na2SO3/NaHSO3血管效应的影响;观察应用内源性SO2生成酶抑制剂天冬氨酸异羟肟酸(hydroxamate,HDX)和Na2SO3/NaHSO3预孵育血管组织后NE缩血管效应的变化。结果:大鼠离体主动脉环对Na2SO3/NaHSO3呈浓度(0~12mmol/L)依赖性的舒张反应,IC50值为(7.28±0.12)mmol/L,最大舒张率(Emax)为78.79%±3.24%。格列本脲(1×10μmol/L)抑制低浓度Na2SO3/NaHSO3(≤4mmol/L)的舒血管效应,而对高浓度(〉6mmol/L)的舒血管效应无明显影响。经尼卡地平(1×10^-9mol/L)预孵育的血管环对NE的收缩反应明显减弱,Na2SO3/NaHSO3则不能舒张该血管。反之,预先用HDX(1×10^-4mol/L)孵育阻断内源性SO2生成后,血管环对NE的收缩反应增强[EC50从(6.48±0,84)×10^-7mol/L降至(3.97±1.63)×10^-7mol/L,P〈0.01];而用Na2SO3/NaHSO3预先孵育的血管对NE的收缩反应曲线右移[EC50从(6.48±0.84)×10^-7mol/L升至(4.93±0.81)×10^-5mol/L,P〈0.01]。结论:SO2具有明显的舒张血管平滑肌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钙离子通道及KATP通道有关,推测机体内源性SO2具有血管功能调节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血管舒张 平滑 血管 大鼠
下载PDF
内源性二氧化硫及其生成酶在大鼠体内的生成与分布 被引量:8
5
作者 杜淑旭 金红芳 +2 位作者 卜定方 杜军保 唐朝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108-2112,共5页
目的:探讨内源性二氧化硫(SO2)及其生成酶谷氨酸草酰乙酸转移酶(GOT)在大鼠体内的正常分布。方法:选用Wistar大鼠,分别留取心、肝、肺、肾、主动脉、肺动脉、肠系膜动脉、肾动脉和尾动脉,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HPLC)检测各组织中亚硫... 目的:探讨内源性二氧化硫(SO2)及其生成酶谷氨酸草酰乙酸转移酶(GOT)在大鼠体内的正常分布。方法:选用Wistar大鼠,分别留取心、肝、肺、肾、主动脉、肺动脉、肠系膜动脉、肾动脉和尾动脉,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HPLC)检测各组织中亚硫酸盐的含量;应用酶学法测定各组织中GOT酶活性及荧光定量PCR测定各组织中GOT mRNA的含量;原位杂交检测血管组织中GOT mRNA的分布。结果:心、肝、肺、肾、主动脉、肺动脉、肠系膜动脉、肾动脉和尾动脉中均含有一定量的亚硫酸盐,且以动脉血管中的含量较高;心、肝、肾等组织中的GOT酶活性及GOT mRNA含量明显高于动脉血管的含量;GOT mRNA主要位于血管内皮细胞和近内皮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结论:SO2可在心血管系统内源性产生,动脉血管中SO2含量高于组织器官中的含量,GOT酶及GOT mRNA的含量在动脉血管中较低,这可能与局部代谢及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 大鼠
下载PDF
二氧化硫及其衍生物对大鼠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杜淑旭 金红芳 +5 位作者 梁银芳 赵霞 魏红铃 汪立 杜军保 唐朝枢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二氧化硫(SO2)及其衍生物对大鼠血压的影响。方法选用Wistar雄性大鼠16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8只。实验组一次性静脉给予SO2供体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Na2SO3/NaHSO3)(3∶1摩尔比,溶于1mol/L的9g/L盐水中,pH7.4)125μmol/kg,后... 目的探讨二氧化硫(SO2)及其衍生物对大鼠血压的影响。方法选用Wistar雄性大鼠16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8只。实验组一次性静脉给予SO2供体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Na2SO3/NaHSO3)(3∶1摩尔比,溶于1mol/L的9g/L盐水中,pH7.4)125μmol/kg,后观察大鼠平均动脉压(MBP)及其血清SO2水平;对照组给予等剂量9g/L盐水。观察SO2对大鼠血压的影响。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静脉输注Na2SO3/NaHSO3后30s内大鼠MBP显著下降,从(14.13±0.23)kPa降至(8.67±0.65)kPa(t=22.446P<0.01),约10min恢复正常;血清SO2水平在给药约1min升至最高,从(4.64±0.61)μmol/L升至(721.98±30.11)μmol/L(t=48.422P<0.01);2h后,血清SO2水平恢复正常(10.48±0.71)μmol/L。对照组BMP和SO2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外源性给予SO2供体后可降低大鼠动脉血压。推测SO2也可能对心血管功能的调节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血压 大鼠
下载PDF
妈咪爱对实验性黄疸家兔肠道菌群及胆红素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杜淑旭 黄志华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71-274,共4页
目的 :通过检测妈咪爱制剂对实验性黄疸家兔肠道菌群及胆红素代谢的影响 ,探讨其对淤胆型肝炎的防治作用。方法 :采用α-萘异硫氰酸酯诱发家兔淤胆型肝炎模型 ,测定不同肠段肠道菌群数量、血清和胆汁中生化指标和胆汁引流量的变化 ,所... 目的 :通过检测妈咪爱制剂对实验性黄疸家兔肠道菌群及胆红素代谢的影响 ,探讨其对淤胆型肝炎的防治作用。方法 :采用α-萘异硫氰酸酯诱发家兔淤胆型肝炎模型 ,测定不同肠段肠道菌群数量、血清和胆汁中生化指标和胆汁引流量的变化 ,所得结果采用多元统计分析。结果 :模型建立后 ,肠道菌群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制剂组菌群改变较轻 ;血清 AL T、TB、DB、γ- GT值 2 4h后高 ,48h达高峰 ;制剂组胆汁引流量较中毒组多。结论 :妈咪爱制剂能稳定肠道菌群 ,改善肝功能 ,促进胆汁排泄 ,对婴儿淤胆型肝炎综合征有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 微生态制剂 肠道菌群 妈咪爱 实验性黄疸 胆红素代谢
下载PDF
内源性二氧化硫及其衍生物的生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杜淑旭 杜军保 唐朝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1-334,共4页
Sulfur dioxide (SO2) is an ordinary air pollutant globally and harm to human health. L-cysteine is the major sulfur-containing amino acid and its normal metabolism can produce hydrogen sulfur (H2S) and SO2. It is ... Sulfur dioxide (SO2) is an ordinary air pollutant globally and harm to human health. L-cysteine is the major sulfur-containing amino acid and its normal metabolism can produce hydrogen sulfur (H2S) and SO2. It is realized that H2S has various bioactivities and is the third gasotransmitter after nitric oxide (NO) and carbon monoxide (CO). Recently,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physiologic effects of endogenous SO2 and its derivatives (bisulfite and sulfite) in vivo, and recognized that SO2 and its derivatives can lower blood pressure, change heart rates, participate in inflammatory reactions, and so on, suggesting that endogenous SO2 may modulate the physiologic functions in vivo as a bioactive molecu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生理学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胆道闭锁 被引量:8
9
作者 杜淑旭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CAS 2000年第5期221-225,共5页
近年来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与胆道闭锁(BA)的相关性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CMV引起BA的流行病学、病理变化、发病机制等方面加以综述。
关键词 胆道闭锁 巨细胞病毒感染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小儿腮腺炎1例的诊治及相关问题
10
作者 杜淑旭 《中国医刊》 CAS 2012年第5期92-94,共3页
病例简介:患儿,男,8岁,发现右侧颈部肿包块1天就诊,无明显发热,自诉右耳局部疼痛明显,咀嚼时加重,食欲差。查体可见右侧腮腺呈马鞍形肿胀,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扩散,边缘不清,表面皮肤发热不红,触痛以耳垂处最明显,颌... 病例简介:患儿,男,8岁,发现右侧颈部肿包块1天就诊,无明显发热,自诉右耳局部疼痛明显,咀嚼时加重,食欲差。查体可见右侧腮腺呈马鞍形肿胀,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扩散,边缘不清,表面皮肤发热不红,触痛以耳垂处最明显,颌下腺、舌下腺未见肿胀。右侧腮腺管口红肿,无脓性分泌物,无其他阳性体征。患儿同桌1周前患“腮腺炎”。急查血常规:白细胞(WBC)6.5×10^9/L,中性粒细胞(N)0.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炎 诊治 小儿 脓性分泌物 中性粒细胞 病例简介 局部疼痛 阳性体征
下载PDF
内源性二氧化硫对心血管系统的调节意义 被引量:13
11
作者 金红芳 杜淑旭 +5 位作者 赵霞 张素清 田悦 卜定芳 唐朝枢 杜军保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3-425,共3页
SUMMARY Since the 1980 s nitric oxide (NO), carbon monoxide (CO) and hydrogen sulfide (H2S), the endogenous gas molecules produced from metabolic pathway, have been realized as signal molecules to be involved in the r... SUMMARY Since the 1980 s nitric oxide (NO), carbon monoxide (CO) and hydrogen sulfide (H2S), the endogenous gas molecules produced from metabolic pathway, have been realized as signal molecules to be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body homeostasis and to play important roles under physiological and patho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The researches on these endogenous gas signal molecules opened a new avenue in life science. To explore the new member of gasotransmitter family, other endogenous gas molecules which have been regarded as metabolic waste up to date, and their biological regulatory effects have been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in the current fields of life science and medicine. Sulfur dioxide (SO2) can be produced endogenously from normal metabolism of sulfur-containing amino acids. L-cysteine is oxidized via cysteine dioxygenase to L-cysteinesulfinate, and the latter can proceed through transamination by glutamate oxaloacetate transaminase (GOT) to β-sulfinylpyruvate which decomposes spontaneously to pyruvate and SO2. In mammals, activated neutrophils by oxidative stress can convert H2S to sulfite through a reduced form of nicotinamide-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NADPH) oxidase-dependent process. The authors detected endogenous production of SO2 in all cardiovascular tissues, including in heart, aorta, pulmonary artery, mesenteric artery, renal artery, tail artery and the plasma SO2 content. As the key enzyme producing SO2, GOT mRNA in cardiovascular system was detected and found to be located enrichedly in endothelial cells and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near the endothelial layer.When the normal rats were treated with hydroxamate(HDX), a GOT inhibitor, at a dose of 3.7 mg/kg body weight, the blood pressure (BP) went high markedly, the ratio of wall thickness to lumen radius was increased by 18.34%, and smooth muscle cell proliferation was enhanced. The plasma SO2 level in the rats injected with 125 μmol/kg body weight SO2 donor was increased to 721.98±30.11 μmol/L at the end of 30 seconds, while the blood pressure was decreased to the lowest point 65.0± 4.9 mm Hg at the end of 1 minute. The above results showed that endogenous SO2 might be involved in the maintenance of blood pressure and normal vascular structure. In spontaneous hypertensive rat (SHR) animal model, exogenous supplement of SO2 donor decreased the BP, the media cross-sectional area, and pressure of the media and the ratio of wall thickness to lumen radius in the SHR. Moreover, the proliferative index of aortic smooth muscle cells was decreased in the SHR treated with SO2 donor compared with that in SHR. The above data showed that SO2 could prevent the aortic structural remodeling by inhibiting the proliferation of aortic smooth muscle cells.The authors observed the direct vasorelaxant effects of SO2 on the aortic ring pre-treated with norepinephrin (NE). SO2 donor at a concentration of 25—100 μmol/L relaxed the aortic ring temporarily and slightly, but SO2 donor at a concentration of 1—12 mmol/L induced relaxation of the ring in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anner. Administration with nicardipine, an L-type calcium channel blocker other than glibenclamide, an ATP 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 (KATP channel) blocker or removal of vascular endothelium could decrease the SO2-induced vasorelaxation. In 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animal model, SO2 donor decreased the 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and the systolic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P<0.01), respectively as compared with hypoxic group, and alleviated obviously the hypoxic pulmonary vascular structural remodeling. The percentage of muscularized arteries of small pulmonary vessels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hypoxia+SO2 donor-treated rats compared with that of hypoxic rats (P<0.01), while the percentage of non-muscularized vessels was obviously higher in hypoxia with SO2 donor-treated rats than that of hypoxic rats (P<0.01). Similarly, SO2 obviously decreased relative media area and relative media thickness of small muscularized pulmonary arteries in hypoxic rats (P<0.01). The above data showed that SO2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evelopment of 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Perfusion with SO2 donor (10-6—10-3 mol/L) to the isolated rat heart obviously inhibited the left ventricular peak rate of contraction ( + LV dp/ dtmax) , peak rate of relaxation ( -LV dp/ dtmax) and difference of left ventricular pressure ( ΔLVP) in a concentration dependent manner. Nicardipine, an L-type calcium channel blocker, could partly antagoniz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SO2 on the heart function. In a word, SO2 could be endogenously generated in cardiovascular tissues and exert important cardiovascular effects such as vasorelaxant effect and negative inotropic effects. Moreover, SO2 might play considerable roles in the regulation of systemic circulatory pressure, pulmonary circulatory pressure and vascular structural remodeling in the pathogenesis of hypertension and 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findings, we presumed that endogenous SO2 might be a novel cardiovascular functional regulatory gasotransmitter. More studie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endogenous SO2 in cardiovascular system under physiological and patho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need to be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平滑 血管 心血管生理学
下载PDF
二氧化硫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管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霞 金红芳 +2 位作者 杜淑旭 唐朝枢 杜军保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7-330,共4页
目的研究二氧化硫(SO2)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血压以及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4wk♂SHR16只,随机分为SHR对照组(n=8)、SHR+Na2SO3/NaHSO3组(n=8),同样周龄(n=8)正常血压的Wistar-Kyoto(WKY)大鼠8... 目的研究二氧化硫(SO2)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血压以及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4wk♂SHR16只,随机分为SHR对照组(n=8)、SHR+Na2SO3/NaHSO3组(n=8),同样周龄(n=8)正常血压的Wistar-Kyoto(WKY)大鼠8只为正常对照组。5wk后检测各组大鼠血压,应用图像采集与分析系统对Hart′s改良弹力纤维染色的胸主动脉显微形态结构做定量分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平滑肌细胞增殖指数。结果9wk时SHR对照组血压高于WKY对照组大鼠(P<0·01);SHR+Na2SO3/NaHSO3组大鼠的血压较SHR对照组降低(P<0·01)。SHR对照组左心室与全心重量比高于WKY对照组大鼠(P<0·05)。SHR对照组胸主动脉中膜厚度与内径之比高于WKY对照组大鼠(P<0·01)。SHR+Na2SO3/NaHSO3组大鼠胸主动脉的中膜压力、中膜厚度与内径之比低于SHR对照组大鼠(P<0·01)。SHR对照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PI高于WKY对照组大鼠(P<0·01),SHR+Na2SO3/NaHSO3组PI低于SHR对照组(P<0·01)。结论SO2通过扩张血管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参与缓解自发性高血压的形成及主动脉结构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高血压 SHR
下载PDF
儿童髓母细胞瘤脑脊液循环肿瘤DNA检测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艳玲 刘晶晶 +10 位作者 李苗 任思其 刘妍 张金 李舒婷 龚小军 王圆 杜淑旭 武万水 孙黎明 田永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0-394,共5页
目的应用二代测序对比髓母细胞瘤肿瘤组织和脑脊液循环肿瘤DNA的基因分析结果,确定脑脊液液态活检的可行性。方法针对2019年4-12月北京天坛医院小儿神经外科收治的6例术前依据头颅核磁影像学诊断并术后病理确诊为髓母细胞瘤的患儿,术中... 目的应用二代测序对比髓母细胞瘤肿瘤组织和脑脊液循环肿瘤DNA的基因分析结果,确定脑脊液液态活检的可行性。方法针对2019年4-12月北京天坛医院小儿神经外科收治的6例术前依据头颅核磁影像学诊断并术后病理确诊为髓母细胞瘤的患儿,术中留取脑脊液标本及外周血,以及同期于我院住院初治、影像明确脊髓播散的髓母细胞瘤患儿1例,术后3~4周行腰椎穿刺留取脑脊液标本同时留取外周血标本,应用二代测序对比髓母细胞瘤肿瘤组织和脑脊液循环肿瘤DNA的基因分析结果。结果3例提取质控不合格,4例患儿脑脊液循环肿瘤DNA检测阳性率75%。脑脊液检测出KMT2D、KMT2C、TP53、NF1、PIK3CA、SMARCA4、KMD5A等髓母细胞瘤相关基因突变,组织检测出KMT2D、SMARCA4等髓母细胞瘤相关基因突变。结论脑脊液循环肿瘤DNA检测脑脊液上清可能较组织检出更丰富的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循环肿瘤DNA 脑脊液上清 基因突变 二代测序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治疗儿童视路胶质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武万水 刘晶晶 +7 位作者 孙艳玲 杜淑旭 李春德 李苗 任思其 张金 龚小军 孙黎明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93-1197,共5页
目的分析贝伐珠单抗治疗儿童视路胶质瘤(OPG)的效果,为儿童OPG的治疗探索新方向。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化疗的OPG患儿30例,根据是否加用贝伐珠单抗分为传统化疗组(卡铂、长春新碱、依托泊苷,n=12)和联合化疗组(贝伐珠单抗、卡铂、长春新... 目的分析贝伐珠单抗治疗儿童视路胶质瘤(OPG)的效果,为儿童OPG的治疗探索新方向。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化疗的OPG患儿30例,根据是否加用贝伐珠单抗分为传统化疗组(卡铂、长春新碱、依托泊苷,n=12)和联合化疗组(贝伐珠单抗、卡铂、长春新碱、依托泊苷,n=18)。随访至化疗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化疗前后的视力、肿瘤大小及化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联合化疗组肿瘤缩小患儿比例高于传统化疗组(P<0.05)。两组视力好转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化疗相关的死亡病例。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传统化疗可有效使肿瘤体积缩小,且与传统化疗相比,化疗的不良反应并不增加,可作为儿童OPG新的治疗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路胶质瘤 贝伐珠单抗 传统化疗 肿瘤体积 儿童
下载PDF
101例儿童复发髓母细胞瘤的序贯治疗生存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艳玲 刘晶晶 +2 位作者 杜淑旭 武万水 孙黎明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复发髓母细胞瘤(MB)的临床特征,并探讨进一步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7年7月该院收治的101例复发MB患儿的临床资料,随访截至2020年7月31日。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复发髓母细胞瘤(MB)的临床特征,并探讨进一步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7年7月该院收治的101例复发MB患儿的临床资料,随访截至2020年7月31日。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95例患儿给予诱导缓解治疗,51例有效,有效率54%。复发后中位总体生存(OS)期13个月,1年、3年、5年OS率分别为50.5%±5.0%、19.8%±4.0%、10%±3.3%。<3岁与3~18岁、不同性别、不同病理分型、不同Change分期、复发前是否放疗、复发后是否二次放疗、手术至复发<12个月与≥12个月各组患儿5年OS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后是否二次手术、复发于不同部位MB患儿的5年OS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后二次手术者OS期显著长于未手术者(P=0.007),其中复发后二次手术患儿的死亡风险为复发后未手术者的0.389倍(95%CI:0.196~0.774)。结论MB一旦复发,虽经再次诱导缓解治疗可获缓解,但OS期仍短,仅二次手术可显著延长OS期,故有条件可考虑早期进行二次手术以改善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复发 治疗 二次手术 儿童
下载PDF
天冬氨酸异羟肟酸对大鼠血压以及血管重塑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霞 金红芳 +3 位作者 杜淑旭 陈跃 唐朝枢 杜军保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25-1029,共5页
目的观察二氧化硫(SO2)生成酶抑制剂天冬氨酸异羟肟酸(HDX)对大鼠血压以及血管结构的影响。方法4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及WK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HDX组(每组各8只,共32只)。5周后检测血压、胸主动脉与血浆SO2水平、GOT活性、... 目的观察二氧化硫(SO2)生成酶抑制剂天冬氨酸异羟肟酸(HDX)对大鼠血压以及血管结构的影响。方法4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及WK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HDX组(每组各8只,共32只)。5周后检测血压、胸主动脉与血浆SO2水平、GOT活性、增值指数(PI)和p-ERK蛋白表达,胸主动脉显微形态结构。结果HDX干预后,WKY大鼠血压、中膜厚度与内径之比、PCNA、p-ERK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而血浆及胸主动脉SO2水平及GOT活性明显降低(P<0.05或P<0.01);SHR胸主动脉与血浆SO2水平、GOT活性明显低于WKY组(P<0.05或P<0.01)。结论内源性SO2是维持机体血压及血管结构正常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高血压 SHR
下载PDF
丙泊酚静脉麻醉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儿腰椎穿刺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舒婷 杜淑旭 +3 位作者 张金 刘妍 王圆 龚小军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12期78-80,共3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静脉麻醉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儿腰椎穿刺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需行腰椎穿刺术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儿27例,14例接受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腰椎穿刺(观察组),13例接受局部皮肤涂抹利多卡因乳膏麻醉下腰椎穿刺(对照... 目的观察丙泊酚静脉麻醉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儿腰椎穿刺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需行腰椎穿刺术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儿27例,14例接受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腰椎穿刺(观察组),13例接受局部皮肤涂抹利多卡因乳膏麻醉下腰椎穿刺(对照组),比较两组操作时间及穿刺时、穿刺后1 h疼痛评分和无痛率、穿刺成功率、心率、呼吸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操作时间及穿刺时、穿刺后1 h疼痛评分分别为(4.93±0.27)min、0分、(3.07±1.21)分,对照组分别为(10.15±2.91)min、(6.46±1.39)分、(3.16±1.35)分,两组穿刺操作时间穿刺时疼痛评分及比较,P均<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无痛率为100%、0,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穿刺成功率分别为100%、100%,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患儿部分心率、呼吸有不同程度下降,与全麻有关;对照组患儿则有不同程度升高,与患儿紧张、哭闹有关,但均在正常值范围内,且操作结束后均恢复正常;两组血氧饱和度均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有2例在穿刺后出现因饥饿引起的不同程度哭闹,恢复饮食后可缓解;对照组有1例在穿刺时出现因剧烈哭闹导致的面部出血点,4例出现因局部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导致局部皮肤轻微红斑,未予特殊处理自行消失。两组患儿均无腰部疼痛、头痛等不适。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儿腰椎穿刺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且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腰椎穿刺术
下载PDF
手术联合化疗及放疗治疗儿童中枢性原始神经外胚瘤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武万水 刘晶晶 +5 位作者 孙艳玲 任思其 邱晓光 杜淑旭 李春德 孙黎明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89-594,共6页
目的分析手术联合化疗及放疗治疗儿童中枢性原始神经外胚瘤(cPNET)的疗效,并对其预后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8年9月诊断为cPNET的4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患儿的中位总生存(OS)期为2.0年,中位... 目的分析手术联合化疗及放疗治疗儿童中枢性原始神经外胚瘤(cPNET)的疗效,并对其预后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8年9月诊断为cPNET的4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患儿的中位总生存(OS)期为2.0年,中位无事件生存(EFS)期为1.3年;1、3、5年OS率分别为76.2%±6.6%、41.4%±8.7%、37.3%±8.8%,1、3、5年EFS率分别为64.3%±7.4%、32.7%±8.0%、28.0%±8.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手术切除方式、化疗次数、危险度分级患儿OS率、EFS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放疗患儿的OS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化疗次数、危险度分级是cPNET患儿OS率及EFS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化疗次数越多,危险度越低,EFS率及OS率越高。结论手术、化疗及放疗联合的综合治疗是目前治疗儿童cPNET的有效方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及尽量延长、坚持化疗有助于提高EFS率及OS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性原始神经外胚瘤 手术 化疗 放疗 预后因素 儿童
下载PDF
HIT2000方案治疗3岁以下儿童髓母细胞瘤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武万水 刘晶晶 +7 位作者 孙艳玲 杜淑旭 李春德 李苗 龚小军 任思其 张金 孙黎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6-190,共5页
目的 评价分析<3岁儿童髓母细胞瘤HIT 2000方案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HIT 2000方案治疗的<3岁髓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纳入38例<3岁髓母细胞瘤患儿,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5例、疾病稳定6例、疾病进展或... 目的 评价分析<3岁儿童髓母细胞瘤HIT 2000方案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HIT 2000方案治疗的<3岁髓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纳入38例<3岁髓母细胞瘤患儿,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5例、疾病稳定6例、疾病进展或复发19例.5年无事件生存率、总体生存率分别为(43.9±8.8)%、(49.5±9.1)%;M0组和M+组,DMB/MBEN组和CMB、LC/A组,SHH组和G4组之间3年或5年无事件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R0组和R+组、放疗组和未放疗组之间的5年无事件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3例患儿行放疗,放疗期间均未出现放射性脑坏死及继发第二肿瘤,1例出现放射性肺损伤.所有患儿均化疗,化疗期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3例,口腔黏膜溃疡5例,经对症处理后预后良好.没有患儿因放、化疗而死亡.结论 HIT2000方案治疗3岁以下儿童MB疗效较好,疾病预后与M分期、病理分型及分子分型有关,化疗耐受可,可作为3岁以下儿童MB治疗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化疗 放疗 不良反应 儿童
下载PDF
髓母细胞瘤患儿放化疗后并发脑损伤的治疗、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任思其 杜淑旭 +6 位作者 张金 李舒婷 李苗 龚小军 孙艳玲 武万水 孙黎明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51-53,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髓母细胞瘤(MB)患儿合并脑损伤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有效治疗方法,分析其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接受放疗和化疗的髓母细胞瘤患儿300例,其中13例并发脑损伤,年龄4.5岁~14岁,给予口服泼尼松治疗,每月随访患儿头颅增强MRI,对... 目的通过分析髓母细胞瘤(MB)患儿合并脑损伤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有效治疗方法,分析其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接受放疗和化疗的髓母细胞瘤患儿300例,其中13例并发脑损伤,年龄4.5岁~14岁,给予口服泼尼松治疗,每月随访患儿头颅增强MRI,对比治疗前后脑损伤好转程度。对脑损伤患儿与同期未出现脑损伤的髓母细胞瘤患儿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Logistic回归分析MB患儿脑损伤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儿总体生存(OS)率。结果髓母细胞瘤放化疗后并发脑损伤的13例患儿中,12例为放疗所致,1例为化疗药所致。放疗所致脑损伤多发生在放疗结束后8个月(3~15个月),经激素治疗1~5个月好转,中位好转时间2个月。化疗药所致脑损伤患儿于10个月后脑损伤回复正常;脑损伤与无脑损伤患儿性别、年龄、病理分型、分子分型比较,P均>0.05;两组手术范围、M分期比较,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中M分期为髓母细胞瘤患儿放化疗后出现脑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髓母细胞瘤患儿放化疗后脑损伤患儿3年OS率为(84.6±10.0)%,同期无脑损伤患儿3年OS率为(73.3±3.2)%,二者比较,P>0.05。结论髓母细胞瘤患儿放化疗后并发的脑损伤经激素治疗很快好转,TNM分期中M分期为髓母细胞瘤患儿放化疗后出现脑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髓母细胞瘤患儿放化疗后脑损伤不影响髓母细胞瘤患儿的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髓母细胞瘤 危险因素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