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沃特和PAM保水剂对土壤水分及马铃薯生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3
1
作者 杜社妮 白岗栓 +1 位作者 赵世伟 侯喜录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2-79,共8页
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以不施为对照,开展了浸种、穴施保水剂沃特和PAM对土壤水分和马铃薯生长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沃特、PAM不同处理10~20 cm、30~4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在盛花前略高于对照,茎叶衰老后略低于对照.不同处理0~100 cm土... 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以不施为对照,开展了浸种、穴施保水剂沃特和PAM对土壤水分和马铃薯生长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沃特、PAM不同处理10~20 cm、30~4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在盛花前略高于对照,茎叶衰老后略低于对照.不同处理0~100 cm土层土壤水含量苗期略高于对照;花期沃特、PAM穴施用量15和30 kg/hm^2处理极显著高于对照,沃特、PAM穴施用量60 kg/hm^2和1.0%浸种处理显著低于对照;收获期不同处理均低于对照.不同处理花期、收获期均表现为沃特、PAM施用量越大,生物量、块茎产量越高,块茎个数越少,最大块茎越大.从播种到花期沃特、PAM穴施用量15和30 kg/hm^2处理的耗水量显著低于对照,从播种到收获期不同处理的耗水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花期、收获期不同处理的水分利用率和水分产出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沃特和PAM在马铃薯生产应用中,穴施应以30 kg/hm^2到45 kg/hm^2为宜.用1.0%的浓度浸种,可成为沃特和PAM在马铃薯生产中利用的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特保水剂 PAM保水剂 马铃薯 土壤水分 生长状况
下载PDF
沃特和PAM施用方式对土壤水分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7
2
作者 杜社妮 白岗栓 +1 位作者 赵世伟 吴瑞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0-35,共6页
为了鉴别沃特保水剂和PAM不同施用方式的施用效果,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开展了撒施、沟施、穴施对土壤水含量和玉米生长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用方式提高了0~10cm土层土壤水含量,而30~40cm土层土壤水含量则随降水量的多少呈... 为了鉴别沃特保水剂和PAM不同施用方式的施用效果,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开展了撒施、沟施、穴施对土壤水含量和玉米生长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用方式提高了0~10cm土层土壤水含量,而30~40cm土层土壤水含量则随降水量的多少呈现出不同的规律性。随着玉米的生长,不同施用方式影响的土层深度逐渐加深,从三叶期0~50cm土层增加到成熟期的0~200cm土层,土壤水含量表现为沟施、穴施高于撒施,撒施高于对照。3种施用方式对玉米出苗无显著影响,但均提高了玉米生物量、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降低了玉米的耗水量,其中沟施、穴施的效果强于撒施。沃特、PAM相同施用方式对土壤水含量和玉米生长无显著影响,且沟施和穴施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沃特单位施用量单位面积的增产量高于PAM。玉米生产中,沃特、PAM应以沟施或穴施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含量 施用方式 沃特保水剂 PAM 玉米 生长状况
下载PDF
灌溉方式对黄瓜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1
3
作者 杜社妮 白岗栓 梁银丽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3-439,共7页
以黄瓜为试验材料,研究常规沟灌、滴灌、交替沟灌和固定沟灌4种灌溉方式对日光温室内黄瓜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灌溉方式对黄瓜株高、茎粗、叶片数和叶面积的影响不同;黄瓜前期产量是交替沟灌>滴灌>常规沟... 以黄瓜为试验材料,研究常规沟灌、滴灌、交替沟灌和固定沟灌4种灌溉方式对日光温室内黄瓜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灌溉方式对黄瓜株高、茎粗、叶片数和叶面积的影响不同;黄瓜前期产量是交替沟灌>滴灌>常规沟灌>固定沟灌,中期和后期产量是滴灌>交替沟灌>固定沟灌>常规沟灌,总产量的变化与中期和后期产量的变化相同;滴灌和交替沟灌的黄瓜根系活力无显著差异,但二者的根系活力极显著地高于常规沟灌和固定沟灌;水分利用效率和水分产出率的变化趋势一致,滴灌最高,交替沟灌次之,常规沟灌最低,而耗水量的变化与水分利用效率和水分产出率的变化相反.说明日光温室内黄瓜适宜的灌溉方式为滴灌和交替沟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灌溉方式 生长 产量 根系活力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施肥对日光温室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5
4
作者 杜社妮 梁银丽 +2 位作者 徐福利 张成娥 陈志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68-71,共4页
在日光温室内,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西红柿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有机肥、化肥、有机肥+叶面肥处理土壤磷酸酶活性增加,施化肥+叶面肥处理比施化肥处理土壤磷酸酶活性增加;施有机肥处理土壤... 在日光温室内,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西红柿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有机肥、化肥、有机肥+叶面肥处理土壤磷酸酶活性增加,施化肥+叶面肥处理比施化肥处理土壤磷酸酶活性增加;施有机肥处理土壤脲酶活性增强;施化肥+叶面肥处理土壤磷酸酶活性比施有机肥+叶面肥处理降低;施肥对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较小。施有机肥处理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施化肥处理土壤细菌数量降低,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施肥 土壤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
下载PDF
不同施肥对日光温室西红柿菜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5
作者 杜社妮 张成娥 +2 位作者 徐福利 梁银丽 陈志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8期1467-1470,共4页
对不同施肥日光温室西红柿菜地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土壤呼吸强度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土壤呼吸强度较对照增强,蔗糖酶活性在苗期(除施化肥外)、始花着果期(除施沼肥外)、拉秧期较对照增强,采果初期除个别较... 对不同施肥日光温室西红柿菜地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土壤呼吸强度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土壤呼吸强度较对照增强,蔗糖酶活性在苗期(除施化肥外)、始花着果期(除施沼肥外)、拉秧期较对照增强,采果初期除个别较对照增强外,其余处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磷酸酶活性在苗期、始花着果期、拉秧期较对照增强,采果初期施有机肥较对照强;脲酶活性施有机肥处理较对照强,且随生育期延迟而增强;过氧化氢酶活性施用有机肥、化肥+叶面喷肥的处理较对照增强,其余处理不同时期过氧化氢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增强或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处理 西红柿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沃特保水剂对西瓜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杜社妮 白岗栓 +2 位作者 赵世伟 姜峻 侯喜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2-108,共7页
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以不施保水剂为对照,开展了沃特和PAM保水剂对西瓜生长及土壤环境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沃特和PAM降低了西瓜缓苗期的地表最高温度,提高了地表的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及10cm土层和20 cm土层的土壤温度,增加了土... 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以不施保水剂为对照,开展了沃特和PAM保水剂对西瓜生长及土壤环境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沃特和PAM降低了西瓜缓苗期的地表最高温度,提高了地表的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及10cm土层和20 cm土层的土壤温度,增加了土壤的含水量,特别是开花坐瓜期0~3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西瓜幼苗的成活率随沃特和PAM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沃特和PAM保水剂的施用促进了西瓜主蔓和根系的生长,增强了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增加了西瓜的生物量,使西瓜的成熟期提前,产量和产值增加,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相同施用量的沃特与PAM相比,对西瓜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沃特和PAM在西瓜上的适宜使用量均为每株1.5~2.0 g,即16.67~22.22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特保水剂 PAM 西瓜栽培 土壤环境
下载PDF
保水剂施用方式对土壤水分及向日葵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2
7
作者 杜社妮 耿桂俊 +1 位作者 白岗栓 于健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9-143,共5页
为鉴别BJ2101-L保水剂不同施用方式对土壤水分和向日葵生长的影响效果,在内蒙古河套灌区以不施为对照,开展了沟施、混施和撒施BJ2101-L保水剂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沟施、混施和撒施均提高了0-80 cm土层土壤水分,特别是在向日葵开花期... 为鉴别BJ2101-L保水剂不同施用方式对土壤水分和向日葵生长的影响效果,在内蒙古河套灌区以不施为对照,开展了沟施、混施和撒施BJ2101-L保水剂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沟施、混施和撒施均提高了0-80 cm土层土壤水分,特别是在向日葵开花期分别提高了10.71%,8.24%,6.63%。不同施用方式均促进了向日葵根系向深层土壤分布,促进了茎秆增高和增粗,提高了根、茎、叶、花盘生物量。沟施、混施、撒施籽粒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26.80%,24.52%,10.86%,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49.29%,46.94%,25.06%,水分产出率分别提高了33.02%,29.79%,13.11%。河套灌区向日葵生产中BJ2101-L保水剂应以沟施或混施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J2101-L保水剂 施用方式 土壤水分 向日葵 生长状况
下载PDF
日光温室不同水分条件下盆栽黄瓜产量和土壤微生物数量 被引量:9
8
作者 杜社妮 梁银丽 +1 位作者 徐福利 陈志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9-53,共5页
在日光温室内盆栽条件下,研究土壤水分对黄瓜产量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水分含量初花期和初瓜期为田间持水量的80%~90%、盛瓜期90%~100%、生育后期70%~80%的处理黄瓜产量最高,为389.65g/株;其次为初花期土壤水分为... 在日光温室内盆栽条件下,研究土壤水分对黄瓜产量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水分含量初花期和初瓜期为田间持水量的80%~90%、盛瓜期90%~100%、生育后期70%~80%的处理黄瓜产量最高,为389.65g/株;其次为初花期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90%~100%、初瓜期80%~90%、盛瓜期70%~80%、生育后期90%~100%的处理,产量为351.49g/株;初花期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80%~90%、初瓜期90%~100%、盛瓜期70%~80%、生育后期80%~90%的处理产量最低,为257.54g/株。(2)不同水分处理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变化不同黄瓜初花期,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80%~90%的处理土壤细菌数量最多,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70%~80%的处理和90%~100%的处理土壤细菌数量少,且二者差异不大。黄瓜初瓜期和盛瓜期当土壤水分由低变高时细菌数量增加,相反细菌数量减少,黄瓜生育后期当土壤水分从高变低时细菌数量增加,水分稳定不变或从高变为中等水平或从低变为中等水平时细菌数量减少。土壤真菌数量在土壤水分含量低时和土壤水分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增加,否则减少。各处理土壤放线菌在黄瓜初花期和初瓜期数量差异不大,盛瓜期各处理土壤放线菌的数量增加,生育后期多数处理土壤放线菌的数量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黄瓜 产量 土壤水分 土壤微生物 盆栽
下载PDF
保水剂粒径对秦巴山区土壤水分及烤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杜社妮 郭胜利 +5 位作者 王百群 白岗栓 何登峰 耿伟 闫超超 赵洋洋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3-112,共10页
[目的]探究保水剂粒径对秦巴山区土壤水分及烤烟生长的影响,为改善秦巴山区烟田的土壤环境以及促进保水剂在烤烟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支持。[方法]以不施用保水剂为对照,以粉末状(粒径<0.18mm)、细颗粒状(粒径0.18~2.25mm)和颗粒状... [目的]探究保水剂粒径对秦巴山区土壤水分及烤烟生长的影响,为改善秦巴山区烟田的土壤环境以及促进保水剂在烤烟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支持。[方法]以不施用保水剂为对照,以粉末状(粒径<0.18mm)、细颗粒状(粒径0.18~2.25mm)和颗粒状(粒径2.25~3.25mm)的聚丙烯酸钾保水剂为研究材料,监测不同粒径的保水剂对秦巴山区黄棕壤烟田土壤水分、土壤容重及烤烟生长、烤烟品质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不同粒径的聚丙烯酸钾保水剂在烤烟不同生长期均可提高0—40cm土层土壤水分,降低0—40cm土层土壤容重,但对40cm以下土层的土壤水分无显著影响,其中细颗粒状保水剂对土壤水分、土壤容重影响较大。不同粒径的保水剂均可促进烤烟根系生长及茎叶生长,提高烟叶产量与产值,降低下等烟的比例,其中细颗粒状保水剂对烤烟最大叶片、根系生长量、产量及产值影响较大,但粉末状保水剂对上等烟比例影响较大。[结论]不同粒径的保水剂均可提高烤烟品质,其中细颗粒状保水剂对烟碱、总氮、钾及氯的影响较大,粉末状保水剂对总糖和还原糖影响较大。秦巴山区黄棕壤烟田应选用细颗粒状的聚丙烯酸钾保水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保水剂粒径 土壤水分 土壤容重 产量与产值
下载PDF
更新修剪对盛果末期苹果树体营养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杜社妮 李明霞 +1 位作者 耿桂俊 白岗栓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9-22,共4页
在渭北黄土高原地区,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以当地长放修剪为对照,探讨更新修剪对盛果末期苹果树体营养和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更新修剪提高了叶片、枝条、果实、根系中的氮、磷、钾、钙含量,特别是枝条中的氮、磷、钾... 在渭北黄土高原地区,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以当地长放修剪为对照,探讨更新修剪对盛果末期苹果树体营养和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更新修剪提高了叶片、枝条、果实、根系中的氮、磷、钾、钙含量,特别是枝条中的氮、磷、钾、钙含量得到极显著提高。更新修剪极显著提高了单果质量、产量及经济价值,显著提高了果形指数和有机酸含量,对果实着色面积、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果实硬度无显著影响。表明渭北黄土高原应积极开展盛果末期苹果树的更新修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盛果末期 苹果树 更新修剪 树体营养 果实品质 产量
下载PDF
苹果果实硬度适宜测定部位的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杜社妮 李晶晶 +1 位作者 张蕊 白岗栓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33-35,共3页
为确定苹果硬度适宜测定部位,测定了"红富士"、"秦冠"苹果果实顶部、果实阳面、果实阴面、果实肩部的硬度。结果表明:"红富士"、"秦冠"苹果的果实硬度均表现为果实顶部的最高,其次为果实肩部... 为确定苹果硬度适宜测定部位,测定了"红富士"、"秦冠"苹果果实顶部、果实阳面、果实阴面、果实肩部的硬度。结果表明:"红富士"、"秦冠"苹果的果实硬度均表现为果实顶部的最高,其次为果实肩部和果实阳面,果实阴面最低。虽然果实阳面、阴面的硬度平均值低于果实不同部位硬度的平均值,但该部位最易受到伤害,故苹果果实硬度测定部位为果实阳面、阴面,硬度值应取阳面、阴面硬度的平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硬度 测定部位 果实阳面 果实阴面
下载PDF
玉米地膜覆盖的土壤环境效应 被引量:97
12
作者 杜社妮 白岗栓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59,共4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地膜覆盖和露地栽培对玉米的土壤温度、水分、养分、盐分含量和土壤生物学特性及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前期,地膜覆盖5,10,15,20,25cm土层的土壤日平均温度比露地提高2.4℃、3.O℃、2.9℃、...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地膜覆盖和露地栽培对玉米的土壤温度、水分、养分、盐分含量和土壤生物学特性及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前期,地膜覆盖5,10,15,20,25cm土层的土壤日平均温度比露地提高2.4℃、3.O℃、2.9℃、2.2℃、2.7℃,6~7月份比露地降低1.1℃、0.5℃、0.5℃、0.613、0.6℃。地膜覆盖0~10,10~20,20~30,30~4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分别比霉地增加18.84%、10.67%、11.12%和8.9%。地膜覆盖增强了土壤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的数量、CO2浓度、土壤呼吸和土壤NO3^- -N的含量,减少了土壤氮素的损失。地膜覆盖降低了土壤有机质、氮素、速效磷的含量、过氧化氢酶和脲酶的活性及土壤袁层的盐分含量。地膜覆盖提高了玉米的生物量和经济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地膜覆盖 土壤 环境效应
下载PDF
施肥对西红柿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杜社妮 梁银丽 张成娥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8-181,共4页
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了化肥、有机肥、沼肥对西红柿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化肥土壤的细菌数量比对照减少0.6%~57.2%,真菌数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放线菌数量比对照增加7.4%~65.0%;化肥用量减少一半,土壤... 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了化肥、有机肥、沼肥对西红柿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化肥土壤的细菌数量比对照减少0.6%~57.2%,真菌数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放线菌数量比对照增加7.4%~65.0%;化肥用量减少一半,土壤的真菌数量增加,放线菌数量减少。施用有机肥土壤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比对照分别增加12.1%~160.8%、5.1%~142.3%、46.2%~157.5%;有机肥用量减少一半,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分别减少28.0%~87.8%、9.7%~40.3%、21.8%~71.1%。施用沼肥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与对照相比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施肥增强了土壤呼吸,其中有机肥增加的幅度最大,为23.5%~118.6%,沼肥次之,为20.8%~38.5%,化肥增加的幅度最小,为10.5%~2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种类 西红柿 土壤微生物 土壤呼吸
下载PDF
温室黄瓜产量和土壤微生物随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杜社妮 梁银丽 +1 位作者 徐福利 陈志杰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5期300-303,共4页
在日光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土壤含水量对黄瓜产量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初花期,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80%~90%的处理土壤细菌数量最多,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70%~80%的处理和90%~100%的处理土壤细菌数量少,且二者差异... 在日光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土壤含水量对黄瓜产量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初花期,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80%~90%的处理土壤细菌数量最多,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70%~80%的处理和90%~100%的处理土壤细菌数量少,且二者差异不大,黄瓜初瓜期和盛瓜期当从土壤水分低变高时细菌数量增加,相反细菌数量减少,黄瓜生育后期当土壤水分从高变低时细菌数量增加,水分稳定不变或从高变为中等水平或从低变为中等水平时细菌数量减少.土壤真菌数量在土壤水分含量低时和土壤水分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增加,相反减少.土壤放线菌在黄瓜初花期和初瓜期各处理数量差异不大,盛瓜期各处理土壤放线菌的数量增加,生育后期多数处理土壤放线菌的数量有所下降.(2)初花期和初瓜期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80%~90%、盛瓜期90%~100%、生育后期90%~100%的处理产量最高,为389.65g/株,比整个生育期低水、中水和高水的处理分别增产27.74%、18.21%、12.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研究 产量 温室黄瓜 田间持水量 土壤放线菌 土壤微生物数量 细菌数量 生育后期 土壤水分含量 土壤含水量 初花期 盆栽条件 日光温室 相对稳定 数量差异 瓜期 数处理 生育期 低变 水平 中等
下载PDF
温度对土壤有效磷测定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杜社妮 李晶晶 +1 位作者 张蕊 白岗栓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53,57,共3页
为了探讨显色温度对有效磷含量的影响,参照石灰性土壤有效磷的测定方法,在浸提过滤液中加入钼锑抗混合显色剂后,分别将恒温箱温度调至10、15、20、25、30℃,30min后用分光光度计在880nm波长下进行比色,测定其吸光值,然后计算有效磷的含... 为了探讨显色温度对有效磷含量的影响,参照石灰性土壤有效磷的测定方法,在浸提过滤液中加入钼锑抗混合显色剂后,分别将恒温箱温度调至10、15、20、25、30℃,30min后用分光光度计在880nm波长下进行比色,测定其吸光值,然后计算有效磷的含量。结果表明:0~20cm和20~40cm土层的有效磷含量在显色温度为30℃最大,其次是25℃,但两者差异不大;温度为10、15、20℃时有效磷含量较低,并且与25℃和30℃时的测定值差异较大。显色适宜的温度应该为25~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效磷 温度
下载PDF
沃特和PAM对土壤水分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杜社妮 赵世伟 白岗栓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1-88,共8页
为了鉴别沃特保水剂的施用效果及确立合理的施用量,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开展沟施不同用量沃特及PAM对土壤水分和玉米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生育期间10~20cm土层和40~50cm土层土壤贮水量均随沃特、PAM... 为了鉴别沃特保水剂的施用效果及确立合理的施用量,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开展沟施不同用量沃特及PAM对土壤水分和玉米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生育期间10~20cm土层和40~50cm土层土壤贮水量均随沃特、PAM施用量的增大而提高,玉米三叶期0~50cm土层、拔节期0~100cm土层、抽穗一吐丝期0~150cm土层、成熟期0~200cm土层土壤贮水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随沃特、PAM施用量的增大而提高,玉米叶片光合速率、茎叶生物量、根系生物量、果穗生物量、茎杆粗度、籽粒产量、千粒重均随沃特、PAM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从播种到成熟期,玉米耗水量减少,水分利用效率、水分产出率极显著提高,相同施用量沃特、PAM的土壤贮水量和玉米生物量、产量无显著差异,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沃特、PAM在玉米生产中沟施应以45kg·hm^-2左右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特 PAM 玉米 土壤水分 生长状况
下载PDF
保水剂施用方式对河套灌区土壤水热条件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杜社妮 耿桂俊 +2 位作者 于健 张沛琪 白岗栓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70-276,共7页
为了鉴别保水剂不同施用方式对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和玉米生长的影响,在内蒙古河套灌区以不施保水剂为对照,开展了沟施、混施、撒施、穴施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用方式提高了土壤水分,特别是在干旱的抽雄吐丝期、灌浆期具有显著作... 为了鉴别保水剂不同施用方式对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和玉米生长的影响,在内蒙古河套灌区以不施保水剂为对照,开展了沟施、混施、撒施、穴施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用方式提高了土壤水分,特别是在干旱的抽雄吐丝期、灌浆期具有显著作用。幼苗期、三叶期不同施用方式的土壤温度上升缓慢,抑制了玉米幼苗的生长。拔节期到收获期不同施用方式促进了玉米生长,延长了玉米生长期,提高了玉米产量及生物量,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水分产出率和灌溉水产出率。不同施用方式中,沟施的效果相对较好,撒施较差。研究表明,河套灌区玉米生产中施用保水剂应以沟施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剂 施用方式 土壤水分 土壤温度 玉米生长状况
下载PDF
沙封覆膜种植孔促进盐碱地油葵生长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杜社妮 白岗栓 +1 位作者 于健 任志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2-90,共9页
为了提高盐碱地油葵的出苗率及存活率,提高油葵产量,在河套灌区选择土壤盐分较高的地块,地膜覆盖种植油葵时改传统的土封种植孔为沙封种植孔,在油葵播种期、出苗期和幼苗期测定不同封孔方式对种植孔根际、地膜覆盖区、地膜间露地0~... 为了提高盐碱地油葵的出苗率及存活率,提高油葵产量,在河套灌区选择土壤盐分较高的地块,地膜覆盖种植油葵时改传统的土封种植孔为沙封种植孔,在油葵播种期、出苗期和幼苗期测定不同封孔方式对种植孔根际、地膜覆盖区、地膜间露地0~40.0 cm土层土壤水分、盐分及油葵出苗率、存活率、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播种到幼苗期,0~15 cm土层土壤水分逐渐降低,土壤盐分逐渐升高,且不同时期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出苗期和幼苗期沙封种植孔根际0~10.0 cm土层土壤水分比土封种植孔分别降低3.86%和4.83%,比地膜覆盖区分别降低4.79%和9.73%;0~15.0 cm土层土壤盐分比土封种植孔分别降低16.46%和40.99%,比地膜间露地分别降低30.53%和33.72%;比地膜覆盖区则分别提高17.86%和29.89%。土封种植孔根际0~10 cm土层土壤水分在幼苗期比地膜覆盖区降低5.15%,出苗期和幼苗期比地膜间露地分别提高3.44%和4.42%;出苗期根际0~15.0 cm土层土壤盐分比地膜间露地降低16.84%,幼苗期则提高12.32%,出苗期和幼苗期则比地膜覆盖区分别提高41.07%和120.11%。沙封种植孔缩短了油葵的出苗天数,极显著提高了油葵的出苗率、存活率,促进幼苗生长。沙封种植孔的油葵单株产量低于土封种植孔,单位面积产量则提高了62.00%,增收58.60%。河套灌区土壤含盐量较高的地块,地膜覆盖种植油葵时采用沙封种植孔,可提高油葵的出苗率及幼苗存活率,提高油葵产量及产值。在河套灌区盐碱危害较严重的地块,地膜覆盖种植油葵时应采用沙封种植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作物 油葵 沙子 种植孔 土壤盐分
下载PDF
整地时期对土壤物理性质及苹果幼树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杜社妮 白岗栓 +2 位作者 耿桂俊 李明霞 惠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0-195,共6页
为了提高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苹果幼树的栽植成活率和保存率,对3个穴状整地时期的土壤物理性状及苹果幼树生长状况进行了监测研究。结果表明,穴状整地后土壤容重降低,土壤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提高。雨季前穴状整地提高了春季和幼树生... 为了提高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苹果幼树的栽植成活率和保存率,对3个穴状整地时期的土壤物理性状及苹果幼树生长状况进行了监测研究。结果表明,穴状整地后土壤容重降低,土壤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提高。雨季前穴状整地提高了春季和幼树生长前期的土壤水分,减小了土壤日温差,提高了苗木成活率,促进了树体生长。但雨季后和春季穴状整地降低了春季和幼树生长前期的土壤水分,加大了土壤日温差,降低了苗木成活率,削弱了树体生长,并且加深了定植当年的地面塌陷深度,降低了苹果幼树冬春季的枝条含水量,提高了枝条抽条指数,降低了苗木保存率。陕北丘陵沟壑区栽植苹果时应该在雨季前穴状整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状整地时期 土壤物理性质 苹果幼树 成活率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仁用杏园不宜间作沙打旺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杜社妮 白岗栓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35-1140,共6页
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对清耕和问作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6年、4年、2年仁用杏园0~500cm土层土壤水分、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及树体生长状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间作沙打旺,除了在秋季提高了0~100c... 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对清耕和问作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6年、4年、2年仁用杏园0~500cm土层土壤水分、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及树体生长状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间作沙打旺,除了在秋季提高了0~100cm土层土壤水分以外,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均显著降低了0~500cm土层土壤水分,且间作沙打旺年限越长,降低越显著。间作沙打旺提高了0~10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间作年限越长效果越显著,但对100cm土层以下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无显著影响。间作沙打旺对土壤全磷含量无显著影响。间作沙打旺显著降低了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其中速效氮降低深度达500cm土层,速效磷、速效钾达300cm土层,且间作年限越长,降低越显著。间作沙打旺显著削弱了树体的长势,降低了坐果率和杏仁产量。间作沙打旺存在着与仁用杏争水争肥的矛盾,黄土丘陵沟壑区仁用杏园不宜间作沙打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用杏 沙打旺 间作 土壤水分 土壤养分 树体生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