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子鼻和HS-SPME-GC-MS分析蒸汽爆破对杜仲嫩叶和成熟叶茶香气特征的影响
1
作者 周昀菲 孙志强 +4 位作者 杜庆鑫 王志勇 王璐 杜红岩 杜兰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100,共10页
为探究蒸汽爆破(汽爆)辅助加工制成杜仲叶茶的挥发性成分差异和主要呈香特征,以杜仲‘华仲8号’嫩叶和成熟叶为对象,采用汽爆技术对杜仲叶进行处理,基于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co... 为探究蒸汽爆破(汽爆)辅助加工制成杜仲叶茶的挥发性成分差异和主要呈香特征,以杜仲‘华仲8号’嫩叶和成熟叶为对象,采用汽爆技术对杜仲叶进行处理,基于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combin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联用法解析汽爆对两种杜仲茶香气特征的影响。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对电子鼻数据模型拟合度高,杜仲嫩叶和成熟叶茶汽爆前后香气特征均存在显著差异。HS-SPME-GC-MS检测共鉴定出177种挥发性成分,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变量重要性投影值≥1)以及Kruskal-WallisH检验(P<0.05)进一步筛选出24种香气物质,发现汽爆前嫩叶茶关键香气物质为二氢猕猴桃内酯。汽爆后嫩叶茶关键呈香物质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壬醛、苯甲醛和苯乙醛,呈现柑橘香、花香、焦糖香、苦杏仁味、坚果香、玫瑰香和巧克力香。汽爆前成熟叶茶无关键香气物质,汽爆后成熟叶茶关键香气物质为二氢猕猴桃内酯和壬醛,呈现甜桃香、木香、柑橘香、花香和焦糖香。研究结果可为开发杜仲叶茶饮品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华仲8号’ 香气成分 蒸汽爆破 杜仲茶
下载PDF
杜仲茶的制备工艺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2
作者 周昀菲 王雁 +5 位作者 王璐 杜庆鑫 杜兰英 刘攀峰 杜红岩 孙志强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4期80-89,共10页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具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杜仲叶富含环烯醚萜类、木脂素类、苯丙素类、黄酮类、多糖类化合物,以及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活性成分,已被列入药食同源类目录。杜仲茶是以杜仲叶...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具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杜仲叶富含环烯醚萜类、木脂素类、苯丙素类、黄酮类、多糖类化合物,以及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活性成分,已被列入药食同源类目录。杜仲茶是以杜仲叶片或雄花经杀青、揉捻、日晒、发酵、干燥制成的保健型茶饮品。杜仲茶中黄酮类、多酚类等化学成分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减肥等功效。总结和比较了杜仲绿茶、杜仲红茶、杜仲黑茶、杜仲烤茶等类型杜仲茶的制作工艺及成分特点,分析了杜仲茶的药理作用机制、香气组分及感官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茶 活性成分 制作工艺 感官品质 药理作用
下载PDF
抗浮锚杆防水构造技术及性能研究
3
作者 杨朝 江磊 +1 位作者 杜红岩 侯建伟 《建筑技术》 2024年第5期596-599,共4页
根据抗浮锚杆的结构特点,选用热熔型橡胶沥青防水涂料进行不透水性和抗窜水性试验,得出不同水压条件下热熔型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粘结环宽抗窜水性关系和其失效模式。防水密封失效模式指热熔型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与抗浮锚杆筋体粘接界面产生... 根据抗浮锚杆的结构特点,选用热熔型橡胶沥青防水涂料进行不透水性和抗窜水性试验,得出不同水压条件下热熔型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粘结环宽抗窜水性关系和其失效模式。防水密封失效模式指热熔型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与抗浮锚杆筋体粘接界面产生位移破坏,防水密封材料的不透水性能、抗窜水性和粘接宽度会对抗浮锚杆杆体的防水密封性能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浮锚杆 防水密封 试验测试 技术方案
下载PDF
‘华仲8号’杜仲种仁油脂积累及脂肪酸变化规律
4
作者 钟建 刘辰露 +6 位作者 庆军 王琦 刘攀峰 杜庆鑫 杜红岩 杜兰英 王璐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8-56,共9页
【目的】研究杜仲种仁生长发育规律以及油体动态变化与种仁含油率的相关性,探讨种仁中脂肪酸变化特征以及各脂肪酸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油用杜仲果实的适时采收和高油高质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不同发育时期‘华仲8号’... 【目的】研究杜仲种仁生长发育规律以及油体动态变化与种仁含油率的相关性,探讨种仁中脂肪酸变化特征以及各脂肪酸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油用杜仲果实的适时采收和高油高质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不同发育时期‘华仲8号’杜仲种仁为研究对象,采用尼罗红染色技术与共聚焦激光扫描电镜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观察种仁内油体;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种仁油脂中脂肪酸组分和相对含量进行分析。【结果】1)杜仲种仁生长发育过程可划分为快速生长期(5月底—7月初)、缓慢生长期(7月初—8月底)和种仁成熟期(9月初以后);2)随着种仁发育油体数量逐渐增多,并不断向细胞中央扩散,种仁含油率与含油体率呈正相关关系,其增长速率均表现为“S”形变化趋势;3)种仁发育过程中共检测出9种脂肪酸,主要包括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随着种仁发育,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逐渐增加,并在9月初达到最大值(91.64%),其中亚麻酸含量高达63.25%;相关性分析表明,棕榈酸与硬脂酸和油酸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亚麻酸与棕榈酸和油酸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杜仲种仁生长发育过程呈先快后慢的变化趋势;种仁内含油体率与含油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种仁油脂中脂肪酸种类丰富,其中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优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种仁 油脂 油体 脂肪酸 油料植物
下载PDF
杜仲F_(1)代叶片性状变异及杂种优势
5
作者 刘辰露 钟健 +6 位作者 庆军 王璐 杜红岩 刘攀峰 杜庆鑫 王琦 杜兰英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5-235,共11页
【目的】为杜仲杂交子代的优良种质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杜仲杂交F_(1)代群体的134个子代为研究对象,采用性状离散特征描述、Pearson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叶长、叶宽、叶周长、叶面积、红色成分值、绿色成分... 【目的】为杜仲杂交子代的优良种质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杜仲杂交F_(1)代群体的134个子代为研究对象,采用性状离散特征描述、Pearson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叶长、叶宽、叶周长、叶面积、红色成分值、绿色成分值、蓝色成分值、叶绿素参考值、鲜比叶质量、干比叶质量、节间距共14个叶表型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杜仲F 1代群体的14个叶片性状变异系数为6.29%~36.97%,其中叶宽、叶长等6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均达到15%以上,说明在F 1群体中普遍存在遗传变异。134个F 1代的主要性状值展现出连续性较好的正态分布趋势;在14个叶表型性状中,31对性状指标表现出极显著相关性(P<0.01),3对性状指标表现出显著相关性(P<0.05);14个叶表型性状的中亲优势率为-88.53%~45.95%,14个叶表型性状的超亲优势率为-94.50%~9.67%。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距离7.5处134个单株可聚为Ⅰ、Ⅱ、Ⅲ等3个大类群,其中Ⅰ、Ⅱ类群又可单独分为2个亚类。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4个叶表型性状提取出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6.686%。【结论】杜仲杂交子代叶表型变异丰富,叶宽、叶长、叶面积等6个性状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F_(1)代 叶表型性状 杂种优势 遗传变异
下载PDF
杜仲种仁桃叶珊瑚苷含量的测定及积累规律 被引量:21
6
作者 杜红岩 李钦 +2 位作者 李福海 孙彦超 杜兰英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44-746,共3页
To establish a HPLC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aucubin in Eucommia ulmoides seeds,to search for the form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aucubin in Eucommia ulmoides seeds,and to provide foundation for the suitable h... To establish a HPLC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aucubin in Eucommia ulmoides seeds,to search for the form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aucubin in Eucommia ulmoides seeds,and to provide foundation for the suitable harvest season of aucubin in Eucommia ulmoides seeds,the Hypersil GLOD-C18 column(250 mm×4.6 mm,5μm)with temperature at 25 ℃ was used.The mobile phase was methanol-water(8∶92),at a flow rate of 1.0 mL·min-1,and the detective wavelength was 206 nm.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ethod of HPLC was efficient,and the average recovery of the aucubin in Eucommia ulmoides seeds was 98.61%,RSD=1.14%(n=6).The determination of aucubin was gradually raised with the seed growth,while the formation and accumulation from June 25th to September 5th increased slowly,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aucubin from September 5th to 25th raised quickily,and then kept relatively stable.Considering the extra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ucubin,the date from September 25th to October 25th was the most suitable period for collecting Eucommia ulmoides see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种仁 桃叶珊瑚苷 含量测定 积累规律
下载PDF
论我国杜仲产业化与培育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71
7
作者 杜红岩 赵戈 卢绪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54-561,共8页
根据目前我国杜仲产业化及培育技术的现状 ,系统分析了制约杜仲产业化发展的因素 ,提出我国杜仲产业化必须以杜仲胶为突破口 ,以杜仲胶的系统开发为龙头 ,带动杜仲功能食品、饮品、功能饲料等产品的全面开发。同时 ,对杜仲传统的培育技... 根据目前我国杜仲产业化及培育技术的现状 ,系统分析了制约杜仲产业化发展的因素 ,提出我国杜仲产业化必须以杜仲胶为突破口 ,以杜仲胶的系统开发为龙头 ,带动杜仲功能食品、饮品、功能饲料等产品的全面开发。同时 ,对杜仲传统的培育技术进行重大改革 ,由培育杜仲药材 (皮 )为主的经营模式转向以产果为主 ,生产皮、叶、雄花为辅的新的经营模式 ;以提高杜仲产果量和产胶量为主要目标 ,培育高产胶杜仲良种 ,通过建立良种果园以及对现有杜仲林科学改造等途径 ,研究提高杜仲产果量和产胶量的系列培育技术 ,为杜仲产业化提供配套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产业化 培育技术 发展方向 中国
下载PDF
杜仲果实含胶特性的个体变异规律 被引量:17
8
作者 杜红岩 杜兰英 +1 位作者 李芳东 谢碧霞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06-710,共5页
采用选择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对杜仲果实含胶特性的个体变异规律及其与若干宏观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间的果长、果宽、果厚、果形指数、果实千粒质量、果皮含胶率、果实含胶率和单果含胶量都存在极显著差... 采用选择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对杜仲果实含胶特性的个体变异规律及其与若干宏观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间的果长、果宽、果厚、果形指数、果实千粒质量、果皮含胶率、果实含胶率和单果含胶量都存在极显著差异。在供试的35个无性系中,果皮含胶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的有14个无性系,果实含胶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的有15个无性系;无性系果实含胶率和果皮含胶率与果实主要形态性状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而单果含胶量则与果长、果宽、果厚、果实千粒质量的相关性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与果皮含胶率和果实含胶率的相关性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果实含胶特性 变异规律 无性系
下载PDF
杜仲叶中3种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30
9
作者 杜红岩 刘昌勇 +1 位作者 李钦 刘攀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9,共4页
为了揭示杜仲叶中几种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时期杜仲叶内3种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3种主要活性含量有较为明显的季节变化,京尼平苷酸、绿原酸以6月5日所采批次样品平均含量(4... 为了揭示杜仲叶中几种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时期杜仲叶内3种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3种主要活性含量有较为明显的季节变化,京尼平苷酸、绿原酸以6月5日所采批次样品平均含量(4.73%0,3.92%)为最高,京尼平苷以5月5日所采批次样品平均含量为最高(0.15%)。从3种成分含量和叶片产量的角度进行分析比较,就绿原酸、京尼平苷酸和京尼平苷的利用而言,杜仲叶的适宜采收时期为5月20日~6月20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杜仲叶 活性成分 季节变化
下载PDF
不同产地杜仲果实形态特征及含胶量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杜红岩 李芳东 +1 位作者 杜兰英 谢碧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39,共5页
选择我国主要杜仲产地和主要引种区共16个产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含胶率的测定采用杜仲胶综合提取法;利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果实含胶率存在极显著差异。杜仲果实含胶率的变化与所处的环... 选择我国主要杜仲产地和主要引种区共16个产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含胶率的测定采用杜仲胶综合提取法;利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果实含胶率存在极显著差异。杜仲果实含胶率的变化与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杜仲果实含胶率大体上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呈逐步减小的趋势,南方产区果实含胶率一般比北方产区高。纬度越高,年日照时数越长,土壤pH值越高,越不利于果实内杜仲胶的形成,果实含胶率越低;年均降雨量越大,则果实含胶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果实 产地 杜仲胶 差异性
下载PDF
杜仲果实内杜仲胶形成积累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杜红岩 杜兰英 李芳东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5-191,共7页
采用选择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对杜仲果实含胶率的年变化及逐年变化特点和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杜仲果实内含胶特性的年变化特点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在果实基本停止生长以前,果皮和果实含胶率变化与果实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果... 采用选择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对杜仲果实含胶率的年变化及逐年变化特点和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杜仲果实内含胶特性的年变化特点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在果实基本停止生长以前,果皮和果实含胶率变化与果实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果皮和果实含胶率随着果实的生长而迅速提高;在果实基本停止生长以后,含胶率提高缓慢。不同树龄杜仲果皮和果实的含胶率比较稳定。采用高接换雌建园和嫁接苗建园两种方式建立杜仲高产胶果园都具有十分明显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果实 杜仲胶 形成规律 积累规律 含胶率 高接换种 嫁接苗建园
下载PDF
2012年国内外石油化工行业事故统计分析 被引量:33
12
作者 杜红岩 王延平 卢均臣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3年第6期184-188,共5页
按照事故级别、所属板块、事故类型、事故时间、涉及的化学品、发生国家,对2011年和2012年国内外石油化工行业发生的死亡1人以上的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事故动态和趋势。结果表明:重特大事故呈上升态势,具有"小概率、大后果&q... 按照事故级别、所属板块、事故类型、事故时间、涉及的化学品、发生国家,对2011年和2012年国内外石油化工行业发生的死亡1人以上的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事故动态和趋势。结果表明:重特大事故呈上升态势,具有"小概率、大后果"的特点;事故涉及的化学品种类很集中;我国伤亡事故金字塔呈现出"底部小、形状陡"的特点;死亡人数/起数比值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爆炸事故的起数和死亡人数最高,事故起数增幅较大,火灾事故起数增幅不大,但死亡人数有大幅度增加,泄漏事故和其他事故的起数、死亡人数均有所降低。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从加强未遂事件管理、引进OSHA绩效考核机制、加强危险品运输和化工企业安全监管、加大安全投入和提升安全技术装备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措施。对研究国内外石化行业的事故动向,从整体上防范事故发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化工 事故级别 所属板块 事故类型 事故时间 化学品 事故金字塔
下载PDF
果用杜仲良种‘华仲6号’ 被引量:8
13
作者 杜红岩 李芳东 +4 位作者 杜兰英 杨绍彬 傅建敏 李福海 段经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2-182,共1页
‘华仲6号’为雌株,是采用选择育种的方法经优株选择、无性系造林测定和区域化试验选育而成,具有结果早,含胶率高,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等特性。适于营建杜仲良种果园,生产杜仲胶和杜仲亚麻酸油。
关键词 杜仲 果实 杜仲胶 杜仲油 良种
下载PDF
不同产地杜仲树皮含胶特性的变异规律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杜红岩 杜兰英 +1 位作者 李福海 谢碧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86-190,共5页
为了弄清杜仲树皮含胶特性的地理变异规律 ,为杜仲高产胶产业化基地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选择我国主要杜仲产地和主要引种区共 16个产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选择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 ;含胶率的测定采用杜仲胶综合提取法 ;利用SAS软... 为了弄清杜仲树皮含胶特性的地理变异规律 ,为杜仲高产胶产业化基地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选择我国主要杜仲产地和主要引种区共 16个产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选择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 ;含胶率的测定采用杜仲胶综合提取法 ;利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产地 10a生杜仲胸径、树皮厚度和树皮含胶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北方产区杜仲胸径和树皮厚度普遍高于南方产区 ;在纬度相似的地区 ,东部产区高于西部产区。杜仲皮的含胶率大体上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呈逐步减小趋势 ,南方产区杜仲皮的含胶率一般比北方产区高。海拔越高、年降雨量越大、年均气温越高、无霜期越长 ,越有利于杜仲皮内杜仲胶的形成和积累 ,树皮含胶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地 杜仲皮 含胶特性 变异规律 杜仲胶
下载PDF
杜仲雄花茶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SOD、GSH-Px活性和MD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杜红岩 娄丽杰 +3 位作者 傅建敏 杜兰英 陈百泉 李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1-333,共3页
目的:观测杜仲雄花茶抗氧化、抗衰老作用。方法:D-半乳糖连续皮下注射制作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酶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及肝脏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杜仲雄花茶能显著提高小... 目的:观测杜仲雄花茶抗氧化、抗衰老作用。方法:D-半乳糖连续皮下注射制作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酶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及肝脏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杜仲雄花茶能显著提高小鼠血清和肝脏组织的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杜仲雄花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雄花茶 D-半乳糖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我国杜仲产业发展布局探讨 被引量:36
16
作者 杜红岩 刘攀峰 +1 位作者 孙志强 杜兰英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0-133,144,共5页
杜仲为我国特有的重要经济树种,不仅是名贵中药材,还是除三叶橡胶之外惟一具有巨大开发前景的天然橡胶资源。国家发改委在2011年新的产业结构调整目录中,将"天然橡胶及杜仲种植生产"作为独立的一项列入鼓励类农林产业类中,这... 杜仲为我国特有的重要经济树种,不仅是名贵中药材,还是除三叶橡胶之外惟一具有巨大开发前景的天然橡胶资源。国家发改委在2011年新的产业结构调整目录中,将"天然橡胶及杜仲种植生产"作为独立的一项列入鼓励类农林产业类中,这为杜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了促进我国杜仲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文中根据我国不同杜仲适生区域的自然条件、栽培习惯、历史文化背景、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情况,结合我国杜仲产业政策,从杜仲资源培育基地及培育模式、产品开发、产业升级关键技术和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等方面对我国的杜仲产业发展进行了分析与布局,明确提出了我国杜仲天然橡胶及现代中药产业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杜仲胶 现代中药 果园化栽培 产业布局
下载PDF
不同变异类型杜仲皮中几种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8
17
作者 杜红岩 李钦 +2 位作者 赫锦锦 刘昌勇 刘攀峰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0-233,共4页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变异类型杜仲皮中几种关键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4种变异类型杜仲皮中5种不同活性成分的含量及组成比有较大差异,其中京尼平苷酸(GPA)、京尼平苷(GP)、松脂素二糖苷(PDG)、绿原酸(CA)含量以及5种成...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变异类型杜仲皮中几种关键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4种变异类型杜仲皮中5种不同活性成分的含量及组成比有较大差异,其中京尼平苷酸(GPA)、京尼平苷(GP)、松脂素二糖苷(PDG)、绿原酸(CA)含量以及5种成分的总含量以光皮型和浅纵裂型杜仲皮较高,而龟裂型和深纵裂型活性成分总体含量较低。若遴选优质杜仲药用资源,可首先考虑从优良光皮型和浅纵裂型杜仲群体中开展选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杜仲皮 变异类型 活性成分
下载PDF
杜仲雄花茶的食品安全性毒理学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杜红岩 李钦 +1 位作者 傅建敏 杜兰英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1-94,共4页
为了科学评价杜仲雄花茶的食品安全性,选择昆明种小鼠进行急性毒性实验、鼠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实验、骨髓细胞微核实验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采用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对杜仲雄花茶的食品安全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小鼠... 为了科学评价杜仲雄花茶的食品安全性,选择昆明种小鼠进行急性毒性实验、鼠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实验、骨髓细胞微核实验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采用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对杜仲雄花茶的食品安全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小鼠经口LD50>20 g/kg(试剂量/体质量)属无毒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和鼠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实验表明,无致突变作用;小鼠精子畸变实验表明,对雄性动物生殖细胞无遗传毒性.实验结论:杜仲雄花茶对实验动物未见有毒副作用,作为食品(固体饮料)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学 杜仲雄花茶 毒理学 食品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果用杜仲良种‘华仲7号’ 被引量:6
19
作者 杜红岩 李芳东 +4 位作者 李福海 傅建敏 孙志强 杨绍彬 杜兰英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6-186,共1页
‘华仲7号’杜仲为雌株,是采用选择育种的方法经优株选择、无性系造林测定和区域化试验选育而成,具有结果早、种仁亚麻酸含量高、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等特性。适于营建杜仲良种果园,生产杜仲亚麻酸油和杜仲胶。
关键词 杜仲 果实 杜仲油 杜仲胶 良种
下载PDF
杜仲无性系叶片含胶特性的差异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杜红岩 杜兰英 +1 位作者 陆志科 谢碧霞 《中南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7-19,23,共4页
 为了弄清杜仲叶含胶特性的个体变异规律,为杜仲高产胶优良无性系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选择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进行测验,含胶率的测定采用杜仲胶综合提取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叶长、叶宽、叶片厚度、叶面积、单叶质量...  为了弄清杜仲叶含胶特性的个体变异规律,为杜仲高产胶优良无性系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选择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进行测验,含胶率的测定采用杜仲胶综合提取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叶长、叶宽、叶片厚度、叶面积、单叶质量和叶片含胶率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叶片含胶率最高为3.23%,最低仅1.55%;杜仲无性系叶片含胶率与叶长和单叶质量的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水平,而与叶宽、叶片厚度、叶形指数、叶面积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这说明无性系叶片含胶率的高低在叶片的形态方面的表现并不明显;而单叶含胶量与叶长、叶宽、单叶面积、单叶质量以及叶片含胶率的正相关关系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 杜仲叶 无性系 杜仲胶 变异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