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S-275与姜黄素联用阻断细胞生存信号通路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 被引量:2
1
作者 杜芝燕 赵名 +2 位作者 徐元基 马健 于晓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5-678,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姜黄素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MS-275联用诱导前列腺癌细胞系DU145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DU145细胞分为对照组,MS-275组(分别用1、2、4、8μmol/L的MS-275单独处理细胞24、48h)、姜黄素组(分别用10、20、40、80μmol/L... 目的探讨小剂量姜黄素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MS-275联用诱导前列腺癌细胞系DU145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DU145细胞分为对照组,MS-275组(分别用1、2、4、8μmol/L的MS-275单独处理细胞24、48h)、姜黄素组(分别用10、20、40、80μmol/L的姜黄素处理细胞24、48h)、MS-275+姜黄素组(1μmol/LMS-275+20μmol/L姜黄素处理细胞24、48h)。采用MTT比色法测定药物单用或联用对细胞的杀伤效应,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的改变,Westernblotting检测细胞内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MS-275和姜黄素单用都能够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杀伤DU145细胞;小剂量MS-275(1μmol/L)+姜黄素(20μmol/L)联用时能够协同杀伤细胞,两种药物联合处理细胞48h后,细胞的生存率仅为45.9%;细胞周期检测表明MS-275和姜黄素联用导致细胞出现明显的亚G1峰,提示DU145细胞被诱导凋亡;Western blotting结果证实联合用药48h后,细胞内生存信号蛋白激酶Akt和ERK的磷酸化水平下降,同时凋亡标志蛋白PARP发生剪切。结论 MS-275和姜黄素联用可以协同杀伤DU145细胞,并通过抑制细胞内Akt和ERK生存信号通路的活性来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275 姜黄素 前列腺肿瘤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用于筛选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细胞模型的验证 被引量:1
2
作者 杜芝燕 王妍 +1 位作者 徐元基 于晓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2-306,共5页
目的验证已建立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筛选细胞模型,并采用该模型进行药物筛选。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含有TA1和TA2启动子元件的荧光素酶报道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TA1-Luc和pTA2-Luc导入COS-7细胞,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上述报... 目的验证已建立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筛选细胞模型,并采用该模型进行药物筛选。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含有TA1和TA2启动子元件的荧光素酶报道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TA1-Luc和pTA2-Luc导入COS-7细胞,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上述报告基因系统的细胞克隆。以特异性HDAC抑制剂缩酯环肽FK228,N-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和曲古抑菌素A(TSA)为阳性对照,通过测定荧光素酶活性评估TA1和TA2启动子对HDAC抑制剂的反应;并采用此细胞模型对其他抗肿瘤药物和植物提取物进行初步筛选。结果稳定转染的COS-pTA1及COS-pTA2细胞对HDAC抑制剂具有良好的浓度依赖性(FK228:相关系数为0.7236;SAHA:相关系数为0.7997;TSA为相关系数为0.9815;P<0.01),其中COS-pTA1的特点是灵敏度高,可以有效避免因样品活性低而出现漏检。COS-pTA2细胞的特点是检测背景低,特异性强,可以有效排除假阳性的标本。两种细胞模型的联合筛选,可以鉴定具有HDAC抑制活性的化合物。结论该细胞模型可用于筛选具有HDAC抑制活性的先导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荧光素酶报道基因 细胞模型 药物筛选
下载PDF
新型纳米转染试剂转染PNP自杀基因体外杀伤实验 被引量:1
3
作者 杜芝燕 黄伟 +3 位作者 李峰生 谢庆军 陆应麟 崔光华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3年第1期4-7,共4页
将壳聚糖纳米粒包裹的报告基因pEGFP-N1质粒转染至HEK293细胞,并在HEK293细胞中成功表达荧光蛋白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本室自行构建的PNP基因的真核高效表达载体质粒pcDNA3-PNP转染至HEK293细胞。转染72h后,对转染的HEK293细胞给予前体药6-... 将壳聚糖纳米粒包裹的报告基因pEGFP-N1质粒转染至HEK293细胞,并在HEK293细胞中成功表达荧光蛋白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本室自行构建的PNP基因的真核高效表达载体质粒pcDNA3-PNP转染至HEK293细胞。转染72h后,对转染的HEK293细胞给予前体药6-MPDR至终浓度40μg/ml,一天后,采用MTT比色法测定药物对细胞增值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壳聚糖纳米粒转染试剂转染并给予前体药6-MPDR的实验组活细胞数,与用壳聚糖转染但不给前体药6-MPDR的对照组活细胞数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新筛选出的壳聚糖纳米粒转染试剂可以将PNP自杀基因递送至靶细胞中,并在细胞中进行表达,从而使PNP/6-MPDR自杀基因系统发挥杀伤细胞的作用。分别采用相同工作浓度的脂质体与壳聚糖纳米粒转染试剂转染相同浓度的基因质粒,壳聚糖纳米粒对靶细胞生长数量影响很小,说明的壳聚糖纳米粒细胞毒性大大低于阳离子脂质体的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纳米转染试剂 PNP自杀基因 体外杀伤实验 基因转染 绿色荧光蛋白 嘌呤核苷磷酸化酶自杀基因
下载PDF
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Fc融合蛋白的表达及生物活性分析
4
作者 杜芝燕 王芳 +4 位作者 朱静潆 于继云 王宇 朱晓明 张巍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目的构建携带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胞外区融合人IgG Fc片段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pAAV/hTNFR-Fc),并对融合蛋白hTNFR-Fc的表达和生物学活性进行鉴定。方法构建hTNFR-Fc融合基因重组腺相关病毒(AAV)载体,体外转染人胚肾HEK293T细胞,... 目的构建携带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胞外区融合人IgG Fc片段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pAAV/hTNFR-Fc),并对融合蛋白hTNFR-Fc的表达和生物学活性进行鉴定。方法构建hTNFR-Fc融合基因重组腺相关病毒(AAV)载体,体外转染人胚肾HEK293T细胞,收集转染上清,以Western blot法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应用L929细胞测定重组表达产物对人和大鼠TNF-α细胞毒中和活性,采用ELISA比较重组表达产物对人和大鼠TNF-α的结合活性。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AAV/hTNFR-Fc,在转染细胞上清中检测到目的蛋白hTNFR-Fc的表达,重组表达产物可有效结合人TNF-α并中和其L929细胞毒活性,并对大鼠TNF-α具有一定程度的结合和中和活性。结论成功构建了hTNFR-Fc融合基因,验证了其在AAV载体上的分泌性表达,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了鉴定,为进一步病毒包装和大鼠关节炎动物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NFR—Fc 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 表达 活性
原文传递
一种改进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的包装和克隆纯化方法
5
作者 杜芝燕 王妍 +6 位作者 陈惠华 徐元基 徐丁尧 蔺会云 刘刚 谭晓刚 陆应麟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6年第4期586-589,共4页
目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是目前使用最多的病毒载体之一。常用的AdEasyTM包装系统在制备条件复制型腺病毒时易混有野生型腺病毒或可复制型腺病毒(RCA),在HEK293细胞中包装出的重组腺病毒必须经过2~3轮噬斑的筛选,费时费力。本实验拟对常规... 目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是目前使用最多的病毒载体之一。常用的AdEasyTM包装系统在制备条件复制型腺病毒时易混有野生型腺病毒或可复制型腺病毒(RCA),在HEK293细胞中包装出的重组腺病毒必须经过2~3轮噬斑的筛选,费时费力。本实验拟对常规包装方法进行改进。方法:将腺病毒载体质粒转染至HEK293细胞过程中的液体培养基更换为琼脂糖凝胶的混合培养液,因为凝胶形成的阻碍,包装出的病毒不能通过细胞-培养液-细胞的方式进行扩散,只能依靠细胞-细胞的方式来扩展而形成病灶(噬斑);然后随机挑选单个噬斑进行PCR鉴定,筛选出特异的目标病毒。结果:采用常规方法在HEK293细胞中初包装出的腺病毒,同源重组产生的RCA已被检测到。采用改进方法制备的重组腺病毒,能排除背景病毒的干扰,使重组腺病毒载体的包装和克隆纯化一步完成;利用此病毒初步在体外实现了对人肝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结论:改进的方法是一种高效、简便、快捷地包装并纯化重组溶瘤腺病毒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包装的重组溶瘤腺病毒能满足实验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腺病毒 可复制型腺病毒 噬斑形成 肝细胞癌
下载PDF
应用抗病毒抗体表位筛选的多肽文库的构建
6
作者 杜芝燕 赵云峰 +2 位作者 王全立 王海涛 王升启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2期235-236,共2页
A "fusion phase" is a filamentous virion displaying on its surface a foreign peptide fused to a coat protein (pⅢ or pⅧ),and harboring the gene for the fusion protein within its genome.Important biotech ach... A "fusion phase" is a filamentous virion displaying on its surface a foreign peptide fused to a coat protein (pⅢ or pⅧ),and harboring the gene for the fusion protein within its genome.Important biotech achievements include identification of peptide molecules that mimic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sugars and carbohydrates that are difficult to synthesize, peptides that are effective vaccines. A 78-bases template encoding twelve peptides and biothinylated primers in 5’ terminus were designed. After PCR amplification, digestion with XhoⅠ/SpeⅠ, ligation and electrotransfection, a 5 × 10 7 clone libraly was estabished. Next,screening anti-idiotype peptides by antiHIV antibodies from the peptide library is expe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文库 抗病毒抗体 表位筛选
原文传递
肿瘤转移相关新基因MAG-1和MAG-2的克隆 被引量:8
7
作者 张金强 孟宇宏 +4 位作者 杜芝燕 陈泽建 凌贤龙 徐元基 陆应麟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460-463,共4页
目的 从两株人肺巨细胞癌细胞株中分离并鉴定人肺癌转移相关基因 ,为探讨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以细胞系PLA 80 1的两个具有不同转移潜力的亚克隆为模型 ,利用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subtractivehybridization ,SSH)技... 目的 从两株人肺巨细胞癌细胞株中分离并鉴定人肺癌转移相关基因 ,为探讨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以细胞系PLA 80 1的两个具有不同转移潜力的亚克隆为模型 ,利用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subtractivehybridization ,SSH)技术克隆差异片段 ,对得到的片段经基因芯片筛选后测序并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同源性比较 ,然后用Northern杂交和RT PCR对其中的两条序列进行验证 ,并进行详细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获得了 79条在高转移细胞中高表达而在低转移细胞中低表达的序列 ,在与这些序列同源的己知基因中包括两条功能未知的全长cDNA序列BC0 0 62 3 6和BC0 0 2 42 0 ,分别命名为MAG 1和MAG 2。MAG 1定位于 4q2 1,由 4个外显子组成 ,MAG 2定位于 2 q3 5 ,由 9个外显子组成 ,基因长度分别为8.5kb和 5 .2kb。二条序列均有开放阅读框架 (ORF) ,编码产物以α螺旋为主并含有部分片层结构和无规卷曲。结论 MAG 1和MAG 2在高低转移性肺巨细胞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具有显著差异 ,二者的表达与高转移潜能具有相关性 ,提示MAG 1和MAG 2可能参与肿瘤转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基因 克隆 肺癌 抑制消减杂交技术 SSH
下载PDF
HCVNS3基因片段酵母展示文库的构建和鉴定 被引量:8
8
作者 贾帅争 孙红琰 +4 位作者 刘晓达 杜芝燕 杜勇 王全立 章扬培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6-60,共5页
HCV NS3特异的 CD4+T细胞反应与 HCV感染的良性转归相关 .为了筛选其 CD4+T细胞表位 ,构建了 HCV NS3基因片段酵母展示文库 .首先 DNase 不完全酶切 HCV NS3基因产生长度为 1 0 0~ 30 0 bp的随机片段 ,然后在它们两端加上含限制性内切... HCV NS3特异的 CD4+T细胞反应与 HCV感染的良性转归相关 .为了筛选其 CD4+T细胞表位 ,构建了 HCV NS3基因片段酵母展示文库 .首先 DNase 不完全酶切 HCV NS3基因产生长度为 1 0 0~ 30 0 bp的随机片段 ,然后在它们两端加上含限制性内切酶 Bam H 作用位点的接头 ,再以接头序列作引物进行 PCR扩增 .最后扩增产物用 Bam H 酶切后与 Bam H 线性化的穿梭载体 p YD1连接 ,转化大肠杆菌 (E.coli) DH5α,共得到 2× 1 0 6个转化子 .转化菌落的 PCR扩增结果表明 ,约 50 %转化子含插入片段 .随机选择 5个插入片段测序 ,然后与 DNA序列数据库中的序列比较 .结果显示它们分别与 HCV NS3序列有 96%~ 99%的同源性 .用从转化菌落中提取的质粒转化酵母 (S.cerevisiae)菌株 EBY1 0 0 ,得到含 2× 1 0 5个插入片段的 HCV NS3基因片段酵母展示文库 .半乳糖诱导的酵母细胞通过和 FITC标记的抗体结合 ,用 FACS可以在 2 0 %的细胞表面检测到融合蛋白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非结构蛋白3 酵母展示 基因片段随机文库
下载PDF
烟草甲基亚硝胺吡啶基丁酮诱发HPV-18永生化人类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 被引量:5
9
作者 孙红琰 龚诒芬 +3 位作者 王全立 陈君石 杨陟华 杜芝燕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5-96,共2页
观察了烟草特异亚硝胺NNK诱发HPV-18永生化人类支气管上皮细胞(BEP2D)恶性转化过程中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变化。500mg/LNNK处理BEP2D细胞一天后,细胞在体外可连续传代,第5代细胞显示抗血清生长;第15... 观察了烟草特异亚硝胺NNK诱发HPV-18永生化人类支气管上皮细胞(BEP2D)恶性转化过程中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变化。500mg/LNNK处理BEP2D细胞一天后,细胞在体外可连续传代,第5代细胞显示抗血清生长;第15代细胞在半固体琼脂中的集落形成率(0.038%))为对照细胞(0.0033%)的11倍;第25代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组织学证实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以上结果表明NNK致BEP2D细胞恶性转化是一种多阶段的发展过程。该培养体系为深入研究人类支气管上皮细胞多阶段癌变的细胞和分子机制提供了一种理想的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NNK 支气管上皮细胞 癌变 肺癌
下载PDF
采用活体成像技术监测肿瘤生长及转移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10
作者 徐元基 周涛 +3 位作者 杜芝燕 刘刚 巩伟丽 于晓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9-22,I0003,共5页
目的采用活体成像技术监测稳定高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肿瘤细胞在小鼠体内生长及转移情况,为肿瘤治疗的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有用工具。方法采用lipofectamine2000介导的基因转染方法,将pcDNA3·1/Luc载体转染小鼠高转移乳腺癌细胞株... 目的采用活体成像技术监测稳定高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肿瘤细胞在小鼠体内生长及转移情况,为肿瘤治疗的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有用工具。方法采用lipofectamine2000介导的基因转染方法,将pcDNA3·1/Luc载体转染小鼠高转移乳腺癌细胞株4T1、EMT-6及结肠癌细胞株CT26,经G418抗性筛选及有限稀释法获得可稳定高表达荧光素酶的单克隆细胞;MTT法测定各转染细胞对不同化疗药物的抗性,并采用活体成像的方法检测各转染细胞在小鼠体内的成瘤和转移。结果获得了可稳定高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单克隆细胞株,该单克隆细胞株具有与亲本细胞系相同的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将单克隆细胞株植入小鼠皮下,可采用活体成像技术准确监测肿瘤细胞体内生长及转移。结论采用活体成像技术构建的肿瘤动物模型是拓展肿瘤体内生长、转移及治疗相关研究的理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素酶 肿瘤细胞 活体成像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血源性病原体的检测与血液及血液制品的安全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全立 刘晓达 +2 位作者 孙红琰 丁晓萍 杜芝燕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1999年第3期52-58,共7页
血液及其制品的生物污染问题一直是医学界的研究热点.更由于81年发现血友病患者因注射凝血因子Ⅷ和Ⅸ浓缩制剂感染艾滋病病毒(HIV)而备受关注。生物污染的微生物类包括原虫(疟疾)、螺旋体(梅毒)、细菌和病毒.其中又以肝炎病毒(HBV、H... 血液及其制品的生物污染问题一直是医学界的研究热点.更由于81年发现血友病患者因注射凝血因子Ⅷ和Ⅸ浓缩制剂感染艾滋病病毒(HIV)而备受关注。生物污染的微生物类包括原虫(疟疾)、螺旋体(梅毒)、细菌和病毒.其中又以肝炎病毒(HBV、HCV)和HIV的危害最大。我国的输血后肝炎发病率较高.如乙肝为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性病 血液制品 病原体 血源性 输血后肝炎 疟疾 生物污染 研究热点 微生物
下载PDF
噬菌体抗体文库的构建及人源抗HIV-1 gp 160抗体的筛选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云峰 王海涛 +5 位作者 王全立 杜芝燕 杨景庚 孙红琰 马立人 殷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0-24,共5页
构建人源噬菌体抗体文库如下:HIV感染者脾细胞中提取mRNA,经反转录再以人IgG重链Fd两端及轻链“通用”引物分别扩增Fab基因片段,依次插入到噬菌粒载体pComb3中,电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经辅助噬菌体... 构建人源噬菌体抗体文库如下:HIV感染者脾细胞中提取mRNA,经反转录再以人IgG重链Fd两端及轻链“通用”引物分别扩增Fab基因片段,依次插入到噬菌粒载体pComb3中,电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经辅助噬菌体救助,重组噬菌体得以溶源裂解,Fab表达于噬菌体包膜蛋白Ⅲ的N端.此噬菌体抗体库的容量为5×105.筛选抗HIV-1同时又具有能被抗独特型抗体“IF7”所识别的独特型的阳性抗体:以重组包膜糖蛋白gp160及gp41多肽对噬菌体抗体文库进行三次淘选,使抗gp160的特异性抗体得到100倍的富集.然后通过直接ELISA和竞争性ELISA实验筛选出两株结合性较好的特异性抗gp160抗体-3B株与1D株.直接ELISA实验表明这两株克隆均能被“1F7”所识别,为抗独特型多肽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HIV 独特型抗体 抗体文库
下载PDF
香菇多糖对抗模拟微重力环境培养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郝彤 王滟濛 +7 位作者 李俊杰 杜芝燕 段翠密 王常勇 宋锦苹 王林杰 李莹辉 王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2-186,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香菇多糖对抗旋转式细胞培养系统(rotary cell culture system,RCCS)模拟微重力环境下淋巴细胞免疫功能降低的作用。体外分离培养小鼠脾淋巴细胞,在正常重力环境和RCCS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分别添加10、20和40μg/ml的香菇多... 本研究旨在探索香菇多糖对抗旋转式细胞培养系统(rotary cell culture system,RCCS)模拟微重力环境下淋巴细胞免疫功能降低的作用。体外分离培养小鼠脾淋巴细胞,在正常重力环境和RCCS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分别添加10、20和40μg/ml的香菇多糖溶液,培养24、48和72 h取样,用MTT法、ELISA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香菇多糖对细胞增殖度、细胞因子分泌量和表面标志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0、20和40μg/ml香菇多糖在处理时间内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无明显促进作用;不同浓度的香菇多糖均可提高小鼠脾淋巴细胞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IL-2和IFN-γ的分泌量和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表面CD4和CD8分子的表达。结论:香菇多糖具有对抗模拟微重力环境造成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降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多糖 旋转式细胞培养系统 模拟微重力 淋巴细胞 免疫抑制
下载PDF
线粒体DNA缺失对人肺癌细胞生长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凌贤龙 陆应麟 杜芝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453-1455,共3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损伤对人肺癌细胞生长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溴化乙锭处理获得线粒体DNA缺失细胞;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形成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MTT方法测定细胞长状态。结果线粒体DNA缺失细胞较...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损伤对人肺癌细胞生长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溴化乙锭处理获得线粒体DNA缺失细胞;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形成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MTT方法测定细胞长状态。结果线粒体DNA缺失细胞较之于其母本细胞系,具有更强的集落形成和侵袭能力,以及更明显的生长优势结论线粒体损伤可能参与了肺癌细胞恶性表型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线粒体DNA 肺癌 恶性表型
下载PDF
FK228阻断细胞生存信号通路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名 王生余 +3 位作者 候春梅 杜芝燕 徐元基 于晓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83-87,共5页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FK228诱导前列腺癌细胞系DU145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MTT比色法测定FK228抑制DU145细胞增殖及其对细胞的杀伤效应;瑞氏-姬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的改变;蛋白印...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FK228诱导前列腺癌细胞系DU145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MTT比色法测定FK228抑制DU145细胞增殖及其对细胞的杀伤效应;瑞氏-姬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的改变;蛋白印迹实验检测细胞内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FK228明显抑制DU145细胞体外增殖,并介导细胞死亡;12.5 ng/ml FK228作用细胞48 h后,细胞存活率降至63.7%;伴有细胞形态改变及细胞周期阻滞于G_0/G_1期;细胞内多种重要的激酶蛋白,包括EGFR、Her2、RM-1、Sic、Cdk4、Akt及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降解,细胞内两条重要的生存信号通路Raf-MEK-ERK及PI3K/Akt被阻断,细胞发生凋亡。结论:FK228可以通过清除细胞内重要信号蛋白、阻断细胞生存信号通路来诱导DU145细胞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FK228 热休克蛋白90 细胞凋亡 前列腺癌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AHA阻断MAPK信号通路并诱导HL-60细胞凋亡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颖 王生余 +3 位作者 侯春梅 徐元基 杜芝燕 于晓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67-271,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AHA(suberoylanilide hydroxamicacid)诱导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凋亡的分子机制。采用MTT法,瑞氏-姬姆萨染色和Hoechst33342/PI荧光染色方法,检测SAHA对HL-60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细胞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AHA(suberoylanilide hydroxamicacid)诱导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凋亡的分子机制。采用MTT法,瑞氏-姬姆萨染色和Hoechst33342/PI荧光染色方法,检测SAHA对HL-60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细胞的形态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术、Western-blot方法测定HL-60细胞的周期变化以及多种信号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SAHA可以呈剂量时间依赖性抑制HL-60细胞的生长;经2μmol/L SAHA处理12-48小时,HL-60细胞显示细胞周期被阻滞于G0/G1期;经Hoechst33342荧光染色后细胞核出现明显的凋亡小体结构;Western blot检测证实,SAHA作用HL-60细胞后caspase3被激活,其底物蛋白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发生剪切,细胞发生凋亡;对细胞凋亡相关信号转导通路P44/42 MAPK及PI3K/Akt检测结果表明,涉及MAPK信号通路的Raf及ERK激酶磷酸化受到明显抑制,而Akt及其下游mTOR激酶的活性没有明显改变。结论:SAHA对HL-60细胞的杀伤作用主要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实现,与细胞增殖相关的P44/42 MAPK信号通路被阻断是细胞凋亡发生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SAHA MAPK 信号转导 细胞凋亡 HL-60细胞
下载PDF
体外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宇 陆应麟 +3 位作者 乔群 杜芝燕 徐元基 戚可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 体外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并研究其一般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MSCs、体外培养传代细胞计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周期、表面分子测定以及细胞化学染色了解人MSCs一般的特点。结果 人MSCs... 目的 体外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并研究其一般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MSCs、体外培养传代细胞计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周期、表面分子测定以及细胞化学染色了解人MSCs一般的特点。结果 人MSCs经过体外培养均一地表达CD2 9、CD4 4、CD16 6 ,而CD34、CD4 5阴性。细胞化学结果显示 ,细胞糖原 (PAS)强阳性 ,脂肪 (SB)为阴性 ,5 %~ 10 %细胞碱性磷酸酶 (ALP)阳性。细胞周期分析表明 :G0 /G1、S和G2 /M所占比例分别为 83 11%、5 17%和 11 72 %。分离细胞在成骨诱导体系下进一步向成骨细胞分化。结论 密度梯度离心法能够分离纯化MSCs有其特殊的生物学特点 ,能够向成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培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学特性 流式细胞仪 细胞计数
下载PDF
抑制GATA-3基因表达的RNAi载体构建和筛选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兵 郑铭 +2 位作者 王妍 杜芝燕 王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261-1265,共5页
GATA-3在Th2免疫网络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构建和筛选出能够高效、特异性抑制GATA-3基因表达的siRNA质粒载体。在小鼠P815细胞中转染以GATA-3作为靶基因的PSi338、PSi717和PSi1232的干涉质粒载体,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 GATA-3在Th2免疫网络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构建和筛选出能够高效、特异性抑制GATA-3基因表达的siRNA质粒载体。在小鼠P815细胞中转染以GATA-3作为靶基因的PSi338、PSi717和PSi1232的干涉质粒载体,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从转录和蛋白质水平观察它们对GATA-3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PSi338、PSi717均能明显抑制P815细胞中GATA-3 mRNA的表达和GATA-3蛋白的合成。结论:成功地构建和筛选出两条高效、特异性抑制GATA-3基因表达的siRNA质粒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TA-3 Th2细胞极化 RNAi质粒载体 RNA干扰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模拟微重力环境下虫草多糖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和CD分子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郝彤 李俊杰 +7 位作者 杜芝燕 段翠密 王滟濛 王常勇 宋锦苹 王林杰 李莹辉 王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12-1215,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旋转式细胞培养系统(RCCS)模拟微重力环境下虫草多糖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和表面CD分子表达的作用。体外分离培养小鼠脾淋巴细胞,在RCCS模拟微重力环境中分别添加6.25、12.5、25和50μg/ml的虫草多糖溶液培养,在24、48和72 h... 本研究旨在探索旋转式细胞培养系统(RCCS)模拟微重力环境下虫草多糖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和表面CD分子表达的作用。体外分离培养小鼠脾淋巴细胞,在RCCS模拟微重力环境中分别添加6.25、12.5、25和50μg/ml的虫草多糖溶液培养,在24、48和72 h检测虫草多糖对淋巴细胞增殖及表面CD分子表达的作用。结果表明,模拟微重力环境抑制了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25和50μg/ml虫草多糖对淋巴细胞的增殖和CD4、CD8的表达均具有促进作用,但50μg/ml虫草多糖促进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随时间延长变为抑制作用。结论:适宜浓度范围内的虫草多糖具有对抗模拟微重力环境下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和表面CD分子表达减少的作用,为筛选对抗失重效应、促进免疫力的药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多糖 淋巴细胞 模拟微重力 提高免疫力
下载PDF
雷公藤红素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H1299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国柱 徐元基 +1 位作者 杜芝燕 于晓妉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8年第6期826-829,共4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红素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H1299的杀伤作用及相关调控机制。方法:用细胞计数法测定不同浓度雷公藤红素对H1299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1299细胞的细胞周期;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剪切的(cleaved)聚ADP核糖聚合... 目的:研究雷公藤红素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H1299的杀伤作用及相关调控机制。方法:用细胞计数法测定不同浓度雷公藤红素对H1299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1299细胞的细胞周期;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剪切的(cleaved)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cleaved caspase-3和低氧诱导因子-1(HIF-1)的表达水平;用DCF-DA染色和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内的活性氧(ROS)水平;用萤光素酶活性测定法检测NFκB的活性。结果:雷公藤红素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抑制H1299细胞的增殖,并使细胞阻滞在G2/M期。同时,雷公藤红素显著上调cleaved PARP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提高细胞内的ROS水平,并且抑制NFκB的活性。结论:雷公藤红素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抑制H1299细胞的增殖,并诱导caspase依赖性的细胞凋亡,具体机制与细胞内ROS的积累和NFκB的活性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肺癌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