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翻转课堂应用于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9
1
作者 杜银香 董兴高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第5期102-103,共2页
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了翻转课堂模式在我国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更利于新形势下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可以有效消除目... 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了翻转课堂模式在我国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更利于新形势下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可以有效消除目前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存在的诸多弊端,但应用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医学微生物学 实验教学
下载PDF
恩施地枇杷水提取物及其萃取成分的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杜银香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6年第2期37-39,共3页
目的对恩施民间药用植物地枇杷的水提取物及其萃取成分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煎煮法得到地枇杷水提取物,并依次用乙酸乙酯,正丁醇对水提取物进行萃取,得到不同样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 目的对恩施民间药用植物地枇杷的水提取物及其萃取成分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煎煮法得到地枇杷水提取物,并依次用乙酸乙酯,正丁醇对水提取物进行萃取,得到不同样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作为待测菌,采用牛津杯法和琼脂稀释法测定各样品对待测细菌的影响。结果 1水提取物及其萃取成分对大肠埃希菌无抑菌活性。2水提取物的抑菌圈直径为8.7~14.6 mm,乙酸乙酯萃取部分的抑菌圈直径为8.7~12.7 mm,正丁醇萃取部分的抑菌圈直径为8.6~9.4 mm,水层部分的抑菌圈直径为8.8~11.3 mm。3水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为25~50 g/L,乙酸乙酯萃取部分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5~1.0 g/L,正丁醇萃取部分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0 g/L,水层部分的最低抑菌浓度为2.5~5.0 g/L。综合比较抑菌效果:乙酸乙酯萃取部分〉正丁醇萃取部分〉水层部分〉水提取物。结论地枇杷水提取物及其萃取成分有一定的广谱抑菌活性,具有一定的药用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枇杷 水提取物 萃取成分 抑菌活性
下载PDF
从污水中分离大肠杆菌噬菌体的方法改进 被引量:5
3
作者 杜银香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4年第3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噬菌体 分离方法 污水
下载PDF
翻转课堂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杜银香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年第24期154-156,共3页
针对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现状,提出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到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并对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过程进行重新设计。同时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措施。结果显示,翻转课堂是一种值得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 针对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现状,提出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到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并对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过程进行重新设计。同时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措施。结果显示,翻转课堂是一种值得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推广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医学微生物学 实验教学
下载PDF
革兰染色教学中菌种准备的改进 被引量:3
5
作者 杜银香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2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革兰染色 菌种准备法 改进
下载PDF
细菌不染色标本动力检查达到较好效果的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杜银香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0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细菌标本 染色标本 标本检查 微生物学实验 运动情况 直接镜检 操作过程 生理特性
下载PDF
霉菌教学标本片的制作及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杜银香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1年第4期69-70,共2页
霉菌的形态结构观察是微生物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对霉菌进行分类鉴别的重要依据之一。观察霉菌形态的方法主要有直接制片观察法、载玻片培养观察法和玻璃纸培养观察法[1]。
关键词 霉菌 教学标本片 制作 结晶紫
下载PDF
香椿嫩芽水提取液体外抑菌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杜银香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第5期1-2,共2页
目的:对香椿嫩芽的抑菌作用进行研究,为新鲜香椿嫩芽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牛津小杯法和琼脂稀释法。结果:新鲜香椿嫩芽水提液对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是11.2、11.3、11.4mm,最低抑菌浓度为12.5... 目的:对香椿嫩芽的抑菌作用进行研究,为新鲜香椿嫩芽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牛津小杯法和琼脂稀释法。结果:新鲜香椿嫩芽水提液对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是11.2、11.3、11.4mm,最低抑菌浓度为12.5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抑菌圈直径分别是14.2、14.0、14.2mm,最低抑菌浓度为6.25mg/ml。结论:新鲜香椿嫩芽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嫩芽 水提取液 抑菌
下载PDF
N-[5-(3-吡啶基)-1,3,4-噻二唑-2-基]-N′-芳甲酰基脲的合成及抗菌活性 被引量:8
9
作者 董兴高 颜玲 +1 位作者 宋新建 杜银香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8-110,共3页
To synthesize and evaluate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nove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the corresponding title aroyl urea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2-amino-5-(3-pyridyl)-1,3,4-thiadiazole with aroyl isocya... To synthesize and evaluate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nove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the corresponding title aroyl urea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2-amino-5-(3-pyridyl)-1,3,4-thiadiazole with aroyl isocyanates. Their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in vitro were tested by disk diffusion methods and broth microdilution according to M-27A protocol recommended by NCCLS. Twelve new compounds were obtained,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confirmed by MS, IR, 1H NMR and elemental analysis. The biological screening tests showed that most of the compounds have some antifungal activities in vitro. Aroyl ureas incorporating pyridyl thiadiazole ring may be developed as novel antifungal candidate drugs and are worthwhile to be further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甲酰基脲 1 3 4-噻二唑 合成 抗菌活性
下载PDF
白假丝酵母菌教学标本片制作体会
10
作者 杜银香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2年第3期86-87,共2页
白假丝酵母菌的形态结构是其鉴别的主要依据之一,一般在组织内能够看到包括假菌丝和厚膜孢子在内的完整结构。为了在体外也看到其完整的结构,一般都是采用小培养或者湿片法来观看其形态结构,这些方法比较繁琐,也不适合大批量制备教学... 白假丝酵母菌的形态结构是其鉴别的主要依据之一,一般在组织内能够看到包括假菌丝和厚膜孢子在内的完整结构。为了在体外也看到其完整的结构,一般都是采用小培养或者湿片法来观看其形态结构,这些方法比较繁琐,也不适合大批量制备教学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假丝酵母菌 教学标本片 结晶紫染色液
下载PDF
半夏内生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筱钧 唐由凯 +3 位作者 杜银香 袁杰 胡如华 尹文仲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0年第4期20-22,共3页
目的从恩施产半夏植株体内分离培养有益的内生细菌,为制备半夏益生菌提供菌株。方法取半夏植株样品经前处理后,接种至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和液体培养基培养48 h后选择目的菌落,经纯化培养后,涂片革兰氏染色,油镜观察,并进行各种生化反应。... 目的从恩施产半夏植株体内分离培养有益的内生细菌,为制备半夏益生菌提供菌株。方法取半夏植株样品经前处理后,接种至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和液体培养基培养48 h后选择目的菌落,经纯化培养后,涂片革兰氏染色,油镜观察,并进行各种生化反应。结果三类标本的培养特征: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呈圆形,灰白色,直径3~4 mm,边缘整合,中央凹陷,呈肚脐状;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24 h后呈沉淀生长,上液澄清,革兰氏染色阳性,菌体呈直杆状,成链状排列,菌体长5~10μm,宽1~2μm,培养48 h后可见芽胞形成,位于菌体中央,呈柱状,结合生化反应结果,所分离的半夏内生菌菌株符合地衣芽胞杆菌特征。结论半夏内存在多种内生菌,从半夏植株内能分离出地衣芽孢杆菌,对研究制备半夏益生菌制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内生菌 分离提纯 地衣芽胞杆菌
下载PDF
家蝇带染霉菌的定性定量分析
12
作者 李继红 崔茜 +2 位作者 伍杨 熊茂来 杜银香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98-298,共1页
关键词 霉菌性疾病 家蝇 霉菌 食物
下载PDF
数学生活化:在实践与反思中走向理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银香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第3期12-13,共2页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中在“设计理念”中指出: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得到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在“总体目标”中提出:体会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中在“设计理念”中指出: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得到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在“总体目标”中提出:体会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理念和目标在实践中得以领悟和内化,并被一部分数学教育工作者概括为“数学生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生活化 实践 理性 数学课程标准 教育工作者 设计理念 数学问题 学生体验
下载PDF
消炎解毒口服液体外抑菌实验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德清 杜银香 吴献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4年第3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消炎解毒口服液 抑菌实验
下载PDF
鞭毛教学标本片的制作改进
15
作者 付绍玲 杜银香 +2 位作者 唐由凯 田文明 李天群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1年第1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鞭毛标本 制作 镀银染色
下载PDF
刺五加苷B/E对高糖环境下HBZY-1细胞增殖及TGF-β1和PPARγ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建华 杜银香 黄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1-517,共7页
目的:探讨刺五加苷B/E(ETS-B/E)对高糖环境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进行HBZY-1细胞传代、无菌培养,选生长良好的第4代HBZY-1细胞,测定高糖(25 mmol/L)环境下符合生长规律曲线图的细胞密度。然后接种6组,分成低... 目的:探讨刺五加苷B/E(ETS-B/E)对高糖环境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进行HBZY-1细胞传代、无菌培养,选生长良好的第4代HBZY-1细胞,测定高糖(25 mmol/L)环境下符合生长规律曲线图的细胞密度。然后接种6组,分成低糖组(LG)、高糖组(HG)、高糖ETS-B/E(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和高糖洛沙坦组(LTG)。予以相应药物干预后,测定在24 h、48 h和72 h时,其对HBZY-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和抑制率,并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增殖过程中TGF-β1和PPARγ的表达情况。结果:HBZY-1细胞的接种浓度为每孔2 000个时,符合细胞生长基本规律,高糖显著促进HBZY-1细胞的增殖。ETSB/E作用下,在各时点,对HBZY-1细胞的抑制作用和抑制率与HG有显著差异(P<0.05);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均显示,ETS-B/E能显著抑制TGF-β1表达和促进PPARγ表达(P<0.05),且ETS-E显著强于ETSB(P<0.05),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趋势。结论:ETS-B/E对高糖环境下HBZY-1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阻止TGF-β1的表达和促进PPARγ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苷B/E 肾小球系膜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下载PDF
华中枸骨叶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抑菌作用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杜银香 张建伟 +1 位作者 胡泽华 涂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200-2203,共4页
目的优化华中枸骨叶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抑菌作用。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作为影响因素,总黄酮含有量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然后,采用牛津杯法测定抑菌作用。结果最... 目的优化华中枸骨叶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抑菌作用。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作为影响因素,总黄酮含有量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然后,采用牛津杯法测定抑菌作用。结果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25℃,超声功率480 W,乙醇体积分数55%,液料比25∶1,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次数2次,总黄酮含有量57.81 mg/g。提取液(总黄酮质量浓度50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宋内志贺菌均有抑制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超声提取具有广谱抑菌作用的华中枸骨叶总黄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中枸骨 总黄酮 超声提取 抑菌作用 Box-Behnken响应面法 牛津杯法
下载PDF
华中枸骨叶总黄酮的纯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杜银香 胡泽华 赵雅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154-158,共5页
以吸附率、解吸率、回收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优化D101大孔树脂纯化华中枸骨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同时采用牛津杯法,考察纯化前后的提取物对常见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华中枸骨叶总黄酮的... 以吸附率、解吸率、回收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优化D101大孔树脂纯化华中枸骨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同时采用牛津杯法,考察纯化前后的提取物对常见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华中枸骨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总黄酮质量浓度为0.735 mg/mL,pH为1.93,3 BV上样液,径高比1∶8.5,上样速度6 BV/h,上样完毕后,静置30 min;洗脱时,先用3 BV去离子水,再用70%乙醇8 BV,洗脱流速6 BV/h,得到总黄酮回收率为91.06%,总黄酮质量分数从48.52%增长到78.26%。体外抑菌结果显示:华中枸骨叶总黄酮纯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宋内志贺菌的抑菌圈分别为14.07、17.15、7.12、7.57 mm。除大肠埃希菌外,对于其他3种菌的抑菌效果均是粗提物好于纯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中枸骨叶 总黄酮 D101 大孔吸附树脂 正交试验 抑菌活性
下载PDF
华中枸骨叶抑菌物质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杜银香 胡泽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73-176,182,共5页
本文以抑菌圈直径为指标,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指示菌,比较煎煮法、超声提取、回流提取三种方法所得提取物的抑菌效果,确定最佳的提取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该方法的提取工艺,最终测定优化工艺条件下的提... 本文以抑菌圈直径为指标,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指示菌,比较煎煮法、超声提取、回流提取三种方法所得提取物的抑菌效果,确定最佳的提取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该方法的提取工艺,最终测定优化工艺条件下的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宋内志贺菌、白假丝酵母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方法为超声波法水提,优化的工艺条件:在超声功率250 W,室温下提取,料液比1∶25(g∶m L),每次30 min,提取2次,此条件下的提取物(原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4.67、15.67 mm,对产气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宋内志贺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3.67~17.33 mm,对白假丝酵母菌无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中枸骨叶 正交实验 抑菌作用
原文传递
地枇杷抑菌物质提取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杜银香 胡泽华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50-155,共6页
以地枇杷为试材,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优化地枇杷中抑菌物质的乙醇回流提取工艺,利用牛津杯法检测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宋内志菌、白假丝酵母菌的抑菌效果,探讨了热力、紫外线对其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 以地枇杷为试材,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优化地枇杷中抑菌物质的乙醇回流提取工艺,利用牛津杯法检测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宋内志菌、白假丝酵母菌的抑菌效果,探讨了热力、紫外线对其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回流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65%乙醇、料液比1∶10g·mL^(-1),75℃水浴加热0.5h。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好,对白假丝酵母菌无抑菌作用。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其抑菌作用随之增强,对热力、紫外线有一定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枇杷 抑菌物质 正交实验 回流法 抑菌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