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提取—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化肥样品中的氟
1
作者 刘彬 徐进力 +5 位作者 杜雪苗 唐瑞玲 张鹏鹏 白金峰 于林松 万方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75-781,共7页
全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氟过剩的土地面积约31.5万km2。氟作为一种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元素而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尤其近年来农业活动中高氟化肥的使用成为土壤中氟的潜在来源,其在土壤、动植物体中的循环迁移方式尚待... 全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氟过剩的土地面积约31.5万km2。氟作为一种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元素而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尤其近年来农业活动中高氟化肥的使用成为土壤中氟的潜在来源,其在土壤、动植物体中的循环迁移方式尚待深入研究。为了迎接新一轮全国土壤普查和现代健康地质调查,需要研究建立准确测定化肥中的氟含量的分析方法。本次实验对比研究了HCl煮沸提取、HCl常温超声提取、NaOH熔融水提取、Na_(2)O_(2)熔融水提取4种不同的样品分解方式,结果表明:采用HCl常温超声提取分解样品,NaOH-H_(2)SO_(4)调节酸度,柠檬酸钠做离子缓冲剂是最佳的样品前处理方式;并对超声提取时间及提取温度进行了考察,确定了超声提取时间为20 min,提取温度为20℃;在最佳的样品前处理条件下,测定了方法的主要质量参数:检出限1.63×10^(-6)、精密度0.98%、回收率在91%~108%。该方法前处理简便快速、易于操作,以分段建立标准曲线的模式,测定的质量参数完全能够满足化肥的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选择电极法 化肥 超声提取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永清县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及绿色食品产地的土壤质量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庆海 王学求 +9 位作者 韩志轩 成晓梦 吴慧 田密 刘福田 孙彬彬 陈卫明 杜雪苗 刘彬 崔邢涛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78-789,共12页
为保障京津冀地区食品安全,以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作为研究区,采集全县域412件表层土壤和410件深层土壤样品,测定As、Cd、Cr、Cu、Hg、Ni、Pb和Zn共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采用富集因子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法对重金属污染程度及生态风险进行评... 为保障京津冀地区食品安全,以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作为研究区,采集全县域412件表层土壤和410件深层土壤样品,测定As、Cd、Cr、Cu、Hg、Ni、Pb和Zn共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采用富集因子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法对重金属污染程度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永清地区表层(深层)土壤中8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As 9.44 mg/kg(8.93 mg/kg)、Cd 0.16 mg/kg(0.10 mg/kg)、Cr 64.4 mg/kg(62.3 mg/kg)、Cu 24.6 mg/kg(20.7 mg/kg)、Hg 0.41 mg/kg(0.20 mg/kg)、Ni 27.7 mg/kg(27.7 mg/kg)、Pb 20.7 mg/kg(18.2 mg/kg)和Zn 72.8 mg/kg(57.5 mg/kg),重金属元素含量空间分布上整体呈现“西南高,东北低”的特征。富集因子(EF)评价结果显示8种重金属大体分为三类:(1)Hg(2.18),受到较强的人为活动影响;(2)Pb(1.14)、Cu(1.22)、Zn(1.29)和Cd(1.63),由自然地质背景和人为活动共同作用控制;(3)Ni(1.01)、Cr(1.05)和As(1.09),主要受控于自然地质背景。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以可安全利用为主,风险区面积仅为1.1 km^(2),占调查总面积的0.14%。永清地区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的土壤总面积为756.62 km^(2),占调查总面积的99.43%,水浇地、旱地、果园符合该标准的面积占各自土地类别总面积的98.94%、99.29%和99.59%。生态风险方面,研究区旱地、水浇地、果园农业用地土壤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以低等风险为主,分别占比95.63%、77.37%和98.35%,仅旱地(0.13 km^(2))和水浇地(0.03 km^(2))存在少许高等生态风险区域,值得进一步关注并开展生态效应评价。综合以上结果,虽然永清地区部分区域重金属元素受到人为活动影响,但大部分地区生态风险较低,本文推荐既满足《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又属于综合潜在生态风险低等区域,作为最适宜大规模发展的绿色食品种植区域的总面积为669.12 km^(2),占调查总面积的87.93%。研究成果为永清县域绿色农产品的生产种植和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生态风险 绿色食品 京津冀地区
下载PDF
高压制样-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测定土壤中的硅铝铁钾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梦颖 张鹏鹏 +4 位作者 刘彬 杜雪苗 张灵火 徐进力 白金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174-2180,共7页
土壤作为人类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和自然资源之一,其营养元素含量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传统测定土壤中营养元素的方法以液体进样为主,操作繁琐且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采用超高压制样技术与LIBS技术联用,综... 土壤作为人类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和自然资源之一,其营养元素含量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传统测定土壤中营养元素的方法以液体进样为主,操作繁琐且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采用超高压制样技术与LIBS技术联用,综合了绿色无污染的样品前处理技术以及操作简单、可进行多元素同步快速检测的测定技术,建立了高压制样-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测定土壤中的硅铝铁钾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制样压力大小的对比研究发现,当制样压力在2000 kN时,制备出的样品表面光滑、平整,具有更好的致密性,测定精密度达到最好;通过对LIBS仪器测定条件的优化,发现在使用多位置采样的方式,激光能量、采集延迟、光斑尺寸分别为0.8 mJ、0.5μs、60μm的条件下,能够减小样片剥蚀产生的热效应及样片表面不均匀对测定结果造成的影响,提高测定信背比,从而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在该方法优化后的条件下,采用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以多变量做线性回归的定标曲线,得到了较好的线性关系,有效降低了基体效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通过国家一级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的验证,除个别元素外,方法测定营养元素的精密度范围均在0.31%~4.21%之间,且测定结果与认定值基本一致。该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能够避免传统方法带来的环境污染,同时也能够实现多元素同时测定,推动了LIBS技术在定量分析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高压制样
下载PDF
干法灰化-发射光谱法测定植物样品中B和Sn
4
作者 郝志红 刘彬 +5 位作者 杜雪苗 陈卫明 唐瑞玲 胡梦颖 朱文静 徐进力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37-1443,共7页
一般土壤样品中的元素硼和锡属于难溶易挥发元素,湿法样品前处理技术相对较难,基本以一米光栅发射光谱法测定为主,其固体进样方式可以避免复杂的样品前处理,实现对地质样品中元素硼和锡的绿色分析。通过研究内标法、截取曝光时间、背景... 一般土壤样品中的元素硼和锡属于难溶易挥发元素,湿法样品前处理技术相对较难,基本以一米光栅发射光谱法测定为主,其固体进样方式可以避免复杂的样品前处理,实现对地质样品中元素硼和锡的绿色分析。通过研究内标法、截取曝光时间、背景扣除、重叠摄谱等技术,同时考察干法灰化的温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针对特殊植物样品,将样品在马弗炉中450℃的高温条件下灰化60 min,体积和质量均产生富集并制备成灰分,称取样品灰分成分和基准物、缓冲剂(比例1∶1∶2)经过研磨充分混匀,使其基体成分保持一致,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以国家一级合成硅酸盐光谱分析标准物质制作校准曲线,构建植物样品中硼和锡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硼和锡的检出限分别为0.042、0.019μg/g;方法经过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硼方法精密度5.6%~13.0%,正确度(RE)的绝对值均小于10%;锡方法精密度7.2%~18%,正确度(RE)的绝对值均小于28%。植物样品经过干法灰化富集后,对植物样品中元素硼基本能够实现精准测定,对元素锡含量接近于检测下限值的测定结果相对较差,对高含量值也能够实现精准测定,方法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法灰化 发射光谱 植物样
下载PDF
CEC前处理系统-凯氏定氮仪快速测定土壤中的阳离子交换量
5
作者 胡梦颖 张鹏鹏 +4 位作者 徐进力 刘彬 张灵火 杜雪苗 白金峰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58-463,共6页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是指土壤胶体能够吸附的各种阳离子的总量,是反映土壤缓冲能力和保肥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土壤环境评价等工作中必须分析的指标。传统的乙酸铵交换法(林业标准(LY/T 1243—1999))因其稳定性好、缓冲性强、重复性好而在...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是指土壤胶体能够吸附的各种阳离子的总量,是反映土壤缓冲能力和保肥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土壤环境评价等工作中必须分析的指标。传统的乙酸铵交换法(林业标准(LY/T 1243—1999))因其稳定性好、缓冲性强、重复性好而在我国土壤和农化实验室应用较为广泛,但在大批量土壤分析时仍然存在步骤繁琐、耗时长、效率低等不足。为了克服这些不足,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分别从离心、蒸馏、滴定3大步骤对标准方法进行优化,利用CEC前处理系统对样品进行EDTA-乙酸铵溶液置换、乙醇清洗,通过全自动凯氏定氮仪对置换的铵根离子进行测定,从而计算CEC值;详细探讨了测定过程中乙酸铵搅拌时间、乙醇用量、凯氏定氮仪蒸馏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综合建立并优化了CEC前处理系统—凯氏定氮仪测定土壤中的阳离子交换量的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的置换时间、乙醇用量及蒸馏时间等条件下,一批样品(100件)的测定时间仅需8 h,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与传统方法相比时间缩短了近85%。方法经国家一级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验证,测定值与认定值相符,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2%。该方法分析效率高、操作简单,极大地减少了人工操作可能带来的误差,提高了测定结果的准确度,适用于大批量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阳离子交换量(CEC) 凯氏定氮仪 CEC前处理系统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实验 被引量:36
6
作者 姚文生 王学求 +3 位作者 张必敏 徐善法 申伍军 杜雪苗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7-176,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尚未开展区域化探扫面工作。文中以东胜砂岩型铀矿区为例,开展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实验。东胜铀矿床产于侏罗系直罗组下段,为隐伏矿床。研究发现,富含细粒级地表结层是半干旱盆地砂岩型铀矿区域地球化学勘查的有效采样... 鄂尔多斯盆地尚未开展区域化探扫面工作。文中以东胜砂岩型铀矿区为例,开展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实验。东胜铀矿床产于侏罗系直罗组下段,为隐伏矿床。研究发现,富含细粒级地表结层是半干旱盆地砂岩型铀矿区域地球化学勘查的有效采样介质。在东胜砂岩型铀矿区及周边2 000km2的方法实验中,每4km2采集一个样品,过筛后取-200目进行全量分析,在矿化出露区及隐伏矿区圈出了铀及相关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对元素比值R=lnU/(lnCe+lnY+lnZr+lnNb)在不同区域分布特征的研究表明,样品中活动态铀是形成铀异常的主要原因,提取细粒级土壤组分进行全量分析,可作为区域深穿透地球化学的砂岩型铀矿找矿指标。在矿床尺度深化穿透地球化学勘查方法中,因实验区地形特点使得富含细粒级地表结层样品不易普遍取得,地表土壤的全量分析不能满足勘查要求,需要采用铀专属性强的提取试剂进行元素活动态分析。文中采用作者研制的MML-U活动态提取剂,在东胜铀矿区孙家梁矿段剖面实验中,成功探测到矿体上方土壤中的U、Mo、V等元素的活动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砂岩型铀矿 细粒级样品 活动态提取剂 深穿透地球化学
下载PDF
高压覆膜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中的氯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薄玮 李小莉 +3 位作者 杜雪苗 刘彬 张勤 白金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28-1833,共6页
氯是化探样品分析中的重要元素,而X射线荧光光谱法是测定卤族元素的重要技术手段。已有研究表明,X射线荧光光谱法在测定氯时,同一样片中氯的测定值随重复测定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或减小。采用高压覆膜制样技术制片,测定土壤和水系沉积... 氯是化探样品分析中的重要元素,而X射线荧光光谱法是测定卤族元素的重要技术手段。已有研究表明,X射线荧光光谱法在测定氯时,同一样片中氯的测定值随重复测定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或减小。采用高压覆膜制样技术制片,测定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中的氯,氯(24~40000μg·g^(-1))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明显改善,RMS(均方根)由未贴膜的0.00963,改善为贴膜后的RMS 0.00198。氯的检出限由未贴膜的30μg·g^(-1),改善为贴膜后的21μg·g^(-1)。且高压覆膜制样,同一样片连续测定10次,还是10 d内隔天测定1次,氯的测定值都保持不变或略有下降。从抽真空时间,X光管应用功率,烘样和不烘样,氯元素存在形式等角度解释了氯的测定值随重复测定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或略减小的原因。高压覆膜制样,样品表面的聚酯膜,可以阻止在抽真空过程中氯随水分向样片表面迁移扩散或分解损失。高压未覆膜的样片在测定过程中,因样片表面吸附了水及空气分子,因而随抽真空时间的增加及解吸附作用,真空度下降明显,氯的强度变化明显。而高压覆膜样片在测定过程中,真空度下降不明显,氯的测定值基本不变或略有下降。高压制样(1600 kN)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地质样品压制成型,高压覆膜制样技术,完全消除了粉尘效应,对下照射的X射线荧光光谱仪具有重要意义。测过的样片可以重复测定氯,标准样片可长期保存,避免了标准样品的浪费。用该方法可以准确测定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中32个组分。该样品制备方法也适用于测定其他难以成型的样品及其荧光强度由于真空和长时间辐射而强度变化的元素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覆膜制样 X射线荧光光谱 土壤和水系沉积物
下载PDF
云南思茅盆地钾盐矿床的深源浅储成因模式——来自于Sr同位素的证据 被引量:3
8
作者 苗忠英 郑绵平 +5 位作者 娄鹏程 张雪飞 孙海涛 张震 徐其辉 杜雪苗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23-1935,共13页
【研究目的】思茅盆地赋存有中国唯一的前第四纪固体钾盐矿床,该矿床的成因一直存在争议。客观地认识矿床成因、合理地构建矿床成因模式,不仅是钾盐矿床学研究中亟需解决的基础科学问题,而且关乎盆地内钾盐资源勘查方向的选择。【研究... 【研究目的】思茅盆地赋存有中国唯一的前第四纪固体钾盐矿床,该矿床的成因一直存在争议。客观地认识矿床成因、合理地构建矿床成因模式,不仅是钾盐矿床学研究中亟需解决的基础科学问题,而且关乎盆地内钾盐资源勘查方向的选择。【研究方法】本项研究以思茅盆地L-2井和MZK-3井的盐岩、盐岩上覆和下伏碎屑岩、盐岩中的碎屑岩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其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结果表明:(1)L-2井全岩样品^(87)Sr/^(86)Sr值为0.708220~0.727458,平均值为0.712776;盐岩水不溶物^(87)Sr/^(86)Sr值为0.711342~0.741999,平均值为0.716574;(2)MZK-3井盐岩上覆碎屑岩层^(87)Sr/^(86)Sr值为0.713318~0.723147,平均值为0.717255;盐岩下伏碎屑岩层^(87)Sr/^(86)Sr值为0.712470~0.738988,平均值为0.719307;(3)碎屑岩样品经过^(87)Rb校正恢复至初始沉积状态的^(87)Sr/^(86)Sr值为0.710880~0.727678,平均值为0.712828;(4)盐岩样品^(87)Sr/^(86)Sr值全部明显小于大陆地表风化系统的平均值,有个别样品^(87)Sr/^(86)Sr值大于现代海水。【结论】基于思茅盆地基础地质和钾盐矿床地质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盐岩和碎屑岩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得出:思茅盆地含钾盐岩与碎屑岩处于不同的锶同位素平衡体系;含钾盐岩的物源主体为海水,成盐过程中陆源淡水的补给可使^(87)Sr/^(86)Sr值增大;碎屑岩沉积于陆相环境,在与固态盐岩或盐岩水溶液接触之前已处于早成岩阶段A亚期;钾盐的成矿模式为勐野井组沉积期深层源盐通过走滑拉分形成的断层迁移至地表,在由高处向汇水盆地迁移过程中捕获了处于早成岩阶段A亚期的碎屑颗粒,形成了现今的含泥砾盐岩;部分含泥砾盐岩在迁移进入汇水盆地之后,经历了溶解-重结晶的过程,形成了盆地内成分较纯的盐岩;后续沉积的碎屑颗粒形成了防止盐岩溶蚀破坏的保护层;新生代的喜山运动使早期形成的钾盐矿床发生调整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盐矿床 物源 成矿模式 锶同位素 地质调查工程 思茅盆地
下载PDF
熔融制样-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硅酸盐中32种组分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小莉 谢应强 +3 位作者 王雪莲 杜雪苗 杨建国 彭萌 《冶金分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9-35,共7页
为充分发挥小型实验室设备的功能,实验采用熔融制样,使用台式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10W,Rh靶)定量分析了硅酸盐样品中的Na2O、MgO、Al2O3、SiO2、P2O5、SO3、Cl、K2O、CaO、TiO2、V、Cr、MnO、Fe2O3、Co、Ni、Cu、Zn、Ga、Rb、Sr、Y... 为充分发挥小型实验室设备的功能,实验采用熔融制样,使用台式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10W,Rh靶)定量分析了硅酸盐样品中的Na2O、MgO、Al2O3、SiO2、P2O5、SO3、Cl、K2O、CaO、TiO2、V、Cr、MnO、Fe2O3、Co、Ni、Cu、Zn、Ga、Rb、Sr、Y、Zr、Nb、As、Ba、La、Ce、Th、U、Hf、Pb等32种主、次、痕量组分。对3种不同的解谱方法进行比较,确定Na、Mg、Al、Si、P、As、Ce、Cr、Cu、Ga、La、Nb、Ni、Pb、Th、U、V、Y选择感兴趣区解谱,其余元素用高斯或经改进的高斯函数的最小二乘法拟合解谱。选用有代表性的多个硅酸盐类样品,比较了理论检出限及10次重复测定计算3倍标准偏差得出的检出限,发现以3倍标准偏差作为检出限再取它们的平均值则更具代表性和使用意义。各组分的检出限为0.2~1740μg/g。精密度试验表明,各组分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2%~10.5%(Na为轻元素,由于含量低,小能谱测定的精密度稍差);对两个土壤标准样品进行正确度验证,测定值与标准值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 硅酸盐 熔融制样 主次组分
下载PDF
应用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测试技术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白金峰 杜雪苗 +6 位作者 郭心玮 徐进力 李小莉 陈卫明 陈海杰 李可 张勤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2022年第6期842-853,共12页
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测试技术作为勘查地球化学及应用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支撑,决定了其研究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为我国的地球化学科研与调查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里主要对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实验测试中心近15年来... 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测试技术作为勘查地球化学及应用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支撑,决定了其研究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为我国的地球化学科研与调查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里主要对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实验测试中心近15年来取得的主要科研进展与成果进行总结,回顾了应用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主要评述了应用地球化学样品多元素分析系统研发与应用、固体进样分析技术、特殊样品分析方法技术研究、有机分析、原子荧光光谱仪研发和其他新技术应用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地球化学 分析测试 76元素分析系统 高压粉末制样 外供氢气-原子荧光光谱法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金地球化学分布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建 杜雪苗 +5 位作者 王学求 徐善法 聂兰仕 刘东盛 韩志轩 柳青青 《世界有色金属》 2017年第13期289-290,共2页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化探扫面和中蒙边界地区1:100万地球化学填图数据,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金元素地球化学图,查明了内蒙古自治区金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内蒙古金元素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华北板块北缘、狼山-白云鄂博裂谷带和额尔古纳断...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化探扫面和中蒙边界地区1:100万地球化学填图数据,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金元素地球化学图,查明了内蒙古自治区金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内蒙古金元素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华北板块北缘、狼山-白云鄂博裂谷带和额尔古纳断裂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地球化学分布
下载PDF
内蒙古银地球化学分布与大型银多金属矿集区地球化学预测
12
作者 周建 杜雪苗 +1 位作者 王学求 徐善法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年第22期35-37,共3页
本文利用内蒙古已有的地球化学填图数据,查明了内蒙古银、铅、锌地球化学分布模式。以内蒙古三个大型银铅锌多金属矿集区为例建立了预测大型矿的地球化学指标:一是异常具有如下套合结构:地球化学省含有区域异常,区域异常包含局部异常;二... 本文利用内蒙古已有的地球化学填图数据,查明了内蒙古银、铅、锌地球化学分布模式。以内蒙古三个大型银铅锌多金属矿集区为例建立了预测大型矿的地球化学指标:一是异常具有如下套合结构:地球化学省含有区域异常,区域异常包含局部异常;二是Ag、Pb、Zn单元素区域异常面积一般大于500km2;三是具有良好Ag-Pb-Zn组合异常;四是Ag、Pb、Zn异常强度(异常内元素平均含量/背景含量)一般大于1.5。结合区域地质、大地构造和成矿条件,圈定了银铅锌多金属矿集区19个,为下一步在内蒙古选择重点地区开展大型银多金属矿勘查提供了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地球化学指标 预测 银铅锌多金属矿集区
下载PDF
土耳其地球化学填图进展
13
作者 周建 杜雪苗 +3 位作者 王学求 姚文生 刘汉粮 吴立岗 《中国金属通报》 2017年第7期162-163,共2页
根据访问成果,本文介绍了土耳其矿产研究与勘查总局(MTA),MTA分析和技术实验室,土耳其地球化学填图概况以及中国与土耳其地球化学填图合作情况。土耳其地球化学填图工作程度低,尚没有一张全国性的地球化学图。中国与土耳其地球化学填图... 根据访问成果,本文介绍了土耳其矿产研究与勘查总局(MTA),MTA分析和技术实验室,土耳其地球化学填图概况以及中国与土耳其地球化学填图合作情况。土耳其地球化学填图工作程度低,尚没有一张全国性的地球化学图。中国与土耳其地球化学填图有助于提高土耳其地质科技人员地球化学填图水平,提升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国际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耳其 地球化学填图
下载PDF
抗坏血酸增敏—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铊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焦圣兵 胡梦颖 +1 位作者 杜雪苗 徐进力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42-648,共7页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痕量铊。比较了两种不同的样品分解体系,建立了一种使用HNO_3+HF+H_2SO_4酸消解体系测量土壤中痕量铊的方法,同时探讨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铊的最佳仪器条件,并对基体改进剂浓度和体积、吸...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痕量铊。比较了两种不同的样品分解体系,建立了一种使用HNO_3+HF+H_2SO_4酸消解体系测量土壤中痕量铊的方法,同时探讨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铊的最佳仪器条件,并对基体改进剂浓度和体积、吸附解脱体系、吸附酸度以及震荡时间等条件进行了优化。该方法检出限为0.015×10^(-6),RSD为5.49%~13.42%,方法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抗坏血酸 地球化学样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