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手术配合
1
作者 束枫 吕健 华沙 《中华国际护理杂志》 2003年第7期500-501,共2页
关键词 外伤性 颈动脉海绵窦瘘 手术
下载PDF
脑血管意外合并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胡军民 束枫 +3 位作者 吕健 秦尚振 徐国政 吴非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8期594-595,共2页
目的 探讨脑血管意外(CVA)合并糖尿病者临床、预后及诸多因素与医院感染(NI)的关系。方法 对788例CVA患者进行NI多因素分析。结果CVA医院感染率为14.21%,CVA合并糖尿病感染发生率34.12%,与未合并糖尿病组的感染率差别具有极显著... 目的 探讨脑血管意外(CVA)合并糖尿病者临床、预后及诸多因素与医院感染(NI)的关系。方法 对788例CVA患者进行NI多因素分析。结果CVA医院感染率为14.21%,CVA合并糖尿病感染发生率34.12%,与未合并糖尿病组的感染率差别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5),CVA合并NI病情恶化率高于非NI组(P<0.01)。结论 CVA的 NI发生率与临床类型、糖尿病、住院日程、病情严重程度及手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糖尿病 医院感染 NI 相关性
下载PDF
椎基动脉夹层动脉瘤支架应用探讨 被引量:11
3
作者 余泽 马廉亭 +2 位作者 李俊 潘力 束枫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7期436-438,共3页
目的探讨椎基动脉夹层动脉瘤支架应用的价值。方法12例椎基夹层动脉瘤,其中椎动脉3例,椎基动脉6例,基底动脉3例。2例动脉瘤位于小脑后下动脉处,各置入2枚支架,重叠在动脉瘤段载瘤动脉内,10例经支架网眼送入弹簧圈。结果12例置入支架16... 目的探讨椎基动脉夹层动脉瘤支架应用的价值。方法12例椎基夹层动脉瘤,其中椎动脉3例,椎基动脉6例,基底动脉3例。2例动脉瘤位于小脑后下动脉处,各置入2枚支架,重叠在动脉瘤段载瘤动脉内,10例经支架网眼送入弹簧圈。结果12例置入支架16枚,7例填塞致密,3例疏松填塞,栓塞临床症状消失。6例在术后分别随访6~48个月,脑血管造影复查见动脉瘤消失。但有2例出现新的动脉瘤,1例在置入支架上段出现夹层动脉瘤,再次置入支架和1枚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消失,1例在原动脉瘤对侧动脉壁出现动脉瘤,再置入1枚支架重叠在原支架内,造影动脉瘤血液循环慢。2例小脑后下动脉夹层动脉瘤,24个月造影复查见动脉瘤缩小70%,小脑后下动脉瘤循环良好。其余4例因无症状不同意复查血管造影,遂行MRA、CTA检查,未见动脉瘤复发。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椎基夹层动脉瘤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弹簧圈 椎基动脉 夹层 动脉瘤 治疗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及彩色多普勒与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对颅底异常血管网病诊断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小征 吕健 +3 位作者 莫雪红 束枫 华莎 马廉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2期1694-1696,共3页
目的 总结 3 6例颅底异常血管网病的多普勒超声探测经验 ,评价无创诊断颅底异常血管网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经颅多普勒 (TCD)、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及彩色多普勒能量图 (CDE)技术探测颅底异常血管网病颅内血管及血流动... 目的 总结 3 6例颅底异常血管网病的多普勒超声探测经验 ,评价无创诊断颅底异常血管网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经颅多普勒 (TCD)、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及彩色多普勒能量图 (CDE)技术探测颅底异常血管网病颅内血管及血流动力学改变 ,并与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DSA)比较分析。结果 TCD探测 2 4例 ,明确诊断 2 2例 ,高度怀疑 1例 ,阴性者 1例 ,与DSA比较诊断符合率为 96%。CDFI及CDE探测 12例 ,均明确诊断为颅底异常血管网病 ,并被DSA证实。结论 TCD、CDFI及CDE能实时动态观察颅底血管及血流动力学改变 ,CDFI及CDE对狭窄处血流显示敏感 ,有助于准确判断血管闭塞与轻度狭窄 ,对颅底异常血管网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又因其无创 ,病人易接受 ,可作为颅底异常血管网病病人诊断、定期随访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异常血管网病 诊断 经颅多普勒 彩色多普勒 能量多普勒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下载PDF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治疗探讨 被引量:12
5
作者 余泽 马廉亭 +3 位作者 杨铭 束枫 李俊 潘力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3年第2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对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s)的血管内治疗方法。方法240例TCCFs病人,其中214例采用可脱性球囊栓塞,23例采用弹簧圈栓塞(5例经股静脉→岩上窦入海绵窦内栓塞),3例经眼上静脉入海绵窦内栓塞(2例采用微弹簧圈栓塞,1例采用NBCA... 目的探讨对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s)的血管内治疗方法。方法240例TCCFs病人,其中214例采用可脱性球囊栓塞,23例采用弹簧圈栓塞(5例经股静脉→岩上窦入海绵窦内栓塞),3例经眼上静脉入海绵窦内栓塞(2例采用微弹簧圈栓塞,1例采用NBCA胶栓塞)。结果214例采用可脱性球囊栓塞,198例保持颈内动脉通畅,通畅率92.5%,随访,除1例在半年后复查发现原瘘口处假性动脉瘤外(因无症状,未处理),其余痊愈;16例行颈内动脉闭塞,其中3例分别在1~2个月发现颈外动脉分支与海绵窦相通,经真丝线段,NBCA栓塞而愈。其余26例全部治愈。结论大多数TCCFs病人可通过可脱性球囊和弹簧圈血管内栓塞而治愈,但可脱性球囊应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血管内栓塞 可脱性球囊 弹簧圈
下载PDF
弹力蛋白酶诱发犬分叉部囊状动脉瘤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启弘 马廉亭 +4 位作者 周志红 张小军 张振海 张新元 束枫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9期405-408,共4页
目的建立犬分叉部囊状动脉瘤模型并研究其形成原因。方法将犬分为3组,将ElastaseⅠ型弹力蛋白酶注入右侧颈总动脉内和(或)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建立分叉部囊状动脉瘤模型,研究动脉瘤的形成过程,1个月内对动脉瘤模型进行复查,并行病理学检... 目的建立犬分叉部囊状动脉瘤模型并研究其形成原因。方法将犬分为3组,将ElastaseⅠ型弹力蛋白酶注入右侧颈总动脉内和(或)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建立分叉部囊状动脉瘤模型,研究动脉瘤的形成过程,1个月内对动脉瘤模型进行复查,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病理和血管造影证实:经酶处理+结扎右侧颈动脉的成瘤率100%,没有结扎而经酶处理过的动脉段没有形成动脉瘤模型,在1个月内弹力板结构有破坏。而单纯结扎动脉组成瘤率为42.8%。结论弹力酶诱发犬分叉部囊状动脉瘤模型重复性好,模型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变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动脉瘤具有良好的形态和病理特征,是比较理想的动脉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力蛋白酶 颈总动脉 动脉瘤模型 发病机理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血管内栓塞与手术治疗的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余泽 马廉亭 +4 位作者 杨铭 秦尚振 束枫 潘力 李俊 《临床外科杂志》 2004年第8期498-499,共2页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血管内栓塞与显微手术的效果。方法  16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在 3d内早期经血管内栓塞和显微手术得到治疗 ,其中 114例经血管内栓塞 ,46例显微手术。结果  114例血管内治疗 ,78例完全闭塞 ,2 1例闭塞 95 % ...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血管内栓塞与显微手术的效果。方法  16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在 3d内早期经血管内栓塞和显微手术得到治疗 ,其中 114例经血管内栓塞 ,46例显微手术。结果  114例血管内治疗 ,78例完全闭塞 ,2 1例闭塞 95 % ,10例闭塞 90 % ,5例闭塞 85 %。出院时优 83例 ,良 19例 ,差 1例 ,死亡 11例。显微手术 46例 ,术后 2周行DSA检查证实动脉瘤全部夹闭。出院时 ,优 2 4例 ,良 10例 ,差 4例 ,植物生存 2例 ,死亡 6例。结论 颅内动脉瘤早期治疗 ,是杜绝再次出血的危险 ,有利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 ,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血管栓塞 显微手术 治疗
原文传递
前交通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治疗 被引量:3
8
作者 余泽 马廉亭 +4 位作者 杨铭 潘力 李俊 束枫 胡军民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4年第6期407-409,共3页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方法86例前交通动脉瘤中,18例采用机械解脱弹簧圈(MDS-N)栓塞,68例采用电解脱弹簧圈(GDC)栓塞.结果动脉瘤完全闭塞66例,闭塞90%~95%16例,<90%4例(主要是采用MDS-N栓塞).3例多发性动脉瘤和1例合并AVM...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方法86例前交通动脉瘤中,18例采用机械解脱弹簧圈(MDS-N)栓塞,68例采用电解脱弹簧圈(GDC)栓塞.结果动脉瘤完全闭塞66例,闭塞90%~95%16例,<90%4例(主要是采用MDS-N栓塞).3例多发性动脉瘤和1例合并AVM,同时一次性栓塞治愈.出院时优79例,良6例,死亡1例.72例随访6~12个月,DSA、MRA检查均未见动脉瘤复发,其中5例额叶局部脑组织轻度软化,但无神经功能障碍.结论前交通动脉瘤采用GDC栓塞效果好,脑梗塞等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脱弹簧圈 前交通动脉 动脉瘤 栓塞
下载PDF
经鼻蝶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4
9
作者 戴芳德 吕健 束枫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2年第5期312-313,共2页
垂体腺瘤位于颅底,周围有视神经、下视丘、颈内动脉和海绵窦等重要结构,手术切除有一定的难度,且术后并发症较多,围手术期护理十分重要.我科自1988年4月至今经鼻蝶显微手术切除脑垂体腺瘤5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 经鼻蝶 显微手术 垂体腺瘤 围手术期 护理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2
10
作者 吕健 束枫 +4 位作者 华莎 杨剑 徐敏 何蕾 全凌雅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3年第4期316-317,共2页
颅内动脉瘤的危险性在于动脉瘤破裂,发生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或颅内血肿[1].文献报道,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的发生率为19%~41%,再出血死亡率高达50%以上[2].分析我院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收治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24例,探讨再出血... 颅内动脉瘤的危险性在于动脉瘤破裂,发生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或颅内血肿[1].文献报道,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的发生率为19%~41%,再出血死亡率高达50%以上[2].分析我院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收治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24例,探讨再出血的诱发因素与预防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再出血 预防 护理
下载PDF
立体定向微电极导向苍白球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军民 束枫 +1 位作者 马廉亭 徐国政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微电极导向在帕金森病苍白球毁损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制作大白鼠帕金森病模型。随机分组,评估治疗效果。结果28只成功的帕金森病模型,微电极导向毁损组10只,右侧苍白球自制针灸针直接毁损组10只,观察组8只。统计学处理显示:直... 目的探讨微电极导向在帕金森病苍白球毁损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制作大白鼠帕金森病模型。随机分组,评估治疗效果。结果28只成功的帕金森病模型,微电极导向毁损组10只,右侧苍白球自制针灸针直接毁损组10只,观察组8只。统计学处理显示:直接毁损组与微电极导向毁损组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34),两治疗组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采用微电极导向大白鼠帕金森病旋转模型苍白球毁损术定位准确,毁损确切,效果优于直接毁损苍白球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微电极导向苍白球毁损术 帕金森病 动物模型
下载PDF
犬囊状动脉瘤模型制作方法改进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启弘 马廉亭 +4 位作者 周志红 张小军 张振海 张新元 束枫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4年第6期440-443,共4页
目的探讨改进显微外科技术,提高犬囊状动脉瘤模型制作成功率的方法.方法运用改进的显微外科技术将30只犬的颈外静脉囊吻合到颈总动脉建立动脉瘤模型.术后7~14 d行影像学检查和大体观察证实动脉瘤的形成情况.结果术后动物全部健康成活,... 目的探讨改进显微外科技术,提高犬囊状动脉瘤模型制作成功率的方法.方法运用改进的显微外科技术将30只犬的颈外静脉囊吻合到颈总动脉建立动脉瘤模型.术后7~14 d行影像学检查和大体观察证实动脉瘤的形成情况.结果术后动物全部健康成活,建立动脉瘤模型27个,其中侧壁型15个,分叉部6个,末端型6个,制作成功率90%(27/30).模型可持续存在达68 d.结论该改进方法制作的模型较为理想,能模仿出人类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瘤体大小及载瘤动脉管径,且能进行常规导管介入神经外科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 疾病模型 颈总动脉 动脉瘤
下载PDF
经血管内栓塞治疗脊髓动静脉畸形 被引量:1
13
作者 余泽 戴芳德 +5 位作者 马廉亭 杨铭 束枫 徐国政 秦尚振 龚杰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2年第1期20-21,共2页
目的 探讨经血管内栓塞治疗脊髓血管畸形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微导管注入真丝线段、Ivalon混合剂栓塞。结果88例中84例病变完全消失,4例栓塞60%~70%。症状明显改善81例,其中5例栓塞后肌力由Ⅰ~Ⅱ级恢复到Ⅳ级。7例入院时肌力0级,栓... 目的 探讨经血管内栓塞治疗脊髓血管畸形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微导管注入真丝线段、Ivalon混合剂栓塞。结果88例中84例病变完全消失,4例栓塞60%~70%。症状明显改善81例,其中5例栓塞后肌力由Ⅰ~Ⅱ级恢复到Ⅳ级。7例入院时肌力0级,栓塞后无明显改善。结论 经血管内栓塞治疗脊髓血管畸形,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血管畸形 血管内栓塞 治疗 SAVM
下载PDF
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血管内治疗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力 马廉亭 +4 位作者 余泽 扬铭 张新元 束枫 薛德麟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3年第4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诊治方法。方法采用微导管超选择性插管行血管内栓塞治疗SDAVF患者36例。结果 36例瘘口消失.随访1~11年,治愈14例,改善19例,无变化3例。结论采用微导管超选择性插管行血管内栓塞治疗SDAVF是行之有效的... 目的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诊治方法。方法采用微导管超选择性插管行血管内栓塞治疗SDAVF患者36例。结果 36例瘘口消失.随访1~11年,治愈14例,改善19例,无变化3例。结论采用微导管超选择性插管行血管内栓塞治疗SDAVF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栓塞材料首选真丝线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脊膜动静脉瘘 诊断 栓塞治疗
下载PDF
介入治疗3例婴幼儿Galen静脉瘤术中护理配合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丽 华莎 束枫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4年第10期631-632,共2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Galen静脉瘤介入手术中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3例经多次血管内栓塞治疗的Galen静脉瘤婴幼儿进行术中病情观察、用药、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做好术中的护理及观察,配合做好与并发症的防治工作。结果 3例婴幼儿均平安度... 目的探讨婴幼儿Galen静脉瘤介入手术中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3例经多次血管内栓塞治疗的Galen静脉瘤婴幼儿进行术中病情观察、用药、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做好术中的护理及观察,配合做好与并发症的防治工作。结果 3例婴幼儿均平安度过手术期,转回NICU,再转回病房,经治疗护理治愈出院。结论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加强护理配合能保证Galen静脉瘤婴幼儿平安度过手术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LEN静脉瘤 婴幼儿 介入治疗 护理
下载PDF
颅内核团射频毁损治疗帕金森病若干问题探讨
16
作者 徐国政 吴佐泉 +5 位作者 马廉亭 胡军民 潘力 张小军 曹家义 束枫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1年第3期134-136,共3页
目的 探讨和研究颅内核团射频毁损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效果、术后并发症与反应等有关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一年来收治的104例帕金森病,应用CT解剖定位和微电极电生理记录细胞定位方法,行丘脑腹外侧核或/和苍白球腹后内侧部射频... 目的 探讨和研究颅内核团射频毁损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效果、术后并发症与反应等有关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一年来收治的104例帕金森病,应用CT解剖定位和微电极电生理记录细胞定位方法,行丘脑腹外侧核或/和苍白球腹后内侧部射频毁损治疗。术前、术后3月、半年和一年采用Webster记分,改善在1%~19%为好转,20%~59%为有效,60%以上为显效。结果104例患者中,术后3月内改善者98例,总有效率达94.2%。6例症状改善不明显。67例随访6~12月,症状改善54例,有效率80.6%。16例出现一过性嗜睡,呃逆;2例出现一过性偏瘫,5例出现颅内少量出血,其中2例术后立即发生毁损点少量出血,3例术后6d内出现针道周围出血。1例术后3月因肺部感染死亡。结论 微电极电生理定位颅内核团毁损是治疗帕金森病安全的和有效的方法,但应注意掌握适应症,精确定位,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立体定向 射频毁损术 微电极 PD 手术适应症
下载PDF
经支气管动脉内治疗肺癌时预防脊髓损伤的研究
17
作者 张新元 余泽 +3 位作者 束枫 刘琴珍 徐亚珍 贺继刚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1年第4期229-230,共2页
目的 为了总结经支气管动脉内治疗肺癌时,预防脊髓损伤的经验。方法 根据血流动力学的特点,在经支气管动脉内治疗肺癌时,将导管末端置于支气管动脉开口前一血液自然灌注小区内,间断地推注药物,从而避免了药液返流。结果 全组302例肺癌... 目的 为了总结经支气管动脉内治疗肺癌时,预防脊髓损伤的经验。方法 根据血流动力学的特点,在经支气管动脉内治疗肺癌时,将导管末端置于支气管动脉开口前一血液自然灌注小区内,间断地推注药物,从而避免了药液返流。结果 全组302例肺癌患者中26例采用将导管插进支气管动脉中的常规方法治疗,术后4例发生脊髓损伤,发生率为1.3%,其中3例高位截瘫,1例右下肢单瘫;而采用根据血流动力学特点改进的方法治疗的276例病人,术后无1例发生脊髓损伤。结论 根据血流动力学特点改进的血管内治疗肺癌的方法,从根本上改变和替代了常规将导管直接插进支气管动脉内的方法。临床实践证明,该方法是一种全新的可避免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血管内治疗 脊髓损伤
下载PDF
电生理技术在帕金森病诊断和立体定向苍白球毁损术中的应用
18
作者 胡军民 束枫 +4 位作者 徐国政 吴佐泉 姚国杰 潘力 张小军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2年第3期155-156,共2页
关键词 PD 微电极导向 电生理技术 帕金森病 诊断 立体定向 苍白球毁损术
下载PDF
Onyx胶和Glubran胶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使用的配合
19
作者 王丽 华莎 束枫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5年第11期696-697,共2页
目的总结Onyx胶和Glubran胶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准备和术中配合的经验。方法2012~2014年应用Onyx脑和Glubran胶栓塞治疗脑血管病患者85例,应用Onyx胶34例、Glubran胶51例。总结围手术期护士与医生间的配合,并对术中护理情况进行... 目的总结Onyx胶和Glubran胶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准备和术中配合的经验。方法2012~2014年应用Onyx脑和Glubran胶栓塞治疗脑血管病患者85例,应用Onyx胶34例、Glubran胶51例。总结围手术期护士与医生间的配合,并对术中护理情况进行评价。结果通过对患者术中严密监护,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降低术中并发症。结论通过正确的护理和医护间配合,可减少和避免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ONYX胶 Glubran胶 介入治疗 术中护理
下载PDF
脑血管造影及血管内治疗术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雯 吕健 +3 位作者 林爱龙 束枫 陈映红 王荧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8年第2期119-120,共2页
目的总结脑血管造影及血管内治疗术围手术期护理的经验和体会。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7年5月我科开展脑血管造影及血管内治疗术29台次,在围手术期对病人进行规范的护理,并加强与麻醉医生及手术医生的配合,重视术后拨管及一般护理。结果2... 目的总结脑血管造影及血管内治疗术围手术期护理的经验和体会。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7年5月我科开展脑血管造影及血管内治疗术29台次,在围手术期对病人进行规范的护理,并加强与麻醉医生及手术医生的配合,重视术后拨管及一般护理。结果29例病人无死亡,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围手术期合理、有效的护理对确保脑血管造影及血管内治疗术的成功有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 血管内治疗 围手术期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