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良生防枯草芽孢杆菌CY1固态发酵研制生物有机肥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彬涛 韦小敏 +2 位作者 来航线 李玉龙 王旭东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32,44,共7页
枯草芽孢杆菌CY1是一株广谱性的根际促生菌,为促进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高固态发酵生产生物有机肥过程中枯草芽孢杆菌CY1的扩繁能力,研究采用猪粪堆肥为原料,麸皮、豆粕、玉米粉为辅料进行固态发酵研制新型生物有机肥,以有效活菌... 枯草芽孢杆菌CY1是一株广谱性的根际促生菌,为促进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高固态发酵生产生物有机肥过程中枯草芽孢杆菌CY1的扩繁能力,研究采用猪粪堆肥为原料,麸皮、豆粕、玉米粉为辅料进行固态发酵研制新型生物有机肥,以有效活菌数为参考指标,确定原料、辅料最佳配比及接种量。选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对影响发酵的8个因素进行效应评价,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的3个因素:初始pH、发酵温度及含水量。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响应区域,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优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固态发酵条件为初始pH 7.51、KH_(2)PO_(4)含量0.75%、MgSO_(4)含量0.15%、MnSO_(4)含量0.15%、发酵温度36.10℃、葡萄糖含量6.00%、(NH_(4))_(2)SO_(4)含量0.75%、含水量26.33%,此时固态发酵产物有效活菌数最大,达到4.57×10^(10) CFU·g^(-1)。该研究为利用农业废弃物采用合适的原料配比及工艺条件生产低成本高质量的生物有机肥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固态发酵 生物有机肥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9株芽孢杆菌的初步分离鉴定与拮抗性试验 被引量:18
2
作者 来航线 杨保伟 +1 位作者 邱学礼 薛泉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93-96,共4页
 通过对采集样品中细菌的分离与纯化,获得9株芽孢杆菌,经纯化培养后观察其个体和群体形态特征,并进行了12项生理生化特征鉴定。结果表明,B10为地衣芽孢杆菌,B13为巨大芽孢杆菌,B12、B14为短小芽孢杆菌,B15为苏芸金芽孢杆菌,B16为蕈状...  通过对采集样品中细菌的分离与纯化,获得9株芽孢杆菌,经纯化培养后观察其个体和群体形态特征,并进行了12项生理生化特征鉴定。结果表明,B10为地衣芽孢杆菌,B13为巨大芽孢杆菌,B12、B14为短小芽孢杆菌,B15为苏芸金芽孢杆菌,B16为蕈状芽孢杆菌,B11,B17,B18为蜡样芽孢杆菌。通过对8株植物病原菌和3株动物病原菌的拮抗试验,初步确定B13,B16,B17,B18的抗菌谱较广,其中B10,B15对棉花枯萎菌,B13,B17对辣椒疫霉菌,B11对西瓜枯萎菌,B10,B17,B18对3株动物病原菌有较好的拮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Bacillus) 分离鉴定 拮抗试验
下载PDF
盐碱土中放线菌分离方法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来航线 盛敏 +1 位作者 杨保伟 薛泉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3-117,共5页
研究了不同分离培养基及样品预处理(热处理和化学处理)对盐碱土中放线菌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碱土中放线菌的总数、属数和链霉菌类群数极显著地高于盐土;(2)高氏1号琼脂为最佳的基础培养基,精氨酸-甘油琼脂次之;(3)A3培养基(高... 研究了不同分离培养基及样品预处理(热处理和化学处理)对盐碱土中放线菌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碱土中放线菌的总数、属数和链霉菌类群数极显著地高于盐土;(2)高氏1号琼脂为最佳的基础培养基,精氨酸-甘油琼脂次之;(3)A3培养基(高氏1号琼脂,N aC l 0.5 g/kg,pH 9.0)为碱土的最佳分离培养基;A1培养基(高氏1号琼脂,N aC l 50 g/kg,pH 7.0)为盐土的最佳分离培养基;(4)盐碱土用无菌的20 g/kg腐殖酸溶液浸泡,于40℃下振荡20 m in,可提高放线菌的出菌率并抑制杂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土 放线菌 分离培养基 样品预处理 出菌率
下载PDF
菌剂预处理原料对沼气发酵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来航线 杨兴华 +1 位作者 焦延雄 薛泉宏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99-202,共4页
采用酶活快速筛选法进行菌株水解性能初筛,获得纤维酶水解圈≥3 cm的菌株共35株,对这35株菌进行CMC酶活测定,最终得到2株优良高水解性能菌株Z026和Z027,初步鉴定为曲霉属;以菌株Z026和Z027制成发酵菌剂与市售菌剂A和B进行发酵效果对比... 采用酶活快速筛选法进行菌株水解性能初筛,获得纤维酶水解圈≥3 cm的菌株共35株,对这35株菌进行CMC酶活测定,最终得到2株优良高水解性能菌株Z026和Z027,初步鉴定为曲霉属;以菌株Z026和Z027制成发酵菌剂与市售菌剂A和B进行发酵效果对比。结果表明,自制菌剂具有优良发酵性能;对发酵试验pH及总糖、总酸、固形物质量浓度等指标进行测定,证明发酵菌剂对沼气发酵有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发酵 CMC酶活 原料预处理 菌剂
下载PDF
西藏索马地区土壤放线菌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6
5
作者 来航线 朱铭莪 +1 位作者 薛泉宏 司福如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0-83,共4页
采用常规方法对西藏索马地区高山草原土中放线菌进行了初步鉴定和分类,并对链霉菌属进行了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表明,该地区放线菌可分为10个属,以链霉菌属占优势;链霉菌属可分为12个类群,金色类群占优势。生理生化试验表明,参... 采用常规方法对西藏索马地区高山草原土中放线菌进行了初步鉴定和分类,并对链霉菌属进行了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表明,该地区放线菌可分为10个属,以链霉菌属占优势;链霉菌属可分为12个类群,金色类群占优势。生理生化试验表明,参试菌株淀粉水解,明胶液化能力较强,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弱;拮抗试验中抗细菌多于抗真菌菌株,细菌中以抗G+细菌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高山草原土 放线菌 鉴定 分类 西藏
原文传递
几种微生物对土壤腐殖质形成的作用 被引量:21
6
作者 来航线 程丽娟 王中科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79-82,共4页
将不同C/N比的植物秸秆加入灭菌后的土壤中,接种培养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纯菌株,探讨其对土壤腐殖质形成的作用。试验表明,木霉形成的HA含量最高,H/F最大,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均达极显著水平;链霉菌中灰褐类群形成的FA... 将不同C/N比的植物秸秆加入灭菌后的土壤中,接种培养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纯菌株,探讨其对土壤腐殖质形成的作用。试验表明,木霉形成的HA含量最高,H/F最大,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均达极显著水平;链霉菌中灰褐类群形成的FA量最高,球孢类群形成HA的分子量最大,芳构化程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土壤腐殖质 土壤肥力
原文传递
两株蜡样芽孢杆菌的鉴定及液体培养基筛选 被引量:3
7
作者 来航线 盛敏 刘强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3-36,共4页
通过对两株待试芽孢杆菌的卵磷脂酶等13个生理生化特征,4种氮源,12种碳源利用及动物毒理试验(小白鼠),鉴定出两株待试芽孢杆菌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B.C)。通过pH梯度,温度梯度,NaCl浓度梯度等试验,初步断定此三株菌最适生长... 通过对两株待试芽孢杆菌的卵磷脂酶等13个生理生化特征,4种氮源,12种碳源利用及动物毒理试验(小白鼠),鉴定出两株待试芽孢杆菌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B.C)。通过pH梯度,温度梯度,NaCl浓度梯度等试验,初步断定此三株菌最适生长条件为pH7~8,温度37℃,NaCl10g/L;通过对 , , , , 5种培养基的液体培养筛选和验证实验,初步断定培养基 在保证菌数的前提下,最为廉价,芽孢率也最高,为最适生产用液体发酵培养基;通过动物毒性实验,02、03与09号菌株作为添加剂或药剂(菌数≤109·g-1)均安全无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样芽孢杆菌 鉴定 液体培养基
下载PDF
黄河中上游半干旱区典型盐渍土中拮抗性放线菌筛选 被引量:1
8
作者 来航线 强郁荣 +2 位作者 乔正良 杨雨林 李丽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88-192,共5页
对采自陕西、宁夏和内蒙等地典型盐渍土中放线菌组成及拮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该地区盐渍土中放线菌以链霉菌属为主,非链霉菌仅占9.27%,链霉菌属中以球孢类群,粉红孢类群,灰褐类群,黄色类群为主,占到放线菌总数的55.62%。(2)供... 对采自陕西、宁夏和内蒙等地典型盐渍土中放线菌组成及拮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该地区盐渍土中放线菌以链霉菌属为主,非链霉菌仅占9.27%,链霉菌属中以球孢类群,粉红孢类群,灰褐类群,黄色类群为主,占到放线菌总数的55.62%。(2)供试的706株放线菌中有拮抗活性的占到76.44%,但广谱性拮抗菌株较少;对细菌拮抗能力较真菌强;拮抗性放线菌以粉红孢类群、灰褐类群和球孢类群为优势类群;(3)发酵滤液拮抗性试验筛选出4株能产生较强抑菌活性物质的菌株,其中3株都是粉红孢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上游半干旱区 盐渍土 放线菌 拮抗性
下载PDF
5株抗常见动物病原菌的优良拮抗放线菌的分类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来航线 傅艳萍 +1 位作者 赵卉琳 朱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46-649,共4页
为寻找新的抗菌微生物,本研究从西北部分地区盐渍土中分离到5株具有拮抗作用的放线菌1202、02-F-17、66J03、3501及3010,其代谢产物对引起鸡大肠杆菌病的大肠埃希氏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引起牛隐性乳房炎的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为寻找新的抗菌微生物,本研究从西北部分地区盐渍土中分离到5株具有拮抗作用的放线菌1202、02-F-17、66J03、3501及3010,其代谢产物对引起鸡大肠杆菌病的大肠埃希氏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引起牛隐性乳房炎的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等多种动物病原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通过对其进行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壁化学组分以及16S rDNA序列等多相分类研究,初步确定其分类地位分别为:5株菌均属链霉菌,其中1202与戈壁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gobitricini)最接近,02-F-17与晶体链霉菌(Streptomyces caviscabies)相近,66J03与易变链霉菌(Streptomyces mutabilis)相近,3501最接近红淡紫灰链霉菌(Streptomycesrubrolavendulae),3010与比基尼链霉菌(Streptomyces bikiniensi)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病原菌 拮抗性 放线菌 分类鉴定
下载PDF
喜玛拉雅山中部林地土壤中放线菌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来航线 朱铭莪 袁胜君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6-39,共4页
采用常规方法对西藏喜玛拉雅山中部林地土壤中放线菌进行了初步鉴定与分类,并进行了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表明,该地区放线菌可分为10个属,以链霉菌属占优势;链霉菌属可分为11个类群,以球孢类群占优势;生理生化试验中,参试菌的... 采用常规方法对西藏喜玛拉雅山中部林地土壤中放线菌进行了初步鉴定与分类,并进行了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表明,该地区放线菌可分为10个属,以链霉菌属占优势;链霉菌属可分为11个类群,以球孢类群占优势;生理生化试验中,参试菌的纤维素分解能力、淀粉水解能力以及明胶液化能力较强;拮抗试验中,抗霉菌的菌株数较多,抗G+菌的菌株数比抗G-菌的菌株数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土壤 放线菌 西藏 分类鉴定
原文传递
硫细菌对黄绵土养分活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来航线 程丽娟 郑险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72-74,共3页
分析了氧化硫硫杆菌的产酸力及其对黄绵土中P、Zn、Mn养分的活化作用。结果表明,氧化硫硫杆菌可使环境pH值降低1~3个单位;接种于黄绵土后可显著增加土壤中Ca2-P、Ca8-P、Al-P的含量,土壤中有效Zn、Mn含... 分析了氧化硫硫杆菌的产酸力及其对黄绵土中P、Zn、Mn养分的活化作用。结果表明,氧化硫硫杆菌可使环境pH值降低1~3个单位;接种于黄绵土后可显著增加土壤中Ca2-P、Ca8-P、Al-P的含量,土壤中有效Zn、Mn含量也明显提高。t检验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田间试验表现显著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硫硫杆菌 黄绵土 产酸力 土壤养分
下载PDF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和雏鸡喂养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来航线 张文磊 刘登如 《中国饲料添加剂》 2011年第4期35-39,共5页
本试验选用45日龄健康长白断乳仔猪60头,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5头,a、b、c纽分别为复合微生态制剂预防组、复合微生态制剂治疗组和土霉素治疗组,d组为空白对照组;选用一日龄公雏鸡200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50只,a、b、c组分别为复... 本试验选用45日龄健康长白断乳仔猪60头,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5头,a、b、c纽分别为复合微生态制剂预防组、复合微生态制剂治疗组和土霉素治疗组,d组为空白对照组;选用一日龄公雏鸡200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50只,a、b、c组分别为复合微生态制剂预防组、复合微生态制剂治疗组、环丙沙星治疗组,d组为空白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仔猪饲喂复合微生态制剂可有效预防猪霍乱沙门氏茵性肠炎,且对已感染仔猪的治愈率达93.3%,3个处理组的末均重和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显著差异(P〈0.05);雏鸡饲喂复合微生态制剂能有效降低鸡白痢发病数,且对b组中50只发病雏鸡的治愈率达到90%,3个处理组的末均重和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都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微生态制剂可显著提高动物生长速度,防病治病,减少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仔猪 雏鸡 微生态制剂 喂养效果
下载PDF
微生物肥:多重功效 产业逐渐成熟 被引量:1
13
作者 来航线 《中国农资》 2015年第47期17-17,共1页
亿亩“障碍”耕地亟待修复 随着现代种植业向设施化、专业化、集约化及商品化快速发展,在同一地区因作物品种单一造成的连茬现象普遍存在,作物生长不良、病害加重、品质下降及产量降低甚至绝收问题日益严重。连作障碍实质是由连续种... 亿亩“障碍”耕地亟待修复 随着现代种植业向设施化、专业化、集约化及商品化快速发展,在同一地区因作物品种单一造成的连茬现象普遍存在,作物生长不良、病害加重、品质下降及产量降低甚至绝收问题日益严重。连作障碍实质是由连续种植的作物及土壤微生物引起的土壤生物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肥 成熟 产业 功效 多重 作物品种 土壤微生物 生长不良
下载PDF
青海三江源区植被退化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29
14
作者 林超峰 陈占全 +3 位作者 薛泉宏 来航线 陈来生 张登山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88-793,共6页
采用化学分析法、微生物平皿分离计数和形态鉴定技术研究了青海三江源地区天然与退化植被下的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生态特征。结果表明,随着三江源地区天然草地植被退化,土壤有机质含量急剧下降,退化高山草甸土的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4.85gkg-1... 采用化学分析法、微生物平皿分离计数和形态鉴定技术研究了青海三江源地区天然与退化植被下的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生态特征。结果表明,随着三江源地区天然草地植被退化,土壤有机质含量急剧下降,退化高山草甸土的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4.85gkg-1,较天然高山草甸土的平均含量降低54.3%,较高山草原土和沼泽化草甸土分别降低74.5%和90.7%,其他养分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土壤养分状况明显恶化.不同类型植被下土壤微生物区系特征变化显著,退化高山草甸土的细菌、真菌、放线菌(GA)平均数量分别为8.8×106、9.5×103、8.1×105cfug-1,较天然高山草甸土降低65.8%、46.6%、57.3%,较高山草原土降低37.1%、23.3%、62.6%,较沼泽化草甸土降低90.3%、48.1%、69.6%;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组成较天然草地更为简单,退化高山草甸土的真菌种类数明显降低,土壤放线菌组成趋于简单化,其小单孢菌和其他菌属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天然草地.三江源高寒湿地生态系统中土壤养分与微生物数量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土壤全磷对微生物数量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区 植被退化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区系 微生物种群
下载PDF
培肥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4
15
作者 和文祥 来航线 +1 位作者 武永军 朱铭莪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5-268,共4页
进行了长期定位试验地中土壤有机质和酶活性的测定 ,结果表明 :不同培肥方式对土壤酶活性影响明显 ,特别是水解酶类中的脲酶反映最显著 ,过氧化氢酶则较差 ,揭示出土壤脲酶活性可作为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 ;作物对土壤水解酶活性具有明显... 进行了长期定位试验地中土壤有机质和酶活性的测定 ,结果表明 :不同培肥方式对土壤酶活性影响明显 ,特别是水解酶类中的脲酶反映最显著 ,过氧化氢酶则较差 ,揭示出土壤脲酶活性可作为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 ;作物对土壤水解酶活性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秸秆和化肥处理可提高土壤的总体酶活性 ,其中尤以厩肥的增幅为最大 ;随耕种年限的延长 ,除无肥处理外 ,其余培肥方式的酶活性持续增加 ;对土壤酶活性进行主成分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培肥模式 土壤酶活性 尿酸酶
下载PDF
鲜苹果渣发酵生产饲料蛋白研究 被引量:28
16
作者 常显波 薛泉宏 +2 位作者 来航线 岳田利 辛健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0-46,共7页
 采用混合培养法研究接菌、加氮对未灭菌和灭菌鲜苹果渣发酵生产饲料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1接菌后鲜苹果渣的纯蛋白含量显著提高,其中未灭菌鲜苹果渣接入黑曲霉UA8发酵后,纯蛋白含量较未接菌的增加了137.8%。2加氮处理后鲜苹果渣纯蛋...  采用混合培养法研究接菌、加氮对未灭菌和灭菌鲜苹果渣发酵生产饲料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1接菌后鲜苹果渣的纯蛋白含量显著提高,其中未灭菌鲜苹果渣接入黑曲霉UA8发酵后,纯蛋白含量较未接菌的增加了137.8%。2加氮处理后鲜苹果渣纯蛋白含量高于不加氮处理,其中未灭菌鲜苹果渣接入黑曲霉UA8后加氮发酵产物纯蛋白含量较不加氮对照增加了35.2%。3未灭菌鲜苹果渣发酵后纯蛋白含量高于灭菌处理,其中单菌有氮发酵处理中,接入黑曲霉UA8时纯蛋白含量分别为105.6和75.0g/kg,直接发酵较灭菌发酵纯蛋白增加了40.8%。4鲜苹果渣发酵后发酵产物回收率与其纯蛋白含量呈负相关,未灭菌鲜苹果渣发酵有氮和无氮处理中,接入黑曲霉UA8后,发酵产物纯蛋白含量分别为105.6和78.1g/kg,而其回收率分别为62.2%和81.0%。5不同pH时鲜苹果渣发酵产物纯蛋白含量呈pH4>pH6的趋势,未灭菌鲜苹果渣发酵中果渣酸度为pH4和pH6时,酵母菌发酵产物纯蛋白含量分别为101.2和75.9g/kg,果渣自然酸化使发酵产物纯蛋白增加了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渣 发酵生产 饲料蛋白 单细胞蛋白 固态发酵 酵母菌 黑曲霉
下载PDF
36株生防菌对辣椒疫病等4种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研究 被引量:28
17
作者 司美茹 薛泉宏 +4 位作者 余博 袁虎林 蔡艳 来航线 陈占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4,共6页
 采用拮抗菌发酵液、皿内竞争及紫外线照射菌株代谢产物等方法,研究了36株生防菌对辣椒疫病、西瓜枯萎病、棉花枯萎病及黄瓜枯萎病4种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1)4种病原真菌在含有不同拮抗菌发酵液的平板上生长时,均受到不同程...  采用拮抗菌发酵液、皿内竞争及紫外线照射菌株代谢产物等方法,研究了36株生防菌对辣椒疫病、西瓜枯萎病、棉花枯萎病及黄瓜枯萎病4种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1)4种病原真菌在含有不同拮抗菌发酵液的平板上生长时,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说明供试拮抗菌对4种病原真菌具有拮抗作用。36株供试拮抗菌对辣椒疫霉、西瓜枯萎菌、黄瓜枯萎菌和棉花枯萎菌有抑制效果的菌株数分别为30(占83.3%),27(占75%),24(占66.7%)和26(占72.2%)株。(2)36株供试拮抗菌中,与辣椒疫霉、黄瓜枯萎菌、棉花枯萎菌及西瓜枯萎菌具有竞争抑制作用的拮抗菌分别有19(52.7%),10(27.8%),6(16.8%)和11(30.6%)株。(3)菌株95W06,64G12,87W14,63G06,03GY022,31-4G02,28G14及10G27对辣椒疫霉菌具有抑制作用,其代谢产物经紫外线照射后,均失去对辣椒疫霉的抑制作用,表明此8株拮抗菌的代谢产物活性成分不稳定。(4)利用拮抗菌与病原菌的竞争抑制试验,可以从大量拮抗性菌株中快速筛选出有实际防效的生防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菌 病原真菌 拮抗作用 生物防治 放线菌 辣椒疫病
下载PDF
产苦马豆素真菌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22
18
作者 马尧 路浩 +6 位作者 赵宝玉 来航线 李蓉 王占新 陈基萍 卢围 荣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21-629,共9页
为探明青海及内蒙古多种疯草类植物及其根际土壤中是否存在产生苦马豆素的真菌,并对其种属进行鉴定,同时测定其苦马豆素产率。本试验拟对采自内蒙古和青海的疯草样品中的内生真菌及根际土壤真菌进行分离;应用薄层色谱和气相色谱法分别... 为探明青海及内蒙古多种疯草类植物及其根际土壤中是否存在产生苦马豆素的真菌,并对其种属进行鉴定,同时测定其苦马豆素产率。本试验拟对采自内蒙古和青海的疯草样品中的内生真菌及根际土壤真菌进行分离;应用薄层色谱和气相色谱法分别检测菌丝及发酵液中苦马豆素含量,筛选可产生苦马豆素的真菌;运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属种进行鉴定。从青海采集的疯草样品中分离并筛选出2株可产苦马豆素真菌,一株为土壤真菌,一株为内生真菌,分别命名为FS-5和EFG-7;菌丝中苦马豆素含量分别为0.773和0.11 mg.g-1,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试验结果,确定这2株真菌分别为裂褶菌属真菌和镰孢菌(霉)属三线镰刀菌。结果显示,我国青海疯草及根际土壤中存在可产生苦马豆素的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马豆素 内生真菌 裂褶菌属 三线镰刀菌 疯草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坡地土壤微生物区系特征 被引量:46
19
作者 张文婷 来航线 +3 位作者 王延平 张海 杨婷 吕家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228-4234,共7页
应用稀释平板法对黄土高原不同植被覆盖下坡地土壤0~5 cm和5~20 cm土层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域不同植被下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总体比较丰富,数量差异较大,柠条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最多,苜... 应用稀释平板法对黄土高原不同植被覆盖下坡地土壤0~5 cm和5~20 cm土层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域不同植被下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总体比较丰富,数量差异较大,柠条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最多,苜蓿地中的最少。同一植被下各类菌群数量排序为细菌〉放线菌〉真菌。(2)放线菌和真菌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呈明显的减少趋势,而细菌的不明显。(3)天然荒坡的微生物数量高于人工草地的,人工灌木林微生物数量高于人工乔木林的,人工乔草复生果树林的微生物数量高于人工纯生乔木林、纯生草地和纯生果树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区系 植被 土层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部几种自然土壤放线菌的生态分布 被引量:18
20
作者 蔡艳 薛泉宏 +5 位作者 陈占全 常显波 孙小凤 司美茹 来航线 张荣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78-383,共6页
采用常规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东部几种自然土壤中放线菌区系及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结果表明 :①供试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钾及速效磷含量变异很大 ,其变异系数分别为 71.9% ,6 0 .8% ,6 5 .8% ,5 3.5 %及 130 .6 % .pH差异很小 ... 采用常规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东部几种自然土壤中放线菌区系及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结果表明 :①供试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钾及速效磷含量变异很大 ,其变异系数分别为 71.9% ,6 0 .8% ,6 5 .8% ,5 3.5 %及 130 .6 % .pH差异很小 ,平均值为 8.16 ,变异系数为 6 .5 % .②供试土壤放线菌数量n(cfu) =(8.2~ 14 72 .7)× 10 4g-1.放线菌组成以链霉菌为主 ,其次为小单孢菌 ,二者分别占土壤放线菌总数的 4 1.7%~ 90 .9%及 0~ 5 3.6 % ,其平均值和变异系数分别为 82 .2 %和 18.0 %及 10 .3%和 15 4 .2 % .沼泽土中小单孢菌占放线菌总数的 5 3.6 % ,盐化土中无小单孢菌 .高山草甸土、森林棕褐土、黑钙土及灰钙土中分别出现链孢囊菌属与马杜拉菌属、间孢囊菌属、诺卡氏菌属及链孢囊菌属 .③在链霉菌属中 ,可划分 10个类群 ,其中白孢类群、灰褐类群、金色类群、粉红孢类群为优势类群 ,分别占链霉菌总数的 2 3.3%~ 5 7.0 % ,2 .7%~ 32 .8% ,5 .8%~ 6 3.7及 2 .3%~ 2 4 .6 % ,其次为淡紫灰类群和灰红紫类群 ,6个类群共占链霉菌总数的 70 .3%~ 10 0 % .盐化土和黑钙土分别为链霉菌数量与类群最少和最多的土壤生态体系 .④供试土壤按植被、土壤形成条件及土壤性质分为高山草甸土、森林棕褐土、黑钙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生态 放线菌资源 放线菌分类 生态型 青藏高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