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芯片设计中时序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来金梅 姚庆栋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4-17,共4页
高速芯片设计中所有时序的容差都非常小,而互连延迟在整个时序预算中所占的比例随着速度的升高而变大。因此为了满足其高速性能,一方面要精确地定位电路各部分的延迟模型,另一方面必须把实际布图后互连延迟信息返标 到逻辑综合环境... 高速芯片设计中所有时序的容差都非常小,而互连延迟在整个时序预算中所占的比例随着速度的升高而变大。因此为了满足其高速性能,一方面要精确地定位电路各部分的延迟模型,另一方面必须把实际布图后互连延迟信息返标 到逻辑综合环境。文章结合BAP1024 芯片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片 逻辑设计 时序 计算机 图像处理
下载PDF
面向实时图像处理应用的BAP1024芯片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来金梅 张明 +1 位作者 姚庆栋 陈晓初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69-71,共3页
本文给出了研制中的 0 35 μmCMOS工艺的超大规模并行阵列处理芯片BAP10 2 4(Bit serialArrayProces sorwith 10 2 4processelements)的主要结构。
关键词 实时图像处理 CMOS BAP1024 VLSI
下载PDF
MCM互连延时宏模型和物理参数 被引量:2
3
作者 来金梅 林争辉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51-55,共5页
该文给出了MCM互连延时的宏模型.用此宏模型研究了延时与MCM互连物理参数的关系,得出芯片之间的平均距离、负载数是影响MCM性能的重要参数.
关键词 MCM 宏模型 延时 物理参数 IC 芯片
下载PDF
树状结构多芯片组件互连网络延迟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来金梅 林争辉 李珂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5-88,共4页
在多芯片组件互连传输线的电路模型中,必须同时考虑线电感和线电阻,因此其互连延迟的研究比传统的PCB和IC互连更具复杂性.研究了具有树状拓扑结构的MCM互连网络的延迟:在明确了MCM互连延迟的独特点后,着重给出了树状结... 在多芯片组件互连传输线的电路模型中,必须同时考虑线电感和线电阻,因此其互连延迟的研究比传统的PCB和IC互连更具复杂性.研究了具有树状拓扑结构的MCM互连网络的延迟:在明确了MCM互连延迟的独特点后,着重给出了树状结构互连网络冲激响应的矩的求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芯片组件 互连延迟 树状结构 MCM 集成电路
下载PDF
多芯片组件互连延迟的建模及其解 被引量:1
5
作者 来金梅 李珂 林争辉 《微电子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36-339,共4页
多芯片组件中互连线必须采用完整的RLC分布参数模型,要得到关于这样的传输线上的既准确又有效的延迟的解比以往建立在LC或RC线模型上的求解更具有综合性。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技术对多芯片组件互连延迟进行建模,并给出了相应的解。
关键词 多芯片组件 互连延迟 MCM IC
下载PDF
高速多芯片组件的互连延迟 被引量:1
6
作者 来金梅 李珂 林争辉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57-262,共6页
高速、高性能MCM中,往往把电路设计在欠阻尼小振荡输出的工作状态,以保持信号在互连传输线中的快速和平稳传播。已有文献关于互连延迟的研究往往是针对过阻尼或欠阻尼大振荡工作状态,即对应于通常的IC和PCB互连。即使对高速VLSI互连... 高速、高性能MCM中,往往把电路设计在欠阻尼小振荡输出的工作状态,以保持信号在互连传输线中的快速和平稳传播。已有文献关于互连延迟的研究往往是针对过阻尼或欠阻尼大振荡工作状态,即对应于通常的IC和PCB互连。即使对高速VLSI互连延迟的研究,考虑到计算的复杂性和有效性,也往往只处理过阻尼和欠阻尼大振荡两种状态,因此给出的结果如果用于研究MCM互连延迟,误差相当大甚至无效,文中讨论了一种研究MCM互连延迟的方法,并给出了延迟在三种工作状态下与各物理参数之间的确定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芯片组件 互连延迟 MCM IC
下载PDF
视频编码器片上系统集成中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来金梅 章勇 姚庆栋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68-472,共5页
以视频编码器片上系统的设计为实验对象 ,提出了一种具有较高层次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 .运用该方法着重对视频编码器芯片上 RISC核进行设计 ,并采用 0 .35μm CMOS工艺在 EDA工具上实现 .综合结果表明 ,在系统层次上展开系统芯片的软... 以视频编码器片上系统的设计为实验对象 ,提出了一种具有较高层次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 .运用该方法着重对视频编码器芯片上 RISC核进行设计 ,并采用 0 .35μm CMOS工艺在 EDA工具上实现 .综合结果表明 ,在系统层次上展开系统芯片的软硬件协同设计 ,具有具体结构对算法的适应性好、设计周期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上系统 协同设计 视频编码器 集成 软件 硬件
下载PDF
片上系统芯片设计与静态时序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来金梅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2-55,共4页
提出了一种考虑了布线延迟的片上系统设计流程, 并运用一个新的、全芯片的、门级静态时序分析工具支持片上系统设计。实例设计表明, 该设计方法能使设计者得到更能反映实际版图的延迟值, 验证结果更完整、准确,
关键词 系统芯片 静态时序分析 集成电路 设计
下载PDF
射频电路PDE-ODE耦合系统瞬态仿真算法研究
9
作者 来金梅 谭俊 +2 位作者 章倩苓 任俊彦 Omar Wing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5-499,共5页
研究基于MOSFETPDE模型的射频电路瞬态仿真算法 研究表明 :采用开窗技术可以扩大射频电路PDE ODE耦合系统边界松驰迭代收敛的初始猜值选择范围 ,使得迭代过程收敛容易且快速 ,能明显地改善基于MOSFETPDE模型的射频电路PDE
关键词 射频电路 PDE-ODE 耦合系统 瞬态仿真算法 波形松弛法 开窗技术 射频集成电路
下载PDF
基于MOSFET PDE模型的射频电路周期稳态分析
10
作者 来金梅 武新宇 +3 位作者 孙承绶 任俊彦 章倩苓 Omar Wing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8-43,共6页
研究了基于 MOSFET PDE模型的射频电路周期稳态分析有效算法 :通过恰当的系统解耦、松弛迭代和边值问题求解等方法避免了复杂的 PDE周期稳态分析 ,较好地解决了基于 MOSFET PDE模型的射频电路周期稳态分析的计算效率问题。采用该算法仿... 研究了基于 MOSFET PDE模型的射频电路周期稳态分析有效算法 :通过恰当的系统解耦、松弛迭代和边值问题求解等方法避免了复杂的 PDE周期稳态分析 ,较好地解决了基于 MOSFET PDE模型的射频电路周期稳态分析的计算效率问题。采用该算法仿真典型的 C类功率放大器得到电流波形和工业界公认标准器件仿真器 MEDICI瞬态模拟得到电流波形比较 ,显示出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FET PDE 射频电路 周期稳态分析 电流波形
下载PDF
基于MOSFET PDE模型的射频自治电路周期稳态算法研究
11
作者 来金梅 武新宇 +2 位作者 任俊彦 章倩苓 Omar Wing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257-1259,共3页
本文研究了基于MOSFETPDE模型的射频自治电路周期稳态求解算法 .采用该算法仿真典型的Colpitts振荡器电路 。
关键词 射频自治电路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偏微分方程 周期稳态分析
下载PDF
多芯片组件(MCM)的互连延时
12
作者 来金梅 李珂 林争辉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5-18,共4页
高速、高性能MCM中,往往把电路设计在欠阻尼小振荡输出的工作状态,以保持信号在互连传输线中的快速和平稳传播。已有文献关于互连延时的研究往往是针对过阻尼或欠阻尼大振荡工作状态,即对应于通常的IC和PCB互连,即使对高速VLSI互连... 高速、高性能MCM中,往往把电路设计在欠阻尼小振荡输出的工作状态,以保持信号在互连传输线中的快速和平稳传播。已有文献关于互连延时的研究往往是针对过阻尼或欠阻尼大振荡工作状态,即对应于通常的IC和PCB互连,即使对高速VLSI互连延时的研究,考虑到计算的复杂性和有效性,也往往只处理过阻尼和欠阻尼大振荡两种状态,因此若将给出的结果用于研究MCM互连延时,误差相当大甚至无效。本文提出了一种研究MCM互连延时的方法,并给出了延时在3种工作状态下与各物理参数之间的确定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芯片组件 互连 延时 MCM
下载PDF
多芯片组件中信号传输的研究
13
作者 来金梅 林争辉 《微电子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84-389,共6页
首先对多芯片组件(MultiChipModule)互连线进行建模,然后通过对MCM互连线传输函数的降阶分析,给出了含负载情况下信号实现“快速”和“平稳”传输的互连长度及传输延迟计算式,结果与SPICE模拟结果相吻合。... 首先对多芯片组件(MultiChipModule)互连线进行建模,然后通过对MCM互连线传输函数的降阶分析,给出了含负载情况下信号实现“快速”和“平稳”传输的互连长度及传输延迟计算式,结果与SPICE模拟结果相吻合。最后提出了如何调整MCM中驱动器内阻、负载和线电感、线电容及线电阻,以得到一个线长适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封装 多芯片组件 传输延迟 信号传输 IC
下载PDF
深亚微米芯片设计的研究
14
作者 来金梅 《微电子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36-339,共4页
为了满足深亚微米芯片的高速性能,一方面要精确地定位电路各部分的延迟模型,另一方面必须把实际布图后互连延迟信息返标到逻辑综合环境。研究了深亚微米芯片设计中的时序模型、线网的线负载模型及EDA工具上的实现过程。
关键词 超大规模IC 深亚微米芯片 延迟模型 CAD EDA
下载PDF
一种用于H.264编解码的新型高效可重构多变换VLSI结构 被引量:7
15
作者 曹伟 洪琪 +4 位作者 侯慧 童家榕 来金梅 闵昊 荆明娥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73-677,共5页
H.264/AVC标准采用了4×4整数变换.本文针对4×4正反变换分别提出了两个新的二维直接信号流图.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支持多变换的可重构高性能二维结构.该结构无需转置寄存器.采用0.18微米CMOS工艺实现了该电路结构.结果表明,... H.264/AVC标准采用了4×4整数变换.本文针对4×4正反变换分别提出了两个新的二维直接信号流图.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支持多变换的可重构高性能二维结构.该结构无需转置寄存器.采用0.18微米CMOS工艺实现了该电路结构.结果表明,该结构同现有典型结构相比具有更高的效率.同采用三个独立的单一变换结构实现的ASIC相比,可重构结构以较少的效率下降(14.4%)获得了较大的芯片面积节省(61.1%).在100MHz的时钟频率下工作,该电路即可实时处理分辨率为4096×2048、每秒60帧的高质量视频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结构 整数变换 信号流图 H.264
下载PDF
FPGA可编程逻辑单元时序功能的设计实现 被引量:8
16
作者 潘光华 来金梅 +3 位作者 陈利光 王元 王键 童家榕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80-1484,共5页
本文主要研究高性能FPGA可编程逻辑单元中分布式RAM和移位寄存器两种时序功能的设计实现方法.运用静态Latch实现分布式RAM的写入同步,以降低对时序控制电路的要求;为克服电荷共享问题,提出通过隔断存储单元之间通路的方法实现移位寄存器... 本文主要研究高性能FPGA可编程逻辑单元中分布式RAM和移位寄存器两种时序功能的设计实现方法.运用静态Latch实现分布式RAM的写入同步,以降低对时序控制电路的要求;为克服电荷共享问题,提出通过隔断存储单元之间通路的方法实现移位寄存器.以含两个四输入LUT(Look Up Table)的多功能可编程逻辑单元为例,详细说明电路的设计思路以及实现方法.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简化对时序控制电路的设计要求,克服电荷共享问题,减少芯片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可编程逻辑单元 分布式RAM 移位寄存器
下载PDF
适用于数据通路的可编程逻辑器件FDP100K 被引量:5
17
作者 侯慧 马晓骏 +3 位作者 来金梅 童家榕 孙劼 陈利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72-1375,共4页
设计研制了一款适用于数据通路的10万门容量的FPGA器件FDP100K(FDP:FPGA for Data-Path),其主要特点为:可编程逻辑单元结构不同于国际上已有的可编程逻辑单元结构,是一种新颖的基于查询表LUT和多路选择器MUX的混合结构;连线资源结构采... 设计研制了一款适用于数据通路的10万门容量的FPGA器件FDP100K(FDP:FPGA for Data-Path),其主要特点为:可编程逻辑单元结构不同于国际上已有的可编程逻辑单元结构,是一种新颖的基于查询表LUT和多路选择器MUX的混合结构;连线资源结构采用新颖的层次式布线结构,提供高度灵活的布线能力.芯片采用SM IC 0.35μm CMOS工艺,包含1024个可编程逻辑单元和128个可编程IO单元.芯片配合自主开发的软件系统FDE(FPGA Development Environment)进行测试,结果表明:FDP100K芯片的可编程逻辑单元功能正常;芯片的各种连线资源功能正常;可以准确地实现数据通路型电路和其他类型的电路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 数据通路 可编程互连资源 可编程逻辑资源
下载PDF
基于BIST方法的新型FPGA芯片CLB功能测试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石超 王健 来金梅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8-494,共7页
新型FPGA普遍使用了6输入查找表以实现可编程逻辑,如Xilinx公司的Virtex 5系列、Ultrascale系列等.由于I/O数量有限,针对这些芯片的CLB功能测试,可选择ILA级联测试法并利用位流回读进行故障定位,但由于CLB存在路径互斥,覆盖所有故障所... 新型FPGA普遍使用了6输入查找表以实现可编程逻辑,如Xilinx公司的Virtex 5系列、Ultrascale系列等.由于I/O数量有限,针对这些芯片的CLB功能测试,可选择ILA级联测试法并利用位流回读进行故障定位,但由于CLB存在路径互斥,覆盖所有故障所需配置较多,而位流回读较为缓慢,限制了定位速度.BIST测试法通过直接检测CLB的输出来发现故障,所需配置数量少于ILA级联法,但需要将测试激励传递到所有BUT导致端口负载大,布线存在困难.本文提出了一种将ORA中闲置资源配置为锁存器链,以便传递测试激励的方法.该方法降低了端口负载.同时利用剩余的逻辑资源建立扫描链,大幅加快了故障定位速度.在Xilinx 7系列FPGA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文献所用测试方案比较,测试所需配置次数由30次降低到26次,故障定位所需时间在2.4MHz时钟驱动下可达61.35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可编程逻辑块 功能测试 内建自测试
下载PDF
动态可重构技术浅述 被引量:2
19
作者 侯慧 曹伟 +2 位作者 王健 来金梅 童家榕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53-557,共5页
动态可重构技术可以利用可重配置硬件的灵活性,使可重配置硬件不同时刻完成不同的功能。分析表明,通过对可重配置硬件的复用进而扩大硬件的等效规模,可以节省硬件资源的面积、输入/输出管脚和系统的功耗等。研究了动态可重构技术包含的... 动态可重构技术可以利用可重配置硬件的灵活性,使可重配置硬件不同时刻完成不同的功能。分析表明,通过对可重配置硬件的复用进而扩大硬件的等效规模,可以节省硬件资源的面积、输入/输出管脚和系统的功耗等。研究了动态可重构技术包含的内容,讨论了动态可重构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并描述了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可重构 部分可重构 可重构计算 运行时可重构
下载PDF
采用量纲分析法的MCM互连延迟建模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珂 来金梅 林争辉 《微电子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1-44,共4页
高性能多芯片系统中,互连延迟对整个系统的延迟结果起决定性作用。利用量纲分析法首先对MCM的互连延迟进行数学建模,继而利用曲线拟合法求出了所建数学模型中的待定系数,并进一步对此结果进行了必要的分析。该方法的优点是不涉及... 高性能多芯片系统中,互连延迟对整个系统的延迟结果起决定性作用。利用量纲分析法首先对MCM的互连延迟进行数学建模,继而利用曲线拟合法求出了所建数学模型中的待定系数,并进一步对此结果进行了必要的分析。该方法的优点是不涉及传输线的电报方程,避免了复杂的数学运算,得到的互连延迟模型能有效地模拟互连延迟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芯片组件 建模 互连延迟 量纲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