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岛素抵抗是肥胖的罪魁祸首?——从A型胰岛素抵抗谈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堆积
1
作者 马逸飞 于清 杨乃龙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94-596,共3页
临床普遍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伴随的过度脂肪堆积归因于胰岛素抵抗,并主张通过多种手段改善胰岛素抵抗以遏制脂肪堆积。近年来围绕罕见先天性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表明,由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引发的A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患者常表现为严重胰岛素... 临床普遍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伴随的过度脂肪堆积归因于胰岛素抵抗,并主张通过多种手段改善胰岛素抵抗以遏制脂肪堆积。近年来围绕罕见先天性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表明,由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引发的A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患者常表现为严重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但往往不伴明显脂肪堆积,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伴脂肪堆积可能并非仅受胰岛素抵抗推动,而倾向胰岛素需求及分泌增加等一系列代谢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此研究结果或将对此类肥胖患者的临床干预及长期健康管理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抵抗 肥胖症 脂肪组织 代谢疾病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空腹血糖、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姜磊 朱晓琳 杨乃龙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4023-4029,共7页
目的:监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空腹血糖(FBG)、心率变异性的变化,探讨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FBG和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方法:采用1:1倾向性评分匹配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T2DM患者,根据夜间... 目的:监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空腹血糖(FBG)、心率变异性的变化,探讨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FBG和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方法:采用1:1倾向性评分匹配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T2DM患者,根据夜间收缩压下降率(SBPF)分为杓型组(10%~20%, n = 41)和非杓型组(低于10%,n = 41),监测24 h动脉血压、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Cr)等水平,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FBG、心率变异性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杓型组nSBP、nDBP、24 h SBP、24 h DBP、FBG水平和24 h MHR显著低于非杓型组。SDNN、SDANN、RMSSD以及PNN50水平显著高于非杓型组(P < 0.05);SBPF与FBG和24 h MHR水平呈负相关。SBPF与SDNN、SDANN、RMSSD以及PNN50呈正相关(P < 0.05)。结论:T2DM患者SBPF与FBG、心率变异性参数有关,关注患者的SBPF有助于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并预防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空腹血糖 血压动态变化 心率变异性 血压昼夜节律
下载PDF
斩断肿瘤细胞的营养来源——低碳水化合物生酮饮食对肿瘤细胞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马逸飞 杨乃龙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3年第4期462-466,共5页
近年来,随着对肿瘤细胞的营养方式与代谢路径研究的逐渐深入,饮食在肿瘤进展中的影响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普遍认为,与正常细胞相比,多数肿瘤细胞高度依赖以葡萄糖为底物的有氧糖酵解过程产能,而缺乏利用酮体的能力,于是通过限制碳水化... 近年来,随着对肿瘤细胞的营养方式与代谢路径研究的逐渐深入,饮食在肿瘤进展中的影响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普遍认为,与正常细胞相比,多数肿瘤细胞高度依赖以葡萄糖为底物的有氧糖酵解过程产能,而缺乏利用酮体的能力,于是通过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提升血酮体浓度切断肿瘤细胞的营养来源,进而遏制肿瘤细胞生长及分裂的论点应运而生。本文将简明地阐述肿瘤细胞的营养代谢机制,从多个角度探讨低碳水化合物生酮饮食方案对肿瘤细胞产生和代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肿瘤细胞 生酮饮食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肿瘤细胞代谢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旁腺腺瘤相关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4
作者 吕若琳 董冰子 +2 位作者 徐丽丽 赵诚 杨乃龙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4期6943-6952,共10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microwave ablation, MWA)治疗甲状旁腺腺瘤(parathyroid ad-enoma)所致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PHPT)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优势性。方法:选取2022年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microwave ablation, MWA)治疗甲状旁腺腺瘤(parathyroid ad-enoma)所致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PHPT)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优势性。方法:选取2022年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并确诊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超声发现具有甲状旁腺腺瘤并进行MWA的患者26例。观察MWA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血钙、血磷、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 iPTH)的变化水平,同时在随访期间关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6.38月,MWA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好转,至末次随访,血钙、iPTH明显下降,血磷持续处于正常水平,1例患者出现术后疼痛,镇痛治疗后次日缓解,无1例患者出现术后声音嘶哑,低钙血症等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旁腺腺瘤所致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融术 甲状旁腺腺瘤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安全性 有效性 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
下载PDF
共培养法神经细胞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的分化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乃龙 杨芬 徐丽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5611-5614,共4页
背景:目前神经细胞是否具有直接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作用还未见报道。目的:拟在体外建立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神经细胞的共培养体系,观察共培养条件下神经细胞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 背景:目前神经细胞是否具有直接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作用还未见报道。目的:拟在体外建立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神经细胞的共培养体系,观察共培养条件下神经细胞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分组对照,体外细胞学实验,于2006—12/2007—12在山东省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行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骨髓血,神经细胞取材于分娩过程中窒息死亡的新生儿脑组织,传至第3代用于实验。用于细胞共培养的Transwell双层培养皿为Corning Costar公司产品,培养体系孔径小于3.0μm.细胞不会迁徙通过.但上、下层培养液可互通融合。方法:共培养组将神经细胞按1×10^6密度接种于Transwell双层培养皿的底层,上层接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加入LG-DMEM培养基,培养4-5d。对照组上、下层均接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主要观察指标: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的表达。结果:共培养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伸展,呈放射状突起.并可相互连接。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率为(32.7±11.5)%.表现神经元细胞的特性。对照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状扁而宽,未形成神经样形态结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呈阴性。结论:神经细胞生长过程中提供的微环境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具有诱导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千细胞 神经细胞 共培养 诱导分化
下载PDF
青岛地区特立帕肽治疗绝经后重度骨质疏松症6个月(阶段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5
6
作者 杨乃龙 刘焕娜 +14 位作者 马学晓 王英振 陈伯华 西永明 张海宁 吕成昱 季爱玉 付正菊 王德春 刘元涛 张鹏 郑燕平 吕夫新 王文汇 胡伟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69-474,共6页
目的观察特立帕肽治疗绝经后重度骨质疏松症6个月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骨密度和骨代谢标志物的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9月于青岛市3家医院治疗的218例绝经后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预计疗程13个月。截止到2017年9月共有160例... 目的观察特立帕肽治疗绝经后重度骨质疏松症6个月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骨密度和骨代谢标志物的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9月于青岛市3家医院治疗的218例绝经后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预计疗程13个月。截止到2017年9月共有160例患者完成了6个月的治疗并接受随访。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测定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1 N-terminal propeptide,P1NP)和Ⅰ型胶原C端肽β降解产物(β-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1 collagen,β-CTX);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行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ual energy X ray absorptiometery,DXA)骨密度检查,并监测患者的不良事件。结果与基线(21. 04±9. 28)μg/L相比,特立帕肽治疗3、6个月后,P1NP分别升至(135. 75±61. 32)和(193. 35±54. 93)μg/L(P<0. 001);而与基线(0. 12±0. 05)μg/L相比,治疗3、6个月后β-CTX分别升至(0. 49±0. 28)和(0. 64±0. 22)μg/L (P<0. 05)。骨密度基线和治疗6个月相比,L1-4 (0. 692±0. 125) g/cm2vs.((0. 744±0. 130) g/cm2,股骨干(0. 749±0. 168) g/cm2vs.(0. 789±0. 117) g/cm2,均有提升(P<0. 05)。结论中国青岛地区绝经后重度骨质疏松患者使用特立帕肽治疗6个月后,P1NP和β-CTX水平明显提升,且PINP比β-CTX提升的更明显,有利于促骨形成;同时L1-4、股骨干骨密度提升,且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立帕肽 绝经后 骨质疏松症骨折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青岛地区成年女性多部位骨密度数据库建立 被引量:5
7
作者 杨乃龙 曲宁 +1 位作者 王军 张良岩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5期12-13,共2页
目的确立青岛地区正常成年女性骨密度(BMD)正常参考范围,建立诊断成年女性骨质疏松症(OP)的多骨骼部位BMD参考值.方法用Challenge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868例25~83岁女性腰椎(L2~L4)侧位和左侧髋部(股骨颈、大转子、Wards三角区)6个骨... 目的确立青岛地区正常成年女性骨密度(BMD)正常参考范围,建立诊断成年女性骨质疏松症(OP)的多骨骼部位BMD参考值.方法用Challenge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868例25~83岁女性腰椎(L2~L4)侧位和左侧髋部(股骨颈、大转子、Wards三角区)6个骨骼区域的BMD,用8种回归模型拟合健康成年女性BMD随年龄的变化,找出最佳拟合方程建立数据库.结果①6个骨骼区域BMD随年龄变化,不同部位骨峰值出现时间不同,腰椎在25~29岁,髋部在40~44岁.②拟合曲线的决定系数(R2)为0.21±0.09(P<0.01).结论女性45岁后骨丢失加速,应开始监测BMD.本数据库建立为青岛地区成年女性诊断OP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质疏松 数据库 女性 光密度测定法
下载PDF
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调查与评估 被引量:7
8
作者 杨乃龙 王军 曲宁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观察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骨密度(BMD)变化,探讨BMD数据比较的方法。方法选取女性T2DM患者484例,健康女性志愿者868例,测量正侧位腰椎2至4的椎体、左侧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三角区BMD。确立健康女性各骨骼部位BMD随年龄的变化... 目的观察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骨密度(BMD)变化,探讨BMD数据比较的方法。方法选取女性T2DM患者484例,健康女性志愿者868例,测量正侧位腰椎2至4的椎体、左侧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三角区BMD。确立健康女性各骨骼部位BMD随年龄的变化关系,以三次回归模型建立数据库。结果(1)糖尿病组BMD值与正常人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与峰值BMD比较,糖尿病组随年龄增加BMD值下降,且受累骨骼部位增加。(3)同年龄组糖尿病和正常人与峰值骨量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2DM患者BMD变化与正常人群无统计学差异;比较与峰值骨量的差值是判断骨质疏松程度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糖尿病 2型 女性 骨质疏松
下载PDF
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纯化及成骨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杨乃龙 张红艳 +1 位作者 孙晓娟 徐丽丽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1期824-828,共5页
目的通过体外分离纯化人足月胎盘间充质干细胞(hPMSCs),以研究其生物学特征及成骨能力。方法 采用胶原酶消化贴壁培养及人淋巴细胞分离液从人足月胎盘中分离纯化间充质干细胞(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并运用MTT... 目的通过体外分离纯化人足月胎盘间充质干细胞(hPMSCs),以研究其生物学特征及成骨能力。方法 采用胶原酶消化贴壁培养及人淋巴细胞分离液从人足月胎盘中分离纯化间充质干细胞(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并运用MTT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地塞米松、维生素C与β-甘油磷酸钠联合诱导其向成骨细胞分化,碱性磷酸酶及茜素红染色检测其碱性磷酸酶活性及钙结节。结果培养14天后可见大量贴壁细胞呈成纤维状生长,传代后增殖能力显著增强;强表达CD44,CD29,不表达CD34,CD45;经诱导后具有向成骨细胞分化的潜能,茜素红及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阳性。结论 人足月胎盘中同样含有MSCs,与其他来源的MSCs生物学特性相似,并且具有向中胚层细胞分化的能力,可作为组织工程及细胞替代疗法新的干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hPMSCs) 成骨细胞 诱导分化
下载PDF
青岛地区成年男性多骨骼部位骨密度数据库的建立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乃龙 张砚华 +2 位作者 曲宁 王军 贾秀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629-632,共4页
目的确立青岛地区正常成年男性骨密度(BMD)的正常参考范围,探讨青岛地区正常成年男性的骨密度随年龄变化的规律。方法用Challenge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692例25-83岁男性参考人群腰椎(L2-L4)正位和左侧髋部(股骨颈、大转子、Ward三... 目的确立青岛地区正常成年男性骨密度(BMD)的正常参考范围,探讨青岛地区正常成年男性的骨密度随年龄变化的规律。方法用Challenge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692例25-83岁男性参考人群腰椎(L2-L4)正位和左侧髋部(股骨颈、大转子、Ward三角区)6个骨骼区域的BMD。用8种回归模型拟合健康成年男性人群BMD随年龄的变化趋势,找出最佳拟合的方程建立数据库。结果①6个骨骼区域峰值骨密度(PBMD)在30-34岁。②各骨骼区域在达到PBMD之后,均呈现随年龄增高BMD逐渐降低的趋势。③用三次回归模型拟合程度优于其他回归模型,拟合曲线的决定系数(R2)最大。结论:青岛地区正常成年男性的BMD呈现PBMD后随增龄而逐渐下降,但下降趋势较平缓。三次回归是建立BMD正常参考数据库的最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D 数据库 男性 三次回归模型 峰值骨密度
下载PDF
利塞膦酸钠对人成骨样细胞MG63 OPG及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乃龙 张良岩 阎胜利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90-392,404,共4页
目的研究利塞膦酸钠对人成骨样细胞MG63护骨素(OPG)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以阐明利塞膦酸钠发挥骨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10-10molL;10-9molL;10-8molL;10-7molL)的利塞膦酸钠干预MG63细胞72h;ELISA法测定细胞条... 目的研究利塞膦酸钠对人成骨样细胞MG63护骨素(OPG)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以阐明利塞膦酸钠发挥骨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10-10molL;10-9molL;10-8molL;10-7molL)的利塞膦酸钠干预MG63细胞72h;ELISA法测定细胞条件培养液中OPG及TNFα的含量。结果利塞膦酸钠可下调MG63细胞TNFα的表达;上调OPG的表达;并提高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结论利塞膦酸钠可通过调节成骨样细胞MG63OPG、TNFα的表达,从而发挥其抗骨吸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 OPG 利塞膦酸钠 成骨样细胞 MG63
下载PDF
椎体与髋部BMD预测骨质疏松骨折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乃龙 徐丽丽 +2 位作者 王军 曲宁 王春芝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0期756-758,共3页
目的通过对骨折患者各部位的骨密度分析,评价不同部位骨密度对骨折的预测作用。方法191例患脆性骨折的女性患者来自2000~2004年青岛市区五家医院的骨科。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同时测量191例患者的仰卧正位腰椎2至4椎体BMD(g/cm2),... 目的通过对骨折患者各部位的骨密度分析,评价不同部位骨密度对骨折的预测作用。方法191例患脆性骨折的女性患者来自2000~2004年青岛市区五家医院的骨科。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同时测量191例患者的仰卧正位腰椎2至4椎体BMD(g/cm2),左侧髋部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s三角区BMD(g/cm2)处骨密度,与当地同性别峰值骨量进行比较。结果各部位骨质疏松诊断率L2是最高的,经卡方检验,L2预测价值大于L3、L4、及WARD三角区,但与NECK及GT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常用的骨密度测定部位中,L2对骨质疏松骨折的预测作用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质疏松 骨折 妇女 光密度测定法 X线 敏感性
下载PDF
骨质量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乃龙 杨明明 张砚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年第2期136-139,共4页
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将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定义为以骨强度下降和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疾病,骨强度取决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和骨质量[1]。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 DOP)是糖尿病... 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将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定义为以骨强度下降和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疾病,骨强度取决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和骨质量[1]。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 DOP)是糖尿病并发的慢性骨代谢性疾病。骨折风险增加与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有关,研究显示,与非糖尿病组相比,髋部骨折风险T1DM增加了6~12倍,T2DM增加了1.4~1.7倍[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量 骨密度 骨强度 骨质疏松症 糖尿病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潜能及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乃龙 林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75-477,I0003,共4页
目的:观察人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多分化潜能及在糖尿病治疗领域的价值。方法:实验于2005-07/2006-07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完成。骨髓来源于非造血系统疾病的16岁儿童胸骨骨髓血(查体以排除造血系统疾病,结果显示为健康体质)... 目的:观察人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多分化潜能及在糖尿病治疗领域的价值。方法:实验于2005-07/2006-07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完成。骨髓来源于非造血系统疾病的16岁儿童胸骨骨髓血(查体以排除造血系统疾病,结果显示为健康体质),经得家属同意。Percoll淋巴细胞分层液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代细胞,等密度接种于培养瓶中,经CD44抗体、CD45抗体、CD34抗体鉴定。取其第4代细胞,诱导其向脂肪细胞及神经细胞分化,利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预处理先获得巢蛋白阳性细胞,分别用两种方法诱导其向胰岛祖细胞的转化:化学物质诱导和共培养法诱导,免疫荧光检测胰岛祖细胞标志-胰十二指肠同源异型盒基因(蛋白的表达,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其是否表达胰岛素)。胶原酶消化法获取胰腺间充质干细胞,鉴定,用添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无血清低糖DMEM使其增殖。将胰腺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底层已接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6孔板共培养,共培养法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祖细胞的初步转化。结果:成脂诱导及成神经诱导可获得油红O染色阳性细胞以及巢蛋白阳性细胞。化学法向胰岛祖细胞诱导后可检测到PDX-1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共培养法诱导也可获得PDX-1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新生儿胰腺具有巢蛋白、CK-19阳性的胰腺间充质干细胞,体外高糖诱导可形成胰岛样细胞团。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具有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神经元样细胞及胰岛祖细胞的潜能。新生儿胰腺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细胞分化过程中所分泌的一些物质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祖细胞的转化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胞 间质干细胞 干细胞
下载PDF
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样细胞及其鉴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乃龙 杨芬 徐丽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8期7479-7482,共4页
背景: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胰岛样细胞,目前尚无成熟的鉴定方案。转基因诱导要求条件高,程序复杂,化学诱导剂诱导为现阶段较多采用的一类方法。目的:探讨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胰岛样细胞的条件。设计、... 背景: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胰岛样细胞,目前尚无成熟的鉴定方案。转基因诱导要求条件高,程序复杂,化学诱导剂诱导为现阶段较多采用的一类方法。目的:探讨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胰岛样细胞的条件。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7-01/10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骨髓来源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行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对治疗及实验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为Peprotech Asia公司产品,B27添加剂为Gibco公司产品,尼克酰胺、2-巯基乙醇、谷氨酰胺、双硫踪为Sigma公司产品。方法:采用Percoll法分离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加入含体积分数为0.1胎牛血清的LG-DMEM进行培养,胰蛋白酶消化传代。取第3~5代细胞,按1×108L-1密度接种,分3阶段诱导:第1阶段加入含2-巯基乙醇、谷氨酰胺的HG-DMEM,培养2d;第2阶段加入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B27添加剂、谷氨酰胺的HG-DMEM,培养6d;第3阶段加入含尼克酰胺、2-巯基乙醇的HG-DMEM,培养6d。对照组采用单纯的HG-DMEM进行培养。主要观察指标: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诱导第2阶段行免疫荧光鉴定PDX-1基因的表达,诱导第3阶段行双硫腙染色鉴定胰岛β样细胞团,电化学发光法测定低糖/高糖刺激下胰岛素的分泌情况。结果:未经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长梭形贴壁生长,诱导后胞逐渐变圆,并聚集成团。诱导8d细胞PDX-1基因呈阳性表达,诱导14d细胞团双硫腙染色呈棕红色。经低糖、高糖刺激后,对照组无胰岛素释放,诱导14d细胞团培养基中胰岛素含量显著升高(t=3.638~9.387,P均<0.01)。结论:2-巯基乙醇、谷氨酰胺、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尼克酰胺等可在体外诱导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具有分泌胰岛素功能的胰岛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诱导分化 胰岛素分泌样细胞
下载PDF
胰腺十二指肠同源框蛋白1基因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向胰岛样细胞的分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乃龙 徐丽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0期7991-7995,共5页
背景:随着人胰岛素基因及某些血糖调节酶基因的克隆,以及重组载体为基础的基因克隆技术的建立,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更容易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且具有体外扩增明显而无致瘤性的优点。目的:利用胰腺十二指肠同源框蛋白1(pancreatic duode... 背景:随着人胰岛素基因及某些血糖调节酶基因的克隆,以及重组载体为基础的基因克隆技术的建立,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更容易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且具有体外扩增明显而无致瘤性的优点。目的:利用胰腺十二指肠同源框蛋白1(pancreatic duodenal homeobox-1,PDX-1)基因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基因修饰向胰岛样细胞的分化情况。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基因学体外实验,于2008-01/07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骨髓来源于糖尿病患者,由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干细胞中心提供。方法: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技术构建PDX-1基因的cDNA,酶切后插入经相同酶切处理的含绿色荧光蛋白的空白载体PEGFP-N1,构成重组质粒,再进行BglⅡ、HindⅢ双酶切筛选、鉴定并测序。Percoll法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当细胞汇合至90%时胰蛋白酶消化传代。转染前1d加入无抗生素培养基,将第3代细胞按5×105接种于6孔培养板,适量重组载体及脂质体溶解后混合形成DNA-脂质体混合物,培养5h后更换普通培养液。同时设立对照组,在6孔板中进行空白质粒转染。主要观察指标:脂质体介导转染后,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转染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DX-1蛋白的表达;双硫腙染色鉴定细胞分化情况。结果:通过测序、凝胶电泳、酶切等确定PDX-1基因已正确插入重组质粒。荧光显微镜下,成功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发出绿色荧光,质粒转染效率约70%。转染8d的细胞PDX-1呈阳性表达,对照组细胞PDX-1呈阴性。转染后14d可见半悬浮的胰岛样细胞团,双硫腙染色呈棕红色,而未转染的对照组细胞双硫腙染色不着色。结论:PDX-1基因重组载体能够导入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且稳定表达,并可以转化为胰岛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胰岛样细胞 PDX-1 基因转染
下载PDF
青岛与长沙地区成年女性多部位骨密度的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乃龙 王秋灵 +2 位作者 王军 曲宁 张良岩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49-253,共5页
目的通过建立不同厂家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仪(DXA)之间的数据换算关系,比较青岛与长沙地区成年女性骨密度(BMD)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5~35岁健康成年女性30人分别在Challenger及Holigic QDR4500型DXA上测得BMD值,通过直线相关与回... 目的通过建立不同厂家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仪(DXA)之间的数据换算关系,比较青岛与长沙地区成年女性骨密度(BMD)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5~35岁健康成年女性30人分别在Challenger及Holigic QDR4500型DXA上测得BMD值,通过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分别计算出腰椎(L2~L4)正位和左侧髋部(股骨颈、大转子、Ward三角区)6个骨骼区域的BMD换算公式,并进行两地区骨密度数据库的比较。结果①Challenger与Holigic QDR4500型DXA之间的骨密度测定数据显著相关,存在线性关系。②校正之前,青岛地区女性髋骨BMD几乎无一例外地高于长沙地区;校正之后两地区骨密度无显著性差别。结论BMD测定受很多因素影响,除地域、性别、生活习惯和BMI外,DXA仪器本身也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D 骨质疏松 数据库 女性 光密度层定法 X线 交叉校正
下载PDF
自制糖尿病饮食控制程序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乃龙 田兰迎 +2 位作者 徐萍 赵青 李晓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29-30,共2页
我们采用自行研制的糖尿病饮食控制程序对11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监控,不仅体现了饮食控制的原则,而且简便易施。资料与方法:Ⅰ、Ⅱ型糖尿病患者118例,男53例,女65例;年龄23~62岁;病程3个月至14年。将118... 我们采用自行研制的糖尿病饮食控制程序对11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监控,不仅体现了饮食控制的原则,而且简便易施。资料与方法:Ⅰ、Ⅱ型糖尿病患者118例,男53例,女65例;年龄23~62岁;病程3个月至14年。将118例糖尿病患者分三组,1组52例,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饮食疗法 控制程序
下载PDF
预混胰岛素30R三次注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乃龙 袁鹰 王军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03-204,207,共3页
①目的 观察预混胰岛素 30R(诺和灵 30R)三次注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②方法 选择每天注射两次诺和灵 30R ,而空腹血糖 (FBG)仍控制不良的 2型糖尿病病人 5 6例 ,在此基础上睡前加用一次诺和灵 30R。同时睡前加餐 ,观察FBG、早餐后 2h... ①目的 观察预混胰岛素 30R(诺和灵 30R)三次注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②方法 选择每天注射两次诺和灵 30R ,而空腹血糖 (FBG)仍控制不良的 2型糖尿病病人 5 6例 ,在此基础上睡前加用一次诺和灵 30R。同时睡前加餐 ,观察FBG、早餐后 2h血糖 (PBG 2h)、体质量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另选每天 4次注射胰岛素 (诺和灵R三餐前 +诺和灵N睡前 )强化治疗的 2型糖尿病病人 30例。比较每天三次预混胰岛素注射与四次胰岛素注射的总胰岛素用量 ,病人血糖、体质量变化、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及依从性。③结果 诺和灵 30R三次注射后 ,FBG、PBG 2h均显著下降 (t=2 3.6 79、1 4 .92 9,P <0 .0 1 ) ;与每日四次胰岛素注射相比 ,在FBG水平相同情况下 ,日胰岛素总量及体质量无明显差异 ,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及依从性有优于后者的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④结论预混胰岛素每日三次注射 ,能有效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 ,且安全性和依从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分析及干预措施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乃龙 李红 付方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3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干预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