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MEA模型和6S管理方法在降低儿童专科医院PIVAS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1
作者 何林峰 杨亚亚 +2 位作者 林芸竹 杨春松 张伶俐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7-241,共5页
目的降低儿童专科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的调剂差错。方法采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模型,对我院PIVAS调剂流程进行风险识别,找出各环节中可能导致调剂差错的潜在失效模式,分析其失效原因,并对潜在失效模式的严重度、发生率和... 目的降低儿童专科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的调剂差错。方法采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模型,对我院PIVAS调剂流程进行风险识别,找出各环节中可能导致调剂差错的潜在失效模式,分析其失效原因,并对潜在失效模式的严重度、发生率和检测度进行量化评分,计算其风险优先指数,从而筛选需要优先改善的失效模式;应用6S管理方法,从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和安全(safety)6个方面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并对实施前后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根据风险优先指数评估筛选出32个潜在失效模式,其中需要优先改善的关键失效模式共18个。根据6S管理方法采取相应措施后,18个关键失效模式的风险优先指数均有所下降,风险优先指数值由497降至142,降幅达71.43%;其中15个关键失效模式的差错率均较实施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应用FMEA模式和6S管理方法对PIVAS工作流程的各环节进行风险管控的预测和改进,能有效降低PIVAS调剂差错风险,保障儿童静脉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调剂差错 风险评估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 6S管理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慢性疾病用药自我管理评估工具的循证评价
2
作者 李丹 杨亚亚 +1 位作者 俞丹 杨春松 《儿科药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儿童青少年慢性疾病(慢病)用药自我管理评价工具的现状,为保障儿童青少年慢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维普和万方等国内外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 目的:系统评价儿童青少年慢性疾病(慢病)用药自我管理评价工具的现状,为保障儿童青少年慢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维普和万方等国内外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3月,纳入儿童慢性疾病用药自我管理评价工具的文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针对疾病类型共纳入16篇文献,43.75%(7/16)为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18.75%(3/16)为儿童哮喘自我管理量表、12.50%(2/16)为青少年通用自我管理量表、6.25%(1/16)为儿童胰岛素治疗自我管理量表、6.25%(1/16)为儿童癫痫用药自我管理量表。25.00%(4/16)量表设计有理论依据和中文版。纳入的量表领域为1~8(3.69±1.74)个,量表条目为14~52(27.81±10.24)个。纳入量表中,用药管理条目缺乏,主要包括遵医嘱用药、调整药物剂量、药物不良反应、服药的方便性和服药责任感等内容。结论:目前我国缺乏自主开发的儿童青少年慢性疾病用药管理评价工具,评价工具角度单一,缺乏个人、家庭、医疗系统和社会不同层面的整合,建议开发与验证适用于我国儿童青少年慢性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评价工具,为临床实施自我管理计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儿童青少年 自我管理 评价工具 循证评价
下载PDF
儿童抽动障碍疾病指南和专家共识的质量评价
3
作者 杨亚亚 黄红 杨春松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1-5,共5页
目的:评价儿童抽动障碍疾病指南和专家共识的报告质量。方法:计算机检索国际指南协作网(GIN)和循证医学临床实践(NGC)指南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收集... 目的:评价儿童抽动障碍疾病指南和专家共识的报告质量。方法:计算机检索国际指南协作网(GIN)和循证医学临床实践(NGC)指南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收集儿童抽动障碍疾病指南和专家共识,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至2023年1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基本资料后,采用RIGHT量表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儿童抽动障碍疾病指南和专家共识6篇。RIGHT量表评价条目中报告率最高的条目为1a、1b、1c、4、6、7a、7b(均为100%),报告率最低的条目为14a、14b、18b(均为0),19个条目的报告率>50%。单篇指南得分依次为美国指南27.5分、中国共识26.5分、中医指南23.5分、加拿大指南23.0分、日本指南20.0分、欧洲指南20.0分。7个领域中,领域1(基本信息)报告率最高(83%),领域5(评审和质量保证领域)最低(33%),其余领域为42%~74%。结论:儿童抽动障碍疾病指南和专家共识的报告质量需进一步提高,建议指南制订者参照RIGHT标准,制订高质量指南,为临床实践提供规范明确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障碍 临床指南 专家共识 质量评价 RIGHT量表
下载PDF
四川地区抗肿瘤药物风险分级现状及需求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春松 杨亚亚 +1 位作者 林芸竹 张伶俐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7-12,共6页
目的:了解四川地区抗肿瘤药物风险分级现状及需求,以构建抗肿瘤药物风险提示系统,提高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调查问卷了解四川地区抗肿瘤药物风险分级现状及需求。结果:受访医务人员所在医院的抗肿瘤药物使用现... 目的:了解四川地区抗肿瘤药物风险分级现状及需求,以构建抗肿瘤药物风险提示系统,提高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调查问卷了解四川地区抗肿瘤药物风险分级现状及需求。结果:受访医务人员所在医院的抗肿瘤药物使用现状:63.29%存在抗肿瘤药物的超说明书用药,77.22%有抗肿瘤药物处方前置审核系统,82.28%为一线医师开具抗肿瘤药物处方需要上级医师审核,91.14%为配置静脉用抗肿瘤药物使用生物安全柜,86.08%为医务人员在配置抗肿瘤药物时穿戴防护用具,78.48%为抗肿瘤药物高危标识嵌入电子信息系统,81.01%有抗肿瘤药物的分级管理制度,81.01%有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受访医务人员对抗肿瘤药物的风险因素及风险防范的认知程度一般,而医师、护士和药师对抗肿瘤药物风险点的风险程度认知有所不同;受访医务人员希望构建抗肿瘤药物风险提示系统并建议了相关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结论:四川地区抗肿瘤药物风险分级现状较好,受访医务人员对肿瘤药物的风险因素及风险防范的认知程度侧重于其工作岗位,强烈要求构建抗肿瘤药物风险提示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风险分级 医务人员
下载PDF
临床路径研究概述
5
作者 杨亚亚 杨春松 张伶俐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0-53,共4页
我国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均卫生资源缺乏,医疗费用不断增长,导致日益严峻的“看病难,看病贵”现象与社会问题,而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在国外医疗体系的应用中,展现出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节约资源、提高医疗... 我国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均卫生资源缺乏,医疗费用不断增长,导致日益严峻的“看病难,看病贵”现象与社会问题,而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在国外医疗体系的应用中,展现出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节约资源、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减少并发症等方面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医疗服务质量 住院费用 减少并发症 医疗体系 医疗费用 看病难 看病贵 节约资源
下载PDF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过敏药物全流程管理的优化及效果评价
6
作者 杨春松 杨亚亚 +1 位作者 陈力 张伶俐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13-16,共4页
目的:优化妇女儿童医院过敏药物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提高患者使用过敏药物的安全性。方法:梳理医院过敏药物全流程管理的不足之处,并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1年版)》,制定干预措施,优化现有管理... 目的:优化妇女儿童医院过敏药物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提高患者使用过敏药物的安全性。方法:梳理医院过敏药物全流程管理的不足之处,并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1年版)》,制定干预措施,优化现有管理模式。结果:更新了医院制度,包括取消头孢菌素常规皮试和制定本院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开具流程;药学部制定过敏药物目录纳入标准及更新过敏药物目录;从医师端、药师端和护理端优化了门急诊及住院医院信息系统(HIS)对过敏药物使用的信息化管理。优化过敏药物全流程管理后青霉素皮试人次、皮试药品数量、皮试费用、皮试阳性率及不良反应数量均无明显变化,而头孢菌素除不良反应发生数量无明显变化外,皮试人次、皮试药品数量、皮试费用、皮试阳性率均明显减少。结论:更新医院制度及优化信息系统有利于促进过敏药物的全流程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药物 头孢菌素 皮试
下载PDF
施钾量对宁夏旱区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利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韩羽 杨亚亚 +3 位作者 吴娜 刘吉利 满本菊 杨永森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9-124,共6页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马铃薯青薯9号为试验材料,设置7个钾肥处理(0、30、60、90、120、150、180 kg/hm^(2)),测定分析不同施钾量对马铃薯干物质、养分含量、氮磷钾素积累、钾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可以提高马铃薯的干物质量,施...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马铃薯青薯9号为试验材料,设置7个钾肥处理(0、30、60、90、120、150、180 kg/hm^(2)),测定分析不同施钾量对马铃薯干物质、养分含量、氮磷钾素积累、钾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可以提高马铃薯的干物质量,施钾量为90 kg/hm^(2)时,马铃薯地上部干物质量、总产量达到最高,分别比不施钾处理高11.38%、10.80%。施钾使马铃薯地上部养分含量和养分累积量显著提高,对马铃薯块茎养分含量和养分累积量有着积极作用。合适的施钾量有效提高了农学利用效率、钾肥吸收利用率、钾肥生理利用率,促进马铃薯对钾肥的吸收和利用。在宁夏干旱地区,90 kg/hm^(2)的施钾量可以促进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与积累,从而提高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及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钾量 马铃薯 干物质 氮磷钾
下载PDF
施钾对宁南旱区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及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8
作者 田娜 杨亚亚 +3 位作者 者永清 王建鹏 吴娜 刘吉利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01-109,共9页
【目的】研究施钾水平对宁南旱区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和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青薯9号为试验材料,设置8个钾肥处理(CK为对照不施N、P、K肥,K_(0):0 kg/hm^(2),K_(1):30 kg/hm^(2),K_(2):60 kg/hm^(2),K_(3):90 kg/hm^(2),... 【目的】研究施钾水平对宁南旱区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和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青薯9号为试验材料,设置8个钾肥处理(CK为对照不施N、P、K肥,K_(0):0 kg/hm^(2),K_(1):30 kg/hm^(2),K_(2):60 kg/hm^(2),K_(3):90 kg/hm^(2),K_(4):120 kg/hm^(2),K_(5):150 kg/hm^(2),K_(6):180 kg/hm^(2)),在各关键生育时期分别测定马铃薯块茎的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和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探讨不同施钾量对旱作马铃薯淀粉形成的影响。【结果】随着施钾量增加,马铃薯块茎中的总淀粉、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含量均呈现先升后降的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并在K3处理下达到最大值。K_(3)施钾水平较CK和K0处理的总淀粉、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含量分别提高了28.6%、41.48%、23.06%和28.0%、31.34%、13.95%。腺苷二磷酸葡萄焦磷酸化酶(ADPG-PPse)、尿苷二磷酸葡萄焦磷酸化酶(UDPG-PP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颗粒凝结型淀粉合成酶(GBSS)、淀粉分支酶(SBE)等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K_(3)>K_(4)>K_(5)>K_(6)>K_(2)>K_(1)>K_(0)>CK。【结论】施钾量90 kg/hm^(2)时能够提高马铃薯淀粉合成酶活性,促进块茎淀粉的合成与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钾肥 淀粉 淀粉形成关键酶
下载PDF
马铃薯-燕麦间作对马铃薯氮含量和土壤氮素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杨亚亚 吴娜 +3 位作者 刘吉利 杨娜娜 蔡明 何海锋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55-1962,共8页
为提高氮肥的利用,通过随机区组试验探讨马铃薯单作、3种马铃薯-燕麦间作模式对马铃薯氮含量和土壤氮素的影响,筛选出最优的间作模式。供试材料为青薯9号,以马铃薯单作为对照(IP),设置3种间作模式,比较马铃薯燕麦间作行数比2∶2、4∶2、... 为提高氮肥的利用,通过随机区组试验探讨马铃薯单作、3种马铃薯-燕麦间作模式对马铃薯氮含量和土壤氮素的影响,筛选出最优的间作模式。供试材料为青薯9号,以马铃薯单作为对照(IP),设置3种间作模式,比较马铃薯燕麦间作行数比2∶2、4∶2、4∶8(分别标记为P 2O 2、P 4O 2和P 4O 8)对马铃薯植株氮含量、土壤全氮、碱解氮和无机氮含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开花期到成熟期,马铃薯叶、茎的氮含量呈下降趋势,块茎氮含量呈上升趋势;间作处理植株氮含量显著高于单作处理,其中,以间作P 2O 2最佳。3种间作处理在开花期0~20 cm土层的土壤全氮含量均高于单作处理,其中,以间作P 4O 8最佳,达到0.69 g·kg^-1;成熟期相比于花期提高24.6%。开花期间作P 4O 80~20 cm土层的土壤碱解氮含量高于其他3种处理,相比间作P 2O 2提高19.2%,间作P 2O 2成熟期比花期提高41.7%。开花期,单作马铃薯0~2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高于其他间作处理,达到0.82 mg·kg^-1,成熟期相比花期降低了26.8%,但仍高于其他间作处理。开花期,单作马铃薯0~20 cm土层土壤铵态氮含量也高于其他间作处理,达到0.35 mg·kg^-1,成熟期相比花期降低了2.9%,但仍高于其他间作处理。间作P 4O 8和P 2O 2可以显著提高植株氮、土壤全氮和碱解氮的含量,单作马铃薯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比间作高。这表明,间作条件下矿质态氮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少,减少了氮素损失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马铃薯 氮含量 土壤氮素
下载PDF
改良CTAB法提取冷季型草坪草基因组DNA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亚亚 麻冬梅 许兴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2-44,共3页
为获得高质量的冷季型草坪草基因组DNA,用改良和优化常规CTAB提取方法,提取冷季型草坪草基因组DNA,并对所得DNA的质量和浓度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改良CTAB-B法要好于常规CTAB法和改良CTAB-A法,提取的基因组DNA的OD260/OD280在1.8~1.9... 为获得高质量的冷季型草坪草基因组DNA,用改良和优化常规CTAB提取方法,提取冷季型草坪草基因组DNA,并对所得DNA的质量和浓度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改良CTAB-B法要好于常规CTAB法和改良CTAB-A法,提取的基因组DNA的OD260/OD280在1.8~1.9之间,电泳条带清晰,RNA消化彻底,DNA无明显降解,其含量和纯度均能满足基因工程操作的要求,且酶切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DNA改良CTAB法 DNA提取 酶切分析
下载PDF
我国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自动化现状的循证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亚亚 杨春松 +4 位作者 高山 荆文荣 王叶立 张伶俐 陈静 《海峡药学》 2020年第7期232-237,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自动化现状,总结PIVAS工作流程各环节自动化程度和取得成效,为我国PIVAS自动化建设和发展方向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自动化现状,总结PIVAS工作流程各环节自动化程度和取得成效,为我国PIVAS自动化建设和发展方向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1月,纳入评价我国PIVAS自动化现状的研究,收集医嘱审核、摆药、配液、分拣、配送环节中自动化程度和使用设备等指标,对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总结自动化建设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其中前后对照研究1篇,经验分享3篇和综述3篇。自动化基本覆盖了PIVAS审方、摆药、配液、复核、分拣、配送各个环节,各医院使用的自动化设备不尽相同,均取得一定成效。结论我国PIVAS自动化程度较好,建议进一步完善PIVAS自动化建设体系,为PIVAS自动化建设提供依据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 自动化 成效 循证评价
下载PDF
胶东卫矛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亚亚 麻冬梅 许兴 《林业科技开发》 2008年第4期70-73,共4页
以胶东卫矛的茎段为外殖体,研究其再生植株在不同外源激素配比下的适宜培养基。试验结果表明:胶东卫矛茎段启动培养基中以MS培养基附加BA 2.0 mg/L、NAA 1.0 mg/L较好,继代培养基以MS培养基附加BA1.0 mg/L、NAA 0.5 mg/L较为合适。生根... 以胶东卫矛的茎段为外殖体,研究其再生植株在不同外源激素配比下的适宜培养基。试验结果表明:胶东卫矛茎段启动培养基中以MS培养基附加BA 2.0 mg/L、NAA 1.0 mg/L较好,继代培养基以MS培养基附加BA1.0 mg/L、NAA 0.5 mg/L较为合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3 mg/L+IBA 0.1 mg/L最佳,生根率高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卫矛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下载PDF
山农一号在北海道黄杨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亚亚 麻东梅 许兴 《农业科学研究》 2008年第3期20-22,共3页
针对北海道黄杨(Euonymus japonicusThunb)组织培养过程中内生菌污染严重问题,使用山农一号进行杀菌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山农一号Ⅰ型能够有效对外殖体进行杀菌和抑菌,山农一号Ⅱ型添加在培养基中能有效抑制北海道黄杨组织培养过程中... 针对北海道黄杨(Euonymus japonicusThunb)组织培养过程中内生菌污染严重问题,使用山农一号进行杀菌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山农一号Ⅰ型能够有效对外殖体进行杀菌和抑菌,山农一号Ⅱ型添加在培养基中能有效抑制北海道黄杨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内生菌.其中北海道黄杨茎段经山农一号Ⅰ型消毒后接种到含山农一号Ⅱ型的培养基中,杀菌、抑菌效果最佳,并且山农一号Ⅰ型和Ⅱ型对不定芽分化和外殖体的生长无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海道黄杨 组织培养 山农一号
下载PDF
蓝芩口服液超说明书适应证使用情况分析
14
作者 杨亚亚 杨春松 许群芬 《海峡药学》 2021年第1期99-101,共3页
目的归纳并分析蓝芩口服液在临床应用中超说明书适应证使用的有效性及其合理性,为临床处方医生治疗用药和窗口药师审核处方的用药合理性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Medline,Pubmend,CNKI,CBM,VIP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各数据... 目的归纳并分析蓝芩口服液在临床应用中超说明书适应证使用的有效性及其合理性,为临床处方医生治疗用药和窗口药师审核处方的用药合理性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Medline,Pubmend,CNKI,CBM,VIP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19年12月30日,并查阅药品说明书、相关书籍等资料,结合笔者所在医院蓝芩口服液的使用情况对其有效性、安全性进行归纳和总结,对研究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蓝芩口服液在临床使用中,超说明书适应证用于手足口病、病毒性心肌炎、玫瑰糠疹、流行性腮腺炎、口腔溃疡、水痘、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且蓝芩口服液用于手足口病的情况相对比较多,而用于其余六种疾病的情况比较少。结论蓝芩口服液超适应证用药效果较满意,不良反应少,又解决抗生素的耐药问题,而且携带方便,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芩口服液 超说明书用药 适应证
下载PDF
黄芪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春松 林芸竹 +3 位作者 张思思 杨亚亚 沈红欣 张伶俐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39-645,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黄芪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 Med、Cochrane对照试验数据库、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 目的系统评价黄芪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 Med、Cochrane对照试验数据库、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全面收集黄芪治疗HIE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13项研究(1031名患者),其中11项研究为空白对照,2项为阳性对照。无随访12个月后病死率或致残率的研究报道,仅1项研究比较了黄芪组和空白对照组在治疗期末降低HIE病死率的疗效,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33,95%CI(0.04,3.07),P=0.33]。7项研究(n=597)评价了黄芪组和空白对照组治疗HIE的有效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2,95%CI(1.07,1.39),I2=48%,P=0.33]。3项研究(n=163)比较了黄芪组和空白对照组在改善第7天(NBNA)分值的疗效,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5.37,95%CI(1.46,9.27),I2=89%,P=0.007]。2项研究(n=111)比较了黄芪组和空白对照组在改善第10天NBNA分值的疗效,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03,95%CI(1.37,2.69),I2=0,P<0.000 01]。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报道。结论基于当前的研究证据,因研究质量及研究样本的局限性,尚不足以推荐黄芪在治疗新生儿HIE中的应用,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尚需远期高质量的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缺血缺氧性脑病 新生儿 META分析
下载PDF
马铃薯‖燕麦对马铃薯氮、磷、钾含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吴娜 杨娜娜 +1 位作者 刘吉利 杨亚亚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92-597,共6页
在宁夏南部山区,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单作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为对照,研究了4种马铃薯‖燕麦(Avena sativa)间作行数比(2∶2、2∶4、4∶2、4∶4)对马铃薯氮、磷、钾素含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开花期至收获期,随生育进程的推... 在宁夏南部山区,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单作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为对照,研究了4种马铃薯‖燕麦(Avena sativa)间作行数比(2∶2、2∶4、4∶2、4∶4)对马铃薯氮、磷、钾素含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开花期至收获期,随生育进程的推进,马铃薯地上茎、叶中的氮、磷、钾素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块茎中氮、磷、钾素含量呈现上升态势。马铃薯各器官氮素含量从开花期至收获期始终表现为叶片>地上茎>块茎;而收获期钾和磷的分配积累中心转移为块茎。马铃薯、燕麦间作可以提高马铃薯氮素、钾素含量,但降低了磷素含量。马铃薯‖燕麦间作行数比为4∶2的处理粗蛋白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单作(P<0.05);马铃薯‖燕麦间作行数比为4∶4的处理有较高的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这表明,合理的间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马铃薯块茎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马铃薯 燕麦 氮、磷、钾含量 品质
下载PDF
硫必利联合可乐定对比硫必利、可乐定单药用于儿童抽动障碍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春松 张伶俐 +2 位作者 俞丹 杨亚亚 吴小芳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514-2519,共6页
目的:比较硫必利、可乐定、硫必利联合可乐定等3种用药方案用于儿童抽动障碍(T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连续性收集2019年1-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门诊部就诊的312例TD患儿的资料,按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可乐定组、硫必利组、硫必利... 目的:比较硫必利、可乐定、硫必利联合可乐定等3种用药方案用于儿童抽动障碍(T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连续性收集2019年1-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门诊部就诊的312例TD患儿的资料,按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可乐定组、硫必利组、硫必利联合可乐定组,每组104例。硫必利组患儿给予盐酸硫必利片,初始剂量为每天50~100 mg,根据耐受情况和临床经验逐步增加剂量至每天150~500 mg。可乐定组患儿给予可乐定透皮贴片,初始剂量为每周1 mg,维持剂量为每周1~2 mg,每周1次。硫必利联合可乐定组患儿给予盐酸硫必利片(用法用量同硫必利组)+可乐定透皮贴片(用法用量同可乐定组)。3组患儿用药疗程均为3个月,疗程结束后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时间均以治疗24、36、48周表示)。观察3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4、8、12、24、36、48周时的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并记录各随访时间点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3组患儿的YGT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12、24、36、48周时,3组患儿的YGTS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4、8、12周时,硫必利联合可乐定组患儿的YGTSS评分均显著低于硫必利组和可乐定组(P<0.05),而硫必利组和可乐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时,硫必利联合可乐定组患儿的YGTSS评分显著低于硫必利组(P<0.05),而硫必利联合可乐定组与可乐定组、硫必利组与可乐定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48周时,3组患儿的YGT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经Bonferroni法校正P值后的结果显示,硫必利联合可乐定组患儿的YGTSS评分均显著低于硫必利组和可乐定组(P<0.0167),而硫必利组和可乐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3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乐定、硫必利、硫必利联合可乐定等3种用药方案均能显著改善TD患儿的抽动症状,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障碍 儿童 可乐定 硫必利 有效性 安全性 队列研究
下载PDF
区块链技术在我国医药领域的应用现状评价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春松 张伶俐 +1 位作者 高山 杨亚亚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060-2064,共5页
目的:评价区块链技术在我国医药领域的应用现状,为其在国内医药领域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提供方向和决策支持。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 目的:评价区块链技术在我国医药领域的应用现状,为其在国内医药领域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提供方向和决策支持。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19年9月30日,收集评价区块链技术在我国医药领域的应用现状的研究,对研究类型、发表时间、主要研究领域、存在问题等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60篇文献,均为中文文献。60篇文献中38篇为综述、19篇为原始研究、2篇为学位论文、1篇为会议论文,文章发表时间为2016-2019年。区块链技术在医药领域的主要应用是促进电子病历数据、个人健康数据、临床科研数据和基因组数据的共享;其提供的可回溯路径主要应用在医保审核、药品质量溯源及防伪、医疗器械和医疗用品追溯中。但区块链技术的这些应用还处于初步的理论验证或尝试阶段。目前,我国医药领域区块链技术在相关政策与应用标准、数据存储空间与处理、数据隐私与安全、专业人才方面尚存在一定局限或问题,但其在医疗数据共享、降低治疗成本、改善医疗索赔体系、强化医疗管理、优化医疗决策等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 医药领域 应用现状 文献分析
下载PDF
同一品种不同产地宁夏枸杞DNA指纹图谱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严奉坤 许兴 +1 位作者 杨亚亚 殷敏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385-2386,共2页
目的探讨同一品种不同产地宁夏枸杞DNA指纹图谱特征。方法采用RAPD技术对全国四大商品区的枸杞道地品种宁夏枸杞的主栽品种宁杞1号的叶片和宁夏商品区的制品枸杞子进行了DNA指纹图谱特征研究。结果四大商品区的宁夏枸杞叶片DNA指纹图谱... 目的探讨同一品种不同产地宁夏枸杞DNA指纹图谱特征。方法采用RAPD技术对全国四大商品区的枸杞道地品种宁夏枸杞的主栽品种宁杞1号的叶片和宁夏商品区的制品枸杞子进行了DNA指纹图谱特征研究。结果四大商品区的宁夏枸杞叶片DNA指纹图谱一致,而制品枸杞子的DNA指纹图谱与叶片的有较大差异。结论DNA指纹图谱用于鉴定同种枸杞的叶片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枸杞 多态性 DNA指纹图谱
下载PDF
布拉氏酵母菌预防儿童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春松 张伶俐 +2 位作者 张思思 杨亚亚 朱彩蓉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1期1211-1219,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布拉氏酵母菌预防儿童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AA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 Med、Cochrane对照试验数据库、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 目的系统评价布拉氏酵母菌预防儿童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AA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 Med、Cochrane对照试验数据库、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全面收集布拉氏酵母菌预防儿童AA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23项研究(患者3 939例),其中22项研究为空白对照,1项为安慰药。21项研究(患者3 534例)采用腹泻发生率作为结局指标进行评价,Meta分析结果显示,布拉氏酵母菌预防AAD发生率的疗效优于空白对照[RR=0.47,95%CI(0.42,0.53),I^2=0%]。7项研究(患者523例)采用有效率作为结局指标进行评价,Meta分析结果显示,布拉氏酵母菌预防AAD有效率优于空白对照[RR=1.34,95%CI(1.22,1.47),I2=0%]。共12项研究报道了不良反应(ADR),其中9项研究报道无ADR,3项报道了具体ADR,最常见的ADR为皮疹、口干、胃肠道不适和抗菌药物迟发型过敏。结论现有临床研究证据提示,布拉氏酵母菌能有效预防儿童AAD,且不良反应少。但因研究质量及研究样本的局限,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尚需远期高质量的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拉氏酵母菌 腹泻 抗菌药物相关性/儿童 META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