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攻防战——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产生机制及逆转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佩满 胡军 《中国处方药》 2002年第8期47-49,共3页
在肿瘤的治疗手段中,化疗一直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联合化疗虽然对少数恶性肿瘤(如睾丸癌和儿童急性白血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但对大多数恶性肿瘤却收效甚微,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了耐药性.
关键词 肿瘤细胞 多药耐药性 抗肿瘤药 解毒功能 蛋白激酶C
下载PDF
β-榄香烯抗癌作用与诱发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47
2
作者 邹丽娟 李杰 +4 位作者 于丽敏 邵淑娟 杨佩满 卢步峰 张晨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9-12,共4页
β-榄香烯是从中药莪术中提取的抗癌有效成分。试验用MTT方法、Hoechst33342和PI荧光染色法及流式细胞术分析法,检测β-榄香烯乳剂对K562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提示:β-榄香烯明显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和诱... β-榄香烯是从中药莪术中提取的抗癌有效成分。试验用MTT方法、Hoechst33342和PI荧光染色法及流式细胞术分析法,检测β-榄香烯乳剂对K562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提示:β-榄香烯明显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和诱导细胞凋亡,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对K562细胞的半数生长抑制剂量(IC50)为1714μg/ml。提示β-榄香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其抗肿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榄香烯 K562细胞株 IC50 凋亡
下载PDF
金属表面TiO_2薄膜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其血液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刘敬肖 杨大智 +6 位作者 史非 蔡英骥 陈吉华 王伟强 孔力 胡军 杨佩满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8-403,共6页
通过溶胶 凝胶法制备TiO2 薄膜对 316L不锈钢和NiTi形状记忆合金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研究发现 ,经 5 0 0℃处理 1h的薄膜结构致密 ,膜层均匀平滑 ,薄膜主要由锐钛矿相TiO2 构成 ,随热处理温度的提高 ,锐钛矿相逐渐转变为金红石相。电化... 通过溶胶 凝胶法制备TiO2 薄膜对 316L不锈钢和NiTi形状记忆合金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研究发现 ,经 5 0 0℃处理 1h的薄膜结构致密 ,膜层均匀平滑 ,薄膜主要由锐钛矿相TiO2 构成 ,随热处理温度的提高 ,锐钛矿相逐渐转变为金红石相。电化学腐蚀和动态凝血时间及溶血率测试表明 ,通过溶胶 凝胶法制备TiO2 膜进行表面改性的 316L不锈钢和NiTi合金的抗模拟体液腐蚀性提高 ,动态凝血时间延长 ,溶血率下降 ,说明溶胶 凝胶法制备Ti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TIO2薄膜 表面改性 抗腐蚀性 血液相容性
下载PDF
L-选择蛋白可能介导小鼠肝癌HCa-F细胞经淋巴道转移的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敏 王莉芬 +2 位作者 朱杰 杨佩满 张嘉宁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2-508,共7页
目的 观察L 选择蛋白是否介导小鼠肝癌HCa F细胞与淋巴结黏附 ,探讨HCa F细胞特异性向周围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机制。 方法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验证小鼠肝癌HCa F细胞为非淋巴细胞来源 ;用免疫印迹分析、RT PCR及流式细胞术检测L 选... 目的 观察L 选择蛋白是否介导小鼠肝癌HCa F细胞与淋巴结黏附 ,探讨HCa F细胞特异性向周围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机制。 方法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验证小鼠肝癌HCa F细胞为非淋巴细胞来源 ;用免疫印迹分析、RT PCR及流式细胞术检测L 选择蛋白在HCa F细胞的表达 ;并用L 选择蛋白的抗体抑制HCa F细胞与冰冻淋巴结切片间的黏附实验 (Stamper Woodruffmethod)检测L 选择蛋白的功能。 结果 HCa F细胞为非淋巴细胞来源的肝癌细胞 ,在其表面有L 选择蛋白的表达 ,且HCa F细胞与淋巴结之间的黏附可被L 选择蛋白的抗体抑制。结论 非淋巴细胞来源的HCa F细胞表面表达功能性L 选择蛋白分子 ,并可协助其与淋巴结黏附 ,从而可能介导HCa F细胞向淋巴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选择蛋白 肿瘤转移 HCa-F细胞 615小鼠
原文传递
20(R)-人参皂甙Rg3对K562/ADM细胞凋亡诱导的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高船舟 曲淑贤 +4 位作者 吕广艳 汤以良 于志红 刘敏 杨佩满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 :探讨抗癌药物 2 0 (R) -人参皂甙Rg3(2 0 (R) -GinsenosideRg3)对肿瘤细胞凋亡的诱导。方法 :采用人红白血病耐阿霉素 (adriamycin ,ADM)细胞株K5 6 2 /ADM细胞作为实验模型 ,用ADM作阳性对照。结果 :MTT法细胞毒实验显示 ,Rg3对K... 目的 :探讨抗癌药物 2 0 (R) -人参皂甙Rg3(2 0 (R) -GinsenosideRg3)对肿瘤细胞凋亡的诱导。方法 :采用人红白血病耐阿霉素 (adriamycin ,ADM)细胞株K5 6 2 /ADM细胞作为实验模型 ,用ADM作阳性对照。结果 :MTT法细胞毒实验显示 ,Rg3对K5 6 2 /ADM细胞的IC 5 0为 10 4 9± 0 30 μg/ml;流式细胞仪法测定该细胞与浓度为 1 0 μg/ml(无毒剂量 )和 5 0 μg/ml(低毒剂量 )的Rg3共同培养 4 8h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 3 39± 0 2 5 %和 9 36± 0 6 1% ;电镜下 ,可见凋亡的K5 6 2 /ADM细胞及凋亡小体。结论 :Rg3具有较强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能力 ,其诱导强度与其浓度呈正相关 ,对作用时间有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R)-人参皂甙RG3 凋亡 电镜
下载PDF
β-榄香烯诱发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邹丽娟 王琦 +3 位作者 邵淑娟 于丽敏 张晨 杨佩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616-619,共4页
目的 :探讨 β -榄香烯的抗癌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方法、Hoechst3334 2和PI荧光染色法、电镜及流式细胞术分析法 ,发现 β-榄香烯乳剂对K562 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β -榄香烯明显抑制K562 细胞的生长 ,对K562 细胞的半数... 目的 :探讨 β -榄香烯的抗癌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方法、Hoechst3334 2和PI荧光染色法、电镜及流式细胞术分析法 ,发现 β-榄香烯乳剂对K562 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β -榄香烯明显抑制K562 细胞的生长 ,对K562 细胞的半数生长抑制剂量 (IC50 )为 17.14μg/ml。其抑制细胞生长能力主要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 ,并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在影响细胞周期方面 ,主要使G1期细胞数目增多 ,S期细胞数目下降。结论 :β -榄香烯诱导细胞凋亡是其抗肿瘤作用机制的重要方面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榄香烯 细胞凋亡 肿瘤 抗癌药
下载PDF
β-榄香烯乳剂逆转多药耐药细胞株MCF-7/ADM对阿霉素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胡军 赵瑾瑶 杨佩满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14-215,共2页
目的 :测定中药 β-榄香烯乳剂对 MCF- 7/ ADM细胞的无毒剂量 ,并检测此无毒剂量是否有逆转 MCF- 7/ ADM细胞对化疗药物阿霉素 (ADM)的多药耐药 (multidrug resistance,MDR)性。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法测定药物的细胞毒性及... 目的 :测定中药 β-榄香烯乳剂对 MCF- 7/ ADM细胞的无毒剂量 ,并检测此无毒剂量是否有逆转 MCF- 7/ ADM细胞对化疗药物阿霉素 (ADM)的多药耐药 (multidrug resistance,MDR)性。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法测定药物的细胞毒性及耐药细胞逆转倍数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内药物浓度。结果 :无毒剂量的 β-榄香烯乳剂 (6 μg/ m l)能显著降低化疗药物 ADM对乳腺癌耐药细胞株 MCF- 7/ ADM细胞的 IC50 ,明显增加耐药细胞内药物浓度。结论 :初步研究表明β-榄香烯乳剂具有逆转 MCF- 7/ ADM细胞 MDR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榄香烯乳剂 逆转 多药耐药细胞株 MCF-7/ADM 阿霉素 耐药性
下载PDF
丹参酮微乳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范青 范广俊 +1 位作者 杨佩满 赵瑾瑶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79-1081,共3页
目的 :研究药物新剂型—丹参酮微乳 (Tan M)在体外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 6 2的细胞毒作用和对多药耐药 (MDR)的逆转作用。方法 :MTT法检测Tan M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 6 2 /ADM的细胞毒性和MDR逆转作用 ,设空白微乳 (E M)为对照组。结果 :Ta... 目的 :研究药物新剂型—丹参酮微乳 (Tan M)在体外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 6 2的细胞毒作用和对多药耐药 (MDR)的逆转作用。方法 :MTT法检测Tan M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 6 2 /ADM的细胞毒性和MDR逆转作用 ,设空白微乳 (E M)为对照组。结果 :Tan M非细胞毒性剂量 (生长率≥ 95 % )为 0 2 μg·mL-1;低毒剂量 (生长率 85 %~90 % )为 0 7μg·mL-1。E M无毒剂量相当于 0 7μg·mL-1Tan M同等稀释度 ;低毒剂量相当于 1 2 μg·mL-1Tan M同等稀释度。无毒性剂量的Tan M可显著降低ADM对K5 6 2 /ADM细胞的IC5 0 (P <0 0 1) ,抗药性逆转为 3 88倍 ;低毒剂量的Tan M逆转倍数为 3 97。 0 2 μg·mL-1的E M逆转倍数为 2 6 2。结论 :Tan M体外对人白血病细胞K5 6 2 /ADM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和MDR逆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 微乳 多药耐药 逆转作用 中药
下载PDF
Aurora-A激酶在人类不同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被引量:6
9
作者 邹丽娟 李国权 +6 位作者 宫琳琳 汪洋 金伟 赵瑾瑶 马海英 杨佩满 邵淑娟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92-795,共4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的研究发现Aurora-A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本研究检测Aurora-A激酶在人类不同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与DNA含量的关系,旨在寻找肺癌新的分子治疗靶点和肿瘤标记物,为指导肺癌个性化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应用RT...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的研究发现Aurora-A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本研究检测Aurora-A激酶在人类不同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与DNA含量的关系,旨在寻找肺癌新的分子治疗靶点和肿瘤标记物,为指导肺癌个性化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应用RT-PCR与Westernblot方法检测PG(高转移的巨细胞肺癌)、A549(肺腺癌)、NCI-H460(大细胞肺癌)3种肺癌细胞株Aurora-A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3种肺癌细胞DNA含量(四倍体及多倍体),分析Aurora-A的表达与DNA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半定量RT-PCR电泳结果显示,A549、PG、NCI-H460中Aurora-A/β-actin比值分别为1.16、1.14、0.84;Westernblot结果在A549、PG与NCI-H460中的Aurora-A/β-actin比值分别为21.13、8.96与6.43,提示3种肺癌细胞Aurora-A均呈高表达。A549、PG、NCI-H460细胞含有四倍体的细胞比例分别为14.97%、19.88%和10.60%,三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多倍体(>4N)的细胞比例分别为3.59%、2.66%、2.30%。提示Aurora-A表达强弱与肺癌细胞多倍体的比例高低有相关性。结论3种肺癌细胞中Aurora-A基因均高表达,其表达水平在不同肺癌细胞株中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遗传学 肺癌细胞株 Aurora—A 多倍体 基因 肿瘤 人类
下载PDF
雄黄诱导K562/ADM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晨 黄世林 +2 位作者 邹丽娟 于丽敏 杨佩满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11-13,共3页
探讨雄黄诱导多药耐药细胞K562/ADM细胞凋亡的能力,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荧光标记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进行DNA分析及测定细胞表面p-gp的表达。结果显示:雄黄能明显诱导K562/ADM细胞凋亡,且在... 探讨雄黄诱导多药耐药细胞K562/ADM细胞凋亡的能力,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荧光标记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进行DNA分析及测定细胞表面p-gp的表达。结果显示:雄黄能明显诱导K562/ADM细胞凋亡,且在48h后p-gp的表达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黄 多药耐药 细胞凋亡 K562/ADM
下载PDF
PIC-BE诱导K562/ADM细胞凋亡及逆转其MDR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卢步峰 杨佩满 +3 位作者 于丽敏 王淑婷 郝立宏 朱正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323-327,共5页
β榄香烯吗素(PIC-BE)是抗癌新药β榄香烯的水溶性衍生物.采用人红白血病的多药耐药性(MDR)细胞株K562/ADM作为实验模型,观察PIC-BE对K562/ADM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并进而研究其对该细... β榄香烯吗素(PIC-BE)是抗癌新药β榄香烯的水溶性衍生物.采用人红白血病的多药耐药性(MDR)细胞株K562/ADM作为实验模型,观察PIC-BE对K562/ADM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并进而研究其对该细胞MDR的可能影响.结果显示:(1)K562/ADM细胞对ADM具有明显的抗性,与K562细胞相比,抗性倍数约为40倍,而两者对PIC-BE的IC50接近,无显著差异;(2)PIC-BE(10.0~30.0μg/ml)对K562/ADM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两种作用的强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均具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依赖性;(3)低毒剂量PIC-BE(10.0μg/ml)与ADM(4.0μg/ml)联合应用,可显著增强ADM对该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升高细胞内ADM的浓度,降低该细胞对ADM的IC50,使该细胞对ADM的抗性有数倍逆转.上述结果提示,PIC-BE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广谱抗肿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多药耐药性 β榄香烯吗素 红白血病
下载PDF
β-榄香烯逆转K562/ADM细胞MDR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12
12
作者 郝立宏 赵瑾瑶 +1 位作者 丁艳芳 杨佩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48-550,共3页
目的:探讨β-榄香烯(β-elemene)对多药耐药细胞株K562/ADM的耐药逆转及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抗药性逆转,免疫组化检测Bcl-2及P-gp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对凋亡百分率及Bcl-2、P-gp蛋白的表达进行定量检测。结果:非细胞毒性浓度的β... 目的:探讨β-榄香烯(β-elemene)对多药耐药细胞株K562/ADM的耐药逆转及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抗药性逆转,免疫组化检测Bcl-2及P-gp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对凋亡百分率及Bcl-2、P-gp蛋白的表达进行定量检测。结果:非细胞毒性浓度的β-elemene(4.0μg/ml)可显著降低ADM对K562/ADM细胞的IC50(P<0.01),逆转倍数为2.18倍;明显增强ADM对K562/ADM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凋亡率由(1.88±0.11)%上升至(3.93±0.06)%(P<0.01);降低耐药细胞Bcl-2及P-gp的表达,Bcl-2的表达率由(94.8±1.9)%降至(66.7±0.9)%,P-gp的表达率由(98.7±2.1)%降至(76.8±1.4)%。结论:β-榄香烯可部分逆转K562/ADM细胞的耐药性,其逆转机制具有异质性,主要以抑制Bcl-2的表达从而诱导细胞凋亡来逆转MDR,同时兼具降低P-gp表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榄香烯耐 药逆转 BCL-2 P-GP
下载PDF
β-榄香烯吗素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卢步峰 于丽敏 +3 位作者 边春香 邵淑娟 朱正美 杨佩满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78-82,共5页
β-榄香烯吗素 (PIC- BE)是抗癌新药β-榄香烯的水溶性衍生物 ,本文观察了 PIC- BE对多药耐药 K5 6 2 / ADM细胞系及其敏感细胞 K5 6 2 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结果显示 ,(1 ) K5 6 2 / ADM细胞对 ADM具有明显的抗性 ,与 K5 6 2 细... β-榄香烯吗素 (PIC- BE)是抗癌新药β-榄香烯的水溶性衍生物 ,本文观察了 PIC- BE对多药耐药 K5 6 2 / ADM细胞系及其敏感细胞 K5 6 2 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结果显示 ,(1 ) K5 6 2 / ADM细胞对 ADM具有明显的抗性 ,与 K5 6 2 细胞相比 ,抗性倍数约为 40倍 ,而两者对 PIC- BE的 IC5 0 接近 ,无显著差异 ;(2 ) PIC- BE (1 0 .0 - 30 .0μg/ ml)对 K5 6 2 和 K5 6 2 / ADM细胞不仅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 ,而且显著地诱导细胞凋亡 ,其作用强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呈相对浓度和时间的依赖性。以上结果提示 ,PIC- BE是一种有效的抗肿瘤化合物 ,且已产生 MDR的 K5 6 2 / ADM细胞对它不具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榄香烯吗素 红白血病细胞 生长抑制 细胞凋亡 抗肿瘤作用 实验研究
下载PDF
β-榄香烯对K562/阿霉素细胞多药耐药性的逆转及其对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郝立宏 赵瑾瑶 +2 位作者 高船舟 丁艳芳 杨佩满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β-榄香烯(-βelemene)对多药耐药细胞株K562/阿霉素(ADM)的耐药逆转及其对该细胞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药敏性及耐药逆转,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电镜观察P-gp的表达,流式细胞术进行定量分析,应用SPSS... 目的探讨β-榄香烯(-βelemene)对多药耐药细胞株K562/阿霉素(ADM)的耐药逆转及其对该细胞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药敏性及耐药逆转,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电镜观察P-gp的表达,流式细胞术进行定量分析,应用SPSS(10.0 production pacility)软件包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非细胞毒性浓度的-βelemene(4.0 mg/L)可显著降低ADM对K562/ADM细胞的IC50(P<0.01),逆转倍数为2.18倍;2.P-gp在耐药细胞株K562/ADM中呈高表达,而在敏感细胞株K562中表达很低,进一步定位研究结果表明,P-gp主要分布于细胞膜上;3.非细胞毒性浓度的-βelemene(4.0 mg/L)能够显著降低耐药细胞P-gp的表达。结论-βelemene能够明显逆转K562/ADM细胞对ADM的耐药性,降低该细胞P-gp的表达是其主要逆转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逆转 P-糖蛋白 Β-榄香烯
原文传递
川芎嗪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解霞 郝立宏 +1 位作者 高清波 杨佩满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18期1368-1370,共3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逆转人乳腺癌MCF-7/ADM细胞对多柔比星(adriamycin,ADM)的耐药及其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的影响。方法:MTT法测定细胞的药敏性,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内多柔比星浓度的变化,流... 目的:探讨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逆转人乳腺癌MCF-7/ADM细胞对多柔比星(adriamycin,ADM)的耐药及其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的影响。方法:MTT法测定细胞的药敏性,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内多柔比星浓度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耐药细胞凋亡率的变化,流式细胞术观测细胞P-gp的表达。结果:非细胞毒性剂量(320mg/L)川芎嗪能显著降低MCF-7/ADM的IC50(P=0·0031),逆转倍数为2·13倍;且能明显增加耐药细胞ADM的浓度(P=0·0042)和凋亡率(P=0·0026);320mg/L川芎嗪使耐药细胞的P-gp表达率由(90·6±0·41)%降低至(69·1±1·65)%。结论:川芎嗪具有部分逆转人乳腺癌MCF-7/ADM细胞对多柔比星的耐药性,其逆转机制可能与抑制该细胞P-gp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细胞 糖蛋白类
下载PDF
β-榄香烯吗素与阿霉素联合应用对CEM/ADM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郝立宏 卢步峰 +1 位作者 于丽敏 杨佩满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165-167,共3页
应用台盼蓝排染法 ,Wirght -Giemsa混合染色法 ,Hoechst3334 2荧光染色法及碘化丙啶(Propidiumiodide ,PI)与Hoechst 3334 2共染计数坏死细胞的PI阳性率测定法 ,研究 β -榄香烯吗素 (PIC -BE)及其与阿霉素 (ADM)联合应用对CEM/ADM细胞... 应用台盼蓝排染法 ,Wirght -Giemsa混合染色法 ,Hoechst3334 2荧光染色法及碘化丙啶(Propidiumiodide ,PI)与Hoechst 3334 2共染计数坏死细胞的PI阳性率测定法 ,研究 β -榄香烯吗素 (PIC -BE)及其与阿霉素 (ADM)联合应用对CEM/ADM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 :①PIC-BE能够显著抑制CEM/ADM细胞的生长 ,并诱导该细胞凋亡 ,其作用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②低毒剂量的PIC -BE与ADM联合应用可显著增强ADM对CEM/ADM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 ,其作用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亦呈浓度和时间的依赖性。提示 :PIC -BE主要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表现其抗肿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榄香烯吗素 阿霉素 CEM/ADM细胞 生长抑制
下载PDF
补骨脂素加长波紫外线照射对白血病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德杰 黄世林 +3 位作者 陈楠楠 向阳 杨佩满 赵瑾瑶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480-483,共4页
目的:探讨补骨脂的提纯物补骨脂素(psoralen)加长波紫外线(ultraviolet-A light)照射光化学疗法,亦称PUVA(psoralen plus ultraviolet-A light)疗法,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红白病变细胞株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以传代培养的K562细胞为... 目的:探讨补骨脂的提纯物补骨脂素(psoralen)加长波紫外线(ultraviolet-A light)照射光化学疗法,亦称PUVA(psoralen plus ultraviolet-A light)疗法,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红白病变细胞株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以传代培养的K562细胞为模型,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onotetrazolium test,MTT)测定单纯补骨脂素、单纯紫外线照射及PUVA疗法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其进行DNA含量分析,并用早期凋亡试剂盒Annexin-Ⅴ-FITC和碘化丙啶(propidine iodide,PI)双染法测定单纯补骨脂素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采用电镜技术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单纯补骨脂素或单纯紫外线照射对K562细胞均有杀伤作用,PUVA比单纯补骨脂素或单纯紫外线照射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有明显增强(P<0.05)。PUVA处理后的白血病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可以检测到亚二倍体凋亡峰。电镜下可见:细胞体积变小,胞浆浓缩,胞核染色质聚集或边集,核小体碎裂,大部分细胞呈典型的凋亡形态。结论:中药补骨脂提纯物补骨脂素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具有杀伤作用。补骨脂素具有光敏活性,结合360 nm波长紫外线照射治疗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有明显增强。紫外线照射时间以10 min为最佳;补骨脂素适宜的终浓度为40μg/ml。PUVA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杀伤作用的机制主要是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素 光化学疗法 白血病 髓样 慢性 K562细胞系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茵陈承气汤对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腺泡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尚东 关凤林 +5 位作者 陈海龙 杨佩满 辛毅 刘忠 聂凤宇 胡爱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70-73,共4页
目的 :研究茵陈承气汤对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腺泡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Bax表达水平的影响。 方法 :胰胆管内注射去氧胆酸钠制备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模型 ,随机分为对照组 ,模型组 ,中药 (茵陈承气汤 )治疗组 ,观察各组大鼠胰腺... 目的 :研究茵陈承气汤对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腺泡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Bax表达水平的影响。 方法 :胰胆管内注射去氧胆酸钠制备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模型 ,随机分为对照组 ,模型组 ,中药 (茵陈承气汤 )治疗组 ,观察各组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学、血清淀粉酶、IL - 6、IL - 8的变化 ,应用TUNEL法分析急性胰腺炎时胰腺腺泡细胞凋亡情况 ,WesternBlotting检测凋亡调控基因 -Bax的表达情况。 结果 :中药组大鼠血清淀粉酶 ,IL - 6、IL - 8水平较模型组低 ,病情明显改善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模型组凋亡指数为 2 34± 1 15 ,中药组为 11 5 2± 3 41,P <0 0 1;模型组Bax的表达水平为 96 8± 2 76 ,中药组为 1331± 112 ,P <0 0 1。 结论 :茵陈承气汤可能通过上调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水平 ,诱导已受损的腺泡细胞发生凋亡 ,减轻腺泡细胞坏死 ,减少胰酶及炎性介质的释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承气汤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腺泡细胞 胰腺炎 细胞凋亡 基因表达 中药治疗 动物实验
下载PDF
雄黄与β-榄香烯联合用药逆转MCF-7/ADM细胞对阿霉素耐药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军 赵瑾瑶 +2 位作者 金伟 杨进 杨佩满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04-70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作用机制的雄黄(REA)与β-榄香烯(β-ELE)联合应用,从不同环节逆转人乳腺癌MCF-7/ADM细胞对阿霉素(ADM)的耐药性。方法联合用药后,经MTT法测定对MCF-7/ADM细胞药物敏感性的影响,通过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对细胞内化疗药物阿... 目的探讨不同作用机制的雄黄(REA)与β-榄香烯(β-ELE)联合应用,从不同环节逆转人乳腺癌MCF-7/ADM细胞对阿霉素(ADM)的耐药性。方法联合用药后,经MTT法测定对MCF-7/ADM细胞药物敏感性的影响,通过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对细胞内化疗药物阿霉素积累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GP、Bcl-2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联合用药对MCF-7/ADM的耐药性有明显的逆转作用,逆转倍数约为4.2倍,明显好于两者单独应用(P<0.01)。联合用药后,MCF-7/ADM细胞内阿霉素浓度明显增加(P<0.01),P-GP表达由(95.90±3.02)%降至(76.50±5.16)%(P<0.01),Bcl-2表达由(90.20±3.99)%降至(50.00±1.63)%(P<0.01)。结论雄黄与β-榄香烯联合用药可显著增强对MCF-7/ADM细胞的耐药逆转作用,逆转机制与增加细胞内药物积累,降低P-GP、Bcl-2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黄 Β-榄香烯 MCF-7/ADM细胞系 耐药性 MTT法 流式细胞术
原文传递
蝙蝠葛碱逆转K562/ADM细胞多耐药性的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李建华 秦凤绮 杨佩满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 :研究具有钙拮抗作用的中药蝙蝠葛碱对多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 :选用异搏定作阳性对照 ,观察其对多药耐药细胞株K5 6 2 /ADM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结果 :蝙蝠葛碱在非细胞毒性剂量下能使K5 6 2 /ADM对阿霉素的浓度升高 ,但对细... 目的 :研究具有钙拮抗作用的中药蝙蝠葛碱对多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 :选用异搏定作阳性对照 ,观察其对多药耐药细胞株K5 6 2 /ADM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结果 :蝙蝠葛碱在非细胞毒性剂量下能使K5 6 2 /ADM对阿霉素的浓度升高 ,但对细胞表面的糖蛋白P - 170却没有影响。结论 :蝙蝠葛碱具有逆转白血病细胞株K5 6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蝙蝠葛碱 多药耐药性 K562/ADM 逆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