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邢台地区近50年初终霜日及无霜期变化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杨允凌 杨丽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963-5965,共3页
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对邢台地区1961~2010年初、终霜日及无霜期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初霜日平均值为10月22日,时间序列绝对变率为4.68 d,线性趋势为0.76 d/10 a,呈逐渐推迟趋势;终霜日平均值为3月27日,时间序列绝对变率为8.35... 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对邢台地区1961~2010年初、终霜日及无霜期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初霜日平均值为10月22日,时间序列绝对变率为4.68 d,线性趋势为0.76 d/10 a,呈逐渐推迟趋势;终霜日平均值为3月27日,时间序列绝对变率为8.35 d,线性趋势为-0.29 d/10 a,呈逐渐提前趋势;而无霜期平均值为209 d,绝对变率为8.12 d,线性趋势为1.10 d/10 a,呈平稳增长趋势。初霜日、终霜日及无霜期的稳定变化趋势,对于霜冻预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邢台地区 初霜日 终霜日 无霜期 变化分析
下载PDF
河北省中南部典型城市臭氧污染特征及气象因素影响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杨允凌 郝巨飞 赵玉广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1年第5期5-9,共5页
利用2016年-2019年邢台市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和气象资料,分析了邢台市近地面臭氧浓度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7年-2019年邢台市臭氧质量浓度和超标日比2016年明显增加,臭氧质量浓度表现为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日变化呈单峰型分布,最低值... 利用2016年-2019年邢台市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和气象资料,分析了邢台市近地面臭氧浓度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7年-2019年邢台市臭氧质量浓度和超标日比2016年明显增加,臭氧质量浓度表现为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日变化呈单峰型分布,最低值出现在0600~0700,最高值出现在1500~1600。邢台市臭氧质量浓度与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总辐射辐照度,平均风速呈正相关,与平均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当太阳辐射较强,日最高气温大于29℃,相对湿度在40%~80%之间,地面2~3级东南风时,易出现臭氧高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质量浓度 变化特征 气象要素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邢台市气温日较差的变化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允凌 孙东磊 +1 位作者 杨丽娜 钱瑞贞 《干旱气象》 2013年第4期708-713,共6页
利用1954—2011年邢台市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对邢台市气温日较差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58a来,邢台市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10.9℃,呈明显下降趋势,变化速率为-0.683℃/lOa;四季... 利用1954—2011年邢台市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对邢台市气温日较差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58a来,邢台市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10.9℃,呈明显下降趋势,变化速率为-0.683℃/lOa;四季平均气温日较差中,春季最大,夏季最小,且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冬季下降幅度最大,夏季最小;1—12月气温日较差中,5月最大,8月最小,均呈显著下降趋势,1月气温日较差下降幅度最大。(2)年气温日较差在近58a存在15a的低频振荡周期和4~7a的高频振荡周期,并在1972、1981、1995年发生突变,在突变点前后,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均表现为增加珲仃减少趋势,且年气温日较差在突变年呈阶梯下降趋势。(3)最低、最高气温非对称的变化是气温日较差下降的直接原因。另外,年气温日较差与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呈显著正相关,与总云量、水汽压呈显著负相关,与降水量几乎不相关。邢台市气温日较差显著减小,对各类作物的产量、品质有不利影响,但冬季气温日较差的下降减少了果树冻害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日较差 变化特征 影响因素 邢台
下载PDF
蒸发对比观测及折算系数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允凌 王丛梅 杨丽娜 《气象科技》 2013年第1期37-41,共5页
利用邢台国家基准气候站1992—2001年4—10月E-601B型与小型蒸发器10年蒸发量观测资料,分别进行了对比分析、离差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①两种蒸发器测定的平均蒸发量小型为232.9mm,E-601B型为117.4mm,差值为115.5mm,偏大率98.... 利用邢台国家基准气候站1992—2001年4—10月E-601B型与小型蒸发器10年蒸发量观测资料,分别进行了对比分析、离差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①两种蒸发器测定的平均蒸发量小型为232.9mm,E-601B型为117.4mm,差值为115.5mm,偏大率98.4%;②两种蒸发量4—10月的折算系数为0.504,折算系数与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和风速等气象条件有关;③统计了历年E-601B型4—10月蒸发量的气候估计值,可为刑台地区的气候评价、水量平衡分析和水资源调查等提供依据,并为邢台地区有效利用长序列小型蒸发资料提供了应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 对比分析 折算系数 气候估计值
下载PDF
一次连续臭氧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杨允凌 郝巨飞 +2 位作者 杨丽娜 王少明 张建波 《干旱气象》 2020年第3期448-456,共9页
利用邢台市生态环境局的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和同期气象观测资料,对邢台市2018年6月10—24日的一次臭氧污染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污染过程中邢台市4个监测点臭氧质量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邢师高专臭氧质量浓度最高,市环保局最低... 利用邢台市生态环境局的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和同期气象观测资料,对邢台市2018年6月10—24日的一次臭氧污染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污染过程中邢台市4个监测点臭氧质量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邢师高专臭氧质量浓度最高,市环保局最低;臭氧质量浓度日变化呈单峰型,05:00—06:00最低,15:00最高,邢师高专臭氧质量浓度昼夜差最大,市环保局昼夜差最小。(2)晴天、阴天、雨天臭氧质量浓度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日变化也呈单峰型,晴天臭氧质量浓度日变化剧烈,雨天则变化平缓。(3)臭氧质量浓度与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太阳辐射、平均风速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与最高气温相关系数最高;臭氧质量浓度与NO 2、PM 10、CO、PM 2.5污染物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4)经过较强太阳辐射照射后,当最高气温在29℃及以上,相对湿度在30%~60%之间,风向为偏南风时,臭氧质量浓度在12:00—19:00时段易超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污染过程 气象条件
下载PDF
河北邢台地区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允凌 杨丽娜 +2 位作者 王晓娟 刘瑾 钱瑞贞 《干旱气象》 2013年第1期82-88,共7页
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累积距平曲线、滑动T检验和完全相关系数法,分析了1972~2011年邢台地区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邢台地区年及4季蒸发量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其中春季蒸发量的下降趋势最为明显,其次为夏季,年蒸... 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累积距平曲线、滑动T检验和完全相关系数法,分析了1972~2011年邢台地区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邢台地区年及4季蒸发量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其中春季蒸发量的下降趋势最为明显,其次为夏季,年蒸发量的下降主要源于春季、夏季的贡献,年蒸发量在1983年发生突变,之后明显下降。邢台地区年蒸发量与日照时数、平均风速、气温日较差呈正相关,与降水量、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平均风速、气温日较差和日照时数下降是邢台地区蒸发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皿蒸发量 变化特征 影响因素 邢台
下载PDF
2006—2010年南宫酸雨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
7
作者 杨允凌 王丛梅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年第4期79-83,共5页
利用2006—2010年南宫酸雨观测资料和地面气象资料,结合邢台探空资料及天气形势,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南宫酸雨变化特征及不同气象条件对酸雨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年来南宫降水平均pH值均小于4.70,酸雨频率大于50%,属于重酸雨区或较重... 利用2006—2010年南宫酸雨观测资料和地面气象资料,结合邢台探空资料及天气形势,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南宫酸雨变化特征及不同气象条件对酸雨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年来南宫降水平均pH值均小于4.70,酸雨频率大于50%,属于重酸雨区或较重酸雨区。降水酸性在夏秋两季较强,而酸雨出现频率则在秋冬两季较大,降水电导率冬季最大。南宫酸雨多出现在主导风向为偏东风或静风及北—西北风;高空天气系统为切变线时,酸雨及强酸雨频率随降水量级增大而增大;酸雨强度随相对湿度和逆温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PH值 K值 酸雨频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一次环境大气重污染过程的监测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郝巨飞 张功文 +1 位作者 王晓娟 杨允凌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04-1411,共8页
针对2015年12月17—27日出现的区域性重污染天气过程,根据布设在污染中心邢台市的脉冲偏振激光雷达和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数据,分析了污染过程中气溶胶消光系数、逆温层、水汽含量等的变化,利用Hysplit模式分析了气团后向轨迹。结果表... 针对2015年12月17—27日出现的区域性重污染天气过程,根据布设在污染中心邢台市的脉冲偏振激光雷达和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数据,分析了污染过程中气溶胶消光系数、逆温层、水汽含量等的变化,利用Hysplit模式分析了气团后向轨迹。结果表明:此次重污染天气过程主要受局地气象扩散条件变化所致,稳定的高空大气环流和地面均压场是出现环境重污染事件的背景场,100 m高度上的气团对污染物累积和区域输送起到了主要作用;消光系数与细颗粒物PM2.5质量浓度和水汽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622和0.7421,随PM2.5质量浓度和水汽压的升高,消光系数增加明显,由PM2.5质量浓度和水汽压建立的消光系数回归方程(R2=0.8811)可以很好的表征消光系数的实际变化;逆温强度在污染发展阶段达到最大,水汽含量在污染加重阶段达到最大,污染缓解阶段的逆温强度和水汽含量则出现明显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污染 气团轨迹 消光系数 水汽含量
下载PDF
邢台市近61年降水变化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郝巨飞 张功文 +2 位作者 李芷霞 王晓娟 杨允凌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1-277,共7页
根据邢台市国家气象观测站1954—2014年的逐日降水资料,运用线性倾向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滑动t检验等方法对邢台市的降水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61 a来,邢台市月不同等级降水日数随着降水等级的升高而快速下降,... 根据邢台市国家气象观测站1954—2014年的逐日降水资料,运用线性倾向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滑动t检验等方法对邢台市的降水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61 a来,邢台市月不同等级降水日数随着降水等级的升高而快速下降,月雨日和月雨量的峰值均出现在7月份,平均为18.67 d和150.46 mm;小雨日和小—中雨日分别呈-3.17 d·10a^(-1)和-0.61 d·10a^(-1)的显著性下降,其他等级降水的雨日也都呈不明显的下降趋势,年总雨日呈-4.37 d·10a^(-1)的显著性下降,其中在夏季的下降趋势最明显;年总雨量的气候倾向率为^(-1)8.23 mm·10a^(-1),其中小雨量呈-5.22 mm·10a^(-1)的显著下降;总雨量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雨日的减少,另一方面是小雨日和小—中雨日雨量在夏季的显著性减少。检验证明小雨日、小—中雨日的突变时间分别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末,总雨日和小雨量的突变时间分别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初和80年代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日 雨量 MANN-KENDALL检验 滑动t检验 邢台
下载PDF
邢台市城区黑碳气溶胶浓度与气象因子变化关系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郝巨飞 杨允凌 +1 位作者 李二杰 吴智杰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71-679,共9页
利用EA-12型黑碳仪对邢台市2019年1-12月的黑碳(BC)浓度监测数据和同期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邢台市BC污染特征、来源及与气象因子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邢台市BC日平均浓度为0.85μg·m^(-3),全年占比79.80%的浓度频数集中分布在0.30... 利用EA-12型黑碳仪对邢台市2019年1-12月的黑碳(BC)浓度监测数据和同期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邢台市BC污染特征、来源及与气象因子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邢台市BC日平均浓度为0.85μg·m^(-3),全年占比79.80%的浓度频数集中分布在0.30~1.20μg·m^(-3);而1月份占比达到90.62%的浓度频数分布在1.05~5.05μg·m^(-3),1月份的严重BC污染对全年环境空气质量恶化起到了重要贡献;当风速>8 m·s^(-1)和<8 m·s^(-1)时,分别存在偏北方向和偏西与偏南方向的输送影响;湿沉降可以对BC起到了清除作用,而降水量和降水时长对BC的湿清除具有同等的重要作用;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本地、局地源对邢台市的BC污染影响明显,当大气逆温底高<200 m时,由于扩散能力减弱和堆积效应的共同影响,BC浓度将出现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 污染特征 气象因子 质量浓度
下载PDF
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的激光雷达探测数据与颗粒物浓度变化 被引量:9
11
作者 郝巨飞 李芷霞 +1 位作者 张功文 杨允凌 《干旱气象》 2016年第5期796-802,共7页
根据河北邢台市2015年10月11—23日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的激光雷达探测数据,对大气污染物浓度和雷达反演得出的大气边界层(PBL)高度、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和消光系数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剔除降水因子的影响后,PBL高度对PM_(2.5)... 根据河北邢台市2015年10月11—23日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的激光雷达探测数据,对大气污染物浓度和雷达反演得出的大气边界层(PBL)高度、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和消光系数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剔除降水因子的影响后,PBL高度对PM_(2.5)浓度有显著影响,PBL高度越低,PM_(2.5)浓度越高,且两者的相关性夜间好于日间;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增加会导致AOD和气溶胶消光系数的显著升高,且AOD与PM_(2.5)浓度的相关性日间好于夜间,在降水的湿沉降效应和大气相对湿度增加的影响下,会出现大气污染物浓度下降,但AOD升高的现象;300 m高度的气溶胶消光系数与地面污染物浓度的日变化趋势较为一致,贴近地面处消光系数相对较小。整体而言,随着PBL高度下降、AOD上升和消光系数增加,环境大气质量逐步趋于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大气边界层 气溶胶光学厚度 消光系数
下载PDF
河北省南部强对流天气的时空分布及对流参数统计特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丛梅 李国翠 +1 位作者 田秀霞 杨允凌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13年第1期39-45,共7页
利用河北南部石家庄、邢台、邯郸三个地区50个县(市)气象站1999~2008年10年的雷暴、大风、冰雹和暴雨等观测资料以及由MICAPS3探空资料导出的同期对流参数,对这一区域强对流天气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及相应对流参数的统计特征进行了分析... 利用河北南部石家庄、邢台、邯郸三个地区50个县(市)气象站1999~2008年10年的雷暴、大风、冰雹和暴雨等观测资料以及由MICAPS3探空资料导出的同期对流参数,对这一区域强对流天气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及相应对流参数的统计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表明,1999~2008期间河北南部年平均雷暴日数为74.8 d,其中雷暴大风有28.2 d,冰雹有9.4 d,暴雨天气有12.3 d;10年中1、2和12月份均未出现强对流天气,雷暴和暴雨天气最多出现在7月份,而雷暴大风和冰雹天气则最多出现在6月份;一般而言,午后到傍晚为强对流天气的高发时段。研究区域西部的雷暴和冰雹天气明显多于东部,雷暴大风多见于中部的平原上,而西北和东南部则是暴雨的高发区。表征对流的参数中,热力能量类参数,如总指数TT、K指数、T850~500和对流有效位能CAPE等,总是在强对流天气出现的时候取值更大,但暴雨的T850~500取值却明显较小,表明垂直方向上温度的强梯度不是发生对流性暴雨的必要条件;表征强对流天气的动力参数——强天气威胁指数(SWEAT)在强对流事件中均表现为较高的数值,瑞士雷暴(SWISS)指数则相反,取值明显较低,进一步分析表明动力类对流参数可被用作强对流潜势预报的参考指标;表征层结稳定度的参数——沙氏指数较小(SI ≤ 1)、θse850~500较大(≥5)是强对流天气比较显著的特征;对流凝结高度(CCL)在雷暴、冰雹和暴雨事件中取值较低,在雷暴大风事件中则取值较高。不同月份强对流天气的对流参数对比,7月份的对流参数大多表现出强于其它月份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 时空分布 对流参数
下载PDF
河北邢台市连续重污染天气维持与消散成因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齐佳慧 郝巨飞 +1 位作者 王丛梅 杨允凌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9年第1期122-129,共8页
利用环境监测数据、气象常规观测数据及NCEP的GDAS气象数据与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结合,通过对天气形势、垂直与水平输送、降水因子及污染物来源等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了2016年12月16日—2017年1月9日河北省邢台市连续重污染天气维持及消... 利用环境监测数据、气象常规观测数据及NCEP的GDAS气象数据与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结合,通过对天气形势、垂直与水平输送、降水因子及污染物来源等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了2016年12月16日—2017年1月9日河北省邢台市连续重污染天气维持及消散阶段的成因。结果表明:此次连续重污染过程在静稳的大气层结与地面均压场下,污染物容易积累,大气混合层高度与AQI值呈负相关,AQI<200时,大气混合层平均高度为1305 m,AQI>200时,大气混合层平均高度为763 m,最低降到437 m;地面风场的辐合、强的逆温层结、高湿和静小风是重污染天气过程维持的关键,连续重污染过程中,小风(风速<3 m/s)日数达22 d(占比85%),平均逆温层厚度443 m、强度1.83℃/100 m,平均相对湿度82.6%,导致污染物极易生成又不容易向高空扩散;降水与冷空气活动对污染物的消散起到一定作用,降水量>3 mm时,清除率可达40%以上,降水量<1 mm时,污染物浓度反而会增加;结合污染物来源分析,在空气重污染维持阶段50%以上的气团来自距邢台市200 km以内的局地输送,高空远距离干洁空气的输送对污染物的消散起到有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形势 气象条件 重污染 维持 消散
下载PDF
利用区域自动站资料分析核桃花期冻害气象条件及成因 被引量:15
14
作者 刘瑾 孙东磊 +3 位作者 李武龙 杨允凌 冯志强 付娇 《气象科技》 2014年第6期1100-1105,共6页
利用太行山南部核桃种植区100个区域自动站和6个国家气象站的常规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数据和临城"绿岭"核桃种植基地核桃发育期观测及冻害资料,对核桃遭遇花期冻害时区域自动站和国家站之间的气温指标相关性及种植区冻... 利用太行山南部核桃种植区100个区域自动站和6个国家气象站的常规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数据和临城"绿岭"核桃种植基地核桃发育期观测及冻害资料,对核桃遭遇花期冻害时区域自动站和国家站之间的气温指标相关性及种植区冻害风险气候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自动站和国家气象站的气温相关性显著,其中,90%的站点相关系数高于0.9;2同一时刻,区域站气温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当核桃花期国家气象站气温分别低于3.6℃、2℃、0.4℃、-0.4℃时,可能受冻的核桃种植区海拔高度分别为1000m以上、600m以上、200m和0m以上。3太行山南部山区核桃花期年平均冻害风险日数为3.4天。4核桃花期冻害和极涡及乌拉尔山高压脊异常偏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花期 冻害 海拔高度 气象条件
下载PDF
邢台市大气水汽及云水变化的降水前兆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郝巨飞 高俊喜 +2 位作者 杨允凌 赵娜 张建波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1年第1期13-19,共7页
利用MWP967KV型地基微波辐射计及红外观测仪探测数据,对邢台市2016年发生降水前的水汽含量(IWV)、液态水含量(ILW)和云底高度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底高度的持续明显下降提前约1h于IWV的明显升高,IWV的明显增加提前约1h于ILW... 利用MWP967KV型地基微波辐射计及红外观测仪探测数据,对邢台市2016年发生降水前的水汽含量(IWV)、液态水含量(ILW)和云底高度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底高度的持续明显下降提前约1h于IWV的明显升高,IWV的明显增加提前约1h于ILW的明显升高;IWV呈持续增加时间≥3h且IWV≥4.00cm,ILW呈明显增加时间≥2h且ILW≥0.669mm,云底高度持续下降时间≥4h,平均降幅≥0.68km/h且云底高度≤1.53km可作为判断未来1h邢台市发生降水的参考指标;在ILW呈多次波动或跃增的情况下,降水发生后的第1h内的雨量会出现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计 水汽含量 液态水总量 云底高度 降水
下载PDF
大气能见度及影响因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郝巨飞 张功文 杨允凌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0-164,共5页
为研究大气能见度下降与气象要素和环境空气污染物的关系,利用2014年邢台市逐时气象观测资料和同期环境空气监测数据,对气温、露点温度、气压、相对湿度、平均风速、SO_2、NO_2、CO、O_3、PM_(10)、PM_(2.5)和粒子直径介于2.5-10μm的... 为研究大气能见度下降与气象要素和环境空气污染物的关系,利用2014年邢台市逐时气象观测资料和同期环境空气监测数据,对气温、露点温度、气压、相对湿度、平均风速、SO_2、NO_2、CO、O_3、PM_(10)、PM_(2.5)和粒子直径介于2.5-10μm的环境空气污染物与大气能见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对湿度和PM_(2.5)质量浓度与大气能见度有很好的负相关,随相对湿度的升高,大气能见度下降和PM_(2.5)质量浓度上升趋势明显。利用PM_(2.5)数据得到了不同相对湿度下的非线性大气能见度拟合方程,在相对湿度≤19%时,PM_(2.5)质量浓度与大气能见度呈对数关系明显;相对湿度介于20-29%时呈指数关系明显;相对湿度≥30%时呈乘幂关系明显。经验证,建立的拟合公式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见度 气象要素 相对湿度 污染物 PM2.5
原文传递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邢台地区的干旱特征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丽娜 吴智杰 +3 位作者 许新路 杨允凌 刘玉平 车少静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0-124,共5页
干旱是邢台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基于1972~2008年邢台地区17个县(市)气象站的逐月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分析了邢台地区的干旱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邢台地区干旱的发生程度具有阶段性,70年代春旱比较多,80年代冬旱较多... 干旱是邢台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基于1972~2008年邢台地区17个县(市)气象站的逐月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分析了邢台地区的干旱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邢台地区干旱的发生程度具有阶段性,70年代春旱比较多,80年代冬旱较多,90年代秋冬旱及春旱较多,2001~2008年秋冬旱较多发。用主成分分析对邢台地区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邢台地区干旱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一致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区域性,根据因子分析将邢台地区分为西部、中部和东部3个区域,90年代后较90年代前东部干旱略有增加,其中极旱和重旱减少;西部和中部干旱表现为减少的趋势,其中中部轻旱和中旱增加,西部中旱和极旱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指数 干旱 时空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