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4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CT征象和相关参数对股骨头塌陷风险的预测价值及与预后的关系
1
作者 杨光辉 李小荣 +1 位作者 易进 李岳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5期164-167,共4页
目的观察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CT征象,并分析CT灌注参数对股骨头塌陷风险的预测价值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本院的98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CT检查,观察CT征象。随访2年,按照随访期间是否出现... 目的观察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CT征象,并分析CT灌注参数对股骨头塌陷风险的预测价值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本院的98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CT检查,观察CT征象。随访2年,按照随访期间是否出现股骨头塌陷分为塌陷组、未塌陷组,对比两组CT参数,绘制ROC曲线分析CT灌注参数预测股骨头塌陷的价值。另根据随访期间患者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CT参数,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CT征象显示,45例患者以股骨头呈拥挤融合与扇状硬化改变、骨小梁增粗或骨质硬化为主,53例患者以股骨头关节面轻微塌陷、骨小梁微骨折、部分出现皮质下新月征为主;随访2年,98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出现34例股骨头塌陷(34.69%),20例预后不良(20.41%);塌陷组MMT、BV、BF均低于未塌陷组(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MMT、BV、BF及三者联合预测股骨头塌陷的AUC分别为0.819(95%CI:0.738-0.900)、0.878(95%CI:0.812-0.945)、0.873(95%CI:0.807-0.940)、0.955(95%CI:0.921-0.990);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的性别、年龄、病因、坏死形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Ficat分期、坏死部位在外上象限比例、坏死体积比例高于预后良好组,MMT、BV、BF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cat分期(Ⅲ期)、坏死部位(外上象限)、坏死体积比例高是影响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MMT上升、BV上升、BF上升是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CT可有效检出早期股骨头坏死,CT征象以骨质硬化、骨小梁增粗、新月征为主,且CT灌注参数与股骨头塌陷风险、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股骨头坏死 CT征象 CT灌注参数 股骨头塌陷 预后
下载PDF
单人闭合复位单桡侧进针治疗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2
作者 杨光辉 张茗慧 +2 位作者 李小荣 潘永太 邓建龙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 探讨单人闭合复位单桡侧交叉进针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3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收治的由单人闭合复位单桡侧交叉进针手术治疗的24例儿童GartlandⅢ... 目的 探讨单人闭合复位单桡侧交叉进针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3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收治的由单人闭合复位单桡侧交叉进针手术治疗的24例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及末次随访时的肘关节评分。结果 24例患儿均成功由一名医生完成闭合复位单桡侧交叉进针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6.7个月。手术时间为25~40 min,平均32.3 min。术后3例患儿出现张力性水疱,均无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末次随访时采用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评定疗效:优21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结论 单人闭合复位单桡侧交叉进针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临床上可行,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 桡侧进针 GartlandⅢ型
下载PDF
钱塘江冲海积开挖渣土多性质测试及评价分析
3
作者 杨光辉 黄光跃 +1 位作者 杲加俊 徐辉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4年第4期94-99,共6页
为从多角度掌握钱塘江冲海积开挖渣土的特性,文章以海宁市盐仓段海塘整治工程为背景,采用室内试验及理论分析的方法对现场取回土样的工程性质、污染风险及资源潜力进行了测试评价。结果表明:开挖渣土属低液限粉土,含水率15%~25%,圆锥指... 为从多角度掌握钱塘江冲海积开挖渣土的特性,文章以海宁市盐仓段海塘整治工程为背景,采用室内试验及理论分析的方法对现场取回土样的工程性质、污染风险及资源潜力进行了测试评价。结果表明:开挖渣土属低液限粉土,含水率15%~25%,圆锥指数400~800kPa,重金属含量未超标,有机质、全氮含量较高,速效钾及速效磷略低;经分析,该地区废弃粉土工程性质中等、污染风险低、资源潜力小-一般。研究成果可为现场渣土的分类管理和再利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粉土 工程性质 污染风险 资源潜力
下载PDF
数控专业实践技能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数学建模为例
4
作者 杨光辉 《装备制造技术》 2024年第2期96-98,共3页
阐述数学建模在数控加工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提出一套创新的数控专业实践技能培养模式。数学建模在数控加工领域的应用分析显示,其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问题抽象能力、系统思维能力、实际应用能力以及跨学科综合素养,这些能力对于培养... 阐述数学建模在数控加工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提出一套创新的数控专业实践技能培养模式。数学建模在数控加工领域的应用分析显示,其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问题抽象能力、系统思维能力、实际应用能力以及跨学科综合素养,这些能力对于培养适应数字化制造时代的高素质人才至关重要。为了有效将数学建模应用于数控加工人才培养,研究设计了一套基于数学建模的课程体系,将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数学建模的理论与方法。同时,实践教学被高度重视,通过实际操作与数学建模的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鼓励跨学科合作,将数学建模与其他相关领域进行融合,以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并提升综合应用能力。实践结果表明,这套创新的培养模式在数控加工人才培养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更好地适应了数字化制造时代的挑战,为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做出了积极贡献。因此,数学建模在数控加工人才培养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数控加工人才提供了重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加工 数学建模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下载PDF
基于发动机的虚拟现实技术与实践教学的双轨制教学研究
5
作者 樊百林 赵航 +1 位作者 杨光辉 李晓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12期0140-0143,共4页
本文介绍了实践教学的特点、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和建立虚拟发动机实验系统的优势,总结了VR技术在发动机实践中的应用效果。虚拟现实技术与实践教学的双轨制教学,将知识与实践形成交互模式,提高了教学效果,创新了学习方式,实现对知识与... 本文介绍了实践教学的特点、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和建立虚拟发动机实验系统的优势,总结了VR技术在发动机实践中的应用效果。虚拟现实技术与实践教学的双轨制教学,将知识与实践形成交互模式,提高了教学效果,创新了学习方式,实现对知识与技能的全面掌握,达到教学目的。虚拟现实技术或灵境技术(VR)是当今计算机技术和高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VR技术 实践教学 发动机拆装 数字仿真
下载PDF
不同特性粉尘对滤筒有效脉冲清灰压力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林涛 谢智宇 +3 位作者 杨光辉 周美伊柏 林小嘉 林龙沅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107,共7页
为改善不同特性粉尘的清灰问题,选取3种不同黏性、不同粒径的粉尘,开展工业覆粉实验以探究除尘器的运行阻力和滤筒清灰效果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的最低清灰压力达到748 Pa,即可实现有效清灰;对于黏性粉尘,粉尘粒径对清灰的影响... 为改善不同特性粉尘的清灰问题,选取3种不同黏性、不同粒径的粉尘,开展工业覆粉实验以探究除尘器的运行阻力和滤筒清灰效果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的最低清灰压力达到748 Pa,即可实现有效清灰;对于黏性粉尘,粉尘粒径对清灰的影响更显著,细粉尘对应的系统压降和粉尘残余体积量明显高于粗粉尘,中等黏性的MgO粉体最低有效清灰压力需要达到1 425 Pa,超细MgO则需要更高;高黏性的CMC-Na粉体对应的系统压降、压降平稳时间和粉尘残余体积量都明显高于其他粉体,其有效清灰压力需要至少达到1 657 Pa,除尘系统才能长时间运行。研究结果可为工业应用收集不同特性粉尘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筒除尘器 粉尘特性 最低有效清灰压力
下载PDF
疼痛干预联合康复锻炼对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早期疗效及对关节恢复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罗瑶 王雯 +1 位作者 杨光辉 黄叶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1758-1760,共3页
目的探讨疼痛干预联合康复锻炼对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早期疗效及对关节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55),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疼痛干预联合康复锻炼,观察2组护理前... 目的探讨疼痛干预联合康复锻炼对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早期疗效及对关节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55),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疼痛干预联合康复锻炼,观察2组护理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Harris髋关节评分,护理后心理状况评分[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存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并评价患者早期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VAS、Harris评分、早期疗效、心理状况评分、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疼痛干预联合康复锻炼措施,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干预,可缓解患者疼痛、心理状况,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最终加强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疼痛干预 康复锻炼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 HARRIS 髋关节评分表
下载PDF
基于术中X线片的髓内钉远端孔深度学习定位方法
8
作者 王菲 蒋俊锋 +6 位作者 邓子越 陈亮 黄瑞 陈正鸣 何坤金 姚庆强 杨光辉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06-1215,共10页
通过深度特征提取与髓内钉孔轴线深度回归,基于术中2张不同角度X线片,提出一种精准定位髓内钉远端孔的方法.首先通过目标检测算法提取X线片中的髓内钉轮廓,使用深度神经网络预测远端孔轴线在二维成像平面中的投影;然后根据双平面相交的... 通过深度特征提取与髓内钉孔轴线深度回归,基于术中2张不同角度X线片,提出一种精准定位髓内钉远端孔的方法.首先通过目标检测算法提取X线片中的髓内钉轮廓,使用深度神经网络预测远端孔轴线在二维成像平面中的投影;然后根据双平面相交的方法,初步确定远端孔的空间位姿;最后利用髓内钉轮廓信息,使用协方差矩阵自适应进化策略算法进行位姿迭代修正.将所提方法计算得到的远端孔轴线与真实远端孔轴线进行比较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模拟环境中,两轴线平均距离误差为0.34 mm,平均角度误差为0.35°;在临床环境中,两轴线平均距离误差为0.68 mm,平均角度误差为0.72°.该方法能够满足髓内钉手术中远端孔精准定位的临床需求,可有效地提高髓内钉远端锁钉术中定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 交锁髓内钉 远端铰锁孔定位 X线片 深度回归
下载PDF
激光选区熔化成形316L不锈钢断裂性能的有限元模拟与试验验证
9
作者 谢卓文 蒋玮 +2 位作者 金建行 吴浩楠 杨光辉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0-95,102,共7页
采用晶体塑性有限元法和内聚力模型建立考虑激光选区熔化(SLM)成形316L不锈钢显微组织特征的代表体积单元(RVE)模型,基于模拟得到的应力、应变数据模拟了不同体能量密度SLM成形紧凑拉伸试样的断裂过程,得到J积分曲线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 采用晶体塑性有限元法和内聚力模型建立考虑激光选区熔化(SLM)成形316L不锈钢显微组织特征的代表体积单元(RVE)模型,基于模拟得到的应力、应变数据模拟了不同体能量密度SLM成形紧凑拉伸试样的断裂过程,得到J积分曲线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SLM成形316L不锈钢试样在拉伸过程中内部受力不均匀,在改变内聚力单元最大名义应力后,模拟得到不同体能量密度下各试样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存在差异,更符合试验结果;不同体能量密度SLM成形试样的J积分模拟值与试验值基本相符,均方根误差在4.66~12.88 kJ·m^(-2),使用的RVE模型和模拟方法能够有效地模拟得到SLM成形316L不锈钢的断裂韧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316L不锈钢 断裂性能 晶体塑性有限元 代表体积单元
下载PDF
SmartCrown冷连轧机板形控制新技术改进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杨光辉 曹建国 +2 位作者 张杰 王聪 贾生晖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6-59,共4页
SmartCrown板形控制新技术在宽带钢冷连轧机首次工业应用中存在SmartCrown工作辊窜辊行程利用不充分、工作辊磨损严重且不均匀等问题。采用ANSYS有限元建立辊系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辊间压力对磨损辊形的影响。在解析掌握1 700冷连轧... SmartCrown板形控制新技术在宽带钢冷连轧机首次工业应用中存在SmartCrown工作辊窜辊行程利用不充分、工作辊磨损严重且不均匀等问题。采用ANSYS有限元建立辊系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辊间压力对磨损辊形的影响。在解析掌握1 700冷连轧机引进的SmartCrown辊形基础上,研究开发出了改进的SmartCrown plus新辊形,经过现场工业试验研究,SmartCrown plus工作辊取得磨削量小,且磨损更均匀化,其辊形自保持性良好的明显效果,现已成功投入1 700大型工业轧机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连轧机 辊形 板形控制 SmartCrown PLUS 磨损
下载PDF
SmartCrown四辊冷连轧机工作辊辊形 被引量:21
11
作者 杨光辉 曹建国 +3 位作者 张杰 鲁海涛 贾生晖 曾伟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69-671,共3页
针对宽带钢冷连轧机首次应用的SmartCrown板形控制新技术,通过对SmartCrown辊形的函数结构和特征参数进行研究,推导出了SmartCrown辊形设计式,分析了辊形特征参数对辊缝形状的影响.该研究可用于SmartCrown工作辊的磨削及板形控制.
关键词 冷连轧机 带钢 辊形 SmartCrown 板形控制
下载PDF
华蟾素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杨光辉 薛涛 +3 位作者 李萍 俞雪梅 莫建民 许丽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5期1086-1088,共3页
目的:评价华蟾素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肝癌患者均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 目的:评价华蟾素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肝癌患者均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同时对照组应用西药护肝及增加能量药物,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方式基础上,加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果:TACE治疗后30 d,观察组总有效率64.44%高于对照组4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治疗后5 d,两组肝癌患者PA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ACE治疗后30 d,观察组PA水平(2.45±0.75)mmol·L-1高于对照组PA水平(2.14±0.64)mmol·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治疗后30 d,观察组P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CE治疗后5d、30d,两组VE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ACE治疗后30 d,观察组VEGF水平(167.2±37.2)pg·mL-1低于对照组VEGF水平(246.5±39.5)pg·m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华蟾素注射液联合TACT术治疗肝癌的疗效可靠,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华蟾素注射液能有效地提高TACE术后肝癌患者的血清PA水平,促进肝功能恢复。华蟾素注射液能有效抑制TACE术后肝癌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注射液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栓塞化疗 血清 前白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用于组织工程构建的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杨光辉 刘伟 +1 位作者 崔磊 曹谊林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3年第2期65-67,F001,共4页
目的 研究体外培养的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为构建组织工程皮肤提供技术参数。方法 用Dispase/胰蛋白酶法消化分离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 ,进行原代及传代培养。计算原代细胞获得率 ,观察各代细胞形态学改变 ,描记细胞生长曲... 目的 研究体外培养的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为构建组织工程皮肤提供技术参数。方法 用Dispase/胰蛋白酶法消化分离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 ,进行原代及传代培养。计算原代细胞获得率 ,观察各代细胞形态学改变 ,描记细胞生长曲线 ,计算群体倍增时间 (PDT)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角蛋白表达。结果 原代表皮角质形成细胞获得率为 ( 0 .72 6± 0 .3 48)× 10 6 /cm2 ,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体外可培养至第 7代 ,第 2代的PDT最短 ,为( 46.5 7± 2 .2 5 )h ,第 4代的细胞角蛋白表达仍为阳性。结论 综合细胞增殖速率、细胞数量及细胞功能的维持各因素 ,考虑第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形成细胞 细胞培养 组织工程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等厚型平板菲涅尔透镜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光辉 卫明 +3 位作者 陈丙振 代明崇 郭丽敏 王智勇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98-902,共5页
针对当前曲面菲涅尔透镜普遍存在的加工工艺复杂、面型精度难于控制、制作成本较高等问题,在研究非等厚型平板菲涅尔透镜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中心透镜为球面、外侧环带为倾斜面的等厚型平板菲涅尔透镜的设计方法,给出了具体的设... 针对当前曲面菲涅尔透镜普遍存在的加工工艺复杂、面型精度难于控制、制作成本较高等问题,在研究非等厚型平板菲涅尔透镜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中心透镜为球面、外侧环带为倾斜面的等厚型平板菲涅尔透镜的设计方法,给出了具体的设计实例,并进行了建模和光学仿真,模拟结果表明:该菲涅尔透镜设计的光学效率达到9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菲涅尔透镜 等厚型 平板 高倍聚光光伏
下载PDF
2180mm冷连轧机各机架对成品板形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光辉 张杰 +2 位作者 曹建国 李洪波 黄桥宝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11-1116,共6页
为了分析冷连轧机机架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各机架对成品板形的影响,基于冷连轧凸度和平坦度模型,采用影响系数法建立了冷连轧机的板形调控功效模型.针对某2 180mm冷连轧机组,结合其4个典型轧制规程,对不同机架板形调控功效进行了具体分析,... 为了分析冷连轧机机架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各机架对成品板形的影响,基于冷连轧凸度和平坦度模型,采用影响系数法建立了冷连轧机的板形调控功效模型.针对某2 180mm冷连轧机组,结合其4个典型轧制规程,对不同机架板形调控功效进行了具体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同一轧制规程,各机架对成品板形的影响差别很大,越靠近末机架,影响越大.在冷连轧机的5个机架中,除了末机架即第5机架外,对成品板形影响最大的为第4机架,最大影响接近10IU(1IU=10^(-5)),且不同机架各板形调控手段对成品板形的影响系数在机架间相差10-3数量级.最后,对板形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及相关轧制试验来分析结论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机 带钢 成品板形 影响系数 机架
下载PDF
组织工程化表皮膜片修复裸鼠创面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光辉 杨军 +4 位作者 邓辰亮 王佳鸣 崔磊 刘伟 曹谊林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293-295,共3页
目的 构建组织工程化表皮细胞膜片并应用于修复裸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扩增人类表皮细胞,与壳聚糖-明胶膜构建表皮细胞膜片,用于修复裸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以单纯壳聚糖/明胶膜作为对照;术后行大体、组织学观... 目的 构建组织工程化表皮细胞膜片并应用于修复裸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扩增人类表皮细胞,与壳聚糖-明胶膜构建表皮细胞膜片,用于修复裸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以单纯壳聚糖/明胶膜作为对照;术后行大体、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表皮细胞可以壳聚糖-明胶膜作为载体在体外培养,达到60%-70%亚融合状态时,移植人表皮细胞/壳聚糖-明胶膜到裸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人表皮细胞可以在创面存活并继续增殖分化,形成连续的表皮覆盖创面。结论人表皮细胞/壳聚糖-明胶膜是一种理想的组织工程表皮替代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表皮细胞 创面愈合 壳聚糖 明胶膜 皮肤缺损
下载PDF
多机驱动带式输送机功率平衡模糊控制方法 被引量:23
17
作者 杨光辉 安琪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9-73,共5页
针对以调速型液力偶合器作为驱动装置的带式输送机多机驱动系统采用传统方法控制各驱动电动机之间的功率平衡,存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动态特性较差、功率平衡调节精度较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多机驱动带式输送机功率平衡模糊控制方法:对液力偶... 针对以调速型液力偶合器作为驱动装置的带式输送机多机驱动系统采用传统方法控制各驱动电动机之间的功率平衡,存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动态特性较差、功率平衡调节精度较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多机驱动带式输送机功率平衡模糊控制方法:对液力偶合器涡轮转速实行闭环控制,保证在工作机负载发生变化时带式输送机具有恒定不变的带速;转速调节器采用模糊控制器代替传统的PID控制器,以提高功率平衡的调节精度。Matlab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模糊控制方法可有效改善系统动态性能,提高功率平衡调节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功率平衡 液力偶合器 多机驱动 转速闭环 模糊控制器
下载PDF
《机械设计制图》新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杨光辉 曹彤 +2 位作者 万静 樊百林 许倩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4-117,共4页
为了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在《机械设计制图》的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内容分为"必修"部分、"自修"部分和"选修"部分,这样可以突出重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分类分层次教学;为了激发学生们的... 为了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在《机械设计制图》的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内容分为"必修"部分、"自修"部分和"选修"部分,这样可以突出重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分类分层次教学;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避免教学过程中的枯燥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采用延伸式教学法和研讨式教学法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许多"教师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通过找到案例式教学法等适当的方法进行"深入浅出"讲述;为了让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得到规范的练习,重视课堂或辅导课上测验训练;注重教学过程管理的"五统一"与"个性化"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 拆装实验
下载PDF
3D打印辅助颌面骨缺损与畸形的临床精准修复重建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杨光辉 袁荣涛 +3 位作者 王静 刘延山 贾暮云 董蒨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2-495,共4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颌面骨缺损与畸形的修复重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治疗颌面骨缺损与畸形手术病例6例。术前行三维CT扫描、重建并3D打印1∶1实物模型。根据模型进行疾病诊断、手术设计及植入物的预制。结果:3D打印的头模全方位...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颌面骨缺损与畸形的修复重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治疗颌面骨缺损与畸形手术病例6例。术前行三维CT扫描、重建并3D打印1∶1实物模型。根据模型进行疾病诊断、手术设计及植入物的预制。结果:3D打印的头模全方位显示了骨缺损及病变区域的状况,实现了生物修复板的术前、体外精确预制;实证了头影测量分析的结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模型外科;利用镜像模型进行重建板精确弯制,恢复了患者面型及下颌骨高度。结论:3D打印能全方位、直观、精确地显示颌面骨的三维空间关系,对于颌面骨缺损与畸形的修复重建手术有极大的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颌骨 修复重建
下载PDF
平板菲涅尔透镜设计及组合优化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光辉 卫明 +3 位作者 陈丙振 郭丽敏 沈度 王智勇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65-1471,共7页
为了解决传统的球面菲涅尔透镜模具加工工艺难度大、精度低、制作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一种中心透镜为球面、外侧环带为倾斜面的平板菲涅尔透镜的设计方法,并进行了基于多平面拟合和基于多焦点的组合优化设计,给出了具体设计实例,进行了光... 为了解决传统的球面菲涅尔透镜模具加工工艺难度大、精度低、制作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一种中心透镜为球面、外侧环带为倾斜面的平板菲涅尔透镜的设计方法,并进行了基于多平面拟合和基于多焦点的组合优化设计,给出了具体设计实例,进行了光学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菲涅尔透镜聚光效率达93%,聚焦光斑能量均匀性4.9,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涅尔透镜 焦斑 高倍聚光光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