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缘新对虾PCNA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1
作者 张艳 罗志平 +8 位作者 李运东 杨其彬 姜松 陈创华 黄建华 杨丽诗 陈旭 江世贵 周发林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8-67,共10页
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作为DNA聚合酶δ的辅助蛋白,在DNA复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缘新对虾(Metapenaeus affinis)卵巢发育过程中存在细胞增殖活动旺盛的阶段,但目前关于其卵巢发育的分子机制研... 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作为DNA聚合酶δ的辅助蛋白,在DNA复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缘新对虾(Metapenaeus affinis)卵巢发育过程中存在细胞增殖活动旺盛的阶段,但目前关于其卵巢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较少。利用RACE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获得近缘新对虾PCNA (MaPCNA)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对其进行卵巢发育相关的表达分析。MaPCNA全长为1 144 bp,包含140 bp的5’非编码区,221 bp的3’非编码区,开放阅读框(ORF)为783 bp,编码260个氨基酸。MaPCNA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82 kD,理论等电点为4.5。多重比对分析表明,PCNA氨基酸序列在甲壳动物中较为保守。组织表达结果显示,MaPCNA基因在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卵巢中的表达量最为显著(P<0.05)。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卵巢中,MaPCNA基因的表达出现变化(P<0.05),从Ⅰ期开始逐渐上升,到Ⅲ期表达量最高,之后显著降低并趋于平稳。MaPCNA基因在幼体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趋势,在受精卵时期的表达量最高,之后呈下降趋势,从无节幼体Ⅵ期开始表达平稳。研究结果提示PCNA基因可能在近缘新对虾的卵巢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缘新对虾 PCNA 克隆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低渗透岩石压敏特征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杨其彬 陈忠 +1 位作者 黄侠 张军峰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9-51,56,共4页
低渗透岩石具有较为明显的压力敏感性。在分析传统的CMS300全自动覆压压力敏感实验研究特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岩石受压缩的时间效应,对胜利渤南油田不同类型的低渗透岩石进行了系统的CMS300随机覆压和控时覆压的敏感性测试,获得了多种... 低渗透岩石具有较为明显的压力敏感性。在分析传统的CMS300全自动覆压压力敏感实验研究特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岩石受压缩的时间效应,对胜利渤南油田不同类型的低渗透岩石进行了系统的CMS300随机覆压和控时覆压的敏感性测试,获得了多种低渗透岩石压敏特征曲线,并探讨了岩石压敏特征与岩石本身属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机覆压下,储层物性随围压的增加呈单调圆滑下降的趋势;控时覆压下,岩石气测渗透率随覆压的变化呈台阶式变化;粘土总量和有无方解石胶结对低渗透岩石压敏效应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岩石 特征研究 压力敏感性 研究特点 时间效应 渤南油田 特征曲线 储层物性 压敏效应 全自动 台阶式 渗透率 方解石 随机 压下 基础 围压 胶结 粘土
下载PDF
斑节对虾的饥饿试验和补偿生长 被引量:9
3
作者 杨其彬 姜松 +5 位作者 黄建华 李晓兰 邱丽华 周发林 江世贵 李沐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5-31,共7页
研究了(25.0±1.5)℃下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初始体质量(1.60±0.01)g]饥饿0 d、2 d、4 d、6 d和8 d后再饱食投喂18 d、16 d、14 d和12 d的补偿生长和体组成变化。结果显示,饥饿2 d的斑节对虾体质量上升,脂肪质量分数下降... 研究了(25.0±1.5)℃下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初始体质量(1.60±0.01)g]饥饿0 d、2 d、4 d、6 d和8 d后再饱食投喂18 d、16 d、14 d和12 d的补偿生长和体组成变化。结果显示,饥饿2 d的斑节对虾体质量上升,脂肪质量分数下降,而水分、灰分质量分数增加,但蛋白质质量分数没有明显改变。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斑节对虾的体质量及蛋白质、脂肪等质量分数持续下降,水分和灰分质量分数持续上升。试验结束时饥饿2d和饥饿4 d试验组斑节对虾的体质量略小于对照组,虾体的营养组成也均接近或达到对照组水平,而饥饿6 d和饥饿8 d试验组的斑节对虾的体质量则远低于对照组,且虾的身体营养组成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恢复生长过程中所有饥饿处理组的食物转化率(FCE)均高于对照组,各饥饿处理组的饲料系数(FCR)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饥饿2 d和4 d的斑节对虾在恢复正常投喂之后具有部分补偿生长效应,这主要是由于恢复摄食后食物转化率提高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饥饿 补偿生长 身体营养成分
下载PDF
卵形鲳鲹仔稚鱼异速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杨其彬 马振华 +3 位作者 程大川 江世贵 李有宁 陈明强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9-266,共8页
以传统的理论生物学研究方法,对孵化后卵形鲳鲹1~36日龄仔、稚鱼各器官测量和分析,研究其在早期环境适应上的异速生长及其生态学含义,以期为卵形鲳鲹的人工繁殖、育苗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卵形鲳鲹仔、稚鱼的感觉、呼吸、摄食和游泳... 以传统的理论生物学研究方法,对孵化后卵形鲳鲹1~36日龄仔、稚鱼各器官测量和分析,研究其在早期环境适应上的异速生长及其生态学含义,以期为卵形鲳鲹的人工繁殖、育苗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卵形鲳鲹仔、稚鱼的感觉、呼吸、摄食和游泳等器官快速分化,均存在异速生长现象。在头部器官中,吻长、口宽、眼径和头高在仔鱼期均为正异速生长,稚鱼期头高为等速生长,吻长、眼径和口宽为负异速生长。在身体各部位中,仔鱼期头长、体高和尾长为正异速生长,躯干长为负异速生长;稚鱼期各部分皆为等速生长;在游泳器官中,仔鱼期卵形鲳鲹胸鳍长、尾鳍高和臀鳍长为正异速生长,尾鳍长为等速生长,背鳍长为负异速生长;稚鱼期背鳍长和臀鳍长为正异速生长,胸鳍长、尾鳍长和尾鳍高为等速生长。卵形鲳鲹这些关键部位的快速发育,使外源性营养开始后以最小的代谢损耗获得了生存能力的显著提升,对适应复杂的生存压力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鲳鲹 早期发育 仔、稚鱼 异速生长
下载PDF
盐度对斑节对虾蜕壳、存活、生长和饲料转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27
5
作者 杨其彬 叶乐 +2 位作者 温为庚 王雨 江世贵 《南方水产》 2008年第1期16-21,共6页
对平均体重1.20±0.05g的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稚虾进行为期30d的养殖试验,分别测定其在不同养殖盐度条件下的蜕壳间期、成活率、特定增长率和饲料转化率。斑节对虾的成活率在盐度5时最低,低于60%,与其它盐度试验组差异显著,... 对平均体重1.20±0.05g的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稚虾进行为期30d的养殖试验,分别测定其在不同养殖盐度条件下的蜕壳间期、成活率、特定增长率和饲料转化率。斑节对虾的成活率在盐度5时最低,低于60%,与其它盐度试验组差异显著,而其它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在5~25盐度范围内,蜕壳间期随着盐度升高而延长,盐度达30以上后又缩短,25时为最大值;盐度5、10和15之间差异显著,15、20、30和35之间差异不显著。特定增长率和饲料转换率随盐度升高呈现双峰的波浪式变化趋势;特定增长率在盐度20(3.18±0.14)%.d-1和25(2.98±0.26)%.d-1时达到最高。蜕壳间期与生长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01)。在盐度20、25、30时饲料转化率高,分别为(52.76±3.06)%、(54.90±5.14)%和(51.56±7.58)%,与其它盐度试验组之间差异显著。因此,斑节对虾养殖的适宜盐度应为20~30,在此条件下可实现较高的成活率、特定增长率和饲料转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斑节对虾 存活率 生长 饲料转化率
下载PDF
复合压裂技术 被引量:19
6
作者 杨其彬 马利成 黄侠 《断块油气田》 CAS 2004年第1期74-76,共3页
复合压裂技术是将讥能气体压裂和水力压裂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增产增注技术。文中通过对复合压裂的技术特点和增产机理的分析 ,讨论了各自的优点 ,有效地降低了地层的破裂压力 ,增加了裂缝的渗流面积。根据复合太裂工艺的设计原则 ,研究了... 复合压裂技术是将讥能气体压裂和水力压裂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增产增注技术。文中通过对复合压裂的技术特点和增产机理的分析 ,讨论了各自的优点 ,有效地降低了地层的破裂压力 ,增加了裂缝的渗流面积。根据复合太裂工艺的设计原则 ,研究了压裂施工中影响施工质量和压裂效果的几个关键因素 (压力上升时间、压力峰值和压力持续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压裂技术 高能气体压裂工艺 水力压裂工艺 支撑剂 压井液
下载PDF
斑节对虾4个不同群体建立家系的生长及成活 被引量:15
7
作者 杨其彬 温为庚 +2 位作者 黄建华 陈旭 周发林 《南方水产》 2010年第3期36-40,共5页
以泰国(T)、非洲(A)和三亚(S)野生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群体,以及人工养殖斑节对虾群体(F)为父、母本建立家系。选择9个发育时间相近和较有代表性的家系,对其生长和饲料利用进行了为期30d的养殖试验。结果发现,大体上母本含三亚斑... 以泰国(T)、非洲(A)和三亚(S)野生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群体,以及人工养殖斑节对虾群体(F)为父、母本建立家系。选择9个发育时间相近和较有代表性的家系,对其生长和饲料利用进行了为期30d的养殖试验。结果发现,大体上母本含三亚斑节对虾基因的家系成活率较高,其余较低,差异显著(P<0.05);母本含三亚斑节对虾基因的家系生长较差,其余较好(除T×T外)且差异极显著(P<0.01),A×A家系增重率是S×S的2倍;饵料系数没有显示明显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家系 生长 成活
下载PDF
切除单侧眼柄对不同体质量养殖斑节对虾卵巢发育及产卵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其彬 邱丽华 +2 位作者 黄建华 周发林 温为庚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6-521,共6页
在盐度31、水温28~29℃下,进行了4次卵巢诱导试验,研究了切除单侧眼柄对体质量56.4~105.4g的养殖斑节对虾卵巢发育和产卵的影响及卵巢发育、产卵与体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切除单侧眼柄诱导养殖斑节对虾卵巢发育成熟,成功率(y)... 在盐度31、水温28~29℃下,进行了4次卵巢诱导试验,研究了切除单侧眼柄对体质量56.4~105.4g的养殖斑节对虾卵巢发育和产卵的影响及卵巢发育、产卵与体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切除单侧眼柄诱导养殖斑节对虾卵巢发育成熟,成功率(y)与雌虾体质量(x)显著相关(P〈0.05),雌虾体质量越小,诱导成功率越低,回归方程为:y=133.92lnx-535.63(r2=0.9297)。养殖斑节对虾眼柄手术后,最快10d产卵,部分雌虾能重复产卵。产卵量(y)与雌虾体质量(x)显著正相关(P〈0.05),雌虾体质量越小,产卵量越小,回归方程为:y=122.22lnx-472.2(r2=0.9738)。雌虾累积死亡率、卵子直径和卵子孵化率与雌虾体质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建议用体质量80g以上的养殖斑节对虾雌虾作为亲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卵巢 成熟 产卵 养殖
下载PDF
斑节对虾α-淀粉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其彬 李运东 +5 位作者 江世贵 黄建华 姜松 邱丽华 朱彩艳 周发林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86-1192,共7页
为了研究斑节对虾α-淀粉酶基因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根据原实验室构建的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c DNA文库得到的EST序列,利用RACE技术获得了斑节对虾α-淀粉酶基因(Pm Amy)的c DNA全长序列。该基因序列全长2465 bp,包括2175 bp的开... 为了研究斑节对虾α-淀粉酶基因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根据原实验室构建的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c DNA文库得到的EST序列,利用RACE技术获得了斑节对虾α-淀粉酶基因(Pm Amy)的c DNA全长序列。该基因序列全长2465 bp,包括2175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724个氨基酸,分子总量为78.9 k D,理论等电点为4.66。Pm Amy包含一个α-淀粉酶家族保守的A结构域(Thr^(34)-Ser^(410))和一个C结构域(Glu^(420)-Ala^(496))。Pm Amy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的相似性为47%—99%,利用Pm Amy构建的进化树显示斑节对虾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亲缘关系最近。基因表达结果显示Pm Amy在肝胰腺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斑节对虾Pm Amy基因在卵巢发育的过程中均有表达,表达量有所变化,虽然没有发现显著性的差异(P=0.09)。斑节对虾Pm Amy在整个生长阶段的检测中都有表达,其中幼体发育过程中存在显著性差异,糠虾时期Pm Amy表达量显著高于无节幼体、溞状幼体和仔虾时期(P<0.05)。以上实验结果初步说明了Pm Amy可能与斑节对虾的幼体发育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Α-淀粉酶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幼体发育
下载PDF
广东斑节对虾养殖概况及养殖模式
10
作者 李琳娜 姜松 +1 位作者 杨其彬 杨雪 《海洋与渔业》 2023年第2期102-103,共2页
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是对虾属中最大型种,自然成熟个体平均体长可达300~350毫米,平均个体质量为350~400克,部分个体质量可达500克,可食比例低于中国对虾,但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是我国重要对虾养殖品种之一.本文... 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是对虾属中最大型种,自然成熟个体平均体长可达300~350毫米,平均个体质量为350~400克,部分个体质量可达500克,可食比例低于中国对虾,但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是我国重要对虾养殖品种之一.本文结合斑节对虾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广东斑节对虾的发展概况,总结了斑节对虾常见养殖模式,以期为斑节对虾高效健康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养殖模式 平均体长 对虾养殖 个体质量 中国对虾 高效健康养殖 养殖概况
下载PDF
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在间歇期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其彬 何泳龙 +3 位作者 青玉凤 李玲琴 谢文光 周京国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37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在间歇期痛风性关节炎(IG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采集40例间歇期IGA男性患者(IGA组)、80例体检健康男性(正常对照组)外周静脉血,分离PBMC并进行培养。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在间歇期痛风性关节炎(IG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采集40例间歇期IGA男性患者(IGA组)、80例体检健康男性(正常对照组)外周静脉血,分离PBMC并进行培养。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别检测PBMC中Beclin-1 mRNA、蛋白表达。随机抽取5例IGA患者外周静脉血20 m L,分为未刺激组及尿酸盐晶体(MSU)刺激1、3、6 h组并提取其PBMC,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PBMC中Beclin-1蛋白表达。随机抽取5例IGA患者、5例体检健康者外周静脉血20 m L,将血液标本均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雷帕霉素组、自噬抑制剂组。空白对照组不做干预,其他各组均加入相应试剂进行干预并提取PBMC,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PBMC中Beclin-1蛋白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干预后IGA患者血浆IL-1β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GA组PBMC中Beclin-1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低(P均<0. 05)。MSU刺激1、3 h组PBMC中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较未刺激组高(P均<0. 05),而MSU刺激6 h组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较未刺激组低(P <0. 05)。IGA患者PBMC中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雷帕霉素组较空白对照组低(P <0. 01),且自噬抑制剂组最高(P均<0. 05),恢复至空白对照组水平;体检健康者PBMC中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空白对照组、MSU组、雷帕霉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而自噬抑制剂组较其他组低(P均<0. 05)。IGA患者血浆IL-1β水平比较,MSU、雷帕霉素组较空白对照组高(P均<0. 05),雷帕霉素组较MSU组低(P <0. 05),自噬抑制剂组较空白对照组、MSU组高(P均<0. 05),自噬抑制剂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结论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在间歇期IGA患者外周血PBMC中呈低表达,其可能在IGA发展过程中参与自噬途径并最终被自噬溶酶体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间歇期 细胞自噬 Beclin-1基因
下载PDF
不同环境条件下斑节对虾家系生长和免疫酶活性差异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其彬 王专伟 +4 位作者 周发林 温为庚 苏天凤 邱丽华 黄建华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8-85,共8页
研究了正常生长、低温胁迫和高氨氮胁迫下10个斑节对虾家系生长特性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PO)3种免疫酶活性的变化。生长试验结果表明,10个家系特定... 研究了正常生长、低温胁迫和高氨氮胁迫下10个斑节对虾家系生长特性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PO)3种免疫酶活性的变化。生长试验结果表明,10个家系特定生长率(SGR)呈现明显差异,家系077与家系017和661的ACP活性存在极显著差异,家系4612与家系017的SOD活性存在极显著性差异,而其他家系的免疫酶活性无显著差异。斑节对虾在48h低温胁迫下,ACP和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PO活性则不断降低,而对照组的3种酶活性呈无规律轻微变化。斑节对虾在48h高氨氮胁迫下,ACP活性不断升高,SOD在0—8h活性上升,8—48h活性快速降低,PO活性不断下降,而对照组的3种酶活性呈无规律轻微变化;一些家系间的3种免疫酶活性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家系4612的3种酶活性均高于其他家系。3个试验中,家系的特定生长率与免疫酶活性均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家系 氨氮 低温 免疫酶
下载PDF
斑节对虾虾苗活力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其彬 李晓兰 +2 位作者 孙苗苗 温为庚 黄建华 《南方水产》 CAS 2010年第1期12-18,共7页
该研究通过肉眼观察、镜检,进行干露、饥饿、盐度突降、福尔马林等抗性试验,并采用病毒检测等方法,以期建立评估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虾苗活力和质量标准。结果表明,斑节对虾健康虾苗具有趋光性、集群性,体表光洁,肌肉透亮,肠胃食... 该研究通过肉眼观察、镜检,进行干露、饥饿、盐度突降、福尔马林等抗性试验,并采用病毒检测等方法,以期建立评估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虾苗活力和质量标准。结果表明,斑节对虾健康虾苗具有趋光性、集群性,体表光洁,肌肉透亮,肠胃食物充盈等特性。测试虾苗干露时间以15min为宜,健康虾苗干露后能立即恢复活力,而病弱虾苗多出现死亡、昏迷现象;虾苗的成活率随饥饿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随福尔马林浓度升高和时间延长而降低,随盐度突降幅度增加而降低。健康虾苗能忍受100~200μL.L-1福尔马林溶液30min,成活率近100%;在盐度20~30下虾苗的成活情况较好,而其在淡水中仅能存活1h。对虾苗进行病毒检测,可以避免养殖中因虾苗携带病毒而可能导致的病毒性疾病的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虾苗 活力 检测方法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痛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Sirtuin 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其彬 何泳龙 +3 位作者 钟晓武 青玉凤 谢文光 周京国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649-653,共5页
目的:白藜芦醇具有抗炎止痛、降尿酸等多种药理活性,但其机理尚未完全明确,白藜芦醇作为Sirtuin 1(SIRT1)的天然激动剂,本研究通过检测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SIR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同时检测白藜芦醇体外... 目的:白藜芦醇具有抗炎止痛、降尿酸等多种药理活性,但其机理尚未完全明确,白藜芦醇作为Sirtuin 1(SIRT1)的天然激动剂,本研究通过检测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SIR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同时检测白藜芦醇体外干预尿酸盐晶体(MSU)刺激间歇期痛风患者PBMCs的SIRT1及IL-1β蛋白水平,探讨白藜芦醇干预痛风炎症的机理及意义。方法:收集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GA)患者包括急性期(AG),间歇期(IG)和健康体检者(HC)的PBMCs,同时进行IG患者外周全血功能研究,予以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干预MSU刺激IG患者6 h后分离PBMCs,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SIRT1、NF-κB p65 mRNA表达水平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IRT1及IL-1β蛋白水平。结果:SIRT1 mRNA和蛋白水平在AG、IG组均低于HC(P分别<0. 01,0. 05);体外功能研究发现,200μmol/L和400μmol/L白藜芦醇干预MSU组的SIRT1蛋白水平与MSU组比较显著升高(P均<0. 01),而100μmol/L白藜芦醇干预MSU组SIRT1蛋白水平较MSU组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 NF-κB p65 mRNA及IL-1β蛋白水平在200μmol/L和400μmol/L白藜芦醇干预MSU组较MSU组显著降低(P均<0. 01),100μmol/L白藜芦醇干预MSU组较MSU组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痛风患者SIRT1表达水平降低,白藜芦醇通过浓度依赖性上调痛风患者SIRT1表达水平抑制致炎因子IL-1β产生,提示SIRT1是白藜芦醇抑制痛风炎症反应的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SIRT1 痛风 炎症
下载PDF
新型选择性堵水剂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其彬 孙卫 任大忠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CAS 2013年第2期223-226,共4页
共聚物堵水剂以其"堵水不堵油"的良好油水选择性越来越受国内外研究者的青睐。通过水溶液共聚法合成得到的长链聚合物分子类堵水剂,依靠聚合物分子链在水相中伸展、在油相中收缩,形成对水相的"拖曳"作用,降低水相... 共聚物堵水剂以其"堵水不堵油"的良好油水选择性越来越受国内外研究者的青睐。通过水溶液共聚法合成得到的长链聚合物分子类堵水剂,依靠聚合物分子链在水相中伸展、在油相中收缩,形成对水相的"拖曳"作用,降低水相渗透率。该体系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吸水性能,用于油井深部堵水,可获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堵水剂 三元共聚物 引发剂 交联剂
下载PDF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ASC及其亚型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其彬 何泳龙 +2 位作者 青玉凤 刘璐 周京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痛风性关节炎(G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及其亚型(ASC-b)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组)、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IGA组)和正常体检者(对照组)各48例采用实时荧光... 目的观察痛风性关节炎(G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及其亚型(ASC-b)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组)、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IGA组)和正常体检者(对照组)各48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PBMCs中ASC mRNA和蛋白及核因子(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 AGA组ASC mRNA表达显著高于IGA组及对照组(P均<0.01),IG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GA组与IGA组ASC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且IGA组最低(P<0.01),AGA组ASC-b蛋白表达显著高于IGA组和对照组(P均<0.01),IGA组最低(P<0.05);AGA组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高于IGA组和对照组(P均<0.01),IG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GA患者PBMCs中ASC及其亚型ASC-b表达异常,提示ASC及其亚型在GA的病理机制中发挥了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 核因子-ΚB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下载PDF
低渗砂岩气藏酸化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其彬 隋文 +4 位作者 鲜青华 陈磊 陈培胜 张秀芹 冯绍云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9年第24期155-157,共3页
低孔低渗致密岩性气藏孔隙喉道小,极易受到污染,导致储层渗流条件差、气井产量低,开展低渗透气藏酸化是提高气井产量和气藏储量动用程度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本文针对鄂尔多斯盆地盒8段储层基质酸化的需要,从影响气藏酸化的主要因素入... 低孔低渗致密岩性气藏孔隙喉道小,极易受到污染,导致储层渗流条件差、气井产量低,开展低渗透气藏酸化是提高气井产量和气藏储量动用程度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本文针对鄂尔多斯盆地盒8段储层基质酸化的需要,从影响气藏酸化的主要因素入手,应用双51井盒8层岩心,结合岩心的微观孔喉变化、扫描电镜实验,对酸化前后的储层岩心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岩性是酸化工作液的主要依据,酸溶物的含量决定了储层物性的改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气藏 基质酸化 微观结构 扫描电镜
下载PDF
端粒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其彬 青玉凤 周京国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09年第4期290-294,共5页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其功能是保护染色体末端结构完整和功能稳定,染色体末端失去保护将出现染色体重组、融合、降解。端粒酶是维护端粒的核蛋白复合体,端粒酶缺乏会导致端粒长度随细胞分裂不断缩短而失去稳定性。端粒...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其功能是保护染色体末端结构完整和功能稳定,染色体末端失去保护将出现染色体重组、融合、降解。端粒酶是维护端粒的核蛋白复合体,端粒酶缺乏会导致端粒长度随细胞分裂不断缩短而失去稳定性。端粒蛋白由端粒保护蛋白和端粒相关蛋白组成,是参与维护染色体结构稳定的蛋白复合体,在参与调节端粒长度、保护端粒结构和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端粒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肿瘤、遗传性疾病等领域,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端粒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同样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端粒的研究可能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和治疗等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 端粒酶 端粒保护蛋白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下载PDF
低渗透气藏酸化改造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其彬 陈磊 +3 位作者 隋文 陈培胜 张秀芹 冯绍云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3,8,共4页
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神木-双山双51井盒8段气层岩心进行了静态酸溶蚀性、酸液体系和酸化效果动态评价,对一定浓度的盐酸、土酸、有机磷酸、氟硼酸、潜在复合酸和低伤害酸进行了筛选,并对酸化后岩样的孔隙结构和渗透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 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神木-双山双51井盒8段气层岩心进行了静态酸溶蚀性、酸液体系和酸化效果动态评价,对一定浓度的盐酸、土酸、有机磷酸、氟硼酸、潜在复合酸和低伤害酸进行了筛选,并对酸化后岩样的孔隙结构和渗透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酸较为适合区块储层酸化,其酸液体系为:土酸+3%HS-1(或3%HS-2)+1%LT-5+2%DTE,土酸中HF浓度约为3%,HCl与HF比例为3∶1~4∶1均较为适合储层。酸化后岩样的孔隙结构和渗透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气藏 微观孔隙 酸化 可行性分析
下载PDF
空气驱油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其彬 隋文 +4 位作者 陈磊 鲜青华 陈培胜 张秀芹 冯绍云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0年第3期102-104,共3页
轻质油油藏注空气驱油不但具有注气作用,而且还具有氧气产生的其它效果。本文针对胜利渤南油田罗36块油样,采用大型填砂管模型,开展了90℃条件下注空气驱油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重点讨论了驱油过程中注入孔隙倍数、注入速率和倾角对驱油... 轻质油油藏注空气驱油不但具有注气作用,而且还具有氧气产生的其它效果。本文针对胜利渤南油田罗36块油样,采用大型填砂管模型,开展了90℃条件下注空气驱油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重点讨论了驱油过程中注入孔隙倍数、注入速率和倾角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由于空气-泡沫对储层的封堵作用,能大幅提高水驱效果;气驱突破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受注气倾角的影响,最终影响驱油效率。通过以上驱油实验研究,为注空气驱油方案的设计、油藏数值模拟研究、开发方案优化等提供了必要的依据,为油田先导试验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空气 实验研究 驱油效率 注入速率 倾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