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痰瘀互结”论治缺血性中风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志更 岳利峰 +5 位作者 马培 杨冬妹 王京 奚胜艳 谭欣 杨保林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第12期55-57,共3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肥胖人群的加剧,中风已成为我国主要的致残和致死类疾病,其中缺血性中风人群约占80%,更应引起高度关注。中医药防治中风有悠久的历史和优势。缺血性中风的病因主要涉及“风、火、痰、虚、瘀”,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肥胖人群的加剧,中风已成为我国主要的致残和致死类疾病,其中缺血性中风人群约占80%,更应引起高度关注。中医药防治中风有悠久的历史和优势。缺血性中风的病因主要涉及“风、火、痰、虚、瘀”,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包罗“气血虚损、阴虚阳衰、肝肾不足”等,而“标实”却离不开“痰瘀互结”,常因气机受阻,气血不畅,生痰致瘀,痰瘀互结,闭阻脑络,发为中风。“痰瘀互结”构成中风的高危病因、关键病机和干预核心。临床从“痰瘀互结”论治缺血性中风,在杨保林教授“调五脏养脑髓”的基础上,化痰通络,达到气机通畅、气血调和的状态,不管哪种类型的缺血性中风,都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应。今后需进一步关口前移,治未病,减少发病率、复发率,尽可能获益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瘀互结 缺血性中风
原文传递
超声心动图顺序节段分析思路在胎儿心脏结构异常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冬妹 单凤仙 +3 位作者 黄向阳 袁奇 王玉婷 胡扬 《安徽医学》 2011年第8期1166-116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脏结构异常中顺序节段分析思路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顺序节段分析思路指导253例高危胎儿的超声心动检查,对胎儿心脏结构异常系统、确切诊断。结果 253例高危胎儿中顺序节段分析思路检查出各种心脏结构异常...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脏结构异常中顺序节段分析思路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顺序节段分析思路指导253例高危胎儿的超声心动检查,对胎儿心脏结构异常系统、确切诊断。结果 253例高危胎儿中顺序节段分析思路检查出各种心脏结构异常121例。117例经引产和新生儿超声心动图证实,失访4例,与产前诊断完全相符108例,部分相符7例,误诊2例。部分符合者4例漏诊房间隔缺损,3例漏诊室间隔缺损。结论顺序节段分析思路对于系统、确切诊断胎儿心脏结构异常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序节段分析 超声心动描记术 胎儿 心脏畸形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对法乐氏四联症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冬妹 单凤仙 +2 位作者 袁奇 黄向阳 蒋玉霞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22-23,30,共3页
目的:通过与心血管造影及手术结果比较,评价超声心动图对法乐氏四联症(TOF)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7例TOF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前超声心动图及心血管造影检测主动脉骑跨,室间隔缺损,右室流出道梗阻,右室壁肥厚及合并畸形等情况。结果:超... 目的:通过与心血管造影及手术结果比较,评价超声心动图对法乐氏四联症(TOF)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7例TOF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前超声心动图及心血管造影检测主动脉骑跨,室间隔缺损,右室流出道梗阻,右室壁肥厚及合并畸形等情况。结果:超声心动图与心血管造影均能显示TOF的四种畸形,与手术基本一致。但对于合并畸形的诊断准确率,超声心动图为85%(17/20)明显高于心血管造影10%(2/20),P<0.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对于检测TOF的解剖异常(特别是合并畸形的准确诊断)以指导外科手术是一个无创的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乐氏四联症 超声心动图 心血管造影
下载PDF
左心室四极导线对心脏同步性和急性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4
作者 杨冬妹 严激 +3 位作者 徐健 陈康玉 黄向阳 胡扬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71-1474,共4页
目的评价左心室四极导线对心脏同步性和急性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心脏再同步治疗(CRT)适应证的患者共60例,分为四极导线组和双极导线组,各30例,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心脏同步性指标如室间隔-左室后壁收缩延迟(SPWMD)、12个... 目的评价左心室四极导线对心脏同步性和急性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心脏再同步治疗(CRT)适应证的患者共60例,分为四极导线组和双极导线组,各30例,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心脏同步性指标如室间隔-左室后壁收缩延迟(SPWMD)、12个室壁节段收缩速度达峰值时间的标准差(Ts-SD)、16个室壁节段收缩达最小容积时间的差值(Tmsv16-Dif)、心率矫正后的16个室壁节段收缩达最小容积时间的标准差[Tmsv16-SD(%R-R)]、峰值收缩径向应变最大达峰时间标准差(Trs-SD)和峰值收缩径向应变率最大达峰时间标准差(Trsr-SD),及急性血液动力学指标每搏输出量(SV)、主动脉流速时间积分(VTI)、二尖瓣返流面积(MR),比较手术前后两组间差异。结果术后两组心脏同步性指标均显著改善,四极导线组Ts-SD、Trs-SD和Trsr-SD优于双极导线组(P<0.05),三维超声Tmsv16-Dif和Tmsv16-SD(%R-R)亦优于双极导线组(P<0.01)。两组术后血液动力学均显著改善,与双极导线组比较,四极导线组SV和VTI更佳(P<0.05),但MR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心室四极导线可带来更佳的心脏同步性和急性血液动力学,优于双极导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再同步治疗 左心室四极导线 组织多普勒 实时三维超声 二维斑点追踪
下载PDF
超声诊断及心血管造影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何浩 徐健 +6 位作者 顾虹 黄向阳 苏浩 袁奇 杨冬妹 张小玲 严激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诊断及心血管造影在先天性心脏病(CHD)介入治疗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39例经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确诊并成功进行介入封堵术的CHD患者,其中室间隔缺损(VSD)65例、动脉导管未闭(PDA)74例。介入术前均行心血管造影检查... 目的评价超声诊断及心血管造影在先天性心脏病(CHD)介入治疗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39例经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确诊并成功进行介入封堵术的CHD患者,其中室间隔缺损(VSD)65例、动脉导管未闭(PDA)74例。介入术前均行心血管造影检查并测量VSD右室出口和PDA狭窄处最小直径;介入术后重复造影及超声检查评价封堵器位置、形态、有无残余分流等。结果超声检查及心血管造影均能明确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对其位置部位、形态均能良好显示。上述两种方法测量65例VSD缺损直径分别为(5.46±2.64)mm和(4.26±2.23)mm,测量74例PDA最窄处直径分别为(5.53±1.45)mm和(4.37±1.27)mm,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对VSD及PDA术前病例筛选及术后疗效评评估更具优势,而在VSD和PDA介入封堵术中心血管造影对病变直径测量及封堵器选择更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心脏外科手术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心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探查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 被引量:6
6
作者 黄向阳 袁奇 +4 位作者 单凤仙 杨冬妹 王玉婷 蒋玉霞 李卫虹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455-456,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及随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对157例川崎病患儿的冠状动脉进行超声检查,并对伴有冠状动脉损害者进行随访。结果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为27.4%,以扩张为主。经随访发现多数能恢复正常。巨大...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及随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对157例川崎病患儿的冠状动脉进行超声检查,并对伴有冠状动脉损害者进行随访。结果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为27.4%,以扩张为主。经随访发现多数能恢复正常。巨大型冠状动脉瘤组和冠状动脉瘤组确诊前发热天数及冠状动脉损害检出天数分别显著高于冠状动脉扩张组(均P<0.01)。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动态观察冠状动脉的病变,是目前评价和随访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害最具价值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并发症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经胸超声心动图对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适应证选择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袁奇 黄向阳 +4 位作者 杨冬妹 单凤仙 王玉婷 蒋玉霞 李卫虹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8年第4期265-268,共4页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选择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适应证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VSD患者62例,男性27例,女性35例,年龄2.5~43岁,平均(14.89士8.5)岁。术前由超声心动图检查严格筛选,确定VSD类型、形态,精确测量...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选择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适应证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VSD患者62例,男性27例,女性35例,年龄2.5~43岁,平均(14.89士8.5)岁。术前由超声心动图检查严格筛选,确定VSD类型、形态,精确测量缺损大小、残缘距主动脉瓣、三尖瓣根距离,术中指导释放封堵器,术后即刻观察封堵效果。结果62例VSD患者进入导管室,其中4例经X线左室造影后放弃手术,5例封堵失败,53例在TTE和DSA监测下成功封闭VSD(其中2例行二次封堵成功)。成功病例术前TTE测VSD3~17(5.88±2.25)mm,X线左室造影测VSD2~17(5.17±2.63)mm,两者无明显差异,相关性好(r=0.909),都与封堵器大小存在显著相关。结论TTE在VSD封堵术前适应证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术中及术后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治疗性 心间隔缺损 心室的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下载PDF
应用封堵器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健 何浩 +7 位作者 张晓玲 黄向阳 袁奇 杨冬妹 叶琪 韩晓萍 单风仙 严激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72-74,共3页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封堵器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常见 开胸手术 先天性心脏病 疗效 改进 目的 器材
下载PDF
加味芎蝎散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中自噬蛋白表达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杨斌 徐荣谦 +1 位作者 杨冬妹 孙洮玉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第9期1505-1507,1513,共4页
目的观察咳嗽变异性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中自噬蛋白表达情况及加味芎蝎散的干预作用。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孟鲁司特钠组,中药组。Masson法检测胶原沉积、气道壁平滑肌细胞增生,免疫组化和WB法检测自噬蛋白LC3和Be... 目的观察咳嗽变异性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中自噬蛋白表达情况及加味芎蝎散的干预作用。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孟鲁司特钠组,中药组。Masson法检测胶原沉积、气道壁平滑肌细胞增生,免疫组化和WB法检测自噬蛋白LC3和Beclin1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VA大鼠平滑肌组织增生、肥大,胶原沉积,纤维化程度增强。免疫组化和WB实验证实,CVA大鼠自噬蛋白Beclin1和LC3明显降低,而中药组有明显的缓解作用。结论加味芎蝎散可能通过增强气道平滑肌中自噬蛋白的表达来抑制气道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自噬蛋白 气道平滑肌 加味芎蝎散
下载PDF
经导管封堵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分流并发机械性溶血一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琦 徐健 +5 位作者 何浩 苏浩 黄向阳 袁奇 杨冬妹 李卫红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2年第5期294-296,共3页
患者,女性,32岁。因"发现心脏杂音32年,胸闷气喘心悸1月余"入院。患者出生时即诊断为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24年前(1988年)首次行VSD修补术,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UCG)发现残余分流。2000... 患者,女性,32岁。因"发现心脏杂音32年,胸闷气喘心悸1月余"入院。患者出生时即诊断为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24年前(1988年)首次行VSD修补术,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UCG)发现残余分流。2000年行VSD残余分流修补术,术后复查UCG仍有残余分流。复查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交界性逸搏心律、频发室早二联律。2012年1月初患者出现活动后胸闷气喘心悸,遂入我院治疗。入院查体:血压130/72mmHg,嘴唇无紫绀。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残余分流 室间隔缺损 机械性溶血 经导管封堵 缺损修补 交界性逸搏心律 并发 术后复查
下载PDF
加味芎蝎散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大鼠气道黏膜上皮连接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斌 李燕 +4 位作者 林美娇 徐荣谦 方顺顺 杨冬妹 孙洮玉 《中国中医急症》 2019年第9期1513-1517,共5页
目的探讨加味芎蝎散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大鼠的作用及上皮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造模组30只。肌注卵蛋白联合腹腔注射Al(OH)3法建立CVA大鼠模型。随后将30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 目的探讨加味芎蝎散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大鼠的作用及上皮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造模组30只。肌注卵蛋白联合腹腔注射Al(OH)3法建立CVA大鼠模型。随后将30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孟鲁司特钠组、中药组,每组10只。对照组、模型组均灌服蒸馏水;孟鲁司特钠组10mg/kg,中药灌服50g/kg,每天1次;灌药4周后处死大鼠,取肺组织标本,ELISA法检测气道组织中细胞因子白介素-33(IL-33)和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的表达,光镜下观察支气管组织形态,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连接蛋白E-caderin、ZO-1以及Claudin3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内细胞因子IL-33和TSLP含量明显升高,同时,肺组织内细胞连接蛋白E-caderin、ZO-1以及Claudin3表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IL-33和TSLP含量减低,Ecaderin、ZO-1以及Claudin3表达增高。结论加味芎蝎散汤可减轻CVA大鼠Th2型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增强细胞间连接蛋白的表达,缓解气管黏膜上皮细胞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加味芎蝎散 上皮连接蛋白 TH2型细胞因子 大鼠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在外科微创封堵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卫虹 黄向阳 +1 位作者 袁奇 杨冬妹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8期1494-149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外科微创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A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筛选单纯继发孔中央型ASD 20例,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进一步评估引导外科微创封堵治疗,术后7 d、3-6月TTE随访。结果 20例...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外科微创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A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筛选单纯继发孔中央型ASD 20例,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进一步评估引导外科微创封堵治疗,术后7 d、3-6月TTE随访。结果 20例患者行ASD外科微创封堵术,封堵成功20例,占100%。TEE与TTE对ASD最大径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3-6个月TTE随访,封堵器位置固定,未见移位,对周围瓣膜功能及静脉回流无影响,2例有微量残余分流;右心重构改善,右房、右室大小较术前缩小,肺动脉血流速度降低。结论超声心动图参与了外科微创封堵治疗ASD的全过程,TEE与TTE联合应用,对术前诊断与筛选、术中选择封堵器和实时监控、术后效果评价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房间隔缺损 微创封堵 封堵器
下载PDF
经特殊途径封堵并发下腔静脉异位引流的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琦 徐健 +4 位作者 何浩 苏浩 黄向阳 袁奇 杨冬妹 《心脏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790-794,共5页
下腔静脉异位引流是因为胚胎时期下腔静脉发育畸形导致肝心静脉和主静脉连接阻碍,造成下腔静脉上段缺如使肾段以下体静脉血经奇静脉或半奇静脉引流,通过上腔静脉或其它途径汇入心脏,故又称下腔静脉中断或下腔静脉肝段缺如,其发生率占心... 下腔静脉异位引流是因为胚胎时期下腔静脉发育畸形导致肝心静脉和主静脉连接阻碍,造成下腔静脉上段缺如使肾段以下体静脉血经奇静脉或半奇静脉引流,通过上腔静脉或其它途径汇入心脏,故又称下腔静脉中断或下腔静脉肝段缺如,其发生率占心血管畸形的0.6%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异位引流 心脏病 先天性 经导管封堵
原文传递
经皮穿刺动脉栓塞在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实成 杨冬妹 +3 位作者 杨秋红 吕维富 汪世存 孙兵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1年第2期78-80,共3页
目的 :评价选择性动脉栓塞术在骨与软组织肿瘤术前应用的价值。方法 :对 11例骨与软组织肿瘤 (5例恶性 ,6例良性 )先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再用明胶海绵和 /或钢丝圈栓塞全部供血动脉 ,栓塞术后 2 4h内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11例患者均成... 目的 :评价选择性动脉栓塞术在骨与软组织肿瘤术前应用的价值。方法 :对 11例骨与软组织肿瘤 (5例恶性 ,6例良性 )先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再用明胶海绵和 /或钢丝圈栓塞全部供血动脉 ,栓塞术后 2 4h内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11例患者均成功手术 ,术中平均失血量为 90 0ml(5 0 0~ 180 0ml)。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软组织肿瘤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动脉栓塞治疗
下载PDF
42例中老年动脉导管未闭患者行导管封堵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琦 徐健 +4 位作者 何浩 苏浩 黄向阳 袁奇 杨冬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7-449,共3页
收集42例经导管封堵治疗的中老年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1例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AH)患者放弃手术,余41例成功封堵。术后3个月,41例患者心功能改善,肺动脉收缩压(sPAP)[(3.9±0.6)kPa vs(6.4±2.4)kPa]、左房前后径(LAD)[(37.6&... 收集42例经导管封堵治疗的中老年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1例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AH)患者放弃手术,余41例成功封堵。术后3个月,41例患者心功能改善,肺动脉收缩压(sPAP)[(3.9±0.6)kPa vs(6.4±2.4)kPa]、左房前后径(LAD)[(37.6±4.3)mm vs(44.4±7.8)mm]及左室舒张末径(LVEDD)[(54.2±4.7)mm vs(65.0±11.9)mm]明显下降或减少(P<0.05)。随访中无并发症出现,2例病情恶化,LAD、LVEDD再度增大。经导管封堵中老年PDA安全有效,远期临床疗效不如近期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中老年 经导管封堵
下载PDF
基于腔内电图和超声优化心脏再同步治疗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宇霏 严激 +1 位作者 安春生 杨冬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7-728,共2页
传统的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优化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术后房室/室间(AV/VV)间期的方法应用较为广泛,但耗时费力,费用也较昂贵,主观性较大且技术要求较高,因此不方便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优化,主要用于CRT无反应者来改善CRT反应性。有... 传统的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优化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术后房室/室间(AV/VV)间期的方法应用较为广泛,但耗时费力,费用也较昂贵,主观性较大且技术要求较高,因此不方便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优化,主要用于CRT无反应者来改善CRT反应性。有报告基于腔内电图(IEGM)算法来优化AV/VV间期的方法开始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治疗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下载PDF
探讨外科手术与内科介入封堵手术对VSD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娟 黄向阳 +1 位作者 袁奇 杨冬妹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与外科修补术对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室间隔缺损患者作为研究病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介入封堵组)和对照组(外科手术组)。并于术前、术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左室射血分数(LVEF)...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与外科修补术对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室间隔缺损患者作为研究病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介入封堵组)和对照组(外科手术组)。并于术前、术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每搏输出量(LVSV),并结合正常人群值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术前指标均高于正常人群值,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LVEF基本相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可改善室间隔缺损患者的左室功能,而内科介入封堵术安全、创伤小,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内科介入封堵手术 室间隔缺损
下载PDF
RSS技术和3G移动通信对移动新闻传播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宁 杨冬妹 《传媒》 2007年第6期60-61,共2页
RSS新闻成为网络新闻一种新的传播方式,而国内3G牌照发放之后,移动通信将提供成本更低、时效更高的数据业务,两者的结合将为3G时代的移动用户提供成本更低、容量更大、时效性更强的新闻服务。
关键词 新闻传播方式 3G移动通信 BSS 技术 网络新闻 牌照发放 数据业务 移动用户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及室间隔缺损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向阳 单凤仙 +2 位作者 袁奇 徐健 杨冬妹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4年第10期744-746,共3页
目的 评价超声心动图在动脉导管未闭 (PDA)、房间隔缺损 (ASD)及室间隔缺损 (VSD)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经导管闭合 6例 PDA、 8例 ASD及 3例 VSD患者 ,术前、术中、术后进行经胸或 /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6例 PDA、 8例 ... 目的 评价超声心动图在动脉导管未闭 (PDA)、房间隔缺损 (ASD)及室间隔缺损 (VSD)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经导管闭合 6例 PDA、 8例 ASD及 3例 VSD患者 ,术前、术中、术后进行经胸或 /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6例 PDA、 8例 ASD及 3例 VSD在经胸超声引导下均成功置入封堵器且无并发症。仅1例 ASD、 1例 PDA术后即刻存在少许残余分流 ,分别于 1周及 3个月后消失。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于用封堵器封堵 PDA、 ASD及 VSD术前病例选择 ,术中指导监测 ,封堵器型号的选择与术后疗效评价等均有较大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D VSD 超声心动图 封堵器 动脉导管未闭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术后 术前
下载PDF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
20
作者 黄向阳 袁奇 +3 位作者 单风仙 徐健 杨冬妹 王玉婷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430-431,共2页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经导管实施膜周部VSD封堵术的患者21例,年龄5—32岁。11您用于封堵术前患者的筛选,术中封堵器放置的引导和监测以及术后的随访。结果21例膜...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经导管实施膜周部VSD封堵术的患者21例,年龄5—32岁。11您用于封堵术前患者的筛选,术中封堵器放置的引导和监测以及术后的随访。结果21例膜周部VSD患者均在11卫引导和监测下成功地完成缺损封堵。术前TTE检查测量缺损直径5—12mm,平均(6.69±2.21)mm,左心室造影测量缺损直径4—12mm,平均(6.38±2.60)mm,TTE测值与造影测值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TTE随访多次未见并发症。结论TTE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检查手段,在膜周部VSD介入封堵术前府例的筛选、术中引导和监测、术后随访中有着其他影像检查无法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室间隔缺损 监测 手术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