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g-9Gd-4Y-2Zn-0.5Zr镁合金的微观组织与性能研究
1
作者 娄崟崟 杨初斌 +3 位作者 张小联 文春花 韩宝军 何人桂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2,共9页
目的研究挤压比对热挤压制备的Mg-9Gd-4Y-2Zn-0.5Zr(VW94)镁合金微观组织、拉伸性能和抗腐蚀性的影响,并揭示挤压比对组织和性能演变的影响机制。方法用挤压比为16和35的热挤压工艺制备了Mg-9Gd-4Y-2Zn-0.5Zr(VW94)镁合金,通过光镜(OM)... 目的研究挤压比对热挤压制备的Mg-9Gd-4Y-2Zn-0.5Zr(VW94)镁合金微观组织、拉伸性能和抗腐蚀性的影响,并揭示挤压比对组织和性能演变的影响机制。方法用挤压比为16和35的热挤压工艺制备了Mg-9Gd-4Y-2Zn-0.5Zr(VW94)镁合金,通过光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表征并分析了不同挤压比下的微观组织,进一步通过拉伸测试和电化学测试评估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腐蚀速率,并通过SEM表征断口形貌和腐蚀形貌,分析其断裂方式和腐蚀机制。结果挤压比的大小并不会影响镁合金的相成分,镁合金主要由α-Mg基体及晶界处的LPSO相组成。当挤压比为16时,第二相数量更多,平均晶粒尺寸更小;当挤压比增大到35时,合金的再结晶程度更高,其晶粒尺寸分布更加均匀。性能表征结果发现,挤压比为16的VW94合金的力学性能更优,其抗拉强度及伸长率分别达到376.3 MPa和13.3%,但是挤压比为35的VW94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更好。结论挤压比虽然不会影响相的种类,但是会影响第二相的含量和晶粒尺寸,从而进一步影响拉伸性能和腐蚀速率,因此可以通过优化挤压比协同提升挤压态VW94合金的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W94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挤压比
下载PDF
Ni对铸态Mg-2Sm-2.5Zn-0.5Zr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娄崟崟 杨初斌 +2 位作者 张小联 王智慧 吴美玲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72-78,共7页
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Mg-2Sm-2.5Zn-xNi-0.5Zr(SZN23XK)合金的显微组织结构,通过失重腐蚀和电化学工作站测定Ni含量的变化对SZN23XK合金腐蚀速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Ni含量的增加,铸态SZN23XK合金中枝晶间第二相... 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Mg-2Sm-2.5Zn-xNi-0.5Zr(SZN23XK)合金的显微组织结构,通过失重腐蚀和电化学工作站测定Ni含量的变化对SZN23XK合金腐蚀速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Ni含量的增加,铸态SZN23XK合金中枝晶间第二相含量逐渐增加,枝晶臂间距逐渐减小;SZN23XK合金的力学性能随着Ni含量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SZN23XK合金的腐蚀速率随着Ni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综上所述,SZN236K合金在保证力学性能的基础上,达到了可溶镁合金快速降解的目的,有望成为可溶封堵工具的优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镁合金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腐蚀速率
下载PDF
Zr对Mg及Mg-Zn合金中杂质Fe含量及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初斌 张禛 +2 位作者 蒋馨怡 罗宁 张小联 《铸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84-691,共8页
通过热力学与动力学分析了Zr对杂质Fe的纯化作用,采用电化学和析氢法研究了Zr、Fe对Mg及Mg-Zn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Zr对Mg及Mg-Zn合金中的杂质Fe具有显著的纯化效果,结合适当的熔炼工艺可获得高纯镁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 通过热力学与动力学分析了Zr对杂质Fe的纯化作用,采用电化学和析氢法研究了Zr、Fe对Mg及Mg-Zn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Zr对Mg及Mg-Zn合金中的杂质Fe具有显著的纯化效果,结合适当的熔炼工艺可获得高纯镁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的耐腐蚀性能随着Fe含量增加而降低,当Fe含量高于临界值时,腐蚀速度急剧增加。Zr的添加可使Fe含量低于临界值,但过量的Zr同样会降低镁合金的抗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纯化 腐蚀性能
下载PDF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凝固缺陷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4
作者 赵新宝 刘林 +3 位作者 杨初斌 张军 李玉龙 傅恒志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3-98,共6页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凝固缺陷对其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减少和控制凝固缺陷对提高合金性能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定向凝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几个重要缺陷,包括缩松、雀斑、晶体取向的偏离和杂晶,重点讨论了这...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凝固缺陷对其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减少和控制凝固缺陷对提高合金性能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定向凝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几个重要缺陷,包括缩松、雀斑、晶体取向的偏离和杂晶,重点讨论了这些缺陷的特点和产生的机理,并从合金成分、工艺参数、铸件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凝固缺陷的影响因素,指出了减少单晶高温合金凝固缺陷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定向凝固 凝固缺陷 工艺参数
下载PDF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晶体取向的选择及其控制 被引量:11
5
作者 赵新宝 高斯峰 +5 位作者 杨初斌 张军 刘林 傅恒志 汤鑫 曹腊梅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3年第1期24-38,共15页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是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叶片的重要材料,该合金具有<001>的择优取向。回顾了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晶体取向与单晶铸件高温力学性能的关系,不同取向单晶的高温拉伸性能、抗蠕变、低周疲劳等性能均明显不同。<001>...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是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叶片的重要材料,该合金具有<001>的择优取向。回顾了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晶体取向与单晶铸件高温力学性能的关系,不同取向单晶的高温拉伸性能、抗蠕变、低周疲劳等性能均明显不同。<001>方向具有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研究,发现不同取向的枝晶生长规律不同,<011>取向的枝晶在纵截面上枝晶干呈"V"或"W"形状,横截面上枝晶干呈直线排列,同时不同取向的枝晶间距和溶质元素偏析程度不同。总结了选晶过程中引晶段和螺旋段在单晶制备中的作用,晶体取向决定于引晶段的选晶效果,螺旋段的主要作用为确保获得单一的晶粒;分析了籽晶法单晶制备过程中晶体取向对晶体生长的影响及造成取向偏离的一些因素。展望了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晶体取向的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晶体取向 力学性能 凝固组织
下载PDF
SmF3-LiF-Sm2O3熔盐中Sm(Ⅲ)在钨与镍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禛 张小联 杨初斌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48-51,共4页
采用循环伏安与方波伏安电化学方法,在1073 K,SmF3-LiF-Sm2O3熔盐体系中对Sm(Ⅲ)在钨电极与镍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在钨电极上电化学测试仅能观察到Sm^3+/Sm^2+氧化还原反应信号,其反应为准可逆反应且扩散系数为2.0... 采用循环伏安与方波伏安电化学方法,在1073 K,SmF3-LiF-Sm2O3熔盐体系中对Sm(Ⅲ)在钨电极与镍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在钨电极上电化学测试仅能观察到Sm^3+/Sm^2+氧化还原反应信号,其反应为准可逆反应且扩散系数为2.0×10^-4cm^2·s^-1.与惰性钨电极上电化学测定相比,Ni电极上新增一对氧化还原信号,对应为镍钐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与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电解 电化学还原 扩散系数
下载PDF
LiF-SmF3-Sm2O3熔盐中Sm(Ⅲ)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7
作者 张禛 张小联 +2 位作者 杨初斌 方玲 韩宝军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46-49,共4页
以SmF3-LiF-Sm2O3为熔盐体系,Sm2O3为原料,分别采用循环伏安法、方波伏安法、计时电位法研究钐离子在惰性钨电极和活性铜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惰性钨电极上,Sm(Ⅲ)离子的还原反应是通过2步电子转移完成,其反应为准可逆反应且... 以SmF3-LiF-Sm2O3为熔盐体系,Sm2O3为原料,分别采用循环伏安法、方波伏安法、计时电位法研究钐离子在惰性钨电极和活性铜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惰性钨电极上,Sm(Ⅲ)离子的还原反应是通过2步电子转移完成,其反应为准可逆反应且扩散系数为4.05×10^-5cm^2·s^-1.根据活性电极Cu上循环伏安曲线可见,电解可获得2种Sm-Cu金属间化合物,对应的电流密度分别为-0.231A·cm^-2和-0.782 A·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钐 熔盐电解 电化学过程 扩散控制
下载PDF
定向凝固LaB6-(Ti,Zr)B2共晶的组织与性能
8
作者 付兴领 王灵水 杨初斌 《有色金属加工》 CAS 2020年第4期4-9,共6页
采用激光区熔技术制备了LaB6-(Ti,Zr)B2共晶复合材料,对共晶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形貌、力学性能和热电子发射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区熔技术获得的复合材料增强相为全固溶体;随着凝固速率从V=8mm/h增加到V=200mm/h,(Ti,Zr... 采用激光区熔技术制备了LaB6-(Ti,Zr)B2共晶复合材料,对共晶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形貌、力学性能和热电子发射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区熔技术获得的复合材料增强相为全固溶体;随着凝固速率从V=8mm/h增加到V=200mm/h,(Ti,Zr)B2纤维非常规整、均匀的排列在LaB6基体中,且纤维的直径和共晶间距逐渐减少、面密度逐渐增大。当V=200mm/h,LaB6-(Ti,Zr)B2共晶复合材料的维氏硬度为18.4 GPa;断裂韧性呈现出各向异性,在垂直和平行纤维的方向上,断裂韧性值分别为4.5 MPa.m^1/2和2.5 MPa.m^1/2,垂直于纤维方向上复合材料优异的断裂韧性归因于裂纹的桥连机制;采用二极管原理对复合材料的热电子发射特性测试发现:当阳极温度从1400℃增大到1600℃时,最大电流密度分别为4.86 A/cm^2、10.13 A/cm^2、19.21A/cm^2,对应的功函数分别为2.92 eV、2.76 eV、2.65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区熔技术 LaB6-(Ti Zr)B2共晶复合材料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热电子发射性能
下载PDF
〈001〉和〈011〉取向DD407单晶高温合金枝晶间距和微观偏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杨初斌 刘林 +3 位作者 赵新宝 刘刚 张军 傅恒志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46-1250,共5页
采用液态金属冷却(LMC)高温度梯度定向凝固炉制备<001>和<011>取向的DD407单晶高温合金,研究了晶体取向对枝晶间距和微观偏析的影响.结果表明,晶体取向对单晶高温合金的枝晶间距和微观偏析有明显的影响.枝晶间距随着<001... 采用液态金属冷却(LMC)高温度梯度定向凝固炉制备<001>和<011>取向的DD407单晶高温合金,研究了晶体取向对枝晶间距和微观偏析的影响.结果表明,晶体取向对单晶高温合金的枝晶间距和微观偏析有明显的影响.枝晶间距随着<001>取向偏差角的增加而增加,但随<011>取向偏差角的增加而减小,且<011>取向的枝晶间距因为侧枝的分枝而明显大于<001>取向.成分分析表明,在不同取向的单晶中,Al,Ti和Ta富集于枝晶间,是正偏析元素,而W严重富集于枝晶干,为负偏析元素,当<011>取向平行轴向时元素的偏析程度最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取向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枝晶间距 微观偏析 定向凝固
原文传递
不同制备方法对单晶高温合金取向特征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初斌 刘林 +4 位作者 罗宁 韩宝军 张小联 张军 傅恒志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12-916,共5页
在高温度梯度定向凝固炉中分别采用选晶法和籽晶法制备单晶高温合金,并采用XRD测定单晶的取向特征。结果表明,采用选晶法制备单晶高温合金时,在激冷板上随机形核的晶粒经过起晶段的竞争生长和螺旋段的选晶作用后,最终获得具有择优取向&l... 在高温度梯度定向凝固炉中分别采用选晶法和籽晶法制备单晶高温合金,并采用XRD测定单晶的取向特征。结果表明,采用选晶法制备单晶高温合金时,在激冷板上随机形核的晶粒经过起晶段的竞争生长和螺旋段的选晶作用后,最终获得具有择优取向<001>的单晶。采用籽晶法制备单晶高温合金时,通过重熔籽晶的外延生长,所获得的单晶取向与籽晶取向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凝固 晶体取向 单晶高温合金 选晶法 籽晶法
原文传递
定向凝固含Y镁合金的枝晶形态及微观组织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初斌 罗宁 +1 位作者 张小联 韩宝军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028-3032,共5页
采用液态金属冷却高温度梯度定向凝固炉制备了含稀土元素Y的镁合金,研究了定向凝固镁合金的枝晶形态及微观组织特征。结果表明,镁合金的一次枝晶沿着热流方向生长,且一次枝晶周围含有6个二次枝晶呈花瓣形状。通过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发现... 采用液态金属冷却高温度梯度定向凝固炉制备了含稀土元素Y的镁合金,研究了定向凝固镁合金的枝晶形态及微观组织特征。结果表明,镁合金的一次枝晶沿着热流方向生长,且一次枝晶周围含有6个二次枝晶呈花瓣形状。通过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发现,凝固组织中除了α(Mg)固溶体及枝晶间的β(Mg_(17)Al_(12))相外,还存在稀土相。稀土相呈粗大的杆状和细小的粒状形态,主要由Y、Mg、Al和Mn元素组成,其中稀土Y的质量分数占2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凝固 镁合金 枝晶形态 微观组织
原文传递
镍基高温合金胞状枝晶界面定向凝固过程中的双晶竞争生长
12
作者 杨初斌 刘林 +3 位作者 赵新宝 李亚峰 张军 傅恒志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22-1626,共5页
通过籽晶法控制晶体取向,研究了双晶镍基高温合金AM3胞状枝晶界面定向凝固过程中的双晶竞争生长。结果表明,两籽晶<001>取向的相对位置对晶粒竞争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双晶<001>取向在不同平面时,晶粒竞争生长的主要方式是通... 通过籽晶法控制晶体取向,研究了双晶镍基高温合金AM3胞状枝晶界面定向凝固过程中的双晶竞争生长。结果表明,两籽晶<001>取向的相对位置对晶粒竞争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双晶<001>取向在不同平面时,晶粒竞争生长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物理阻挡,在晶界处处于阻挡优势的晶粒在竞争生长中胜出。对双晶的<001>取向在同一平面时,两籽晶以大角度背离发散生长时,在双晶的发散区容易生成杂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定向凝固 竞争生长 胞状枝晶界面
原文传递
Re和Ru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组织偏析的影响 被引量:21
13
作者 刘刚 刘林 +3 位作者 张胜霞 杨初斌 张军 傅恒志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45-852,共8页
通过对4种不同Re(3%—6%,质量分数,下同)和Ru(0%和3%)含量的镍基单晶高温合金铸态和热处理态组织的观察和成分分析,研究了Re和Ru对元素偏析以及热处理过程中组织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Re和Ru均会加剧铸态试样中的元素偏析,但经过固溶处理... 通过对4种不同Re(3%—6%,质量分数,下同)和Ru(0%和3%)含量的镍基单晶高温合金铸态和热处理态组织的观察和成分分析,研究了Re和Ru对元素偏析以及热处理过程中组织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Re和Ru均会加剧铸态试样中的元素偏析,但经过固溶处理后,Ru对合金元素的残余偏析的影响不大.随着Re含量的增加和Ru的加入,热处理态组织中γ'相尺寸减小,形貌的立方程度明显增加.电子探针(EPMA)对成分的测量结果显示,Al,Ia和Ni偏析于γ;沉淀相,Re和Cr强烈地偏析于γ相,而Ru和W向γ相的偏析程度则相对较低.Re含量的增加明显增大了Re_1Cr,Co和W等元素向γ相的偏析,而Ru的加入则使得这些TCP相形成元素向γ相的偏析程度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 RE 单晶高温合金 微观组织 偏析 γ'相形貌
原文传递
高品质稀土镁中间合金熔盐电解制备及产品高端应用关键技术
14
作者 杨初斌 +6 位作者 方玲 张小联 王立民 韩宝军 李文俊 樊思佳 刘涛 《中国科技成果》 2021年第12期71-71,共1页
稀土镁合金是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和3C产品等领域的关键材料.然而,我国稀土镁合金材料性能稳定性差、成品率低,严重制约着特种材料产业的发展.稀土镁合金材料性能与其主要原材料稀土镁中间合金的品质密切相关,高品质稀土镁中间合金的熔... 稀土镁合金是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和3C产品等领域的关键材料.然而,我国稀土镁合金材料性能稳定性差、成品率低,严重制约着特种材料产业的发展.稀土镁合金材料性能与其主要原材料稀土镁中间合金的品质密切相关,高品质稀土镁中间合金的熔盐电解面临的技术难题:①稀土镁中间合金难电解.稀土镁中间合金的比重与熔盐比重接近,电解时不断加入原料直接改变着熔盐的比重,一旦造成合金浮面,电解将无法进行;②熔盐电解过程危险性大、能量损耗大.镁合金在高温下易燃,氟化物熔盐电解温度较氯化物高,无保护气时易引起镁合金飞溅燃烧导致安全事故;③稀土中间合金杂质难控制.铁(Fe)含量高达0.5%,与镁合金材料对杂质含量的要求相差甚远,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项目历经10余年,系统完成了稀土中间合金熔盐电解的小试、中试到产业化的全过程;开发了系列高性能稀土镁合金及其制备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镁合金 稀土镁中间合金 熔盐电解 稀土中间合金 特种材料 氟化物熔盐 航空航天 电解温度
原文传递
Fabrication of a novel Mg-RE(Nd,Ce) intermetallic compound coating by molten salt diffusion and its effect on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magnesium alloys 被引量:6
15
作者 韩宝军 古东懂 +3 位作者 何琼 张小联 彭光怀 杨初斌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7期731-735,共5页
A novel Mg-rare earth (Nd, Ce) coating containing intermetallic compound was fabricat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AZ91D magnesium alloy by bathing the sample in a NaC1-KC1-LiC1-NdC13-CeC13 molten salt. The cross-section... A novel Mg-rare earth (Nd, Ce) coating containing intermetallic compound was fabricat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AZ91D magnesium alloy by bathing the sample in a NaC1-KC1-LiC1-NdC13-CeC13 molten salt. The cross-sectional morphology, microstructure and phase composition of the coating were investigat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EDS).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potentiodynamic polariza- tion curves. The SEM observation indicated that a continuous and compact diffusion coating was obtained on the surface of SMATed AZ91D magnesium alloy and the XRD and TEM investigations revealed that the new phases were Al2Ce and A12Nd intermetallic. The 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curves showed that the Mg-RE coating improved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AZ91D magnesium alloy, and the corrosion current density of the coated sample was about 1510 mA/cm2 lower than the uncoated sam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AZ91D magnesium alloy corrosion rare earth molten salt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