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孙丽蕴教授基于燕京赵氏皮科阴阳辨证论治过敏性紫癜经验
1
作者 杨功瑞 徐旭英 孙丽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4期134-137,142,共5页
过敏性紫癜属中医“葡萄疫”范畴,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孙丽蕴教授在传承燕京赵氏皮科“首辨阴阳”思想基础上,进一步将本病划分为病起之阳斑、病进之阳斑及阴斑,补充本病阴阳辨证论治体系。阳斑治用凉血五根汤化裁,病起之阳斑重清... 过敏性紫癜属中医“葡萄疫”范畴,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孙丽蕴教授在传承燕京赵氏皮科“首辨阴阳”思想基础上,进一步将本病划分为病起之阳斑、病进之阳斑及阴斑,补充本病阴阳辨证论治体系。阳斑治用凉血五根汤化裁,病起之阳斑重清热凉血祛风,病进之阳斑重活血养阴;阴斑治用养血健脾经验方化裁,健脾益气、养血消斑、止血。孙教授辨伴发肢体水肿之阴阳,阳证用白茅根、丝瓜络祛风清热行水,阴证加赤茯苓皮、川牛膝健脾化瘀利水;内外同理,外治上对三阶段分别予以芙蓉膏清热凉血,紫色消肿膏化瘀,紫草茸油健脾活血。本文特举典型病案予以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丽蕴 过敏性紫癜 赵炳南 阴阳辨证 经验 内外合治
下载PDF
蒿秦化斑优化方治疗多形性日光疹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侯雨彤 李冠汝 +6 位作者 张艺 王思艺 许艺川 李怡 郑倞 杨功瑞 孙丽蕴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2-127,共6页
目的应用多中心、双盲、安慰剂随机的研究方法对蒿秦化斑优化方治疗多形性日光疹(PL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依据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将126例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北京回民医院皮肤科... 目的应用多中心、双盲、安慰剂随机的研究方法对蒿秦化斑优化方治疗多形性日光疹(PL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依据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将126例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北京回民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多形性日光疹患者,采用2∶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84例口服蒿秦化斑优化方颗粒,对照组42例口服安慰剂。每周观察1次,连续观察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比较2组治疗前后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红斑、丘疹、表皮剥脱、渗出/结痂、苔藓化和受累面积);中医主要临床证候评分(瘙痒、心烦、口渴、小便黄和大便干);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量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及安全性指标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愈显率(76.92%)及总有效率(94.87%)均较对照组提高(P<0.001);EAS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1),其中红斑、丘疹、受累面积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评分总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较对照组提高(P<0.05),DLQ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未出现异常,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口服蒿秦化斑优化方可有效改善PLE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及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蒿秦化斑优化方 多形性日光疹 多中心临床观察 随机对照试验 双盲 安慰剂对照
下载PDF
中医治疗阳虚火浮型口腔溃疡用药规律挖掘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功瑞 王蕾 《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6期165-168,共4页
目的分析现代中医治疗阳虚火浮型口腔溃疡处方用药规律及其中毒性药物用量。方法在CNKI上检索1958年1月-2019年7月与治疗阳虚火浮型口腔溃疡有关的文献,采用Excel 2016进行处方用药数据录入及描述性统计,采用IBM SPSS 20.0进行聚类分析... 目的分析现代中医治疗阳虚火浮型口腔溃疡处方用药规律及其中毒性药物用量。方法在CNKI上检索1958年1月-2019年7月与治疗阳虚火浮型口腔溃疡有关的文献,采用Excel 2016进行处方用药数据录入及描述性统计,采用IBM SPSS 20.0进行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纳入处方128个,涉及171味药物,用药共1 342频次。高频药物有甘草、附子、白术、肉桂、党参、干姜、茯苓、砂仁、黄柏、黄芪、山药等,性味以甘温为主,归经以肝、肺、脾、胃经为主;聚类分析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得到药物组合5个;因子分析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得到药物组合7个;常用毒性药物附子用量多在2015版《药典》(简称《药典》)规定范围内。结论现代中医治疗阳虚火浮型口腔溃疡尤重脾、肾,以补肾健脾配伍滋阴清火之品为主,化裁古方,附子配伍得当,使用《药典》规定剂量即可达到疗效,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也为相关中成药研发提供借鉴。初步拟定对证中成药处方为制附子、肉桂、干姜、白术、党参、黄芪、制龟甲、黄柏、黄连、生甘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溃疡 阳虚火浮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聚类分析 因子分析
下载PDF
《黄帝内经》中“死不治”相关病名辨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国韵 杨功瑞 +2 位作者 杨明明 张津萌 李若琪 《西部中医药》 2020年第6期48-51,共4页
《黄帝内经》中的"死"常表示病情恶化或预后不良,其中关于"死不治"的论述颇为丰富。对《黄帝内经》中"死不治"相关病名及其病因病机进行梳理,共得出14个,最终选取6个代表性病名:伏梁、关格、阴阳交、肠... 《黄帝内经》中的"死"常表示病情恶化或预后不良,其中关于"死不治"的论述颇为丰富。对《黄帝内经》中"死不治"相关病名及其病因病机进行梳理,共得出14个,最终选取6个代表性病名:伏梁、关格、阴阳交、肠澼、风消、息贲,对其病名释意及演变进行浅析,认为结合病因病机及疾病演变过程对病名进行分析探讨,将为现代急危重病的鉴别诊断及预后治疗提供更加广阔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死不治 病名 病因病机 辨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