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及表面残余应力的旋转凸凹型纳米圆板失稳分析
1
作者 杨勇强 杨萍 张旭乐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9-415,共7页
根据纳米材料表面残余应力和弹性板小挠度理论,建立旋转凸凹型纳米圆板横向振动微分方程,采用微分求积法得到不同条件下凸凹型纳米圆板的无量纲复频率随无量纲角速度和无量纲表面残余应力参数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在周边固支和简支... 根据纳米材料表面残余应力和弹性板小挠度理论,建立旋转凸凹型纳米圆板横向振动微分方程,采用微分求积法得到不同条件下凸凹型纳米圆板的无量纲复频率随无量纲角速度和无量纲表面残余应力参数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在周边固支和简支条件下,旋转凸凹型纳米圆板均发生第1阶发散失稳现象。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周边固支凹型纳米圆板的临界失稳角速度小于凸型纳米圆板,周边简支凹型纳米圆板的临界失稳角速度大于凸型纳米圆板。临界失稳角速度随着表面残余应力的增加而增大,临界表面残余应力随着无量纲角速度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圆板 横向振动 表面残余应力 发散失稳
下载PDF
致密砂岩孔喉结构分析与渗透率预测方法——以川中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为例
2
作者 陈少云 杨勇强 +3 位作者 邱隆伟 王小娟 杨保良 叶热杰普·哈布腊什木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214,共13页
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结构精细表征和渗透性预测是优质储层评价和开发的关键。以川中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为例,利用高压压汞实验和分形理论,对孔喉结构进行静态表征,探讨孔喉结构、分形维数、储层物性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孔喉结构对渗透率的... 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结构精细表征和渗透性预测是优质储层评价和开发的关键。以川中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为例,利用高压压汞实验和分形理论,对孔喉结构进行静态表征,探讨孔喉结构、分形维数、储层物性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孔喉结构对渗透率的贡献,建立渗透率预测模型。沙溪庙组样品可分为4种类型:Ⅰ类样品排驱压力低、物性好、孔隙连通性好、平均分形维数为2.11,孔隙以半径大于0.1μm的大孔和中孔为主,半径大于1μm的孔喉贡献了90%以上的渗透率;Ⅱ类样品排驱压力在0.4~1.0 MPa之间,平均孔渗分别为9.72%、0.375×10^(-3)μm^(2),分形维数为2.20,半径大于0.1μm的中孔含量上升,并贡献了大部分渗透率;Ⅲ、Ⅳ类样品排驱压力与分形维数明显高于Ⅰ、Ⅱ类样品,孔隙度低且缺乏大孔导致渗透率较低。半径大于0.1μm的大孔和中孔贡献了沙溪庙组98%以上的渗透率。分形维数是指示孔喉结构的良好标志,分形维数与孔喉半径、最大进汞饱和度、渗透率均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与排驱压力、孔喉相对分选系数呈正相关关系。分形维数与孔喉组成有着强相关性,基于分形维数、孔隙度、最大孔喉半径建立了“孔隙型”储层渗透率定量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维数 孔喉结构 渗透率 致密砂岩 沙溪庙组 侏罗系 川中地区
下载PDF
基于多参数融合的致密储层有效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华锋 邱隆伟 +4 位作者 王军 陈钢花 杨勇强 郭春清 何宇龙 《测井技术》 CAS 2023年第4期462-469,共8页
准确确定致密储层有效性下限和建立有效性标准对于致密油有效储量估算及增产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建立致密储层岩性识别及岩石物理相解释模型;在储层特征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岩石物理相分类建模与孔隙结构评... 准确确定致密储层有效性下限和建立有效性标准对于致密油有效储量估算及增产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建立致密储层岩性识别及岩石物理相解释模型;在储层特征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岩石物理相分类建模与孔隙结构评价,建立多参数融合的致密储层有效性评价方法。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建立的岩性识别方法预测结果准确率较高,有效性综合评价结论与试油试采资料相吻合。该文综合考虑影响致密储层有效性的主要因素,结合致密储层岩性、物性与孔隙结构类型等建立的综合评定方法,能有效应用于致密储层有效性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层 卷积神经网络 岩石物理相 多元统计分析 有效性综合评价
下载PDF
济阳坳陷桩海地区馆陶组上段三角洲沉积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叶热杰普·哈布腊什木 杨勇强 +4 位作者 腾宝刚 邱隆伟 杨保良 Danish Khan 郭子竟 《能源与环保》 2023年第2期128-135,共8页
为了加深对桩海地区馆陶组上段沉积相的认识,根据测井资料、地震剖面资料、等时地层切片资料等,通过古地貌及砂岩百分含量等值线图,分析馆陶组上段物源供应特征和沉积特征,对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进行刻画,并对储层有利区进行预测。结果表... 为了加深对桩海地区馆陶组上段沉积相的认识,根据测井资料、地震剖面资料、等时地层切片资料等,通过古地貌及砂岩百分含量等值线图,分析馆陶组上段物源供应特征和沉积特征,对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进行刻画,并对储层有利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来自西南和东南两个方向的物源;馆陶组上段早期发育了三角洲相,三角洲平原不发育,三角洲前缘较发育,以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和支流间湾等微相为主;有利区位于发育河口砂坝和水下分流河道的中部和南部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 沉积微相 沉积相展布 储层有利区 馆陶组上段
下载PDF
陆相断陷湖盆滩坝沉积模式——以东营凹陷古近系沙四上亚段为例 被引量:83
5
作者 杨勇强 邱隆伟 +1 位作者 姜在兴 银熙炉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7-423,共7页
东营凹陷古近系沙四上亚段发育的滩坝沉积主要有砾质滩坝、砂质滩坝和碳酸盐岩滩坝。滩坝的形成与物源存在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受物源类型、物源供应强度及水动力等的综合影响。东营凹陷各地区滩坝的宏观分布特征与微观沉积特征存... 东营凹陷古近系沙四上亚段发育的滩坝沉积主要有砾质滩坝、砂质滩坝和碳酸盐岩滩坝。滩坝的形成与物源存在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受物源类型、物源供应强度及水动力等的综合影响。东营凹陷各地区滩坝的宏观分布特征与微观沉积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在详细分析沉积特征的基础上,认为东营凹陷主要存在基岩—滩坝沉积体系、正常三角洲—滩坝沉积体系、扇三角洲—滩坝沉积体系和碳酸盐岩滩坝沉积体系,并建立了相应的沉积模式,为该区油气勘探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沙四上亚段 滩坝 沉积特征 沉积模式
下载PDF
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滩坝物源体系 被引量:26
6
作者 杨勇强 邱隆伟 +1 位作者 姜在兴 白凤坤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6-53,共8页
滩坝是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的一个重要沉积体系。根据岩石中岩屑组分的类型及组合特征、砂岩成分成熟度、砂体展布方向及古地理格局等对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进行了物源体系的研究。研究区存在9大物源体系,其中广饶凸起、鲁西隆起、滨县凸... 滩坝是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的一个重要沉积体系。根据岩石中岩屑组分的类型及组合特征、砂岩成分成熟度、砂体展布方向及古地理格局等对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进行了物源体系的研究。研究区存在9大物源体系,其中广饶凸起、鲁西隆起、滨县凸起和高青三角洲为滩坝的形成提供了物源。根据物源与滩坝的关系,将研究区划分为基岩-滩坝物源体系、正常三角洲-滩坝物源体系、扇三角洲-滩坝物源体系;由于物源的性质、供给强度的不同,造成滩坝在宏观展布和储层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沙四上亚段 滩坝 物源体系 油气
下载PDF
基于小波能量谱系图及小波曲线的层序地层划分 被引量:16
7
作者 杨勇强 邱隆伟 +1 位作者 陈世悦 付育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83-789,836+665,共7页
基于小波变换时频分析,本文探讨了小波基选取的基本原则及小波分析方法划分地层层序的可行性与稳定性,并建立了小波能量谱系图及小波曲线划分层序地层的地质模型。通过对自然伽马曲线进行小波变换,使层序界面上下的能量团表现出间断的... 基于小波变换时频分析,本文探讨了小波基选取的基本原则及小波分析方法划分地层层序的可行性与稳定性,并建立了小波能量谱系图及小波曲线划分层序地层的地质模型。通过对自然伽马曲线进行小波变换,使层序界面上下的能量团表现出间断的响应特征,在小波系数曲线上则表现为明显的高值震荡特征,而对于基准转换面则主要表现为平直的小波曲线,最终根据小波能谱图纵向能量团的组合特征进行区域对比。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能有效利用测井信号内部结构信息准确地识别层序界面和进行区域地层对比,且具有高效性和可视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能量谱系图 小波分析 测井曲线 地层格架
下载PDF
不同类型盆缘区沉积体系展布与演化——以东营凹陷南坡博东潜山周缘地区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杨勇强 邱隆伟 +2 位作者 李聪 尹兵祥 王亚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04-610,共7页
利用岩心、测井、录井和试油资料,系统研究了博东潜山周缘地区沙四段上亚段的沉积体系分布和油藏类型。结果表明:东部稳定型盆缘(广饶凸起)物源供给强,低位域时期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西部活动性盆缘(博东潜山)缺乏物源供给,主要发育砂... 利用岩心、测井、录井和试油资料,系统研究了博东潜山周缘地区沙四段上亚段的沉积体系分布和油藏类型。结果表明:东部稳定型盆缘(广饶凸起)物源供给强,低位域时期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西部活动性盆缘(博东潜山)缺乏物源供给,主要发育砂质滩坝沉积,且随着石村断层的翘倾,滩体沉积边界逐渐南移。湖侵域和高位域时期主要发育碳酸盐岩滩坝,活动性盆缘区滩体规模较小,但由于后期遭受风化淋滤储层物性较好。活动性盆缘的成藏较为复杂,勘探目标主要以早期地层油气藏、晚期构造岩性油气藏和碳酸盐岩岩性油气藏为主,而稳定型盆缘的圈闭类型相对单一,以早期的地层油气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体系 盆缘类型 沙四上亚段 博东潜山周缘 东营凹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民丰洼陷古近系沙三中亚段物源体系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杨勇强 邱隆伟 +1 位作者 张博明 孟涛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7-310,共4页
对民丰洼陷沙三中亚段进行了物源体系的研究表明,变质岩、花岗伟晶岩、中基性的喷出岩、基性-超基性侵入岩和沉积岩为主要的母岩类型。研究区存在北、东、南3个主要物源区,其重矿物组合、特征元素比值、岩石组分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对民丰洼陷沙三中亚段进行了物源体系的研究表明,变质岩、花岗伟晶岩、中基性的喷出岩、基性-超基性侵入岩和沉积岩为主要的母岩类型。研究区存在北、东、南3个主要物源区,其重矿物组合、特征元素比值、岩石组分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分别形成了北部的近岸水下扇体系、东部的永安镇三角洲和南部的东营三角洲。随着地层由老变新,东部和南部的沉积边界向盆地进积,而北部物源逐渐萎缩。3个物源区的交汇处为浊积岩的有利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沉积 物源区 岩石学 重矿物
下载PDF
济阳坳陷四扣洼陷湖相碳酸盐岩岩溶储层特征及其发育模型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勇强 师政 +3 位作者 邱隆伟 刘魁元 单宝杰 陈程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1,共11页
综合利用岩心、薄片、测井、地震等资料,研究四扣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湖相碳酸盐岩岩溶作用的类型、特征及其对孔隙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四扣洼陷湖相碳酸盐岩储层经历了同生期、早期近地表、表生期和埋藏期岩溶作用。在... 综合利用岩心、薄片、测井、地震等资料,研究四扣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湖相碳酸盐岩岩溶作用的类型、特征及其对孔隙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四扣洼陷湖相碳酸盐岩储层经历了同生期、早期近地表、表生期和埋藏期岩溶作用。在礁滩体沉积期,大气淡水选择性溶蚀碳酸盐岩中的不稳定组分形成大量的粒内溶孔和铸模孔;随着湖平面的下降,早期弱固结的礁滩体经历了早成岩近地表岩溶作用,形成大量溶蚀缝、洞,原始结构被破坏,并伴有大量的植物根茎及生物;沙四段沉积期后发育的表生岩溶作用平面影响范围大,岩溶储层主要分布于不整合面之下10 m的深度范围内,单个溶洞由顶部垂直溶蚀带、内部充填角砾岩带和底部弱溶蚀带组成;埋藏岩溶作用主要与有机酸溶蚀碳酸盐岩矿物有关,形成了大量的"蜂窝状"和"针孔状"孔隙。多期溶蚀作用是湖相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由岸向湖方向,依次发育表生期岩溶储层—同生期和近地表岩溶储层—复合岩溶储层—埋藏岩溶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作用 储层特征 发育模型 湖相碳酸盐岩 济阳坳陷
下载PDF
离合器摩擦片热变形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勇强 周明贵 +2 位作者 张曼 刘言松 杨萍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5-57,共3页
建立了摩擦离合器接合过程热分析数学模型,并利用有限元技术对离合器外摩擦片进行了热变形分析,结果显示离合器外摩擦片在一定工况条件下会发生翘曲变形,与实际外摩擦片变形情况一致,证明了热变形分析的正确性。该分析也为摩擦离合器安... 建立了摩擦离合器接合过程热分析数学模型,并利用有限元技术对离合器外摩擦片进行了热变形分析,结果显示离合器外摩擦片在一定工况条件下会发生翘曲变形,与实际外摩擦片变形情况一致,证明了热变形分析的正确性。该分析也为摩擦离合器安全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离合器 外摩擦片 热变形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低VOC含量水性亚硫酸氢钠封闭型聚氨酯固化剂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勇强 陈麒 +1 位作者 王刚 黄日初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3-36,共4页
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多元醇、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含活性基非离子亲水化合物(AD)为主要原料,以亚硫酸氢钠(NaHSO3)为封闭剂,合成了低VOC含量、高封闭率的水性封闭型聚氨酯固化剂。采用先成盐后封闭的制备工艺,避免了助溶... 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多元醇、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含活性基非离子亲水化合物(AD)为主要原料,以亚硫酸氢钠(NaHSO3)为封闭剂,合成了低VOC含量、高封闭率的水性封闭型聚氨酯固化剂。采用先成盐后封闭的制备工艺,避免了助溶剂的使用。研究了n(—NCO)∶n(—OH)、DMPA、AD等亲水改性剂用量、封闭反应的温度、时间、NaHSO3用量及其质量分数等因素对封闭反应的影响。用FT-IR和DSC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NCO基团被完全封闭,由DSC确定了产物的解封温度在97.5~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固化剂 亚硫酸氢钠 低VOC含量 封闭
下载PDF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四段下亚段层序地层特征与沉积模式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勇强 邱隆伟 南金浩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42,共10页
近年来东营凹陷南坡沙四下亚段逐渐成为重点勘探目标。由于地层的特殊性,针对研究区层序地层与砂体成因等问题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次研究采用V-C地层分析法,通过钻井、测井、地震、古生物等资料,将沙四下亚段划分为2个四级层序,根据地层... 近年来东营凹陷南坡沙四下亚段逐渐成为重点勘探目标。由于地层的特殊性,针对研究区层序地层与砂体成因等问题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次研究采用V-C地层分析法,通过钻井、测井、地震、古生物等资料,将沙四下亚段划分为2个四级层序,根据地层呈叠加样式,将每个层序划分为两个中期旋回。在连井剖面层序对比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沙四段下亚段层序地层格架,受石村断层强烈翘倾的影响,南坡东部地区沙四下顶部大面积剥蚀。该时期主要发育冲积扇和咸水湖等主要相类型,本文首次系统分析了东营凹陷南坡沙四段下亚段沉积相的演化与分布规律,建立了沙四段下亚段的沉积模式,这对于指导研究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沙四下亚段 层序地层 沉积体系 沉积模式
下载PDF
基于定量指标模糊决策法的线切割加工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勇强 张曼 +2 位作者 李小莹 曹博涛 张晓燕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5-146,共2页
以定量指标模糊决策法为理论基础,将加权相对偏差距离最小法用于快走丝线切割加工工艺参数的评判,并对5种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性分析,评判结果与工艺分析相符合,验证了该评判方法的正确性,并为机械加工工艺的模糊评判和优化奠定了一定的理... 以定量指标模糊决策法为理论基础,将加权相对偏差距离最小法用于快走丝线切割加工工艺参数的评判,并对5种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性分析,评判结果与工艺分析相符合,验证了该评判方法的正确性,并为机械加工工艺的模糊评判和优化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指标模糊决策 加权相对偏差 快走丝线切割加工 模糊评判
原文传递
食品生产包装作业的人机工程学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勇强 李小莹 李静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5-89,共5页
目的对食品生产包装作业进行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分析和改进。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人机交互评估系统软件SIMMIE,对食品生产包装作业的捏合动作和包装动作进行生物力学分析,并根据力学结果对工作环境进行结构改进。结果改进后人体受力明显减... 目的对食品生产包装作业进行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分析和改进。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人机交互评估系统软件SIMMIE,对食品生产包装作业的捏合动作和包装动作进行生物力学分析,并根据力学结果对工作环境进行结构改进。结果改进后人体受力明显减少。结论基于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为轻体力作业工作环境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包装 人机工程学 生物力学 轻体力作业
下载PDF
矿用机车离合器摩擦片接合过程热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勇强 郭卫 +1 位作者 孙建功 张曼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4-86,共3页
在摩擦离合器接合过程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摩擦片热分析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对摩擦片温度场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显示摩擦片表面温度随着时间成正比例增长,温升值随着摩擦片半径大小呈线性分布,并与外部载荷有关。该分析为摩擦... 在摩擦离合器接合过程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摩擦片热分析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对摩擦片温度场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显示摩擦片表面温度随着时间成正比例增长,温升值随着摩擦片半径大小呈线性分布,并与外部载荷有关。该分析为摩擦离合器热变形分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离合器 热分析 温度场 仿真
下载PDF
基于熵权模糊综合评判的弹性联轴器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勇强 金昊炫 赵栓峰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3-105,共3页
以熵权技术为基础,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优化前后3种弹性联轴器性能参数进行了评判性分析,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优化设计的正确性,该理论为弹性联轴器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弹性联轴器 熵权技术 模糊综合评判
原文传递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离合器壳体的模态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勇强 李小莹 陈号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7-109,共3页
在有限元技术基础上,采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摩擦离合器外壳体和内壳体进行模态分析,得到了摩擦离合器外壳体和内壳体的各阶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分析结果为离合器结构设计及动态响应分析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摩擦离合器 有限元 模态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模糊优化设计的摩擦离合器接合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勇强 张曼 李香林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3-55,共3页
在摩擦离合器模糊优化设计的基础上,建立了离合器接合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并分别对传统设计和模糊优化设计离合器的接合过程进行了仿真,得到了多种工况下接合过程摩擦片的角速度、滑摩功率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应用模糊优化设计的离合... 在摩擦离合器模糊优化设计的基础上,建立了离合器接合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并分别对传统设计和模糊优化设计离合器的接合过程进行了仿真,得到了多种工况下接合过程摩擦片的角速度、滑摩功率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应用模糊优化设计的离合器在保证工作体积最小、传递转矩性能最佳的基础上,在动力学性能方面也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优化 仿真 动力学性能
下载PDF
振动磨机环扇形激振板的横向振动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勇强 张曼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12,共5页
振动磨机的磨粉效果与激振系统动力学响应有较大关系,其激振系统的横向振动和稳定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根据弹性薄板小挠度理论和哈密顿原理,建立振动磨机环扇形激振板的运动微分方程。采用微分求积法离散方程和边界条件,计算得... 振动磨机的磨粉效果与激振系统动力学响应有较大关系,其激振系统的横向振动和稳定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根据弹性薄板小挠度理论和哈密顿原理,建立振动磨机环扇形激振板的运动微分方程。采用微分求积法离散方程和边界条件,计算得到环扇形板前三(四)阶无量纲复频率随无量纲角速度的变化情况,分析半径比和扇形角对环扇形板横向振动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的旋转角速度情况下,环扇形板会发生发散失稳和颤振耦合失稳现象。该结论为振动磨机的设计与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磨机 环扇形板 横向振动 微分求积法 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