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强度间歇运动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对抑制功能影响的元分析
1
作者 刘运洲 李亚靖 杨勇涛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6,共12页
目的:使用元分析方法探讨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对抑制功能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与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ICT)相比的效果差异,为不同锻炼人群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提供依据。方法:依据PRISMA原则,在国内外的一些检索平台检索相关文献,检索... 目的:使用元分析方法探讨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对抑制功能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与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ICT)相比的效果差异,为不同锻炼人群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提供依据。方法:依据PRISMA原则,在国内外的一些检索平台检索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10年1月1日—2022年8月30日。运用软件“Stata 15.0”和软件“Review Manager 5.3”进行效应量分析。结果:1)HIIT能够显著提高运动者的抑制功能,为中等效应量。2)HIIT能够显著提高10~24岁人群的抑制功能,而对25岁以上人群的抑制功能未见显著影响;90%~100%最大心率运动强度的HIIT能够显著提高运动者的抑制功能,且合并效应量较大,70%~90%最大心率运动强度的HIIT能够显著提高运动者的抑制功能;10~30 min和30~60 min的HIIT均能显著提高运动者的抑制功能;功率自行车、篮球、爬楼梯等方式的HIIT能显著提高运动者的抑制功能,跑步机上跑步的HIIT对运动者的抑制功能未见显著影响;HIIT结束30 min后仍对运动者的抑制功能有积极影响。3)HIIT与MICT对抑制功能的影响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HIIT能够提高运动者的抑制功能,为中等效应量,HIIT与MICT对抑制功能的积极影响没有差异;HIIT与抑制功能的关系受到年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方式等调节变量的影响,HIIT的认知促进效益可以持续30 min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间歇运动 中等强度持续运动 抑制功能 元分析
下载PDF
基于“绿色锻炼”的身体活动的心理效益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杨勇涛 孙延林 吉承恕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5-199,共5页
以"绿色锻炼"思想为基础,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户外自然环境,探讨不同锻炼情境中的中等强度自行车锻炼对大学生心境、主观用力感量表(RPE)和身体自尊的影响及其差异。30名大学生随机分配到单一运动组、运动音乐组、虚拟环境... 以"绿色锻炼"思想为基础,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户外自然环境,探讨不同锻炼情境中的中等强度自行车锻炼对大学生心境、主观用力感量表(RPE)和身体自尊的影响及其差异。30名大学生随机分配到单一运动组、运动音乐组、虚拟环境运动组,每组10名大学生,男女各5名,然后完成40 min的中等强度的踩踏功率自行车任务。运动前后分别评估心境状态和身体自尊,运动10 min后每隔5 min评估RPE。结果:(1)心境,组别的主效应显著,测量的主效应显著,组别和测量的交互作用不显著,运动结束后虚拟环境运动组心境的紧张、疲劳、慌乱水平显著低于运动组,精力水平显著高于运动组;(2)身体自尊,组别、测量的主效应均不显著,组别和测量的交互作用不显著,但运动后虚拟环境运动组大学生的身体自我价值显著高于运动组;(3)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3组大学生的RPE均显著增加,但虚拟环境运动组大学生的RPE显著低于单一运动组,同一时间点虚拟环境运动组大学生的RPE显著低于单一运动组。结论:中等强度的运动对心理有改善作用,虚拟锻炼环境对心境有更好的调节效果,是一种良好的锻炼方式,同时研究结果进一步为绿色锻炼的心理效益提供了实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锻炼 虚拟环境 身体锻炼 心境 身体自尊 RPE
下载PDF
排球运动员心理韧性和风险决策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勇涛 张忠秋 +3 位作者 李旭鸿 赵德峰 刘书强 张双玲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81-687,共7页
目的:探讨排球运动员心理韧性水平和风险决策行为的关系。方法:使用心理韧性问卷(PPI-A)、体育情景风险决策问卷对5支排球俱乐部运动员(共64人,男29、女35)的心理韧性水平和风险决策行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排名靠前球队运动员的心... 目的:探讨排球运动员心理韧性水平和风险决策行为的关系。方法:使用心理韧性问卷(PPI-A)、体育情景风险决策问卷对5支排球俱乐部运动员(共64人,男29、女35)的心理韧性水平和风险决策行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排名靠前球队运动员的心理韧性水平优于排名靠后球队的心理韧性水平;(2)与正框架和偏好获益相比,负框架和偏好损失时运动员有更多的冒险行为;(3)国家队运动员在正框架时的决策行为明显保守,地方队运动员的冒险和风险规避行为无显著差异;(4)性别和运动等级在正框架和偏好获益、损失时的决策行为均无显著差异;(5)高和低心理韧性运动员在偏好获益和损失时的决策行为均有显著差异,偏好损失时高心理韧性运动员有更多冒险行为。结论:排球运动员的风险决策行为受到框架效应影响,负框架和偏好损失时有更多冒险行为,表现出"偏好逆转";心理韧性水平影响运动员在压力情景中的风险决策行为,高心理韧性水平运动员有更多的冒险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球运动员 心理韧性 框架效应 风险决策 偏好逆转
原文传递
不同时间阻断三维发球和知觉动作匹配程度对网球接发球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勇涛 张忠秋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1-426,共6页
旨在探讨不同时间阻断视频对网球运动员接发球预判准确率和反应时的影响,并考察知觉动作匹配程度(按键反应、动作反应)对运动员接发球的影响。25名男性被试有偿参加试验,包括专家组(7名一级运动员)、中等水平组(10名二级运动员)和新手... 旨在探讨不同时间阻断视频对网球运动员接发球预判准确率和反应时的影响,并考察知觉动作匹配程度(按键反应、动作反应)对运动员接发球的影响。25名男性被试有偿参加试验,包括专家组(7名一级运动员)、中等水平组(10名二级运动员)和新手组(8名业余爱好者)。结果表明:随着时间阻断的增加,预判准确率上升,反应时缩短,专家组的预判准确率和反应时显著优于中等水平组和新手组;按键反应的准确率高于动作反应时的准确率,但反应时长于动作反应的反应时,专家组的动作反应时和准确率明显优于新手组;与新手组相比,专家组的接发球反应时多集中在最佳接发球时间区域,对接发球时机的判断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阻断 预判 知觉动作匹配 按键反应 动作反应 准确率 反应时
下载PDF
不同知觉动作匹配和技能水平对虚拟网球情境中运动员接发球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勇涛 张忠秋 戴群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27-432,共6页
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和专家-新手范式,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模拟虚拟网球发球情景,探讨虚拟网球发球情景中不同技能水平网球运动员在不同知觉动作匹配时的接发球表现。结果:(1)一级运动员口语报告和真实动作准确率均显著高于二级运动员和业... 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和专家-新手范式,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模拟虚拟网球发球情景,探讨虚拟网球发球情景中不同技能水平网球运动员在不同知觉动作匹配时的接发球表现。结果:(1)一级运动员口语报告和真实动作准确率均显著高于二级运动员和业余爱好者;(2)一级运动员动作准确率高于口语报告,二级运动员和业余爱好者则相反;(3)一级运动员口语报告反应时显著快于二级运动员和业余爱好者;(4)一级运动员身体启动时间显著早于二级运动员和业余爱好者,二级运动员身体启动时间显著早于业余爱好者,一级运动员和二级运动员挥拍启动时间显著早于业余爱好者,一级运动员运动总时间显著多于二级运动员和业余爱好者,二级运动员显著多于业余爱好者,一级运动员挥拍总时间显著少于二级运动员和业余爱好者,二级运动员挥拍总时间显著少于业余爱好者。结论:(1)虚拟运动情景中同样存在专家优势;(2)知觉动作匹配水平影响接发球表现,高水平的知觉动作匹配更能体现专家优势,高水平运动员真实动作接发球表现更好;(3)高水平运动员把握接发球的时机更准确,击球点更靠前,接发球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新手范式 生态学理论 虚拟网球发球情景 知觉动作匹配 接发球表现
下载PDF
不同心理韧性运动员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杨勇涛 刘运洲 孙延林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3-67,共5页
心理韧性是运动员取得卓越表现的关键因素,它与注意控制和焦虑有密切关系。注意偏向是个体对特定信息的选择性偏好。心理韧性水平可能影响运动员对竞赛环境中信息的选择,进而导致运动员出现不同的注意偏向。采用线索—靶子范式,使用PPI-... 心理韧性是运动员取得卓越表现的关键因素,它与注意控制和焦虑有密切关系。注意偏向是个体对特定信息的选择性偏好。心理韧性水平可能影响运动员对竞赛环境中信息的选择,进而导致运动员出现不同的注意偏向。采用线索—靶子范式,使用PPI-A问卷从63名武术运动员中选取高和低心理韧性水平运动员各12名,探讨不同心理韧性水平运动员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特点。结果显示,在无效线索条件下,高心理韧性运动员对情绪刺激表现出注意解除,低心理韧性运动员对情绪刺激出现解除困难;而有效线索条件下,低心理韧性运动员对负性情绪刺激表现出注意警觉。结论:心理韧性影响运动员的注意偏向,高和低心理韧性水平运动员表现出不同的注意偏好。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心理韧性和注意偏向的关系,阐明心理韧性影响注意偏向的机制,以及使用运动专项情境相关的情绪刺激探讨运动员的注意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韧性 运动员 注意偏向
下载PDF
积极和消极虚拟环境对大学生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勇涛 张忠秋 林玲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08-714,共7页
目的:探讨积极和消极虚拟环境对大学生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不同性质的虚拟环境,采用2(积极虚拟环境、消极虚拟环境)×2(前测、后测)被试内设计,选取30名大学生参加实验,均为男性,年龄22~25岁。待被试情绪稳... 目的:探讨积极和消极虚拟环境对大学生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不同性质的虚拟环境,采用2(积极虚拟环境、消极虚拟环境)×2(前测、后测)被试内设计,选取30名大学生参加实验,均为男性,年龄22~25岁。待被试情绪稳定后,首先使用心境量表(POMS)、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简明情绪量表(PAD)和NeXus-10无线生理监测反馈仪评估被试观看不同虚拟环境前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作为心理和生理基线值,然后被试开始观看虚拟环境。每名被试观看两次不同的虚拟环境,时间间隔24小时,其中一半先看积极虚拟环境再看消极虚拟环境,另一半则相反。期间仍使用NeXus-10记录被试的生理变化,观看虚拟环境结束即刻再次评估被试的心理状态,作为实验期生理和心理指标。结果:(1)观看积极虚拟环境后消极情绪维度如紧张、愤怒、疲劳、抑郁、状态焦虑水平等显著降低(P<0.05),积极情绪维度如精力和愉悦度等显著升高(P<0.05);观看消极虚拟环境后消极情绪如紧张、愤怒、抑郁、慌乱和状态焦虑水平等显著升高(P<0.05),积极情绪如精力和愉悦度等显著降低(P<0.05)。(2)观看积极虚拟环境后期皮电显著降低(P<0.05),高频HRV显著升高;观看消极虚拟环境后期皮电、呼吸频率和LF/HF显著升高(P<0.05),高频HRV显著降低(P<0.05)。结论:不同性质虚拟环境诱发大学生不同情绪状态的变化,消极虚拟环境中大学生情绪维度变化大,生理激活水平高,虚拟环境可以作为情绪诱发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积极虚拟环境 消极虚拟环境 大学生 情绪
原文传递
运动强度和能量消耗对认知表现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勇涛 张新伟 +1 位作者 冉静 黄志剑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0-115,共6页
关于运动强度对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是国外研究者重点关注的一个领域,个体认知功能在不同运动情形下有什么变化对现实的运动训练有着重要意义。因为在比赛中,尤其是在集体性和对抗性的比赛中,运动员通常需要在短时间内接收和处理大量的信... 关于运动强度对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是国外研究者重点关注的一个领域,个体认知功能在不同运动情形下有什么变化对现实的运动训练有着重要意义。因为在比赛中,尤其是在集体性和对抗性的比赛中,运动员通常需要在短时间内接收和处理大量的信息,并作出正确的决策。此种情形就对运动员的认知表现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 运动强度 能量消耗 运动训练 运动员 对抗性 集体性 比赛
原文传递
虚拟环境中的知觉动作和心理训练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杨勇涛 张忠秋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115,共15页
虚拟现实技术是心理学研究中一个新范式,它具有多感知性、沉浸感和交互性等特征。它解决了传统知觉预测研究中知觉和动作分离的现象,使研究更加接近真实运动情景,提高了生态学效度。十多年来,国外研究者对棒球、手球、足球等虚拟运动情... 虚拟现实技术是心理学研究中一个新范式,它具有多感知性、沉浸感和交互性等特征。它解决了传统知觉预测研究中知觉和动作分离的现象,使研究更加接近真实运动情景,提高了生态学效度。十多年来,国外研究者对棒球、手球、足球等虚拟运动情境中知觉和动作之间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运动员在虚拟情境中能够做出准确的拦截动作。关于外场手接球问题,研究者用查普曼策略(OAC)和视线轨迹理论(LOT)给予了详细解释;虚拟运动情境中感知和动作匹配程度高低影响知觉动作绩效,匹配程度越高,动作绩效越好。在心理治疗方面,基于虚拟环境的心理治疗对恐怖症、恐高症等心理问题疗效显著,但虚拟治疗仍以传统心理咨询和治疗理论为基础。已有研究重点关注运动员在虚拟运动情境中的运动表现及这种表现和现实情境中的一致性程度,较少研究对虚拟情境中的专家优势及其机制进行探讨,也鲜见研究使用虚拟环境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虽然沉浸感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关键特征,但大多研究很少对沉浸感进行评估。未来研究者除了重点关注虚拟情境中知觉动作关系外,还应进一步借助ERP/f MRI技术对专家优势的机制进行探讨,为运动员的训练和竞赛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知觉动作 专家优势 心理治疗 心理训练
原文传递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2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勇涛 鲍娟 +5 位作者 曹毅 景睿 张媛媛 李云飞 胡佳怡 赵青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21-126,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的方法、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血管内治疗的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1例。10例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桥接血管内治疗,11例直接行血管内治疗。其中机械取栓12例,机械取栓+支架植入3...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的方法、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血管内治疗的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1例。10例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桥接血管内治疗,11例直接行血管内治疗。其中机械取栓12例,机械取栓+支架植入3例,单纯颈动脉支架植入3例,机械取栓+动脉溶栓1例,机械取栓+动脉溶栓+支架植入1例,单纯动脉溶栓1例。评估术中mTICI再通等级、并发症及术后随访第90天m RS评分,分析疗效与安全性。结果21例患者前循环卒中18例,后循环卒中3例。NIHSS评分平均15. 81±6. 44分。20例患者术后血管再通达mTICI 2 b-3级。术中并发出血1例,术后大量颅内出血1例,无症状少量颅内出血4例。术后高灌注综合征8例,其中4例行去骨瓣减压术,最终死亡5例(23. 81%)。术后随访第90天mRS评分0~2分8例。结论经充分评估并及时采取适宜的单一或多种血管内治疗方法对于大血管闭塞导致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大血管闭塞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运动专长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勇涛 张忠秋 林玲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5-52,共8页
运动专长是运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已有研究多集中在与运动专长相关的特征方面,如与决策相关的注意、视觉搜索行为,再认或回忆等,近些年也开始探讨运动专长的神经机制及影响运动专长发展的因素,如训练时间、内容、出生和成长环境。... 运动专长是运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已有研究多集中在与运动专长相关的特征方面,如与决策相关的注意、视觉搜索行为,再认或回忆等,近些年也开始探讨运动专长的神经机制及影响运动专长发展的因素,如训练时间、内容、出生和成长环境。在研究方法上,已有研究多采用口语报告、按键反应、时间和空间阻断技术等研究方法,它们都有一些无法克服的缺陷,如采用按键反应会忽略被试真实动作下的机制,而时间和空间阻断技术则会遗漏一些关键的信息和身体的真实反应,这些都使研究的生态学效度偏低。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对运动场景进行模拟,可以解决运动专长研究中的方法学效度不高的问题。另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方法的缺陷进行了述评,未来研究应该重点关注运动专长的神经机制,以及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对运动专长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专长 虚拟现实技术 神经机制
下载PDF
44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勇涛 曹毅 +5 位作者 鲍娟 景睿 张媛媛 李云飞 胡佳怡 赵青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8年第6期600-605,共6页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我科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患者44例,对其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并发症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Raymond分级评价动脉瘤即刻栓塞程度,术后6个月改良R...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我科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患者44例,对其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并发症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Raymond分级评价动脉瘤即刻栓塞程度,术后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疗效。结果 44例患者共51个动脉瘤,破裂动脉瘤28个(54. 90%),未破裂动脉瘤23(45. 1%)个,均为宽颈动脉瘤。术中使用支架类型包括LVIS、LVIS JR.、Enterprise、LEO支架。所有患者支架完全释放。Ⅰ级栓塞率74. 5%。术中支架内血栓形成7例(15. 90%),发生出血性并发症4例(9. 09%)。死亡3例(6. 82%)。术后6月随访结局良好81. 81%(mRS评分0-2分)。结论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技术对于治疗复杂动脉瘤相对安全、有效。改良术中操作、针对患者采取个体化抗凝治疗是避免并发症发生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支架辅助栓塞
下载PDF
运动干预改善精神分裂症的心理效益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杨勇涛 丁维维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15-921,926,共8页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伴随有严重的幻觉、妄想、情感淡漠、言语贫乏、低动机、社会回避和认知功能受损。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身体锻炼 心理效益
原文传递
大强度间歇运动与中等强度持续有氧运动对大学生执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勇涛 万敏 万贤齐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33-738,共6页
目的:比较30 min大强度间歇运动和中等强度持续有氧运动对大学生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48名18~24岁(男女各24名)大学生随机分配到大强度间歇运动组、中等强度持续有氧运动组和控制组,每组各16名,运动前后进行执行功能测试。大强度间歇运... 目的:比较30 min大强度间歇运动和中等强度持续有氧运动对大学生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48名18~24岁(男女各24名)大学生随机分配到大强度间歇运动组、中等强度持续有氧运动组和控制组,每组各16名,运动前后进行执行功能测试。大强度间歇运动,共6组,每组150 s不低于85%HRmax的全速爬楼梯和150 s 50%HRmax主动恢复时间;中等强度持续有氧运动组以60%~70%HRmax完成30 min运动;控制组不做任何身体活动。结果: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抑制功能的影响显著优于大强度间歇运动和控制组,大强度间歇运动和控制组没有显著差异;大强度间歇运动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刷新功能的影响显著优于控制组,大强度间歇运动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大强度间歇运动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转换功能有一定积极影响,但与控制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大强度间歇运动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均能够改善大学生执行功能;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执行功能的抑制、刷新和转换均有影响,尤其是对抑制和刷新有显著促进作用,大强度间歇运动更有利于刷新和转换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大强度间歇运动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执行功能
下载PDF
运动心理韧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勇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3-492,共10页
心理韧性是运动比赛中的关键心理特征,对运动员的卓越表现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运动情境中心理韧性的概念、特征、发展模型、测评和训练等研究内容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发现已有研究对运动心理韧性概念的界定不... 心理韧性是运动比赛中的关键心理特征,对运动员的卓越表现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运动情境中心理韧性的概念、特征、发展模型、测评和训练等研究内容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发现已有研究对运动心理韧性概念的界定不一,运动心理韧性的特征繁多但没有凝炼出核心特征,心理韧性测评工具如PPI、PPI-A缺少深厚的理论基础,相关实证研究较少,信效度受到质疑,运动心理韧性训练和研究较为薄弱。未来研究应进一步界定运动心理韧性的概念,挖掘其核心特征,在此基础上制定标准化的测评工具,同时结合运动情境的特殊性,发展新的运动心理韧性模型;亦可探讨心理韧性与运动员的风险决策行为和运动表现的关系及其神经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心理韧性 风险决策 运动表现
原文传递
运动心理韧性概念及其测评研究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勇涛 刘超男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3-99,共7页
心理韧性是目前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最常提及但理解甚少的一个概念,虽然越来越多体育人士认识到运动心理韧性对运动员卓越表现的重要影响,但已有的测评工具能在多大程度上科学评估运动心理韧性仍备受质疑。对运动心理韧性的概念进行分析... 心理韧性是目前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最常提及但理解甚少的一个概念,虽然越来越多体育人士认识到运动心理韧性对运动员卓越表现的重要影响,但已有的测评工具能在多大程度上科学评估运动心理韧性仍备受质疑。对运动心理韧性的概念进行分析,重点对运动心理韧性研究中三个常用概念的异同进行解释,然后介绍运动心理韧性研究的发展过程以及国内外主要的运动心理韧性测评工具,并在此基础上对运动心理韧性测评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认为运动心理韧性评估应重点关注其概念和结构,发掘其理论基础,我国研究者应结合中国文化背景思考运动员的心理韧性特征,以此为基础发展适合中国运动员的心理韧性的测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韧性 心理韧性测评 运动情境 中国文化
下载PDF
跳水运动专项心理特征探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勇涛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4年第3期79-81,共3页
结合跳水运动的专项技术特征,从时间感、空间感、平衡感、节奏感4个与跳水运动密切相关的专项心理特征入手,详细分析了它们在跳水运动技能发展和训练中的重要作用,旨在为跳水运动的发展和运动训练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 跳水 时间感 空间感 平衡感 节奏感
下载PDF
编程语言在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中的选择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勇涛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4年第10期261-262,共2页
计算机软件开发中选择适合的汇编语言能大大提高案件的效率,希望本文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利用汇编语言进行软件开发。
关键词 编程语言 计算机应用 软件开发 选择
下载PDF
静止眼动和动作表现关系的心理学机制
19
作者 杨勇涛 于淋 孙延林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6-221,共6页
运动员的视觉注意策略是国内外运动心理学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之一,静止眼动(quiet eye)作为视觉注视策略中的一种特殊行为更是备受关注。静止眼动(quiet eye,QE)是指,动作执行者在动作发起前对一个特定位置的长时间持续的注视。大部分对... 运动员的视觉注意策略是国内外运动心理学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之一,静止眼动(quiet eye)作为视觉注视策略中的一种特殊行为更是备受关注。静止眼动(quiet eye,QE)是指,动作执行者在动作发起前对一个特定位置的长时间持续的注视。大部分对瞄准性任务和截击性任务的研究发现,长时间的静止眼动期有利于提升运动员动作表现,专家的静止眼动持续时间显著长于次专家和新手,并且命中或拦截成功时的静止眼动时间显著长于没有命中或拦截不成功时的静止眼动时间。从静止眼动和动作表现之间的关系入手,首先简要分析静止眼动和动作表现关系的相关结果,然后以近期国外研究结果为证据,对静止眼动影响动作表现的心理学机制(动作准备观、注意控制观、注意焦点观、抑制假说、挑战-威胁的生物心理模型)进行详细分析,并基于相关研究结果提出静止眼动和动作表现关系的焦虑控制观点。同时,对未来静止眼动和动作表现关系的研究趋向进行展望,为国内静止眼动和动作表现关系的实验室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同时基于理论研究结果为静止眼动的运动实践训练提供一定指导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眼动 动作表现 专家优势 心理学机制
下载PDF
计算机网络病毒传播及其防御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勇涛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5年第3期167-168,共2页
计算机网络病毒是相关计算机网络科学与技术中负面影响最大的问题之一,我国的相关软件以及硬件的工作者们需要针对计算机病毒进行快速而准确的防御、发展、以及遏制。本文以计算机网络病毒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计算机网络病毒的传播现状... 计算机网络病毒是相关计算机网络科学与技术中负面影响最大的问题之一,我国的相关软件以及硬件的工作者们需要针对计算机病毒进行快速而准确的防御、发展、以及遏制。本文以计算机网络病毒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计算机网络病毒的传播现状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并且针对如何治理病毒的快速传播与蔓延进行了相关的探讨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 网络科学 病毒 传播 防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