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肌损伤炎症反应及其转录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同群 张谦 +4 位作者 耿喜林 胡旭昌 丁明聪 黄美贤 廖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1-175,共5页
目的 RNA芯片转录分析骨骼肌损伤前后炎症/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为肌损伤治疗、肌组织炎性肿胀的预防和处理提供相关的分子信息。方法机械挤压法制备B6小鼠腓肠肌损伤模型,组化及免疫荧光检测肌损伤的程度和过程。RNA芯片转录检测、... 目的 RNA芯片转录分析骨骼肌损伤前后炎症/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为肌损伤治疗、肌组织炎性肿胀的预防和处理提供相关的分子信息。方法机械挤压法制备B6小鼠腓肠肌损伤模型,组化及免疫荧光检测肌损伤的程度和过程。RNA芯片转录检测、对比分析肌损伤前后炎症/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结果持续2次的挤压处理导致严重的腓肠肌损伤,肌组织肿胀、炎性渗出明显、肌纤维坏死(2-4 d)并逐渐出现再生的中央核细胞(7-10 d)。芯片检测发现在39429个检测探针中,3494个基因因骨骼肌损伤而呈现显著的表达水平改变(P〈0.01),319个基因的表达改变超过10倍。富集率最高的gene ontology(GO)主要涉及免疫过程、防御反应和免疫反应。大部分基因在损伤后7-10 d趋于正常水平,41个基因在肌损伤后期仍持续上调,于伤后7 d或10 d达最高水平。结论急性肌损伤炎症反应具有瞬时性,属于自限性炎症。再生期持续上调的基因可能参与肌损伤后期的抗炎效应,以避免持续、反复、破环性的骨骼肌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损伤 转录 基因 炎症
原文传递
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和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同群 康珺楠 +4 位作者 张文贤 张谦 王秉义 张晓刚 夏亚一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在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6/2005-05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将健康幼年(兔龄2~4个月)雄性青紫蓝家兔36只,随机分... 目的:探讨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在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6/2005-05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将健康幼年(兔龄2~4个月)雄性青紫蓝家兔36只,随机分成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理)、模型组各18只。模型组右后下肢膝关节伸直位石膏管型固定。运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测定凋亡的软骨细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于造模后6,8周两个时期进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强度观察。结果:纳入动物36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6~8周软骨细胞凋亡测定:8周时正常组软骨细胞凋亡与模型组比率比较差异显著[正常组、模型组分别为(5.6667±3.5412)%,(2.3778±1.3377)%,P=0.019],其他各时间段、各组均数和比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②6~8周时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6周时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8周时损伤胶原化区与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显著(P=0.034),其他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P>0.05)。③6~8周时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6周时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09);除正常组与损伤胶原化区、增殖肥厚区与无损伤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8周时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01);正常组与损伤胶原化区、增殖肥厚区、无损伤区及损伤胶原化区与增殖肥厚区、无损伤区比较差异显著(P<0.05),增殖肥厚区与无损伤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非参数秩和检验正常组6~8周间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比较差异显著(P<0.0001);模型组6~8周间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③秩(spearm等级)相关性分析:6~8周时正常组各指标无相关性(P>0.05);6周时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损伤胶原化区和增殖肥厚区与软骨细胞凋亡各指标间有相关性(P=0.03,P<0.0001);6周时无损伤区各指标间均无相关性(P>0.05);8周时损伤胶原化区和无损伤区各指标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创伤6周后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强度表达,软骨出现明显创伤性增殖肥厚、胶原化损伤并与同期软骨细胞凋亡的表达呈正相关,随时间延长这种相关性变化趋势不明显。6周时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在软骨损伤胶原化区、增殖肥厚区、无损伤区表达均增强,尤以损伤胶原化区较明显,在增殖肥厚区与无损伤区表达强度相当。创伤8周后软骨增殖肥厚、胶原化损伤的破坏进行性加重,与此同时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强烈表达,软骨细胞凋亡现象显著,且其表达与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呈正相关,同期正常情况下软骨细胞凋亡几乎无表达。故Hulth法动物模型应当是目前研究骨关节炎的最佳模型;“软骨细胞凋亡”是独立导致骨关节炎发病的一条主要途径;骨关节炎病理机制中存在破坏的多分子轴心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细胞凋亡 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加长PFNA-Ⅱ治疗Evans-JensenⅤ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杨同群 张谦 +4 位作者 耿喜林 张海鸿 李延宏 胡旭昌 冯海军 《临床骨科杂志》 2015年第2期254-254,共1页
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科应用加长PFNA-Ⅱ治疗80例Evans-JensenⅤ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本组80例,男49例,女31例,年龄46~78岁。左侧43例,右侧37例。均为新鲜骨折,且为闭合复杂粉碎性骨... 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科应用加长PFNA-Ⅱ治疗80例Evans-JensenⅤ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本组80例,男49例,女31例,年龄46~78岁。左侧43例,右侧37例。均为新鲜骨折,且为闭合复杂粉碎性骨折。1.2治疗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72例,全身麻醉8例(因凝血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Evans-JensenⅤ型 加长PFNA-Ⅱ
下载PDF
IL-17水平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骨关节损害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同群 张谦 +4 位作者 耿喜林 张海鸿 李延宏 胡旭昌 冯海军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4年第10期118-119,共2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滑膜炎,并可累及多个周围关节,最终可导致患者出现不可逆性骨关节破坏,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近年来,多数研究均认为,前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nt...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滑膜炎,并可累及多个周围关节,最终可导致患者出现不可逆性骨关节破坏,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近年来,多数研究均认为,前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在RA患者早期骨关节损害中发挥了重要影响作用[2].为探讨其与RA早期骨关节损害的相关性,笔者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77例RA患者及同期80例健康门诊体检者进行了分组研究,现将研究过程与结论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白细胞介素-17 骨关节损害
下载PDF
急诊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干骨折
5
作者 杨同群 王秉义 +2 位作者 张谦 耿喜林 史继德 《甘肃科技》 2006年第7期180-181,184,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109例下肢骨干骨折的患者采用急诊手术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按OTA分型:A型32例;B型46例;C型31例;根据骨折的稳定性决定手术中是否采用动力型还是静力型固定,股骨干骨折采用手术切开... 目的探讨急诊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109例下肢骨干骨折的患者采用急诊手术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按OTA分型:A型32例;B型46例;C型31例;根据骨折的稳定性决定手术中是否采用动力型还是静力型固定,股骨干骨折采用手术切开骨折复位,胫骨骨折根据骨折的类型决定是否采用闭合复位还是手术切开复位。结果95例患者得到随访,2例骨不连,2例主钉断裂,经二次手术治疗,均治愈;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者11例,经指导加强功能锻炼后,关节活动明显改善;有6例胫骨骨折患者小腿皮肤表浅感染,经局部清洁换药,伤口Ⅱ期愈合。没有发生骨外露者。结论急诊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干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内固定坚强,骨折愈合高,患者能早期活动,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下肢骨干骨折理想、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骨干骨折 固定 髓内钉
下载PDF
肉毒毒素A对大鼠慢性神经源性疼痛中P物质和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彦强 王永平 +2 位作者 杨同群 周斌 张海鸿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6年第11期1517-1524,共8页
目的探索肉毒毒素A(Bo NT-A)对慢性神经源性疼痛的镇痛效应和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疼痛模型组(结扎左侧L5、L6脊神经,结扎3 d后于同侧足底皮下注射0.9%氯化钠溶液)、肉毒毒素干预组(结扎左侧L5、L6脊神经,结... 目的探索肉毒毒素A(Bo NT-A)对慢性神经源性疼痛的镇痛效应和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疼痛模型组(结扎左侧L5、L6脊神经,结扎3 d后于同侧足底皮下注射0.9%氯化钠溶液)、肉毒毒素干预组(结扎左侧L5、L6脊神经,结扎3 d后同侧足底皮下注射Bo NT-A 30 U/kg)。根据处死时间不同将各组分为1 d、3 d和1周(1 w)组。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P物质(S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蛋白表达情况,原位杂交及实时定量PCR法测定其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SNL后大鼠脊髓炎性细胞浸润,并随着结扎时间的增长浸润程度加重。与对照组比较,疼痛模型组1 d、3 d和1周时SP、IL-6和TNF-α的蛋白、mRNA表达均显著上升(P<0.05);与疼痛模型组比较,肉毒毒素干预组1 d、3 d和1周时SP、IL-6和TNF-α的蛋白、mRNA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Bo NT-A对慢性神经源性疼痛的镇痛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神经递质SP和炎性介质IL-6、TNF-α的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神经源性疼痛 肉毒毒素A P物质 IL-6 TNF-Α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内置法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丁明聪 魏攀登 +6 位作者 胡旭昌 王振山 陈宝 张苍宇 杨同群 万麟 张谦 《创伤外科杂志》 2020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观察IN-FIX(internal-fixator,外固定支架内置法)固定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9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骨科采用IN-FIX技术复位固定18例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22~62岁,平均... 目的观察IN-FIX(internal-fixator,外固定支架内置法)固定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9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骨科采用IN-FIX技术复位固定18例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22~62岁,平均44.8岁;道路交通伤11例,坠落伤5例,挤压伤2例。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评估骨折复位质量,通过Majeed评分系统评价功能状态和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4个月。手术时间35~50min,平均42.7min。骨折愈合时间12~18周,平均15.1周。2例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其中1例最终恢复正常,另1例运动完全恢复,感觉恢复欠佳。1例出现术后尿频,去除内固定后恢复正常。结论 IN-FIX是治疗骨盆前环损伤的一种有效微创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肯定,但应注意避免医源性损害导致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神经损伤 髂骨螺钉 外固定架内置法
下载PDF
急诊骨创伤院内外救治的无缝隙衔接 被引量:6
8
作者 张谦 杨同群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1年第10期897-898,901,共3页
近年来随着交通、建筑、工农业的高速发展及社会治安问题的突出,创伤率日趋升高,创伤程度日益复杂和危重,骨创伤患者也大量增加。
关键词 急诊 创伤 院外 院内 无缝隙衔接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运动系统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谦 杨同群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85-88,共4页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调节红细胞生成的细胞因子,主要由肾小管间质细胞分泌,除具有促进红细胞增生、分化和成熟的作用外,还具有抗血管痉挛、抗凋亡和抗炎等多种功能,被视为一种全身性多功能营养及保护因子,在运动系统损伤修复中发挥重...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调节红细胞生成的细胞因子,主要由肾小管间质细胞分泌,除具有促进红细胞增生、分化和成熟的作用外,还具有抗血管痉挛、抗凋亡和抗炎等多种功能,被视为一种全身性多功能营养及保护因子,在运动系统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运动系统损伤 保护作用
下载PDF
慢性脊髓损伤后caspase3及凋亡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延宏 杨同群 +3 位作者 王秉义 张谦 耿喜林 王颢 《甘肃医药》 2013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目观察17β-雌二醇对去势大鼠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65只雌性Wister大鼠全部于术前两周行双侧卵巢切除术,随机分为三组,A组:假手术组5只;B组:慢性脊髓损伤17β-雌二醇组30只;C组:慢性脊髓损伤空白对照组... 目的:目观察17β-雌二醇对去势大鼠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65只雌性Wister大鼠全部于术前两周行双侧卵巢切除术,随机分为三组,A组:假手术组5只;B组:慢性脊髓损伤17β-雌二醇组30只;C组:慢性脊髓损伤空白对照组。应用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dUDP标记(TUNEL)技术和Caspase-3免疫组化染色,分别于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后1、3、7、14、28、60d对脊髓损伤区进行凋亡细胞及Caspase-3阳性细胞检测观察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B、C两组均发现有TUNEL阳性的凋亡细胞和Caspase-3表达,B组凋亡的细胞数明显减少,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表达降低,神经功能增强。B、C两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阳性细胞表达程度与凋亡细胞的减少相一致。结论:17β-雌二醇能减少慢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的凋亡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慢性 脊髓 神经保护
下载PDF
Pilon骨折治疗及并发症防治的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耿喜林 丁明聪 +2 位作者 张谦 杨同群 王秉义 《甘肃科技》 2013年第16期135-137,共3页
探讨了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对37例复杂Pilon骨折行骨折切开复位、胫骨远端“L”型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植骨术。术后36例切口一期愈合,1例出现3mm的切口边缘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本组随访10—30个月,平均19.... 探讨了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对37例复杂Pilon骨折行骨折切开复位、胫骨远端“L”型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植骨术。术后36例切口一期愈合,1例出现3mm的切口边缘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本组随访10—30个月,平均19.3个月。骨痂出现时间为2—8个月。根据AOFAS评分系统进行评定:优24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为91.9%。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建立完整的力线关系,充分植骨恢复关节面结构,坚强的内固定后早期锻炼,延期负重,才能更好地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钢板固定 植骨 内固定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后处理缺血/再灌注前后骨骼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及一氧化氮的变化
12
作者 张谦 耿喜林 +4 位作者 杨同群 冯宝明 李惠萍 史继德 王秉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7期6985-6988,共4页
背景: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包括心脑在内的多种组织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后处理对家兔后肢腓肠肌缺血/再灌注前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 背景: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包括心脑在内的多种组织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后处理对家兔后肢腓肠肌缺血/再灌注前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组,后2组建立兔左后肢腓肠肌缺血/再灌注实验模型,其中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组在兔左后肢缺血2h后静脉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结果与结论:再灌注后4,12h,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水平及一氧化氮浓度增高幅度较模型组低(P<0.05)。电镜下腓肠肌细胞超微结构显示,模型组内皮细胞膜溶解,肿胀明显,肌纤维内线粒体水肿。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组肌纤维损伤较轻,肌节内Z线及肌节内各带结构基本正常,大部分线粒体结构正常,显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组超微结构损伤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结果证实,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后处理可通过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的表达,减少再灌注后过量一氧化氮生成,改善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骨骼肌 缺血/再灌注损伤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超微结构 组织构建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后处理对兔缺血/再灌注骨骼肌细胞凋亡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13
作者 张谦 耿喜林 +2 位作者 杨同群 李惠萍 康迎新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35-38,43,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后处理对家兔缺血/再灌注(I/R)骨骼肌细胞凋亡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24只成年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I/R组和rhEPO后处理组(5000IU/kg),采用25%的乌拉坦4mL/kg耳缘静脉注射麻醉,在I/R组、rhEPO后...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后处理对家兔缺血/再灌注(I/R)骨骼肌细胞凋亡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24只成年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I/R组和rhEPO后处理组(5000IU/kg),采用25%的乌拉坦4mL/kg耳缘静脉注射麻醉,在I/R组、rhEPO后处理组建立兔左后肢腓肠肌I/R实验模型,4h后松开动脉夹,恢复血流灌注,12h后切取腓肠肌标本,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3组细胞凋亡指数,对I/R早期骨骼肌病理标本进行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 rhEPO后处理组细胞凋亡较I/R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及光镜下腓肠肌组织病理改变显示,rhEPO后处理组病变程度明显轻于I/R组。结论 rhEPO后处理可通过减少细胞凋亡,改善骨骼肌I/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后处理 兔缺血/再灌注损伤 骨骼肌 细胞凋亡 超微结构
下载PDF
颈椎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屈曲牵张性Ⅰ度损伤后迟发性脱位的临床疗效
14
作者 胡旭昌 康学文 +8 位作者 王栓科 杨同群 王永刚 邢帅 马兵 杨勇 杨明轩 任恩惠 杨亮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1年第3期186-190,共5页
背景:下颈椎屈曲牵张性Ⅰ度损伤常不合并脊髓神经症状,影像学检查也无骨折脱位,临床上极易被忽视而导致迟发性脱位、后凸畸形及神经损害。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屈曲牵张性Ⅰ度损伤后迟发性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 背景:下颈椎屈曲牵张性Ⅰ度损伤常不合并脊髓神经症状,影像学检查也无骨折脱位,临床上极易被忽视而导致迟发性脱位、后凸畸形及神经损害。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屈曲牵张性Ⅰ度损伤后迟发性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下颈椎屈曲牵张性Ⅰ度损伤后迟发性脱位10例患者。入院后均行颅骨牵引,6例患者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ACDF),4例患者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CCF),术后费城颈托固定12周。记录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脊髓损伤ASIA神经功能分级。测量患者手术前后损伤节段Cobb角和脱位椎体水平位移以评估脱位复位效果。采用Eck融合分级标准评价植骨融合情况。结果: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100 min,平均(73±9)min,出血量30~100ml,平均(66±12)ml。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疼痛VAS评分、损伤节段Cobb角、脱位椎体水平位移均较术前改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末次随访时10例患者神经功能均恢复正常。依Eck融合分级标准,术后12个月,8例患者植骨融合达到Ⅰ级,2例患者达到Ⅱ级,融合率100%。结论:颈椎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迟发性脱位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颈椎屈曲牵张性Ⅰ度损伤 迟发性脱位 颈椎前路手术
下载PDF
铁剂应用于骨盆骨折术后临床观察
15
作者 耿喜林 安江东 +2 位作者 杨同群 张谦 周斌 《甘肃医药》 2013年第8期567-569,共3页
目的:探讨铁剂治疗对骨盆骨折术后功能恢复和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56例骨盆骨折患者随机选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术后第1天至术后2月给予口服铁剂治疗,对照组未予任何干预。分别于手术前后测得血红蛋白... 目的:探讨铁剂治疗对骨盆骨折术后功能恢复和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56例骨盆骨折患者随机选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术后第1天至术后2月给予口服铁剂治疗,对照组未予任何干预。分别于手术前后测得血红蛋白(Hb)含量,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参数差异。结果:56例患者剔除因输血、失访及术后重大并发症等共9例,铁剂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3、24例进入分析研究。术前两组血红蛋白量分别为(118.4±7.8)g/L和(119.6±7.3)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83)。术后第1天、第3天及第7天血红蛋白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2和6月铁剂治疗血红蛋白增加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第1月、第2月和第6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铁剂能有效提高骨盆骨折术后血红蛋白水平,促进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剂 骨盆骨折 血红蛋白
下载PDF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成人肱骨干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晓东 杨同群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6期838-840,共3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成人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手法牵引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54例成人肱骨干骨折患者。末次随访时采用Neer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采用Mayo评分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26个月。骨折...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成人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手法牵引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54例成人肱骨干骨折患者。末次随访时采用Neer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采用Mayo评分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26个月。骨折均愈合,时间3~8个月。术后均未发生主钉断裂、螺钉松动或脱出情况;2例骨折延迟愈合,通过限制活动延长前臂悬吊时间3周后愈合;3例术前桡神经损伤者均在术后1~3个月恢复。末次随访时,采用Neer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优34例,良18例,差2例;采用Mayo评分评价肘关节功能:优36例,良14例,可4例。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成人肱骨干骨折创伤小、骨折愈合快,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交锁髓内钉固定 手法牵引 闭合复位
下载PDF
带血管蒂组织皮瓣在虎口创面中的应用
17
作者 刘衡 郭万宝 +3 位作者 甄平 刘鸣 杨同群 王触灵 《甘肃医药》 1995年第3期169-170,共2页
拇指单指活动度大,占全手功能的50%左右,虎口对拇指功能的作用亦十分重要。如虎口处皮肤缺损形成瘢痕,将严重影响拇指的对掌、对指及外展功能。我科自1993年以来,采用带血管蒂组织皮瓣移植修复虎口创面8例,效果良好,特报告如下:1 临床... 拇指单指活动度大,占全手功能的50%左右,虎口对拇指功能的作用亦十分重要。如虎口处皮肤缺损形成瘢痕,将严重影响拇指的对掌、对指及外展功能。我科自1993年以来,采用带血管蒂组织皮瓣移植修复虎口创面8例,效果良好,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8例,男6例,女2例,其中瘢痕挛缩3例。最小7岁,最大40岁,平均年龄31岁。其中骨间背侧岛状皮瓣2例,桡动脉皮瓣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口 创面 皮瓣
下载PDF
股骨髁部支撑钢板对股骨远端骨折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杨同群 张谦 +3 位作者 耿喜林 张海鸿 胡旭昌 冯海军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22-226,共5页
目的 分析股骨髁部支撑钢板(CBP)对股骨远端骨折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100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别根据可能影响CBP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8个相关因素(性别、年龄、骨折类型、骨折分类、手术时机、复位质量、是否植骨、是否行石膏... 目的 分析股骨髁部支撑钢板(CBP)对股骨远端骨折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100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别根据可能影响CBP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8个相关因素(性别、年龄、骨折类型、骨折分类、手术时机、复位质量、是否植骨、是否行石膏制动)分组,按Neer膝关节功能评分表对手术疗效评分,评分≥72分为优良,<72分为非优良.先分别对8个相关因素的手术疗效进行单因素分析,行x2检验,再将P<0.05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采用CBP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男性组与女性组,开放性骨折组与闭合性骨折组术后优良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中年组与老年组,A型骨折组与C型骨折组术后优良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7d内手术的患者明显比7d后手术的术后疗效好(P<0.05);术中未植骨比术中植骨的术后疗效更好(P<0.05);复位满意组和未行石膏制动组的术后疗效分别明显优于复位不满意组和行石膏制动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2.864)、骨折类型(OR=47.597)和复位质量(OR=1 1.549)是影响手术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骨折类型和复位质量是影响CBP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手术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这将为提高CBP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手术疗效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髁部支撑钢板 股骨远端骨折 骨折类型
原文传递
17β-雌二醇对去势大鼠慢性脊髓损伤后神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延宏 杨同群 +3 位作者 王秉义 张谦 耿喜林 王颢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0-725,共6页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对去势大鼠慢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90只雌性Wistar大鼠,体重220~250 g,行双侧卵巢切除术;2周后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n=30):假手术组(A组),慢性渐进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加17β-雌二醇组(B组)、慢性渐...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对去势大鼠慢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90只雌性Wistar大鼠,体重220~250 g,行双侧卵巢切除术;2周后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n=30):假手术组(A组),慢性渐进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加17β-雌二醇组(B组)、慢性渐进性压迫性脊髓损伤空白对照组(C组)。A组仅手术切除T10棘突;B、C组制备慢性渐进性压迫性脊髓损伤模型后,分别于造模后每周腹腔注射17β-雌二醇2次(每次100μg/kg)和相同剂量生理盐水。于造模后1、3、7、14、28、60 d采用改良Tarlov评分及斜板实验评分观察大鼠运动功能情况,取材后行HE染色、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TUNEL染色观察。结果造模后14、28及60 d,B组改良Tarlov评分及斜板实验评分均优于C组,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示,造模28 d B组镜下见脊髓灰质轻度水肿、神经元肿胀,有少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病理改变较C组减轻;60 d B组脊髓灰质轻度水肿、神经元肿胀均明显减轻。造模后14、28、60 d B组Caspase-3阳性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C组,7、14、28、60 d B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C组,但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7β-雌二醇能减少大鼠慢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Β-雌二醇 慢性脊髓损伤 神经保护 大鼠
原文传递
老年性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耿喜林 杨同群 +2 位作者 张谦 张海鸿 冯海军 《中国地方病防治》 2014年第3期203-203,共1页
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是具有传染性的布鲁杆菌侵袭脊柱引起的感染性脊椎炎,与脊椎结核有许多相似的表现,特别是老年人临床表现不典型,很容易引起误诊、误治,且治疗效果较差,是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1]。
关键词 临床表现不典型 布鲁杆菌 脊椎炎 疗效分析 病性 老年性 脊椎结核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