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充填开采上覆岩层移动变形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宝贵 杨捷 +1 位作者 王玉凯 杨向向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32-737,共6页
为提高充填开采对上覆岩层移动控制效果,揭示充填开采上覆岩层移动变形规律。以山西焦煤新阳煤矿为工程背景,深入地剖析了充填开采地表沉降的3个关键因素:充填前顶底板移近量,充填体欠接顶量,充填体压缩量。认为提高充填体强度和充填率... 为提高充填开采对上覆岩层移动控制效果,揭示充填开采上覆岩层移动变形规律。以山西焦煤新阳煤矿为工程背景,深入地剖析了充填开采地表沉降的3个关键因素:充填前顶底板移近量,充填体欠接顶量,充填体压缩量。认为提高充填体强度和充填率是控制上覆岩层移动的2个主要途径,其中通过控制充填率来减小上覆岩层移动效果更为明显,充填体强度对于控制上覆岩层移动是有限的。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煤矿胶结充填开采下不同充填体强度和充填率对上覆岩层移动变形情况,并进行了曲线回归分析,得出了在一定充填率下上覆岩层的下沉量曲线,而且建立了等价采高、基岩高度与岩层最大垂直位移量之间的关系式,对预测充填开采地表最大变形,指导充填开采合理充填,起到了积极作用,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开采 岩层移动 数值模拟 回归分析
下载PDF
关于肿瘤放化疗患者跌倒预防中优质护理流程管理的 应用研究
2
作者 杨向向 王力军 《女报》 2020年第3期0321-0321,共1页
目的:我们主要针对肿瘤放疗以及化疗的病患,在面临病症医治的过程当中使用优质护理用上管理的方法来进行具体的护理操作对她们跌倒预防产生的成效进行探讨。方法:在开展调研操作的过程当中,调研人员使用随机选取的方式,选取了在2018年8... 目的:我们主要针对肿瘤放疗以及化疗的病患,在面临病症医治的过程当中使用优质护理用上管理的方法来进行具体的护理操作对她们跌倒预防产生的成效进行探讨。方法:在开展调研操作的过程当中,调研人员使用随机选取的方式,选取了在2018年8月份到2019年9月份期间进入进行相关病症医治的病患作为调研人员选取他们的基本资料和临床资料,作为调研的材料,使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所有的材料进行调研,而参与本次调研的所有病患,一共有100人。结果:使用不同的护理管理方法必然会造成不同的成效,因此在经过护理之后,不同组别的跌倒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常规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为78.2%,而调研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为97.4%。从跌倒情况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常规组病患的跌倒发生率为23.2%,而调研组病患的跌倒发生率则为8.4%。结论:在为进行肿瘤放疗以及化疗医治的病患进行护理和管理的过程当中,使用优质护理流程管理的模式来进行具体的护理操作能够让医疗工作者以及病患都认识到跌倒的发生因素,并有效的预防跌倒事件的出现,具有比较高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流程管理 预防跌倒 肿瘤 化疗
下载PDF
浅谈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便秘的护理
3
作者 杨向向 王力军(通讯作者} 《女报》 2020年第4期0257-0257,共1页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恶性肿瘤病患在进行化疗之后出现便秘的情况,并讨论病患在出现便秘症状时的护理措施。方法:在进行调研的过程当中,调研人员选取了2018年9月份到2019年9月份进入到我院进行恶性肿瘤病症的60名病患作为调研对象,并且选...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恶性肿瘤病患在进行化疗之后出现便秘的情况,并讨论病患在出现便秘症状时的护理措施。方法:在进行调研的过程当中,调研人员选取了2018年9月份到2019年9月份进入到我院进行恶性肿瘤病症的60名病患作为调研对象,并且选取他们的一般资料作为调研资料。除此之外,在进行调研的过程当中,为了能够满足数据的对比性需求,调研人员还将病患分成了常规组和调研组。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不同组别的病患的重度便秘发生率以及排便恢复正常时间等多项指标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而这两项指标都明显表示出,调研组病患占有比较大的优势,因为调研组并没有存在重度便秘的情况,而造成病患则是有23.3%的病患存在重度便秘的情况。结论:对于存在不同便秘情况的病患医疗工作者应该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减少病患存在的痛苦,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化疗 便秘 护理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基于miR-145/ADAM17通路缓解动脉粥样硬化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樊明强 丁涛 杨向向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2年第8期951-955,共5页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缓解动脉粥样硬化氧化应激损伤的潜在机制。方法将24只7周龄的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喂食未经NAC处理的正常食物(n=8);动脉粥样硬化组(AS组),喂食未经NAC处理的高脂饮食(n=8);NA...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缓解动脉粥样硬化氧化应激损伤的潜在机制。方法将24只7周龄的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喂食未经NAC处理的正常食物(n=8);动脉粥样硬化组(AS组),喂食未经NAC处理的高脂饮食(n=8);NAC处理组,喂食NAC处理(每周两次通过胃内给药50 mg/kg)的高脂饮食(n=8)。高脂饮食12周后用试剂盒检测对照组、AS组和NAC处理组中小鼠动脉的活性氧簇(ROS)和丙二醛(MDA)水平。小鼠血管内皮细胞BEND3,按照是否使用NAC处理(终浓度为10μM NAC处理细胞24 h),分为NAC处理组和不处理组,随后使用试剂盒检测两组细胞的ROS和MDA水平。miRNA高通量测序检测NAC处理后小鼠血管内皮细胞BEND3的miRNAs表达。miRDB在线分析和遗传学方法鉴定NAC调控的通路。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S组小鼠血管组织中MDA和ROS水平显著上升(P<0.05),NAC组小鼠血管组织中MDA和ROS水平无显著改变(P>0.05)。与AS组相比,NAC组小鼠血管组织中MDA和ROS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在细胞水平,与不处理组相比,处理组BEND3的MDA和ROS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处理组中BEND3细胞通过miRNA高通量测序发现包括miR-145在内的多种miRNAs发生上调。在BEND3细胞中过表达miR-145后,该细胞的ROS水平降低(P<0.05),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7(ADAM17)的mRNA和蛋白水平亦显著下降(P<0.05)。此外,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发现miR-145靶向ADAM17 mRNA的3’端非编码区。敲低ADAM17后,小鼠血管内皮细胞BEND3的MDA和ROS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NAC能够调控血管内皮细胞中miR-145/ADAM17轴,降低MDA和ROS水平,缓解动脉粥样硬化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 MIR-145 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7 动脉粥样硬化 氧化应激 小鼠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丁涛 樊明强 +3 位作者 戴慧 李建军 杨向向 李利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1年第7期28-30,共3页
目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180例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NLR水平分为高NLR组(NLR>2.43,n=93)和... 目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180例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NLR水平分为高NLR组(NLR>2.43,n=93)和低NLR组(NLR≤2.43,n=87).另纳入同期收治的90例正常体检患者视为正常组.检测各组外周血细胞计数,计算NLR并进行比较,对比高NLR组和低NLR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在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NLR等外周血细胞方面,高NLR组和低NLR组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淋巴细胞计数方面,高NLR组和低NLR组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高NLR组为15.05%,明显高于低NLR组的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PCI术后患者,NLR有着十分重要的检测价值,对心血管不良事件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比值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心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对醛固酮诱导血管平滑肌炎症的改善作用及对Rac1/2活化和ROS生成的影响
6
作者 丁涛 白静 +3 位作者 司乔柯 杨向向 曹煜 樊明强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53-54,56,共3页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NAC)对醛固酮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炎症的改善作用及对Rac1/2活化和活性氧(ROS)生成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离培养的VSMCs分为对照组、醛固酮组、NACⅠ组、NACⅡ组、EHT1864组,对照组不接受任何药物处理,醛固...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NAC)对醛固酮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炎症的改善作用及对Rac1/2活化和活性氧(ROS)生成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离培养的VSMCs分为对照组、醛固酮组、NACⅠ组、NACⅡ组、EHT1864组,对照组不接受任何药物处理,醛固酮组采用醛固酮(10-7 mmol/L)刺激VSMC 60 min,NACⅠ组在醛固酮刺激的同时加入0.5 mmol/L的NAC,NACⅡ组在醛固酮刺激的同时加入1 mmol/L的NAC,EHT1864组在醛固酮刺激的同时加入Eht1864(RAC1/2抑制剂)10-6 mmol/L。采用荧光素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ROS生成水平,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RAC1/2和p47phox蛋白,采用RT-PCR检测VSMC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表达水平。结果醛固酮组VSMC的RLU高于对照组,NACⅠ、NACⅡ、EHT1864组VSMC的RLU均低于醛固酮组,NACⅡ组和EHT1864组VSMC的RLU低于NAC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C对醛固酮升高导致血管系统疾病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RAC1/2和p47phox易位与活化从而减轻NOX诱导的ROX及血管炎症有关,在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具有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 醛固酮 血管平滑肌细胞 活性氧
下载PDF
依替巴肽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7
作者 丁涛 白静 +3 位作者 樊明强 杨向向 彭正飞 党晓凤 《世界复合医学》 2022年第1期161-164,181,共5页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内应用依替巴肽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期间该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内应用依替巴肽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期间该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两组均行急诊PCI,对照组开通血管后常规静脉使用替罗非班,研究组开通血管后冠状动脉内应用依替巴肽,对比两组急性心梗患者的术后血流及住院期间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小板聚集率为(3.24±0.49)%,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左心射血分数为(64.79±2.39)%、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为(51.73±3.22)cm、B型钠尿肽数值为(46.98±3.12)pg/mL,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应用依替巴肽具有较为突出的临床效果,能够减轻患者血栓负荷,减少冠脉慢血流及无复流,进一步降低术中及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依替巴肽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PCI 效果
下载PDF
FFR在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PCI术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丁涛 白静 +4 位作者 樊明强 杨向向 彭正飞 杜丽 曹煜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第3期48-50,共3页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患者采用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效果。方法:数据遴选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患者,所有对象均接受PCI,经“硬币分组法”分...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患者采用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效果。方法:数据遴选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患者,所有对象均接受PCI,经“硬币分组法”分为参照组[冠状动脉造影(CAG)指导下行PCI,n=40]、研究组(FFR指导下行PCI,n=40)。比较分析两组PCI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支架植入数量、造影剂使用剂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PCI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参照组比较,研究组支架植入数量、造影剂使用剂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7.50%,参照组为1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FR指导下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患者行PCI可减少支架植入数量及造影剂剂量,避免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 不良事件 冠状动脉造影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