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9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作用内曲线马达柱塞滚子摩擦副弹流润滑特性分析
1
作者 杨国来 谢万耀 +2 位作者 曹文斌 杨鹏强 孙丽霞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4-100,共7页
柱塞滚子摩擦副润滑性能是影响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寿命及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在充分考虑油液的弱可压缩性和黏压特性的基础上,建立柱塞滚子的非稳态弹流润滑系统数值计算模型,在内曲线马达额定转速和最大工作压力条件下,研究马达柱塞滚... 柱塞滚子摩擦副润滑性能是影响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寿命及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在充分考虑油液的弱可压缩性和黏压特性的基础上,建立柱塞滚子的非稳态弹流润滑系统数值计算模型,在内曲线马达额定转速和最大工作压力条件下,研究马达柱塞滚子摩擦副在一个作用幅角内油膜压力分布、固体域变形、油液泄漏量、最小油膜厚度以及油膜润滑形式。结果表明:油膜高压区主要分布在进油阶段靠近通油孔和回油阶段远离通油孔的滚子孔承载面区域,以及回油阶段靠近通油孔的滚子孔侧壁面区域;油膜负压区主要分布在滚子孔靠近缺口的两侧壁面区域,以及进油阶段远离通油孔和回油阶段靠近通油孔的承载面区域;固体域主要发生滚子孔承载面下凹变形和两侧壁面扩大变形;油液泄漏量在进油阶段变化稳定,回油阶段变化剧烈;随着马达的旋转,最小油膜厚度先减小后增大,油膜处于全膜润滑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曲线马达 柱塞滚子摩擦副 弹流润滑 双向流固耦合
下载PDF
基于混沌多项式的超轻型火炮发射过程区间不确定性分析
2
作者 刘加鑫 杨国来 +1 位作者 王丽群 薛立国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139,共8页
火炮发射过程中,存在由弹、炮、药、环境等各种因素引起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将不可避免地影响火炮发射的综合性能,只考虑超轻型火炮发射过程中的确定性问题,无法获得其准确的变化规律。因此基于非侵入式的混沌多项式展开(polynomial... 火炮发射过程中,存在由弹、炮、药、环境等各种因素引起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将不可避免地影响火炮发射的综合性能,只考虑超轻型火炮发射过程中的确定性问题,无法获得其准确的变化规律。因此基于非侵入式的混沌多项式展开(polynomial chaos expansions,PCE),提出一种计算超轻型火炮弹丸起始扰动范围的区间不确定性分析方法。首先建立了含有区间不确定性参数的超轻型火炮多体动力学模型,基于截断的PCE,通过在不确定性空间内的采样理论,将含区间不确定性参数的动力学系统转变为仅含确定性参数的动力学系统。进一步利用混沌多项式区间扩张函数估算弹丸起始扰动和其他动力学响应的动态区间边界,该研究可为超轻型火炮弹丸起始扰动散布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轻型火炮 混沌多项式展开 火炮发射动力学 不确定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补偿的坦克全电双向稳定系统非线性滑模控制
3
作者 王一珉 袁树森 +1 位作者 林大睿 杨国来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104,共15页
传统坦克双向稳定系统的控制策略难以有效处理新一代全电双向稳定系统中的耦合性、非线性和不确定性,而基于模型的非线性控制能够充分利用系统动态模型的先验信息提升控制效果。因此,建立计及执行器动态的全电双向稳定系统机电耦合动力... 传统坦克双向稳定系统的控制策略难以有效处理新一代全电双向稳定系统中的耦合性、非线性和不确定性,而基于模型的非线性控制能够充分利用系统动态模型的先验信息提升控制效果。因此,建立计及执行器动态的全电双向稳定系统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补偿的非线性滑模控制方法。引入滑模面和基于双曲正切函数改进的滑模鲁棒控制律设计非线性滑模控制函数,以有效地消除系统振荡,提高系统的稳态性能。同时,深度融合多层神经网络,准确估计系统的不确定性并进行前馈补偿,避免高增益反馈。基于Lyapunov理论严格证明了新控制策略可以实现连续控制输入下坦克全电双向稳定系统的渐近稳定性能。搭建了联合仿真环境与半实物实验平台,通过大量对比实验验证了新控制策略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克 全电双向稳定系统 滑模控制 神经网络 动力学建模 对比实验验证
下载PDF
某发射装置自动弹仓自适应鲁棒控制
4
作者 陈明普 葛建立 +2 位作者 李立国 杨国来 王宗范 《海军航空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351-359,372,共10页
针对某低压弹发射装置的自动装填需求,及大节距链式回转弹仓多边形效应影响突出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该装置的自动弹仓。通过采用储弹筒偏置的小节距、多链节的设计,减小了链传动多边形效应的影响。为研究弹丸数量对系统动力学特性... 针对某低压弹发射装置的自动装填需求,及大节距链式回转弹仓多边形效应影响突出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该装置的自动弹仓。通过采用储弹筒偏置的小节距、多链节的设计,减小了链传动多边形效应的影响。为研究弹丸数量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多工况仿真计算。同时,基于约束跟随理论,提出了一种用于自动弹仓的自适应鲁棒控制策略,通过在线调整自适应参数来抑制系统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供弹控制精度。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小节距链传动的多边形效应对本系统影响较小,机构运转平稳,储弹筒的定位精度较高,输弹性能稳定。研究为炮射无人机等低压发射场景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发射装置 链式自动回转弹仓 多边形效应 约束跟随 鲁棒控制
下载PDF
液压冲击器系统供油压力对冲击性能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李琛玺 杨国来 +2 位作者 李全军 赵天昊 柴红强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25年第3期16-22,共7页
为了研究液压冲击器系统供油压力对冲击性能的影响,在分析液压冲击器工作原理及特点的基础上,建立气液联合式液压冲击器系统的非线性模型。运用AMESim分别对液压冲击器的回程加速过程和回程减速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系统供油... 为了研究液压冲击器系统供油压力对冲击性能的影响,在分析液压冲击器工作原理及特点的基础上,建立气液联合式液压冲击器系统的非线性模型。运用AMESim分别对液压冲击器的回程加速过程和回程减速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系统供油压力对液压冲击器的冲击性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反复仿真优化分析,得出同类型的液压冲击器的最佳系统供油压力在19~22 MPa之间。为液压冲击器的设计及液压系统参数优化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冲击器 AMESIM仿真 系统供油压力 冲击性能
下载PDF
高频响应悬臂梁单向阀动态特性研究
6
作者 杨国来 杨鹏强 +2 位作者 曹文斌 谢万耀 孙丽霞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82,共9页
单向阀动态性能是影响磁致伸缩电液作动器中核心部件磁致伸缩泵输出性能的因素之一。已应用于磁致伸缩泵配流的悬臂梁单向阀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随着启闭频率上升而响应性能下降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高频响应双瓣式悬臂梁单向阀,... 单向阀动态性能是影响磁致伸缩电液作动器中核心部件磁致伸缩泵输出性能的因素之一。已应用于磁致伸缩泵配流的悬臂梁单向阀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随着启闭频率上升而响应性能下降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高频响应双瓣式悬臂梁单向阀,对已有和提出的单向阀进行动态响应分析。通过流固耦合在阀两端输入幅值为60 kPa的正弦压差,对比分析了已有和提出的两种单向阀的响应性。结果表明:随着输入压差信号频率的增加,已有单瓣式悬臂梁单向阀出现了响应滞后和阀口不能关闭的情况,阀口未关闭位移随频率的增大而增大,输入频率每增加100 Hz,阀口不闭合位移增加2.1%;双瓣式悬臂梁单向阀在相同结构参数下频率响应和阀口关闭情况都优于单瓣式单向阀,输入频率每增加100 Hz,阀口不闭合位移增加1%,减少了阀口回流,阀的高频响应优点可以适应磁致伸缩材料高频宽的特点。为高性能智能电液作动器的发展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梁单向阀 电液作动器 微流体 高频响应
下载PDF
隔爆型电磁铁力-行程特性的优化分析及验证 被引量:1
7
作者 曹文斌 房瑞清 +2 位作者 杨国来 赵天昊 于忠元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21,共10页
防爆阀是石油勘探等井下液压设备常用的核心控制元件。现有防爆阀常采用的隔爆型电磁铁体积相对较大,难以充分发挥液压元件及系统功重比大的优势。基于防爆阀可靠性的要求,在不增大矿用防爆阀外形尺寸的前提下,分别研究了衔铁高径比、... 防爆阀是石油勘探等井下液压设备常用的核心控制元件。现有防爆阀常采用的隔爆型电磁铁体积相对较大,难以充分发挥液压元件及系统功重比大的优势。基于防爆阀可靠性的要求,在不增大矿用防爆阀外形尺寸的前提下,分别研究了衔铁高径比、隔磁环位置、上端隔磁角对隔爆型电磁铁力-行程特性的影响。基于L_(9)(3^(4))正交试验,采用极差分析法获得了试验因素影响程度大小以及选择范围内最佳的结构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当隔爆型电磁铁结构参数衔铁高径比为2.03,隔磁环位置距参考点位置下移0.5 mm,上端隔磁角30°时电磁力-行程特性曲线最佳,为隔爆型电磁铁的结构参数优化提供了指导,并通过对比试验验证了隔爆型电磁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爆阀 隔爆型电磁铁 正交试验 力-行程特性
下载PDF
深海极端环境下齿轮泵容积效率演变规律研究
8
作者 曹文斌 于忠元 +2 位作者 杨国来 李小文 王澳归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8-36,共9页
大范围变海深环境下液压系统介质黏度变化及关键零部件形变明显,会对齿轮泵容积效率产生影响。为了研究齿轮泵在深海环境下容积效率的变化规律,建立了海深与齿轮泵容积效率的数学模型,通过理论和仿真分析了在不同海深下的齿轮泵的容积... 大范围变海深环境下液压系统介质黏度变化及关键零部件形变明显,会对齿轮泵容积效率产生影响。为了研究齿轮泵在深海环境下容积效率的变化规律,建立了海深与齿轮泵容积效率的数学模型,通过理论和仿真分析了在不同海深下的齿轮泵的容积效率。结果表明:随着海深的增加,齿轮泵的容积效率逐渐增大。在海深达到11000 m的极限超高压的环境下时,转速以及温度的变化对齿轮泵容积效率影响较陆地更加明显。研究结果为深海齿轮泵优化提供了相关的理论依据,对水下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高外压 变黏度 齿轮泵 容积效率
下载PDF
强冲击载荷下电磁阻尼器磁阻尼力影响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梁仕民 杨国来 +1 位作者 王义金 胡自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1-27,共7页
永磁式电磁阻尼器具有无接触、无污染、结构简单和可靠性高等优点,将其应用在火炮制退机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火炮在发射后产生的强冲击载荷使得电磁阻尼器的加速度最高可达1200 m/s^(2),因此在强冲击载荷下磁阻尼力的影响亟需分析... 永磁式电磁阻尼器具有无接触、无污染、结构简单和可靠性高等优点,将其应用在火炮制退机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火炮在发射后产生的强冲击载荷使得电磁阻尼器的加速度最高可达1200 m/s^(2),因此在强冲击载荷下磁阻尼力的影响亟需分析。为确保电磁阻尼器能够满足火炮制退机的使用要求,引入火炮后坐运动方程得到强冲击载荷下磁阻尼力的变化规律,同时利用解析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对模型进行相互映证。对电磁阻尼器在后坐过程中产生的寄生效应如端部效应、磁性饱和与涡流去磁效应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后坐过程中,端部效应使得端部区域磁场强度降低,从而降低磁阻尼力;磁性饱和使得涡流区域的面积增加,导致涡流去磁效应加强,使磁阻尼力曲线产生“马鞍”型效应。通过对磁阻尼力的影响进行分析,为后续电磁阻尼器的设计和优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阻尼器 后坐运动方程 磁阻尼力 寄生效应
下载PDF
火炮电涡流制退机用钕铁硼的热退磁特性
10
作者 孙正平 杨国来 +1 位作者 李雷 王丽群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12-2727,共16页
永磁式电涡流制退机是火炮后坐阻力高效控制领域中一种具有创新性的设计,在耗能密度大、工作环境相对密闭的火炮应用场景下电涡流制退机会出现严重的温升现象,高温会导致钕铁硼材料磁性能的下降继而影响制退特性,现阶段钕铁硼的热退磁... 永磁式电涡流制退机是火炮后坐阻力高效控制领域中一种具有创新性的设计,在耗能密度大、工作环境相对密闭的火炮应用场景下电涡流制退机会出现严重的温升现象,高温会导致钕铁硼材料磁性能的下降继而影响制退特性,现阶段钕铁硼的热退磁过程尚不明晰且缺乏理论表达。为掌握钕铁硼热退磁特性,基于微磁模拟方法,从微观磁矩受热运动的角度定量分析不同温度下钕铁硼的退磁过程,得到宏观钕铁硼的退磁曲线。为使退磁曲线更好地指导工程设计,使用J-A模型对钕铁硼退磁行为进行理论描述,并进行实验验证。分别基于传统的剩余磁通密度模型和J-A模型开展钕铁硼退磁与阻力退化的磁热耦合数值计算,通过与原理样机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J-A模型对钕铁硼磁性能的描述更为准确。计算不同工作温度及膛压下制退机工作性能,分析温度场下钕铁硼退磁特性及制退机阻尼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最恶劣工况下钕铁硼最大退磁量为0.351 T,制退机最大后坐位移为1108 mm,这为电涡流制退机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炮电涡流制退机 钕铁硼 微磁理论 退磁特性
下载PDF
混合励磁式电涡流制退机电磁场与阻力特性分析
11
作者 王义金 杨国来 +1 位作者 李雷 王丽群 《弹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81,共8页
电涡流制退机具有无液体泄漏、无需密封、阻力稳定的优势。与目前应用较多的永磁式电涡流制退机相比,混合励磁式电涡流制退机采用线圈替代了一部分永磁体,对阻力特性的调节效果更好。对比了混合励磁式电涡流制退机2种可能的结构形式,然... 电涡流制退机具有无液体泄漏、无需密封、阻力稳定的优势。与目前应用较多的永磁式电涡流制退机相比,混合励磁式电涡流制退机采用线圈替代了一部分永磁体,对阻力特性的调节效果更好。对比了混合励磁式电涡流制退机2种可能的结构形式,然后根据磁路分析与初步计算选择出具有更好阻力性能的结构。针对该结构,利用等效磁路法计算气隙磁场,采用子域模型考虑感生涡流影响,建立了求解混合励磁式电涡流制退机阻力值的等效子域模型。根据某口径火炮反后坐要求,确定了制退机的主要尺寸参数,完成了混合励磁式电涡流制退机结构参数的前期设计,并通过数值计算对解析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接着,针对某口径火炮发射时的工况建立仿真模型,以炮膛合力曲线和复进机力的后坐行程函数曲线作为条件输入,分析强冲击载荷下混合励磁式电涡流制退机的电磁阻尼力、后坐位移和后坐速度规律。最后,分析了不同气隙宽度与内筒的电导率对电磁阻尼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气隙宽度越小电磁阻尼力越大,同时过大的内筒电导率会导致电磁阻尼力呈现“马鞍”型。本文研究可为混合励磁式电涡流制退机的工程化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励磁 电涡流制退机 等效磁路法 子域模型 电磁阻尼力
下载PDF
基于热源网络法的永磁式电磁制退机热特性研究
12
作者 胡自明 杨国来 +1 位作者 李雷 王丽群 《弹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73,共9页
永磁式电磁制退机以磁场为能量传输介质,有望彻底解决传统液压式制退机液体泄漏、阻力规律稳定性差等问题。然而电磁制退机工作过程中的热特性变化规律尚未探明,限制了电磁制退机的进一步发展。依据电磁制退机的结构,建立了热源网络温... 永磁式电磁制退机以磁场为能量传输介质,有望彻底解决传统液压式制退机液体泄漏、阻力规律稳定性差等问题。然而电磁制退机工作过程中的热特性变化规律尚未探明,限制了电磁制退机的进一步发展。依据电磁制退机的结构,建立了热源网络温度场分析模型,计算了电磁制退机各主要部件的热参数,结合热路传播路径编写了温度场计算程序,得到了火炮后坐过程中电磁制退机不同时刻的瞬态节点温度,探究了电磁制退机瞬态工作过程中的温度传播规律与分布特性。同时建立有限元模型,对热源网络分析模型进行了验证。最后充分利用热源网络模型计算效率高的优势,开展了连发射击工况下电磁制退机的热特性研究、失效预测和冷却措施探究,为电磁制退机的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制退机 热源网络法 有限元法 温度场
下载PDF
坦克火炮身管内膛镀铬层损伤分布规律研究
13
作者 宋雯程 杨国来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9-685,共7页
某坦克火炮身管采用内膛镀铬技术可有效提高身管使用寿命。镀铬层身管和非镀铬层身管内膛损伤规律不一致,该文采用了理论计算和理化特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手段,探究了镀铬层身管在多发射击后的损伤退化规律。理论研究发现,身管内膛烧蚀... 某坦克火炮身管采用内膛镀铬技术可有效提高身管使用寿命。镀铬层身管和非镀铬层身管内膛损伤规律不一致,该文采用了理论计算和理化特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手段,探究了镀铬层身管在多发射击后的损伤退化规律。理论研究发现,身管内膛烧蚀磨损主要集中在坡膛及膛线起始部和最大膛压处,射弹500发时身管坡膛起始部烧蚀磨损量约为0.22 mm。在实际完成射弹700余发后,测试了身管内膛阳线直径变化量,并统计了发数和身管口部内膛直径累计增量的关系,由此判断镀铬层脱落情况。最后,在膛线起始部和最大膛压区选取特征点进行了微观形貌观测,并获得了表面元素质量分数。综合理论计算和理化特性分析表明,膛线起始部和最大膛压区压力和温度环境最为恶劣,镀铬层脱落情况明显,从最大膛压处到炮口处,镀铬层脱落状况逐步减轻。该文研究为揭示身管内膛镀铬层的损伤规律和破坏机理提供了一定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管内膛 镀铬层损伤 膛线起始部 最大膛压区
下载PDF
迫击炮复合材料座钣多工况多目标优化
14
作者 王锋锋 杨国来 《弹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3,共7页
未来信息化战争对迫击炮射程、射击精度、机动性等核心指标提出了很高要求,迫击炮座钣的轻量化设计已成为迫击炮轻量化设计的研究热点。复合材料因具有强度高、质量轻、耐冲击等优点在座钣设计上得到了应用。为保证复合材料座钣的强度... 未来信息化战争对迫击炮射程、射击精度、机动性等核心指标提出了很高要求,迫击炮座钣的轻量化设计已成为迫击炮轻量化设计的研究热点。复合材料因具有强度高、质量轻、耐冲击等优点在座钣设计上得到了应用。为保证复合材料座钣的强度和稳定性,拓展复合材料座钣的适用工况,采用多目标聚合方法,以座钣沿炮膛轴线方向的位移、侧方向的位移、复进阶段反跳程度、炮口振动状态和座钣质量为优化目标,开展了迫击炮复合材料座钣多工况多目标研究。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构建近似代理模型,并进行模型验证和可信评估,基于代理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对优化问题进行求解。考虑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材料特性,对复合材料座钣进行优化设计,达到其射击稳定性和机动性之间的最佳匹配,提高迫击炮复合材料座钣的综合性能。综合比较黏土、中硬土和坚硬土3种工况下复合材料座钣的强度和射击稳定性,结果表明该研究方法对迫击炮的轻量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迫击炮 复合材料座钣 多工况 多目标 优化
下载PDF
基于两相流流固耦合方法的两栖火炮水上射击稳定性分析
15
作者 张一品 葛建立 +2 位作者 李立国 邓远泊 杨国来 《海军航空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633-639,648,共8页
两栖火炮水上射击稳定性是一个涉及两种流场与两栖火炮相互作用的复杂问题。此前的研究往往将该问题中的流场作用简化为弹簧-扭簧系统,这样的简化模型会导致两栖火炮水上射击稳定性的预测精确度不足。文章通过两相流流固耦合方法详细研... 两栖火炮水上射击稳定性是一个涉及两种流场与两栖火炮相互作用的复杂问题。此前的研究往往将该问题中的流场作用简化为弹簧-扭簧系统,这样的简化模型会导致两栖火炮水上射击稳定性的预测精确度不足。文章通过两相流流固耦合方法详细研究了两栖火炮受到海面风浪作用产生的摇荡。仿真结果表明,两栖火炮在3、4级风浪环境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同等级风浪环境下不同的车体朝向角将对两栖火炮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火炮 射击稳定性 两相流 流固耦合 海浪模拟
下载PDF
轴流式止回阀动态特性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杨国来 伍国果 +2 位作者 刘小雄 曹文斌 许敏影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6-49,55,共5页
基于Fluent软件提供的计算方法和物理模型,利用动网格及用户自定义函数技术对轴流式止回阀的阀瓣运动过程进行动态数值模拟.通过动网格较好地解决了因阀瓣运动而导致的计算区域瞬时变化的问题.利用CFD软件Fluent,采用非结构化网格,标准k... 基于Fluent软件提供的计算方法和物理模型,利用动网格及用户自定义函数技术对轴流式止回阀的阀瓣运动过程进行动态数值模拟.通过动网格较好地解决了因阀瓣运动而导致的计算区域瞬时变化的问题.利用CFD软件Fluent,采用非结构化网格,标准k-ε湍流模型,模拟了阀瓣关闭的动态过程中,止回阀内压力场和速度场的瞬态变化过程,计算出动态特性曲线,并进行了相应的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运用动网格技术能较好地模拟止回阀内部压力和速度的动态变化,试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趋于一致,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通过数值模拟不同公称直径和外力下止回阀内的压力场和速度场的瞬态变化,计算出对应的动态特性曲线,并总结了止回阀的公称直径和外力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对工程设计与管理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回阀 动网格 用户自定义函数 动态特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FLUENT的高压水射流喷嘴的流场仿真 被引量:92
17
作者 杨国来 周文会 刘肥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9-52,共4页
针对两种不同结构型式的圆锥形喷嘴,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高压水射流流场的速度、压力、介质等物理量进行两相流的数值模拟分析,并对两种喷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锥直形喷嘴的长径比在2~3时速度最佳,在长径比取值合适时,短管... 针对两种不同结构型式的圆锥形喷嘴,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高压水射流流场的速度、压力、介质等物理量进行两相流的数值模拟分析,并对两种喷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锥直形喷嘴的长径比在2~3时速度最佳,在长径比取值合适时,短管内会形成负压,射流的边界层主要为水滴,其稳定性取决于韦伯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嘴 高压水射流 气液两相流
下载PDF
轴流式止回阀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杨国来 伍国果 +2 位作者 刘小熊 曹文斌 许敏影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97-99,112,共4页
根据轴流式止回阀的结构特点,利用Solidworks造型软件对其流道进行三维造型,将造型导入到ICEM中进行网格划分,利用FLUENT对止回阀的压力降特性和动态特性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得出轴流止回阀具有节约能源、可以减小水锤... 根据轴流式止回阀的结构特点,利用Solidworks造型软件对其流道进行三维造型,将造型导入到ICEM中进行网格划分,利用FLUENT对止回阀的压力降特性和动态特性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得出轴流止回阀具有节约能源、可以减小水锤作用等优点;应用FLUENT对几种流速工况下的流动进行计算,并与试验结果作对比,结果表明两者比较接近,验证了CFD/CAD的结合在工程应用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式止回阀 数值模拟 ICEM FLUENT
下载PDF
火炮虚拟样机的总体框架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国来 陈运生 +1 位作者 曾晋春 葛建立 《弹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1-54,共4页
探讨了虚拟样机技术在火炮中的初步应用.在阐述火炮虚拟样机技术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结合火炮武器装备研制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火炮虚拟样机的总体框架,建立了火炮武器系统设计、研制、试验和评估的集成化虚拟样机环境.以某车载火炮的总体... 探讨了虚拟样机技术在火炮中的初步应用.在阐述火炮虚拟样机技术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结合火炮武器装备研制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火炮虚拟样机的总体框架,建立了火炮武器系统设计、研制、试验和评估的集成化虚拟样机环境.以某车载火炮的总体方案为例,介绍了虚拟样机的建模、仿真,并分析了虚拟样机的性能,结果表明虚拟样机技术可有效地支持火炮武器系统的数字化设计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炮 虚拟样机 动力学 仿真 总体方案
下载PDF
火炮振动与控制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国来 葛建立 +1 位作者 孙全兆 王丽群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43-1051,1232,共10页
火炮是一个多场耦合复杂系统,其发射过程具有高瞬态和强冲击特征,火炮振动是影响射击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火炮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近年来提出了火炮多体系统动力学、非线性动态有限元、多目标多学科优化及不确定性等火炮现代设计理... 火炮是一个多场耦合复杂系统,其发射过程具有高瞬态和强冲击特征,火炮振动是影响射击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火炮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近年来提出了火炮多体系统动力学、非线性动态有限元、多目标多学科优化及不确定性等火炮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对炮身、架体、底盘等重要部件及各部件间连接关系组成的火炮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及优化,从而达到减小炮口振动、提高射击稳定性和射击安全性的目的。笔者从火炮振动与系统优化、弹炮耦合、火炮不确定性分析与优化等方面对近年来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分类讨论,并提出了火炮振动领域存在的问题及火炮振动与控制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炮振动 射击精度 多体系统动力学 有限元法 弹炮耦合 不确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