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2毒素对胎儿软骨细胞IL-1β与IL-6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天府 赵宝成 王光林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22-324,共3页
目的 探讨 T- 2毒素对软骨细胞 IL- 1β与 IL- 6分泌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原代单层培养的人胎儿骺软骨细胞 ,T- 2毒素在有或无佛波醇酯 (PMA)刺激下与软骨细胞共同孵育。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 ISA)检测上清液中 IL- 1β与 IL... 目的 探讨 T- 2毒素对软骨细胞 IL- 1β与 IL- 6分泌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原代单层培养的人胎儿骺软骨细胞 ,T- 2毒素在有或无佛波醇酯 (PMA)刺激下与软骨细胞共同孵育。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 ISA)检测上清液中 IL- 1β与 IL- 6水平。结果  T- 2毒素为 8μg/L 时 ,不论有无 PMA刺激 ,IL- 1β分泌均显著增加 ;有 PMA刺激 ,IL- 6分泌显著增加。结论  T- 2毒素可以超诱导软骨细胞 IL- 1β与 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毒素 软骨损伤 大骨节病 细胞因子 ELISA法 KBD
下载PDF
T-2毒素致胎儿软骨细胞凋亡的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杨天府 贾志强 沈彬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 探讨 T- 2毒素与软骨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水囊引产胎儿的软骨细胞体外单层培养。 T- 2毒素浓度分为 0 ,5 ,10 ,2 0和 40μg/ L 5组 ,第 1代软骨细胞接种后培养 4d,加入不同浓度的 T- 2毒素 ,作用 16 h。应用 TU NEL 法和流式... 目的 探讨 T- 2毒素与软骨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水囊引产胎儿的软骨细胞体外单层培养。 T- 2毒素浓度分为 0 ,5 ,10 ,2 0和 40μg/ L 5组 ,第 1代软骨细胞接种后培养 4d,加入不同浓度的 T- 2毒素 ,作用 16 h。应用 TU NEL 法和流式细胞技术定性和定量检测软骨细胞凋亡。同时观察 T- 2毒素对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各组细胞在加入 T- 2毒素后 ,胞体明显皱缩 ,T- 2毒素浓度越大 ,皱缩越严重。流式细胞仪检测与 Td T中介脱氧尿苷三磷酸末端标记 (TU NEL)法检测均发现 ,当 T- 2毒素在 0~ 10 μg/ L 之间时 ,T- 2毒素浓度越大 ,凋亡细胞越多。结论  T- 2毒素对软骨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并与 T- 2毒素浓度呈剂量—效应关系。 T- 2毒素可以引起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凋亡 ,且与 T- 2毒素浓度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毒素 细胞凋亡 软骨细胞 大骨节病
下载PDF
同种异体骨移植的免疫反应 被引量:19
3
作者 杨天府 汪颖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81-186,共6页
同种异体骨移植的免疫反应杨天府,汪颖综述杨志明审校骨移植是骨科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1668年,荷兰外科医生JobVanMeekeren进行了有记载的第1例骨移植手术,他将狗的颅骨移植到病人的颅骨缺损处。当后来... 同种异体骨移植的免疫反应杨天府,汪颖综述杨志明审校骨移植是骨科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1668年,荷兰外科医生JobVanMeekeren进行了有记载的第1例骨移植手术,他将狗的颅骨移植到病人的颅骨缺损处。当后来病人要求取出移植物时,颅骨缺损已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骨 骨移植 免疫反应
下载PDF
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天府 李箭 +3 位作者 屠重琪 沈彬 贾志强 《四川医学》 CAS 2000年第5期388-390,共3页
目的 为了提高髋臼骨折的治疗效果 ,对影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效果的一些因素进行分析 ,找出对治疗效果有直接影响的一些相关因素。方法 对 78例手术治疗的髋臼骨折患者 1~ 8年 ,平均 3年的随访 ,髋臼骨折按 AO方法进行分类并评价其术... 目的 为了提高髋臼骨折的治疗效果 ,对影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效果的一些因素进行分析 ,找出对治疗效果有直接影响的一些相关因素。方法 对 78例手术治疗的髋臼骨折患者 1~ 8年 ,平均 3年的随访 ,髋臼骨折按 AO方法进行分类并评价其术后髋关节功能和 X线表现。结果 按 Matta复位标准 ,解剖复位 37例 ,满意复位 2 1例 ,不满意复位 2 0例。患髋功能评价 ,优 2 1例 ,良 2 3例 ,可 18例 ,差 16例。优良率 5 6 .4%。结论 髋臼骨折的治疗应象其他关节内骨折一样 ,应尽量达到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 ;手术时间应在伤后 1周以内。髋臼粉碎骨折伴髋关节脱位者 ,如髋关节复位后髋臼形态大致正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疗效分析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苯妥英在兔骨折愈合中的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杨天府 孟增东 志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49-152,共4页
为了观察苯妥英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选用健康家兔72只,手术造成双侧桡骨骨折模型。随机分为三组:全身用药组,局部用药组及对照组。分别于骨折后第9,16及30d处死动物,采用X线摄片、骨痂重量测定及组织学检查等方法观察苯... 为了观察苯妥英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选用健康家兔72只,手术造成双侧桡骨骨折模型。随机分为三组:全身用药组,局部用药组及对照组。分别于骨折后第9,16及30d处死动物,采用X线摄片、骨痂重量测定及组织学检查等方法观察苯妥英局部应用和全身应用在促进骨折愈合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苯妥英局部应用和全身应用均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妥英 骨折愈合 药物疗法
全文增补中
近排腕骨切除术治疗陈旧性腕骨脱位
6
作者 杨天府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1988年第2期108-,共1页
1974年以来,我们应用近排腕骨切除术治疗陈旧性腕骨脱位13例,治疗效果满意。 13例中男11例,女2例。年龄18~52岁,平均32岁。右侧8例,左侧5例。交通事故伤3例,坠落伤6例,机器损伤4例。经舟骨一月骨周围脱位7例,舟骨一月骨脱位2例,头骨一... 1974年以来,我们应用近排腕骨切除术治疗陈旧性腕骨脱位13例,治疗效果满意。 13例中男11例,女2例。年龄18~52岁,平均32岁。右侧8例,左侧5例。交通事故伤3例,坠落伤6例,机器损伤4例。经舟骨一月骨周围脱位7例,舟骨一月骨脱位2例,头骨一月骨脱位1例,月骨周围脱位3例。13例有6例合并其他部位的严重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排腕骨切除术 月骨周围脱位 舟骨 月骨脱位 腕关节活动 中男 坠落伤 随访病人 神经受压 手术时间
下载PDF
前臂逆行筋膜瓣治疗麻风虎口凹陷畸形
7
作者 杨天府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1988年第2期106-,共1页
虎口凹陷是麻风病人最常见的手部畸形之一。1987年以来,我们应用前臂逆行筋膜瓣充填虎口治疗麻风病人的虎口凹陷畸形13例,经随访6月~1年,治疗效果满意。 本组共13例,瘤型麻风10例,结核样型麻风3例;麻风病程3~32年,平均13年。男11例,女... 虎口凹陷是麻风病人最常见的手部畸形之一。1987年以来,我们应用前臂逆行筋膜瓣充填虎口治疗麻风病人的虎口凹陷畸形13例,经随访6月~1年,治疗效果满意。 本组共13例,瘤型麻风10例,结核样型麻风3例;麻风病程3~32年,平均13年。男11例,女2例。左侧6例,右侧7例。年龄18~62岁,平均36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膜瓣 凹陷畸形 拇指功 血供 筋膜血管网 主干动脉 静脉回流 头静脉 小动脉
下载PDF
车祸伤中的股骨颈骨折漏诊
8
作者 杨天府 黄富国 +3 位作者 李箭 屠重琪 龚全 李涛 《西藏医药》 1999年第S1期44-44,共1页
目的:股骨颈骨折在多发性损伤中容易漏诊,我们通过从收治的车祸伤中骨股颈骨折记诊的14例进行总结,对漏诊的原因进行分析,以达到尽可能减少漏诊的目的.方法:本组14例,骨折按Garden分型Ⅱ型4例,Ⅲ型8例,Ⅳ型2例。均为车祸致伤... 目的:股骨颈骨折在多发性损伤中容易漏诊,我们通过从收治的车祸伤中骨股颈骨折记诊的14例进行总结,对漏诊的原因进行分析,以达到尽可能减少漏诊的目的.方法:本组14例,骨折按Garden分型Ⅱ型4例,Ⅲ型8例,Ⅳ型2例。均为车祸致伤.结果:本组股骨颈骨折漏诊占同样股骨颈骨折的1.53%。漏诊中最常见的是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共10例,漏诊率为对.5%。结论:在合并同侧股骨子骨折时,应警惕股骨颈骨折的漏诊.认真进行体格检查和在股骨干骨折时拍摄髋关节X线片是减少漏诊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车祸伤 漏诊 医科大学 同侧股骨干骨折 骨股颈骨折 多发性损伤 GARDEN分型 髋关节 体格检查
下载PDF
43例距骨颈骨折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方跃 宋炎成 +2 位作者 杨天府 池雷霆 王光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1210-1212,共3页
[目的]探讨距骨颈骨折手术治疗辅助康复锻炼的疗效及预后。[方法]根据改良Hawkins的距骨颈骨折分类法进行分型,其中Ⅰ型,行闭合皮质骨螺钉以及支具固定。Ⅱ型,闭合或切开复位皮质骨螺钉内固定以及克氏针、支具固定。Ⅲ型、Ⅳ型,行切开... [目的]探讨距骨颈骨折手术治疗辅助康复锻炼的疗效及预后。[方法]根据改良Hawkins的距骨颈骨折分类法进行分型,其中Ⅰ型,行闭合皮质骨螺钉以及支具固定。Ⅱ型,闭合或切开复位皮质骨螺钉内固定以及克氏针、支具固定。Ⅲ型、Ⅳ型,行切开复位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或关节融合术。术后均采取早期康复锻炼。[结果]平均随访时间3.4年(1~6.5年),并根据Weber评分标准评估。其中优16例,良12例,中8例,差7例,优良率为65.1%,距骨体缺血坏死11例,踝及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4例,畸形愈合7例,无骨折不愈合病例。[结论]选择软组织创伤较小的手术入路,以及恰当的复位和内固定方法,辅助康复锻炼有助于距骨颈骨折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距骨 康复锻炼 固定 距骨颈骨折 疗效分析 骨折手术 早期康复锻炼 皮质骨螺钉 螺钉内固定
下载PDF
可吸收螺钉的初步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0
作者 肖睿 宋跃明 +3 位作者 杨天府 黄富国 李箭 池雷霆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55-1057,共3页
探讨自身增强聚丙交酯可吸收螺钉在治疗松质骨骨折或关节内骨折中的应用价值,采用自身增强聚丙交酯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58例,其中内踝骨折25例,肱骨髁部骨折14例,胫骨平台骨折9例,尺骨鹰嘴骨折7例,外踝骨折3例。术后定期摄X线片,对全... 探讨自身增强聚丙交酯可吸收螺钉在治疗松质骨骨折或关节内骨折中的应用价值,采用自身增强聚丙交酯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58例,其中内踝骨折25例,肱骨髁部骨折14例,胫骨平台骨折9例,尺骨鹰嘴骨折7例,外踝骨折3例。术后定期摄X线片,对全身及局部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自身增强聚丙交酯可吸收螺钉在松质骨骨折或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疗效明显可靠,生物相容性好,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内固定 生物材料 可吸收螺钉 可吸收螺钉 临床观察 自身增强聚丙交酯 螺钉内固定治疗 关节内骨折 松质骨骨折 初步 肱骨髁部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
下载PDF
583例髋部骨折的致伤因素分析 被引量:48
11
作者 李元城 方跃 +4 位作者 池雷霆 王光林 刘绍江 聂飞 杨天府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047-1050,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髋部骨折病例资料,了解髋部骨折的致伤因素,为预防髋部骨折提供依据。[方法]查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0—2005年期间所有髋部骨折住院病例,根据致伤因素等分组讨论。[结果]50岁及50岁以上患者致伤因素以跌倒为主,其发... [目的]通过分析髋部骨折病例资料,了解髋部骨折的致伤因素,为预防髋部骨折提供依据。[方法]查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0—2005年期间所有髋部骨折住院病例,根据致伤因素等分组讨论。[结果]50岁及50岁以上患者致伤因素以跌倒为主,其发病女性较男性多见。50岁以下患者其病因以暴力为主;老年髋部骨折主要致伤因素为骨质疏松和跌倒,同时老年痴呆、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偏瘫、帕金森氏病等内科性疾病与环境因素也大大增加了其发病的风险。[结论]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和跌倒是老年髋部骨折最主要的致伤因素,因此作者应重视老年骨质疏松、跌倒等致伤因素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危险因素 预防对策
下载PDF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入路的探讨 被引量:50
12
作者 方跃 池雷霆 +1 位作者 王光林 杨天府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95-698,共4页
目的 评价双切口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3年5月-2004年11月,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4例,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龄21~65岁,平均40.6岁。左侧11肢,右侧14肢,1例为双侧,均为闭合性骨折。致伤原... 目的 评价双切口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3年5月-2004年11月,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4例,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龄21~65岁,平均40.6岁。左侧11肢,右侧14肢,1例为双侧,均为闭合性骨折。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0例,交通伤12例,其他2例。按照Schatzker分型标准:Ⅴ型14肢,Ⅵ型11肢。受伤至手术时间6~15d,平均10.4d,均采用双切口入路,双钢板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23个月,平均15.6个月。术后骨折愈合时间6~9个月,平均7.4个月。其中2肢因关节面粉碎严重未达到解剖复位;1肢因干骺端粉碎严重未恢复下肢正常力线,出现膝内翻;3肢出现伤口表皮坏死,无骨外露,经换药处理后愈合。膝关节功能按Rasmussen评分标准评定:优10肢,良8肢,可3肢,差4肢。结论 双切口入路降低了软组织的并发症,有利于关节面复位;双钢板固定可靠,可早期行功能锻炼,是一种较好的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入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 手术入路
下载PDF
地震所致挤压综合征的早期诊治 被引量:15
13
作者 效宁 裴福兴 +2 位作者 黄富国 屠重棋 杨天府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1528-1531,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挤压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汶川大地震后发生挤压综合征的27例患者,致伤原因均为地震中被重物砸伤。其中男15例,女12例;年龄5.8~72岁,平均33.6岁;受挤压时间7—101h,平均27.8h;受伤到接... [目的]回顾性分析挤压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汶川大地震后发生挤压综合征的27例患者,致伤原因均为地震中被重物砸伤。其中男15例,女12例;年龄5.8~72岁,平均33.6岁;受挤压时间7—101h,平均27.8h;受伤到接受治疗的时间8~112h,平均38h;单纯一侧下肢挤压伤13例,单纯一侧上肢挤压伤5例,臀部挤压伤2例,双下肢挤压伤4例,上下肢联合挤压伤3例。出现少尿15例,无尿7例。实验室检查:27例患者均出现肌红蛋白尿,BUN平均21.34mmol/L,Cr平均365.6μmol/L,CK平均54022IU/L,12例血钾升高(5.01—7.82mmol/L,平均值6.0mmol/L),17例血钙降低(1.25—2.09mmol/L,平均值1.71mmol/L)。6例患者肌酐水平轻度升高,平均164μmol/L,CK平均8723IU/L,无少尿。入院后予以静脉快速补液和静脉用抗生素,碱化尿液,纠正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对于高钾血症患者,除快速补液外,静脉输入5%NaHCO3、10%葡萄糖酸钙或5%氯化钙、葡萄糖溶液(50%葡萄糖溶液,胰糖比1:4)以及速尿等静脉注射。21例无尿或少尿合并急性肾功衰(acute renal failure,ARF)者,接受血液透析透析治疗。截肢或关节离断手术16例,骨筋膜室切开减压11例。截肢患者均为受压肢体缺血坏死或气性坏疽。[结果]截至2008年5月30日(地震后18日),无1例患者死亡。21例合并ARF患者中,16例患者肾功能明显改善停止透析,继续透析治疗5例,其中2例患者肾功能改善不明显。6例肾功能不全但无少尿的患者,经碱化尿液、大量补液以及甘露醇利尿治疗后,无1例发展为ARF。截肢后创面Ⅰ期愈合9例,经换药、创面处理扩创Ⅱ缝合愈合6例;减压创面直接缝合4例,游离植皮3例,Ⅱ期扩创缝合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不同数量的输血治疗,平均输血量1834ml。而且部分患者多次、长时间输血。[结论]挤压综合征早期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及时明确诊断,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如补液、纠正低血容量和高钾血症、适时筋膜切开减压或截肢,创面积极有效的处理、血液透析、合并症和全身营养支持下的多科协作综合治疗是挤压综合征成功治疗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综合征 急性肾功能衰竭 筋膜切开减压 创面 治疗
下载PDF
旋转臂自锁式髓内钉固定胫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方跃 郭瀚华 +2 位作者 池雷霆 王光林 杨天府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970-973,共4页
研制一种新型的髓内固定器械———旋转臂自锁式髓内钉 ,用于胫骨中下段骨折。对其进行生物力学性能测试 ,并与国产带锁髓内钉进行比较 ,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将 14根甲醛固定 1月的成年人胫骨 ,分成两组 ,制成胫骨中下段骨骨折 ,及 2c... 研制一种新型的髓内固定器械———旋转臂自锁式髓内钉 ,用于胫骨中下段骨折。对其进行生物力学性能测试 ,并与国产带锁髓内钉进行比较 ,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将 14根甲醛固定 1月的成年人胫骨 ,分成两组 ,制成胫骨中下段骨骨折 ,及 2cm的骨缺损 ,分别用旋转臂自锁式髓内钉和国产带锁髓内钉固定 ,进行扭转、轴向压缩、四点弯曲试验等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发现 :旋转臂自锁式髓内钉的抗弯曲刚度与国产带锁髓内钉相同 ,无统计学差异。抗扭转刚度略小于国产带锁髓内钉 ,但仍能满足生物学固定要求。抗轴向压缩刚度 ,国产带锁髓内钉优于旋转臂自锁式髓内钉。因此 ,旋转臂自锁式髓内钉固定符合生物学固定的要求 ,结构合理 ,简单、实用 ,具备一定抗不良应力的能力 ,操作方便、性能可靠 ,配套设备要求低 ,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锁髓内钉 髓内钉固定 生物学固定 胫骨骨折 国产 临床应用 生物力学 自锁 操作方便 扭转刚度
下载PDF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中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浪 黄光平 +6 位作者 项舟 黄富国 岑石强 钟刚 张世琼 杨天府 王光林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9期661-664,共4页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late of proximal humerus,LPHP)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中期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总结2005年8月至2008年4月23例使用LPHP治疗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资料,男12例,女11例;年龄27~76...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late of proximal humerus,LPHP)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中期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总结2005年8月至2008年4月23例使用LPHP治疗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资料,男12例,女11例;年龄27~76岁,平均51.5岁;车祸伤18例,摔伤4例,重物压砸伤1例。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11例,四部分骨折12例。14例植骨,其中6例自体髂骨植骨,7例人工骨植骨,1例自体髂骨加人工骨混合植骨。使用Constant-Murley(C-M)肩关节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切口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定期随访,分别在术后3、6和12个月,随访时间17~49个月,平均35.25个月。20例于术后4~7个月获得骨性愈合。术后3、6与12个月C-M肩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评分38~100分,平均(79.85±17.23)分,其中优8例,良8例,一般5例,差2例。LPHP加植骨组优6例,良4例,一般3例,差1例;单纯LPHP固定组优2例,良4例,一般2例,差1例。结论:LPHP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期疗效显著,对伴有骨质疏松及骨缺损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应常规植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骨折 粉碎性 骨折固定术 骨移植 肩关节
下载PDF
复杂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时机分析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吕超亮 方跃 +3 位作者 杨天府 王光林 刘雷 张晖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8期629-633,共5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疗效及术前等待时间对疗效的影响。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螺钉治疗33例复杂髋臼骨折。男28例,女5例;年龄27~57岁,平均42岁。根据术前等待时间将患者分为2组:术前等待时... 目的:回顾性研究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疗效及术前等待时间对疗效的影响。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螺钉治疗33例复杂髋臼骨折。男28例,女5例;年龄27~57岁,平均42岁。根据术前等待时间将患者分为2组:术前等待时间大于14d组,术前等待时间小于14d组。所有患者行手术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术。对患者术后进行影像学复位质量评价,根据改良的Merled’Aubigne和Postel评分标准及SF-36简便型健康调查问卷(SF-36)对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全部患者获随访,平均时间24个月(14~47个月),骨折均愈合。手术时间平均3.5h(1.5~6.5h)。术中出血量平均1330ml(300~2500ml),其中自体血回输25例。术后骨折复位情况按Matta标准评定:解剖复位28例,满意复位4例,不满意复位1例。髋关节功能按Merled’Aubigne和Postel评分标准评定:优22例,良4例,可4例,差3例。SF-36评分总分为(70.63±17.03)分。术前等待时间小于14d组与术前等待时间大于14d组相比,术后复位质量、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前者优于后者。并发医源性坐骨神经损伤2例,异位骨化6例,创伤性骨关节炎3例,股骨头坏死1例。结论:术前充分的影像学评估,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适当的手术时机均有利于患者术后患髋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其中术前等待时间是较容易控制的因素,减少术前等待时间可明显改善复杂髋臼骨折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骨折 髋臼 骨折固定术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锁定加压钢板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Pilon骨折 被引量:30
17
作者 李沁 赵文博 +4 位作者 屠重棋 杨天府 方跃 张晖 刘雷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12期1029-1032,共4页
目的:总结使用锁定加压钢板(locked compression plate,LCP)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总结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MI... 目的:总结使用锁定加压钢板(locked compression plate,LCP)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总结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MIPPO结合LCP内固定治疗的Pilon骨折.排除开放性骨折、病理性骨折、患肢有血管疾病和患肢神经损伤的病例,共纳入38例,其中男29例,女9例;平均年龄48岁(21~78岁).骨折按AO分型:B型20例,C型18例.根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术后踝关节功能等对疗效进行评定,并参照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主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38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13~24个月).骨折全部获得骨性愈合,无钢板断裂及复位固定失败,1例伤口浅表感染,经使用抗生素及换药后治愈.术后AOFAS评分65 ~97分,平均(81.0±4.5)分.结论:MIPPO结合LCP治疗胫骨Pilon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功能恢复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踝关节 胫骨
下载PDF
膝关节周围骨折脱位合并腘动脉损伤 被引量:12
18
作者 方跃 康鹏德 +3 位作者 杨天府 池雷霆 王光林 裴福兴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1846-1849,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膝关节周围骨折、膝关节脱位合并胭动脉损伤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法]自1998年3月~2005年5月,共收治膝关节周围骨折、脱位合并有胭动脉损伤患者71例,通过临床检查、血管造影或(和)Doppler检查,及早明确诊断,及... [目的]回顾性分析膝关节周围骨折、膝关节脱位合并胭动脉损伤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法]自1998年3月~2005年5月,共收治膝关节周围骨折、脱位合并有胭动脉损伤患者71例,通过临床检查、血管造影或(和)Doppler检查,及早明确诊断,及时手术探查,修复损伤的动脉、采用简单、快捷、可靠的方法稳定骨折,术后抗凝、解痉、预防感染治疗。[结果]15例伴有严重的小腿软组织毁损初期截肢,其余56例手术成功修复。骨折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钢板螺钉固定或外支架固定。术后吻合口处发生血栓形成2例,经Doppler检查证实后急诊切除血栓部,取自体大隐静脉逆转移植吻合成功。2例发生骨髓炎(均为开放性骨折),经病灶清除庆大霉素骨水泥链珠植入等处理后愈合。2例发生创伤性膝关节炎。其余骨折愈合良好,肢体功能恢复较好。[结论]膝关节周围骨折、脱位应高度怀疑合并有胭血管损伤,通过仔细临床检查,必要时结合Doppler、血管造影尽早明确诊断,及早手术探查修复损伤的血管,稳定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胭血管 损伤 骨折 脱位 膝关节 截肢 固定
下载PDF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徐显春 杨天府 +2 位作者 方跃 池雷霆 王光林 《华西医学》 CAS 2007年第3期590-591,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2005年7月应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6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Garden分型:II型8例,III型35例,IV型25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75m... 目的:探讨应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2005年7月应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6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Garden分型:II型8例,III型35例,IV型25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7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00ml。共68例患者获15月~79月随访,住院期间死亡3例(4.4%);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9例(42.6%),良31例(45.6%),可6例(8.9%),差2例(2.9%)。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手术时间相对较短,创伤相对较小,出血较少,患者较易耐受,早期活动等优点,尽可能地恢复髋关节功能,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双极人工股骨头 股骨头置换 老年人
下载PDF
体内实验评价新型关节软骨修复材料聚乙烯醇/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的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7
20
作者 郭涛 杨天府 +3 位作者 吴佳齐 刘洋 李玉宝 裴福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采用动物体内实验的方法评价新型修复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的复合材料PVA/n-HA+PA66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实验于2006-09/2007-03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组织工程实验室完成。制备PVA/n-HA+PA66浸提液,进行以下实验:①急性全身毒性实验:取S... 目的:采用动物体内实验的方法评价新型修复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的复合材料PVA/n-HA+PA66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实验于2006-09/2007-03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组织工程实验室完成。制备PVA/n-HA+PA66浸提液,进行以下实验:①急性全身毒性实验:取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腹腔注射20%浸提液和生理盐水1mL,观察动物行为学及体质量变化。②溶血实验:取抗凝兔血加入复合材料粉末后测溶血率。③皮内刺激实验:在新西兰大白兔背部皮内注射浸提液,观察注射浸提液后注射部位的红斑和水肿状况。④皮下植入实验及慢性毒性实验:在SD大鼠背部皮下植入材料,术后2,4,8周取材,观察材料植入皮下后与周围组织的反应情况。术后12周抽血行肝肾功能检测,评价材料对动物有无长期毒性。结果:①急性全身毒性实验小鼠活动正常,大鼠体质量均呈上升趋势,且两组体质量增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3种浓度梯度的复合材料,溶血率均未超过5%,达到标准要求。③皮内刺激实验:实验侧及阴性对照侧各注射点均未见明显皮肤刺激症状。④长期毒性实验:术后12周小鼠肝肾功能与正常对照组及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学切片显示血管和纤维组织进入复合材料网孔中,与复合材料连为一体,未产生排斥反应。结论:双相生物复合材料PVA/n-HA+PA66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n-HA+PA66 生物复合材料 生物相容性 组织相容性 血液相容性 生物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