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4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杨娟作品
1
作者 杨娟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4-84,共1页
原文传递
杨娟:乡村学校也有属于自己的“名片”
2
作者 陈大庆 刘乙鑫 杨娟 《课堂内外(中国好老师)》 2021年第12期34-35,共2页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用这样一句话来诠释杨娟校长再合适不过,因为她的到来,让南沱镇中心小学这所仅有13个教学班的农村小学,发生了很多令人惊喜的变化--重庆市十佳书香校园、家长学校示范校、书法实验学校……这所规模不大的...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用这样一句话来诠释杨娟校长再合适不过,因为她的到来,让南沱镇中心小学这所仅有13个教学班的农村小学,发生了很多令人惊喜的变化--重庆市十佳书香校园、家长学校示范校、书法实验学校……这所规模不大的学校,却成为了很多人眼里的“宝藏学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小学 实验学校 乡村学校 书香校园 农村小学 示范校 一所 教学班
下载PDF
汤小锋、颜成丽、杨娟、赵艳作品
3
作者 汤小锋 颜成丽 +1 位作者 杨娟 赵艳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3年第3期144-144,共1页
下载PDF
轻微过充下航空锂电池热安全性试验研究
4
作者 杨娟 闫晓亮 +2 位作者 牛江昊 吴明皓 张青松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10-1318,共9页
航空锂电池在实际使用时可能会面临各种异常工况,如过充、过放、外界物理损伤等。由于电池组的不一致性及充电装置的故障,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轻微过充电现象。轻微过充会加速锂电池的老化,降低电池稳定性,同时对锂电池的安全性会... 航空锂电池在实际使用时可能会面临各种异常工况,如过充、过放、外界物理损伤等。由于电池组的不一致性及充电装置的故障,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轻微过充电现象。轻微过充会加速锂电池的老化,降低电池稳定性,同时对锂电池的安全性会造成影响。为探究轻微过充循环对电池老化及安全性的影响,对轻微过充后的锂电池热失控传播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锂电池热失控传播规律。通过机械滥用(针刺)主动触发锂电池热失控,并测量锂电池发生热失控后的表面温度和喷射物温度等参数;同时收集电池喷射物,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最终探究轻微过充锂电池组热失控蔓延规律。结果表明,经过微过充4.3 V、4.4 V、4.5 V的锂电池热失控后的温度依次升高,同时经过4.5 V微过充后的锂电池热失控蔓延速度比经过4.4 V微过充的锂电池更快。轻微过充电池热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电池随着微过充电压的增大热稳定性逐渐下降,当截止电压大于4.3 V时,轻微过充电池组会发生热失控传播现象。在实际情况下,经过微过充的锂电池比正常的锂电池危险性更高。试验结果可为电池设计和电池管理系统的性能提升与安全性改进提供参考,以提高电池对过充电的耐受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锂离子电池 微过充 针刺 热失控 热传播
原文传递
低温循环老化航空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爆炸危险性
5
作者 杨娟 魏陟珣 +2 位作者 牛江昊 闫晓亮 张青松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14,共12页
鉴于全寿命周期内循环老化后航空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反应较新电池有显著差异,且低温环境对锂离子电池系统重大失效危险性影响更加贴近低空实际飞行场景,自主搭建了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及气体爆炸测试平台,采用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时间、表面... 鉴于全寿命周期内循环老化后航空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反应较新电池有显著差异,且低温环境对锂离子电池系统重大失效危险性影响更加贴近低空实际飞行场景,自主搭建了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及气体爆炸测试平台,采用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时间、表面峰值温度和热失控超压及热失控气体的爆炸极限、压力及温度为关键参数,探讨低温(-10℃)循环老化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爆炸危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常温循环老化锂离子电池较新电池热失控时间明显提前和电池安全阀开启到完全热失控的时间间隔明显增长,分别为559.86和122.56 s,且热失控气体爆炸下限升高30.95%,气体爆炸压力降低至258.6 kPa;低温环境因素则会使老化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爆炸危险性发生显著变化,导致热失控时间提前至412.38 s,安全阀打开到完全热失控的时间间隔缩短至56.66 s,并使热失控气体爆炸下限降低20.49%,爆炸压力高达319.5 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失控 循环老化 航空锂离子电池 爆炸极限 低温环境
下载PDF
航空动力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高温与冲击危害的被动防护包容性
6
作者 杨娟 梁焰彭 +2 位作者 刘媛 刘添添 张青松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125,共11页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造成的热冲击将损坏安装结构,对周围人员和设备安全构成威胁,是限制其在航空领域应用的关键问题。通过自主搭建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高温冲击实验平台研究发现,单节电池热冲击对电池包顶板的冲击压力高达13.23 kPa,致使...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造成的热冲击将损坏安装结构,对周围人员和设备安全构成威胁,是限制其在航空领域应用的关键问题。通过自主搭建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高温冲击实验平台研究发现,单节电池热冲击对电池包顶板的冲击压力高达13.23 kPa,致使其外表面温度高达274℃。为了有效包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造成的高温冲击危害,提出了电池包顶板涂敷防火涂层的被动防护方法。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环氧树脂基膨胀型防火涂层可通过膨胀有效阻隔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冲击压力的影响,通过吸收热量降低并延缓电池包顶板的温度上升。分析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包容性验证实验结果可知,1.0 mm厚的E80S20涂层和E85S15B3涂层分别使电池包顶板最高温度下降52.16%和55.80%,结构最高形变分别降低72.2%和44.4%。研究结果表明,防火涂层被动防护技术能够有效提升电池舱体对热失控高温和冲击危害的包容性,可作为航空动力锂离子电池系统安全性设计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热冲击 防火涂层 被动防护 热失控包容性
下载PDF
航空动力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行为与气体燃爆危险性研究进展
7
作者 杨娟 牛江昊 +3 位作者 魏陟珣 胡佳宁 包防卫 张青松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102,共18页
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是制约电动航空器运行与适航取证的技术瓶颈问题,影响全球电动航空的发展。由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引发的燃烧、爆炸等失效事件会造成机毁人亡的灾难性后果。旨在为相关研究人员介绍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爆炸特性的研... 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是制约电动航空器运行与适航取证的技术瓶颈问题,影响全球电动航空的发展。由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引发的燃烧、爆炸等失效事件会造成机毁人亡的灾难性后果。旨在为相关研究人员介绍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爆炸特性的研究现状,从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燃爆行为、热失控气体爆炸极限和热失控气体爆炸危险性评估3个方面进行阐述:在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燃爆行为方面,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发展过程,分析了热失控冲击特征参数测定方法,总结了热射流演变机制及射流火焰的模拟仿真与实验方法;针对热失控气体的爆炸极限,对比国内外气体爆炸极限测试标准,总结了热失控气体爆炸极限理论计算方法,并介绍了原位检测爆炸极限的创新方法;在热失控气体爆炸危险性评估方面,介绍了老化锂离子电池危险性评估方法,以及爆炸危险性参数指标。提出未来的研究将侧重于先进诊断技术、增强电解质稳定性、多尺度建模、先进抑制技术以及建立标准化测试流程和技术法规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动力锂离子电池 热失控 气体燃爆 爆炸冲击
下载PDF
医养康养深度融合视角下养老服务体系的优化策略
8
作者 杨娟 田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5年第3期040-043,共4页
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以及促进医养康养融合发展的途径。文章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面临多重挑战,如资源分配不合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为此,文章提出了合理配... 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以及促进医养康养融合发展的途径。文章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面临多重挑战,如资源分配不合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为此,文章提出了合理配置资源、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等优化策略。同时,文章还强调了构建医养结合的服务模式、加强医疗与养老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等促进医养康养深度融合的途径。这些策略与途径的实施,将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养老服务,推动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服务体系 医养康养融合 优化策略 多元需求 社会参与
下载PDF
在适老新蓝海守好最美夕阳红——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杨娟谈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9
作者 马腾跃 杨娟 《中国金融家》 2024年第10期93-95,共3页
养老问题事关民生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围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了“完善发... 养老问题事关民生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围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了“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等要求。近日,围绕“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杨娟进行了深入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机制 养老金融 中国银行 中国式现代化 养老产业 养老事业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全面深化改革
原文传递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两类海产品中的六种无机元素含量及安全性评价
10
作者 张颖茜 陈峰 +4 位作者 张璐璐 于文斌 戴志英 张茹月 杨娟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5年第2期160-165,共6页
为了解某地区两类海产品无机元素含量及分布情况,采用微波消解前处理技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某地区2023年度的84份海产品进行测定。研究该地区海产品中Pb、Cr、As、Cd、Cu和Ni六种无机元素含量以及元素富集情况;采用... 为了解某地区两类海产品无机元素含量及分布情况,采用微波消解前处理技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某地区2023年度的84份海产品进行测定。研究该地区海产品中Pb、Cr、As、Cd、Cu和Ni六种无机元素含量以及元素富集情况;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物,对这两种海产品进行食用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84份海产品中有15份样品中的Cd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指标,超标率为17.9%(其中双壳类仅1份超标,虾蛄有14份样本超标-占虾姑总样本份数42的33.3%),84份样品中的其他重金属含量未超过污染物限量指标。在双壳类样品中,Pb元素含量高于虾蛄类样品;Cd、Cu、As三种元素在虾蛄样本中含量明显高于双壳类海产品样本。双壳类海产品样本中的单一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物以及THQ/TTHQ全部在完全安全可食用水平范围内,虾蛄可能存在Cd污染,需对其健康风险进一步研究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产品 ICP-MS 无机元素 食用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基于证据的肠瘘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护理方案的制订及应用研究
11
作者 黄艳 杨娟 +2 位作者 秦月兰 李珍 袁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1期132-136,共5页
目的制订基于证据的肠瘘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护理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1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普外科行肠内营养治疗的57例肠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5月的29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6—11月的28例为试验组,采... 目的制订基于证据的肠瘘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护理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1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普外科行肠内营养治疗的57例肠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5月的29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6—11月的28例为试验组,采用基于证据的肠瘘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护理方案。比较两组干预期间不耐受症状、喂养中断的发生情况,护理前及实施肠内营养两周后营养指标,目标喂养量达标情况。结果观察期间试验组不耐受症状和喂养中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目标喂养量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周后,试验组白蛋白、前白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重指数、总蛋白、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证据的护理方案可减少肠瘘患者肠内营养治疗过程中不耐受症状及喂养中断的发生,提高目标喂养量达标率,改善患者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瘘 肠内营养 耐受性 护理
下载PDF
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实践研究
12
作者 周慧 杨娟 邱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5年第2期183-186,共4页
对企业财务管理成本控制问题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揭示成本控制对企业长远、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效的成本控制能增加企业经济效益,通过对成本性态进行深入剖析,企业能发现和剔除无效或者过多运营成本以增加利润空间。此外,面对当前激... 对企业财务管理成本控制问题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揭示成本控制对企业长远、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效的成本控制能增加企业经济效益,通过对成本性态进行深入剖析,企业能发现和剔除无效或者过多运营成本以增加利润空间。此外,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需要通过成本控制策略来获取竞争优势,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产品质量,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但目前很多企业的成本控制中还存在着对成本结构认识不深,控制手段滞后的现象,这就要求现代成本控制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改革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财务管理 成本控制 实践研究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医院多模式下的全流程管理在髋部骨折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13
作者 刘巧兰 杨娟 +1 位作者 孙子璇 陈斌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5年第7期139-142,共4页
目的评价和分析基于互联网医院多模式下的全流程管理在髋部骨折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12月-2024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多模式组,每组各60例。常规组... 目的评价和分析基于互联网医院多模式下的全流程管理在髋部骨折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12月-2024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多模式组,每组各6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多模式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应用基于互联网医院多模式下的全流程管理,包括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护理干预。比较常规组、多模式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居家的相关指标情况,主要包括围术期指标、骨折愈合时间、康复锻炼依从性和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干预前后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自我效能感(NGSES评分)、负性情绪(HAMD和HAMA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与常规组比较,多模式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缩短(P均<0.05)。多模式组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为98.33%,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0.00%,且多模式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常规组的30.00%(P均<0.05)。干预后,两组Harris评分和NGSES评分均上升、HAMD和HAMA评分均下降,且多模式组优于常规组(P均<0.05);多模式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33%,高于常规组的95.00%,但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医院多模式下的全流程管理能够缩短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自我效能及心理状态,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医院 全流程管理 髋部骨折 康复护理
原文传递
不同前处理方式对ICP-MS法检测香辛料中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
14
作者 张颖茜 于文斌 +1 位作者 杨娟 张璐璐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5年第3期117-122,共6页
样品前处理是检测香辛料中重金属的关键步骤。为准确、高效评估检测食品中重金属污染,本文分别使用石墨消解、微波消解、湿法消解三种不同的前处理方式对香辛料粉末中Ca、Cu、Se、Zn、Fe、Cd、As、Pb、Cr以及Al这10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 样品前处理是检测香辛料中重金属的关键步骤。为准确、高效评估检测食品中重金属污染,本文分别使用石墨消解、微波消解、湿法消解三种不同的前处理方式对香辛料粉末中Ca、Cu、Se、Zn、Fe、Cd、As、Pb、Cr以及Al这10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方差性分析。结果表明:三种前处理均能准确测定香辛料粉末中的Ca、Cu、Se、Zn、Fe、Cr以及Cd的含量;As和Pb元素比较适合快速石墨消解以及微波消解;Al元素作为高温元素,微波消解结果最佳。本次实验检出限、精密度以及加标回收均符合标准GB 5009.26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要求,所带标准物质测定也在范围内,适用于批量检测植物粉末类调味品中重金属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脂粉末 ICP-MS 重金属 快速石墨消解
下载PDF
大豆粕酶解物的γ-谷氨酰基化及其产物的滋味和抗炎活性
15
作者 刘萍茹 林倩怡 +4 位作者 黄建华 董浩 曾晓房 白卫东 杨娟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5,共9页
γ-谷氨酰肽是一种具备多种功能特性的kokumi肽。以豆粕为原料,研究了风味蛋白酶和γ-谷氨酰基化协同酶解条件下对大豆粕滋味特性与抗炎功能活性的影响。在风味蛋白酶酶解9 h,酶解温度55℃,加酶量质量分数0.75%,pH值7.0条件下获得酶解液... γ-谷氨酰肽是一种具备多种功能特性的kokumi肽。以豆粕为原料,研究了风味蛋白酶和γ-谷氨酰基化协同酶解条件下对大豆粕滋味特性与抗炎功能活性的影响。在风味蛋白酶酶解9 h,酶解温度55℃,加酶量质量分数0.75%,pH值7.0条件下获得酶解液,再以加酶量质量分数2.00%,pH值10.0,酶解温度35℃,酶解时间3 h条件下进行γ-谷氨酰基化修饰,所得产物即为大豆谷氨酰肽粗产物。粗产物在咸味、鲜味、厚味方面的滋味效果明显提升。结果表明,大豆粕除通过γ-谷氨酰基化修饰后,滋味特性得到改善外,还具有潜在的抗炎活性。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实验组I L-8和TN F-α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炎症因子TN F-α、I L-8表达水平经10 mg/mL大豆谷氨酰肽粗产物预处理后分别下调了约22%和15%,与正常组表达水平接近,与阳性对照组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结合物质变化结果,可推测酶解反应将豆粕中大分子蛋白(大于10 kDa)降解为小分子肽,且分子质量主要聚集在小于1 kDa范围;γ-谷氨酰基化反应后,部分氨基酸转化成了γ-谷氨酰肽,豆粕的总游离氨基酸质量比从(150.24±0.04)mg/g降至(128.49±0.04)mg/g,推测γ-谷氨酸二肽的产量约为32.24 mg/g。希望研究对大豆粕源调味品的功能加工及产品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大豆粕 γ-谷氨酰基化 谷氨酰肽 抗炎活性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调控Keap1/Nrf2/ARE通路减缓LPS诱导流产小鼠氧化应激的研究
16
作者 林洁 陈雪鲤 +4 位作者 杨娟 高焕欢 陈荟宇 林彤 许金榜 《时珍国医国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4-418,共5页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通过调节Keap1/Nrf2/ARE通路减轻LPS诱导流产小鼠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ICR孕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空白+补肾活血方组、模型组和模型+补肾活血方组。采用尾静脉注射LPS法诱导流产模型,同时进行补肾活血方灌胃...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通过调节Keap1/Nrf2/ARE通路减轻LPS诱导流产小鼠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ICR孕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空白+补肾活血方组、模型组和模型+补肾活血方组。采用尾静脉注射LPS法诱导流产模型,同时进行补肾活血方灌胃干预。于妊娠第13天麻醉小鼠后解剖子宫,计算胚胎吸收率。采用HE染色观察蜕膜组织显微结构,ELISA检测外周血SOD和MDA含量,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蜕膜组织Keap1、Nrf2、HO-1、NQO1和γ-GCS的表达。结果空白组与空白+补肾活血方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胚胎吸收率升高(P<0.05),蜕膜组织结构破坏,MDA、Keap1表达上升(P<0.05),SOD、Nrf2、HO-1和NQO1表达下降(P<0.05),γ-GCS表达无显著变化。与模型组相比,补肾活血方干预后胚胎吸收率降低(P<0.05),蜕膜组织结构改善,MDA、Keap1表达水平下降(P<0.05),SOD、Nrf2、HO-1和NQO1表达上升(P<0.05),γ-GCS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补肾活血方可能通过激活Keap1/Nrf2/ARE信号通路减缓过度氧化应激反应,达到治疗RSA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复发性流产 Keap1/Nrf2/ARE通路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相控型圆管换能器产生螺旋声场的仿真与实验分析
17
作者 刘乃滔 杨娟 许枫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54,共7页
声呐系统进行水下导航及目标探测时,需要大规模布阵形成换能器阵列来实现,所需硬件以及信号处理的复杂度较高。而在螺旋声场中,由于方位角和声压相位角是线性对应的关系,所以仅由一个螺旋信标就能实现对水下目标的探测。因此,该文设计... 声呐系统进行水下导航及目标探测时,需要大规模布阵形成换能器阵列来实现,所需硬件以及信号处理的复杂度较高。而在螺旋声场中,由于方位角和声压相位角是线性对应的关系,所以仅由一个螺旋信标就能实现对水下目标的探测。因此,该文设计了一种能够产生螺旋声场的圆管换能器,通过有限元软件仿真,证明了该圆管换能器可以产生螺旋声场。在此基础上,进行水池实验对螺旋声场的性质进行了验证,为进一步设计出用于水下导航以及目标探测的声呐系统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偶极子 螺旋声场 相控激励 有限元仿真
下载PDF
睡眠效率相关的皮质醇觉醒反应的变异性及其与特质焦虑和心理弹性的关系
18
作者 杨子健 赵小淋 +5 位作者 郭凯格 罗家豪 杜腾飞 张雅洁 胡月琴 杨娟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9,共16页
皮质醇觉醒反应(CAR)与个体心理健康的关系仍存在争议。为此,本研究引入多天内CAR变异性作为新指标,以弥补传统CAR平均量指标因受状态类因素影响而导致研究结论不一致的问题,并探究其与特质焦虑和心理弹性的关系。实验1通过自然睡眠情... 皮质醇觉醒反应(CAR)与个体心理健康的关系仍存在争议。为此,本研究引入多天内CAR变异性作为新指标,以弥补传统CAR平均量指标因受状态类因素影响而导致研究结论不一致的问题,并探究其与特质焦虑和心理弹性的关系。实验1通过自然睡眠情境降低睡眠效率的变异来降低CAR变异性,发现自然睡眠日下的CAR变异性与特质焦虑分数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说明稳定环境下较小的CAR变异性伴随着个体较低的特质焦虑水平。实验2则通过完全睡眠剥夺的操纵提高CAR变异性,发现睡眠剥夺前后的CAR变异性与心理弹性呈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变动环境下较大的CAR变异性伴随着个体较高的心理弹性水平。与之相对,两项实验中的CAR均值均未表现出与特质焦虑或心理弹性的显著相关。上述结果表明,在CAR均值外,还可以考虑CAR变异性作为衡量心理健康更为有效的生理指标。在多天内考虑CAR变异性对于理解个体如何适应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可以为促进心理健康和设计有效的干预策略提供新的视角和可能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醇觉醒反应 变异性 睡眠效率 特质焦虑 心理弹性
下载PDF
不同类型地膜对土壤碳、氮、磷的影响
19
作者 曾浩宇 李嘉兴 +2 位作者 刘世杰 焦蒙 杨娟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4-133,176,共11页
为了探究不同类型地膜残留于土壤中的碎片对土壤大量元素以及微量元素的影响,该文以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聚乳酸(PLA)全生物降解地膜和聚乙烯(PE)地膜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地膜表面形貌变化、地膜残留对土壤大量元素碳、氮... 为了探究不同类型地膜残留于土壤中的碎片对土壤大量元素以及微量元素的影响,该文以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聚乳酸(PLA)全生物降解地膜和聚乙烯(PE)地膜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地膜表面形貌变化、地膜残留对土壤大量元素碳、氮、磷和钾以及微量元素铁、铜、锌、钙、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PBAT、PBAT+PLA两种生物降解地膜碎片在实验末期时表面已呈现分裂特征,而PE地膜并未呈现。(2)从实验初期至实验末期PBAT白色地膜和PBAT+PLA黑色地膜的土壤TOC、DOC含量分别增加78.1%、84.6%和182.7%、197.2%,均高于PE地膜。(3)添加生物降解地膜(PBAT和PBAT+PLA)碎片后的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的荧光性(FDOM)和有色性(CDOM)均有提高,但PE地膜处理与CK组无差异。(4)添加了生物降解地膜(PBAT和PBAT+PLA)碎片的土壤比CK和PE地膜碎片处理土壤中的速效磷(AP)增加了约8倍,速效氮(AN)增加了约1.3倍,总氮(TN)增加了约2.5倍,钾增加了约1.2倍,铁增加了约1.2倍,铜增加了约1.5倍,锌增加了约1.1倍,钙增加了约2.4倍,镁增加了约1.9倍,但PE地膜组与CK无差异,数据表明可降解生物地膜的使用增加了土壤养分的含量,而普通PE地膜的残留对土壤养分无明显影响。土壤营养元素对生物降解地膜的使用响应更加积极,并且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而普通PE地膜对土壤营养元素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地膜 溶解性有机碳 土壤养分 聚乙烯地膜 地膜形貌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