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调控Ang/Tie信号通路治疗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婧
研
(
综述
)
魏文斌(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7-472,共6页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应用于眼底新生血管疾病领域以来,在提高视力、稳定疾病病变和在某些情况下逆转疾病方面显示了卓越的效果。但抗VEGF治疗需要频繁玻璃体内注射给药,患者治疗负担重,长期疗效受影响。前期临床研究发现,调控...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应用于眼底新生血管疾病领域以来,在提高视力、稳定疾病病变和在某些情况下逆转疾病方面显示了卓越的效果。但抗VEGF治疗需要频繁玻璃体内注射给药,患者治疗负担重,长期疗效受影响。前期临床研究发现,调控血管生成素(Ang)/含免疫球蛋白样环和上皮生长因子样域酪氨酸激酶(Tie)通路在眼底新生血管疾病的治疗中有较好的效果。目前已发布了3个Ang/Tie通路阻断药物治疗眼底新生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数据,其中靶向VEGF-A和Ang-2的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1抗体faricimab进入了Ⅲ期临床试验并达到终点,faricimab的2种延长治疗间隔(12周和16周)的给药方案均被证实有效。本文基于已发表的研究报告,就调控Ang/Tie通路在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总结分析Ang/Tie通路的作用机制以及未来药物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新生血管疾病
抗新生血管生成
Ang/Tie通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小RNA对肿瘤血管生成的调控作用及其靶向治疗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婧
研
(
综述
)
魏文斌(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37-1040,共4页
血管生成是由多种因子参与调控的复杂过程,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所有血管生成因子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起主要作用,并逐渐成为肿瘤靶向治疗中的研究热点。微小RNA(miRNA)是一类小型非编码RNA,其通过转录后调节在...
血管生成是由多种因子参与调控的复杂过程,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所有血管生成因子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起主要作用,并逐渐成为肿瘤靶向治疗中的研究热点。微小RNA(miRNA)是一类小型非编码RNA,其通过转录后调节在血管生成及肿瘤生长和转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作用于VEGF等多个信号通路,从而促进或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葡萄膜黑色素瘤(UM)是成年人发生率最高的原发性眼内恶性肿瘤,严重威胁患者的视力、眼球乃至生命。由于多种UM细胞系均可表达VEGF,血管生成在UM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UM的治疗方法十分有限,了解肿瘤血管生成的调控机制对靶向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就miRNA在UM及其他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主要调控机制及其作用靶点,以及miRNA在体内肿瘤血管生成治疗干预措施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肿瘤血管生成
葡萄膜黑色素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调控Ang/Tie信号通路治疗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婧
研
(
综述
)
魏文斌(审校)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眼内肿瘤诊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医学人工智能研究与验证工信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7-47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220108017、82141128)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232024)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发2020-1-2052)。
文摘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应用于眼底新生血管疾病领域以来,在提高视力、稳定疾病病变和在某些情况下逆转疾病方面显示了卓越的效果。但抗VEGF治疗需要频繁玻璃体内注射给药,患者治疗负担重,长期疗效受影响。前期临床研究发现,调控血管生成素(Ang)/含免疫球蛋白样环和上皮生长因子样域酪氨酸激酶(Tie)通路在眼底新生血管疾病的治疗中有较好的效果。目前已发布了3个Ang/Tie通路阻断药物治疗眼底新生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数据,其中靶向VEGF-A和Ang-2的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1抗体faricimab进入了Ⅲ期临床试验并达到终点,faricimab的2种延长治疗间隔(12周和16周)的给药方案均被证实有效。本文基于已发表的研究报告,就调控Ang/Tie通路在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总结分析Ang/Tie通路的作用机制以及未来药物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眼底新生血管疾病
抗新生血管生成
Ang/Tie通路
Keywords
Retinal neovascularization
Anti-neovascularization
Ang/Tie pathway
分类号
R77 [医药卫生—眼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小RNA对肿瘤血管生成的调控作用及其靶向治疗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婧
研
(
综述
)
魏文斌(审校)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出处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37-1040,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570891)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1003)
+4 种基金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登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DFL20150201)
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14-2-003)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首发2016-1-2051)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临床医学发展专项经费(扬帆计划)项目(ZYLX201307)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计划项目(Z181100001818003,Z151100001615052)。
文摘
血管生成是由多种因子参与调控的复杂过程,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所有血管生成因子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起主要作用,并逐渐成为肿瘤靶向治疗中的研究热点。微小RNA(miRNA)是一类小型非编码RNA,其通过转录后调节在血管生成及肿瘤生长和转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作用于VEGF等多个信号通路,从而促进或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葡萄膜黑色素瘤(UM)是成年人发生率最高的原发性眼内恶性肿瘤,严重威胁患者的视力、眼球乃至生命。由于多种UM细胞系均可表达VEGF,血管生成在UM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UM的治疗方法十分有限,了解肿瘤血管生成的调控机制对靶向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就miRNA在UM及其他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主要调控机制及其作用靶点,以及miRNA在体内肿瘤血管生成治疗干预措施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微小RNA
肿瘤血管生成
葡萄膜黑色素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Keywords
MicroRNAs
Tumor angiogenesis
Uveal melanoma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分类号
R73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调控Ang/Tie信号通路治疗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杨婧
研
(
综述
)
魏文斌(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微小RNA对肿瘤血管生成的调控作用及其靶向治疗
杨婧
研
(
综述
)
魏文斌(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