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8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学明:一定要强调科学仪器的重要性
1
作者 代小佩 杨学明 《中国科技财富》 2022年第10期61-62,共2页
近日,2022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揭晓。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杨学明获“物质科学奖”。多年来,科学仪器的设计和研发始终是杨学明科研生涯中的重要课题。他表示:“一定要强调科学... 近日,2022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揭晓。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杨学明获“物质科学奖”。多年来,科学仪器的设计和研发始终是杨学明科研生涯中的重要课题。他表示:“一定要强调科学仪器的重要性。只有发挥创造力,做真正独特的科学仪器,才有可能引领科技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学仪器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创造力 科学奖
下载PDF
紫外光诱导氧化钛(110)表面氧空位迁移的成像研究
2
作者 赵祥云 卫东 +3 位作者 金闲驰 江凌 马志博 杨学明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9-34,I0117,共7页
本文报道了在氧化钛(110)表面上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到的266 nm紫外激光照射下引发的氧空位迁移.由于紫外光诱导的氧空位迁移,表面上形成了氧空位对甚至氧空位三聚体.氧空位对缺陷有两种稳定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形态,在扫描过程中可以互... 本文报道了在氧化钛(110)表面上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到的266 nm紫外激光照射下引发的氧空位迁移.由于紫外光诱导的氧空位迁移,表面上形成了氧空位对甚至氧空位三聚体.氧空位对缺陷有两种稳定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形态,在扫描过程中可以互换.较长的光照时间(68分钟)可以形成以氧空位对为主要点缺陷的氧化钛(110)表面.本文丰富了关于紫外光照射下氧空位行为的理解,为未来涉及266 nm紫外光的金红石型氧化钛(110)还原表面的光催化研究氧空位扩散和氧空位寡聚体形成的现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钛 扫描隧道显微镜 紫外光照 氧空位
下载PDF
国审小麦新品种宁麦35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姚金保 杨学明 +5 位作者 张鹏 余桂红 何漪 王化敦 范祥云 马鸿翔 《中国种业》 2023年第2期136-139,共4页
宁麦35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采用宁麦8号、扬麦11、宁麦13和镇麦9号4个亲本配制杂交组合,后代采用集团选择育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在长江中下游(江苏省农科院科企)小麦联合体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比对照扬麦20... 宁麦35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采用宁麦8号、扬麦11、宁麦13和镇麦9号4个亲本配制杂交组合,后代采用集团选择育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在长江中下游(江苏省农科院科企)小麦联合体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比对照扬麦20分别增产4.61%和3.82%。熟期较对照扬麦20略早,有效穗数466.0万穗/hm2,穗粒数38.7粒,千粒重45.0g。中抗赤霉病,品质属中强筋。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有效穗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穗粒数,千粒重对产量的作用相对较小。宁麦35的高产栽培技术途径应是在保证足够穗数的基础上增加穗粒数,并兼顾提高千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麦35 产量 构成因素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基于重组自交系群体的小麦籽粒硬度QTL分析
4
作者 周淼平 杨学明 +3 位作者 张鹏 宋桂成 张平平 何漪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80-1388,共9页
小麦籽粒硬度是影响小麦商品分类分级、小麦制粉工艺和小麦面粉最终加工用途的重要指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以有效提高小麦籽粒硬度的选育效率。为了发掘和开发更多与小麦籽粒硬度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本研究采用硬质小麦扬麦158与软质... 小麦籽粒硬度是影响小麦商品分类分级、小麦制粉工艺和小麦面粉最终加工用途的重要指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以有效提高小麦籽粒硬度的选育效率。为了发掘和开发更多与小麦籽粒硬度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本研究采用硬质小麦扬麦158与软质小麦西风配制重组自交系群体,利用55K SNP芯片分析群体基因型并构建了群体遗传连锁图,结合4年群体籽粒硬度的表型资料对影响小麦籽粒硬度的QTL进行了分子定位。结果显示,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覆盖2784.9 cM,含有3830个非共分离的SNP标记;除PIN基因外,共定位到12个可重复的QTL位点,分别位于1A、1B、1D、2A(2个)、3A、4D、5A、5D、6B、6D和7A染色体,单个QTL可解释3.2%~15.2%籽粒硬度变异;11个QTL来自软质小麦西风,1个QTL由硬质小麦扬麦158贡献;7个QTL表现稳定,可在4年试验中重复,其中5个QTL未见报道,为新发现QTL,特别是5D染色体新发现的QTL最高可解释15.2%表型变异。与这些稳定QTL紧密连锁的SNP标记将为今后开展长江中下游麦区软质小麦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籽粒硬度 重组自交系 QTL
原文传递
小麦新品种宁麦37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5
作者 姚金保 余桂红 +4 位作者 张鹏 杨学明 王化敦 何漪 范祥云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第12期177-180,共4页
宁麦37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采用改良集团选择法对杂交组合(宁麦13/扬麦20//宁麦13)分离世代进行选择,经自交6代育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分蘖力较强,产量三因素协调性好,产量潜力大,中抗赤霉病、条锈病和黄花叶病毒病,适... 宁麦37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采用改良集团选择法对杂交组合(宁麦13/扬麦20//宁麦13)分离世代进行选择,经自交6代育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分蘖力较强,产量三因素协调性好,产量潜力大,中抗赤霉病、条锈病和黄花叶病毒病,适合江苏淮南麦区种植。笔者介绍了宁麦37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并对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该品种的示范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宁麦37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成株期抗纹枯病小麦种质的发掘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彩云 张巧凤 +5 位作者 郭炜 付必胜 李伟 杨学明 陈怀谷 吴纪中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6-63,共8页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危害小麦茎基部的土传真菌病害,近年来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和黄淮麦区发生日趋严重,限制了小麦的高产稳产。当前生产上推广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普遍较差且抗病育种进展缓慢,究其主要原因是纹枯病抗源匮乏。为发掘小麦纹枯...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危害小麦茎基部的土传真菌病害,近年来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和黄淮麦区发生日趋严重,限制了小麦的高产稳产。当前生产上推广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普遍较差且抗病育种进展缓慢,究其主要原因是纹枯病抗源匮乏。为发掘小麦纹枯病稳定抗源,本研究采用土表接菌法和滚动鉴定的方式,连续10年在3个环境(南京大田、六合大棚和水泥池)下,对共计384份小麦种质资源进行了成株期纹枯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携带小麦近缘种属遗传物质的近缘种质抗性较好,国外引进种质次之,国内育成品种(系)抗性较差。鉴定出成株期对纹枯病呈稳定抗性的种质3份,分别为小黑麦09R1-29、美国引进种质Glacier和Steele;鉴定出呈稳定中抗的种质44份,包括淮麦920等育成品种(系)11份,辉县红等地方品种2份,Scout等引进种质11份,来源于黑麦、簇毛麦、偃麦草、人工合成小麦等的近缘种质20份。这些小麦成株期纹枯病新抗源可为抗纹枯病研究和抗病新品种培育提供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纹枯病 成株期抗性 抗性种质
下载PDF
InDel分子标记WC656的开发及其在鉴别小麦-簇毛麦5VS纯合易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江涛 吕远大 +3 位作者 赵姝楠 周淼平 姚金保 杨学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15-1124,共10页
簇毛麦是小麦品种改良重要的遗传资源,其5VS上含有硬度基因Dina/Dinb、抗白粉病基因Pm55和抗条锈病基因Yr5V,创制普通小麦-簇毛麦5VS易位系新种质,对于高效利用5VS上的有益基因进行小麦品种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便于鉴别普通小麦... 簇毛麦是小麦品种改良重要的遗传资源,其5VS上含有硬度基因Dina/Dinb、抗白粉病基因Pm55和抗条锈病基因Yr5V,创制普通小麦-簇毛麦5VS易位系新种质,对于高效利用5VS上的有益基因进行小麦品种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便于鉴别普通小麦-簇毛麦5VS纯合易位,本研究以mInDel软件分析普通小麦中国春基因组序列,开发了小麦第5同源群短臂的InDel特异分子标记WC656,对小麦品种以及普通小麦-簇毛麦5VS.5AL和5VS.5DL易位系及其衍生后代进行PCR扩增,根据扩增片段大小来区分5AS、5BS、5DS染色体臂以及5VS易位系。结果表明,在21个普通小麦品种、小麦-簇毛麦5VS回交F 2代中杂合易位单株,均扩增出379 bp(5AS)、471 bp(5BS)、422 bp(5DS)3条带。在T5VS.5AL高代品系、回交F 2代中纯合易位单株扩增出471 bp(5BS)、422 bp(5DS)2条带,379 bp(5AS)条带缺失。T5VS.5DL高代品系、回交F 2代中纯合易位单株扩增出379 bp(5AS)、471 bp(5BS)2条带,422 bp(5DS)条带缺失。WC656鉴别的5VS纯合易位结果与顺序FISH-GISH分析结果一致。T5VS.5AL、T5VS.5DL具有抗白粉病、籽粒硬度指数低等优良特性。因此,利用InDel分子标记WC656可以鉴别普通小麦-簇毛麦T5VS.5AL、T5VS.5DL衍生后代中的纯合易位,PCR扩增实验操作相对简便,可以为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携有5VS纯合易位的软质弱筋小麦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簇毛麦 5VS纯合易位 InDel分子标记
下载PDF
等离激元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装置
8
作者 张文 周勇 +6 位作者 陈伟 王天骏 秦召贤 李杲 任泽峰 杨学明 周传耀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49-258,I0099,共11页
等离激元催化是利用金属纳米颗粒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来驱动化学反应的现象,已经发展成为多相催化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然而,实验研究中温度测量不准和反应物吸附状态不明确导致等离激元催化反应的微观机制存在争议.为了研究等离激元催化... 等离激元催化是利用金属纳米颗粒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来驱动化学反应的现象,已经发展成为多相催化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然而,实验研究中温度测量不准和反应物吸附状态不明确导致等离激元催化反应的微观机制存在争议.为了研究等离激元催化反应动力学,本文设计搭建了一台基于在线质谱检测的装置,通过对反应器的改进来解决温度测量和吸附状态识别的问题.相比于传统设计中仅安装一个热偶,本文在反应器中安装了三个热偶.基于传热模型,这种多点测温技术可以定量计算出催化剂的有效温度以及热反应的贡献.此外,在装置中集成了程序升温脱附谱,用于测量反应物的吸附状态.通过对模型催化反应Au/TiO_(2)等离激元催化H_(2)+D_(2)→HD的定量测量,测试了该装置的性能,明确了H_(2)/D_(2)在Au/TiO_(2)界面的解离吸附和非热反应对HD生成的贡献,证明了该装置在等离激元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方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激元催化 反应装置 反应机制 驱动力 多点温度测量 吸附状态识别
下载PDF
H_(2)S^(+)在325nm附近的光解动力学
9
作者 栾志文 付艳林 +9 位作者 谭玉欣 王雅玲 刘安雯 汪涛 周晓国 傅碧娜 张东辉 袁道福 王兴安 杨学明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89-297,I0100,共10页
本文通过研究H_(2)S^(+)的光解动力学,结合时间切片离子速度成像技术和高精度的理论计算,获得了解离波长从3.25158×10^(2)nm到3.25307×10^(2)nm范围内,对应的正离子激发态为H_(2)S^(+)A_(2)A_(1)(0,13,0)K=1态的高分辨离子速... 本文通过研究H_(2)S^(+)的光解动力学,结合时间切片离子速度成像技术和高精度的理论计算,获得了解离波长从3.25158×10^(2)nm到3.25307×10^(2)nm范围内,对应的正离子激发态为H_(2)S^(+)A_(2)A_(1)(0,13,0)K=1态的高分辨离子速度影像.基于离子速度影像获得了不同解离波长下转动态分辨的产物总平动能谱及产物角分布能谱.从实验结果中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产物转动态分布和角分布各向异性渗数随着光解波长改变.结合理论计算得到的全维势能面推测光解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是离子在C2v对称性下A_(2)A_(1)和B_(2)B_(2)态的非绝热耦合以及Cg对称性下在锥形交叉区域的弛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离子 离子速度影像 转动态分辨影像 全维势能面
下载PDF
兼具小气载吸附、快速换样和全面温控的程序升温脱附谱装置
10
作者 夏树才 董珊珊 +8 位作者 谢慧智 李甲龙 王天骏 张未卿 车丽 任泽峰 戴东旭 杨学明 周传耀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73-383,I0034,共12页
程序升温脱附谱技术能定量识别表面物种和测量脱附动力学,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多相催化和表面科学研究.对于高效率和高质量的程序升温脱附谱实验而言,减小吸附过程中的气载并在不破坏超高真空条件下完成样品更换以及实现对样品全方位的温... 程序升温脱附谱技术能定量识别表面物种和测量脱附动力学,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多相催化和表面科学研究.对于高效率和高质量的程序升温脱附谱实验而言,减小吸附过程中的气载并在不破坏超高真空条件下完成样品更换以及实现对样品全方位的温度控制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现有的表面科学程序升温脱附谱装置通常无法同时满足这些条件。鉴于此,本文搭建了一台可实现小气载进样、快速换样以及全面温控的程序升温脱附谱装置。使用自动控制的基于微毛细管阵列的溢流分子束给样器,制备分子吸附的表面,让气体的进样更加精准并大幅减小了气载。借助液氮传输线并优化样品台处的热接触和热偶连接方式,使得这台程序升温脱附谱装置同时具备了快速换样、精准测温、快速降温以及稳定线性升温等功能。通过测量水从高定向热解石墨和TiO_(2)(110)表面的脱附特征以及甲氧基阴离子在TiO_(2)(110)表面的光催化氧化反应,证实了该程序升温脱附谱装置在测量脱附动力学参数、定量识别表面吸附物种和吸附位点以及分析表面光化学反应等方面的性能,本工作将为研究人员设计高效率和高质量的程序升温脱附谱装置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升温脱附谱 气体进样 快速换样 表面化学反应
下载PDF
使用石英手性项进行归一化的宽带红外和频振动光谱方法的验证
11
作者 李嘉杰 曾维旺 +4 位作者 曾文 曾琼 周传耀 杨学明 任泽峰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65-271,I0099,共8页
和频振动光谱已被广泛用于表征各种界面、然而,对于某些界面。如担载粉末颗粒的界面,由于粉末会散射和频振动光谱信号使得光谱难以准确测量,获取高信噪比的和频振动光谱信号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发展了一种新的方法,在和频振动测量... 和频振动光谱已被广泛用于表征各种界面、然而,对于某些界面。如担载粉末颗粒的界面,由于粉末会散射和频振动光谱信号使得光谱难以准确测量,获取高信噪比的和频振动光谱信号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发展了一种新的方法,在和频振动测量时,使用一片z切的α-石英晶体作为基底,担载少量催化剂粉末样品.该方法不仅可以通过石英晶体非共振电场的干涉放大界面颗粒上吸附分子的和频振动信号,并获得相位信息,还可以用于宽带红外和频振动光谱进行归一化.通过分离不同偏振的和频振动信号,能够分离并同时收集手性和非手性的和频振动信号.使用手性的和频振动信号来归一化非手性的和频振动强度,从而避免因担载物质到石英晶体上或由于不同时刻光的不稳定性引起的界面变化或者光重合差异.本文通过测量担载有MoC纳米粒子的石英基底上CH3OD的吸附来验证了本文的方法.无论界面情况如何,都能获得高信噪比的和频振动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石英 宽带红外 归一化 甲醇 碳化钼粉末 和频振动光谱
下载PDF
北美保护性耕作及对中国的意义 被引量:128
12
作者 杨学明 张晓平 +3 位作者 方华军 梁爱珍 齐晓宁 王洋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335-340,共6页
由土壤侵蚀、荒漠化及盐碱化导致的耕地地力退化 ,严重威胁着中国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为了阻止耕地地力的持续下降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土壤管理方式必须由传统的耕作方式转向保护性耕作 .纵观 2 0世纪有关治理耕地水土流失的技术... 由土壤侵蚀、荒漠化及盐碱化导致的耕地地力退化 ,严重威胁着中国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为了阻止耕地地力的持续下降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土壤管理方式必须由传统的耕作方式转向保护性耕作 .纵观 2 0世纪有关治理耕地水土流失的技术方法 ,没有哪一项技术可与由美国提出并加以完善的保护性耕作相比 .美洲的农业实践证明 ,保护性耕作可以控制土壤侵蚀 ,减少劳动量 ,节省时间和能源 ,改善土壤耕性 ,增加土壤有机质 ,改善水和大气质量 ,增加土壤生物多样性 .通过回顾保护性耕作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 ,强调了该耕作技术在保持水土和改善土壤性状上的价值和采用保护性措施时应该注意的关键问题 ,如保护性耕作农机具、化学除草和转变观念等 ,同时总结了农民在采用保护性耕作时应该采取的具体步骤 .总之 ,面对中国耕地土壤水土流失严重和地力持续下降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酷现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措施 免耕 土壤侵蚀 中国
下载PDF
用RothC-26.3模型模拟玉米连作下长期施肥对黑土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35
13
作者 杨学明 张晓平 +4 位作者 方华军 朱平 任军 王立春 梁爱珍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318-1324,共7页
用RothC (Version 2 6 .3)模型模拟研究东北地区黑土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中玉米连作下土壤有机碳 (SOC)含量的变化。从 2 4个施肥处理中选取了无肥 (对照 )、氮肥、氮肥配施厩肥、氮磷钾肥配施、厩肥 5个处理 ,对耕层土壤SOC的模拟值与实... 用RothC (Version 2 6 .3)模型模拟研究东北地区黑土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中玉米连作下土壤有机碳 (SOC)含量的变化。从 2 4个施肥处理中选取了无肥 (对照 )、氮肥、氮肥配施厩肥、氮磷钾肥配施、厩肥 5个处理 ,对耕层土壤SOC的模拟值与实际测定值进行了比较。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吻合较好 ,说明RothC模型可以很好的用来模拟东北温带气候区现有耕作管理条件下黑土SOC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在当前常规耕作秸秆不还田条件下 ,整个试验期间不施肥 ,SOC含量持续下降 ;单施氮或施氮磷钾不能维持耕层 (2 0cm)SOC含量 ;厩肥配合施用化肥 ,则会增加SOC含量。保持这种管理方式不变 ,SOC将持续下降至新的平衡点。模拟结果表明 ,如果实施秸秆还田 ,到 2 0 2 2年时无肥、氮肥、氮磷钾肥、氮肥配施厩肥和氮磷钾配施厩肥等处理区的SOC较 2 0 0 2年将分别增加 2 6 %、4 0 %、4 5 %、38%和 4 6 %。RothC模型可用来评价不同管理方式下黑土SOC变化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thC-26.3模型 模型模拟 玉米 连作 施肥 黑土 有机碳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长安三万里》:国漫对传统文化呈现形式的重塑与文化内涵的传承
14
作者 高丽雅 杨学明 《视听》 2024年第1期67-70,共4页
作为追光动画“新文化”系列开篇之作,《长安三万里》首次将唐朝诗人与诗歌这样的历史题材搬上大银幕,通过大唐符号的多元呈现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唐朝文化的奇妙。中国风与超现实表现手法的碰撞为观众带来全新观影感受,多角色群像与交叉... 作为追光动画“新文化”系列开篇之作,《长安三万里》首次将唐朝诗人与诗歌这样的历史题材搬上大银幕,通过大唐符号的多元呈现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唐朝文化的奇妙。中国风与超现实表现手法的碰撞为观众带来全新观影感受,多角色群像与交叉故事结构则为未来的国漫创作提供了创新路径,让中华文明精髓在新时代展现出自信与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漫 文化传播 《长安三万里》
下载PDF
农业土壤固碳对缓解全球变暖的意义 被引量:83
15
作者 杨学明 张晓平 方华军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1-106,共6页
大气CO2 浓度急剧升高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是人们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正在热衷于研究农业土壤作为大气CO2 的“汇”。文章评述了这一领域研究的现状 ,认为中国农业土壤固碳潜力较美加两国要大。加强农业... 大气CO2 浓度急剧升高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是人们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正在热衷于研究农业土壤作为大气CO2 的“汇”。文章评述了这一领域研究的现状 ,认为中国农业土壤固碳潜力较美加两国要大。加强农业土壤碳“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恢复中国退化中的土壤肥力 ,同时也有助于在未来的温室效应气体控制谈判中保护中国发展中的工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 温室效应 农业土壤 有机碳固定 土壤生产力 二氧化碳 土壤肥力 碳通量
下载PDF
白云鄂博富稀土碳酸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2
16
作者 杨学明 杨晓勇 +2 位作者 陈天虎 张培善 陶克捷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89-295,共7页
重点解剖了一条距白云鄂博REENbFe 矿床东矿, NE 方向3 km 并切割白云鄂博群H1 及H2岩性段的细粒方解石碳酸岩岩墙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 碳酸岩的稀土元素含量变化大, 最高可达20 % ( 质量分数),... 重点解剖了一条距白云鄂博REENbFe 矿床东矿, NE 方向3 km 并切割白云鄂博群H1 及H2岩性段的细粒方解石碳酸岩岩墙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 碳酸岩的稀土元素含量变化大, 最高可达20 % ( 质量分数), 已构成稀土富矿石。碳酸岩的轻稀土元素高度富集, 轻、重稀土元素之间发生了极度分馏, 但无铕异常显示。形成这种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可能机制为: 碳酸岩浆直接来源于岩石圈富集地幔的低程度部分熔融作用( F<1 % ) , 残留地幔矿物组合以富含柘榴石为特征; 碳酸岩浆在地壳深部岩浆房中的分离结晶作用。碳酸岩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分布型式均与白云鄂博REENbFe矿床的赋矿细粒白云石大理岩十分相似。然而, 碳酸岩的主要元素以钙质为特征, 不同于赋矿细粒白云石大理岩,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碳酸岩岩墙没有遭受大规模的白云岩化作用, 而赋矿细粒白云石大理岩则可能是碳酸岩经白云岩化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碳酸岩 分离 结晶 热液作用 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20年来部分黑土耕层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44
17
作者 杨学明 张晓平 +1 位作者 方华军 梁爱珍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0-714,共5页
黑土有机质含量的变化一直倍受社会关注。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采样记录,2001年在吉林省黑土区采集了27个土壤样品,分析测定了耕层土壤(深度与第二次土普数据相同)的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与第二次土普查数据对比发现,过去20年间,吉林... 黑土有机质含量的变化一直倍受社会关注。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采样记录,2001年在吉林省黑土区采集了27个土壤样品,分析测定了耕层土壤(深度与第二次土普数据相同)的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与第二次土普查数据对比发现,过去20年间,吉林省黑土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有增有减,但平均水平无明显变化。与已有的研究对比分析,高产玉米生产条件下的根系碳输入量可能抵消矿化损失的有机质量,使水土流失不严重区域的黑土土壤有机质水平维持平衡,有机质含量下降的土壤可能是水土流失的结果。而在水土流失不严重地区土壤有机质则可能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有机质 全氮 历史变化
下载PDF
江西大吉山花岗岩风化壳稀土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31
18
作者 杨学明 杨晓勇 +2 位作者 张培善 詹旺龙 陶克捷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系统采集分析了江西大吉山花岗岩体及其风化壳样品,通过研究其不同类型花岗岩风化壳的矿物组成、稀土元素组成和稀土元素的分配,得出了风化壳中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和规律,讨论了风化作用过程中稀土元素的迁移机制。
关键词 花岗岩 风化壳 稀土元素 分布规律 稀土矿床
下载PDF
窄脉冲分子束系统的发展与表征
19
作者 谢雨润 刘和洋 +6 位作者 肖越 韩杰 李之超 王禹朝 汪涛 杨学明 杨天罡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59-264,I0099,共7页
本文结合高速分子斩波器与温度可调的脉冲阀,搭建了一套制备脉冲宽度窄且速度连续可调的分子束装置.通过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方法对分子束的脉冲宽度与速度进行了表征.测量表明斩波器可将氢气分子束在脉冲阀下游约193 mm处的脉冲宽度从2... 本文结合高速分子斩波器与温度可调的脉冲阀,搭建了一套制备脉冲宽度窄且速度连续可调的分子束装置.通过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方法对分子束的脉冲宽度与速度进行了表征.测量表明斩波器可将氢气分子束在脉冲阀下游约193 mm处的脉冲宽度从20.0μs缩短到6.3 us.为了精确测量氢气分子的速度,实验采用了受激拉曼泵浦和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结合的泵浦-探测方法,利用纳秒级的受激拉曼泵浦脉冲激光作为测量时间零点,在标记分子飞行固定距离(193 mm)后精确测量分子到达时间以获得分子束速度同时通过改变脉冲阀的温度,实现氢气分子束速度在1290~3550 m/s之间的连续调节.本文搭建的系统在化学反应动力学领域有多种潜在应用,包括与离子阱以及分子束表面散射装置结合进行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束 化学反应动力学 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
下载PDF
三个群体罗氏沼虾线粒体COI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杨学明 郭亚芬 +3 位作者 蒋钦杨 陈福艳 梁万文 蒋和生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4-149,共6页
运用PCR方法,扩增罗氏沼虾缅甸原种F1代、广西选育群体和江苏养殖群体的线粒体DNA上的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I,COI)基因,在此基础上选用10种限制性内切酶对扩增产物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RFLP)分析。三个群体共... 运用PCR方法,扩增罗氏沼虾缅甸原种F1代、广西选育群体和江苏养殖群体的线粒体DNA上的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I,COI)基因,在此基础上选用10种限制性内切酶对扩增产物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RFLP)分析。三个群体共发现2个多态位点,11种酶切图谱,3种基因型。三群体的多态座位比例、平均杂合度和基因型多样性指数分别为:缅甸原种F122.2%、0.0556、0.0472,广西选育群体22.2%、0.0400、0.0398,江苏养殖群体11.1%、0.0106和0.0083,群体间遗传差异未见显著。根据群体间遗传距离构建UPGMA聚类关系图,显示广西选育群体和江苏养殖群体间的遗传关系较近,而与原种F1群体的遗传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COI基因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