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甘薯小象虫性诱剂的试验与示范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家育 林灿明 +1 位作者 陈永清 黄新华 《生物灾害科学》 1999年第3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甘薯小象虫 应用性诱剂 诱捕器 田间防治效果 甘薯收获期 惠安县 示范 损失率 雄成虫 系统观测
下载PDF
性诱剂在甘薯小象虫防治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陈福如 杨秀娟 +3 位作者 张联顺 卢同 杨家育 林文道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16-19,共4页
甘薯小象虫是福建薯区重要的害虫。研究表明 ,甘薯小象虫在福州薯区年发生有 5个高峰期 ,分别在 4月中旬、 7月上旬、 8月中旬、 9月下旬和 10月下旬 ;甘薯小象虫性诱剂对雄成虫具有很强的引诱活性 ,持效期达 110d,引诱范围达 15 m ;选... 甘薯小象虫是福建薯区重要的害虫。研究表明 ,甘薯小象虫在福州薯区年发生有 5个高峰期 ,分别在 4月中旬、 7月上旬、 8月中旬、 9月下旬和 10月下旬 ;甘薯小象虫性诱剂对雄成虫具有很强的引诱活性 ,持效期达 110d,引诱范围达 15 m ;选用橡皮塞诱芯、 2 %洗衣粉溶液和 1.2 5 L可乐瓶制作的诱捕器诱捕效果较佳 ,在莆田、惠安两地薯区进行周年诱捕结果 ,田间雄成虫数量分别下降了 5 5 .4%和 5 7.7% ,防治效果分别为 6 9.5 %和 72 .6 %。实践证明 ,应用甘薯小象虫性诱剂防治小象虫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防治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小象虫 性诱剂 诱捕法 应用技术 甘薯害虫
下载PDF
混配杀虫剂防治甘薯小象虫效果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陈福如 杨秀娟 +3 位作者 张联顺 卢同 林文道 杨家育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121-123,共3页
甘薯小象虫是福建甘薯沿海产区一种重要害虫,在害虫抗药性日趋严重和缺乏防治新技术的情况下,应用混配杀虫剂田间防治甘薯小象虫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筛选的两种混配杀虫剂即毒死蜱+甲基异硫磷和呋喃丹+杀虫双防... 甘薯小象虫是福建甘薯沿海产区一种重要害虫,在害虫抗药性日趋严重和缺乏防治新技术的情况下,应用混配杀虫剂田间防治甘薯小象虫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筛选的两种混配杀虫剂即毒死蜱+甲基异硫磷和呋喃丹+杀虫双防治甘薯小象虫效果均比单一杀虫剂高,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防治区比对照区每公顷平均增产甘薯7845.0kg,平均增加效益3270.0元,投入产出比为1∶5.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小象虫 混配杀虫剂 化学防治 经济效益
下载PDF
释放平腹小蜂生物防治应把三个技术关
4
作者 杨家育 王清中 《福建农业》 1999年第4期19-19,共1页
荔枝蝽蟓是龙眼、荔枝果树的主要害虫,1994—1998年我县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蟓,寄生率达91.27%—96.8%,比无放蜂的对照区虫口减少99.52%,收到省工、省本、高效、安全和无农药污染环境的效果。释放平腹小蜂应把住“三个技术”关键:
关键词 平腹小蜂 放平 放蜂 技术关 生物防治 荔枝果 龙眼 寄生率 蜂量 喷药
下载PDF
豌豆潜叶蝇的防治措施
5
作者 杨家育 《福建农业》 1998年第11期18-18,共1页
豌豆潜叶蝇又叫夹叶虫、叶蛆,属双翅目潜蝇科。主要危害豆类蔬菜(豌豆、蚕豆、菜豆等)和白菜、油菜、萝卜、甘蓝、番茄、马铃薯等植物。幼虫共三龄,终生在叶内曲折穿行潜食叶肉,在叶片上可见到迂回曲折的蛇形隧道。叶肉被食,排出细小黑... 豌豆潜叶蝇又叫夹叶虫、叶蛆,属双翅目潜蝇科。主要危害豆类蔬菜(豌豆、蚕豆、菜豆等)和白菜、油菜、萝卜、甘蓝、番茄、马铃薯等植物。幼虫共三龄,终生在叶内曲折穿行潜食叶肉,在叶片上可见到迂回曲折的蛇形隧道。叶肉被食,排出细小黑色虫粪,使表皮变为灰白色,严重时可使整株叶片枯萎。成虫也可吸食叶片汁液形成白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潜叶蝇 防治措施 叶肉 潜蝇科 整株叶片 内曲 豆类蔬菜 虫粪 油菜 甘蓝
下载PDF
“湘薯75-55”抗病性与生产力鉴定 被引量:7
6
作者 张联顺 卢同 +2 位作者 王清中 杨家育 林新华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CAS 1994年第1期18-22,共5页
"湘薯75-55"系湖南省农科院作物所1974年用"新大紫"与"河北69-419"的杂交后代,我所1978年引进,经10多年鉴定试验示范不断提纯复壮而成的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抗瘟、高产、优质、贮藏性好并能兼抗蔓刈病、疮... "湘薯75-55"系湖南省农科院作物所1974年用"新大紫"与"河北69-419"的杂交后代,我所1978年引进,经10多年鉴定试验示范不断提纯复壮而成的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抗瘟、高产、优质、贮藏性好并能兼抗蔓刈病、疮痂病等特点。经室内多菌株、田间小区、大面积试验示范,多年多点、多重复鉴定,抗瘟力强于一般抗瘟病品种"329"和"华北48"。在病区种植其丰产性分别比329、华北48和"新种花"提高25.07%、41.44%和2.3倍;在无病区多点测试其生产力分别比329和新种花提高7.7%~7.6%和16.8%~21.3%。1992年"湘薯75-55"种植面积达65万亩以上,占我省薯区面积20.17%,占薯瘟区面积90%以上。1986~1992年在惠安、安溪、罗源、宁德等30多个县(市)累计推广面积达170万多亩,比种植一般抗瘟品种增产原粮1.7亿公斤,增收薯粮1.53亿公斤,增加社会效益3.23亿元。"湘薯75-55"1990年经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成为我省新的抗病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湘薯75-55 抗病性 鉴定
下载PDF
甘薯品种(系)抗瘟性鉴定与利用研究
7
作者 张联顺 陈群航 +2 位作者 王清中 杨家育 蔡煌 《福建农业科技》 1990年第4期15-16,共2页
甘薯瘟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是国内植物检疫对象.目前已在全省四十多个县(市)发生.发病后,轻的损失2~3成,重则7成以上,实践证明,推广抗病良种是防治甘薯瘟最经济而有效的措施.因此,抗瘟育种是甘薯抗病育一种的主攻目标.
关键词 甘薯 品种 抗瘟性 育种 鉴定
下载PDF
甘薯小象虫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陈福如 杨秀娟 +4 位作者 张联顺 卢同 林国飞 杨家育 黄新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45-447,共3页
经多年的系统研究 ,建立了一套以新技术为主的综合防治甘薯小象虫的技术体系 :即采用小象虫性诱测报技术 ;应用诱捕器诱杀技术 ;诱捕虫源人工感染白僵菌释放传病技术 ;Bb - 1白僵菌生物防治技术和应用低毒的混配杀虫剂化学防治技术。通... 经多年的系统研究 ,建立了一套以新技术为主的综合防治甘薯小象虫的技术体系 :即采用小象虫性诱测报技术 ;应用诱捕器诱杀技术 ;诱捕虫源人工感染白僵菌释放传病技术 ;Bb - 1白僵菌生物防治技术和应用低毒的混配杀虫剂化学防治技术。通过大面积示范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小象虫 综合防治 技术体系 应用
下载PDF
甘薯品种抗瘟性丧失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联顺 杨秀娟 +2 位作者 陈福如 杨家育 王清中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9年第S1期30-33,共4页
甘薯抗瘟性的不断变异和丧失一直是我国甘薯生产上的重要问题。从 70年代至今 ,福建省因甘薯品种抗瘟性丧失已经发生 3次全省范围的品种更替 ,造成了很大的产量损失和对育种工作的压力。抗瘟性丧失的原因包括病原菌、寄主和环境条件等... 甘薯抗瘟性的不断变异和丧失一直是我国甘薯生产上的重要问题。从 70年代至今 ,福建省因甘薯品种抗瘟性丧失已经发生 3次全省范围的品种更替 ,造成了很大的产量损失和对育种工作的压力。抗瘟性丧失的原因包括病原菌、寄主和环境条件等方面。防止品种抗瘟性丧失的主要策略和措施包括寄主群体的抗病基因和抗病类型多样化、持久抗性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瘟病 抗性丧失 防治对策
下载PDF
泉薯9号主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10
作者 陈清鸿 连铭 +1 位作者 杨家育 洪承嘉 《福建农业科技》 2010年第2期8-9,共2页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特性 生产试验 推广种植 丰产示范 品质优良 新品种
下载PDF
籼粳杂交优质超级稻——“甬优6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11
作者 王振洪 杨家育 张丽辉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8年第2期23-24,共2页
甬优6号系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用甬粳2号与K^268406配组育成的籼粳杂交稻组合,2005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4年参加福建省晚稻区试,平均产量449.96kg/667m^2,比对照两优2163增产3.15%,达到极显著水平;2005年续试平均产... 甬优6号系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用甬粳2号与K^268406配组育成的籼粳杂交稻组合,2005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4年参加福建省晚稻区试,平均产量449.96kg/667m^2,比对照两优2163增产3.15%,达到极显著水平;2005年续试平均产量453.5kg/667m^2,比对照两优2163增产7.34%,达到极显著水平。2005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2007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甬优6号 籼粳杂交 优质超级稻 农作物品种审定 两优2163 审定委员会 技术 栽培
下载PDF
超级稻Ⅱ优航2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12
作者 连铭 杨家育 张丽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2期211-211,共1页
介绍了超级稻新品种Ⅱ优航2号的特征特性,包括其产量表现、生育期、适应性、米质、农艺性状等;从播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促进该品种的推广。
关键词 Ⅱ优航2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甘薯品种营养成份与抗小象虫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福如 杨秀娟 +4 位作者 张联顺 卢同 林国飞 杨家育 黄新华 《华东昆虫学报》 2003年第2期41-44,共4页
通过田间和网室测定结果 ,抗小象虫较好的甘薯品种有抗虫 1号、台农 2 6、Tis2 5 34、Ricin和鸡蛋黄 ;抗小象虫较弱的品种有新种花、惠红早、“32 9”、广薯 15等。甘薯品种的营养成份与抗小象虫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抗、感品种与粗纤... 通过田间和网室测定结果 ,抗小象虫较好的甘薯品种有抗虫 1号、台农 2 6、Tis2 5 34、Ricin和鸡蛋黄 ;抗小象虫较弱的品种有新种花、惠红早、“32 9”、广薯 15等。甘薯品种的营养成份与抗小象虫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抗、感品种与粗纤维、粗脂肪含量无明显相关 ,与粗淀粉有显著负相关 ,R1=- 0 .9935 ,而与粗蛋白和 18种氨基酸总量有显著正相关 ,R2 =0 .974 1,R3=0 .96 2 1。表现粗淀粉含量高的品种 ,其虫害指数较低 ,抗虫性强 ;而粗蛋白含量和 18种氨基酸总量高的品种 ,其虫害指数较高 ,抗虫性则表现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品种 营养成份 抗小象虫 相关性
下载PDF
“湘薯75-55”抗瘟性鉴定及其应用
14
作者 杨家育 占江彬 +2 位作者 林灿明 王清中 张联顺 《福建农业科技》 1991年第4期6-7,共2页
“湘薯75-55”本地群众称为“湖南薯”。作者于1978年引进鉴定,1983年开始推广,至1989年在县内外推广面积19万多亩。6年薯瘟平均株发病率8.39%,病情指数2.25,比抗瘟对照种华北48发病率、病情指数分别下降6.7和1.23个百分点。1990年2月2... “湘薯75-55”本地群众称为“湖南薯”。作者于1978年引进鉴定,1983年开始推广,至1989年在县内外推广面积19万多亩。6年薯瘟平均株发病率8.39%,病情指数2.25,比抗瘟对照种华北48发病率、病情指数分别下降6.7和1.23个百分点。1990年2月20日经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抗薯瘟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薯75-55 薯瘟 抗病性 甘薯
下载PDF
施田补乳剂防除花生田杂草试验
15
作者 杨家育 《福建农业科技》 1999年第5期11-12,共2页
小区试验表明, 每667 m 2 ( 下同) 用33 % 施田补乳剂125 ml 、150 ml 、200 ml 、250 ml 对以藜草等阔叶杂草为主的花生田杂草的总体防效均优于对 照农药50 % 丁草胺乳油200 ml 处理。4 个剂... 小区试验表明, 每667 m 2 ( 下同) 用33 % 施田补乳剂125 ml 、150 ml 、200 ml 、250 ml 对以藜草等阔叶杂草为主的花生田杂草的总体防效均优于对 照农药50 % 丁草胺乳油200 ml 处理。4 个剂量处理的总防效为826 % ~934 % , 较 丁草胺处理 高311 % ~419 % , 尤其对黎 草的防效 远高于 丁草胺,但对猪殃殃的防效 差。施田 补4 个剂量处 理中, 以 150 ml 为最佳, 对杂草 防效最高, 增产也 最显著;其它3 种剂量的增产作用均低于丁草胺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杂草 除草剂 施田补乳剂 化学除草 防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