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硕士研究生使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工具体验的质性研究
1
作者 刘婷 杨富国 +3 位作者 杨丽 杨秀玲 韩晶 王爱敏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2024年第9期1046-1051,共6页
目的了解护理硕士研究生使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AIGC)工具的真实体验,探索相关驱动和阻碍因素,为提高研究生的数智素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于2024年2月—4月对14名护理硕... 目的了解护理硕士研究生使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AIGC)工具的真实体验,探索相关驱动和阻碍因素,为提高研究生的数智素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于2024年2月—4月对14名护理硕士研究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将访谈录音转录成文本,运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提炼3个主题:对AIGC工具产生浓厚兴趣,使用AIGC工具的获益感,使用AIGC工具的顾虑。结论护理硕士研究生拥抱和接受AIGC工具在其科研中发挥辅助作用,在促进自主学习、提升学术写作水平等方面获益,但信息可靠性、可获得性、安全隐患等构成使用AIGC工具的障碍,这些结果为护理教育者构建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提升护理研究生数智素养的教育策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技术接受模型 护理教育 数智素养 描述性质性研究
下载PDF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的康复干预方案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王芳 杨富国 《医药前沿》 2024年第31期106-108,112,共4页
目的:探讨以计划行为理论(TPB)为指导的康复干预方案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7—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行TH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区分组,骨科A病区患者纳入对照组(n=33),骨科B病区患者纳入... 目的:探讨以计划行为理论(TPB)为指导的康复干预方案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7—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行TH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区分组,骨科A病区患者纳入对照组(n=33),骨科B病区患者纳入干预组(n=35),失访1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健康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TPB为指导的康复干预方案,比较两组关节功能及功能锻炼依从性。结果:入院时、出院时,两组Harris髋关节评分(HH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3个月,干预组HH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EA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3个月,干预组EA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TPB为指导的康复干预方案能够提高THA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促进其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计划行为理论 关节功能 功能锻炼依从性
下载PDF
基于Ahmadi模式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病人延续性护理方案的构建
3
作者 吕宝娇 陈莉莉 +2 位作者 王华君 杨婷 杨富国 《循证护理》 2024年第20期3683-3689,共7页
目的:基于Ahmadi模式构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病人的延续性护理方案,为临床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病人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系统检索文献、质性访谈、小组讨论等方法构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病人延续性护理方案的初稿,并经2轮德尔菲专... 目的:基于Ahmadi模式构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病人的延续性护理方案,为临床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病人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系统检索文献、质性访谈、小组讨论等方法构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病人延续性护理方案的初稿,并经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同时结合临床实际进一步修订干预方案。结果:17名专家的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5%和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03。第2轮函询各项指标的重要性评分为4.41~4.88分,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393,最终构建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病人延续性护理方案包括定向、敏感、控制、评估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81个三级指标。结论:基于Ahmadi模式构建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病人延续性护理方案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及全面性,可以为改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病人的负性情绪、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延续性护理 德尔菲法 康复护理 鼻部症状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入室VTE评分和D-二聚体对ICU脓毒症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测效能分析
4
作者 亓志玲 韩秀霞 +4 位作者 李宗强 宫燕 张燕 郝翠平 杨富国 《医药前沿》 2024年第3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入室静脉血栓栓塞(VTE)评分和D-二聚体(D-D)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1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ICU收治的789例脓毒症患者,其中下肢DVT... 目的:探讨入室静脉血栓栓塞(VTE)评分和D-二聚体(D-D)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1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ICU收治的789例脓毒症患者,其中下肢DVT患者164例(DVT组),非DVT患者625例(非DVT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发生下肢DVT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入室VTE评分(内科患者采用Padua评分,外科患者采用Caprini评分)与外周血D-D预测脓毒症患者下肢DVT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DVT组入室VTE评分和D-D水平均高于非D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TE评分和D-D水平均为患者发生下肢DVT的危险因素(P<0.05)。VTE评分、D-D水平和联合指标(VTE+D-D)预测脓毒症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敏感度分别为0.700、0.732和0.746,特异度分别为0.674、0.765和0.767;截断值分别为5.5分、3.255 mg/L和1.375;联合指标的预测效能高于单一指标。结论:入室VTE评分和D-D水平可为脓毒症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下肢深静脉血栓 静脉血栓栓塞 D-二聚体 Padua评分 Caprini评分
下载PDF
鼻部特异性症状对慢性鼻窦炎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及负性情绪的中介作用
5
作者 吕宝娇 陈莉莉 +1 位作者 任守艳 杨富国 《全科护理》 2024年第20期3941-3945,共5页
目的:鼻部特异性症状对慢性鼻窦炎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及负性情绪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3月—10月选取就诊于青岛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耳鼻咽喉科首次行手术治疗的132例慢性鼻窦炎病人作为调查对象,应用一般资料... 目的:鼻部特异性症状对慢性鼻窦炎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及负性情绪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3月—10月选取就诊于青岛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耳鼻咽喉科首次行手术治疗的132例慢性鼻窦炎病人作为调查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视觉模拟量表(VAS)、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条(SNOT-22)、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和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进行调查,深入剖析负性情绪在鼻部特异性症状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结果:SF-36得分与SNOT-22中的耳面症状和睡眠维度得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60,-0.362,P<0.01)。焦虑(β=-0.267,P<0.001)、抑郁(β=-0.448,P<0.001)和SNOT-22(β=-0.323,P<0.001)均可直接负向预测生活质量,焦虑、抑郁在鼻部特异性症状与生活质量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257,占总效应的79.6%。结论:慢性鼻窦炎术后病人的负性情绪是鼻部特异性症状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变量,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改善病人的鼻部特异性症状,尤其是耳面症状和睡眠问题,进而改善病人的负性情绪,增强其康复信心,达到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鼻部症状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 中介效应
下载PDF
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护理在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郭晓珂 张文莉 杨富国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期90-92,共3页
目的:观察基于以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ITHBC)的护理在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外科行主动脉夹层手术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 目的:观察基于以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ITHBC)的护理在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外科行主动脉夹层手术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ITHBC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依从性、并发症发生情况、快速康复进程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自我管理依从性、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并发症总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THBC的护理能够有效强化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提升(AD)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疾病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 护理 主动脉夹层 自我管理
下载PDF
不同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并发症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康 杨富国 +1 位作者 罗园超 何仁建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28-234,共7页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和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和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UBE)技术在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中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8月采用脊柱内镜治疗的121例单节段LDH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PETD组48例,男19例,女29例;年龄18~72(44.0±13.9)岁;L3,4节段3例,L4,5节段27例,L5S1节段18例;PEID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20~69(40.1±12.1)岁;L3,4节段1例,L4,5节段15例,L5S1节段27例;UBE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29~72(41.2±15.0)岁;L3,4节段1例,L4,5节段18例,L5S1节段11例。观察并比较3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透视次数、并发症等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腰痛及下肢痛评估,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function index,ODI)进行腰椎功能评价,并于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完成脊柱内镜手术治疗,并经门诊及(或)电话进行至少12个月的随访。PETD、PEID组术中各发生1例硬膜囊破裂,硬膜囊破口小,术后均无明显不适。UBE组术中发生2例硬膜囊破裂;1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平卧位休息、补液等治疗后好转;1例术后无明显不适。(1)PETD组与PEID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BE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日多于PETD及PEID组(P<0.05)。PEID组与UBE技术组透视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TD组透视次数多于PEID组和UBE组(P<0.05)。(2)术后3个月UBE组腰痛VAS高于PETD和PEID组(P<0.05);而PETD组与PEI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3组腰痛VAS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3组术后各时间点下肢痛VAS及ODI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手术分组交互作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末次随访时按照改良MacNab标准,PETD组优27例,良16例,中4例,差1例;PEID组优27例,良12例,中3例,差1例;UBE组优16例,良10例,中2例,差2例;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8,P>0.05)。3组各发生1例LDH复发,2例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改善,1例于外院就诊治疗。结论:PETD、PEID及UBE技术治疗LDH均可取得良好的早期临床疗效,并发症率相似。PETD及PEID均为单通道微创手术,术中组织损伤轻,术后恢复快;但PETD术中透视次数相对较多,PEID更合适L5S1节段;UBE为双通道手术,术中软组织损伤较重,但显露宽泛,更合适复杂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内镜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两种入路脊柱内镜椎管减压治疗单节段腰椎侧隐窝狭窄症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康 罗圆超 +1 位作者 杨富国 何仁建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4期338-344,共7页
目的:探讨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腰椎管减压术(interlamina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ecompression,IL-PELD)与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腰椎管减压术(transforamenal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ecompression,TF-PELD)在单节段... 目的:探讨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腰椎管减压术(interlamina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ecompression,IL-PELD)与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腰椎管减压术(transforamenal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ecompression,TF-PELD)在单节段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4月至2021年7月采用脊椎内镜椎管减压术治疗85例单节段腰椎侧隐窝患者,其中男44例,女41例,年龄49~81(65.5±8.3)岁;病程3~83(26.7±16.5)个月。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IL-PELD组和TF-PELD组。其中IL-PELD组47例,男28例,女19例;年龄50~80(66.7±9.3)岁;病程3~65(25.7±15.0)个月。TF-PELD组38例,男16例,女22例;年龄51~78(64.1±7.6)岁;病程4~73(27.9±18.3)个月。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于术前和术后1、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腰痛及下肢痛的程度、以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function index,ODI)评估腰椎功能。末次随访时以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于术前和术后1周以侧隐窝矢状径评估责任椎间隙侧隐窝的减压程度。结果:两组均顺利完善手术,无血管损伤、硬膜囊撕裂、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所有病例获得1年以上随访,时间14~53(27.0±9.4)个月。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发生椎间隙感染。IL-PELD组手术时间(69.3±19.3)min,多于TF-PELD组(57.5±14.5)min(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F-PELD组术中透视次数(8.8±2.6)次,多于IL-PELD组(4.8±1.2)次(P<0.05)。两组住院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PELD组术前腰痛、下肢痛VAS及ODI分别为(5.1±2.2)、(6.9±1.3)分、(71.4±12.6)%,TF-PELD组分别为(4.7±1.8)、(6.9±1.3)分、(68.4±13.9)%。IL-PELD组术后1、6个月及末次随访腰痛VAS为(2.4±1.5)、(1.6±0.8)、(1.4±0.9)分,下肢痛VAS为(3.0±1.2)、(1.6±0.7)、(1.5±1.0)分,ODI为(32.6±11.9)%、(17.4±6.5)%、(19.3±9.3)%;TF-PELD组术后1、6个月及末次随访腰痛VAS为(2.6±1.4)、(1.5±0.6)、(1.4±1.0)分,下肢痛VAS为(2.8±1.2)、(1.6±0.6)、(1.5±1.2)分,ODI为(32.0±11.2)%、(15.0±6.1)%、(20.0±11.3)%。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腰痛VAS、下肢痛VAS及ODI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分组交互作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时两组侧隐窝矢状径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但各时间点两组侧隐窝矢状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改良Macnab标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PELD和TF-PELD治疗单节段腰椎侧隐窝狭窄症均能扩大侧隐窝,并取得良好早期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管狭窄 内窥镜检查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专职陪护干预对于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事故发生率的应用分析
9
作者 姜慧 姜秀妮 +2 位作者 陈付娟 刘志梅 杨富国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5期7544-7550,共7页
目的:调查专职陪护人员对于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事故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老年病科长期住院患者108名,按照住院原因、住院时长和行动能力等一般资料将该10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4例。对照组陪护人员... 目的:调查专职陪护人员对于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事故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老年病科长期住院患者108名,按照住院原因、住院时长和行动能力等一般资料将该10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4例。对照组陪护人员主要为未掌握专业陪护技能的患者家属以及家用陪护。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专职陪护干预。实验结束后,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老年住院患者在陪护过程中的跌倒事故发生率,并比较两组老年患者对于陪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情况以及两组陪护人员的跌倒评估能力、预防跌倒相关知识以及跌倒处理能力达标率。结果:实验结束后数据显示实验组老年患者的跌倒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护理人员的跌倒评估能力、预防跌倒相关知识以及跌倒处理能力达标率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专职陪护的陪护质量较高,能够明显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事故发生概率,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可在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专职陪护进行陪护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职陪护 老年住院患者 跌倒 护理对策
下载PDF
提升碱化MXene材料性能的策略综述
10
作者 万彪 杨富国 +3 位作者 张桥 喻湘华 季家友 李亮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503-509,共7页
拥有片层结构的二维过渡金属氮化物和碳化物(MXene)纳米材料是新发现的一种二维材料,可以通过氢氧化钠处理改变MXene材料表面的官能团和官能团的数量,经碱处理过的MXene材料拥有更优良的电化学、吸附等性能,可应用于能量储存和转换、光... 拥有片层结构的二维过渡金属氮化物和碳化物(MXene)纳米材料是新发现的一种二维材料,可以通过氢氧化钠处理改变MXene材料表面的官能团和官能团的数量,经碱处理过的MXene材料拥有更优良的电化学、吸附等性能,可应用于能量储存和转换、光电催化、柔性传感器等领域。对提升碱化MXene材料性能的策略进行综述。首先可以通过十八烷基胺、氨基、金属离子等小分子修饰碱化MXene材料,还可以通过碱化MXene与金属材料、金属化合物、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复合得到复合材料从而提升其性能。还对碱化MXene的发展提出了建议,认为调控碱化MXene材料的性能并降低碱化MXene材料的生产成本是拓展碱化MXene材料实际应用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化MXene 小分子修饰 材料复合 综述
下载PDF
两种入路内镜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11
作者 陈康 罗园超 +1 位作者 杨富国 何仁建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4期486-490,共5页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技术与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IL-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UBE技术组(采用UBE技术治疗,37例)和IL-PELD组(采用IL-PELD治疗,46...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技术与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IL-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UBE技术组(采用UBE技术治疗,37例)和IL-PELD组(采用IL-PELD治疗,46例)。比较两组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硬膜囊破裂率和腰椎间盘突出复发率、腰痛及下肢痛VAS评分、ODI。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33(21.8±5.9)个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IL-PELD组少(短)于UBE技术组(P<0.05);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腰痛VAS评分UBE技术组高于IL-PELD组(P<0.01);其余各项观察及评价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BE技术与IL-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取得良好的早期临床疗效。IL-PELD微创,但显露有限,适用于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UBE技术减压范围更广、减压更彻底,学习曲线平缓,适用于复杂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 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并发症
下载PDF
心房颤动病人信息超载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丁遥遥 韩静 杨富国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5-358,共4页
目的:调查心房颤动病人信息超载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12月—2022年5月选取青岛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病房的200例心房颤动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信息超载量表、心房颤动抗凝知... 目的:调查心房颤动病人信息超载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12月—2022年5月选取青岛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病房的200例心房颤动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信息超载量表、心房颤动抗凝知识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心房颤动病人的中文版信息超载量表总分为(19.17±4.16)分,心房颤动抗凝知识量表总分转化为百分制后为(52.50±25.86)分,二者呈负相关(r=-0.439,P<0.01)。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脑卒中风险、心房颤动类型是心房颤动病人信息超载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心房颤动病人信息超载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应多关注文化程度较低、脑卒中风险较高、阵发性房颤的病人,通过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提高病人抗凝知识水平,减轻病人信息负担和心理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信息超载 抗凝 文化程度 脑卒中 影响因素 护理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术后认知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13
作者 彭红军 王振宇 +2 位作者 陈思 杨富国 齐征 《大医生》 2024年第20期141-144,共4页
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术后认知功能、疼痛程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一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 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术后认知功能、疼痛程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一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穿刺前(T_(0))、切开皮肤时(T_(1))、切开皮肤后30 min(T_(2))、术毕(T_(3))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脉压差(MAP)、血氧饱和度(SpO_(2))、呼吸频率(RR)]水平、阻滞见效及恢复时间、术后认知功能及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HR、MAP均具有时间、组间差异,无交互效应差异(HR:F_(时间)=14.923,P_(时间)<0.001;F_(组间)=13.670,P_(组间)<0.001;F_(交互)=1.159,P_(交互)=0.327。MAP:F_(时间)=7.359,P_(时间)<0.001;F_(组间)=4.708,P_(组间)=0.034;F_(交互)=0.617,P_(交互)=0.605);两组患者T_(0)~T_(3)的HR、MAP水平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且观察组T_(1)、T_(2)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SpO_(2)具有时间差异,无组间、交互效应差异(F_(时间)=42.363,P_(时间)<0.001;F_(组间)=0.576,P_(组间)=0.451;F_(交互)=1.117,P_(交互)=0.330);两组患者T_(0)、T_(1)、T_(2)、T_(3)时间点SpO_(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RR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F_(时间)=256.761,P_(时间)<0.001;F_(组间)=119.806,P_(组间)<0.001;F_(交互)=10.329,P_(交互)<0.001);两组患者T_(0)~T_(3)的RR水平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且观察组T_(1)、T_(2)、T_(3)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运动阻滞见效时间、感觉阻滞见效时间、运动恢复时间、感觉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麻醉苏醒后3 h,两组患者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降低幅度小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具有时间、组间差异,无交互效应差异(F_(时间)=109.506,P_(时间)<0.001;F_(组间)=6.412,P_(组间)=0.014;F_(交互)=2.358,P_(交互)=0.099);两组患者术后3 d 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前及术后1 d,术后1 d 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1、3 d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进行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进行麻醉,效果较为显著。这种麻醉方式有助于减轻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促进术后康复,缓解疼痛,因此,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全身麻醉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 血流动力学 认知功能
下载PDF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分析
14
作者 彭红军 王振宇 +1 位作者 杨富国 齐征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8期40-42,共3页
目的分析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以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一医院2022年8月至2023年9月行剖宫产手术产妇2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25例,罗哌卡因麻醉)和研究组(... 目的分析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以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一医院2022年8月至2023年9月行剖宫产手术产妇2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25例,罗哌卡因麻醉)和研究组(125例,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产妇麻醉效果、镇痛效果、术后8h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记录麻醉前及麻醉后5min(T1)、切皮时(T2)及手术结束时(T3)两组产妇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变化情况;对比两组产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更短,镇痛维持时间更长,术后8 h VAS疼痛评分更低;与T0时比,T1~T3时两组产妇MAP和HR水平均升高,但不同时间点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产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应用罗哌卡因麻醉比,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处理,可以获得更理想的麻醉和镇痛效能,同时有效维持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且术后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镇痛效果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施氏矿物形成转化的环境意义及其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包艳萍 黄恩惠 +2 位作者 刘振聪 杨富国 徐亦扬 《四川环境》 2024年第2期85-92,共8页
施氏矿物是一种高铁硫酸盐矿物,对调控酸性硫酸盐环境中重(类)金属的迁移转化有重要意义。同时施氏矿物具有很强的重(类)金属吸附能力及具备催化性能,其在环境工程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施氏矿物的形成转化及影响因素,以及施氏矿物... 施氏矿物是一种高铁硫酸盐矿物,对调控酸性硫酸盐环境中重(类)金属的迁移转化有重要意义。同时施氏矿物具有很强的重(类)金属吸附能力及具备催化性能,其在环境工程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施氏矿物的形成转化及影响因素,以及施氏矿物形成转化过程中重(类)金属的固定及再迁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另外,进一步阐述施氏矿物在环境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为今后AMD污染环境的治理,以及施氏矿物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氏矿物 重(类)金属 再分配 催化作用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的健康信息规避与健康促进行为的研究
16
作者 刘萌 李梦飞 +3 位作者 王淑云 杨富国 陈德鑫 刘景哲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3年第17期732-741,共10页
背景肠造口术是目前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健康促进行为可以提高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维持患者的健康状态具有重要意义,而健康信息规避会驱使患者回避健康风险信息,不利于自身健康.本研究猜想肠造口患者健康信息规避是健康促进行... 背景肠造口术是目前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健康促进行为可以提高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维持患者的健康状态具有重要意义,而健康信息规避会驱使患者回避健康风险信息,不利于自身健康.本研究猜想肠造口患者健康信息规避是健康促进行为的主要因素.目的了解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健康信息规避和健康促进行为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提高肠造口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青岛市某三甲医院造口门诊就诊的205例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信息规避量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肠造口患者的健康信息规避得分为(25.99±8.81)分,105例(56.10%)肠造口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信息规避行为,其中64例(31.20%)患者为轻度规避,41例(24.90%)患者为重度规避.患者的健康促进行为得分(126.19±15.32)分,总体处于一般水平.健康信息规避与健康促进行为呈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健康信息规避行为是健康促进行为的显著影响因素.结论肠造口患者的健康信息规避行为有待改善,健康促进行为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可了解患者在接收健康信息过程中的阻碍因素,帮助患者有效应对健康信息规避,提高患者的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肠造口 健康信息规避 健康促进行为 健康信息
下载PDF
丹酚酸B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脏内皮细胞功能和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杨富国 张安勇 +3 位作者 陈作元 廉哲勋 刘革新 董果雄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8年第12期1250-1254,共5页
目的:观察丹酚酸B(salvianolicacid B,SA-B)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脏内皮细胞功能和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模型组)和SA-B治疗组。结扎兔心脏左前降支0.5h造成心肌缺血后再灌注4h... 目的:观察丹酚酸B(salvianolicacid B,SA-B)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脏内皮细胞功能和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模型组)和SA-B治疗组。结扎兔心脏左前降支0.5h造成心肌缺血后再灌注4h制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SA-B治疗组于左前降支结扎后静滴SA-B溶液,其余各组静滴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结扎前、缺血0.5 h、再灌注1h及4h静脉采血,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浓度,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含量和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蛋白140(alpha-granule membrane protein-140,GMP-140)的数目。结果:假手术组手术前后血浆NO浓度、ET含量和血小板表面GMP-14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心肌缺血0.5h后,血浆NO浓度较术前及假手术组相应时间显著降低(P<0.05),并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呈进行性下降,而血浆ET含量和血小板表面GMP-140数目较术前及假手术组相应时间显著升高(P<0.05),并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进一步上升;治疗组应用SA-B后,再灌注1h及4h时血浆NO浓度较模型组相应时间明显升高(P<0.01),而血浆ET含量和血小板表面GMP-140数目较模型组相应时间明显降低(P<0.01)。结论:心脏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存在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及血小板活化,SA-B具有保护内皮细胞和抑制血小板活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一氧化氯 内皮素 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
下载PDF
椎体成形结合抗骨质疏松治疗减少再骨折发生率 被引量:27
18
作者 杨富国 杨波 +3 位作者 尹飚 黎双庆 杨逸禧 龚翼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3期4905-4912,共8页
背景:目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常见,但缺乏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使得治疗后再骨折问题逐渐显现。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技术配合抗骨质疏松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后减少再骨折发生率方面的疗效,分析抗骨质疏松治疗的重要性... 背景:目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常见,但缺乏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使得治疗后再骨折问题逐渐显现。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技术配合抗骨质疏松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后减少再骨折发生率方面的疗效,分析抗骨质疏松治疗的重要性。方法:纳入89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椎体成形/椎体后凸成形治疗,根据患者是否接受规范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51例,通过门诊或住院随访复查胸/腰椎X射线片及骨密度值,对比两组在随访不同时间的脊柱稳定性、骨密度值及椎体再骨折发生率。结果与结论:(1)78例获得完整随访,随访6-39个月,平均26.73个月,治疗组、对照组在脊柱稳定性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对照组椎体骨小梁稀少;(2)骨密度值:两组治疗后12,24,36个月T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再骨折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4)结果表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治疗后规范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可有效减少再骨折发生率,近、中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压缩性 骨质疏松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抗骨质疏松 再骨折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缺氧/复氧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黏附能力及细胞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杨富国 刘革新 +1 位作者 董果雄 郭云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2843-2846,共4页
目的: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模型模拟器官组织缺血-再灌注所诱导的血管改变,观察黄芪甲苷对缺氧/复氧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黏附及细胞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5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 目的: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模型模拟器官组织缺血-再灌注所诱导的血管改变,观察黄芪甲苷对缺氧/复氧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黏附及细胞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5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研究所细胞生物工程实验室进行。①实验材料:新生儿脐带(由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提供,产妇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实验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中的伦理学标准)。②实验过程及分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原代培养,传至3代后,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常规培养;缺氧/复氧组:先缺氧处理1h,再复氧1h;药物干预组:在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分别为20,40,80mg/L的黄芪甲苷预处理,12h后进行缺氧/复氧处理。③实验评估:分别用硫代巴比妥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丙二醛的含量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浓度;免疫化学法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核转录因子κB的表达;虎红染色法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黏附。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缺氧/复氧组细胞培养液中丙二醛含量增多(P<0.01);随着黄芪甲苷预处理剂量的增加,丙二醛含量降低(P<0.01),呈剂量依赖性。②与对照组比较,缺氧复氧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核转录因子κΒ阳性细胞率、细胞培养液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浓度及中性粒细胞黏附率升高(P均<0.01);随着黄芪甲苷预处理剂量的增加,核转录因子κB表达阳性细胞率、中性粒细胞黏附率下降(P<0.05或P<0.01),细胞间黏附分子1浓度减少(P<0.01),呈剂量依赖性。结论:黄芪甲苷通过抑制缺氧复氧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核转录因子κB表达,减轻血管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黏附,对缺氧/复氧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内皮细胞 缺氧/复氧 NF-κB 胞间粘附分子1 组织构建
下载PDF
膜分离技术在低聚木糖制备及乙醇发酵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富国 方正 +1 位作者 余世袁 姚春才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7-81,共5页
综述了膜分离技术在低聚木糖制备及乙醇发酵中的应用。膜分离技术可以用于木聚糖溶液的脱盐、浓缩和纯化 ,木聚糖酶解液中低聚木糖的分离 ,低聚糖的分离和精制 ,乙醇连续发酵与膜分离耦合 ,超滤膜反应器中蔗渣的酶水解和酶回收。在低聚... 综述了膜分离技术在低聚木糖制备及乙醇发酵中的应用。膜分离技术可以用于木聚糖溶液的脱盐、浓缩和纯化 ,木聚糖酶解液中低聚木糖的分离 ,低聚糖的分离和精制 ,乙醇连续发酵与膜分离耦合 ,超滤膜反应器中蔗渣的酶水解和酶回收。在低聚木糖制备及乙醇发酵中充分利用膜分离技术对解决污染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 低聚木糖 乙醇 发酵 制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