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忆未来:有关“侨福芳草地”的城市札记 被引量:4
1
作者 周榕 杨寯 《建筑创作》 2015年第1期10-16,共7页
跑赢了时间的慢建筑曾经,"SOHO尚都"项目十多年前筹建时,潘石屹旗下的高管们对着一路之隔"侨福芳草地"的设计效果图集体晒笑过一番。的确,与"SOHO尚都"出自名师之手的前卫造型相比,"侨福芳草地"的设计外观顿显平淡无奇。在那个... 跑赢了时间的慢建筑曾经,"SOHO尚都"项目十多年前筹建时,潘石屹旗下的高管们对着一路之隔"侨福芳草地"的设计效果图集体晒笑过一番。的确,与"SOHO尚都"出自名师之手的前卫造型相比,"侨福芳草地"的设计外观顿显平淡无奇。在那个流行形式迷信的年代预测,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似乎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曾经,"侨福芳草地"尚未竣工时提出过一项动议:由己方全额出资修建一座跨街天桥与马路斜对面的"世贸天阶"联通,但这个提案被以种种理由婉拒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草地 城市综合体 流行形式 城市生态系统 SOHO 城市性 URBANIZATION ECOLOGY innovative 效果图
下载PDF
凤凰中心的第三种文化态度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卫国 杨寯 《建筑创作》 2015年第6期50-55,共6页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建筑设计圈子存在着两种思潮,一种是如何继承传统,如何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发扬光大;另一种,是如何把西方的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运用到中国的建筑设计中来。在这两种思潮中的纠结,在客观上使中国建筑师特...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建筑设计圈子存在着两种思潮,一种是如何继承传统,如何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发扬光大;另一种,是如何把西方的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运用到中国的建筑设计中来。在这两种思潮中的纠结,在客观上使中国建筑师特别没有自信;那个时期的设计作品,要么存在着模仿某些西方建筑作品的明显痕迹,要么直接带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直白的语汇相符号。1990年代后期,中国建筑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年轻的建筑师,关注到"建构"理论对20世纪的建造历史的总结,在这一理论的鼓舞下他们回到了建筑本质问题"基本建造"的思考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建筑师 构造逻辑 建筑设计 文化态度 中国的传统 建筑理论 西方建筑 ARCHITECTURAL fabrication ATTITUDE
下载PDF
世界的中国:专访陆轶辰
3
作者 张维宸 杨寯 《建筑创作》 2015年第5期14-31,共18页
2015年8月27日,《建筑创作》杂志主编王舒展、编辑姜冰对"米兰世博会中国国家馆"项目主创建筑师陆轶辰进行了2个多小时的电话采访。采访当时,陆轶辰身在米兰,参加中意建筑师世博会学术研讨会。采访围绕几个方面展开:"盖... 2015年8月27日,《建筑创作》杂志主编王舒展、编辑姜冰对"米兰世博会中国国家馆"项目主创建筑师陆轶辰进行了2个多小时的电话采访。采访当时,陆轶辰身在米兰,参加中意建筑师世博会学术研讨会。采访围绕几个方面展开:"盖里和霍尔:在大师光环下的理想工作"、"动态的过程:Link-Arc的三年成长"、"‘世界的中国’:中国馆的世博会‘角色’"、"设计概念:‘场域即物体,物体即场域’"、"水平向和‘空’:中国意象"、"‘山水城市’:屋面形式放样与内部流线"、"屋面设计:参数化工作模式"、"钢和胶合木的结合:结构和空间的关系",以及"国际合作:用最好的资源盖房子"。这几个命题成为本次采访的主要线索,带领读者深入了解中国国家馆设计概念生成始末,与关键技术的连接,国际合作的协调与矛盾,以及建筑师陆轶辰和他所领导的Link-Arc事务所的成长历程和设计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馆 PAVILION 胶合木 屋面设计 电话采访 山水城市 屋面形式 参数化技术
下载PDF
从自发聚落到生发图式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寯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4-80,共17页
在杭州的开元路和平海路之间,有一片沿着光复路而形成的街区。这个社群大概只有两个街区的长,与平常的住宅小区不同,它没有一个以铁栏杆圈出的安全范围,但作为一个社群,它为自己划出了一个模糊的内外边界。进入这个街区,你只能从一排连... 在杭州的开元路和平海路之间,有一片沿着光复路而形成的街区。这个社群大概只有两个街区的长,与平常的住宅小区不同,它没有一个以铁栏杆圈出的安全范围,但作为一个社群,它为自己划出了一个模糊的内外边界。进入这个街区,你只能从一排连续的建筑界面下的大门中间穿过去。一进入,温度、声音、树的阴影、光线的颜色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可能是因为这里只有一条单行车道,这个社群的内部要比普遍的城市街道的节奏要慢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式 聚落 自发 住宅小区 城市街道 街区 社群
原文传递
一段关于后开放城市的对谈
5
作者 杨寯 鲁伟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7-86,共10页
我记得,鲁伟从2016年开始在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任教,而我则在一年后开始教学,刚好在我的博士论文写完以后。从那时起,我们就建筑教育的思想进行了多次交流。我们的交谈的地方发生在各种场合:去食堂的路上、在我或他家共进晚餐的时候... 我记得,鲁伟从2016年开始在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任教,而我则在一年后开始教学,刚好在我的博士论文写完以后。从那时起,我们就建筑教育的思想进行了多次交流。我们的交谈的地方发生在各种场合:去食堂的路上、在我或他家共进晚餐的时候、在火车上、出租车上、在彼此的教学讨论中,或者在某某讲座之后。我们的交流到现在还持续着,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设计工具"是我们最常涉及到的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讨论 博士论文 中国美术学院 设计工具 出租车 交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