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翻瓣与不翻瓣种植二期手术牙龈美学效果评价 被引量:9
1
作者 杨小竺 王琳 +2 位作者 李晓东 裴仲秋 白石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5-106,共2页
目的:评价翻瓣、不翻瓣两种种植二期软组织手术成形方法对种植义齿修复前牙区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及美学意义。方法:观察46例患者单颗种植义齿周围的牙龈美观状况及软组织健康情况,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2组共46颗种植体均获得... 目的:评价翻瓣、不翻瓣两种种植二期软组织手术成形方法对种植义齿修复前牙区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及美学意义。方法:观察46例患者单颗种植义齿周围的牙龈美观状况及软组织健康情况,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2组共46颗种植体均获得良好的骨结合;不翻瓣组有87%的患者牙龈乳头指数(Papilla index score,PIS)达到了Ⅱ至Ⅲ级和改良红色美学指数(Defined pink esthetic score,DPES)为高度小于2mm以内;患者牙周组织基本健康对种植义齿的美学效果总体满意。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症前提下,采用软组织扩增的不翻瓣种植二期手术可以获得更理想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翻瓣种植二期手术 位点扩增 美学效果 牙乳头
下载PDF
几丁糖复合物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小竺 王琳 +2 位作者 宫苹 何志秀 杨明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1464-1467,共4页
目的:通过使用几丁糖作为骨形态蛋白(BMP)载体,与羟基磷灰石构建复合物,探讨其生物相容性和成骨能力,以及作为BMP载体的可行性。方法:制备几丁糖/羟基磷灰石、几丁糖/羟基磷灰石/BMP复合材料。建立兔颅顶骨临界骨缺损模型,以几丁糖/羟... 目的:通过使用几丁糖作为骨形态蛋白(BMP)载体,与羟基磷灰石构建复合物,探讨其生物相容性和成骨能力,以及作为BMP载体的可行性。方法:制备几丁糖/羟基磷灰石、几丁糖/羟基磷灰石/BMP复合材料。建立兔颅顶骨临界骨缺损模型,以几丁糖/羟基磷灰石、羟基磷灰石、空白为对照,使用几丁糖/羟基磷灰石/BMP复合材料修复顶骨缺损。X线片和组织学切片观察2、4、6、8周后骨缺损修复情况,评价其骨缺损修复能力。结果:几丁糖与羟基磷灰石复合BMP具有早期快速释放BMP的能力及较好的操作性、成形性、生物相容性,对机体微环境影响小,表面矿化效果好,能促进骨缺损修复。结论:几丁糖、多孔羟基磷灰石、BMP复合物,具有良好的骨诱导能力,可作为骨替代材料及BMP的缓释载体,是一种有潜力的骨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生成 壳多糖 羟基磷灰石 骨形成蛋白
下载PDF
咬合异常患者的种植修复方案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小竺 裴仲秋 +1 位作者 李晓东 白石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2928-2929,I0003,共3页
目的患者咬合异常时的修复设计是每位修复医师都会面临的问题,特别是患者种植修复时受到了缺牙区局部解剖条件、邻牙、对颌牙位置关系的影响。本文将探讨在不同的条件下种植修复方案的设计。方法将咬合异常的临床表现分类,通过分类具体... 目的患者咬合异常时的修复设计是每位修复医师都会面临的问题,特别是患者种植修复时受到了缺牙区局部解剖条件、邻牙、对颌牙位置关系的影响。本文将探讨在不同的条件下种植修复方案的设计。方法将咬合异常的临床表现分类,通过分类具体讲述不同的种植修复方案设计。结果以咬合空间的变化分类概括了临床常见的问题,可以作为参考指导临床操作。结论临床医师须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出个性化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异常 种植 修复设计
下载PDF
必兰浸润麻醉与利多卡因阻滞麻醉在下颌阻生齿微创拔牙术中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32
4
作者 黄元丁 夏辉 +3 位作者 李晓东 杨小竺 裴仲秋 夏熹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8-271,共4页
目的比较必兰浸润麻醉与利多卡因阻滞麻醉法在下颌第三磨牙阻生齿微创拔牙术中的疗效。方法选择双侧阻生齿拔除患者104名,在同一患者双侧下颌分别行必兰浸润麻醉或2%利多卡因阻滞麻醉,并行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比较2组的麻醉显效率、麻... 目的比较必兰浸润麻醉与利多卡因阻滞麻醉法在下颌第三磨牙阻生齿微创拔牙术中的疗效。方法选择双侧阻生齿拔除患者104名,在同一患者双侧下颌分别行必兰浸润麻醉或2%利多卡因阻滞麻醉,并行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比较2组的麻醉显效率、麻醉显效时间、术中疼痛程度和术前后收缩压差及无痛持续时间,按配对样本t检验法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麻醉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24)。实验组软组织麻醉显效时间和牙槽突、牙髓麻醉显效时间分别为(1.04±0.21)、(2.44±2.60)min,较对照组均有降低(P=0.002,P=0.032)。主观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41)。术前后收缩压差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8)。实验组无痛持续时间为(103.6±35.5)min,明显高于对照组(P=0.04)。结论必兰浸润麻醉法操作简单,显效时间快且效果可靠,是一种可在下颌第三磨牙阻生齿微创拔牙术中替代2%利多卡因阻滞的改良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卡因 浸润麻醉 下颌阻生齿 微创拔牙术
下载PDF
黄芩与茶多酚除口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琳 杨小竺 胡德渝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49-152,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黄芩、茶多酚对口源性口臭致臭菌以及半胱氨酸激发性口臭的抑制作用,评价了黄芩与茶多酚治疗口臭的效果。方法:①以致臭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以及具核梭杆菌为实验菌,通过体外抑菌实验确定黄芩和茶多酚对三种实验... 目的:通过观察黄芩、茶多酚对口源性口臭致臭菌以及半胱氨酸激发性口臭的抑制作用,评价了黄芩与茶多酚治疗口臭的效果。方法:①以致臭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以及具核梭杆菌为实验菌,通过体外抑菌实验确定黄芩和茶多酚对三种实验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②通过半胱氨酸激发实验,以挥发性硫化物(VSC)水平的下降百分比以及作用持续时间来评价黄芩和茶多酚在体内抑制致臭菌,减少其异味产物的释放,从而消除口臭的功效。结果:①黄芩和茶多酚都能有效抑制所有实验细菌,且以茶多酚作用较强;②使用4mg/mL的黄芩和茶多酚漱口后,半胱氨酸激发的VSC水平下降百分比在20min,60min和120min时分别为38.31%,26.51%,16.78%和51.29%,37.42%,26.27%。二者的作用持续时间分别为144min和190min。而使用蒸馏水漱口的作用持续时间为46min,其在20min时的VSC水平下降百分比是14.99%。三组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然药物黄芩与茶多酚对口腔致臭细菌和半胱氨酸激发性口臭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茶多酚 口臭 致臭菌 半胱氨酸 挥发性硫化物
下载PDF
种植体周围炎导致牙种植早期失败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徐鹏 李晓东 +6 位作者 裴仲秋 杨小竺 黄元丁 白石 黄弘 谭迎赟 王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356-1358,共3页
目的分析口腔种植早期失败的原因,以提高种植早期成功率。方法以种植体修复前松动脱落或被取出为种植失败的标准,收集并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5月在我科口腔医院种植科接受口腔种植的57例早期失败的病例资料,对导致失败的原因进行初步... 目的分析口腔种植早期失败的原因,以提高种植早期成功率。方法以种植体修复前松动脱落或被取出为种植失败的标准,收集并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5月在我科口腔医院种植科接受口腔种植的57例早期失败的病例资料,对导致失败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 57例患者中,失败种植体共63枚。种植手术后第1个月是最危险时间段。失败原因分析:黏膜源性种植体周围炎所致36枚、牙源性种植体周围炎所致12枚、单纯感染性种植体周围炎所致6枚、无菌性种植体周围炎所致6枚、其他原因3枚。结论致口腔种植早期失败的原因复杂,其中术后伤口黏膜感染为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早期失败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下颌正中管的锥形束CT成像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黄弘 刘鹏 +4 位作者 李晓东 裴仲秋 杨小竺 白石 黄元丁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9-482,共4页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对下颌正中管(MIC)的三维位置、走向及毗邻关系进行测量,为确保颏孔前区域牙种植手术的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80例患者的双侧下颌骨CBCT影像,对MIC的直径和毗邻关系进行测量分析,包括MIC至下颌下缘、下颌牙根尖...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对下颌正中管(MIC)的三维位置、走向及毗邻关系进行测量,为确保颏孔前区域牙种植手术的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80例患者的双侧下颌骨CBCT影像,对MIC的直径和毗邻关系进行测量分析,包括MIC至下颌下缘、下颌牙根尖、下颌骨颊侧壁和舌侧壁,以及双侧颏孔连线平面的垂直距离。结果 80例患者中,63例(占78.75%)的CBCT影像上可以观测到MIC影像,其管径大小为(1.21±0.29)mm。在垂直方向上,MIC距下颌下缘和下颌牙根尖的距离分别为(7.82±1.86)、(7.24±2.82)mm;在颊舌方向上,MIC距下颌骨颊侧壁和舌侧壁的距离分别为(3.80±1.37)、(4.45±1.34)mm;MIC距双侧颏孔连线平面的垂直距离为(5.62±2.21)mm。结论 CBCT通过多平面重建后,可以清晰显示MIC在下颌骨中的三维空间位置、走向及毗邻关系;利用CBCT对MIC的位置和走行进行研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下颌正中管 种植修复
下载PDF
口腔黏膜病问卷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评价 被引量:5
8
作者 王琳 杨小竺 陈方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84-587,共4页
目的评价口腔黏膜病问卷(COMDQ)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COMDQ进行初译、回译、质量评价、文化调适和预评估,形成COMDQ中文版。该量表包括26个条目,涉及4个维度:疼痛和功能限制、药物治疗相关、社交及情感功能、对患者的支持。进而... 目的评价口腔黏膜病问卷(COMDQ)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COMDQ进行初译、回译、质量评价、文化调适和预评估,形成COMDQ中文版。该量表包括26个条目,涉及4个维度:疼痛和功能限制、药物治疗相关、社交及情感功能、对患者的支持。进而将其应用于口腔黏膜病患者,最终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考评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30份。量表总的克朗巴赫α系数为0.914,Guttman分半信度系数为0.809,表格之间相关性r为0.697。经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提取4个因子,累积贡献率达67.62%,显示量表存在预想的连带关系和逻辑关系。结论 COMDQ中文版通过严格的性能测试,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在国内口腔黏膜病患者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病问卷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更年期女性根管充填后疼痛的临床诊治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琳 林居红 +1 位作者 杨小竺 马文竹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6期2726-2727,2732,共3页
目的分析更年期女性出现根管充填后疼痛的影响因素,观察对症治疗配合心理诱导对于更年期女性根管充填后疼痛病例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更年期女性根管充填后疼痛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X线检查及临床检查了解患牙疼痛病因,采取对症治... 目的分析更年期女性出现根管充填后疼痛的影响因素,观察对症治疗配合心理诱导对于更年期女性根管充填后疼痛病例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更年期女性根管充填后疼痛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X线检查及临床检查了解患牙疼痛病因,采取对症治疗配合心理诱导,观察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造成更年期女性根管充填后疼痛的主要原因是牙周炎(28.57%)、超填(21.43%)和欠填(11.91%),此外,还有19.05%的患牙为不明原因性疼痛。通过对症治疗配合心理诱导,88.10%的患牙疼痛症状基本缓解。结论更年期女性根管充填后疼痛受诸多因素共同影响,常规对症治疗应与心理诱导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女性 根管充填 疼痛 心理疗法
下载PDF
种植体上部基台螺丝折断后无损取出2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裴仲秋 李晓东 +2 位作者 杨小竺 白石 伍永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2413-2413,共1页
关键词 种植体螺丝 折断 无损取出
原文传递
种植前牙Ceramage聚合瓷全冠与烤瓷冠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裴仲秋 李晓东 杨小竺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2943-2944,共2页
目的比较Ceramage聚合瓷全冠与烤瓷冠在前牙种植修复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修复种植前牙的Ceramage聚合瓷全冠与烤瓷冠各50件,戴用后评价其戴用后形态、边缘适合性、颜色、12个月后评价修复体磨耗程度及折裂情况。结果经秩和检验分析,Cer... 目的比较Ceramage聚合瓷全冠与烤瓷冠在前牙种植修复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修复种植前牙的Ceramage聚合瓷全冠与烤瓷冠各50件,戴用后评价其戴用后形态、边缘适合性、颜色、12个月后评价修复体磨耗程度及折裂情况。结果经秩和检验分析,Ceramage聚合瓷冠与烤瓷冠的边缘适合性,12个月后的磨损与折裂无显著性区别,均能达到很好的边缘适合性,较好的抗折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ramage聚合瓷冠与烤瓷冠的形态、颜色等性能方面有显著性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ramage聚合瓷全冠在种植前牙修复中适用范围较烤瓷冠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amage聚合瓷全冠 烤瓷冠 种植前牙
下载PDF
闭合式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牙种植体植入术疗效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晓东 裴仲秋 杨小竺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14-315,共2页
目的探讨闭合式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牙种植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进行23例闭合式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牙种植体植入术,以23例上颌后牙常规牙种植体植入术为对照,术后1周及1、3、6个月检查种植体稳定性、上颌窦和种植体骨结合情况。结果两组... 目的探讨闭合式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牙种植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进行23例闭合式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牙种植体植入术,以23例上颌后牙常规牙种植体植入术为对照,术后1周及1、3、6个月检查种植体稳定性、上颌窦和种植体骨结合情况。结果两组均未见种植体松动、脱落或上颌窦炎症发生,各时期X线片检察种植体骨结合良好。术后6个月均完成上部义齿修复。经不同时间随访,临床效果良好。结论闭合式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牙种植体植入术同上颌后牙常规牙种植体植入术一样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显著扩大牙种植体植入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 牙种植体 牙种植体植入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