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煅烧骨的皮下成骨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川博 何惠宇 +2 位作者 崔杰 马文渊 杨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6期2883-2890,共8页
背景:研究证明骨髓基质干细胞与煅烧骨支架材料结合后可形成组织工程化骨,但在动物体内的生物相容性及皮下诱导成骨的能力国内报道较少。目的:观察骨髓基质细胞复合异种煅烧骨植入BALB/c裸鼠背部皮下的成骨性能及煅烧骨材料作为组织工... 背景:研究证明骨髓基质干细胞与煅烧骨支架材料结合后可形成组织工程化骨,但在动物体内的生物相容性及皮下诱导成骨的能力国内报道较少。目的:观察骨髓基质细胞复合异种煅烧骨植入BALB/c裸鼠背部皮下的成骨性能及煅烧骨材料作为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选用经脱脂及脱蛋白处理后高温煅烧形成的骨支架材料与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培养至第3代的羊骨髓基质干细胞构建细胞-煅烧骨复合物植入BALB/c裸鼠背部皮下,选同期对侧背部皮下植入单纯煅烧骨为对照组。结果与结论:煅烧后的松质骨块为白垩色,表面呈蜂窝状多孔结构,保留了天然松质骨的多孔状空间结构。骨小梁结构完整,孔隙相互连通。骨髓基质干细胞接种到煅烧骨后24h可见大量细胞黏附于支架上,7d后细胞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细胞与基质分界不清,细胞能在材料上良好地黏附、增殖与生长,细胞活性未受到支架材料的影响。植入4周后,两组均可见煅烧骨边缘出现少量残片,细胞-煅烧骨复合物组煅烧骨孔隙周边可发现骨细胞,对照组煅烧骨表面可见纤维结缔组织包绕。植入后8周,两组均可见到煅烧骨部分降解为片状类骨质,周围有成纤维细胞包绕,排列紧密,形态多样,细胞-煅烧骨复合物组煅烧骨孔隙内可见煅烧骨表面有排列成行的成骨细胞,孔隙间有散在淋巴细胞浸润。对照组标本可见孔隙内有大量结缔组织长入,未见明显成骨迹象。结果说明,经高温煅烧后的松质骨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可作为骨髓基质干细胞的良好载体,复合后植入体内能够诱导新生骨组织形成,可作为骨缺损组织工程修复的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组织工程骨材料 煅烧骨 骨髓基质干细胞 骨缺损 皮下成骨 植入 BALB c裸鼠 骨髓来源干细胞 骨组织工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同种异体支架骨修复羊髂骨极限缺损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楠 何惠宇 +1 位作者 胡杨 杨川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6期2859-2868,共10页
背景:目前国内外有关组织工程骨材料及构建方法的研究持续升温,而临床上如何修复大面积骨缺损仍然是研究的难点和重点。目的:对比观察同种异体骨支架材料、β-磷酸三钙材料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慢病毒载体转染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背景:目前国内外有关组织工程骨材料及构建方法的研究持续升温,而临床上如何修复大面积骨缺损仍然是研究的难点和重点。目的:对比观察同种异体骨支架材料、β-磷酸三钙材料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慢病毒载体转染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组织工程骨对羊髂骨极限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体外诱导培养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至第3代时,构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慢病毒载体。将转染及未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同种异体支架骨材料、单纯同种异体骨支架材料、β-磷酸三钙材料回植入羊髂骨极限缺损模型(15mm×10mm×10mm),修复后4,8,12周末进行影像学、组织学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与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慢病毒转染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的组织工程骨材料修复极限骨缺损优于未转染的细胞骨支架材料、单纯同种异体骨支架材料及β-磷酸三钙材料;未转染的细胞骨支架材料优于单纯同种异体骨支架材料与β-磷酸三钙材料组;单纯同种异体骨支架材料降解速率大于β-磷酸三钙材料。结果提示,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慢病毒载体转染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加载同种异体骨支架材料构建的组织工程骨符合骨修复的需求,既可以引导新骨形成,又不会妨碍骨组织的重建和塑型,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组织工程骨材料 极限骨缺损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慢病毒载体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骨 骨支架材料 β-磷酸三钙材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组织工程化骨修复羊牙槽骨缺损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琴 杨川博 +3 位作者 何惠宇 崔杰 杨楠 马文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4期6089-6096,共8页
背景:异种生物骨经适当理化方法处理及高温锻烧后能够形成具有与人骨结构相近的天然网状孔隙结构的陶瓷样异种骨,具有三维立体孔隙-网架结构,有利于种子细胞的黏附、增殖。目的:观察以高温煅烧骨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构建形成的组织... 背景:异种生物骨经适当理化方法处理及高温锻烧后能够形成具有与人骨结构相近的天然网状孔隙结构的陶瓷样异种骨,具有三维立体孔隙-网架结构,有利于种子细胞的黏附、增殖。目的:观察以高温煅烧骨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构建形成的组织工程化骨修复牙槽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以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种子细胞,高温煅烧骨为支架材料,复合构建形成组织工程化骨。全麻下分批次拔除羊双侧下颌第一前磨牙,去除远中根与第二前磨牙近中根间牙槽嵴间隔,形成5mm×5mm×5mm骨缺损区域。将12只实验羊随机等分为组织工程化骨组和单纯煅烧骨组,分别在左侧下颌术区放组织工程化骨和单纯煅烧骨,所有动物右侧均作为空白对照组。结果与结论:高温煅烧骨呈白垩色,保留了天然松质骨的多孔状空间。孔隙率(66.10±1.32)%,孔径范围137.44-538.72μm。干细胞接种到煅烧骨24h后可见细胞黏附支架上,7d后分泌胞外基质,细胞与基质分界不清。X射线可见组织工程化骨组和单纯煅烧骨组植入材料包埋在术区,煅烧骨边缘有一圈低密度阴影。苏木精-伊红染色实验侧骨小梁形成,对照侧无明显骨生成。提示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煅烧骨构建的组织工程化骨可较好的修复牙槽骨缺损,是修复小范围骨缺损理想的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组织工程口腔材料 组织工程化骨 牙槽骨 骨髓基质干细胞 煅烧骨 骨缺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GTR联合植骨术中的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川博 武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6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GTR联合植骨术中促进牙周组织再生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本院100例2018年3月-2019年3月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选择GTR联合植骨术治疗,实验组则选择GTR联合植骨术加上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治疗...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GTR联合植骨术中促进牙周组织再生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本院100例2018年3月-2019年3月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选择GTR联合植骨术治疗,实验组则选择GTR联合植骨术加上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各项血清炎症因子监测指标(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牙周指标牙周袋深度、临床附着丧失以及牙槽骨密度。结果试验组相比较照组疗效较高,P<0.05。试验组各项血清炎症因子监测指标、牙周指标牙周袋深度、临床附着丧失以及牙槽骨密度相比较照组有优势,P<0.05。结论GTR联合植骨术加上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GTR 植骨术 牙周组织再生作用 临床效果 骨密度
下载PDF
手术联合放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治疗效果
5
作者 武辉 杨川博 +3 位作者 查小雨 孙斌 黎昌学 徐江 《当代医学》 2021年第16期21-23,共3页
目的探究手术联合放射干预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96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分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48例。参照组采用手术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手... 目的探究手术联合放射干预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96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分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48例。参照组采用手术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手术联合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92%)高于参照组(8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8%,明显低于参照组的3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血量少于参照组,进食时间、出院时间短于参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联合放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效果显著,能有效增强预后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肿瘤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效果
下载PDF
冠部改良拔牙法和常规的微创法拔除下颌水平阻生智齿的不同临床疗效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川博 武辉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18期53-53,56,共2页
目的探讨冠部改良拔牙法和常规的微创法拔除下颌水平阻生智齿的不同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下颌水平阻生智齿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下颌水平阻生智齿患者实施常规的微创法拔除治疗,观察组下颌水平阻生智齿患者... 目的探讨冠部改良拔牙法和常规的微创法拔除下颌水平阻生智齿的不同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下颌水平阻生智齿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下颌水平阻生智齿患者实施常规的微创法拔除治疗,观察组下颌水平阻生智齿患者实施冠部改良拔牙法拔除治疗。比较两组下颌水平阻生智齿并发症;阻生智齿拔除时间、术中持续肿胀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口腔舒适度;患者畏惧感发生人数。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和对照组比较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部改良拔牙法拔除治疗下颌水平阻生智齿效果确切,可获得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部改良拔牙法 常规的微创法 下颌水平阻生智齿 不同临床疗效
下载PDF
牙槽骨缺损修复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杨川博 何惠宇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82-185,共4页
义齿修复、牙周手术及牙种植中经常会遇到牙槽骨缺损引起的骨量不足,不仅增加了修复治疗的难度,同时也影响了预后效果。如何修复缺损的牙槽骨组织已成为当前学者们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年来修复牙槽骨缺损的方法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牙槽骨缺损 修复 植骨术 组织工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