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一流”背景下生物化学双语教学改革探索
1
作者 易平 杨广笑 +2 位作者 朱敏 朱艳红 蒋新农 《高教学刊》 2024年第3期29-33,共5页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及医学的基础及前沿学科,为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及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运用双语教学对生命科学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指出在生物化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体...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及医学的基础及前沿学科,为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及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运用双语教学对生命科学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指出在生物化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体系,在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授课方式并融入思政元素,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还建立多样化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这些措施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说明我们在探索双语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做出的尝试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双语教学 思政元素 微助教课堂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以生涯规划赋能生化与分子实验教学的探索
2
作者 白云 谢青 +2 位作者 杨广笑 袁雅燕 刘亚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1-254,共4页
强基计划登峰班是本硕博连读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学生基础背景和未来研究方向不同,为了探索精准教育、促进个性化发展,将生涯规划理念赋能实验教学课堂:以“能力三核”设置教学结构;以“生涯四看”导图式预习报告构建知识图谱;以“技... 强基计划登峰班是本硕博连读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学生基础背景和未来研究方向不同,为了探索精准教育、促进个性化发展,将生涯规划理念赋能实验教学课堂:以“能力三核”设置教学结构;以“生涯四看”导图式预习报告构建知识图谱;以“技能闯关”训练扎实的实验技能,以“小老师”“给你10 min”和“项目负责制实验”等方式促进学生个人才干发挥;以现代化智能系统实现在线可视化过程管理。通过一系列举措,探索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实验 生涯规划 精准教育 教学方法 过程管理
下载PDF
甲基磺酸乙酯对水稻花药离体培养效应的研究
3
作者 杨广笑 《植物学通报》 CSCD 1990年第2期41-45,共5页
本文以粳稻“105”、籼稻“华03"和“鄂早6号”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化学诱变剂EMS处理对离体培养水稻花药中花粉细胞脱分化与再分化和培养初期花药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EMS能显著提高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高浓度EM... 本文以粳稻“105”、籼稻“华03"和“鄂早6号”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化学诱变剂EMS处理对离体培养水稻花药中花粉细胞脱分化与再分化和培养初期花药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EMS能显著提高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高浓度EMS则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MS对培养初期花药呼吸作用的影响与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之间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甲基磺酸乙酯 花药培养
下载PDF
镉对小麦幼苗的生长和生理生化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6
4
作者 洪仁远 杨广笑 +1 位作者 刘东华 蒲长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70-75,共6页
镉对小麦幼苗和根系生长有抑制作用,尤以对根系的抑制更为显著,但镉浓度为5ppm时,有刺激生长的作用.幼苗的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镉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尤其在高浓度镉下脯氨酸含量剧增,电解质外渗率也明显增大.镉使胚乳中的α-淀粉... 镉对小麦幼苗和根系生长有抑制作用,尤以对根系的抑制更为显著,但镉浓度为5ppm时,有刺激生长的作用.幼苗的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镉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尤其在高浓度镉下脯氨酸含量剧增,电解质外渗率也明显增大.镉使胚乳中的α-淀粉酶活性降低,这种效应随镉浓度增高而加强,随幼苗的生长却趋于减弱.镉诱导根的正、负极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产生新谱带,并使原有的一些谱带活性增强.上述结果显示出镉使小麦幼苗的细胞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而小麦幼苗对镉害也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保护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幼苗 脯氨酸 可溶性蛋白质 Α-淀粉酶 电解质外渗率
下载PDF
4种天然药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抑制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淑琴 胡赤丁 +4 位作者 陈茜 肖天雄 杨广笑 何光源 陈明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77-681,共5页
目的比较吉马酮、芝麻素、淫羊藿素、褐藻多糖硫酸酯等4种天然药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抑制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MTT法比较4种药物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药物处... 目的比较吉马酮、芝麻素、淫羊藿素、褐藻多糖硫酸酯等4种天然药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抑制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MTT法比较4种药物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药物处理前后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4种药物均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其中淫羊藿素对HepG2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作用48h半抑制浓度IC50为30μmol/L;4种药物均诱导HepG2细胞凋亡,淫羊藿素诱导细胞凋亡的效果最显著,30μmol/L淫羊藿素处理48h后,细胞凋亡率达到51.1%;4种药物均不同程度抑制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A、Cyclin B1、CDK1、CDK2和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提高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结论 4种天然药物在体外能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诱导其凋亡,淫羊藿素效果最为显著;其分子机制与调节抑制细胞增殖和促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马酮 芝麻素 淫羊藿素 褐藻多糖硫酸酯 人肝癌细胞HEPG2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植物类萜生物合成途径及关键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6
作者 马靓 丁鹏 +1 位作者 杨广笑 何光源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C00期22-30,共9页
萜类化合物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代谢产物,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植物中的萜类化合物有两条合成途径:甲羟戊酸途径和5-磷酸脱氧木酮糖/2C-甲基4-磷酸-4D-赤藓糖醇途径。这两条途径中都存在一系列调控萜类化合物生... 萜类化合物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代谢产物,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植物中的萜类化合物有两条合成途径:甲羟戊酸途径和5-磷酸脱氧木酮糖/2C-甲基4-磷酸-4D-赤藓糖醇途径。这两条途径中都存在一系列调控萜类化合物生成、结构和功能各异的酶,其中关键酶的作用决定了下游萜类化合物的产量。植物类萜生物合成途径的调控以及该途径中关键酶的研究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生物学领域的一大热点。综述了植物类萜生物合成途径和参与该途径的关键酶及其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萜类化合物 类萜生物合成途径 关键酶 代谢产物
下载PDF
生物科学专业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与实验教学模式改革 被引量:18
7
作者 谢青 杨广笑 +2 位作者 肖靓 刘幸福 苏莉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1-162,184,共3页
为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学生,对实验课程进行了改革。从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实验课程教学方式和创新性实验课的开发和研究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突出了"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的人才培养特点,构建知识、素质、能... 为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学生,对实验课程进行了改革。从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实验课程教学方式和创新性实验课的开发和研究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突出了"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的人才培养特点,构建知识、素质、能力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最大限度地开发与理论课程密切相关的实验和课程设计,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和科研训练,形成重在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教学实践、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科学专业 实验教学模式 创新人才
下载PDF
2型腺伴随病毒基因治疗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3
8
作者 杜绪仓 任惠民 +3 位作者 胡海涛 刘勇 杨广笑 王全颖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 构建一种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基因治疗载体。方法 以野生型 2型腺伴随病毒 (AAV 2 )质粒pssv9int 及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plxsn为基本元件 ,利用重组DNA技术 ,构建了一种通用型AAV载体质粒pssHG Neo。结果 该质粒除含有必备... 目的 构建一种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基因治疗载体。方法 以野生型 2型腺伴随病毒 (AAV 2 )质粒pssv9int 及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plxsn为基本元件 ,利用重组DNA技术 ,构建了一种通用型AAV载体质粒pssHG Neo。结果 该质粒除含有必备的原核细胞复制子及Ampr 筛选基因外 ,还含有真核细胞筛选基因———Neor 及供插入目的基因的多克隆位点 (MCS) ,在MCS的上游为逆转录病毒的长末端重复序列 (5’LTR) ,具有启动子的功能 ,启动定向插入到MCS的外源目的基因。质粒中的AAV反向末端重复序列 (ITR)具有定点整合于人基因组 1 9号染色体S1位点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载体 Ⅱ型腺伴随病毒 重组DNA技术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小麦成熟胚遗传转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丁莉萍 陈泠 +4 位作者 李圣纯 李海东 汪越胜 杨广笑 何光源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61-766,共6页
为了进一步完善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小麦遗传转化体系,以小麦成熟胚为转化受体,研究了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小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以gus基因瞬时表达率、抗性愈伤组织获得率和分化率为转化指标,小麦成熟胚在预培养基CM4C1P上预培养1... 为了进一步完善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小麦遗传转化体系,以小麦成熟胚为转化受体,研究了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小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以gus基因瞬时表达率、抗性愈伤组织获得率和分化率为转化指标,小麦成熟胚在预培养基CM4C1P上预培养14 d后,用侵染培养液Ⅰ侵染3 h,再经干燥共培养方式处理3 d,是根癌农杆菌介导成熟胚转化的合适条件。在优化条件下,转化约30 d后GUS稳定表达的愈伤组织数占受体组织总数的15.83%;GUS稳定表达的抗选择剂G418的植株数占受体组织总数的0.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成熟胚 根癌农杆菌 遗传转化
下载PDF
铝胁迫对不同小麦SOD、CAT、P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2
10
作者 彭艳 李洋 +1 位作者 杨广笑 何光源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8-42,共5页
方法:采用室内水培试验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铝胁迫对耐性不同的几种基因型小麦叶片和根系内SOD、CAT、P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铝胁迫条件下导致小麦叶片和根系的3种酶活性在一定范围内随胁迫强度的增加而上升,重度胁迫下会有... 方法:采用室内水培试验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铝胁迫对耐性不同的几种基因型小麦叶片和根系内SOD、CAT、P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铝胁迫条件下导致小麦叶片和根系的3种酶活性在一定范围内随胁迫强度的增加而上升,重度胁迫下会有所下降。这说明SOD、POD、CAT活性的提高与维持是植物耐铝胁迫的重要生理基础。另外,耐铝品种变化不显著,始终维持在比较稳定的活性水平,这可能与铝诱导的有机酸分泌有关,敏感性品种的酶活性在胁迫下会有所下降。而MDA含量在轻度胁迫下变化不明显,在重度胁迫下才会有明显变化,其含量的变化与小麦的耐铝性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胁迫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酶 丙二醛
下载PDF
无载体框架序列转基因小麦中外源基因表达框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姚琴 丛玲 +3 位作者 汪越胜 陈明洁 杨广笑 何光源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5-698,共4页
通过基因枪介导转化无载体框架序列的基因最小框架是一种新的基因转化技术。在应用此新转化系统获得转1Ax1小麦植株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转基因植株中外源1Ax1基因表达框的遗传。结果表明:无载体框架结构的1Ax1基因在T1代中呈现3∶1的分... 通过基因枪介导转化无载体框架序列的基因最小框架是一种新的基因转化技术。在应用此新转化系统获得转1Ax1小麦植株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转基因植株中外源1Ax1基因表达框的遗传。结果表明:无载体框架结构的1Ax1基因在T1代中呈现3∶1的分离,符合单基因位点孟德尔遗传模式。首次在小麦中揭示了无载体框架序列基因遗传转化技术的可行性,并且证实了外源基因最小表达框在转基因后代中的稳定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载体框架结构 转基因小麦 1Ax1基因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下载PDF
携强绿色荧光蛋白重组慢病毒的构建及其在原代培养SD大鼠皮层神经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宇 吴江 +4 位作者 杨欣 孙欣 吴昊 王全颖 杨广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7-240,共4页
目的:构建携带强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慢病毒(Lent/EGFP),感染原代培养SD大鼠皮层神经细胞,观察其感染能力及报告基因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PCR方法克隆EGFP cDNA;将EGFP基因片段亚克隆到慢病毒穿梭质粒多克隆位点内;用4质粒共转染系统在2... 目的:构建携带强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慢病毒(Lent/EGFP),感染原代培养SD大鼠皮层神经细胞,观察其感染能力及报告基因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PCR方法克隆EGFP cDNA;将EGFP基因片段亚克隆到慢病毒穿梭质粒多克隆位点内;用4质粒共转染系统在293ET细胞中包装出携带EGFP基因的重组慢病毒Lent/EGFP;重组病毒感染NIH 3T3细胞,FACS检测重组病毒滴度;Lent/EGFP感染体外培养的原代SD大鼠皮层神经细胞,共聚焦荧光纤维镜观察原代神经细胞内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基因测序证明克隆的EGFP cDNA与GenBank提供的序列完全一致;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证实EGFP正确插入pLenti6/V5TOPO;FACS检测病毒滴度为2×106;在体外分离培养的原代SD大鼠皮层神经细胞中,重组病毒感染72 h后可见较强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结论:采用改良的4质粒共转染方法成功构建了携EGFP的重组慢病毒载体;Lent/EGFP对非分裂的神经细胞具有较强的感染能力,且携带的EGFP基因可以在神经细胞内有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绿色荧光蛋白 慢病毒属 原代培养神经细胞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烟草黄酮醇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伟伟 杨曦 +5 位作者 张常娥 方斌 马靓 常俊丽 杨广笑 何光源 《植物生理学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59-1062,共4页
根据已知的黄酮醇合成酶cDNA保守序列设计引物,用RT-PCR技术从烟草叶片中扩增获得黄酮醇合成酶cDNA片段,再用RACE方法得到其两端序列。根据获得的序列,设计引物分离得到完整的1188bp的黄酮醇合成酶基因,其开放阅读框编码346个氨基酸。... 根据已知的黄酮醇合成酶cDNA保守序列设计引物,用RT-PCR技术从烟草叶片中扩增获得黄酮醇合成酶cDNA片段,再用RACE方法得到其两端序列。根据获得的序列,设计引物分离得到完整的1188bp的黄酮醇合成酶基因,其开放阅读框编码346个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烟草黄酮醇合成酶与高杯花、矮牵牛和马铃薯的同源性分别为87%、86%和84%,与其它物种中的同源性也在80%左右,表明不同物种中黄酮醇合成酶基因具有高度同源性。此外,在氨基酸水平上,该酶与其它依赖于2-酮戊二酸的双加氧酶及其相关酶也具有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黄酮醇合成酶基因 RACE 序列分析
下载PDF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英文)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莲哲 张现青 +2 位作者 李洋 杨广笑 何光源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9年第2期49-53,共5页
S-腺苷-L-甲硫氨酸(SAM)是甲硫氨酸(Met)的活性形式。生物体内,SAM由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MS)[EC2.5.1.6]催化L.甲硫氨酸(L.Met)和A11)反应而合成。酿酒酵母细胞中有2种SAM合成酶的同工酶,即SAMS1和SAMS2,分别由基... S-腺苷-L-甲硫氨酸(SAM)是甲硫氨酸(Met)的活性形式。生物体内,SAM由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MS)[EC2.5.1.6]催化L.甲硫氨酸(L.Met)和A11)反应而合成。酿酒酵母细胞中有2种SAM合成酶的同工酶,即SAMS1和SAMS2,分别由基因saml和sam2编码,二者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2%。在过量L-Met存在下,saml的转录受到抑制;已有酶促法合成研究显示sam2编码的合成酶没有产物抑制现象。笔者将sam2基因连接于毕赤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并通过同源重组整合到酵母染色体上,以实现SAM合成酶的分泌性表达,为开发和建立酶促法生产SAM工艺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 毕赤酵母 分泌表达 SAM合成酶 分泌型表达载体 L-甲硫氨酸 酿酒酵母细胞 PPIC9K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空心莲子草抗氧化酶活性和组织学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肖强 高建明 +3 位作者 罗立廷 常俊丽 杨广笑 何光源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6年第4期556-559,共4页
目的:空心莲子草是一种水旱两栖植物,对其抗旱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初步探讨空心莲子草的抗旱机理,为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干旱胁迫的方法,测定空心莲子草的根和叶中抗氧化酶类(SOD、POD、CAT等)的活性变化,... 目的:空心莲子草是一种水旱两栖植物,对其抗旱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初步探讨空心莲子草的抗旱机理,为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干旱胁迫的方法,测定空心莲子草的根和叶中抗氧化酶类(SOD、POD、CAT等)的活性变化,并对其组织学的变化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干旱胁迫下,空心莲子草总抗氧化能力一直增大,抗氧化酶活性是先增大后减小。干旱胁迫下根中抗氧化酶的活性比叶中的活性要高,总抗氧化能力也较强。经组织学比较发现,干旱胁迫后根和叶的组织细胞变小,并有少量细胞坏死。结论:空心莲子草具有较强的抗旱性,表现在干旱胁迫时根和叶能合成大量的抗氧化酶以抵抗干旱胁迫给机体带来的伤害作用,并且总抗氧化能力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莲子草 干旱胁迫 抗氧化酶 组织学 总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用研究性学习理念指导系统生物学实验教学 被引量:8
16
作者 谢青 吴元喜 杨广笑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8年第9期105-106,156,共3页
系统生物学是随着生物科学发展而出现的一门新的分支学科。根据系统生物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本科生开设了包括生物芯片和双向电泳等系统生物学实验内容。在研究性学习理念的指导下,逐步形成了研究性学习理念指导下的系统生... 系统生物学是随着生物科学发展而出现的一门新的分支学科。根据系统生物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本科生开设了包括生物芯片和双向电泳等系统生物学实验内容。在研究性学习理念的指导下,逐步形成了研究性学习理念指导下的系统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实践证明研究性实验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培养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有利于学生科研素质培养,已初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 系统生物学 创新能力 科研素质
下载PDF
小麦ζ-胡萝卜素脱氢酶cDNA全序列的克隆 被引量:7
17
作者 丛玲 刘璐 +4 位作者 汪成 姚琴 汪越胜 杨广笑 何光源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从普通小麦品种EM12中克隆ζ-胡萝卜素脱氢酶(ζ-carotene desaturase,ZDS)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方法:根据已报道的EST序列,应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对EST两端未知序列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结果:克隆得到cDNA全长序列215... 目的:从普通小麦品种EM12中克隆ζ-胡萝卜素脱氢酶(ζ-carotene desaturase,ZDS)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方法:根据已报道的EST序列,应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对EST两端未知序列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结果:克隆得到cDNA全长序列2150bp,其ORF序列为1707bp,预测编码568个氨基酸残基,推测蛋白质分子量62.5kDa,带有一段19aa的信号肽序列。结论:根据同源序列分析,该序列与水稻ZDS蛋白的同源性为97%,与玉米ZDS蛋白的同源性为91%,而且与其他高等植物的ZDS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该基因序列的分离与克隆为进一步开展小麦β-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机制的研究和利用转基因技术提高小麦β-胡萝卜素含量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ζ-胡萝卜素脱氢酶(ZDS) 小麦 RACE RT-PCR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分离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常俊丽 杨广笑 何光源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1-266,共6页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的新兴学科,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新的增长点,而其中的分离检测技术则是蛋白质组学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基石。对蛋白质组学中的分离检测技术-双向凝胶电泳、色谱和质谱等技术近几年的发展现状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的新兴学科,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新的增长点,而其中的分离检测技术则是蛋白质组学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基石。对蛋白质组学中的分离检测技术-双向凝胶电泳、色谱和质谱等技术近几年的发展现状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本实验室在蛋白质组学方面的研究结合生物信息学的探索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双向凝胶电泳 色谱 质谱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16
19
作者 谢青 肖靓 +2 位作者 刘幸福 吴元喜 杨广笑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08年第2期92-94,共3页
通过多年来对华中科技大学工科专业学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实践,根据学生专业特点,总结了一套适合于工科专业学生的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法。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利用多媒体教学,任课老师在小老师辅助下,分小组进行实验,取得了良好的... 通过多年来对华中科技大学工科专业学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实践,根据学生专业特点,总结了一套适合于工科专业学生的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法。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利用多媒体教学,任课老师在小老师辅助下,分小组进行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分子生物学实验 多媒体教学 小老师
下载PDF
一株耐盐细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汪长东 陈鹏 +5 位作者 闫旭 景红娟 黄阜峰 汪越胜 杨广笑 何光源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64-167,共4页
从舟山群岛滩涂土壤中获得了海水和底泥样品,并从中提取到了一株耐盐细菌,通过用不同盐浓度的培养基培养,挑取单菌落,反复划线纯化,得到了耐盐菌的单菌落。通过菌株基因组DNA的提取、菌株的抗性实验、质粒的提取、16S rRNA的PCR扩增及... 从舟山群岛滩涂土壤中获得了海水和底泥样品,并从中提取到了一株耐盐细菌,通过用不同盐浓度的培养基培养,挑取单菌落,反复划线纯化,得到了耐盐菌的单菌落。通过菌株基因组DNA的提取、菌株的抗性实验、质粒的提取、16S rRNA的PCR扩增及克隆、16S rRNA的全序列分析等手段,对该菌株的16S rRNA的基因序列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盐菌 筛选 16S RRNA PC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