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赣中相山地区加里东期细粒花岗岩成因及其对钼多金属矿的找矿意义
1
作者 杨庆坤 庞文静 +3 位作者 章传超 齐子瑞 周云云 揭伟成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37,共18页
华南燕山期成矿事件频发,形成于该时期的花岗岩研究程度较高,而关于加里东期的花岗岩研究相对薄弱。赣中相山矿田及其周边深部岩浆与铀多金属成矿作用复杂。近些年,在对相山地区开展进一轮找矿突破过程中,其周边陆续发现了铅锌、钼、锡... 华南燕山期成矿事件频发,形成于该时期的花岗岩研究程度较高,而关于加里东期的花岗岩研究相对薄弱。赣中相山矿田及其周边深部岩浆与铀多金属成矿作用复杂。近些年,在对相山地区开展进一轮找矿突破过程中,其周边陆续发现了铅锌、钼、锡等金属矿化点,其深部均出露了块状细粒花岗岩。为查明该套花岗岩与多金属矿化的关系,本文对其开展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以及辉钼矿Re-Os年代学等方面研究。该细粒花岗岩形成于加里东晚期410±2.5 Ma,与辉钼矿年龄接近(405±1.2 Ma)。结合焦坪单元花岗岩锆石微量元素特征,得到锆石的Ti结晶温度为572℃~585℃,氧逸度ΔFMQ=-9.62~-2.52,(Ce^(4+)/Ce^(3+))_(锆石)=0.9,说明焦坪单元花岗岩成岩温度较低、氧逸度较低;(Ce/Nd)/Y比值(0~0.012)较低,Dy/Yb比值(0.23~0.42)较高,指示岩浆含水量不高,预示着该套花岗岩虽然与钼多金属关系密切,但并不具备形成大型钼多金属矿床的条件。赣中古塘地区加里东期大地构造背景复杂,在大地构造背景判别图解中,样品主要落在板内/非造山环境与岩浆弧/造山环境的过渡范围内,但通过总结前人赣中地区加里东期花岗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发现:430 Ma是赣中加里东期花岗岩差异性分化的时间节点,加里东早期以造山期挤压环境为主,晚期以后造山伸展环境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 辉钼矿 氧逸度 加里东期 赣中相山地区
下载PDF
依托特色乡村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以大洲塘地质文化村为例
2
作者 杨庆坤 尚婷 +3 位作者 齐子瑞 孙林英 温卫红 曾鑫 《中国地质教育》 2023年第4期165-170,共6页
研学旅行课程是拓展中小学生思维空间的有效方式,对培养学生探索能力、认知能力、综合素质、创新精神、人生观、价值观等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以大洲塘地质文化村为例,通过分析其资源禀赋、研学旅行路线,确定了研学旅行课程培养目... 研学旅行课程是拓展中小学生思维空间的有效方式,对培养学生探索能力、认知能力、综合素质、创新精神、人生观、价值观等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以大洲塘地质文化村为例,通过分析其资源禀赋、研学旅行路线,确定了研学旅行课程培养目标、内容安排、实施过程以及评价方法,同时参照研学旅行课程标准要求,以大洲塘地质文化村地方特色文化(地质、生态、红色文化等)和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开展了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学旅行课程 地球科学 中小学生 大洲塘地质文化村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地矿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温钢 杨庆坤 +2 位作者 时国 李增华 王清亚 《中国地质教育》 2023年第4期34-39,共6页
为破解新时代背景下艰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多重困境,本文以地矿专业为例,探索形成了“一基两柱三梁四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以专业精神为核心的课程思政育人机制,筑牢创新人才培育根基;升级传统专业,发展新兴专业,提升地矿类... 为破解新时代背景下艰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多重困境,本文以地矿专业为例,探索形成了“一基两柱三梁四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以专业精神为核心的课程思政育人机制,筑牢创新人才培育根基;升级传统专业,发展新兴专业,提升地矿类专业“魅力”;构筑“跨学科、多元化、强特色”课程体系,满足高质量、差异化的教育需求;构建“教、研、赛、创”递进式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实现不同层次学生的创新能力分级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矿专业 创新人才 思政教育 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
下载PDF
班怒带西段达如错斜长角闪岩变质温压条件及地质意义
4
作者 杨庆坤 黄强太 +4 位作者 陈健 赵朝霞 宋庆伟 张城磊 王竞臣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03-1520,共18页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中特提斯构造演化的重要构造带之一,目前班公湖—怒江洋盆的俯冲演化过程存在诸多争议,尤其是俯冲过程中的变质作用鲜有报道。本文通过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的达如错斜长角闪岩开展角闪石和斜长石矿物的显微岩...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中特提斯构造演化的重要构造带之一,目前班公湖—怒江洋盆的俯冲演化过程存在诸多争议,尤其是俯冲过程中的变质作用鲜有报道。本文通过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的达如错斜长角闪岩开展角闪石和斜长石矿物的显微岩相学分析和原位EPMA测试工作,查明岩石的矿物组合为辉石+角闪石+斜长石。利用相平衡模拟得出的斜长角闪岩变质温度660℃~750℃,压力2~6 kbar,对应角闪岩相的温压条件,与角闪石全铝压力计(3.7~5.4 kbar)及斜长角闪石温度计(615℃~881℃)计算结果一致。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本文认为达如错地区的斜长角闪岩原岩形成于侏罗纪晚期洋内俯冲引起的弧后盆地扩张环境,角闪岩相变质作用的发生与早白垩世班怒洋壳俯冲过程中的板片底板变质有关,班公湖—怒江洋盆西段达如错地区的闭合时间为103.7~100.1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长角闪岩 矿物温度计 相平衡模拟 洋内俯冲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地质文化村规划编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曾鑫 叶长盛 +4 位作者 杨庆坤 郭福生 刘毅轩 刘勇 齐子瑞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63-1074,共12页
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地质文化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而地质文化村规划却滞后于地质文化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规划先行,以地质文化村规划引领地质文化村建设是必要的。本研究将地质文化村规划定位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专项... 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地质文化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而地质文化村规划却滞后于地质文化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规划先行,以地质文化村规划引领地质文化村建设是必要的。本研究将地质文化村规划定位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专项规划,并提出构建地质背景下的自然文化资源保护专项规划体系的建议。针对范围划定,提出了先划定地质资源范围,再综合划定地质文化村规划范围的方法。在比较分析地质文化村规划、地质公园规划、村庄规划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江西大洲塘地质文化村规划实践探索,提出地质文化村规划的15项主要内容,包括9项强制性内容和6项引导性内容。在规划内容中,注重突出地质产业、彰显地质特色、融入地学文化和衔接好空间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文化村规划 地质资源 规划内容 编制方法
下载PDF
赣中古塘地区锡石LA-ICP-MS U-Pb年代学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庞文静 杨庆坤 +5 位作者 赵朝霞 刘勇 章传超 齐子瑞 周云云 揭伟成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86-1502,共17页
江西中部相山矿田及其周边铀多金属成矿作用复杂。近些年,在其南部古塘地区地表新发现了一处锡石矿化带,赋存于加里东期花岗岩中。通过对该矿点锡石开展原位LA-ICP-MS U-Pb定年和微量元素分析,获得其207Pb/206Pb-238U/206Pb谐和年龄为15... 江西中部相山矿田及其周边铀多金属成矿作用复杂。近些年,在其南部古塘地区地表新发现了一处锡石矿化带,赋存于加里东期花岗岩中。通过对该矿点锡石开展原位LA-ICP-MS U-Pb定年和微量元素分析,获得其207Pb/206Pb-238U/206Pb谐和年龄为150.44±2.78 Ma、下交点年龄为150.64±2.78 Ma,两者相近,可以代表该锡石矿的成矿年龄,与矿化带周边的燕山期山心单元花岗岩成岩年龄(152.4±1.1 Ma)相近。微量元素中,高场强元素Ti、Nb、Ta富集明显。与Sn容易发生类质同象的Mn、Nb、Hf、Ta等4种元素彼此正相关性明显,Fe和Mo呈正相关关系,却与Nb、Mn、Hf、Ta均呈现负相关性。在W-Fe图解中,处于花岗岩岩浆热液型锡矿床的右侧,说明研究区成矿物质应该主要来自岩浆热液,而且成矿温度较高。古塘地区锡石矿与山心单元花岗岩虽然具有相近的成矿、成岩年龄,但由于后者具有极高的氧逸度,不利于Sn元素的富集,而与Mo成矿有关;与山心单元花岗岩中可见辉钼矿矿囊而未发现锡矿化的地质现象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石 LA-ICP-MS 微量元素 古塘地区
下载PDF
孔隙演化定量分析及在盆地模拟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8油层为例
7
作者 尚婷 王斌 +4 位作者 杨庆坤 楚美娟 康锐 张晓磊 白嫦娥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43-856,共14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分析,结合物性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成岩作用和成岩序列进行系统研究,并进一步对储层孔隙演化进行定量分析,最后利用定量的孔隙演化... 以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分析,结合物性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成岩作用和成岩序列进行系统研究,并进一步对储层孔隙演化进行定量分析,最后利用定量的孔隙演化结果进行油气运聚模拟恢复。研究表明,研究区储层岩性为粉砂岩夹泥岩或泥质粉砂岩,具有典型的低孔、低渗特征;在成岩作用特征和成岩史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大量的统计资料,并以现今孔隙度作为约束条件,定量恢复出了成岩期的孔隙演化过程,综合所得的孔隙演化的定量模拟结果与实际地质情况较为吻合;利用定量化的孔隙演化结果,运用PetroMod软件进行油气运聚模拟恢复,得出盆地石油充注开始于晚侏罗世(J_(3))末期,生排烃和聚集量均达到峰值出现于早白垩世(K_(1))末期,到白垩世末期时仍具有较高的聚集量,聚集量显著减少为现今阶段。同时,将该研究模型与实际钻探成果相叠加,对模拟结果进行检验,结果合理,可将其推广应用到同类型其他油田中,对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合水地区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盆地模拟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部地区早中三叠世蒸发岩的锶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8
作者 丁婷 袁苗 +3 位作者 刘成林 赵艳军 朱志军 杨庆坤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68-877,共10页
锶同位素已经成为全球海平面变化、造山运动、古气候和古环境等全球地质事件研究与对比的有效工具之一。本文以四川盆地东部地区早中三叠世蒸发岩的野外剖面和钻孔岩心为主要研究对象,测试了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石盐岩的锶同位素组成,... 锶同位素已经成为全球海平面变化、造山运动、古气候和古环境等全球地质事件研究与对比的有效工具之一。本文以四川盆地东部地区早中三叠世蒸发岩的野外剖面和钻孔岩心为主要研究对象,测试了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石盐岩的锶同位素组成,并建立了相应的锶同位素演化曲线。研究结果显示,碳酸盐岩的87Sr/86Sr值平均为0.707895,硬石膏岩的87Sr/86Sr值平均为0.708174,石盐岩的87Sr/86Sr值平均为0.708177,同时碳酸盐岩的87Sr/86Sr值从早三叠世的0.707413快速增加到中三叠世早期的0.708515,而后呈现下降趋势。从总体上看,这些87Sr/86Sr值与全球早中三叠世同期的87Sr/86Sr值数据接近,说明四川盆地东部地区早中三叠世钾盐的物质来源大部分为海水,并沉积于海相沉积环境,同时由于火山作用造成的温室效应也为钾盐沉积提供了气候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锶同位素 蒸发岩 古环境重建 早中三叠世 四川盆地东部地区
下载PDF
地质文化村规划编制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曾鑫 叶长盛 +2 位作者 杨庆坤 刘毅轩 刘勇 《江西科学》 2023年第3期517-521,共5页
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避免“千村一面”已成为主要议题。近年来,将地质遗迹资源与乡村文化有机结合,规划建设具有旅游地学特色的地质文化村,已成为乡村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如何开展地质文化村建设,各类相关地学旅游资源的合理... 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避免“千村一面”已成为主要议题。近年来,将地质遗迹资源与乡村文化有机结合,规划建设具有旅游地学特色的地质文化村,已成为乡村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如何开展地质文化村建设,各类相关地学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成为亟需解决的难题。因此,急需制定和出台关于“地质文化村规划编制”的工作方案。从地质文化村的规划编制角度入手,分析了规划范围、编制内容、技术标准、实施保障和人才队伍五方面的现存问题,据此提出了地质文化村规划的目标定位、编制原则和编制策略,以期为“地质文化村规划编制”的制定和出台提供借鉴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编制 发展定位 编制原则 现存问题 地质文化村 乡村振兴战略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洲塘地质文化村建设路径选择
10
作者 许德如 王丹丽 +2 位作者 杨庆坤 吴佳 齐子瑞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422-428,共7页
地质文化村建设是拓展地学实践、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以大洲塘地质文化村为典型案例区,在乡村振兴视角下,从生态、文化、产业、人才和组织五个维度分析振兴之路。研究得出:大洲塘地质文化村依托地质遗迹,打造“地质+生态旅游”的... 地质文化村建设是拓展地学实践、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以大洲塘地质文化村为典型案例区,在乡村振兴视角下,从生态、文化、产业、人才和组织五个维度分析振兴之路。研究得出:大洲塘地质文化村依托地质遗迹,打造“地质+生态旅游”的乡村建设模式,助力生态振兴;依托场所精神,进行文化提升,助力文化振兴;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打造优质现代农业加特色旅游产业体系,助力产业振兴;依托研学旅行、地质科普,构建多元人才体系,助力人才振兴;依托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助力组织振兴。研究结论对于丰富地质文化村理论及开展地质文化村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文化村 乡村振兴 大洲塘 地质遗迹 特色村落
下载PDF
江西省地质文化村(镇)的发展规划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勇 杨庆坤 +1 位作者 曾鑫 张炜强 《江西科学》 2023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系统总结了全国地质文化村(镇)的建设现状,分析了江西省评选地质文化村(镇)的意义和必要性,认为地质文化村(镇)将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服务美丽乡村规划、服务地质遗迹保护、服务乡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提... 系统总结了全国地质文化村(镇)的建设现状,分析了江西省评选地质文化村(镇)的意义和必要性,认为地质文化村(镇)将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服务美丽乡村规划、服务地质遗迹保护、服务乡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提出了开展全省试点-查明地质遗迹及各类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的建设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文化村(镇) 乡村振兴 江西省
下载PDF
江西相山矿田铀铅锌多金属年代学特征及成矿模式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杨庆坤 郭福生 +1 位作者 周万蓬 曲宏建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83-298,共16页
江西相山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火山岩型铀矿床的发育地区之一,近年来在其深部发现了大量的铅锌矿脉,为进一步确定铅锌矿与铀矿床的成因,本文利用蚀变矿物进行39 Ar-40 Ar法测年及C-H-O同位素特征研究,并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得到了矿田铀铅... 江西相山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火山岩型铀矿床的发育地区之一,近年来在其深部发现了大量的铅锌矿脉,为进一步确定铅锌矿与铀矿床的成因,本文利用蚀变矿物进行39 Ar-40 Ar法测年及C-H-O同位素特征研究,并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得到了矿田铀铅锌多金属矿化年龄并构建了矿田的成矿模式。铅锌矿的形成时间为137.5~138.3 Ma,铀矿床的成矿时间为(132.6±1.3)Ma、(122.8±1.1)Ma,结合流体包裹体特征,判断铀矿床具有两期成矿特点。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大部分来自于赋矿火山-侵入杂岩岩浆,变质水和大气水参与了成矿作用,深部(幔源)富铀流体物质的后期加入是矿田形成铅锌与铀两种不同矿化类型的重要原因。相山矿田的铀与铅锌矿化同属一个成矿系统,是矿田火山-岩浆热液成矿系统活动于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 铅锌矿 成矿时代 成矿模式 相山
下载PDF
Surfer软件在煤层储量计算和可视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庆坤 郭福生 +1 位作者 王继尧 黄强太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1-184,共4页
目前,煤层储量计算方法主要是基于立体几何的传统方法,即地质块段法。这样的方法存在精度低,自动化程度不高,人为因素影响测量结果等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在实际应用中提出将Surfer软件应用到煤层储量计算和可视化中,结合实例对最优插值法... 目前,煤层储量计算方法主要是基于立体几何的传统方法,即地质块段法。这样的方法存在精度低,自动化程度不高,人为因素影响测量结果等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在实际应用中提出将Surfer软件应用到煤层储量计算和可视化中,结合实例对最优插值法进行选择和评定,并通过和已采煤层储量的真实数据进行对比,最后探索性的提出1种精度高、速度快并且较为直观的计算煤层储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ER 煤层储量 可视化 计算方法
下载PDF
江西相山矿田脉石矿物微量元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庆坤 孟祥金 +2 位作者 郭福生 周万蓬 孙清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7-465,483,共10页
对江西相山矿田与铀矿床及铅锌矿床有成因联系的脉石矿物和赋矿围岩的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铀矿床与铅锌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各具特点:与铀矿床相关的脉石矿物中微量元素含量普遍较低,低于与铅锌矿床相关的相同脉石... 对江西相山矿田与铀矿床及铅锌矿床有成因联系的脉石矿物和赋矿围岩的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铀矿床与铅锌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各具特点:与铀矿床相关的脉石矿物中微量元素含量普遍较低,低于与铅锌矿床相关的相同脉石矿物微量元素含量,说明它在形成过程中或形成后经历了外界大气降水的淋滤作用;在稀土元素配分图上,围岩与铅锌矿床脉石矿物较接近,而与铀矿床脉石矿物相差较大,说明铅锌矿床的脉石矿物与围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铀矿床的脉石矿物与围岩之间差异性较大;相同脉石矿物在成矿期和成矿期后∑REE、LREE/HREE和Eu正负异常情况差别较大;铀矿床成矿期脉石矿物具有极低的Th/U值(0.12),显示幔源特征,而铅锌矿成矿期脉石矿物的Th/U值(11.2)高于富矿围岩(5.33);通过Eu的正负异常情况和微量元素比值判断,铀矿床和铅锌矿床在成矿阶段,均经历了由高温环境向低温还原环境演化的过程,铅锌矿床的成矿温度整体高于铀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山矿田 矿化剂 矿源 成矿流体
下载PDF
江西相山铀矿田深部铅锌矿成矿流体演化特征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庆坤 黄强太 +2 位作者 罗勇 黄宝华 王清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2-141,共10页
相山铀矿田为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床,近年在相山铀矿田深部发现有大量的铅锌矿脉,通过对铅锌矿脉石矿物的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表明:相山深部铅锌矿方解石均一温度主要在110~412℃之间,流体盐度变化范围大,在0.53wt%~17.99wt%NaCl_... 相山铀矿田为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床,近年在相山铀矿田深部发现有大量的铅锌矿脉,通过对铅锌矿脉石矿物的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表明:相山深部铅锌矿方解石均一温度主要在110~412℃之间,流体盐度变化范围大,在0.53wt%~17.99wt%NaCl_(eqv)之间。包裹体中液相阳离子以Ca^(2+)、Mg^(2+)、K^+为主,Na^+次之,阴离子以Cl^-、SO_4^(2-)为主,F-次之,流体以富集Ca^(2+)、SO_4^(2-)为特征,流体包裹体的气相成份以H_2O、CO_2、N_2及O_2含量高并缺少CO为特征,其含量显著高于矿田内的铀矿床。铀矿床水云母δD_(V-SMOW)值≈-72‰^-28‰,δ^(18)O_(V-SMOW)值≈7.3‰~15.2‰,铅锌矿绢云母δD_(V-SMOW)值≈-99.1‰^-80.8‰,δ^(18)O_(V-SMOW)值≈12.1‰~15‰。铅锌矿的成矿流体主要来自于岩浆水。相山矿田铀矿床和铅锌矿同属一个成矿系统,从早期到晚期成矿阶段表现为一个降温的过程,早期沉淀中高温铅锌矿,晚期形成中低温铀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均一温度 铅锌矿 相山
下载PDF
江西相山矿田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杨庆坤 黄强太 孙清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55-762,共8页
为查明江西相山矿田内铅锌矿和铀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对与铅锌矿、铀矿有关的矿石矿物进行了S、Pb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与铅锌矿有关的金属矿物δ^34S值为1.3‰~4.7‰,同铀矿伴生的黄铁矿δ^34S值为7.9‰~14.9‰;赋矿围岩、基底变质... 为查明江西相山矿田内铅锌矿和铀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对与铅锌矿、铀矿有关的矿石矿物进行了S、Pb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与铅锌矿有关的金属矿物δ^34S值为1.3‰~4.7‰,同铀矿伴生的黄铁矿δ^34S值为7.9‰~14.9‰;赋矿围岩、基底变质岩、铀矿床黄铁矿和铅锌矿硫化物的^206Pb/^204Pb、^207Pb/^204Pb及^208Pb/^204Pb比值整体上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均表现出放射性成因铅的特征,不同岩石或矿石的样品铅同位素组成范围基本一致。结合前人研究,说明铅锌矿和铀矿并非来自同一次成矿事件;铅锌矿的成矿期次具有阶段性,硫源具有均一性,主要以深部硫源为主,在其向上迁移的过程中有少量基底变质岩中的硫加入,按照硫化物共生矿物对计算出铅锌矿的成矿温度:早阶段为424~382℃,晚阶段为331~290℃,属中高温热液矿床;铀矿的硫源具有地层硫特征,主要来自于基底变质沉积岩。铀矿床伴生的黄铁矿铅同位素组成比铅锌矿硫化矿的铅同位素组成更具放射性成因铅,铅锌矿的铅源主要与上地壳基底变质岩有关,铀矿的铅源主要以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体为主,但是可能还具有少量幔源铅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物质来源 S、Pb同位素 相山矿田
下载PDF
相山铀多金属矿田赋矿围岩及成矿硫源特征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庆坤 孟祥金 +1 位作者 姜勇彪 周万蓬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6-120,共5页
为了探讨江西相山铀多金属矿区内岩浆岩与成矿(铀矿、铅锌矿)的关系,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该杂岩体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开展了研究,对其成因类型、源区特征进行了探讨,并对成矿物质来源进行了分析。通过野外及室内分析表明:赋铀矿... 为了探讨江西相山铀多金属矿区内岩浆岩与成矿(铀矿、铅锌矿)的关系,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该杂岩体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开展了研究,对其成因类型、源区特征进行了探讨,并对成矿物质来源进行了分析。通过野外及室内分析表明:赋铀矿围岩与赋铅锌矿围岩具有相同的岩性,空间上形成上铀下铅锌的格局。围岩属于富硅高钾钙碱性S型花岗岩,并具有高度分异特征;不同岩性的岩石具有同源性,主要来自于上地壳变质杂砂岩的部分重熔;据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及区域对比研究推测,在构造演化阶段和形成构造环境上,赋铀矿围岩与赋铅锌矿围岩应该形成于大陆挤压-拉张的过渡环境,地幔提供了部分热源,但主要热源来自地壳的拉张减压增温过程;铅锌矿床的硫源主要来自于花岗质围岩的岩浆热液并受到变质岩系的混染,铀矿床的硫源倾向幔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质岩石 铅锌矿 铀矿 相山
下载PDF
赣中大王山钨多金属矿床中碱长花岗岩成因:来自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的制约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庆坤 郭福生 +2 位作者 于玉帅 张小亮 华琛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56-871,共16页
赣中大王山-南村钨多金属矿集区产出一套与钨、钼多金属矿化有关的中、细粒二云母碱长花岗岩侵入体,本文通过对大王山矿床赋矿花岗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其成岩年龄为147.8±1.9 Ma,属晚侏罗世岩浆活动的产物,成岩时间... 赣中大王山-南村钨多金属矿集区产出一套与钨、钼多金属矿化有关的中、细粒二云母碱长花岗岩侵入体,本文通过对大王山矿床赋矿花岗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其成岩年龄为147.8±1.9 Ma,属晚侏罗世岩浆活动的产物,成岩时间与赣中及南岭地区的主要石英脉型钨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间一致。花岗岩富硅、富碱、强过铝,贫钙、贫镁、分异指数(DI)较高,暗色矿物含量极少。REE配分曲线具有"海鸥型"特征,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亏损Ba,Sr及Nb,Eu,P,Ti等,富集Rb,Th,U,Pb,K等。在εNd(t)-T图解上,矿集区周边中生代赋矿花岗岩多投点于华南元古代地壳演化域之上,其T2DM年龄(1.39~1.66 Ga)亦低于华南地壳的平均年龄(1.7~1.8 Ga),可能与花岗岩形成过程中受到了少量幔源物质的混染作用有关。结合花岗岩Sr-Yb分类图、Q-Ab-Or三角图以及锆石饱和温度,表明该套花岗岩应该为一套高分异的过铝质淡色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长花岗岩 造山后 LA-ICP-MSU-Pb定年 赣中
下载PDF
论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大洲塘地质文化村为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庆坤 刘勇 +4 位作者 曾鑫 张炜强 柴乐 张群喜 黄温钢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388-391,396,共5页
构建新型旅游教育体系背景下的实践教学基地是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大洲塘地质文化村自然与人文资源丰富,极具旅游地学实践教学价值。实践教学内容包括:资源环境条件调查、旅游设施调查与设计;实习结束应提交资源调... 构建新型旅游教育体系背景下的实践教学基地是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大洲塘地质文化村自然与人文资源丰富,极具旅游地学实践教学价值。实践教学内容包括:资源环境条件调查、旅游设施调查与设计;实习结束应提交资源调查实习报告、总体规划方案及相关图件;实习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关于自然与人文资源调查的方法和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学 大洲塘地质文化村 新工科
下载PDF
提高地质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方法讨论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庆坤 曹秋香 +1 位作者 王清亚 黄温钢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大学对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分析近年东华理工大学地质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针对如何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途径提出了解决办法。在平时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写作训练;加大对本科生毕业论文培养环...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大学对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分析近年东华理工大学地质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针对如何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途径提出了解决办法。在平时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写作训练;加大对本科生毕业论文培养环节的投入,在大三学年初为本科生配备专业指导教师;加强"以学生为本"的学科建设思路,学生通过老师的选题选择导师;在毕业论文撰写阶段成立毕业论文导师指导小组,完善指导组的梯队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类 本科生 毕业论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