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细胞分布宽度在骨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郭启雄 姚汝斌 +1 位作者 杨浩毅 杨开舜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474-479,共6页
近年来,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DW)的临床意义逐渐受到重视,其在多种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显示出潜在的价值。在骨科领域,尤其是关于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 近年来,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DW)的临床意义逐渐受到重视,其在多种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显示出潜在的价值。在骨科领域,尤其是关于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骨折发生或骨折预后等方面的研究中,RDW作为生物标志物的作用逐渐被揭示。本文就RDW在骨科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以提高对骨科疾病的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骨质疏松 骨关节炎 预后 综述
下载PDF
骶髂螺钉固定在骶髂关节脱位中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杨开舜 马梦昆 劳汉昌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848-850,共3页
目的 :为应用骶髂螺钉固定骶髂关节脱位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对 3 0具成人干燥骨盆标本 ,模拟骶髂螺钉内固定手术并作CT扫描 ,对进针点与不同解剖结构之间的距离、进针的方向、进针的深度以及S1骶孔上方的骶骨翼的前后径和上下径进行... 目的 :为应用骶髂螺钉固定骶髂关节脱位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对 3 0具成人干燥骨盆标本 ,模拟骶髂螺钉内固定手术并作CT扫描 ,对进针点与不同解剖结构之间的距离、进针的方向、进针的深度以及S1骶孔上方的骶骨翼的前后径和上下径进行测量。结果 :进针点距臀肌线的距离为 ( 2 0 70± 3 2 7)mm ,距坐骨大切迹的距离为( 3 5 0 0± 1 91)mm ;轴位及冠状位CT测量进针与髂骨外板的交角分别为 ( 90 18± 2 69)°和 ( 90 40± 2 87)° ;进针深度为 ( 67 77± 3 63 )mm ;S1骶孔上方骶骨翼的前后径和上下径分别为 ( 18 2 6± 2 0 6)mm和 ( 18 74± 1 5 1)mm。结论 :临床应用骶髂螺钉固定需选择恰当的进针点和进针方向 ,术中需行骨盆正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 骶髂螺钉固定 解剖学
下载PDF
腰椎滑脱症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开舜 尹坤 焦红杰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4年第1期27-28,38,共3页
目的 :探讨腰椎滑脱后路复位、减压、固定及融合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行RF -Ⅱ系统、SF内固定装置加后外侧融合术治疗的6例腰椎滑脱患者进行临床观察 ,分析其手术指征、治疗要点。结果 :6例均获满意复位 ,临床症状消失 ,植骨5例融合。结... 目的 :探讨腰椎滑脱后路复位、减压、固定及融合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行RF -Ⅱ系统、SF内固定装置加后外侧融合术治疗的6例腰椎滑脱患者进行临床观察 ,分析其手术指征、治疗要点。结果 :6例均获满意复位 ,临床症状消失 ,植骨5例融合。结论 :应用具有提拉作用的椎弓根螺钉维持固定腰椎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是治疗腰椎滑脱的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手术治疗 复位手术 内固定装置 植骨融合
下载PDF
版纳近交小耳猪BMP的提取及其骨诱导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开舜 杨庆秋 +1 位作者 胡侦明 劳汉昌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4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 :观察版纳近交系小耳猪骨形成蛋白的成骨活性。方法 :用Urist方法从版纳小耳猪骨和普通猪骨中提取骨形成蛋白,SDS -PAGE凝胶电泳测定小耳猪BMP的相对分子量。将剂量为2mg、5mg的小耳猪和普通猪BMP分别植入4组小鼠股部肌袋 ,分别于... 目的 :观察版纳近交系小耳猪骨形成蛋白的成骨活性。方法 :用Urist方法从版纳小耳猪骨和普通猪骨中提取骨形成蛋白,SDS -PAGE凝胶电泳测定小耳猪BMP的相对分子量。将剂量为2mg、5mg的小耳猪和普通猪BMP分别植入4组小鼠股部肌袋 ,分别于术后第7天、14天和28天取材,通过拍摄股部X线片、组织学观察和测定组织中碱性磷酸酶活性 ,观察小耳猪BMP诱导成骨活性。结果 :小耳猪BMP是一含14、22、27、36、48、66KD六种成分的蛋白多肽 ,所有BMP植入组放射学观察均未见明显高密度影形成。组织学观察BMP植入第7天可见大量间充质细胞分化并向软骨细胞转化 ,第14天有大量软骨形成 ,第28天见成熟板层骨并有骨髓形成。ALP活性测定结果显示5mgBMP植入组ALP活性明显高于2mgBMP植入组 ,但同等剂量的小耳猪BMP和普通猪BMP植入组的ALP活性无差异。结论 :版纳近交小耳猪BMP具有较好的成骨诱导活性 ,且sepBMP的成骨能力与植入剂量有关 ,但其成骨诱导活性与相同剂量的普通猪BMP相比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纳近交小耳猪 BMP 骨形态发生蛋白 提取方法 骨诱导活性
下载PDF
肱骨髁上突压迫正中神经麻痹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开舜 焦红杰 《大理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肱骨髁上突压迫 正中神经麻痹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1和3在腰椎间盘退变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绍波 张永涛 杨开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48期9034-9038,共5页
背景:腰椎间盘退变由多种因素引起,水通道蛋白变化规律在腰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研究较少。目的:比较正常腰椎间盘组织及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水通道蛋白1、水通道蛋白3的表达。方法:收集大理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手术切除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腰椎... 背景:腰椎间盘退变由多种因素引起,水通道蛋白变化规律在腰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研究较少。目的:比较正常腰椎间盘组织及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水通道蛋白1、水通道蛋白3的表达。方法:收集大理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手术切除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腰椎间盘组织15份,退变椎间盘组织15份,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水通道蛋白1、水通道蛋白3的表达,测量平均吸光度值。结果与结论: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椎间盘组织结构清晰,胶原纤维走形清楚,组织轻微水肿无黏液样变,病例组组织结构模糊紊乱,胶原纤维增生粗大、走行紊乱,组织炎性水肿严重、坏死黏液样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病例组水通道蛋白1、水通道蛋白3平均吸光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水通道蛋白1、水通道蛋白3减少可能是腰椎间盘退变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 退变 免疫组织化学 水通道蛋白1 水通道蛋白3 医学植入体
下载PDF
MMP-13、TIMP-1在兔骨关节炎模型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8
7
作者 乔长峰 杨开舜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3期39-41,共3页
目的评价切断家兔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前交叉韧带,切除内侧半月板制作骨关节炎模型的方法的可行性;研究MMP-13、TIMP-1在软骨退变过程中的病理作用。方法30只实验家兔随机平均分成3组,左侧膝关节仅打开后缝合作为自身对照,右侧膝关节制... 目的评价切断家兔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前交叉韧带,切除内侧半月板制作骨关节炎模型的方法的可行性;研究MMP-13、TIMP-1在软骨退变过程中的病理作用。方法30只实验家兔随机平均分成3组,左侧膝关节仅打开后缝合作为自身对照,右侧膝关节制作骨关节炎模型。分别在术后4w、8w、12w处死动物,观察关节软骨的病理变化并按照标准给予评分。检测MMP-13、TIMP-1的蛋白表达。结果三组模型的实验侧关节软骨退变程度随造模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MMP-13、TIMP-1分别在术后4w、8w表达最强。MMP-13、TIMP-1积分光密度值比值逐渐减小。结论MMP-13、TIMP-1在骨关节炎软骨退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MMP-13/TIMP-1比值的大小与软骨退变程度成负相关,可以作为反映软骨退变程度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关节软骨 MMP-13 TIMP-1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腰椎融合节段数与术后相邻节段退变及远期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赵宇 杨开舜 李绍波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388-391,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融合术融合节段数目与临床效果及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09年6月本院骨科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并椎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术的1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依据腰椎融合节段数分为3组,A组56例为单节... 目的探讨腰椎融合术融合节段数目与临床效果及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09年6月本院骨科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并椎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术的1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依据腰椎融合节段数分为3组,A组56例为单节段融合,B组42例为双节段融合,C组37例为多节段融合(≥3个节段),对3组术后的远期疗效、相邻节段退变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组术后随访时间分别为(2.6±0.3)年、(2.3±0.5)年和(2.4±0.5)年(P>0.05),C组末次随访时ODI指数和椎间隙高度分别为(23.5±9.4)%和(0.64±0.07)cm,显著高于其他两组;135例中,共19例融合节段近端邻近节段发生继发性退变,其中A组5例(8.9%),B组6例(14.3%),C组8例(21.6%),C组发生率高于A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A组5例UCLA增加1级,B组4例增加1级,1例增加2级,1例增加3级,C组1例增加1级,4例增加2级,3例增加3级,UCLA增加2级、3级时,C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A组5例ASD患者中,3例疗效未发生改变,2例下降1级;B组6例中,2例未发生改变,3例下降1级,1例下降2级;C组8例中,1例未发生改变,3例下降1级,4例下降2级,疗效下降2级时,C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腰椎融合术融合节段数目与术后近端脊柱节段继发性退变存在一定的关联,特别是多节段融合,术后ASD的发生率最高,且远期疗效较差,临床上应尽量避免多节段融合术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 内固定 退变 节段
下载PDF
急性中央颈脊髓损伤综合征——附10例报告
9
作者 杨开舜 《大理学院学报(医学版)》 1998年第3期38-40,共3页
目的:总结应用非手术疗法治疗急性中央颈脊髓损伤综合征10例,对该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问题进行讨论。方法:10例患者均采用颅骨牵引复位,早期使用脱水剂及皮质类固醇,去牵引后改用头颈胸石膏固定。结果:10例患者7例完全... 目的:总结应用非手术疗法治疗急性中央颈脊髓损伤综合征10例,对该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问题进行讨论。方法:10例患者均采用颅骨牵引复位,早期使用脱水剂及皮质类固醇,去牵引后改用头颈胸石膏固定。结果:10例患者7例完全恢复正常,3例症状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颈脊髓损伤 非手术治疗
下载PDF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病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利臣 杨开舜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11期38-39,共2页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指生后或生后不久股骨头脱出髋臼,并有一些骨性和软组织的发育不良,是小儿骨科较为常见的疾病,诊断比较困难,且治疗方法多种,其治疗也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讨论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做...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指生后或生后不久股骨头脱出髋臼,并有一些骨性和软组织的发育不良,是小儿骨科较为常见的疾病,诊断比较困难,且治疗方法多种,其治疗也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讨论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脱位 先天性 病因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股骨近端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9
11
作者 姚汝斌 杨开舜 代学俊 《微创医学》 2009年第6期639-640,共2页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钉(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通过骨科牵引床牵引复位,经微创采用PFN治疗。骨折按AO分型,A112例,A210例,A36例。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愈合率达100%,无髋内翻...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钉(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通过骨科牵引床牵引复位,经微创采用PFN治疗。骨折按AO分型,A112例,A210例,A36例。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愈合率达100%,无髋内翻、下肢缩短、畸形,无内固定物断裂;1例拉力螺钉松动,再次手术。按Harris评分标准,优良率达92.8%。结论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固定可靠,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可早期下床活动等优点,尤其对高龄患者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钉 微创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宇 杨开舜 李绍波 《中外医疗》 2013年第2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该院2005—2011年收治的17例(观察组)脊柱结核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另选择同期术后未复发的脊柱结核患者72例(对照组)的作为对照,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该院2005—2011年收治的17例(观察组)脊柱结核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另选择同期术后未复发的脊柱结核患者72例(对照组)的作为对照,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确定影响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营养状态差、术后化疗不正规、病变节段过长、病灶清除不彻底、术后病灶制动不严格是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分别是1.20、1.25、1.38、1.47、1.53,且随着HR值的增大,危险相关性随之增加。结论患者术前营养状态差、术后化疗不正规、病变节段过长、病灶清除不彻底、术后病灶制动不严格均是结核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应针对性加以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手术 复发 危险因素
下载PDF
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姚汝斌 杨开舜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33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笔者所在科住院,采用PKP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笔者所在科住院,采用PKP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随访8~15个月,平均14.5个月。结果:术后腰背部疼痛消失22例,明显减轻7例,骨水泥渗漏1例。影像学检查均未见椎管内占位,后凸畸形明显改善。术后伤椎前柱平均高度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Cobb氏角恢复至正常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消失或缓解,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成形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提拉复位系统加单枚Cage治疗腰椎滑脱症23例报告 被引量:3
14
作者 代学俊 杨开舜 +2 位作者 姚汝斌 李绍波 关雁宇 《微创医学》 2009年第2期134-135,共2页
目的评价提拉复位系统(spondylolisthesis reduction system,SRS)加单枚Cage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腰椎滑脱患者采取全椎板减压、SRS加单枚Cage复位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8个月~2年,23例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 目的评价提拉复位系统(spondylolisthesis reduction system,SRS)加单枚Cage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腰椎滑脱患者采取全椎板减压、SRS加单枚Cage复位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8个月~2年,23例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按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优16例,良6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5.7%。结论提拉复位系统加单枚Cage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满意,是治疗本病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提拉复位系统 椎间融合器 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
下载PDF
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58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华东 顾羊林 杨开舜 《当代医学》 2009年第36期70-71,共2页
目的总结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并分析其治疗方法及特点。方法对5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结果平均随访23.1(5~56)个月,髋关节功能优46例,良9例,差3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优良率91.4%。结论股骨颈骨折应用双空心... 目的总结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并分析其治疗方法及特点。方法对5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结果平均随访23.1(5~56)个月,髋关节功能优46例,良9例,差3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优良率91.4%。结论股骨颈骨折应用双空心钉经皮内固定,有动力加压作用,创伤小、愈合率高、并发症少、手术简单、手术时间短、适应证广,是目前比较理想的股骨颈骨折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空心钉 固定术
下载PDF
椎间盘退变病因学研究概况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永涛 杨开舜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09年第5期317-319,327,共4页
椎间盘退变是腰背痛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的治疗方法仍不理想,原因在于其病因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研究发现椎间盘退变由多种因素影响所致,椎间盘细胞能合成和分泌一些细胞因子,加重炎症反应并影响椎间盘的物质代谢,促进椎间盘退变;某... 椎间盘退变是腰背痛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的治疗方法仍不理想,原因在于其病因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研究发现椎间盘退变由多种因素影响所致,椎间盘细胞能合成和分泌一些细胞因子,加重炎症反应并影响椎间盘的物质代谢,促进椎间盘退变;某些具有遗传特性的特异性基因与椎间盘退变相关;椎间盘渗透功能降低会引起椎间盘营养障碍,导致椎间盘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病因学 细胞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顾羊林 杨开舜 《临床外科杂志》 2008年第10期709-711,共3页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10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姚汝斌 杨开舜 尚学红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4年第4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行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100例(共103足)。男性76例,女性24例,其中单侧97例,双侧3例。年龄18-64岁,平均(33.19±5.9...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行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100例(共103足)。男性76例,女性24例,其中单侧97例,双侧3例。年龄18-64岁,平均(33.19±5.97)岁。按Sanders分型Ⅱ型28例,Ⅲ型62例,IV型10例。均采用跟骨外侧L型切口,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9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8个月。应用Maryland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优46例、良40例、中4例(1例双侧跟骨骨折),优良率93.4%。其中1例出现骨不愈合,再次行距下关节融合术,1例出现皮肤坏死经换药后治愈,1例出现腓肠神经症状。结论: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 内固定 跟骨骨折
下载PDF
PFNA和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华东 杨开舜 李绍波 《现代医药卫生》 2009年第21期3211-3212,共2页
目的:比较PFNA和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7月~2008年12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87例,其中PF-NA组32例,DHS组55例。从手术时间、出血量、临床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PFNA组术后... 目的:比较PFNA和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7月~2008年12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87例,其中PF-NA组32例,DHS组55例。从手术时间、出血量、临床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PFNA组术后优秀率明显高于DHS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FNA是理想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 DHS PFNA
下载PDF
椎体后凸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华东 杨开舜 +1 位作者 李绍波 陈新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第13期1962-1963,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VCF)中的应用。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5例老年VCF患者(共39个椎体)行PKP治疗,观察PKP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对手术前后Cobb′s角、椎体高度及疼痛视觉评分(V...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VCF)中的应用。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5例老年VCF患者(共39个椎体)行PKP治疗,观察PKP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对手术前后Cobb′s角、椎体高度及疼痛视觉评分(VAS)进行比较。结果 35例老年VCF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神经损伤及肺栓塞等并发症,术后3 d,局部Cobb′s角由术前(24.00±6.20)°恢复至(5.80±5.00)°;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11.00±2.80)mm增加为术后(21.20±4.30)mm;VAS术后[(2.43±1.05)分]较术前[(8.81±2.12)分]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方便、安全、即刻止痛、稳定脊柱和改善患者功能等优点,能有效缓解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所致疼痛,提高脊柱稳定性,是治疗老年VCF的理想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椎体成形术 老年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