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LA-DRB1多态性对LCL TNF分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志章 刘敏 +5 位作者 吴雄文 姜晓丹 吴锋 涂正坤 龚非力 赵修竹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46-148,共3页
通过对27个已确定HLA-DRB1基因型别的LCL进行TNF生物活性的检测,结果发现:TNF的表达水平与特定的HLA-DRB1等位基因型别关联,携带HLA-DRB1*070X的个体,其LCL经LPS刺激后,TNF生物... 通过对27个已确定HLA-DRB1基因型别的LCL进行TNF生物活性的检测,结果发现:TNF的表达水平与特定的HLA-DRB1等位基因型别关联,携带HLA-DRB1*070X的个体,其LCL经LPS刺激后,TNF生物活性水平比不携带HLA-DRB1*070X的个体低(P<0.01),且以HLA-DRB1*070X纯合子细胞表达量最低,杂合子次之。提示:HLA-DRB1遗传多态性参与调控LCL的TNF表达水平,影响TNF的产生可能是HLA复合体发挥免疫调节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 DRB1 多态性 TNF 淋巴细胞B
下载PDF
自身免疫病中肿瘤坏死因子的遗传多态性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志章 吴雄文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09-311,共3页
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体内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其基因位于HLA复合体中。已经证明,TNF在自身免疫病的发病中起很重要的作用。为了弄清这种作用,人们对TNF基因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进一步探讨在自身... 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体内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其基因位于HLA复合体中。已经证明,TNF在自身免疫病的发病中起很重要的作用。为了弄清这种作用,人们对TNF基因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进一步探讨在自身免疫疾病的情况下TNF基困遗传多态性与HLA单倍型的关系、TNF活性与MHC其它基因的关系等问题,为认识TNF在自身免疫病的作用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病 肿瘤坏死因子 遗传多态性
下载PDF
MHCⅡ类分子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志章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75-278,共4页
MHCⅡ类分子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杨志章综述吴雄文,赵修竹审阅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disease,AD)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自身抗体及(或)自身致敏淋巴细胞,攻击自身靶抗原细胞和组... MHCⅡ类分子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杨志章综述吴雄文,赵修竹审阅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disease,AD)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自身抗体及(或)自身致敏淋巴细胞,攻击自身靶抗原细胞和组织,使其产生病理改变和功能障碍而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依赖型 糖尿病 类风温性关节炎 MHCⅡ分子
下载PDF
HLA-Ⅰ类多态性对B淋巴母细胞样细胞系TNF产生的影响
4
作者 杨志章 吴雄文 +5 位作者 姜晓丹 刘敏 吴锋 涂正坤 龚非力 赵修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73-275,共3页
通过对23个已确定HLAⅠ类型别的LCL进行TNF生物活性的检测,结果发现:携带HLAB52型别的个体,其LCL经LPS刺激后,TNF生物活性比不携带HLAB52的个体低(P<001),且以HLAB52纯合... 通过对23个已确定HLAⅠ类型别的LCL进行TNF生物活性的检测,结果发现:携带HLAB52型别的个体,其LCL经LPS刺激后,TNF生物活性比不携带HLAB52的个体低(P<001),且以HLAB52纯合子细胞表达量最低,杂合子次之。提示,TNF的产生可能是一种受HLA特异性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状,影响TNF的产生可能是HLA复合体发挥免疫调节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Ⅰ类 遗传多态性 LCL B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HLA中部区域多态性反映单体型遗传保守性
5
作者 杨志章 吴雄文 +5 位作者 吴锋 姜晓丹 刘敏 张文杰 RL Dawkins 赵修竹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6-100,共5页
对28个代表12种不同的HLA单体型的细胞株同时进行C4、CYP21、BAT3的RFLP检测,观察到了7种不同的C4-CYP21-BAT3的RFLP结构形式,结果显示:C4-CYP21-BAT3基因结构具有高度的多态... 对28个代表12种不同的HLA单体型的细胞株同时进行C4、CYP21、BAT3的RFLP检测,观察到了7种不同的C4-CYP21-BAT3的RFLP结构形式,结果显示:C4-CYP21-BAT3基因结构具有高度的多态性,且具有祖传单体型性质和祖传单体型特异性性质。本项研究表明,HLA祖传单体型在遗传与进化过程中是高度保守的。本文还对祖传单体型研究的意义及随机个体单体型分型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 单体型 中部区域 RELP 遗传多态性
下载PDF
湖北汉族人群对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水平与HLA-I类分子多态性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涂正坤 吴雄文 +5 位作者 刘敏 姜晓丹 杨志章 吴锋 龚非力 赵修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人群对乙肝疫苗免疫应答与HLA遗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对52名湖北汉族健康自愿者进行HBV血源疫苗标准全程接种,共3次(第0、1、6月),末次接种后8w用酶免疫法(EIA)检测血清抗HBs抗体水平:S/N... 目的:探讨人群对乙肝疫苗免疫应答与HLA遗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对52名湖北汉族健康自愿者进行HBV血源疫苗标准全程接种,共3次(第0、1、6月),末次接种后8w用酶免疫法(EIA)检测血清抗HBs抗体水平:S/N≥21为应答者;S/N<21为无应答者。同时对受试者进行HLAI类抗原多态性检测。结果:应答者42人(810%),无应答者10人(190%);无应答者与HLAB39具有显著相关性,RR=175,χ2=522,P<005,而与HLAB62呈负相关,χ2=641,P<005。结论:在湖北汉族人群中,HLAB39表型阳性个体对乙肝疫苗免疫应答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个体,而HLAB62表型阳性个体明显高于其他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疫苗 免疫应答 HLA-I 遗传多态性
下载PDF
湖北汉族人群对乙肝疫苗免疫应答能力与HLA-DRB1等位基因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32
7
作者 涂正坤 吴雄文 +5 位作者 刘敏 姜晓丹 杨志章 吴锋 龚非力 赵修竹 《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5-47,62,共4页
目的分析HLA-DRB1等位基因型别与个体乙肝疫苗免疫应答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37名湖北汉族健康自愿者进行HBV血源型疫苗标准全程接种,共3次(0,1,6月),末次接种后8周用酶免疫法(EIA)检测血清抗-HBs抗体水平(S/N≥2.1为应答者,S/N<2.1... 目的分析HLA-DRB1等位基因型别与个体乙肝疫苗免疫应答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37名湖北汉族健康自愿者进行HBV血源型疫苗标准全程接种,共3次(0,1,6月),末次接种后8周用酶免疫法(EIA)检测血清抗-HBs抗体水平(S/N≥2.1为应答者,S/N<2.1为无应答者);同时,对全部受试者进行HLA-DRB1基因分型。结果37名个体中无应答者7名(19%),应答者30名(81%),无应答与HLA-DRB*1001等位基因具有显著相关性,RR=21.75,X2=5.55,P<0.05。结论在湖北汉族人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DRB1 乙肝疫苗 免疫应答 乙型肝炎
下载PDF
简单可行的EB病毒转化B淋巴细胞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敏 吴雄文 +2 位作者 吴锋 杨志章 赵修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74-275,278,共3页
介绍两种简便可行的EB病毒转化B淋巴细胞的方法,即微量全血法和冻存全血法。与环孢霉素A法相比较,这两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所需血样少,无需环孢霉素A等优点。这些特点尤其是在进行大量样本转化时显得更为突出。用微量全血法和冻存... 介绍两种简便可行的EB病毒转化B淋巴细胞的方法,即微量全血法和冻存全血法。与环孢霉素A法相比较,这两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所需血样少,无需环孢霉素A等优点。这些特点尤其是在进行大量样本转化时显得更为突出。用微量全血法和冻存全血法共进行79例转化试验,转化成功率分别为46%与85%。对于影响这两种EB病毒转化结果的因素也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淋巴母细胞样细胞株 EB病毒
下载PDF
CTL对同种异体靶细胞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房崇芸 吴雄文 +4 位作者 韩军艳 刘敏 杨志章 梁智辉 龚非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9-122,共4页
目的 :研究特异性CTL杀伤的效应与HLA型别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已知型别的EB病毒转化的B淋巴母样细胞 (Epstein Barr transformedBlymphoblastoidcellline ,EBV LCL)与同种异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共培养 ,激活同种异体抗原特异性... 目的 :研究特异性CTL杀伤的效应与HLA型别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已知型别的EB病毒转化的B淋巴母样细胞 (Epstein Barr transformedBlymphoblastoidcellline ,EBV LCL)与同种异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共培养 ,激活同种异体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 (cytotoxicityTcell,CTL) ,然后利用同位素释放法观察CTL对HLA I类表型不同的EBV LCL的杀伤活性。结果 :用EBV LCL 1刺激自身PBMC 1所诱导的CTL 1a,只能杀伤EBV LCL 1,而不能杀伤HLA I类表型不同的EBV LCL 2 ;但用EBV LCL 2刺激PBMC 1所诱导的CTL 1b ,却能有效杀伤HLA I类表型不同的EBV LCL 2。结论 :①MHC表型不同的免疫细胞之间可以发生相互作用 ;②TCR既不单独识别靶细胞表面的抗原肽 ,也不直接识别靶细胞表面的MHC分子 (MHC特异性抗原决定簇 ) ,而是识别MHC 抗原肽复合物的表面综合信息 ,后者可能是由MHC 抗原肽复合物表面的空间构象、电荷性质及其分布等信息所构成 ;③所谓CTL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是MHC 抗原肽复合物表面信息激活该信息特异性T细胞克隆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L限制性杀伤 HLA型别 TCR MHC-抗原肽复合物 表面信息
下载PDF
湖北汉人全身性红斑狼疮患者补体第4成分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颖 吴雄文 +8 位作者 姜晓丹 杨志章 魏承宏 刘敏 吴锋 龚非力 赵修竹 何培根 张胜桃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用C45末端探针和限制性内切酶TaqⅠ对75例湖北汉人SLE患者和58例正常人进行了RFLP检测,同时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免疫固定方法测定了其中51例患者和57例正常对照的C4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发现,患者中24例(3... 用C45末端探针和限制性内切酶TaqⅠ对75例湖北汉人SLE患者和58例正常人进行了RFLP检测,同时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免疫固定方法测定了其中51例患者和57例正常对照的C4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发现,患者中24例(32.0%)的RFLP带型为7.0-5.4kb(A型),10例(13.3%)为7.0-6.0kb(B型),40例(53.3%)患者RFLP带型为7.0-6.0-5.4kb(C型),仅一例(1.3%)带型为7.0-6.4-5.4kb(D型),即带有表示C4A基因缺失的6.4kb片段。正常对照组中RFLP带型仅检出A、B、C三型,与患者组在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C4表型分析结果发现,患者中C4AQ0者为22例(43%),正常对照中C4AQ0者为10例(17.5%),计算RR值=3.56,χ2=8.46,P<0.01。上述结果表明,C4A蛋白质缺失与SLE易感性密切相关,但在湖北人群中C4A蛋白质缺失的主要原因可能不是由于C4A基因的缺失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补体4 RFLP 遗传学 免疫学
下载PDF
中国湖北汉族重症肌无力与HLA-Ⅱ类等位基因的关联 被引量:2
11
作者 龚非力 杨志章 +7 位作者 熊平 徐金枝 徐勇 姜晓丹 吴雄文 S.FERENCIK YANJUN LIU H.GROSSE WILDE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580-584,共5页
目的和方法:探讨中国湖北汉族重症肌无力(MG)患者与HLA-Ⅱ类等位基因的关联。利用PCR/SSP和PCR-RFLP技术对湖北地区91例MG患者进行HLA-Ⅱ类(HLA-DRB1、DQB1和DPB1)基因型别分析,并... 目的和方法:探讨中国湖北汉族重症肌无力(MG)患者与HLA-Ⅱ类等位基因的关联。利用PCR/SSP和PCR-RFLP技术对湖北地区91例MG患者进行HLA-Ⅱ类(HLA-DRB1、DQB1和DPB1)基因型别分析,并与168例正常个体比较。结果:患者组(1):HLA-DRB10901、DQB10303和DPB10501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RR值分别为412、304和301,P<0.01;(2)HLA-DPB1020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RR值为013,P<0.05。结论:中国湖北汉族群体中MG与HLA-DRB10202、等位基因正关联,而与HLA-DPB10202等位基因呈负关联,与白种人群相比,这种关联对中国湖北汉族MG病人来说是特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HLA抗原 基因表达 AchR抗体
下载PDF
人补体C4短基因分布频率在我国南北人群中存在的差异
12
作者 吴雄文 姜晓丹 +3 位作者 杨志章 季安全 刘敏 赵修竹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8-10,共3页
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对北京(60例)和湖北(58例)地区随机人群的补体C4基因的长度进行检测。结果:湖北人群C4短基因的分布频率较北京人群高,其表型频率分别为 79. 31%、61.44%,基因频率... 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对北京(60例)和湖北(58例)地区随机人群的补体C4基因的长度进行检测。结果:湖北人群C4短基因的分布频率较北京人群高,其表型频率分别为 79. 31%、61.44%,基因频率分别为51.72%、37.50%,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均为P<0.05),而且C4短基因在上述二个人群中的分布均符合Hardg-Wenberg平衡。结果表明,湖北人群C4短基因的频率高于北京人群。这种由于逆转录病毒序列的插入所致的C4基因长度的变化为研究某些疾病的遗传易感性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4 汉族人群 基因长度 基因分布频率
下载PDF
试论肯否定转译现象
13
作者 王洪涛 杨志章 尚友明 《中国经贸》 2009年第16期258-258,共1页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内在差别,在英译汉时应按汉语习惯适当的改变表达方式,该变则变,使译文通畅达意,为译文增资添色。下面就肯定句与否定句转译的问题浅谈一二,以飨读者。英汉翻译,许文很多,并非“对译”,而是与文化背景、社会...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内在差别,在英译汉时应按汉语习惯适当的改变表达方式,该变则变,使译文通畅达意,为译文增资添色。下面就肯定句与否定句转译的问题浅谈一二,以飨读者。英汉翻译,许文很多,并非“对译”,而是与文化背景、社会习惯乃至表达习惯有密切关系,现做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定句 否定句 转译
下载PDF
新常态下党校转型发展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志章 《现代国企研究》 2015年第20期240-241,共2页
2013年4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的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时阐明了新常态的含义。其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含义,即增长速度的新常态,即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换挡,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即从结构失衡到优化再平衡以及宏... 2013年4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的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时阐明了新常态的含义。其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含义,即增长速度的新常态,即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换挡,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即从结构失衡到优化再平衡以及宏观政策的新常态,即保持政策定力,消化前期刺激政策,从总量宽松、粗放刺激转向总量稳定、结构优化。这种变化,对我国党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县级党校面对这种改变时,需要及时的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角度,通过转型提升县级党校的生机和活力。本文主要结合贵州镇远县委党校的实际情况,就新常态下党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党校转型发展的路径,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党校发展有一定的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县级党校 转型发展 路径选择
下载PDF
变压器轴流式油泵技术性能及应用
15
作者 杨志章 《变压器》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9-20,共2页
轴流式油泵由于油流是从泵的一端沿主轴方向流向另一端的,所以其主要优点是不转动时可作直通管道使用,满足多种容量变压器的要求。文中介绍了这种油泵的结构、特点和性能曲线。
关键词 变压器 轴流式 油泵 性能
下载PDF
中国湖北汉族HLA-Ⅱ类等位基因频率的群体调查 被引量:13
16
作者 龚非力 熊平 +5 位作者 杨志章 徐勇 姜晓丹 吴雄文 刘敏 冯玮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16-219,共4页
目的调查中国湖北汉族人群HLA-Ⅱ类基因频率。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中国湖北汉族168名正常个体进行了HLA-DRB1(n=168)、HLA-DQB1(n=16... 目的调查中国湖北汉族人群HLA-Ⅱ类基因频率。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中国湖北汉族168名正常个体进行了HLA-DRB1(n=168)、HLA-DQB1(n=160)、HLA-DPB1(n=93)基因的多态性检测。结果共检出39种DRB1、15种DQB1和17种DPB1等位基因型别,等位基因频率较高的分别是:DRB1*0901(genefrequency,GF=14%)、*1501(GF=11.3%)、*0301(GF=7.1%)、*0803(GF=4.8%)等;DQB1*0301(GF=18.8%)、*0303(GF=18.4%)、*0201(GF=10%)、*0302(GF=8.4%)等;DPB1*0501(GF=31.2%)、*0401(GF=15.1%)、*0201(GF=14%)、*0402(GF=11.8%)等。与白种人群相比,中国湖北汉族的DRB1*0901、1001、0803;DQB1*0303、0502;DPB1*0501、0202等频率明显升高,而DRB1*0301、0401、1301;DQB1*0201、0603;DPB1*04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Ⅱ类 基因频率 中国 湖北 汉族 群体调查
原文传递
中国湖北汉族人群对同种异型抗原免疫应答与HLA遗传多态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涂正坤 吴雄文 +5 位作者 刘敏 姜晓丹 杨志章 吴锋 龚非力 赵修竹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98-301,共4页
目的研究个体之间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强度的差异,探讨中国汉族人群对同种异型抗原的应答水平与HLA的相关性。方法在17个家系中进行父/子和母/子间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结果和结论不同组合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强度,即父→子与子... 目的研究个体之间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强度的差异,探讨中国汉族人群对同种异型抗原的应答水平与HLA的相关性。方法在17个家系中进行父/子和母/子间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结果和结论不同组合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强度,即父→子与子→父相比;母→子与子→母相比;父/子间与母/子间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个体对同种异型抗原的免疫应答的强度与HLA-Ⅰ类分子的型别相关,HLA-A10表型阳性个体的刺激指数SI(0.95±0.24)明显低于阴性个体(1.41±0.69),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 同种异型抗原 淋巴细胞 免疫应答 湖北 汉族
原文传递
CD14+HLA-DRlow/-单核细胞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修冰 邱宇 +9 位作者 郑伟萍 王秀芹 丁懿 李萍 陈毓华 吴昊 张文君 梁爱斌 杨志章 Ansell Stephen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6年第11期645-650,共6页
目的:评估初发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治疗前的免疫功能,并与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进行比对,寻找判断预后的免疫靶标。方法收集37例初发NHL患者和28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免疫细胞的绝对数及相对比例。同... 目的:评估初发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治疗前的免疫功能,并与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进行比对,寻找判断预后的免疫靶标。方法收集37例初发NHL患者和28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免疫细胞的绝对数及相对比例。同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初发NHL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数高于健康对照者(536.20×10^9/μl比374.90×10^9/μl, P<0.01),经典型单核细胞(CD14++CD16-)的绝对数高于健康对照者(502.30×10^9/μl比325.10×10^9/μl, P<0.01);初发NHL患者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与单核细胞绝对计数比值(ALC/AMC)低于健康对照者(1.62比2.45,P<0.01)。初发NHL患者各单核细胞亚群HLA-DR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者,其中两组间中间型单核细胞(CD14++CD16+)和非经典型单核细胞(CD14+CD16++)的HLA-DR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43平均荧光强度(MFI)比33.52 MFI,11.40 MFI比15.70 MFI,均P<0.01]。CD14+HLA-DRlow/-单核细胞的相对比例与患者的性别、病理类型、是否获得缓解及复发无关(P>0.05),但年龄低于中位年龄(57.8岁)的患者CD14+HLA-DRlow/-单核细胞比例高于年龄大于中位年龄的患者(43.83%比23.85%,P<0.01)。Ann Arbor Ⅲ~Ⅳ期患者CD14+HLA-DRlow/-单核细胞的比例高于Ⅰ~Ⅱ期患者(41.51%比18.40%,P<0.01),国际预后指数(IPI)3~4分的患者高于1~2分的患者(52.5%比18.47%, P<0.01)。结论 NHL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14+HLA-DRlow/-提示预后不良,检测CD14+HLA-DRlow/-单核细胞对于评估患者疾病进展、预测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非霍奇金 单核细胞 HLA-DR抗原
原文传递
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民兵政治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19
作者 杨志章 张国水 《中国民兵》 1995年第9期22-22,共1页
在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政治教育受到一些现实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要从根本上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兵政治教育落实难的问题,应当从宏观指导上去把握,从微观的角度上寻找对策,以找准政治教育与市场经济的最佳接轨点。
关键词 民兵 政治教育 市场经济条件 调查与思考 接轨点 落实难 立体教育 成建制 宏观指导 交叉教育
原文传递
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的民兵编组、训练及民兵政治工作初探
20
作者 祖志起 杨志章 张国水 《中国民兵》 1996年第11期22-22,共1页
如何使民兵编组、训练和民兵政治工作适应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赢得战争的胜利,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一、针对高技术战争爆发突然、猛烈的特点,迅速搞好战前准备。一是抓好战前思想教育。在战争进程快、突然性强的情... 如何使民兵编组、训练和民兵政治工作适应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赢得战争的胜利,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一、针对高技术战争爆发突然、猛烈的特点,迅速搞好战前准备。一是抓好战前思想教育。在战争进程快、突然性强的情况下,军政主官应在战前准备中,使政治工作得到广泛渗透,并教育广大民兵正确对待和认识人的因素与武器的关系,树立人的因素第一的观点,增强胜利信心。二是及时健全党、团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条件 民兵政治工作 局部战争 战前准备 高技术战争 人的因素第一 思想教育 预备役人员 专业技术人员 战争进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